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世纪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06/02/wKhkGWem0ESAe82kAAE6r00QQaE271.jpg)
![2025年新世纪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06/02/wKhkGWem0ESAe82kAAE6r00QQaE2712.jpg)
![2025年新世纪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06/02/wKhkGWem0ESAe82kAAE6r00QQaE2713.jpg)
![2025年新世纪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06/02/wKhkGWem0ESAe82kAAE6r00QQaE2714.jpg)
![2025年新世纪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06/02/wKhkGWem0ESAe82kAAE6r00QQaE27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新世纪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从“破釜沉舟——巨鹿之战;退避三舍——城濮之战”这两组历史名词的搭配关系,我们得出与“草木皆兵”搭配的历史名词是()A.长平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2、元朝开创的重要制度是()A.八旗制度B.分封制C.行省制D.三省六部制3、唐朝的时代特征是繁荣与开放,下列史实能够体现这一特征的有①鉴真东渡②开通大运河③文成公主入藏④《金刚经》的印制A.①③④B.②④C.①③D.②③④4、某同学选用下面两幅地图进行研究性学习。据地图内容判断,该同学确立的研究主题应该是A.西汉推进大一统B.唐朝“和同为一家”
C.隋朝结束分裂,实现大一统D.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5、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巨著。下列对该著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B.由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C.记载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的历史D.有助于后人“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6、孔子的活动中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创办私学B.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C.因材施教D.提出“仁”的学说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7、(8分)史实材料与历史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实,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表格中的推论作出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ⅹ”。。史实材料历史推论正确与否(1)《荀子》一书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说明西周初期分封的主要对象是周王的亲族。(2)在中国古代的两个历史时期,先后出现了“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和“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社会局面。这反映了西周时期和战国时期的政治状况。(3)据《史记》记载,一位诸侯国的国君为了报仇雪恨,“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座,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这位诸侯国的国君是我国春秋时期吴国的国王夫差。(4)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反映了秦始皇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绝对的权力,国家大事都由他决定。8、根据提示完成填空。
(1)北宋史学家______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______。
(2)元杂剧作家最负盛名的是______的《窦娥冤》。
(3)元代的劳动妇女______从海南黎族人民学会了先进的棉纺织技术。9、宋朝海外贸易发达,政府在主要贸易港口设立了都护府管理海外贸易.______(判断对错).10、持续八年之久的______是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标志;同时,由于地方势力的加大,形成唐末______的局面。11、秦朝的建立人是______。12、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____。13、世界上现存的最大的青铜器是______。14、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1)促进科举制正式确立的皇帝是_________。(2)唐太宗时期,和亲吐蕃的公主是__________。(3)唐朝时期被称为“诗圣”的是__________。(4)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__________。(5)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5、10世纪初,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并起兵抗辽。
。A.正确B.错误16、秦末农民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______(判断对错)17、明朝建立后,修筑了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的长城,抵御蒙古贵族的骚扰。______(判断对错)18、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______(判断对错)19、考古学者在河南安阳发掘的殷墟遗址,反映的是夏朝的文明进程。______(判断对错)20、秦始皇统一后,规定以隶书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21、元朝在中央设置中书省掌握全国的行政事务,设御史台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监察事务。()22、“仁”的思想源于孟子,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3、在风雨交加的一个夜晚,山顶洞人的火种不慎被雨水浇灭了,他们懊悔不已:以后他们又不得不生吃食物了。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材料题(共3题,共24分)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半坡博物馆于1957年建成,是我国第一个遗址博物馆,包括遗址保护大厅、陶窑遗址室和两个文物陈列室。《北京青年报》曾刊登了一篇文章《氏族村破败不堪,半坡博物馆经营惨淡》。文章指出,如今的氏族村已经破败不堪,很少有人游览,展馆破旧不堪,甚至出现局部坍塌现象。展览文物的博物馆自己也变成了“文物”。材料二2006年6月12日晚,我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西安半坡博物馆新的遗址保护大厅(下图)正式揭开神秘面纱。与原保护大厅相比,新保护大厅加宽了参观通道,增设了辅助展厅,扩大了建筑面积;增厚了围护墙体并改变了屋面结构,增强了保温隔热性能,更有利于遗址保护。
(1)如果你是半坡博物馆负责人,你会考虑在遗址保护大厅、陶窑遗址室里展出有关半坡人生产活动的哪些遗物?(2)为了改变游客稀少的情况,你会策划哪些表演、游戏项目再现当时半坡人的生活?(3)假如你是博物馆的解说员,你将向游客如何介绍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4)请你帮他们设计半坡遗址的宣传词。25、根据材料四,请问现代化治国的方略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26、“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位?请用一句话说明你喜欢的原因。评卷人得分五、列举题(共1题,共5分)27、列举宋代我国已有的传统节日(四个)(4分)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2题,共20分)28、简述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和军事上采取的措施。29、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
材料二“以铜做镜;可整衣冠;以史做镜,可见兴旺;以人为镜,可知得失。朕常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材料三“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请回答:
(1)这几句话皆出自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帝王之口;这位帝王是谁?他的统治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
(2)结合材料一;说说看这位君主意识到了什么问题?
