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外研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17/15/wKhkGWemzq6AH72SAADsGxDEoFg465.jpg)
![2025年外研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17/15/wKhkGWemzq6AH72SAADsGxDEoFg4652.jpg)
![2025年外研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17/15/wKhkGWemzq6AH72SAADsGxDEoFg4653.jpg)
![2025年外研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17/15/wKhkGWemzq6AH72SAADsGxDEoFg4654.jpg)
![2025年外研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17/15/wKhkGWemzq6AH72SAADsGxDEoFg46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外研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12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7题,共14分)1、在一个由水稻、蝗虫和青蛙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若青蛙被大量捕杀,能表示蝗虫数量变化的曲线图是()A.B.C.D.2、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A.鱼类B.两栖类C.爬行类D.哺乳类3、(2012·深圳)“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直接反映了生态系统的()A.能量流动B.物质循环C.食物链D.食物网4、利用等重滑轮;分别采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提升同一重物,升高相同高度.若绳重和摩擦不计,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乙绳自由端移动距离较大B.乙绳自由端作用力较小C.两种方式所做额外功相等D.增大提升高度效率都变大5、自2012年“十一”长假以来;我市在“春节”;“清明节”、“五一”等法定假日期间,对高速公路和收费公路7座以下小车实行免通行费的优惠政策,这一政策体现了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
A.这项政策可以使市民参与户外活动、和自驾游的积极性得到提升B.铺设高速公路的路面时所用到的砂石、水泥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C.高速公路上的金属防护栏主要利用涂油防止金属锈蚀D.汽车的轮胎使用了合成橡胶6、贵港火电厂是中国华电在华南的第一家大型电厂,火电厂进的是“煤”,出的是“电”,在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A.机械能→内能→化学能→电能B.化学能→内能→机械能→电能C.化学能→重力势能→动能→电能D.内能→化学能→机械能→电能7、化学方程式为aC2H6+bO2=mCO2+nH2O,下述各式为物质间系数关系正确的是()A.2b=2m+nB.3n=2aC.3n=aD.2m=a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8、请在横线上填写下列物体所具有的能。
(1)在马路上奔驰的汽车____;
(2)给小灯泡供电的电池____;
(3)我们每天吃的米饭____。9、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某次雷电,云层和大地之间的电压为2×106V,放电电流为5×104A,放电时间为0.1s,则该次雷电所释放的能量为____J.10、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下表为某食品包装袋的部分说明.。商品名称××饼干配料小麦粉、精炼植物油、鲜鸡蛋、食盐、膨松剂、食用香精等规格400g储藏方法存放于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保持期270天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饼干的配料中,富含油脂的是____;
②配料中可用于腌渍蔬菜的物质是____;
③小麦粉中富含糖类,糖类在人体内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最终转化为水和____;
④食用香精中含有香豆素(C9H6O2),香豆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
(2)现有H;C、O、Ca四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①最轻的气体____;②“西气东输”中“气”的主要成分____;
③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④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氧化物____.11、兰州市中山桥南侧的“将军柱”(铸造材质主要是铁);距今已有630年的历史,它与中山桥一起组成了“兰州铁路”一景,近日“将军柱”商标获得国家批准.
(1)“将军柱”表面已出现较多锈迹,其主要原因是铁与____等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生活中常用稀硫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途径,请你再写出一条保护和节约金属资源的有效方法或途径:____.
12、人类丰富的食物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它们有不同的作用,如,人体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____;长期不吃新鲜水果、蔬菜,易缺乏____,从而导致坏血病。13、5月某校举行了科技文化节,在这次科技文化节上初三级化学研究小组没计了如下挑战项目:通过实验鉴别两种无色溶液和两种白色固体,已知它们分别是稀盐酸、氯化钠溶液、CaO和CaCO3中的一种.现场仅提供了蒸馏水以及常用的实验仪器.请设计一个完成该挑战项目的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________________14、小李同学暑期在云南腾冲旅游时,从海拔3780米高的高黎贡山峰带了个拧紧盖子的塑料瓶(如图(a)所示)下山,当晚回到海拔1600米的腾冲县城时,发现随身携带塑料瓶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如图(b)所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随着海拔高度的降低,空气密度____,大气压也随之____;而瓶内气体由于密闭,气压几乎不变,因此是____导致塑料瓶发生如此变化。
15、做功包含两个必要的因素:____、____.小车在水平向右的50N拉力作用下,匀速向右前进了100cm,则拉力做功是____.16、如图甲实验装置容器内酒精质量为300克,电热丝电阻是5欧姆。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至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12分钟后,发现温度计示数升高5℃。则酒精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是通过____(填“做功”或“热传递”)方法获得,电热丝放出的热量为____焦耳。
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7、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评卷人得分四、其他(共4题,共32分)18、如图所示;请画出用滑轮组提升水桶的绕绳方法。
19、如图所示,用轻质杆将一电灯吊起,O点是支点.请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和阻力F2的示意图.
