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总则
1.0.1为规范广西地区住宅性能现场检测工作,提高住宅性能,保障消费者的权益,统一住宅性能
指标的现场检测方法,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为既有住宅解决住宅性能争议、在建住宅不同施
工阶段的工程交接和住宅性能评定开展的住宅性能指标现场检测技术工作。
1.0.3住宅性能检测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及广西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住宅性能performanceofresidentialbuilding
住宅性能从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等方面,分成适用性能、环境性能、经济性能、安全性能
和耐久性能5个方面,通过5个方面的综合评定,体现住宅的整体性能,以保障消费者的居住质量。
2.1.2直接消防保护范围directextinguishingandprotectionfield
指能直接作用在委托项目上的消防设施所在的范围。
2.1.3烟饼smokecake
一种能够制造大量烟雾效果的用品。
2.1.4城市公共供水urbanpublicwatersupply
指城市自来水供水企业以公共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向单位或居民生活、生产和其他各项建设
提供用水。
2.1.5二次供水secondarywatersupply
供水单位将来自城市公共供水和自建设施的供水,经贮存、加压或经深度处理和消毒后,由供
水管道或专用管道向用户供水。
2.1.6用户受水点userreceiveswaterpoint
供水范围内用户的用水点,即水嘴(水龙头)。
2.1.7红外热像法testingmethodofthermalimager
利用红外热像仪对待检部位进行热成像拍摄,根据表面温差,查找防水工程渗漏区域的方法。
2.1.8空气声air-bornesound
声源经过空气向四周传播的声音。
2.1.9撞击声impactsound
在建筑结构上撞击而引起的噪声。
2.1.10抹灰层含水率floatedcoatmoisturecontent
抹灰层中水分的质量与抹灰层质量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2.1.11住宅建筑排气道系统exhaustsystemforresidentialbuildings
设置在住宅楼中同一垂直位置的各层厨房或卫生间内,一般由排油烟机或排气扇、防火止回阀、
排烟(气)道、屋面防倒灌风帽组成,用于排除油烟气或污浊气体的系统,并具备防窜气、防倒灌
和防火的功能。
2.1.12太赫兹扫描设备THzscanningequipment
一种用于采集3D点云数据的精密设备。
2.1.13AI超算中心AIsupercomputingcenter
用于海量数据处理、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计算中心。
2.1.14天线阵列式雷达antennaarrayradar
多个相同频率或不同频率的天线通过特定的天线合成器或主机组合到一起工作的雷达检测系统。
2.2符号
n——检出钢筋的根数;
L——检出的第一根钢筋与最后一根钢筋之间的距离;
So——设计钢筋间距;
f——天线中心频率;
X——垂直分辨率;
£r---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R——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的间距;
h——探测深度;
T——时窗;
v——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Sp——采样长度;
v——校正点处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hk——已知目标的深度;
Mi——清洁干燥的铝盒质量:
M2——芯样及铝盒烘干前的质量;
M3——干燥后铝盒及芯样的质量;
W——干燥法测得芯样的含水率;
——检测点含水率的修正量;
两陵法——干燥法测定芯样含水率的平均值;
刃木分仪法水分测定仪法测定芯样含水率的平均值;
Wj——第i个检测点修正后的含水率换算值。
3基本规定
3.1一般规定
3.1.1住宅性能的现场检测可分为既有住宅的性能指标检测和在建住宅不同施工阶段的性能指标检
测。
3.1.2既有住宅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对其性能指标进行检测:
1对既有住宅的性能有怀疑或争议;
2对既有住宅的性能现状进行确认,为后续改造加固提供依据;
3在既有住宅通过可靠性评估后,对其进行住宅性能评定时,为性能评定提供检测结果。
3.1.3在建住宅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对其性能指标进行检测:
1对在建住宅不同施工阶段的性能有怀疑或争议;
2在建住宅不同施工阶段进行工程交接时,委托方需确认的性能状况;
3对新建和改建的住宅进行住宅性能评定时,为性能评定提供检测结果。
3.1.4住宅性能现场检测的对象,可根据委托方的检测要求和选定的性能指标,对整栋住宅进行检
