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科版选择性必修三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18/2E/wKhkGWemz3qAHrcaAAHd5pMyW_k310.jpg)
![2025年浙科版选择性必修三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18/2E/wKhkGWemz3qAHrcaAAHd5pMyW_k3102.jpg)
![2025年浙科版选择性必修三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18/2E/wKhkGWemz3qAHrcaAAHd5pMyW_k3103.jpg)
![2025年浙科版选择性必修三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18/2E/wKhkGWemz3qAHrcaAAHd5pMyW_k3104.jpg)
![2025年浙科版选择性必修三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18/2E/wKhkGWemz3qAHrcaAAHd5pMyW_k31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科版选择性必修三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21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不属于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是()A.无毒、无菌的环境B.合成培养基通常需加血清、血浆C.pH=7的中性环境D.提供细胞代谢所需的O22、利用传统发酵技术制作食品是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腐乳发酵时,风味的产生与微生物分泌胰蛋白酶将蛋白质等物质分解有关B.酿制果酒时,各阶段均需严格控制无氧条件以保证酵母菌产生更多的酒精C.泡菜发酵时,坛装八成满可防止发酵初期酵母菌等的活动造成发酵液溢出D.酸奶发酵时,溶液pH值逐渐降低,是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造成的3、抗PD-L1单克隆抗体能与癌细胞膜表面的PD-L1特异性结合,因而具有治疗某些瘤症的作用。下图是制备抗PD-L1单克隆抗体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有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所用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B.图中有两次筛选,第二次筛选的原理是抗原一抗体特异性结合C.多孔玻璃板中的细胞为B淋巴细胞和鼠瘤细胞的融合细胞D.图中细胞集落a可用于扩大化培养生产抗PD-L1单克隆抗体4、为探究海鲷催乳素启动子(psbPRL)的关键功能位点,将启动子区域序列进行分段截短,分别构建含荧光素酶基因的重组质粒,检测启动子的启动能力,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将启动子序列插入荧光素酶基因的上游B.用限制酶和DNA连接酶构建重组质粒C.荧光值越高代表启动子的启动能力越强D.150-700bp之间具有提高启动能力的序列5、Tet3基因控制合成的Tet3蛋白具有解除DNA甲基化的功能。利用DNA甲基化抗体对小鼠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各期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检测,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同卵双胞胎中一人的DNA被甲基化,则二人的DNA碱基序列就不同B.受精卵中父源染色体与母源染色体的甲基化同步进行.C.前3次卵裂中,第3次卵裂的子细胞中荧光强度最低D.免疫荧光的检测原理是碱基的互补配对6、绿叶海天牛(简称甲)吸食滨海无隔藻(简称乙)后,身体就逐渐变绿,这些“夺来”的叶绿体能够在甲体内长期稳定存在,有科学家推测其原因是在甲的染色体DNA上可能存在乙编码叶绿体部分蛋白的核基因。为证实上述推测,以这种变绿的甲为材料进行实验,方法和结果最能支持上述推测的是()A.通过PCR技术能从甲消化道内获得的DNA中克隆出属于乙的编码叶绿体蛋白的核基因B.通过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在甲体内检测到乙的编码叶绿体蛋白的核基因转录出的RNAC.给甲提供14CO2,一段时间后检测到其体内的部分有机物出现放射性D.用乙编码叶绿体蛋白的核基因做探针与甲的染色体DNA杂交,结果显示出杂交带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7、下列防止生物武器的措施,正确的是()A.通过立法,禁止生物武器的生产和扩散B.捕杀敌人投放的带菌的小动物C.大力发展生物武器,以牙还牙D.根据生物武器的类型采取相应措施8、生长图形法是一种测定微生物营养需求的简便方法。为探究某嗜热菌所需生长因子的种类;研究小组把该菌的悬浮液与不含任何生长因子但含有其他必需营养物质的培养基混合后倒成平板,然后在平板上划分数区,将甲;乙、丙三种生长因子分别添加到不同区域,培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倒成平板后直接培养可判断有无污染B.倒成平板后需要进行灭菌处理C.图示结果表明该菌需要生长因子乙或丙D.