(3)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这位君主有什么样的品质?
(4)材料三说明这位君主采取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D【分析】【分析】公元383年;苻坚率前秦大军80多万,企图一举消灭东晋。东晋宰相谢安;谢石(谢安弟)拥兵8万,上下一心,严阵以待,两军隔淝水对峙,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而历史成语——“草木皆兵”等源出于此。故本题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淝水之战的相关知识。2、C【分析】元朝开创的重要制度是行省制.由于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开创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置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关,并直接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在地方设行省,由中央委派官员掌管省内军政大权.行省以下设有路,府,州,县.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我国省级行政单位就是从元朝开始的.A八旗制度开创于清朝;B分封制开创于西周;D三省六部制开创于隋朝.
故选C.
本题以元朝开创的重要制度为依托;考查行省制.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解析】【答案】C3、A【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唐朝时鉴真东渡、文成公主入藏、《金刚经》的印制等基础知识的识记。唐朝时,很多中国人为中日两国人民的交流作出了贡献。他们当中,最突出的是高僧鉴真。他不畏艰险,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时期印制的《金刚经》;所以①③④符合题意,为巩固隋朝在全国的统治,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隋炀帝下令开凿了大运河,因此②开通大运河不符合题意。故选A。【解析】A4、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与北宋相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辽和西夏。与南宋相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金和西夏。观察两幅图片,有东京,临安,我们知道,东京是北宋的首都,临安是南宋的首都,所以这两幅图是北宋和南宋的示意图,图片中还有上京,兴庆,蒙古,中都这些地点,因此判断这是少数民族政权与两宋的并立。ABC三项与题意不符,D项与题意相符。故选D。
【解析】D5、A【分析】根据所学;我们知道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而《资治通鉴》属于编年体通史,B;C、D选项均出自《资治通鉴》。
故选:A。
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资治通鉴》这部史书的掌握情况。
本题需要学生比较分析《史记》与《资治通鉴》,掌握这两部史书的具体内容。【解析】A6、B【分析】孔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其政治上的主要思想是“仁”、“礼”;为政以德,其中仁者“爱人”突出了以人为主体的思想,符合我们对和谐社会的要求.孔子创办私学,倡导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的教育思想.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是孟子的思想.
故选B.
本题考查孔子的主要活动.
本题掌握孔子相关知识.重点熟记基础知识.【解析】B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7、略
【分析】试题分析:(1)结合所学,西周为巩固为周边的统治,实行分封制。分封制的主要分封对象除了同姓和婚姻关系外,还分封了前代贵族的后裔及功臣等。分析材料,“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以看出西周初期主要的分封对象是周王的宗室贵族。故描述是正确的。(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描述的是西周时期,此时的西周周王室仍拥有很多的权威,故“自天子出”;到东周时期,周天子的势力衰微,各诸侯国开始竞相争霸,以取代周天子往日的权威,故“自诸侯出”。故材料反映的是西周和东周时期的状况,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3)分析材料,反映的是“卧薪尝胆”的典故,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中,越国曾经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不忘战败之耻,卧薪尝胆,越过终于灭掉吴国,吴王夫差自杀。实际上,勾践尝胆,史书上有明文记载,而卧薪则为后人所附加。(4)结合秦始皇中央集权制的措施进行分析。秦始皇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他们互不统属,都只对皇帝负责。在地方设立郡县制,长官都有中央任命。反映了秦始皇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绝对的权利。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解析】【答案】(1)√(2)×(3)×(4)√(每点2分,共8分)8、略
【分析】(1)北宋司马光历时19年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全书294卷,按年月日的顺序记述了从战国的韩;赵、魏三家分晋至五代末年共1362年的历史.编者总结出许多历史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所以叫《资治通鉴》.