20、如图是一种抽水马桶的水箱自动上水装置示意图.当水箱内的水达到一定深度时,浮标带动杠杆压住入水口,停止上水.请在图中作出F1、F2的力臂L1、L2;O为支点.
21、将各种血细胞名称与其形态结构特点以及主要功能用线连起来。
①红细胞____A.体积最小;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a.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
②白细胞____B.有细胞核,体积较大b.止血;凝血。
③血小板____C.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细胞无细胞核c.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富含血红蛋白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2题,共10分)22、(2015•温州)如图是一种简易温度计;当外界温度升高时,液体体积膨胀,引起液体密度变化,导致小球受到的浮力变化而运动,小球运动会引起悬挂于下端的链条长度发生变化,最终使小球重新悬浮液体的某一深度,指针指示温度值。(小球体积变化可忽略)
(1)该温度计的刻度值自下而上变____
(2)若该温度计中小球的体积为3×10﹣3米3,20℃时容器内液体密度为0.8×103千克/米3;则此时悬浮在液体中的小球受到的浮力为多少牛?(g取10牛/千克)
(3)为了使该温度计更精准,请提出一条改进建议:____。
23、下图分别说明了什么物理原理?
A:____
B: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题,共14分)1、C【分析】【解答】:在上面的生态系统中;水稻是植物,属于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蝗虫是以水稻为食,属于初级消费者;青蛙是以蝗虫为食,属于次级消费者.所以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为:水稻→蝗虫→青蛙.食物链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只要某一物种的数量发生变化,就会牵动整条食物链,从而进一步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如青蛙的数量减少,蝗虫在短时间内就会因天敌减少而数量急剧增加,而蝗虫的数量增加又导致水稻的数量减少,蝗虫获取不到足够的食物,数量就会减少,所以将青蛙杀绝,蝗虫的数量变化为先增加再减少.
故选:C
【分析】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首先明确的是任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外来干扰超出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2、A【分析】【分析】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可结合生物的进化树来解答。
【解答】解:生物进化树如图:
可见,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是: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哺乳类,所以在脊椎动物中,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原始鱼类。3、B【分析】【分析】此题抓住理解“落红”;“化作春泥”两个关键词;再结合对生态系统中食物链、食物网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理解进行解答。
【解答】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捕食关系)彼此联系,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生态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题中的“落红”指的是落下的花,“化作春泥”指的是落花分解给植物提供养料的过程,直接反映的是物质的变化过程。故选B。4、C【分析】【解答】解: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n1=2,n2=2;提升物体的高度h相同;
s1=2h,s2=2h,s1=s2;故A错误;
B;不计绳重及摩擦;图甲绳子受的拉力:
F1=(G物+G轮);
图乙拉力F2=(G物+G轮);
F1=F2;故B错误;
C、滑轮重相同,绳重和摩擦不计,提升的物体重和高度相同,W额=G轮h;所以两种方式所做额外功相等,故C正确;
D、因为W有用=G物h;利用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额外功相同,总功相同;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当增大提升高度,滑轮组的效率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由滑轮组的结构知道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把相同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做的有用功相同;不计绳重及摩擦,利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提升相同的高度,做额外功相同;而总功等于有用功加上额外功,可知利用滑轮组做的总功相同,再根据效率公式判断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大小关系.5、C【分析】【解答】A.该政策可以使市民参与户外活动;和自驾游的积极性得到了提升;故正确;
B.砂石;水泥均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正确;
C.高速公路上的金属防护栏主要利用刷漆来防止金属的锈蚀;故错误;
D.汽车的轮胎属于合成橡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正确.
故选C.
【分析】A.根据政策的目的来分析;
B.根据材料的分类来分析;
C.根据金属防锈的措施来分析;
D.根据轮胎的组成材料来分析.6、B【分析】【解答】火电厂是利用煤发电;进的是“煤”,出的是“电”,发电过程中,先将煤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发电机的机械能,通过发电机转动,再转化为电能.故选B
【分析】判断能量的转化,我们主要看它要消耗什么能量,得到什么能量,因为总是消耗的能量转化为得到的能量.7、A【分析】【分析】本题判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物质间系数关系是利用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来分析.
【解答】解:A中是对氧原子个数的分析,反应前只有氧气含氧原子,反应后二氧化碳和水都含氧原子,2b=2m+n成立;故A正确.
B中是对氢原子个数的分析,根据aC2H6+bO2=mCO2+nH2O;得2n=6a,故B错误.
C中是对氢原子个数的分析,根据aC2H6+bO2=mCO2+nH2O;得2n=6a,故C错误.
D中是对碳原子个数的分析,根据aC2H6+bO2=mCO2+nH2O;得m=2a,故D错误.