测,也可对住宅内选定的单套住宅、单类(个)房间、住宅性能对应的单类(个)系统或单类(个)
构件进行检测,可按需要选择住宅性能指标对应的全部或部分检测项目。
3.1.5住宅性能检测方式宜以现场检测为主,当确有需要时可辅助采用资料核查、计算分析等方式,
也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方式结合使用。
3.1.6各检测项目应单独进行结果评价。
3.1.7检测仪器设备应符合计量溯源的要求和满足现行广西地方标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
DB45/T1078的相关规定。
3.2抽样方式与检测数量
3.2.1住宅性能检测应依据委托方的检测目的和要求合理确定检测项目。
3.2.2检验批检测时,应随机抽取样本,抽样数量应符合本规程相关章节的具体要求。当采用计数
抽样时,最小抽样数量应符合表3.2.2的要求。
表3.2.2检验批最小抽样数量
检验批的容量最小抽样数量检验批的容量最小抽样数量
2〜152281-50020
续表3.2.2检验批最小抽样数量
检验批的容量最小抽样数量检验批的容量最小抽样数量
16〜253501-120032
26〜9051201-320050
91〜15083201〜1000080
151〜2801310001—35000125
3.2.3对住宅内选定的单套住宅进行检测时,对所选定的检测项目宜全数检测。
3.3检测报告与结果评价
3.3.1检测机构应准确、清晰、明确、客观地出具检测结果,符合有关检测方法的规定,并确保检
测结果的有效性。
3.3.2检测报告应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1委托方名称;
2建设工程概况;
3参建单位名称;
4检测目的与要求;
5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依据的标准;
6抽样方法、检测数量与检测部位;
7检测结论;
8抽样日期、检测日期、检测报告日期;
9检测、审核和批准人员签名;
10检测机构的有效印章。
3.3.3住宅性能检测结果的评价判定应遵守下列规定:
1以现行《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指标》GB/T50362规定的指标为基准进行判定;
2以现行有效的验收规范、技术规程及检测方法标准规定的指标为基准进行判定;
3以设计指标为基准进行判定。
3.3.4检测机构应就委托方对报告提出的异议作出解释或说明。
4结构安全性能检测
4.1一般规定
4.1.1结构安全性能评定包括工程质量、地基基础、荷载等级、抗震设防和结构外观质量五个内容。
工程质量、地基基础、荷载等级、抗震设防可通过审阅施工图纸设计文件及审查结论进行评定,工
程质量还应结合施工许可、施工资料及施工验收资料进行综合评定。结构外观质量可通过现场检测
进行评定。
4.1.2结构安全性能评定前,应查阅工程图纸、搜集资料,并应对建筑物使用条件、使用环境、结
构现状等进行现场调查。根据现场调查结果,确定具体的检测范围、项目、深度和技术要求,必要
时应进行监测。当需要对住宅小区建筑体的外部损伤、沉降异常等情况进行现场监测时,可对住宅
小区建筑体进行数字图像法快速检测,典型应用示例参见附录A:住宅小区建筑体太赫兹光谱综合
快检及AI成像分析示例。当建筑的施工图纸设计文件和资料不全或己失真时,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
准进行检测鉴定。
4.1.3建筑地基基础还应着重调查上部结构的不均匀沉降裂缝和倾斜,当建筑地基变形和主体结构
反应观测资料不足或怀疑结构存在的问题由地基基础所致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
范》JGJ8进行沉降观测、倾斜观测或裂缝观测,必要时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进行地基基础鉴定。
4.1.4结构外观质量现场检测包括结构构件几何尺寸与变形检测、构件缺陷与损伤检测。当外观质
量检测存在严重缺陷或不满足规范要求时,可增加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和混凝土中的钢筋检测,检
测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混凝土中的钢筋检测宜采用钢筋探测仪或雷达仪进行检测,当
现场条件具备时,可检测构件的整体配筋,检测可按附表B实施。
4.1.5建筑上部结构安全性能现场检测应根据结构现状等具体情况进行,宜包括结构构件几何尺寸
与变形检测、构件缺陷与损伤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和混凝土中的钢筋检测。具体检测数量按
下列规定进行:
1对结构、构件的变形,应在全面检查的基础上,对整体结构和其中有明显变形的构件进行检
测;
2对结构、构件的缺陷与损伤,应进行全面检测;
3对材料性能、几何尺寸、混凝土中的钢筋检测宜按表4.1.5规定的数量进行随机抽样。当建
筑结构取样量受条件限制时,应作为个案通过专门研究进行处理。
表4.1.5建筑结构安全性能检测最小样本容量
检测类别和样本最小容量检测类别和样本最小容量
检测批的容量检测批的容量
ABCABC
3〜8223281-500205080
9〜15235501〜12003280125