(2)元曲由杂剧和散曲组成.元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熔于一炉;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元朝剧作家人才辈出,其中最优秀的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
(3)元代妇女黄道婆从海南岛黎族人民那里学会了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并与内地原有的纺织工艺结合起来,在制棉工具和织造方法上做出了重大的技术革新.
故答案为:
(1)司马光;《资治通鉴》.
(2)关汉卿.
(3)黄道婆.
本题考查司马光;关汉卿和黄道婆.清代王鸣盛赞誉《资治通鉴》为“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以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司马光、关汉卿和黄道婆的突出成就.【解析】司马光;《资治通鉴》;关汉卿;黄道婆9、略
【分析】市舶司是北宋朝海外贸易的管理机构.宋朝时;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商业繁荣,海外贸易发达,政府专门设立了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的是宋朝管理贸易的机构.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宋朝商品经济的掌握情况,市舶司是宋代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解析】×10、略
【分析】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故答案为:
安史之乱;藩镇割据.
本题以“唐朝”“灭亡的标志”为切入点;考查朱温建立后梁的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安史之乱的影响等史实.【解析】安史之乱;藩镇割据11、嬴政【分析】公元前221年嬴政灭掉东方六国;建立秦朝。
故答案为:
嬴政。
本题考查秦朝的建立;知道公元前221年嬴政灭掉东方六国,建立秦朝。
本题考查秦朝的建立,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解析】嬴政12、司母戊鼎【分析】【分析】出土于河南安阳的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8厘米、重832。84千克;四足中空,用陶范铸造,鼎体浑铸,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故答案为:司母戊鼎。
【点评】本题考查了司母戊鼎的历史地位。13、略
【分析】司母戊鼎铸造于商朝后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故答案为:
司母戊鼎.
本题考查司母戊鼎.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商朝司母戊鼎.【解析】司母戊鼎14、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正式确立的皇帝。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始于隋炀帝,605年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故填:隋炀帝。(2)本题主要考查唐太宗时期,和亲吐蕃的公主。唐太宗时期,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吐蕃族强大起来,首领松赞干布统一了西藏,他积极谋求和唐朝建立密切关系,于是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答应了松赞干布的请求,把文成公主许配给松赞干布。她出嫁时还带去了许多马、骡、骆驼以及有关生物技术和医学的著作,这些在吐蕃传播开来,大大促进了吐蕃的进步。故填:文成公主。(3)本题主要考查“诗圣”。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风稳重朴素,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的社会面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杜甫诗歌的风格可以概括为“沉郁顿挫”,这里的沉郁是指文章的深沉蕴蓄,顿挫则是指感情的抑扬曲折,语气、音节的跌宕摇曳。杜诗语言平易朴素、通俗、写实,却极见功力。因此后人封以诗圣之称。故填:杜甫。(4)本题主要考查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鉴真除了在日本传授佛经之外,主持了唐招提寺的建筑、雕塑,直接传播了中国建筑和雕塑艺术的精华,他东渡时,亲自带去的书法作品五十余帖,为日本的书法艺术提供了借鉴,此外,在医药学、文学、绘画、特别是技艺、习俗等许多方面都有重大影响,成为日本‘天平文化’的重要内容。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故填:鉴真。(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契丹族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0世纪初,契丹杰出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故填:耶律阿保机。【解析】(1)隋炀帝
(2)文成公主
(3)杜甫
(4)鉴真
(5)耶律阿保机
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5、×【分析】本题考查金政权的建立。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从此,女真族的力量不断增强。12世纪初期,阿骨打起兵抗辽,把辽军打得节节败退。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在会宁称帝,国号金,阿骨打就是金太祖。本题是错误的。故选B。【解析】B16、√【分析】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秦末农民起义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的相关史实。【解析】√17、√【分析】为了防御蒙古骑兵南下;明朝在历代长城的基础上,先后花了近二百年的时间修筑长城。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全长六千多千米,气势宏伟,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今天我们看到的长城大都是明长城。
故答案为:
√。
