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广西南宁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广西南宁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广西南宁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广西南宁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历史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广西隆安的娅怀洞遗址中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石制品,种类包括石锤、石核、石片等,据此可推测当时广西先民已经会()A.保存火种B.制作工具C.饲养家畜D.种植作物2.壮语中称稻田为“那”,壮族先民主要从事稻作农业生产。与壮族先民从事同类农业生产的是()A.元谋人B.蓝田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3.在良渚古城遗址群中的反山墓地发现高等级墓葬,随葬品中包括精美玉器、象牙器等,但城外的普通墓地随葬品稀少。据此可知,当时()A.建筑技术高超B.阶级分化明显C.社会矛盾激化D.礼乐制度完备4.图示法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图体现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察举制5.按照周礼规定,诸侯最多只能使用七鼎六簋。春秋时期郑国国君使用九鼎八簋,被一些诸侯竞相效仿。这种僧越礼制的行为反映了()A.王室衰微,诸侯崛起B.兼并战争,走向统一C.变法改革,富国强兵D.合纵连横,远交近攻6.商鞅变法规定,军功以在前线斩得敌人的多少来计算,杀敌越多,赏赐越厚。这项措施有利于()A.促进经济发展B.提高行政效率C.强化旧贵族特权D.提高军队战斗力7.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重要的思想文化中心,不同学派的学者们在此进行讲学、辩论、议政。这一现象反映战国时期()A.政治上长治久安B.经济上繁荣发展C.学术上百家争鸣D.军事上竞相征伐8.何尊是西周周成王时的青铜器,铭文中有“宅兹中国”的记载,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该文物可用于研究()A.商朝的奴隶制度B.西周的青铜文明C.秦朝的政治制度D.北朝的民族关系9.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秦二世)繁刑严诛,赋敛无度......是以陈涉(胜)......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他认为大泽乡起义爆发的原因是()A.修筑长城B.统一车轨C.秦的暴政D.楚汉之争10.汉高祖下令让部分士兵还乡务农,文帝和景帝把田租降到三十税一。以上内容体现了汉初统治者实行()A.郡国并行制度B.休养生息政策C.和亲政策D.盐铁官营、专卖11.有学者评价某位君主“后世常用雄才大略来形容他,说他是第一个用儒家思想统一全民族思想的皇帝,第一个开通西域的皇帝”。材料描述的君主是()A.周武王B.秦始皇C.汉武帝D.晋惠帝12.七年级1班的同学开展历史探究活动时,列出的关键词有“光武中兴”“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据此判断该活动探究的主题为()A.西汉的建立B.东汉的兴衰C.西晋的统一D.东晋的兴亡13.1962年中国人民邮政发行一枚纪念邮票(如下图),此邮票是为了纪念()A蔡伦改进造纸术B.华佗创编“五禽戏”C.王羲之创作《兰亭集序》D.顾恺之创作《洛神赋图》14.司马迁继志著史,忍辱发奋,艰苦撰述,最终完成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体例为以后著史者所遵循。这部著作是()A.《诗经》B.《论语》C.《离骚》D.《史记》15.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言简意赅且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草木皆兵”这则成语是后人根据《晋书苻坚载记》的记载提炼而成,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涿鹿之战B.牧野之战C.官渡之战D.淝水之战16.据表可知,祖冲之数学成就的取得源自()时期成就春秋战国算筹普遍使用三国刘徽最早提出圆周率的计算方法南朝祖冲之使用算筹完成海量计算,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A.前人积累B.发挥想象C.实地考察D.中外交流17.我们在历史教科书中常看到这样的表述: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文中记录年份使用的纪年方法是()A.干支纪年法B.王位纪年法C.年号纪年法D.公元纪年法18.历史地图反映了特定时期的时空信息,下图体现的历史信息是()A.北方各族内迁B.中原人口南迁C.北朝政权更替D.南方政权更迭四、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9分。)19.农业是立国之本。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农具(部分)农具图片①带藤条残木柄骨耜②战国锯齿铁镰③汉朝耧车(模型)功能解说解说词一:,播种工具,可将开沟、播种、掩土三道工序一次完成解说词二:,用于翻土,多用石、骨制成,其顶部可绑缚木柄操作解说词三:,用于收割,刃部和整个正面均作锯齿状。-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七上)、荆州博物馆材料二秦汉时期著名水利工程(部分)时期水利工程概况秦朝灵渠灵渠分湘入漓,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开拓了南北水运通道,“灌田万顷”。