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1页
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2页
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3页
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4页
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55页,共=sectionpages1616页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分。1.小明参加沿盘锦湿地公园的健步走活动,走了大约5000步后,他估算这段路长约为(

)A.28km B.2.8km C.280m2.如图所示,是道路交通“禁止鸣笛”的标志,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城市的噪声污染,这种控制噪声的途径是(

)A.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B.阻断噪声传播 C.防止声源产生噪声 D.以上方式都有3.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要放热

B.“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雪的消失是升华现象,要放热

C.“平明江雾寒,客马江上发。”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要吸热

D.“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消失是汽化现象,要吸热4.下列光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A.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人就可以看到它,是光的色散现象

B.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是光的折射现象

C.光遇到不透明物体可以形成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是光的反射现象5.许多博物馆会在较为精巧的文物前放置透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文物前放置的透镜是凹透镜

B.文物到透镜距离小于一倍焦距

C.为了让像变大,透镜应靠近文物

D.透镜成像原理与望远镜物镜的原理相同6.有关各种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床底座采用坚固、密度小的材料制成

B.气凝胶具有隔热、耐高温等性能,用于航天器的保温材料

C.“绕指柔”的“手撕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用于折叠手机屏的衬底

D.风力发电机的叶片采用密度大、强度高、耐腐蚀、抗疲劳的碳纤维材料制成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分。7.近年来很多低头族患有很严重的手机依赖症,关于手机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手机使用时间过长时,温度可达60℃

B.长时间看手机会使眼睛晶状体折光能力变强,人患上近视眼

C.用高倍放大镜观察手机屏幕会看到红、绿、蓝三种色光

D.8.有关厨房中的物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煮饺子时,向锅中倒入凉水,是降低水的沸点

B.从不锈钢勺子的外表面可以看到正立缩小的像

C.蒸饺子和煮饺子的原理相同

D.手上沾凉水拿刚出笼的蒸饺,手不会烫伤,是利用水汽化吸热9.甲、乙二人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0~10min,甲通过的路程小于乙通过的路程

B.10~20min,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20三、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30分。10.当我们在现场听音乐会时,即使闭上眼睛也能根据声音的______不同辨别出不同的乐器,小提琴是靠琴弦的______产生声音,长而粗的弦发声的音调______(选填“高”或“低”),然后再通过______传入我们的耳朵,我们就听到了优美的小提琴声。11.2024年10月30日,载有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至预定轨道,经过约6.5小时的飞行,顺利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成功对接,此时以核心舱为参照物,载人飞船是______的;夜晚,通过望远镜看到空间站划过夜空,是以______为参照物。火箭中的燃料和氧化剂是液态的,是通过______的方法使气体液化存放在燃料箱中。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还携带约6吨物资,到达空间站后物资的质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2.神奇的金属“镓”是半导体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镓的熔点只有29.76℃,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当室内温度达到32℃时,存放镓的容器中有液体出现,此时镓的温度是______℃。13.如图所示的一元人民币背景图案取自杭州西湖美景三潭印月,“印月”是由于月亮______(选填“发出”、“反射”或“折射”)的光,在水面上发生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所成的虚像。此时水中月亮的像与水面的距离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深度。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湖中的三座石塔,是照射到上面的光发生了______(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的缘故。14.为解决高楼灭火难题,军工转民用“导弹灭火”技术试验成功。如图所示,发射架上有三只眼:“可见光”、“红外线”和“激光”,当高楼内有烟雾火源不明时,可用______(选填“可见光”“红外线”或“激光”)发现火源,可用______(选填“可见光”“红外线”或“激光”)精确测量火源距离。15.如图为小刚自制的“照相机模型”,其镜头是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选用______(填“透明”、“半透明”或“不进明.)膜来呈接像.成像时,镜头离景物的距离应______.才能在薄膜上看到消晰的像.当观察完近处物体.然后再观察远处物体时,小刚应将镜头______(填“前伸”或“后缩”)薄膜上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一旁的小丽说不用调节镜头也行,说着她把自己的眼镜摘了下来放在镜头前方.薄膜上也呈现出清晰的像了,说明小丽是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16.如图所示,点燃的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这是因为蜡烛的火焰使周围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变______,所以热空气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形成气流,气流流过扇叶时,带动扇叶转起来。因此我们家里的暖气安装在窗台的______(选填“上”或“下”)方,冬季有利于空气循环。我们把湿衣服搭在暖气上,可以通过______的方法使衣服加速变干。17.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进入平常百姓的家庭。关于汽车的问题,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答下面的问题:

(1)汽车倒车雷达发出的是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这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______。

