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烹饪卫生与安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_第1页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烹饪卫生与安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_第2页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烹饪卫生与安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_第3页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烹饪卫生与安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_第4页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烹饪卫生与安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准考证号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准考证号…………密…………封…………线…………内…………不…………要…………答…………题…………第1页,共3页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烹饪卫生与安全》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批阅人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食品加工中,常常需要对食品进行腌制。关于腌制食品,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腌制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B.腌制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影响食品的品质C.高盐腌制食品对人体健康没有任何危害D.腌制食品的风味独特,受到很多人的喜爱2、在食品质量检测中,以下哪种仪器常用于精确测定食品中的微量重金属元素含量:()A.气相色谱仪B.高效液相色谱仪C.原子吸收光谱仪D.红外光谱仪3、食品中的重金属检测方法有很多种。对于原子吸收光谱法,以下哪种描述是错误的?()A.原子吸收光谱法可以准确测定食品中多种重金属的含量B.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优点C.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操作简单,不需要专业人员进行D.样品的前处理过程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重要影响4、食品中的风味增强剂能够提升食品的味道。以下哪种风味增强剂常用于鲜味食品的增强?()A.谷氨酸钠B.肌苷酸二钠C.鸟苷酸二钠D.以上都是5、食品中的矿物质在加工和烹饪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损失。以下哪种烹饪方式最容易导致矿物质的流失?()A.煮B.蒸C.炒D.烤6、食品乳化体系的稳定性对于食品品质至关重要。以下哪种因素会导致食品乳化体系的失稳?()A.温度升高B.盐浓度增加C.pH值变化D.以上因素均会导致7、食品中的香气成分复杂多样,其提取和分析方法也各不相同。在提取食品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时,以下哪种方法常用于实验室研究?()A.同时蒸馏萃取法B.固相微萃取法C.顶空进样法D.超临界流体萃取法8、食品加工中的酶制剂应用广泛。以下哪种酶在果汁澄清中主要分解果胶物质?()A.果胶酶B.纤维素酶C.淀粉酶D.蛋白酶9、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需要考虑多种因素来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以下哪种因素对于防止食品微生物污染最为关键?()A.加工环境的清洁度B.原材料的新鲜度C.加工设备的卫生状况D.操作人员的卫生习惯10、在食品营养标签中,会标注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以下关于营养标签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营养标签可以帮助消费者了解食品的营养信息,做出合理的选择B.所有的食品都必须标注营养标签C.营养标签中的数据应该真实、准确、可靠D.营养标签中的营养成分含量是经过检测和计算得出的11、在食品的发酵豆制品生产中,以下哪种微生物常用于腐乳的发酵,产生独特的风味?()A.毛霉B.根霉C.青霉D.曲霉12、食品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物理方法进行分离。以下哪种方法常用于分离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A.超滤B.盐析C.电泳D.层析13、食品工程原理在食品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液体食品的输送过程中,以下哪种泵更适合输送高粘度的液体?()A.离心泵B.齿轮泵C.螺杆泵D.往复泵14、在食品的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会影响食品的品质。以下哪种代谢产物是酒精发酵的主要产物?