本题主要考查明长城。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全长六千多千米,气势宏伟。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判断的能力。注意掌握明长城,区别明长城和秦长城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解析】√18、√【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吃到熟食,缩短了消化过程,促进了体质的发展。火还可以照明,防寒,驱赶野兽。火的使用,增强了人类适应大自然的能力,是人类第一次对自然力的支配,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被称为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的技能。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人类进化。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重要作用。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火的使用的意义。【解析】√19、×【分析】依据所学;由于水患和动乱,商朝前期多次迁都,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到殷,商朝的统治稳定下来,因此后人称商朝为殷朝。殷是今天的河南安阳,河南安阳发掘的殷墟遗址反映的是商朝的文明进程。因此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
本题以古学者在河南安阳发掘殷墟遗址为切入点;考查盘庚迁都。
本题以盘庚迁都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20、×【分析】【分析】秦灭六国以后;秦始皇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的规范文字,后又推行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故答案为:错误,改正:把隶书改为小篆。
【点评】本题考查了秦始皇统一文字。21、×【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元朝的相关知识点。元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门下、尚书两省皆废,故中书省较前代尤为重要。地方行政一部分亦由中书省掌握。边远地区,设十一个行中书省分区统辖。故题目错误,故选F。【解析】F22、×【分析】本题考查孔子的思想主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卫灵公》,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而不是孟子的。意思是: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故本题说法错误,故选F。【解析】F23、×【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山顶洞人生活在三万年前,已经能够人工取火;所以题目中所说“以后他们又不得不生吃食物了”这种表述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
本题以山顶洞人的火种不慎被雨水浇灭了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山顶洞人的相关知识点。【解析】×四、材料题(共3题,共24分)24、略
【分析】(1)本题考查半坡居民的生活。如果我是半坡博物馆负责人,我会考虑在遗址保护大厅、陶窑遗址室里展出有关半坡人生产活动的遗物如下,磨光的石器、木制的耒耜、石刀以及骨制箭头、渔叉、渔钩、人面鱼纹盆等彩陶等。(2)本题考查半坡居民的生活。为了改变游客稀少的情况,我们会策划舞蹈、打斗、陶埙及大祭祀表演,仿古猎奇,娱乐休息,欣赏参与祭祀歌舞节目,进行古器具和工艺纪念品制作表演等来吸引游客参观。(3)本题考查半坡居民的生活。假如我是博物馆的解说员,我会向游客介绍半坡原始居民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半坡居民会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耕地,用石刀收割。半坡居民主要粮食作物是粟,他们会饲养猪狗等动物,用骨制箭头、渔叉、渔钩。半坡居民的主食有粟,副食有鱼、肉、蔬菜等。半坡居民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子里,内设灶坑,供炊煮和取暖。半坡居民会制作彩陶,一些陶器上有刻画符号,可能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会纺线、织布、制衣。(4)本题考查半坡居民的生活。根据本题内容可知,我们可以设计如“追寻粟米之源,体会原始文明”等宣传词。解答本题写出其它符合题意的宣传词也可。【解析】(1)磨光的石器、木制的耒耜、石刀以及骨制箭头、渔叉、渔钩、人面鱼纹盆等彩陶。(2)策划舞蹈、打斗、陶埙及大祭祀表演,仿古猎奇,娱乐休息,欣赏参与祭祀歌舞节目,进行古器具和工艺纪念品制作表演等。(3)半坡原始居民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耕地,用石刀收割。主要粮食作物是粟。饲养猪狗等动物,用骨制箭头、渔叉、渔钩。主食有粟,副食有鱼、肉、蔬菜等。住半地穴式房子,内设灶坑,供炊煮和取暖。会制作彩陶,一些陶器上有刻画符号,可能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会纺线、织布、制衣。(4)如“追寻粟米之源,体会原始文明”等。
25、(1)由材料“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可知;孔子的政治和思想主张分别是政治上:以德治国;思想上:“仁”或“礼”。
(2)由材料“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可知这是“焚书”的措施,由材料“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反映的是“坑儒”的措施;秦朝的“焚书坑儒”的措施,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严重阻碍了社会进步。
(3)材料二中汉武帝这一举措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的态度不同,但其目的相同,他们的共同目的是:都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巩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4)由材料四“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可知;现代社会治国的方略是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我们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批判中有所继承,在继承中有所发展。
故答案为:
(1)政治:以德治国;思想:“仁”或“礼”。
(2)焚书坑儒。
(3)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加强思想控制,巩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4)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分析】
(1)本题考查孔子的政治和思想主张。
(2)本题考查焚书坑儒。
(3)本题考查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的相同目的。
(4)本题据材料考查现代社会治国的方略及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问题。
