第8课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课件-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1页
第8课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课件-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2页
第8课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课件-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3页
第8课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课件-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4页
第8课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课件-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课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课标要求:通过了解移民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识在迁徙与融入当地社会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认同。多元文化和谐社会氛围形式上多元实质上一体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一种政治诉求是一种对未来的期许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2019年5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移民是人口在不同地区之间的迁移活动的总称。移民不一定伴有国籍转变;包括短期人口迁徙和国籍转变等。移民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壹1、劳动力全球流动的背景: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促使国际分工日益深化,生产的国际化大大加强,全球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1945年至20世纪70年代早期,在此阶段,欧洲的经济迅速发展,国际资本大规模地流向欧洲,生产的扩大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而二战夺走欧洲大量的青壮劳力,人口的低出生率又不能及时弥补劳动力缺口。这样,欧洲便成为大规模移民运动的目的地之一。对此,欧洲各国政府基本上是欢迎的,并主动到世界劳动力市场上寻找劳工。——摘编自薛永生《战后欧洲移民与移民政策研究》2、劳动力全球流动的表现:(1)劳动力的大规模全球流动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北美和大洋洲等发达地区从南欧、北非、东南亚、拉丁美洲等地吸收了大量劳动力,推动了发达地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20世纪七八十年代:①中东地区的石油工业快速发展,大量非洲劳动力涌向中东产油国。②经济高速发展的日本以及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吸引许多亚非移民。(3)20世纪90年代:东欧国家成为西欧、北美劳动力的新的来源地。1990年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新西兰为净迁入地区,而非洲、亚洲、拉美为净迁出地区。北美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的人口增长的1/3来自国际迁移。国际迁移对于欧洲来说尤其重要,欧洲人口增长的88%来自国际迁移。——摘编自《世纪之交的全球人口问题》3、全球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变化:(1)原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传统行业的劳动力需求量减少,企业对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表现:20世纪50—70年代:大多数移民在制造业和公共服务业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劳动力的流动呈现出新的趋势,这在跨国公司中变现尤为明显。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在发达国家接受高等教育,并留在发达国家工作。他们作为移民中的“知识精英”,在跨国公司的国际业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材料:全世界的国际移民(外籍人口)由1965年的7500万增长到1990年的1.2亿,期间年增长率达1.9%。国际迁移人口事实上是在不断上升的由1965—1975年的1.2%上升到1975—1985年的2.2%和1985—1990年的2.6%……然而他们的分布在地区间很不平衡。1990年发达地区国际迁移人口占其总人口的4.5%,发展中地区为1.6%……国际迁移对人口增长有着重大影响。1990—1995年发达地区的人口增长中,有45%来自国际净迁入,而国际迁移使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率下降了3个百分点。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新西兰为净迁入地区,而非洲、亚洲、拉美为净迁出地区。北美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的人口增长的1/3来自国际迁移。国际迁移对于欧洲来说尤其重要,欧洲人口增长的88%来自国际迁移。——《世纪之交的全球人口问题》邬沧萍、陈卫请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以来劳动力移动迁移的特点。人口迁移分布不均衡,主要是向发达国家和地区迁徙。人口迁移数量不断增多,占世界总人口数量低。世界人口结构变化,发达国家人口上升,发展中国家人口下降。劳动力结构变化,迁移人口从蓝领迁移到精英迁移。美国移民标准美国微软中国研究院就有60名中国的出国留学人员和博士生研究人员。IBM中国研究中心的70多名研究人员大都是中国培养的硕士生人才。——《人才瞭望》2002年