16〜253581201~320050125200
26〜5058133201-1000080200315
51〜905132010001-35000125315500
91〜1508203235001〜150000200500800
151〜280133250150001-5000003158001250
注:1检测类别A适用于结构构件几何尺寸的检测:
2检测类别B适用于结构构件的材料性能检测、混凝土中的钢筋检测,以及用于结构存在问题较多时的几何尺寸检测:
3检测类别C适用于结构存在问题较多时的材料性能检测和混凝土中的钢筋检测。
4.2结构构件几何尺寸与变形检测
4.2.1结构构件几何尺寸与变形检测可分为构件尺寸及偏差、楼板厚度、层高、轴线偏差、垂直度、
倾斜、挠度、沉降等检测项目。
4.2.2截面尺寸及偏差的检测方法应按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784及《混
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执行。
4.2.3楼板厚度检测及评定应按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
定执行。
4.2.4层高检测可利用楼板开洞处尺量,也可采用楼板厚度检测仪和激光测距仪进行检测,检测及
评定应按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执行。
4.2.5既有结构轴线偏差无法测定时,可测定两构件轴距离偏差。测试方法应按现行标准《工程测
量标准》GB50026的有关规定执行。轴线偏差应符合相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相关规定。
4.2.6挠度、沉降、垂直度及倾斜检测应按现行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的有关规定执行。
检测数值应符合相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设计文件的相关限值规定。
4.3构件缺陷与损伤检测
4.3.1混凝土构件缺陷与损伤检测可分为外观缺陷、内部缺陷和裂缝。其他结构构件缺陷与损伤检
测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4.3.2混凝土构件的外观缺陷可采用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规定的适用方法进行检测。有条件对,可结合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摄影等方式进行检测。
4.3.3混凝土构件的内部缺陷可采用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784、
《冲击回波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JGJ/T411和《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21
规定的适用方法进行检测。
4.3.4结构构件的裂缝可按下列规定进行检测:
1检测应包括裂缝的位置、长度、宽度、深度、形态和数量,检测操作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
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和《房屋裂缝检测与处理技术规程》CECS293的规定;
2裂缝深度可采用超声波法或钻取芯样方法进行检测,检测操作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超声法
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21的规定;
3根据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分布、形态和特征,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
JGJ/T317和《房屋裂缝检测与处理技术规程》CECS293的有关规定判定裂缝的类型和原因;
4因骨料体积膨胀、钢筋锈蚀、荷载造成的裂缝,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GB/T50344的规定增加相应检测项目。
4.3.5因构造原因或荷载原因开裂的楼板,经检测其板厚、混凝土抗压强度、钢筋配置均满足规范
或设计要求的情况下,为确定该楼板的结构性能,可按本规程附录C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检验
与评定。
4.3.6混凝土构件外观缺陷、内部缺陷和裂缝检测结果判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5消防性能检测
5.1一般规定
5.1.1消防性能检测项目应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检测、防排烟系统检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检测、
消火栓系统检测、安全疏散系统检测。
5.1.2消防性能检测的检测项目除本章规定的项目外,也可考虑委托方要求根据设计文件、《建设