本题考查古代的道德和法制文化对中国的影响、秦朝时期对儒家思想的控制,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学生需熟知。【解析】。【小题1】(1)由材料“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可知;孔子的政治和思想主张分别是政治上:以德治国;思想上:“仁”或“礼”。
(2)由材料“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可知这是“焚书”的措施,由材料“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反映的是“坑儒”的措施;秦朝的“焚书坑儒”的措施,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严重阻碍了社会进步。
(3)材料二中汉武帝这一举措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的态度不同,但其目的相同,他们的共同目的是:都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巩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4)由材料四“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可知;现代社会治国的方略是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我们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批判中有所继承,在继承中有所发展。
故答案为:
(1)政治:以德治国;思想:“仁”或“礼”。
(2)焚书坑儒。
(3)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加强思想控制,巩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4)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小题2】【小题3】【小题4】26、(1)由“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可知,词反映的是赤壁之战。
(2)《三国演义》中“三国”指的是魏;蜀、吴三国。
(3)赤壁之战中“周郎”指的是周瑜。与周瑜一同指挥赤壁之战的人物还有诸葛亮。
(4)“樯橹灰飞烟灭”指的是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其原因是曹操骄傲轻敌,战术失当;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又不服南方水土,疾疫困扰;孙刘联军采用了正确的战术,火攻曹军。
(5)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例:喜欢曹操。因为他有远大的志向,善于谋略。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促进了北方生产的发展。
故答案为:
(1)赤壁之战。
(2)魏国;蜀国和吴国。
(3)周瑜;诸葛亮。
(4)曹操骄傲轻敌;战术失当;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又不服南方水土,疾疫困扰;孙刘联军采用了正确的战术,火攻曹军。
(5)喜欢曹操。因为他有远大的志向,善于谋略。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促进了北方生产的发展。【分析】
本题以两则材料为切入点;考查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本题以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小题1】(1)由“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可知,词反映的是赤壁之战。
(2)《三国演义》中“三国”指的是魏;蜀、吴三国。
(3)赤壁之战中“周郎”指的是周瑜。与周瑜一同指挥赤壁之战的人物还有诸葛亮。
(4)“樯橹灰飞烟灭”指的是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其原因是曹操骄傲轻敌,战术失当;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又不服南方水土,疾疫困扰;孙刘联军采用了正确的战术,火攻曹军。
(5)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例:喜欢曹操。因为他有远大的志向,善于谋略。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促进了北方生产的发展。
故答案为:
(1)赤壁之战。
(2)魏国;蜀国和吴国。
(3)周瑜;诸葛亮。
(4)曹操骄傲轻敌;战术失当;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又不服南方水土,疾疫困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co2定价制度
- 2025年度智能工程用车租赁服务合同书
- 铜陵安徽铜陵市铜官区小学非编音乐教师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金华浙江金华共青团永康市委员会工作人员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漯河2024年河南漯河市委政法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招聘高层次人才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海南2025年海南省健康宣传教育中心招聘事业编制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常德2025年湖南常德市市直部分事业单位集中招聘7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五香熏鱼调料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贡丝绵面料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承德2025年河北承德市教育局选聘急需紧缺学科教师6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妊娠期病毒性肝炎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 水产品冷冻加工原料处理与加工技术考核试卷
-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二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整章思维导图
- 全新保密协议模板公安下载(2024版)
- 初一英语英语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5篇
- GB/T 4008-2024锰硅合金
- DZ∕T 0447-2023 岩溶塌陷调查规范(1:50000)(正式版)
- 2024年天津市中考英语试题卷(含答案)
- 《建筑施工图设计》课件-建筑施工图立面图
- 16J914-1 公用建筑卫生间
- 精神疾病患者自杀风险评估与预防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