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1.林则徐曾致信英国女王称“通商已久,众夷良莠不齐,遂有夹带鸦片,诱惑华民,以致毒流各省者。谅贵国王向化倾心,定能谕令众夷,兢兢奉法,但必晓以利害,乃知天朝法度,断不可以不懍遵也。”林则徐此举意在()A.借助外交平等维护主权 B.禁止中英通商危害经济C.严控鸦片恪守天朝法度 D.批判英国对华武装侵略2.“这件事从表面上看来,是借烧烟而爆发的,实则通商上种种的症结,郁而必发,烧烟特其导火线耳。其结果,中国因兵力不敌,英人逼迫江宁(南京),清人不得已,于江宁议和,订立条约。”材料中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3.史学界认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是因为两次战争()A.都因鸦片问题引起 B.中国均战败且签订不平等条约C.都由英国主导发动 D.根本目的都是打开中国市场4.梳理史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果,是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的重要方法。下图是对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史事的部分信息梳理,空白方框内应填写()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 D.北伐战争5.下列是王明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他探究的主题是()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C.新民主主义革命 D.新时代的曙光6.下图反映出民国初年()A.专制独裁从未改变 B.民主进程艰难曲折C.军阀割据贯穿 D.法治观念深入人心7.《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号召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由此可知,五四运动()A.是一场发生在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B.标志着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C.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D.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8.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史论结合能有效培养这方面的能力。下面表格中史实与结论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选项史实结论A辛亥革命开创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B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C启蒙运动为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作了理论准备D南北战争实质上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A.A B.B C.C D.D9.以下两座建筑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河南郑州二七纪念馆黄埔军校旧址大门A.从单枪匹马革命到国共合作B.与国民党从对峙到合作C.从中心城市暴动到农村包围城市D.从幼稚到成熟的历程10.某同学在进行探究性学习时设计了以下结构图,对所示信息理解正确的是()A.资产阶级不能拯救中国 B.杰出人物推动历史发展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 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11.京汉铁路工人罢工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①必须打游击战争②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③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④必须建立领导工人运动的组织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12.“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为新民主主义而斗争的过程中……经受了1927年和1934年两次严重失败的痛苦考验……终于在1949年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为摆脱1927年“严重失败”而采取的措施是()A.实施第一次国共合作 B.进行北伐战争C.创建人民军队 D.召开遵义会议13.标志着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的是()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B.抗日战争的胜利C.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胜利D.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解放南京14.诗言志,史铸诗。下列诗句再现了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①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②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③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④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③②④ D.③①④②15.对以下示意图反映的主题概括得最准确的是()A.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探索 B.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巩固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 D.中国共产党日益走向成熟16.2017年1用,教育部根据有关精神要求对大中小学教材进行修改,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进一步体现对历史的尊重,对抗战精神的弘扬,以及对伟大抗战精神的继承。中国“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是A.八一三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17.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民的抗战历程,有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年代尺。若按时间先后顺序填入相关事件,依次应是()A.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南京大屠杀B.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C.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卢沟桥事变D.卢沟桥事变、西安事变、南京大屠杀18.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它的指挥者是()A.李宗仁 B.彭德怀 C.张自忠 D.林彪19.年代尺有助于帮助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和时代主题。下面这位同学设计的年代尺探究的主题是A.侵略与反抗 B.旧民主主义革命C.近代化的探索 D.新民主主义革命20.这是一首流行于解放战争期间的民谣,它主要反映了()最后一碗米饭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制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A.解放军有群众的支持 B.解放军对群众的关心C.人民的生活水深火热 D.国民党已经彻底失败21.下图所示的是中国共产党对土地政策的两次调整,其调整的主要依据是()A.中国革命的中心转移到农村 B.兼顾地主和农民的利益C.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D.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决定22.毛泽东曾说:“我们的任务就是应当用全力争取光明的前途和光明的命运,反对另一种黑暗的前途和命运。”为此,他在1945年8月前往国民党反动派的大本营重庆。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重庆谈判 B.北平和平解放C.南京解放 D.七一五反革命政变23.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在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说法正确的是()A.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B.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后,土地改革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展开D.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24.以下示意图反映的是中国近代()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社会生活的变化C.