工程消防检测规程》DB45/T989及《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选择更多的检测项目。
5.1.3消防系统可采用快速检测方法,必要时应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消防检测规
程》DB45/T989进行检测。
5.1.4消防室应安排专人观察、记录检测结果并在检测结束后进行复位。
5.1.5消防性能检测应对委托项目防火保护范围及其最短安全疏散路径上的所有设施按照本规程规
定的相关检测项目进行检测。
5.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5.2.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检测应包括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感烟探测器、联动控制设备功能。
5.2.2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快速检测应包括外观、功能。
1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外观应完好无损,启动零件不应破损、变形或移位。
2启动报警按钮,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显示报警物理位置应能与实际位置相符。
5.2.3感烟探测器快速检测方法:宜点燃不少于1.0g高密度发烟片置于距离感烟探测器正下方
0.1m〜0.5m处,感烟探测器应能启动且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中显示的报警位置应与实际位置相符。
5.2.4联动控制设备功能快速检测方法:
1检测前应提前告知全楼住户有关联动控制设备功能检测事宜;
2在同楼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同时激活任意两个相邻报警设备,声光、广播、防排烟系统应
能自动启动。
5.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5.3.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检测应包括喷头、出水压力。
5.3.2暗敷管道快速检测方法:
1检测前应查明喷头连接处管道内径,选择合适的转换接头。
2观察喷头周边环境,不应有影响喷头性能的障碍物、阻挡物。
3安排或协调专人关闭所在楼层信号阀,信号阀关闭后,消防控制室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应有
反馈,显示的报警位置应与实际位置相符。
4开启楼层试水装置,排出该楼层管道内的消防水后关闭试水装置。
5采用喷头安装专用工具拆卸待测喷头,拆卸时应采取防喷溅及接水措施,通过转换接头连接
喷水末端试水接头,接头出水口连接导水管至卫生间排水处,开启信号阀并观察出水压力,压力不
应低于0.05MPa,水流指示器的动作信号应反馈至消防控制室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显示的位置应
与实际位置相符,同时湿式报警阀组的水力警铃应响起,水泵应启动。
5.3.3明敷管道快速检测方法:
1检查喷淋系统楼层管道与主管连接情况,应连接完好。
2在喷淋系统楼层试水装置处连接末端试水接头,打开阀门,出水压力不应低于0.05MPa。
5.4室内消火栓系统
5.4.1室内消火栓系统检测应包括消火栓箱组件、消火栓栓口压力、消火栓按钮。
5.4.2消火栓箱体应有明显标识,消火栓接口、水带、水枪及消火栓按钮等组件应齐全、完好。
5.4.3消火栓栓口压力快速检测方法:
1消火栓箱箱门开启不应阻碍消防水带的连接;
2连接消防水带一端到消火栓口,将另一端引至适当排水处,缓慢打开消火栓阀门,排出一定
水量后,消防水枪仍应有连续稳定的水流出,同时天面试验栓静压力不应低于0.07MPa,且水泵应
及时启动,最小排水量应符合表5.4.3规定;
表5.4.3最小排水量
总层数1〜714202633
最小排水量(m3)0.160.330.470.610.78
注:1中间层高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2楼层总层数大于33层时应根据0.024Fa确定。
3有条件时也可在出水端安装压力计直接测量栓口压力,消火栓栓口动压力应符合《消防给水
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的有关规定。
5.4.4消火栓按钮快速检测应包括外观、功能:
1消火栓按钮外观应完好无损,启动零件不应破损、变形或移位;
2按下消火栓按钮,在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中查看报警信号及水泵运行、反馈信号,消火栓按
钮信号应反馈正常,显示位置应与实际位置相符,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多线控制盘上水泵运行指示
灯、反馈指示灯应正常亮起。
5.5防排烟系统
5.5.1防排烟系统检测项目应包括加压送风口的设置及功能检测、排烟口的设置及功能检测。
5.5.2加压送风机、送风阀系统功能及风速检测应符合《建设工程消防检测规程》DB45/T989的