生长图形法还可用于某些菌种的筛选9、扩展青霉常见于腐烂苹果中,其分泌的展青霉素(Pat)是一种具有致突变作用的毒素。为研究腐烂苹果中Pat的分布,进行了如图实验,其中“病健交界处”为病斑与正常部位的交界处,依据与病斑的距离不同将苹果划分为①~⑤号部位,其中⑤为剩余部分。测定病斑直径为1、2、3cm的苹果中①~⑤号部位的Pat含量,结果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自变量是腐烂苹果中的病斑大小和离病斑距离大小B.可向扩展青霉培养液中加入青霉素以防止杂菌污染C.病斑越大,靠近腐烂部位的果肉中Pat含量越高D.由实验结果可知,苹果去除腐烂部位后可放心食用10、以纯化鉴定后的重组大肠杆菌RecQ解旋酶免疫小鼠(2n=40),融合免疫小鼠的脾细胞及骨髓瘤细胞(2n=62-68),筛选杂交瘤细胞,制备抗RecQ解旋酶单克隆抗体(mAb),相关检测结果如图A、B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图A杂交瘤细胞染色体数目图B不同浓度mAb对RecQ蛋白结合DNA活性的影响A.重组大肠杆菌RecQ解旋酶可刺激相应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B.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需要进行2次筛选和2次抗原检测C.杂交瘤细胞在融合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染色体数目的丢失D.该mAb能特异性与RecQ解旋酶结合,在稀释度为1/800时可显著抑制RecQ解旋酶与DNA的结合11、北极比目鱼中有抗冻基因,其编码的抗冻蛋白有11个氨基酸的重复序列,该序列重复次数越多,抗冻能力越强,下图是获取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的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获取的目的基因,可用于基因工程和比目鱼基因组测序B.将多个抗冻基因编码区依次相连成能表达的新基因,不能得到抗冻性增强的抗冻蛋白C.过程②构成的重组质粒缺乏标记基因,需要转入农杆菌才能进行筛选D.应用DNA探针技术,可以检测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中目的基因的存在及其表达12、2020年5月22日,在世界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杂志在线刊登了中国陈薇团队研发的重组腺病毒疫苗I期人体(108位志愿者)试验临床数据结果:安全、能诱导免疫反应。重组腺病毒疫苗是一种重组的基因工程产品,用不会使人体致病的腺病毒作为载体,把克隆出来的编码新冠病毒S蛋白(介导新冠病毒感染细胞的成分)基因装入载体腺病毒,注入人体,进入人体细胞,表达出S蛋白,刺激人体产生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应答。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重组腺病毒疫苗包括S蛋白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B.重组腺病毒疫苗只能使人体产生体液免疫C.重组腺病毒疫苗引发的体液免疫中有吞噬细胞、T细胞的参与D.重组腺病毒疫苗引起免疫反应后相应淋巴细胞增多,细胞周期将变长13、据统计,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全世界包括基因制药在内的生物技术药物的销售额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生物制药已成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转基因技术还可以进行基因治疗,现在技术已经完全成熟B.对于基因制药,我们应该科学地认识和评估,保障公众的知情权C.由于转基因产品的安全问题,国家应建立相应的评估及预警机制D.我们可以利用转基因工程技术使哺乳动物本身变成“批量生产药物的工厂”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4、生化武器散布途径:将病原体_____或者通过_____、_____等散布到敌方,会对军队和平民造成大规模杀伤后果。15、DNA连接酶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
DNA聚合酶只能将______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是连接_____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16、醋酸菌是一种____________细菌。醋酸生成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17、_________℃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_______________℃。18、加入酒精和用玻璃棒搅拌时,动作要轻缓,以免加剧___________,导致DNA分子不能形成__________。19、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转基因动物;克隆动物和试管动物相继问世,请回答下列问题:
(1)转基因动物、克隆动物和试管动物培育过程中都要用到的生物技术包括______。
(2)核移植是动物克隆的第一步,包括体细胞核移植和胚胎细胞核移植,其中后者更易成功,原因是______。核移植常用处于______(填时期)的______为受体细胞。
