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2年北京市初三一模物理试题汇编:光的折射_第1页
2020-2022年北京市初三一模物理试题汇编:光的折射_第2页
2020-2022年北京市初三一模物理试题汇编:光的折射_第3页
2020-2022年北京市初三一模物理试题汇编:光的折射_第4页
2020-2022年北京市初三一模物理试题汇编:光的折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0-2022北京初三一模物理汇编光的折射一、单选题1.(2022·北京朝阳·一模)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墙上的手影 B.桥在水中的倒影C.筷子变弯折 D.景物在反光镜中成像2.(2022·北京顺义·一模)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桥在水中形成倒影 B.皮影在幕布上形成影子C.铅笔在水面处折断 D.用圭表度量日影的长度3.(2022·北京通州·一模)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小孔成像 B.斜插入水中的笔变“折”了C.太阳光照射的树荫下会有“光斑” D.桥在水中的“倒影”4.(2021·北京顺义·一模)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B.水平日暮面上指针的影子C.从汽车后视镜中看到的车辆 D.筷子在水面处的“折断”5.(2021·北京·一模)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水中出现桥的倒影 B.日晷上呈现指针的影子C.透过放大镜看到放大的字 D.幕布上呈现人偶的剪影6.(2021·北京·一模)如图所示,下列四句诗描述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千竿竹影乱登墙 B.对镜贴花黄C.海市昼楼画胜诗 D.一道残阳铺水中7.(2021·北京平谷·一模)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A.放大镜把字放大 B.皮影在幕布上的影子C.烛焰通过小孔形成“倒像”D.角楼在水中形成“倒像”8.(2020·北京房山·一模)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小孔成像 B.天安门水中形成的倒影C.用放大镜看书上的字 D.汽车现后镜中的景物二、填空题9.(2022·北京通州·一模)在研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中,让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记录的入射角和对应的折射角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实验结论:______。入射角/°2030405060折射角/°13.319.625.230.735.1三、实验题10.(2022·北京房山·一模)请阅读《仰仪》并回答问题。仰仪我国古代在设计和制造天文测量仪器方面贡献巨大,如图所示,“仰仪”就是其中之一。它是我国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设计制造,因其形状像一口仰放着的大锅而得名,现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观星台。仰仪主体为直径约3米的铜质半球面,球面上规则地刻画着坐标网,用来测量或标定天体的位置。仪唇(半球面的边缘)上均匀地刻画出24条线,用来测定时辰和天体的方位。仪唇上面刻有一圈水槽,通过向其中注水来校正锅口水平。在锅口上沿的正南方安装着两根十字交叉的铜竿,分别沿正南北、正东西方向放置,古人称之为缩竿。其中指向南北方向的缩竿一直延伸到锅口中心,它的北端装有一块中心开有小孔、可以旋转的小方板,称为璇玑板,小孔正好对准半球的中心。当太阳光照射到仰仪上时,转动璇玑板使中心小孔对向太阳,一部分阳光会通过小孔在铜质半球面上形成一个明亮的圆点(亮点),这个亮点就是太阳的像。仰仪半球面的坐标网与天球坐标网,东西反向,并且以南极替代北极。仰仪是一种采用直接投影法的天文观测仪器,可以观测日食和月食。因此,仰仪被称为“日食观测工具的鼻祖”。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向仰仪上仪唇水槽中注水的目的是______;(2)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与“直接投影法”工作原理相同的是______。A.山在水中的倒影 B.烛焰通过小孔成的像C.水面上“折断”的筷子 D.在墙上投出的手影11.(2022·北京西城·一模)小华利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和光的折射特点”的实验。01530456075800153045607580011223240.546.547.5(1)在实验中,她用激光笔发出一束光从空气射向水面,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小华归纳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关于光的折射现象,你能归纳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2)从表中的实验数据可推知:本实验中,若让光从水射向空气,当入射角为32°时,则光在空气中的折射角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详解】A.手在墙上形成“手影”,是手挡住了光线,在手后形成的暗影区,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水面相当于镜面,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筷子变弯折,是筷子反射的光在水中进入空气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形成的,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C符合题意;D.反光镜是凸面镜,景物在反光镜中成像,可以扩大视野,是凸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C【详解】A.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皮影在幕布上形成影子,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引起的,故B不符合题意;C.铅笔在水面处折断,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符合题意;D.用圭表度量日影的长度,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应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3.D【详解】A.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斜插入水中的笔变“折”了,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太阳光照射的树荫下会有“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故D符合题意。故选D。4.D【详解】A.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水平日晷面上晷针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从汽车后视镜中看到车辆,是凸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向上弯折,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D符合题意。故选D。5.C【详解】A.水中出现桥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日晷上呈现指针的影子,影子是由于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而形成的,“日晷”是利用光沿直线传播原理来计量时间的,故B不符合题意;C.透过放大镜看到放大的字,放大镜是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C符合题意;D.幕布上呈现人偶的剪影,影子的形成说明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6.C【详解】A.千竿竹影乱登墙,影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对镜贴花黄,是平面镜成像,是由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海市昼楼画胜诗,是由光的折射形成,故C符合题意;D.一道残阳铺水中,是平面镜成像,是由的反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7.A【详解】A.放大镜把文字放大,是利用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A符合题意;B.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小孔成像利用的是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8.C【详解】A.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天安门水中形成的倒影是水面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使用放大镜看书时,光线经放大镜后,发生了折射,属于折射现象,故C符合题意;D.汽车观后镜中的景物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9.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变大而变大【详解】[1]分析图中数据可知,折射角始终小于入射角,且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增大,可得到结论: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变大而变大。10.

校正锅口水平

B【详解】(1)[1]由题中信息可知,仪唇上面刻有一圈水槽,通过向其中注水来校正锅口水平,则向仰仪上仪唇水槽中注水的目的是校正锅口水平。(2)[2]B.直接投影法是当太阳光照射到仰仪上时,转动璇玑板使中心小孔对向太阳,一部分阳光会通过小孔在铜质半球面上形成一个明亮的圆点(亮点),这个亮点就是太阳的像,运用的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跟小孔成像同一个原理,故B符合题意;A.山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的原理,故A不符合题意;C.水面上“折断”的筷子,是光的折射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在墙上投出的手影,运用的是光沿直线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