有关规定。
5.5.3排烟风机、排烟阀系统功能及风速检测应符合《建设工程消防检测规程》DB45/T989的有
关规定。
5.6安全疏散及灭火救援
5.6.1安全疏散系统应检测安全疏散标志灯、疏散通道、消防车道
5.6.2安全疏散标志灯具快速检测方法:
1检查疏散指示灯具指示方向是否为实际疏散方向;
2联系物业相关人员,断开疏散指示灯具系统主电源以测试应急持续时间,持续时间应不少于
0.5h,超过100米的住宅,其应急持续时间应不少于1.5h;
3自动控制方式下,分别触发防火分区内的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或一只火灾探测器与一个手
动火灾报警按钮,疏散指示灯具应进入应急状态。
5.6.3应检查疏散通道是否存在障碍物。
5.6.4消防车道检测项目应包括净宽度、净高度、回车场并应检查是否存在障碍物。
1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高度均不应小于4.0m。
2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他车道连通。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
场的面积不应小于12mxi2m。
3消防车道与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消防车操作的障碍物,消防车道应保持畅通,禁止占用、
堵塞、封闭消防车道。
6电气安全检测
6.1一般规定
6.1.1电气安全检测项目应包括防雷措施与装置检测、电气系统检测。
6.1.2当进行电气安全检测时,检测人员应收集防雷、配电系统设计文件及设备相关资料、施工记
录、验收资料、防雷检测报告等。
6.1.3抽样规则应按照本规程第3章相关规定执行。
6.2防雷措施与装置
6.2.1防雷措施与装置检测项目应包括等电位连接检测、电涌保护器(SPD)检测、接地电阻检测。
6.2.2等电位连接检测应包括外墙金属窗、栏杆、竖直敷设的金属物以及建筑物内的金属物,检测
及评定应按照《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21431的有关规定执行。
6.2.3电涌保护器(SPD)检测应包含规格型号、运行状态指示、主要性能参数、连接导线的截面积
及过渡电阻。电涌保护器(SPD)的检测及评定应按照《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21431
的有关规定执行。
6.2.4接地电阻检测及评定应按照《建筑电气线路绝缘电阻、接地电阻检测技术规程》DBJ/T45-105
的有关规定执行。
6.3电气系统
6.3.1电气系统检测项目应包括绝缘电阻、电气竖井检测。
6.3.2电气竖井的检测应包括竖井的净宽度、应急电源和非应急电源的电气线路之间距离。
6.3.3绝缘电阻的检测及评定应按照《建筑电气线路绝缘电阻、接地电阻检测技术规程》DBJ/T
45-105的有关规定执行。
6.3.4电气竖井的净宽度、应急电源和非应急电源的电气线路之间距离应符合《住宅建筑电气设计
规范》JGJ242的有关规定执行。
7室内环境质量检测
7.1一般规定
7.1.1住宅建筑室内环境质量检测指标,分为两类:
1化学性:氨NH:,、甲醛HCHO、苯C6H6、甲苯GHs、二甲苯CM。、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
2放射性:M222Rn„
7.1.2住宅建筑工程及住宅装饰装修工程的室内环境质量检测,应在工程完工不少于7d后进行。
7.1.3住宅建筑室内环境质量可按单间、单套检测或单栋住宅批量检测。单套检测应对套内的所有
自然间进行全数检测。对于单栋住宅建筑进行室内环境质量检测时,宜采用批量检测,应随机抽样,
并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未装修的住宅建筑,抽检数量不应少于住宅套数的5%,且不得少于3套,当总套数少
于3套时,应全数检测;
2对于统一装修的住宅建筑,应按房间功能、装修相同和装修时间相近的房间划分检测批,检
测批至少包括起居室、卧室。每个检测批抽检数量不应少于该检测批房间总数的5%且不得少于3间;
3对于非统一装修住宅建筑,当能根据房间功能、装修相同和装修时间相近的房间划分检测批
时,每个检测批抽检数量不应少于该检测批房间总数的5%且不得少于3间。当无法划分检测批时,
应全数检测。
7.1.4住宅建筑室内环境质量检测点数应符合表7.1.4的规定。
表7.1.4室内环境质量检测点数设置
房间使用面积(m2)检测点数(个)
<501
>50,<1002
2100,<500不少于3
2500,<1000不少于5
eiOOOm?的部分,每增加1000m2增设1,增加面积不
21000
足1000m时按增加looom?计算。
7.2室内环境质量
7.2.1室内环境质量检测采样点应均匀分布,且应避开通风道和通风口,距房间内墙面不应小于0.5m。
采样点高度,原则上与人的呼吸带高度相一致,应距房间地面高度0.8m〜1.5m。
7.2.2当房间内有2个及以上检测点时,应采用对角线、斜线、梅花状均衡布点,并应取各点检测
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房间的检测值。
7.2.3住宅建筑室内环境中的甲醛、氨、苯、甲苯、二甲苯、TVOC浓度检测时,装饰装修工程中完
