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我们当地的风俗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课题:科目:班级:课时:计划1课时教师:单位: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我们当地的风俗》
2.教学年级和班级:四年级
3.授课时间:2023-2024学年下学期第X周星期X
4.教学时数:1课时二、核心素养目标1.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的意识,增强文化自信。
2.提升学生观察和思考社会现象的能力,发展批判性思维。
3.增强学生的社区参与意识,激发学生传承和弘扬本地风俗的热情。
4.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与合作能力,促进学生在活动中相互学习与成长。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重点:
-核心内容:识别和描述本地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
-细节:通过图片、视频或实地考察,让学生观察并记录下当地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和风俗习惯,如春节的舞龙舞狮、端午节的赛龙舟、中秋节的赏月等。
-举例:以春节为例,重点讲解贴春联、放鞭炮、吃团圆饭等习俗的由来和意义。
2.教学难点:
-难点内容:理解风俗习惯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细节:引导学生分析风俗习惯的历史渊源、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如探讨春节贴春联的传统与家庭和谐、团结的关系。
-举例:在讲解端午节时,难点在于理解赛龙舟的象征意义,如何体现中华民族的团结精神和勇敢斗争的精神。四、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拥有《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当地风俗习惯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以及相关的民俗文化介绍文本。
3.实验器材:无实验器材需求。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准备白板和标记笔,以便进行小组活动和板书展示。五、教学过程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展示一组关于当地传统节日的图片或视频,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节日背后的故事吗?它们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关于传统节日的基本知识,如春节、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介绍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当地风俗习惯,包括节日习俗、民间艺术、饮食文化等。
-举例说明:以春节为例,讲解贴春联、放鞭炮、吃团圆饭等习俗的由来和象征意义。
-互动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当地风俗习惯,并讨论这些风俗习惯如何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
3.小组活动(约20分钟)
-学生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当地风俗习惯,通过查找资料、采访家人或社区长辈等方式,深入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教师指导: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每个小组都能完成任务。
4.展示与分享(约15分钟)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所研究的当地风俗习惯,包括习俗的介绍、图片展示和视频播放。
-全班讨论:其他小组和学生可以提问或发表意见,共同讨论这些风俗习惯的价值和意义。
5.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发放练习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包括填空、选择和简答题。
-教师指导:讲解练习题的正确答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6.总结与反思(约5分钟)
-教师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当地风俗习惯的重要性和文化价值。
-学生反思: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以及如何传承和弘扬本地文化。
7.课后作业(约5分钟)
-布置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关于当地风俗习惯的展览或宣传活动,下节课进行展示。
8.教学延伸(约5分钟)
-教师提出: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和了解其他地区的风俗习惯,通过阅读、网络搜索等方式拓宽视野。
-学生互动:分享他们发现的其他地区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兴趣。
注意:以上教学过程为示例,实际教学时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环境进行调整。六、拓展与延伸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中国传统节日故事集》:这本书收录了多个传统节日的起源和传说,适合学生了解节日背后的文化故事。
-《民俗风情录》:介绍中国各地的民俗习惯,包括节日庆典、民间艺术、传统服饰等,帮助学生拓宽视野。
-《中国饮食文化》:探讨中国饮食的历史、特色和制作方法,让学生了解饮食文化在风俗习惯中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选取其中一个传统节日,深入了解其历史渊源、习俗内容和象征意义,撰写一篇短文或制作一份小报。
-鼓励学生通过家庭调查,了解家庭成员的节日习俗,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传统节日庆典活动,如庙会、花灯节等,亲身体验节日氛围,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学生可以尝试制作一些传统手工艺品,如剪纸、泥塑等,体验传统工艺的魅力。
-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其他地区的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进行跨文化比较,撰写对比分析报告。
-通过社交媒体或学校论坛,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风俗习惯,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
3.教师指导: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网络数据库等,以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发现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定期检查学生的拓展学习成果,给予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七、板书设计①本文重点知识点:
-传统节日名称
-节日习俗简介
-习俗背后的文化意义
②关键词:
-春节:团圆、喜庆、祭祖
-端午节:纪念屈原、龙舟竞渡
-中秋节:赏月、团圆、月饼
-重阳节:登高、赏菊、敬老
③重点句子: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象征着团圆和喜庆。”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节日。”
-“中秋节是团圆的象征,家人团聚共赏明月。”
-“重阳节是尊老敬贤的节日,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八、典型例题讲解1.例题:
问题: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它通常在哪个时间举行?