(3)在“试管动物”的培育过程中,常采用______(填激素名称)处理可使雌性个体一次排出多枚卵母细胞。从雄性个体采集的精子需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依次为______;卵细胞膜反应。
(4)若考虑环境承载力,转基因动物、克隆动物和试管动物不宜放置到自然环境中,这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__原理。20、蛋白质工程在生物制药上有广泛的应用。如果已经确认某种新蛋白质可能具有特殊的抗癌功能,其氨基酸序列也已经确认,如何通过蛋白质工程生产这种新药?如果回答有困难,可以向老师请教或通过互联网查找答案。_____2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遇到哪些有关生物技术安全与伦理问题?我们能基于所学生物学知识参与这些问题的讨论吗?尝试举一个实例加以说明__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4题,共8分)22、基因工程技术已被广泛用于改良动植物品种、提高作物和畜产品的产量等方面。(选择性必修3P87)()A.正确B.错误23、蛋白质工程原则上只能生产自然界中已存在的蛋白质。(选择性必修3P93)()A.正确B.错误24、生物武器包括致病菌类、病毒类和生化毒剂类等。(选择性必修3P111)()A.正确B.错误25、中国政府禁止生殖性克隆,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五、实验题(共2题,共18分)26、厨余垃圾废液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微溶性物质可以被微生物分解并利用;但由于初期有益微生物数量相对较少,存在发酵周期长、效率低等缺点,极易对环境造成污染。
(1)为探究圆褐固氮菌和巨大芽孢杆菌处理某厨余垃圾废液的最佳接种量比;用于制备微生物菌剂,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
①将两种菌液进行不同配比分组处理;如下表所示:
。编号R0R1R2R3圆褐固氮菌∶巨大芽孢杆菌1∶00∶11∶12∶1将等量上表菌液分别接种于100mL_____中进行震荡培养。本实验中对照组的处理应为_____。
②培养3天后测定活菌数。取各组菌液采用_____法接种于基本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选取菌落数在_____范围内的平板进行计数;并依据菌落的形态特征对两种菌进行区分,实验结果见图。
由实验结果可知,两种菌混合接种时有效菌落数均大于单独接种,从代谢产物角度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接种量比例为_____________时;废液中两菌的有效活菌数最多。
(2)为进一步探究菌种比例对该厨余垃圾废液中蛋白质;脂肪等有机物的降解效果;测得15天内废液中蛋白质、脂肪的含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由实验结果可知,对该厨余垃圾废液中蛋白质、脂肪的降解效果最好的两种菌接种比分别为_____、_____。
(3)固态厨余垃圾因富含粗纤维、蛋白质、淀粉等物质,可以通过蒸发、碾磨、干燥等方式进行加工,使加工后的产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形成有机复合肥等肥料;收集微生物处理后的厨余垃圾残渣,经晾晒干后制成蛋白饲料;通过以上处理可实现_____(选填选项前的符号)。
A.物质循环再生B.能量多级利用C.提高能量传递效率27、下图是泡菜的制作及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实验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泡菜是乳酸菌发酵的产物,乳酸菌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制作泡菜宜选用新鲜的蔬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盐与清水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盐水,待盐水煮沸冷却后,注入装好原料的泡菜坛中,同时加入一定量的“老汁”(陈泡菜水)。将盐水煮沸冷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老汁”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即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后形成_______________色的染料,然后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____________进行目测比较,大致估算出亚硝酸盐的含量。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C【分析】【分析】
动物细胞培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充足的营养供给--微量元素;无机盐、糖类、氨基酸、促生长因子、血清等。
(2)适宜的温度:36.5℃±0.5℃;适宜的pH:7.2~7.4。
(3)无菌;无毒的环境:培养液应进行无菌处理。通常还要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防培养过程中的污染。此外,应定期更换培养液,防止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