成的固定式家具应保持正常使用状态;采用集中通风的住宅建筑工程,应在通风系统正常运行的条
件下进行检测;采用自然通风的住宅建筑工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lh后进行检测。采样时关闭门窗,
具体采样时间应符合检测方法中的规定。
7.2.4住宅建筑室内环境中氮浓度检测,对采用集中通风的住宅建筑工程,应在通风系统正常运行
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住宅建筑工程,应在房间的对外门窗关闭24h以后进行。建筑无
架空层或地下车库结构时,一、二层房间抽检比例不宜低于总抽检房间数的40册
7.2.5室内空气中各种指标的检测,应根据其在空气中存在的状态,选用合适的采样方法和仪器,
用于室内的采样器的噪声应小于50dB(A)。具体采样方法应按各种指标检测方法中规定的方法和操
作步骤进行。
7.2.6用于室内环境质量检测的采样仪,采样系统流量要能保持恒定,采样前和采样后要用一级皂
膜流量计对采样系统进行流量校准,误差不超过±5吼
7.2.7住宅建筑工程室内环境质量检测,其限量应符合表7.2.7的规定。
表7.2.7住宅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限量
污染物名称单位标准值
氨222RnBq/m3W150
甲醛HCHOmg/m3WO.07
氨NH,mg/m3W0.15
3
苯C6Kmg/mWO.06
甲苯C同mg/m3WO.15
二甲苯CE。mg/mJ<0.20
总挥发性有机物TV0Cmg/m3WO.45
注:1表中污染物浓度测量值,除氨外均指室内污染物浓度测量值扣除室外上风向空气污染物浓度测量值(本底值)后的测量值:
2表中污染物浓度测量值的极限值判定,来用全数值比较法。
7.2.8住宅建筑室内环境质量各项指标检测方法应按表728规定的现行相关标准执行。
表7.2.8住宅建筑工程室内环境质量检测方法
序号检测指标检测方法来源
(1)靛酚蓝分光光度法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1)GB/T18204.2
1氨NKi
(2)次氯酸钠一水杨酸分光光度法(2)HJ534
(1)AHMT分光光度法(1)GB/T16129
2甲醛HCH0(2)酚试剂分光光度法(2)GB/T18204.2
(3)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3)GB/T15516
苯CBHS
(1)GB50325附录D
3甲苯am气相色谱法
(2)GB/T11737
二甲苯CsHlO
总挥发性有机
4气相色谱法(1)GB50325附录E
物TV0C
(1)空气中氮浓度的闪烁瓶测量方法(1)GB/T16147
(2)泵吸静电收集能谱分析法(2)T/CECS569
5M222Rn
(3)泵吸脉冲电离室法
(4)活性炭盒一低本底多道Y谱仪法
注:1表中氨gRn用仪器现场检测;
2表中氨Mb甲醛1310、落CdK甲紫C皿、二甲荒QH*总挥发性有机物TV0C,所有化学指标都可现场采样带回实验室分析:
3表中甲醛也可采用简便取样仪器检测方法。
7.2.9住宅建筑室内空气中甲醛检测,可采用简便取样仪器检测方法,甲醛简便取样仪器检测方法
应定期进行校准,测量范围不大于0.50|jmol/mol时,最大允许示值误差应为±0.05|jmol/mol。当
发生争议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方法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GB/T18204.2
中AHMT分光光度法的测定结果为准。
7.2.10当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结果不符合本规程表7.2.7规定时一,对于单间或单套住宅应对不
符合项目进行复测,当再次检测的结果符合本规程表727的规定时,应判定该单间或单套住宅建筑
室内环境质量合格;对于单栋住宅应对不符合项目再次加倍抽样检测,并应包括原不合格的同类型
房间及原不合格房间,当再次检测的结果符合本规程表727的规定时,应判定该住宅建筑室内环境
质量合格。当单间、单套住宅或单栋住宅再次检测的结果不符合本规程规定时,应查找原因并采取
措施进行处理。
7.2.11为预防和控制住宅建筑装饰装修引起的室内环境污染,保障居住者健康,做到经济合理、安
全适用、确保空气质量,宜对装修过程进行分阶段室内环境质量检测。
8给水性能检测
8.1一般规定
8.1.1住宅建筑给水性能检测项目主要有住宅用户水质检测、供水压力检测。
8.1.2本章的住宅用户水质检测适用于城市公共集中式供水和二次供水,不适用于自建设施供水。
8.1.3城市公共集中式供水企业、二次供水单位,在其供水和管理范围内的供水水质应达到国家标
准规定的水质要求,其水中不得含有致病微生物和危害人体的化学、放射性物质。
8.1.4住宅建筑用户安装的给水管道必须采用与管材相适应的管件,生活给水系统所涉及的材料必
须达到饮用水卫生标准。
8.1.5本章给水管道供水压力检测适用于工作压力不大于1.OMPa的住宅建筑。
8.2住宅用户水质检测
8.2.1住宅用户水质检测可按单套检测或单栋住宅批量检测。对单栋住宅建筑进行水质检测时,宜
采用批量检测,检验批抽样应随机抽取,满足分布均匀、具有代表性的要求,最小抽样数量应符合
本规程表3.2.2的要求。检测取水点应选在用户管网最远末梢处。
8.2.2住宅建筑用户受水点水质基本检验项目及限值应符合表8.2.2的规定。