新闻和出版业的发展 D.文学艺术的成就25.202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神圣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有这样一段碑文:“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可知,1840年以后,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新课题是()A.捍卫民族独立,发展近代文明 B.抗击外来侵略,保护传统经济C.加强军队建设,实现富国强兵 D.大力发展教育,维护传统文化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26.“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中体西用】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立宪之梦】材料二:梁启超认为:“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共和之路】材料三:孙中山提出,“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思想风暴】材料四: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1)材料一反映了李鸿章的什么主张?为实现“自强”,李鸿章等人进行了怎样的实践探索?这种探索失败的原因是什么?(2)依据材料二可知,甲午战败极大地唤醒了中国人。请结合史实,说明中国人被唤醒的表现指什么?探索的结果说明了什么?(3)材料三中孙中山为进行“革命”起步于哪一团体的建立?“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四中辛亥革命“将树砍断了”的含义。(5)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27.《中国共产党的90周年》是一部重要历史文集,下表是该文集前4章目录。阅读目录文字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答问题。第一章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一、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任务
二、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四、制定民主革命纲领,开展工农运动
第二章在大革命的洪流中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
二、五卅运动和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三、北伐战争和工农运动
四、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大革命失败
第三章掀起土地革命的风暴
一、以武装斗争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二、毛泽东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三、革命走向复兴时的“左”倾错误的纠正和红军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四、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和“左”倾错误严重危害
五、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的胜利
六、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第四章全民族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和党的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
二、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
三、克服右倾错误,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
四、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五、克服严重困难,巩固抗日民主根据地
六、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民主运动
七、加强党的建设,开展整风运动
八、党的七大和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1)你在哪一章哪一节将看到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你在阅读该文集第一章第三节内容时会看到中国哪个大城市的名字?(2)你在阅读第二章第一节时将看到孙中山在广州主持的哪场重要会议?你在阅读第二章第三节内容时将看到北洋军阀的哪些首领?(3)南昌起义应该出现在该文集哪一章哪一节内容中?该文集第三章第二节:毛泽东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毛泽东为中国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4)该文集第四章第一节谈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毛泽东所作的《论联合政府》报告应出现在哪一章哪一节内容中?28.近代中国社会急剧变动,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都呈现出明显的近代化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张謇,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上海海洋大学创始人。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被称为“状元实业家”。——摘自中学历史教参材料二:创办大生纱厂,对张謇而言……标志着他对一项新制度——公司制度的践行。……当然,推动公司制度发生与发展的更大动力,源于晚清时期的经济民族主义思潮。面对外国经济侵略的加剧,国内藉“公司”以卫利权的思想越来越强烈。——摘自李玉《中国近代公司制度建设的几个面相——以张謇创业为中心的考察》材料三:轮船、火车等新型交通工具的使用,报刊传媒与近代出版业的蓬勃发展,剪发辫、改称谓等社会风尚的革新,……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请说出张謇的企业在哪个时期发展最为红火?原因有哪些?状元张謇办企业,体现了他怎样的救国主张?(2)导致近代民族企业曲折发展的社会根源是什么?影响近代民族企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结合所学,说说从总体上看,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征。
答案解析部分1.C2.A3.D4.B5.A6.B7.C8.C9.A10.D11.B12.C13.D14.D15.D16.B17.B18.A19.D20.A21.C22.A23.D24.A25.A26.(1)学习西方军事技术;洋务运动;洋务派只学习西方技术,未触动封建制度。(2)戊戌变法;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资本主义改革道路行不通。(3)兴中会;三民主义。(4)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5)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经济运行管理及财务知识分析
- 湖北省鄂州市华容区2024-2025学年数学三下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哈尔滨工业大学《钢琴即兴伴奏(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邯郸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给排水施工与监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佳木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益阳箴言中学2024-2025学年普通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查语文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2025届高三下学期诊断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河海大学《发酵食品工艺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检测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海口经济学院《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微免)》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16众泰t600运动版原厂维修手册与电路图-使用说明
- Sigma-Delta-ADC讲稿教学讲解课件
- 《春秋三传导读》课件
- 教师情绪和压力疏导课件
- 麻醉科进修汇报课件
- ISO-IEC 27002-2022中文版完整详细
- 【计算机应用基础试题】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2022年练习题汇总(附答案解析)
- 艾滋病(AIDS)经典课件
-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小学四年级 德育模拟试卷附答案
- 年产5万吨电石炉窑节能改造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
- 国内外材料牌号对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