(2)小轿车的玻璃是倾斜的,使车内景物的像成在挡风玻璃的______方(选填“前”、“上”或“下”),保障驾驶安全。

(3)冬季,行驶的汽车玻璃上容易形成“水雾”,这层“水雾”形成在汽车玻璃的______侧(选填“内”或“外”)。

(4)夏季洗车后,要尽快擦干车上的小水珠,防止灼伤车漆,是因为小水珠相当于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

(5)汽车保险杠通常使用密度为0.9×103kg/m3的聚丙烯塑料,它具有出色的耐热性,轻质、耐腐蚀性强、刚性佳等特点,能够吸收碰撞产生的能量,保护车身和行人安全。某轿车前后保险杠的总质量大约是10.8kg,与用密度为四、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分。18.请画出图中A点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及由A点发出进入京剧演员眼中的反射光线。19.请完成如图所示中光通过透镜后的光路。

20.如图所示,小明在一只空碗中放一枚硬币,后退到某处眼睛刚好看不到它,小华慢慢往碗中倒水,小明在该处又看到了硬币,请在乙图中画出小明看到水中硬币大致的光路图。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0分。21.测量小车运动速度的实验中。

(1)小明将小车从甲图中坡顶A处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A滑到坡底C处的时间t1=2.5s;再次将小车从A处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A滑到中点B处的时间t2=1.8s。通过小明的测量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全程的平均速度。

(2)小明想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他应该将小车从______(选填“A”或“B”)处静止释放,并在B处开始计时,在C处停止计时。

(3)老师利用图乙所示的传感器把小车运动的情况即时测量、显现出来。利用传感器可以测出在不同时刻小车与它的距离,然后计算机再根据时间算出运动的小车在不同位置时的速度。计算机屏幕上的图像如图丙所示,通过图像可以看出小车在斜面上滑下时是______(选填“匀速”或“加速”)运动的;小车到坡底的速度为______22.如图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

(1)组装器材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应当将______(选填“A处向上”或“B处向下”)调整。

(2)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该时刻水的温度是______℃。

(3)当水的温度升高到88℃时,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数据记录如下表。时间/0.511.522.533.544.5温度/889092949698989898分析记录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

(4)由实验总结出水沸腾时的特点:水持续吸热,温度______。

(5)为探究水在沸腾过程中是否吸热,应______,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23.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ABCD是白色硬纸板制成的光屏,并能沿ON折转,ON垂直于CD。

(1)实验时,将光屏______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光屏射向镜面上的O点,可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如图甲所示。将光屏右半部分向后折转任意角度,光屏上都看不到反射光,如图乙所示,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______。

(2)多次改变光束入射角度,记录光的径迹,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次序123456入射角60504030200反射角60504030200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得到规律:在光的反射现象中,______。

(3)若将一束光贴着光屏沿F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______方向射出,原因是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24.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准备如图所示的器材:各种长度的蜡烛若干、平面镜一块、玻璃板一块、白纸一张。

(1)平面M所选的器材是______(选填“平面镜”或“玻璃板”)。小明把蜡烛A点燃放在M前面,再把其它各支蜡烛依次放在M后面适当位置,当某支蜡烛放在后面时,从前面看那支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一样。此时,后面的那支蜡烛与蜡烛A的大小关系是:______,小明测量两侧蜡烛到M的距离,再让蜡烛A远离M,则后面的蜡烛要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M才能再次看上去像被点燃了一样。

(2)多次观察及测量距离之后,小明同学得到初步结论是: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______。25.小明在学习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后,继续探究,选用表中某一规格的凸透镜做实验。凸透镜编号焦距/直径/①53.5②54.5③104.5④154.5

(1)点燃蜡烛,调整器材,光屏上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蜡烛向______调节,可以使烛焰的像移到光屏中央,光屏上的像是______(选填“实像”或“虚线”)。

(2)小明选的凸透镜焦距为______cm。

(3)小明将蜡烛换成F字光源,调整了光源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仍可观察到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则小明看到的像应是______(选填字母)。

(4)小明要制作望远镜,你认为他应选取表中编号为______的两个凸透镜效果最好。26.小明学过密度知识后,想知道厨房里白醋和绿豆的密度。

(1)测量白醋步骤如下:

①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水平平衡。

②用天平称出空玻璃杯的质量为40g。

③往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白醋,将装白醋的玻璃杯放在左盘,向右盘加减砝码使天平平衡。

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玻璃杯和白醋的总质量为______g。

④将玻璃杯中的白醋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量筒中白醋的体积是______cm3。测出白醋的密度是______kg/m3。

⑤小明对实验进行反思,增加______的实验步骤,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2)测量绿豆的步骤如下:

①用一个小矿泉水瓶装满水,使水面与瓶口平齐,用天平测出瓶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②把矿泉水瓶中的水倒出一小部分后,再次测出瓶和水的总质量为m2。

③用确装一些绿豆,测出确和绿豆的总质量为m3。

④把确中的绿豆慢慢倒入瓶中,直至______,测出此时确和绿豆的总质量为m4。

⑤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27.假期来临,驾车出行要遵守交通规则,安全出行。

(1)甲图是汽车速度表,此时汽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若按此速度匀速行驶10km,汽车行驶的时间是多少?