表&2.2住宅用户水质基本检验项目及限值
序号项目限值
细菌总数<80CFU/mL
1微生物指标总大肠菌群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
大肠埃希氏菌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
色度15度
臭和味无异臭、异味,用户可接受
浑浊度NTU
感官性状和一肉眼可见物无
2
般化学指标pH6.5〜8.5
铝W0.2mg/L
铁W0.3mg/L
锦WO.1mg/L
续表8.2.2住宅用户水质基本检验项目及限值
序号项目限值
锌W1.0mg/L
感官性状和一氨(以N计)<0.5mg/L
2
般化学指标高锌酸盐指数(以计)W3mg/L
总硬度(以CaC(k计)W450mg/L
碑WO.01mg/L
镉在0.003mg/L
3毒理学指标铅<0.01mg/L
汞WO.001mg/L
铭(六价)WO.05mg/L
注:当水样检出总大肠菌群时,应进一步检验大肠埃希氏菌;水样未检出总大肠菌群,不必检验大肠埃希氏菌。
8.2.3住宅建筑用户管网末梢消毒剂余量及消毒副产物限值应符合表8.2.3的规定。
表&2.3消毒剂余量及消毒副产物限值
序号项目限值
1游离氯管网末梢水中余量20.05mg/L
2二氧化氯管网末梢水中余量》0.02mg/L
3总氯管网末梢水中余量。0.05mg/L
4臭氧管网末梢水中余量0.02mg/L,总氯。0.05mg/L
5三氯甲烷W0.06mg/L
6亚氯酸盐WO.7mg/L
7氯酸盐WO.7mg/L
8浪酸盐WO.01mg/L
注:1采用液氯、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消毒方式时,应测定游离氯、三氯甲烷:
2采用氯胺消毒方式时,应测定总氯、三氯甲烷:
3采用臭氧消毒方式时,应测定臭氧和澳酸盐;
4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方式时,应测定二氧化氯和亚氯酸盐:
5采用二氧化氯与氯混合消毒剂发生器消毒方式时,应测定二领化氯、游离氯、三氯甲烷、氯酸盐和亚氯酸盐。二氧化氯、游离
氯两项指标至少有一项指标应满足余量要求。
8.2.4住宅用户水样采集应选用适宜的采样容器,使用前应对采样容器进行洗涤,同时也要对采样
容器进行抽样验收(验收率大于5%)。
8.2.5一般理化检验项目的采样容器应用水和洗涤剂清洗,除去灰尘、油垢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然后用质量分数10%的硝酸(或盐酸)浸泡8h,取出沥干后用自来水冲洗3次,并用蒸镯水充分淋
洗干净。
8.2.6有机物检验项目的采样容器应用重铝酸钾洗液浸泡24h,然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用蒸储水
淋洗后置烘箱内180℃烘4h,冷却后再用纯化过的己烷、石油醛冲洗数次。
8.2.7微生物学检验项目的采样容器应用自来水和洗涤剂洗涤,并用自来水彻底冲洗后用质量分数
为10%的盐酸溶液浸泡过夜,然后依次用自来水,蒸储水洗净。采样容器洗涤后应再进行灭菌,热
力灭菌是最可靠且普遍应用的方法,有干热和高压蒸汽两种灭菌方法。干热灭菌要求160℃下维持
2h;高压蒸汽灭菌要求12「C下维持15min,高压蒸汽灭菌后的容器如未立即使用,应于60℃将瓶
内冷凝水烘干放置。灭菌后的容器应在2周内使用。
8.2.8用户受水点的采集应注意采样时间,夜间可能析出可沉渍于管道的附着物,取样时应打开水
龙头放水5min〜lOmin,排出沉积物,采集用于微生物学检验的样品前应对受水点处的水嘴进行消
毒处理,才能使用灭菌过的采样容器采集。
8.2.9住宅建筑用户水质的采样容器、保存方法、采样体积、保存时间应符合表8.2.9的规定。
表8.2.9水质的采样容器、保存方法、采样体积、保存时间要求
项目采样容器保存方法采样体积/L保存时间
•般理化P冷藏3〜512h
每125mL水样加入0.lmg硫代硫酸钠除去
微生物”G(灭菌)0.54h
残留余氯
氨(以N计)"G,P每升水样加入0.8mL浓硫酸3〜524h
高锌酸盐指数
G每升水样加入0.8mL浓硫酸,冷藏0.224h
(以。2计)
一般金属P硝酸,pHW20.5-1.014d
AsG,P硫酸,PHW20.5~1.07d
HgG,P硝酸(1+9,含重铭酸钾50g/L)至pHW20.5〜1.030d
铭(六价)G,P(内壁无磨损)氢氧化钠,pH=7〜90.5-1.0尽快测定
用盐酸(1+10)调至PHW2,加入抗坏血酸
挥发性有机物G0.212h
0.01g〜0.02g除去残留余氯
注:a表示应低温〜4C)避光保存;G为硬质玻璃瓶:P为聚乙烯瓶(桶)。
8.2.10住宅用户水质检验项目、消毒剂余量及消毒副产物的检测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
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的有关规定执行。
8.2.11住宅用户单套检测或单栋住宅批量水质检测时,当所检项目检测结果全部符合本规程表
8.2.2和表8.2.3的规定时,应判定所检的项目合格。当所检项目检测结果存在有不符合本规程表
8.2.2和表8.2.3的规定时,应判定水质检验不合格。当水质检验不合格时,应在不同交接位置逐
个进行检验排查,检测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的有关规定
执行.