(4)气体环境:95%空气+5%CO2。O2是细胞代谢所必需的,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详解】
A;动物细胞培养需要无菌、无毒的环境;A正确;
B;动物细胞培养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血清、血浆;血清、血浆中有促进细胞分裂的生长因子,B正确;
C;动物细胞培养需要的适宜的pH一般为7.2~7.4;呈弱碱性,C错误;
D、动物细胞培养需要提供细胞代谢所需的O2;以保证有氧呼吸所需,D正确。
故选C。
【点睛】2、C【分析】【分析】
1;制作泡菜的注意事项:
①盐水煮沸一是为了消除杂菌;二是为了除去水中的氧气,冷却再用是为了避免高温杀死坛中蔬莱表面的乳酸菌。
②加水密封是为了阻止外面的空气再进入泡菜坛;为乳酸菌发酵制作泡菜创造无氧的环境条件。若此过程中进入大量氧气,可能导致乳酸菌死亡而好氧菌大量繁殖,使菜腐烂。
③菜料只能装八成满的原因:初期会有气体产生;要往坛中加盐水没过菜料;所以不能加菜料太满。
2;制作果酒和果醋的注意事项:
①发酵瓶和榨计机都要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
②葡萄要先冲洗再去枝梗;以免去枝梗时葡萄破碎,增加被杂菌污染的风险。
③瓶中留有1/3空间为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提供氧气。果酒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CO2导致瓶内气压升高;需拧松瓶盖放气,但不要完全打开,否则可能会被杂菌污染。
【详解】
A;腐乳发酵时;发挥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毛霉,毛霉通过分泌脂肪酶和蛋白酶(不是胰蛋白酶)将豆腐块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为易于被人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有些氨基酸具有特殊的气味而表现出腐乳的风味,A错误;
B;酿制果酒时;初始阶段可往装置中通入一定量空气,使其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后期再密封发酵使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B错误;
C;泡菜发酵时;发酵初期酵母菌等的活动会产生气体,使体积膨胀,故泡菜坛装八成满可防止发酵液溢出,C正确;
D;酸奶发酵时;溶液pH值逐渐降低,是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造成的,D错误。
故选C。3、C【分析】【分析】
据图分析可知,用PEG诱导B淋巴细胞和鼠瘤细胞融合,放在多孔玻璃板上进行培养,在选择培养基中筛选,筛选出的a、b;c、d细胞集落为杂交瘤细胞;再加入PD-L1抗原,只有a细胞集落呈现阳性。
【详解】
A;在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需要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需用选择培养基,选择出杂交瘤细胞,A正确;
B;第二次筛选采用抗原-抗体反应;选择出能产生所需要的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筛选的原理是抗原一抗体特异性结合,B正确;
C;多孔玻璃板中的细胞有B淋巴细胞和鼠瘤细胞的融合细胞、B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融合细胞、鼠瘤细胞和鼠瘤细胞的融合细胞、未融合的细胞;C错误;
D;图中只有a细胞集落呈现阳性;说明细胞集落a为能够产生抗PD-L1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可用于扩大化培养生产抗PD-L1单克隆抗体,D正确。
故选C。4、D【分析】【分析】
1.基因工程的工具:限制酶;DNA连接酶;
2.基因工程的步骤:目的基因的提取;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详解】
A;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将启动子序列插入荧光素酶基因的上游,才能启动基因的转录,A正确;
B;构建重组质粒;用限制酶切割后需要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才能连接,B正确;
C;据图分析;荧光值越高代表启动子的启动能力越强,C正确;
D、据图分析,90-150bp时具有提高启动能力的序列;D错误。
故选D。5、C【分析】【分析】
1;DNA分子的特异性取决于碱基序列不同;
2;卵裂的方式是有丝分裂;细胞数目随分裂次数而成倍增加;
3;免疫荧光的检测是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详解】
A;DNA甲基化后;DNA碱基序列未发生变化,A错误;
B;由题图可知;受精卵中父源染色体DNA甲基化水平与母源染色体DNA变化不同步,B错误;
C;由题图可知;8细胞时DNA甲基化水平最低,故荧光程度最低,8细胞为第三次卵裂,C正确;
D;免疫荧光的检测是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D错误。
故选C。6、D【分析】【分析】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1;分子水平上的检测:
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