(2)乙图是公路上的区间测速提示牌,汽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9min28.有两瓶净含量为100mL的便携式酒精消毒液,某同学测得还没有使用的消毒液的总质量为105.1g。他把使用过的空瓶装上同体积的水后,测得的总质量为119.6g。这种消毒液的密度是多少?查阅课本,请你看看消毒液与酒精的密度有什么不同,说说原因。答案和解析1.B

【解析】人一步约为0.6m,走大约5000步,通过的路程约为5000×0.6m=3000m=3km,与2.8km最接近,故B【解析】禁止鸣笛,即让发声体不再发声,故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故选:C。

3.D

【解析】A.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要放热,故A错误;

B.雪的消失是水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要吸热,故B错误;

C.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要放热,故C错误;

D.露的消失是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属于汽化现象,要吸热,故D正确。

故选:D。

4.C【解析】A、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是,人们就可以看到它,是因为太阳光经过大气层时,空气不均匀发生了偏折,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A错误;

B、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错误;

C、光遇到不透明物体可以形成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C正确;

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是光的色散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5.B

【解析】AB、博物馆会在较为精巧的文物前放置凸透镜,看到正立的像,故主要起放大镜作用,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文物放在焦点之内,此时像与物体在放大镜的同一侧,故A错误,B正确;

C、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距变大,像变大,因此要想使像变大应该增大透镜与文物的距离,故C错误;

D、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两者的成像原理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6.B

【解析】A.机床底座需要增大底座质量,降低重心,提高稳度,所以要用坚固、密度大的材料制成,故A错误;

B.气凝胶具有隔热、耐高温等性能,因此用于航天器的保温材料,故B正确;

C.“手撕钢”能够“绕指柔”,用于折叠手机屏的衬底,因此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柔韧性,故C错误;

D.风力发电机的叶片质量要小,强度要高,所以采用了具有密度小、强度高、耐腐蚀、抗疲劳等优异性能的碳纤维材料,故D错误。

故选:B。

7.BC【解析】A、长时间使用手机时,可以感觉到手机发热,但不会烫手,说明手机的温度在25℃左右,故A错误;

B、长时间看手机容易使眼睛的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增强,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方,形成近视眼,故B正确;

C、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用高倍放大镜观察手机屏幕会看到红、绿、蓝三种色光,故C正确;

D、利用前置摄像头自拍时是利用凸透镜成像,故D错误。

故选:BC。

8.BD【解析】A.煮饺子时,向锅中倒入凉水,不会降低水的沸点,因为环境不变,水的沸点不变,故A错误;

B.从不锈钢勺子的外表面是凸面镜,可以看到正立缩小的像,故B正确;

C.蒸饺子是热传递,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煮饺子的原理是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温度不变,二者原理不同,故C错误;

D.手上沾凉水拿刚出笼的蒸饺,手不会烫伤,是利用水汽化吸热,故D正确;

故选:BD。

9.AD【解析】A.由图可知,当时间为10min时,甲的路程小于乙的路程,故A正确;

B.10~20min,乙的路程变为0,说明处于静止状态,故B错误;

C.20~30min,由图像的倾斜程度可知,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大,故C错误。

D.0~30min,总路程和总时间相同,根据平均速度v=st知,平均速度相等,故D【解析】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听音乐会时,能根据声音的音色辨别出不同的乐器。

小提琴是弦乐,小提琴是靠琴弦的振动产生声音。

长而粗的弦振动频率较低,发声的音调低。

小提琴声是通过空气进入人耳的。

故答案为:音色;振动;低;空气。

11.静止

地球

压缩体积

不变

【解析】(1)载人飞船顺利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成功对接后,载人飞船与核心舱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以核心舱为参照物,载人飞船是静止的;通过望远镜看到空间站划过夜空,是以地球为参照物;火箭中的燃料和氧化剂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其液化的;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还携带约6吨物资,到达空间站后,它的位置发生变化,但它物资的质量不变。