答案:春节通常在农历正月初一开始,持续15天,也就是春节的七天大假。
2.例题:
问题:为什么端午节要赛龙舟?
答案:赛龙舟是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的一种方式,据说屈原在端午节投江自尽后,人们划船去救他,后来演变成赛龙舟的传统。
3.例题:
问题: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哪些?
答案:中秋节的主要习俗包括赏月、吃月饼、放天灯、猜灯谜等。
4.例题:
问题:重阳节有什么特别的庆祝活动?
答案: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佩茱萸等庆祝活动,主要表达对老人的尊敬和祝福。
5.例题:
问题:如何描述春节的气氛?
答案:春节的气氛可以用热闹、喜庆、团圆等词语来形容。人们会贴春联、放鞭炮、吃团圆饭,大街小巷都弥漫着浓厚的节日氛围。
补充和说明:
1.对于春节的问题,可以进一步询问学生春节期间的传统活动,如贴窗花、包饺子、拜年等。
2.在讲解端午节时,可以提问学生屈原的故事,以及赛龙舟的具体规则和注意事项。
3.关于中秋节,可以让学生讨论月饼的种类和寓意,以及不同地区的中秋节习俗差异。
4.对于重阳节,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重阳节被定为老人节,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对老人的尊敬。
5.描述春节的气氛时,可以让学生用文字或图画来表现他们心中的春节,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1.补充问题:春节的贴春联有什么讲究?
答案:贴春联有讲究,如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横批放在上方。
2.补充问题:为什么春节要放鞭炮?
答案:放鞭炮是为了驱赶邪灵,迎接新年的到来,同时也象征着喜庆和繁荣。
3.补充问题:中秋节有哪些著名的诗句或成语?
答案:中秋节有许多著名的诗句,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以及成语“月圆人团圆”。
4.补充问题:重阳节为什么叫“登高节”?
答案:重阳节登高是因为古人认为登高可以避邪,同时也有赏秋景的习俗。
5.补充问题: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对老人的尊敬?
答案:对老人的尊敬体现在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如尊敬长辈的意见,关心老人的健康,帮助老人解决问题等。课堂1.课堂评价:
-提问策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提问来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例如,在讲解春节的习俗时,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春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吗?”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评估他们对春节习俗的了解。
-观察记录:教师应细致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包括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度、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以及与同伴的互动。例如,在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可以观察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讨论,是否能够尊重他人的意见。
-小组活动评价:通过小组活动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制作关于当地风俗习惯的展览或宣传活动中,教师可以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意表现和完成质量。
-测试与反馈:定期进行小测验或课堂练习,以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测试后,教师应及时批改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
-学生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这有助于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并学会从他人的反馈中获取改进的方向。
2.作业评价:
-作业批改: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关注作业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例如,在布置关于当地风俗习惯的写作作业后,教师应检查学生是否能够准确描述风俗习惯,并能够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阐述。
-及时反馈:在批改作业后,教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子商务物流服务合同协议书
- 全新赎楼合同
- 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合作合同
- 关于合同签订的往来文书范例集
- 购销合同书集合
- 《税率》(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四川大学《城市设计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农业大学《电子商务网络安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西培贤国际职业学院《试验设计与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毕业设计展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职业健康检查流程图
- 提高电费回收率(QC)
- EIM Book 1 Unit 7 Learning languages单元知识要点
- 呼吸系统疾病与麻醉(薛张刚)
- 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评分表
- CRPS电源设计向导 CRPS Design Guide r-2017
- SH/T 1627.1-1996工业用乙腈
- GB/T 5534-2008动植物油脂皂化值的测定
- GB/T 3452.2-2007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第2部分:外观质量检验规范
- GB/T 30797-2014食品用洗涤剂试验方法总砷的测定
- GB/T 20057-2012滚动轴承圆柱滚子轴承平挡圈和套圈无挡边端倒角尺寸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