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RNA分子杂交技术。
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2;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详解】
A;通过PCR技术从甲体内的DNA中克隆出属于乙的编码叶绿体蛋白的核基因;这只能说明甲体内含有乙的编码叶绿体蛋白的核基因,但不能说明甲的染色体DNA上存在乙编码叶绿体部分蛋白的核基因,A错误;
B;通过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在甲体内检测到乙的编码叶绿体蛋白的核基因转录出的RNA,这只能说明甲体内含有乙的编码叶绿体蛋白的核基因,但不能说明甲的染色体DNA上存在乙编码叶绿体部分蛋白的核基因,B错误;
C、给甲提供14CO2;一段时间后检测到其体内的部分有机物出现放射性,这说明甲中含有叶绿体,但不能说明的染色体DNA上存在乙编码叶绿体部分蛋白的核基因,C错误;
D;用乙编码叶绿体蛋白的核基因做探针与甲的染色体DNA杂交;结果显示出杂交带,这说明甲的染色体DNA上存在乙编码叶绿体部分蛋白的核基因,D正确。
故选D。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7、A:B:D【分析】【分析】
生物武器种类:包括致病菌、病毒、生化毒剂,以及经过基因重组的致病菌等。把这些病原体直接或者通过食物、生活必需品等散布到敌方,可以对军队和平民造成大规模杀伤后果。
生物武器的特点:1、单位面积效应大;2、有特定的伤害对象;3、具有传染性;4、危害时间久;5、不易被发现和鉴定;6、使用者本身易受伤害;7、生物武器造价低,技术难度不大,隐秘性强,可以在任何地方研制和生产。
生物武器的局限性:1;生物武器主要指病原微生物;所以它们的生存、繁殖、死亡易受环境条件(如温度)的影响。2、还受地形、风向等多种条件影响。3、生物武器使用时不易控制,使用不当可危害本方安全。
【详解】
生物武器是多种多样的;对于不同的生物武器应用不同的防治方法,但总的原则是禁止生物武器的生产和扩散,因此ABD正确,C错误。
故选ABD。8、A:D【分析】【分析】
培养基的概念及营养构成。
(1)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的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2)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例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
【详解】
A;平板上不含任何生长因子;若倒成平板后直接培养,出现菌落说明已被杂菌感染,因为该嗜热菌不能在缺乏生长因子的培养基中生长,A正确;
B;制备平板时;先灭菌再倒平板,B错误;
C;图中菌落生活在乙丙区域之间;说明同时需要乙和丙,C错误;
D;不同菌种所需生长因子不同;可利用生长图形法筛选菌种,D正确。
故选AD。9、A:B:C【分析】【分析】
1;据图分析可知;①号部位为病斑区域,即腐烂部位,①与②交界处为“病键交界处”,是腐烂部位与未腐烂部位交界的地方,②③④⑤均为未腐烂部位,且距离腐烂部位依次变远。
2;在曲线图中;病班部位的Pat含量最高,而距离病班部位越来越远,Pat含量就会越来越少。
【详解】
A;由曲线图可知;该实验自变量是腐烂苹果中的病斑大小和离病斑距离大小,A正确;
B;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生长;可向扩展青霉培养液中加入青霉素以防止杂菌污染,B正确;
C;病斑越大;说明病斑中扩展青霉素的密度就越大,产生的Pat就越多,C正确;
D;如果只去除腐烂部位;那么未腐烂部位中的Pat仍然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存在健康风险,故窝烂苹果去除腐烂部位后不能食用,D错误。
故选ABC。10、A:C:D【分析】【分析】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是:对小动物注射抗原;从该动物的脾脏中获取效应B细胞,将效应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出能产生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克隆化培养杂交瘤细胞(体内培养和体外培养),最后获取单克隆抗体。
【详解】
A;重组大肠杆菌RecQ解旋酶相当于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体液免疫应答,则在人体内可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A正确;
B;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需要进行2次筛选和1次抗原检测;第一次是用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第二次是通过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进一步筛选出能产生人们所需要抗体的杂交瘤细胞,B错误;
C;据图1分析;染色体数目有为80-93的细胞,免疫小鼠中B淋巴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0,骨髓瘤细胞染色体数目为62-68,两者之和大于80-93,故杂交瘤细胞在融合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染色体数目的丢失,C正确;