()A.乙醇B.乙酸C.乳酸D.丁酸15、食品的微波加工具有加热均匀、速度快等优点。以下哪种食品适合用微波加工来烹饪?()A.米饭B.油炸食品C.大块肉类D.绿叶蔬菜16、食品中的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活性。以下哪种食物中多酚类物质含量较高?()A.绿茶B.红酒C.黑巧克力D.以上都是17、在食品的保鲜技术中,以下哪种方法利用电场抑制微生物生长和酶活性:()A.高压静电场保鲜B.微波保鲜C.超声波保鲜D.磁场保鲜18、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可能来自于原材料、加工过程或环境污染。在检测食品中的重金属时,以下哪种样品前处理方法常用于去除干扰物质?()A.干法灰化B.湿法消解C.微波消解D.以上都是19、食品质量控制体系对于保障食品生产的一致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在HACCP体系中,以下关于其关键控制点的确定和监控,哪项表述是不正确的?()A.通过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B.对关键控制点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C.关键控制点一旦确定就不能更改D.定期对关键控制点进行验证和评估20、在食品的干燥过程中,以下哪种干燥方法适用于热敏性物料且干燥产品具有良好的复水性?()A.喷雾干燥B.滚筒干燥C.真空干燥D.热风干燥21、食品中的水分存在不同的状态。关于结合水和自由水,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A.结合水与食品中的成分结合紧密,不易蒸发B.自由水在食品中的含量较高,对食品的品质影响较大C.结合水不能作为溶剂,自由水可以作为溶剂D.食品中的水分全部都是自由水,没有结合水22、对于食品中的矿物质,以下哪种元素对于维持人体的神经肌肉功能至关重要:()A.钙B.铁C.锌D.镁23、食品加工工艺的优化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在烘焙食品的加工过程中,以下哪个工艺参数的调整对产品的质地和口感影响最大?()A.烘焙温度B.烘焙时间C.原料配比D.搅拌速度24、对于食品的发酵香肠制作,以下哪种发酵剂可以产生酸性物质,降低pH值,抑制有害菌生长?()A.乳酸菌和葡萄球菌B.双歧杆菌和链球菌C.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D.梭菌和产气荚膜杆菌25、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以下哪种食品添加剂常用于增加食品的酥脆口感?()A.碳酸氢钠B.甜蜜素C.胭脂红D.谷氨酸钠26、当研究食品中的蛋白质变性时,以下哪种物理因素是导致蛋白质变性的常见原因?()A.加热B.搅拌C.冷冻D.以上都是27、在食品的冷冻过程中,以下哪种现象可能导致食品品质下降,如组织结构破坏和营养成分流失:()A.冰晶生长B.水分蒸发C.氧化反应D.微生物繁殖28、在研究食品的流变学特性时,以下哪种食品通常表现为假塑性流体的特征?()A.蜂蜜B.牛奶C.水D.食用油29、食品的酶促褐变会影响食品的色泽和品质。以下哪种方法可以有效抑制酶促褐变的发生?()A.加热处理B.降低pH值C.隔绝氧气D.以上都是30、食品中的油脂在储存过程中可能会发生酸败。对于油脂酸败的检测指标,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A.酸价可以反映油脂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B.过氧化值可以反映油脂氧化的初期阶段C.碘值可以反映油脂的不饱和程度,与油脂酸败无关D.丙二醛含量可以反映油脂氧化的后期阶段二、论述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1、(本题5分)详细论述食品中水分的存在形式、性质以及对食品稳定性和加工特性的影响。2、(本题5分)全面论述食品中矿物质的生物利用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其生物利用率的方法,探讨在食品配方设计中的应用。3、(本题5分)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可作为益生元,促进肠道有益菌群的生长。请详细论述益生元碳水化合物的种类、作用机制,以及在功能性食品开发中的应用策略。4、(本题5分)食品中的蛋白质在胃肠道中的消化吸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请深入论述这个过程中的酶解作用、吸收机制,以及影响蛋白质消化吸收的因素。5、(本题5分)全面论述食品中脂类的氧化机制、影响因素以及有效的抗氧化措施,以保障食品的质量和营养价值。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1、(本题5分)食品添加剂在现代食品工业中广泛应用,探讨如何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既能改善食品品质又能确保其对人体健康无害?2、(本题5分)简述食品营养学中的膳食纤维的作用。食品营养学的膳食纤维对人体健康有多种作用。3、(本题5分)解释食品加工过程中的腌制处理及作用。食品加工中的腌制处理可改善口感、延长保质期等。4、(本题5分)解释食品的抗氧化剂的协同作用及其原理。5、(本题5分)解释食品中流化床干燥技术的原理和特点,以及在食品干燥中的应用。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共20分)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