西汉漕渠漕渠自长安至黄河,长约三百里,既可灌溉田亩,又可通漕运(漕运是利用水道调运粮食的一种专业运输)。-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中国国家博物馆编《文物秦汉史》材料三六朝时期,江南农业取得很大进步。粮食、蔬菜、果木等作物种类繁多,平原地区的荒地被开辟为良田,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流域成为重要粮食产区。三吴地区百姓勤劳务农,丰年则粮食可供数郡。-摘编自中国历史研究院《(新编)中国通史纲要》(上册)(1)根据材料一,在功能解说的横线处填入相对应的农具图片序号。(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汉时期著名水利工程的共同作用。(3)根据材料三,概括魏晋时期江南地区农业发展的表现。(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2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观文字·了解文化传承】汉字“鱼”的演变兴盛时期商周秦汉魏晋文字A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书写样式汉字是世界上唯一沿用至今的古老文字系统,是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是记录、传承中华文明的载体,是维系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的纽带。—摘编自成都博物馆【赏铜灯·领悟文化创新】【行丝路·体会文化交流】(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表格中A处文字的名称。根据材料,指出汉字的作用。(2)根据上述文物简介,概括“西汉羽纹铜凤灯”设计的巧妙之处。(3)根据史料的表现形式分类,可分为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口述史料等,上述两则史料分别属于:实物史料_;文献史料。(填写序号即可)两则史料相互佐证,可推测出的历史结论是(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华文明的特征。21.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交融汇聚共同书写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时间轴(部分)材料二郡、县(道)是中央政府实施直接治理的地方行政单位,通过垂直集权的郡县制,秦朝将中央的法、律、令推行至全国各地......在郡县制的运转体系里,民众都会成为秦朝的“编户齐民”,都在同一体制下生活,这就大大弱化了族群界限和地域区隔,而强化了其政治共同性。-摘编自《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材料三材料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现象(部分)汉族少数民族北齐时汉族士大夫子弟学习胡语、胡乐,成为时髦现象。北魏孝文帝要求百姓穿汉服,禁止胡语,说汉话,参照汉制改革官制、修订法律。汉人胡服胡食,胡乐流行。羯人石勒设立太学和郡国学,提倡儒学。马、骡、骆驼等牲畜的驯养及治疗技术被带到中原地区。长期过着游牧生活的少数民族,逐渐向半农半牧演变。-摘编自中国历史研究院《(新编)中国通史纲要》(上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在时间轴A、B处填入相应的历史事件。(填写序号即可。2分)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阶段一所体现的历史阶段特征。A:;B:(①三国鼎立;②秦统一全国)(2)根据材料二,指出郡县制的特点及其作用。(3)根据材料三,列举西汉时期位于西北地区任意两个郡。指出河西四郡设立后的变化。(4)根据材料四,请选择材料中两个社会现象,并说明其带来的作用。七年级历史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题答案】【答案】B【2题答案】【答案】C【3题答案】【答案】B【4题答案】【答案】C【5题答案】【答案】A【6题答案】【答案】D【7题答案】【答案】C【8题答案】【答案】B【9题答案】【答案】C【10题答案】【答案】B【11题答案】【答案】C【12题答案】【答案】B【13题答案】【答案】A【14题答案】【答案】D【15题答案】【答案】D【16题答案】【答案】A【17题答案】【答案】D【18题答案】【答案】A四、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9分。)【19题答案】【答案】(1)图片序号分别为:③①②。(2)共同作用:为农田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航运。(3)表现:农作物种类繁多;耕地面积增加;出现重要粮食产区;粮食产量大。(4)因素:农具的革新;水利工程的兴修;交通运输的发展;劳动人民的努力等。【20题答案】【答案】(1)文字:A:甲骨文。作用:汉字是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汉字是记录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汉字是维系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的纽带(2)巧妙之处:分段铸造,便于使用;可调节灯光;无油烟,环保。(3)①.②②.①③.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4)特征: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21题答案】【答案】(1)历史事件:A:②:B:①。阶段特征: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2)特点:垂直集权或中央政府实施直接治理。作用:有利于秦朝将中央的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