D、据图2分析,单抗稀释度为1/800时RecQ解旋酶结合DNA活性最低,可知mAb能特异性与RecQ解旋酶结合可显著抑制RecQ解旋酶与DNA的结合;D正确。
故选ACD。11、A:C:D【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①表示反转录法获取目的基因的过程;②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之后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番茄组织块;最后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导入目的基因的番茄组织细胞培养成抗冻番茄植株。基因表达载体通常由启动子;目的基因、终止子和标记基因构成,其中标记基因的作用是筛选重组质粒,利用农杆菌转化法能将质粒导入受体细胞。
【详解】
A;过程①是通过人工合成法获取的目的基因;由于真核生物体内的基因含有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内含子),导致逆转录合成的目的基因与原基因有较大的差异,因此人工合成的目的基因不能用于比目鱼基因组测序,A错误;
B;抗冻蛋白的11个氨基酸的重复序列重复次数越多;抗冻能力越强,并不是抗冻基因的编码区重复次数越多抗冻能力越强,抗冻基因编码区依次相连形成的新基因已不是原来的抗冻基因,因此不能得到抗冻性增强的抗冻蛋白,B正确;
C;②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基因表达载体通常由启动子、目的基因、终止子和标记基因构成,其中标记基因的作用是筛选重组质粒,过程②构成的重组质粒缺乏标记基因,可以通过DNA分子杂交或PCR技术检测受体细胞是否含有目的基因,C错误;
D;利用DNA探针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到受体细胞;但表达的产物通常是蛋白质,可利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出来,D错误。
故选ACD。
【点睛】12、A:C【分析】【分析】
编码新冠病毒的S蛋白不具有感染性;但可以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腺病毒不会使人致病,可将克隆出来的编码新冠病毒S蛋白(介导新冠病毒感染细胞的成分)基因装入载体腺病毒,注入人体,进入人体细胞,表达出S蛋白,刺激人体产生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应答。
【详解】
A;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一个完整的基因表达载体至少包括目的基因(S蛋白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A正确;
B;由于病毒需要寄生在细胞内;且S蛋白是在细胞内合成的,所以重组腺病毒疫苗能使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B错误;
C;重组腺病毒疫苗引发的体液免疫中有吞噬细胞(处理抗原)、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的参与;C正确;
D;重组腺病毒疫苗引起免疫反应后相应淋巴细胞增多;细胞周期将变短,D错误。
故选AC。
【点睛】13、B:C:D【分析】【分析】
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物中基因来源是药用蛋白基因和乳腺组织特异性表达的启动子;成果是乳腺生物反应器。基因治疗是把正常基因导入病人体内有缺陷的细胞中,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目前还处于初期的临床试验阶段。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食物安全(滞后效应;过敏源、营养成分改变)、生物安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详解】
A;转基因技术可以进行基因治疗;但现在技术还不成熟,A错误;
B;由于人们对基因药物持不同观点;所以应科学地认识和评估,保障公众的知情权,B正确;
C;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包括食物安全、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问题;国家应该设立多环节、严谨的安全性评价机制,C正确;
D;利用转基因工程技术可以使哺乳动物本身变成“批量生产药物的工厂”;如有人将α-抗胰蛋白酶基因转到羊体内生产α-抗胰蛋白酶,D正确;
故选BCD。
【点睛】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4、略
【分析】【详解】
生物武器种类:包括致病菌、病毒、生化毒剂,以及经过基因重组的致病菌等。把这些病原体直接或者通过食物、生活必需品等散布到敌方,可以对军队和平民造成大规模杀伤后果。【解析】①.直接②.食物③.生活必需品15、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单个核苷酸两个DNA片段1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好氧C2H5OH+O2→CH3COOH+H2O1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2018~251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DNA断裂絮状沉淀19、略
【分析】【分析】