故答案为:静止;地球;压缩体积;不变

12.晶体

29.76

【解析】镓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它属于晶体;当室内温度达到32℃时,存放镓的容器中有液体出现,此时镓处于熔化过程中,镓的温度是29.76℃。

故答案为:晶体;13.反射

反射

大于

漫反射

【解析】(1)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印月”是由于月亮反射的光,在水面上发生反射后所成的正立、等大的虚像。

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此时水中月亮的像与水面的距离等于月亮到水面的距离,大于水的深度。

(2)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湖中的三座石塔,是照射到上面的光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故答案为:反射;反射;大于;漫反射。

14.红外线

激光

【解析】(1)在消防火险发生的初期,灾害往往是由于不明显的隐火引起的,应用红外线热成像仪可以快速有效的发现这些隐火,找到火源,及早灭火。

(2)利用激光可以精确测量火源的距离。

故答案为:红外线;激光。

15.半透明;大于20cm;后缩;近视眼【解析】(1)自制照相机模型时,应用半透明的纸做光屏.

(2)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即物距大于20cm,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3)当观察完近处物体,再观察远处物体时,物距增大,则像距需减小,像变小,因此小刚应将镜头后缩.

(4)当观察完近处物体,再观察远处物体时,像成在光屏前,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上,需利用发散透镜,即凹透镜,因此小丽时近视眼.

故答案为:半透明;大于20cm;后缩;近视眼.

16.小

上升

【解析】点燃蜡烛上方的空气,吸收热量,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变小,密度小的热空气上升,形成对流,吹动扇叶转动;

实验说明温度能够改变气体的密度,根据气体的这种变化规律,房间里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接近窗台的下方,暖气会上升,使房间的空气迅速流动起来;

我们把湿衣服搭在暖气上,可以通过提高液体温度的方法使衣服加速变干。

故答案为:小;上升;下;提高液体温度。

17.超声波

信息

会聚

21.6

【解析】(1)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性强的特点,可用量测距离,汽车倒出雷达发出的就是超声波,根据测量到的距离,反馈传递信息;

(2)平面镜成像特点是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故车内景物的像成在了挡风玻璃的上方;

(3)液化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汽车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

(4)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5)保险杠所用的丙烯塑料的体积V=m聚丙烯ρ聚丙烯10.8kg0.9×103kg/m3=1.2×10-2m3,

用铝制作保险杠的质量m铝18.先通过平面镜作出发光点A的对称点A',即为A的像;连接S'、眼睛B交平面镜于点O,O为入射点,连接AO即为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解析】先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A的像;再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可知,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过A的像点;连接像点与眼睛,与平面镜的交点为入射点,再完成光路图即可。19.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解析】在作凸透镜、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

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①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20.当水升到一定高度后,看到了硬币。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从硬币反射的光经水面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向下偏折,当光线射入人眼,人凭光直线传播的感觉,认为硬币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其实人看到的是硬币的虚像;如图所示:

【解析】当我们用眼睛看水中物体时,是物体反射或发出的光线经过水面折射后进入到了我们的眼睛;

光的折射定律是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或者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

21.小于

A

加速

0.8

【解析】(1)设全程路程为L,则小车运动的距离sAC=L,sAB=12L,

由题知,所用的时间tAC=2.5s,tAB=t2=1.8s,

则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vAB=sABtAB=12L1.8s=L3.6s;

小车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vAC=sACtAC=L2.5s;

所以vAB<vAC,即AB段的平均速度小于全程的平均速度;

(2)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他应该将小车从A处静止释放,并在B【解析】(1)实验中,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烧杯的底部,因此该小组应适当将A处向上调,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

(2)由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的示数是78℃;

(3)由表格中数据可知,第3min后水吸热,温度保持在98℃不再升高,说明水已经沸腾,所以沸点为98℃;

(4)由表格发现,水达到沸点后温度不变,持续吸热,故水的沸腾特点:需要吸收热量,温度都不变。

(5)为探究水在沸腾过程中是否吸热,应该撤走酒精灯,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故答案为:(1)A处向上;(2)78;(3)98;(4)不变;(5)熄灭(移走)酒精灯。

23.垂直

在同一平面内

【解析】(1)实验时,为了使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位于光屏上,应将光屏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

让一束光紧贴光屏射向镜面上的O点,可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线,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都在纸板所在平面,将光屏右半部分向后折转任意角度,光屏上都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若将一束光贴着光屏沿FO射到O点,即入射光线沿着原来反射光线的反方向入射,会发现反射光线沿OE方向射出,即反射光线沿着原来入射光线的反方向射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