盖洛普民调公司曾公布一项数据,针对全球156个国家成年人的调查显示,有约700万人想移民中国,至2016年中国绿卡持卡人数才破万……2017年底荷兰化学家伯纳德·费林和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得到中国绿卡,他们曾在2016年、2002年分别获得诺贝尔化学奖。2018年包括诺贝尔奖得主维特里希·库尔特·赫尔曼在内的6名外籍人才得到中国绿卡。世界上最难拿的绿卡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尊重人才、关爱人才……育才、引才、聚才、用才……不拘一格降人才。——习近平难民难民的困境和救助贰1、难民:因为战争和地区冲突、宗教或部族矛盾、自然灾害、经济恶化等各种原因被迫离开原籍国,且不能活不愿返回原籍国的人。大致可分为:战争难民、经济难民、自然灾害难民等。(1)概念:(2)产生的主要地区:二战前主要是欧洲;二战后主要是中东、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3)难民的地位:在收留国一般没有基本的国民权利,处境十分艰难。2021年11月波兰边境难民潮与军警对峙2.难民问题影响难民不仅给流入国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社会、安全问题,而且影响到当事国之间的关系及有关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在世界局势中增添了动乱因素,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3、国际社会对难民的救助:(1)目的:保护难民的基本人权(2)措施:①1950年,联合国成立“联合国难民署”,专门协调处理难民问题。②1951年,联合国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规定救助难民的行动准则。③1966年,通过了《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扩大1951年公约的适用范围。④2000年,联合国大会决定,从2001年起,每年的6月20日为“世界难民日”。(3)现状:尽管国际社会在人道主义救助上作了很大努力,但没有改变难民逐年增加的趋势,实现不再有难民的终极目标任重道远。目前国际上解决难民问题的途径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最理想的一种途径,是难民选择自愿回国,前提必须是国内环境变得良好和稳定,但遗憾的是这种情况并不多见。第二种是就地融合,也就是让难民在庇护国得到妥善安排。第三种是将难民重新安置于第三国。从长远来看,解决难民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尽可能避免难民的产生。为此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积极采取措施,如尊重和保障人的基本权利,消除战争,消除地区间的纷争,消除贫困与不公正现象以及保护自然环境等。《何以为家》预告片承载的是饱受战争蹂躏的中国人向另外一个同样需要帮助的民族伸出援手的历史。中国辛德勒——何凤山,他的大义却是在他死后,才慢慢浮出水面,是救过最多犹太人性命的人,2015年以色列总统表示:“中国人民在犹太民族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帮助了我们,以色列人民对此不会忘记。”文化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叁1、移民社会(1)背景:全球化时代的现代世界出现了遍及各国移民社会。移民社会的居民由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组成。(2)特质:多元文化并存、互相交融。(3)文化:在不同文化的交汇、借鉴与认同中,这些移民社会形成各种多元一体的移民文化。2.典型代表:(1)美国的移民文化(世界大国代表)①背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世界各地的移民不断来到北美,共同建设美利坚合众国;形成了以欧洲文化为主流的美国移民文化。②特征: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是美国社会的显著特征;③影响:文化多元化传统也使美国社会始终存在着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认同问题。

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世界正在形成遍及各国的各类移民社会。这些移民社会存在着本土居民和外来人口的的文化认同问题,其中既有的文化的并存、融合的趋势,也经历着冲突和调适的过程。(2)新加坡(城市国家代表)①背景:19世纪以来,苏伊士运河的通航、东南亚地区经济的发展,使马六甲海峡海运繁忙,新加坡逐渐成为繁荣的贸易大港和国际化都市。②表现:马来语、华语、英语和泰米尔语均为官方语言;各民族尊重彼此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各类宗教建筑形式各异,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在新加坡的人口构成中,来自中国南方各省的华裔移民超过70%,其次为本地的马来族,还有近10%的印度裔移民,和部分欧亚裔人。在新加坡历史上也曾有过种族摩擦,1964年的7月21日新加坡曾发生过华人和马来人的严重冲突事件,造成23人死亡、454人受伤。新加坡政府为了避免种族冲突的再次上演,于是就把每年的7月21日定为“种族和谐日”。“我有一个梦想!”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这一时期,白人对黑人的歧视与隔离明显显现。1954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定教育委员会种族隔离的学校违法,以及1955年蒙哥马利市黑人公民的全面罢乘事件,开启了美国民权运动的大幕,60年代初,以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发表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为标志,该运动达到了高潮。这场争取黑人民权的群众斗争,对美国黑人政治地位的进一步提高和唤醒黑人更积极地参与政治生活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华声论坛》这些材料说明了什么?多元文化并存、融合;文化间的冲突。1.截至目前,在美国的非法移民已达1100万之多。2015年,美国公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排除通胀等其他因素,1990年至2013年,没有高中文凭的美国男性收入降低了20%,仅有高中文凭的美国男性收入也降低了13%。这种现象说明(

)A.第三次科技革命拉大了美国贫富差距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引发经济“滞胀”C.经济全球化造成国际资源分配不平衡 D.美国教育水平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C

2.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欧洲民众对移民群体的增长速度和高生育率深感不安。他们开始担忧“欧拉伯”(欧洲Europe和阿拉伯Arabia)的出现,开始思考“whoarewe”的问题,开始怀疑若干年后欧洲还能否是欧洲人的欧洲。这反映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A.人们否定了社会交往B.南北方民族融合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