1;动物核移植的概念: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核移植得到的动物称克隆动物;
2;早期胚胎培养的培养液成分;除无机盐和有机盐外,还需要添加维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等营养成分,并需添加动物血清等天然成分。
【详解】
(1)转基因动物;试管动物和克隆动物分别在体外得到早期胚胎后;都要通过胚胎移植获得新个体。
(2)核移植包括体细胞核移植和胚胎细胞核移植;其中后者更易成功,原因是胚胎细胞分化程度低,恢复全能性相对容易,而体细胞分化程度高,全能性不易表达;核移植常用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去核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其中去核的目的是避免原细胞核中遗传物质对克隆动物的影响,保证克隆动物的核遗传物质来自供体细胞。
(3)促性腺激素处理可促使雌性个体超数排卵;即使良种母牛一次排出多枚卵母细胞。精子需要经过获能处理才能受精;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依次为透明带反应;卵细胞膜反应。
(4)要考虑环境承载力;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与平衡原理。
【点睛】
本题考查细胞工程、胚胎工程和生态工程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解析】胚胎移植(或胚胎的早期培养和胚胎移植)胚胎细胞分化程度低,恢复全能性相对容易MⅡ中期去核卵母细胞促性腺激素获能透明带反应协调与平衡20、略
【分析】【详解】
蛋白质工程的基本途径: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以下按照基因工程的一般步骤进行。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已知,因此通过蛋白质工程,生产该蛋白质新药的基本过程为:根据已知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合成该蛋白质新药基因→将获得的目的基因与质粒构建形成基因表达载体→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菌→获得工程菌→生产该蛋白质新药。【解析】根据已知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合成该蛋白质新药基因→将获得的目的基因与质粒构建形成基因表达载体→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菌→获得工程菌→生产该蛋白质新药21、略
【分析】【详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的有关生物技术安全与伦理问题有:生殖性克隆人伦理问题;试管婴儿与设计试管婴儿伦理问题、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和生物武器的安全性等。
例如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人是否安全,二是对环境的影响。
对人的安全方面;支持转基因技术的人认为投放市场的转基因作物都是经过充分实验的,被改变的基因仅限于增加作物的抗病;抗灾害能力,并且在北美地区转基因食品已经使用的很多年,可以说现在美国加拿大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从小就是吃转基因食品长大的;反对转基因技术的人认为转基因食品有害,他们的证据主要是一位科学家的实验证明,用转基因食品喂养的小白鼠癌症发病率明显升高,但问题是这个实验只成功过一次,后来别的科学家在相同的条件下都没能再现这个实验结果。
在环境方面对转基因技术的争议是最大的;也是欧洲人反对转基因技术的重要依据,反对人持有的观点是,通过改良基因创造出抵抗病虫害和其他灾害的植物,这种技术如果失去控制可能会把农作物改造成适应性极强的超级植物,自然平衡使任何生物都不可能占绝对优势地位,但转基因技术产生的超级植物可能会打破自然平衡而泛滥成灾。
伦理问题:由于转基因技术创新打破了物种界限,使不同物种间的基因可以进行前所未有的新组合,其可能造成的危害难以预见,这就使转基因技术创新呈现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并不可避免地会引发很多全新的社会伦理问题,引出种种有关生物科学家的道德责任和学术自由的哲学争论。在转基因植物技术创新中,功利主义的预设和学术自由的主张必须以人类的价值、尊严和社会公正为前提条件。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必须担当起必要的道德责任,把握好伦理横杆,以促使转基因植物技术创新沿着科学的轨道健康发展。【解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的有关生物技术安全与伦理问题有:生殖性克隆人伦理问题;试管婴儿与设计试管婴儿伦理问题、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和生物武器的安全性等。
例如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人是否安全,二是对环境的影响。
对人的安全方面;支持转基因技术的人认为投放市场的转基因作物都是经过充分实验的,被改变的基因仅限于增加作物的抗病;抗灾害能力,并且在北美地区转基因食品已经使用的很多年,可以说现在美国加拿大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从小就是吃转基因食品长大的;反对转基因技术的人认为转基因食品有害,他们的证据主要是一位科学家的实验证明,用转基因食品喂养的小白鼠癌症发病率明显升高,但问题是这个实验只成功过一次,后来别的科学家在相同的条件下都没能再现这个实验结果。