8.3供水压力检测
8.3.1住宅用户供水压力检测可按单套检测或单栋住宅批量检测。对于单栋住宅建筑进行供水压力
检测时,宜采用批量检测,检验批抽样应满足分布均匀、具有代表性的要求,最小抽样数量应符合
本规程表3.2.2的要求。
8.3.2住宅用户供水压力检测包括入户管供水压力检测和套内用水点供水压力检测,现场可采用核
查方法进行检测,并符合下列规定:
1入户管供水压力检测宜选在用水低峰期,测试点宜选在入户水表附近进行测试,取稳定的最
大值作为检测结果;
2套内用水点供水压力检测宜选在用水高峰期,测试点宜选在该供水系统压力最小的不利点进
行测试,取稳定的最小值作为检测结果。
8.3.3试验用压力表的精度不低于1.5级,使用前经检定并具有符合规定的检定证书。
8.3.4住宅用户供水压力检测,所检入户管的供水压力应不大于0.35MPa;所检套内用水点的供水
压力应不超过0.20MPa,且不应小于0.05MPa和用水器具要求的最低压力。供水压力单套检测或单
栋住宅批量检测结果均应符合上述规定,否则应判定住宅用户供水压力检测结果不合格。
9防水防渗性能检测
9.1一般规定
9.1.1本章适用于新建建筑、既有建筑的防水防渗性能检测,检测内容包括屋面和外墙(外窗)防
水防渗、室内防水防渗、给水管道渗漏、基层含水率。
9.1.2屋面和外墙(外窗)防水工程应进行雨后观察或蓄水试验、淋水试验、红外热像法渗漏水检
测;厕浴间、厨房等有防水要求的房间,应进行蓄水试验;给水系统工程应进行管道水压试验;抹
灰工程应进行基层含水率检测。
9.1.3住宅建筑的防水防渗性能检测数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1屋面和外墙(外窗)防水工程检测单元的划分应符合表9.1.3-1的规定;
2室内防水工程检测单元的划分应符合表9.1.3-2的规定;
3给水管道水压试验可按单套住宅或单栋住宅批量进行检测。批量检测可按套批量抽检,检验
批抽样应满足分布均匀、具有代表性的要求,最小抽样数量应符合本规程表322的要求;
4基层含水率检测,墙面最小抽样数量应符合本规程表3.2.2的要求;
5当委托方有要求时,可按约定方式进行抽样检测。
表9.1.3-1屋面、外墙(外窗)防水工程检测单元的划分
划分标准(m2)检测单元(个)
W1000不应少于1
>1000且W5000不应少于3
>5000且《10000不应少于7
每lOOOOn?的检测单元数不应少于7个,不足10000m2
>10000
的部分应按本表中划分标准执行
表9.1.3-2室内防水工程检测单元的划分
划分标准(间)检测单元(个)
W10不应少于1
自然间〉10且W50不应少于3
〉50且W100不应少于7
每100间的检测单元数不应少于7个,不足100间的
>1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写买树木合同范本
- 2025年浙江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详解
- 2025年巴彦淖尔c1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内容
- 代理记账业务合同范本
- 绣花施工方案
- 专属定制鞋合同范本
- 公司收购股合同范例
- 养殖土地借用合同范本
- 分包责任合同范本
- 做餐饮合伙合同范本
-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课件
- 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平台解决方案-最新
- 儿童气管插管医学课件
- 内燃机车无火回送操作方法
- 第十四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公路收费及监控员)赛项题库-上(单选题汇总-共3部分-1)
- 2019年远程开具电子处方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版
- 奥太焊机维修教材MZ系列
- 哈利波特和死亡圣器PPT培训课件
- 财务会计实务教学课件汇总全套电子教案(完整版)
- JJG 818-2018磁性、电涡流式覆层厚度测量仪-(高清现行)
- 房室结双径路传导的基本电生理特征与常见心电图表现分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