在环境方面对转基因技术的争议是最大的;也是欧洲人反对转基因技术的重要依据,反对人持有的观点是,通过改良基因创造出抵抗病虫害和其他灾害的植物,这种技术如果失去控制可能会把农作物改造成适应性极强的超级植物,自然平衡使任何生物都不可能占绝对优势地位,但转基因技术产生的超级植物可能会打破自然平衡而泛滥成灾。
伦理问题:由于转基因技术创新打破了物种界限,使不同物种间的基因可以进行前所未有的新组合,其可能造成的危害难以预见,这就使转基因技术创新呈现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并不可避免地会引发很多全新的社会伦理问题,引出种种有关生物科学家的道德责任和学术自由的哲学争论。在转基因植物技术创新中,功利主义的预设和学术自由的主张必须以人类的价值、尊严和社会公正为前提条件。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必须担当起必要的道德责任,把握好伦理横杆,以促使转基因植物技术创新沿着科学的轨道健康发展。四、判断题(共4题,共8分)22、A【分析】【详解】
目前,基因工程技术已被广泛用于改良动植物品种、提高作物和畜产品的产量等方面,例如转基因抗虫植物;将植物花青素代谢相关的基因导入牵牛花中,使其呈现自然界没有的颜色,提高了观赏价值;将外源生长素基因导入鲤鱼体内,转基因鲤鱼生长速率加快等,所以正确。23、B【分析】【详解】
基因工程原则上只能生产自然界中已存在的蛋白质。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工程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第二代基因工程,通过改造和合成基因来改造现有的蛋白质或制造出一种新的蛋白质,可见蛋白质工程可以制造出自然界不存在的、但是能符合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的蛋白质,故说法错误。24、A【分析】【详解】
生物武器是利用生物战剂杀伤人员、牲畜、毁坏植物的武器。生物武器种类包括致病菌、病毒、生化毒剂以及经过基因重组的致病菌等。故该说法正确。25、A【分析】【分析】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食物安全(滞后效应;过敏源、营养成分改变)、生物安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治疗性克隆:指利用克隆技术产生特定细胞和组织(皮肤、神经或肌肉等)用于治疗性移植。生殖性克隆:指将克隆技术用于生育目的;即用于产生人类个体。中国政府:禁止生殖性克隆人,坚持四不原则(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不反对治疗性克隆人。
【详解】
据分析可知;中国政府禁止生殖性克隆,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
故正确。五、实验题(共2题,共18分)26、略
【分析】【分析】
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帆布在家庭园艺中的创意应用考核试卷
- 工业自动化中的生物传感器技术考核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民间借贷论文跨文化比较与研究合同
- 2025-2030年图书馆静音管理机器人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仪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户外轻食冻干意面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发光卡牌夜间对战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投影仪镜头清洁套装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门店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
- 批发行业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创新考核试卷
- 高中体育与健康-足球-脚内侧传球射门技术(第二课时)教学课件设计
- 2023年新改版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活动手册参考答案(word可编辑)
- 《淄博张店区停车问题治理现状及优化对策分析【开题报告+正文】15000字 》
- 常用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演示
- GB/T 32918.4-2016信息安全技术SM2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算法第4部分:公钥加密算法
- 2023年药事法规教学案例库及案例分析
- 北京市水务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指南
- 吸引器教学讲解课件
- 医学心理学人卫八版66张课件
- 仿古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 普通冲床设备日常点检标准作业指导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