故选A.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8、机械能化学能化学能【分析】【分析】物体的运动有多种多样的形式。跟物体的运动一样;能量也有多种形式。如:机械能(动能和势能);化学能、电能、电磁能、核能等等。
【解答】(1)做机械运动的物体都具有机械能;在马路上奔驰的汽车在做机械运动,具有机械能;
(2)化学能是指储存在物质当中的能量;在发生化学变化的时候才可以释放出来,变成热能或者其他形式的能量,供电的电池通过发生化学变化释放出能量,具有化学能;
(3)人和动物的运动要消耗能量;人和动物消耗的能量可以从食物中得到补充,储存在食物中的能量属于化学能。
故答案为:机械能;化学能;化学能9、1×1010【分析】【解答】U=2×106V,I=5×104A;t=0.1s;
释放的电能为:W=UIt=2×106V×5×104A×0.1s=1×1010J.
故答案为:1×1010.
【分析】知道雷电的放电电压、放电电流和放电时间,可利用公式W=UIt计算释放的电能.10、精炼植物油食盐葡萄糖54:3:16H2CH4H2OCaO【分析】【解答】解:(1)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结合题意,精炼植物油中富含油脂;食盐是腌渍蔬菜的物质;小麦粉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糖类在人体内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最终转化为水和葡萄糖;C9H6O2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9:(1×6):(16×2)=54:3:16.
故答案为:①精炼植物油;②食盐;③葡萄糖;④54:3:16.
(2)①最轻的气体的由氢元素组成的氢气单质;②“西气东输”中“气”的主要成分是由碳元素的氢元素组成的甲烷气体;③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水;④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钙元素组成的氧化钙;
故答案为:①H2;②CH4;③H2O;④CaO.
【分析】(1)根据六大营养素与人体健康的知识解答;六大营养素为糖类;油脂、维生素、蛋白质、水和无机盐.
(2)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题目所提供的元素、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11、水和氧气Fe2O3+3H2SO4=Fe2(SO4)3+3H2O防止生锈【分析】【解答】(1)铁在与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硫酸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故填:水和氧气,Fe2O3+3H2SO4=Fe2(SO4)3+3H2O;
(2)防止金属锈蚀是保护和节约金属资源的有效的方法;故填:防止生锈.
【分析】根据已有的铁的锈蚀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铁在与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硫酸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根据保护金属资源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12、蛋白质维生素C【分析】【分析】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对人体各具有一定的作用.据此作答.掌握蛋白质的作用即可解答.
【解答】解: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也能提供少量的能量.新鲜水果、蔬菜含较多的维生素C,长期不吃新鲜水果、蔬菜,易缺乏维生素C,从而导致坏血病.13、分别取两种白色固体少量与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蒸馏水,观察不能溶解的为碳酸钙,溶解且产生热量是氧化钙取碳酸钙,分别滴加两种无色溶液有气泡产生的为稀盐酸,无现象的为氯化钠【分析】【分析】根据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盐酸和碳酸钙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分析.
【解答】解:先利用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碳酸钙难溶于水,将粉末鉴别出来;然后借助于盐酸会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将稀盐酸鉴别出来.故答案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分别取两种白色固体少量与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蒸馏水,观察,不能溶解的为碳酸钙;
溶解且产生热量是氧化钙,取碳酸钙,分别滴加两种无色溶液有气泡产生的为稀盐酸,无现象的为氯化钠14、增大(变大)增大(变大)大气压(大气压变大)【分析】【分析】大气压强是由空气重力产生的;高度大的地方,它上面空气柱的高度小,密度也小,所以距离地面越高,大气压强越小。即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解答】解: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随着海拔高度的降低;空气密度增大,大气压也随之增大,而瓶内气体由于密闭,气压几乎不变,因此是大气压的增大导致塑料瓶发生如此变化。
故答案为:(1)增大(变大);(2)增大(变大);(3)气压(大气压变大)。15、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定距离|50J【分析】【分析】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已知拉力和在拉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路程;利用功的计算公式计算.
【解答】解:(1)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定距离.(2)拉力做功W=FS=50N×100×10﹣2m=50J;
故答案为: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定距离;50J.16、热传递3600【分析】【分析】热的传递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根据焦耳电定律可求得电热丝放出的热量。
【解答】(1)温度计感受温度变化,是通过直接接触,没有做功,因此内能的增加是通过热传递。
(2)由图知电流表的示数为1A;
电热丝放出的热量为:Q放=I2Rt=(1A)2×5Ω×720s=3600J,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7、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因此呼吸作用的实质都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四、其他(共4题,共32分)18、如图:
【分析】【解答】根据图示可知;拉力的方向向上,先画出最后从绳子上引出的绳子,然后绕过下面的动滑轮再向上绕到定滑轮上,最后固定在动滑轮上的挂钩上,如图所示:
【分析】在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既要考虑到它的省力情况,还应注意动力的施力方向。19、从支点作动力F1作用线的垂线段;线段的长度即为动力臂;电灯对杠杆的拉力是阻力,方向竖直向下,由此画出阻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分析】【解答】从支点作动力F1作用线的垂线段;线段的长度即为动力臂;电灯对杠杆的拉力是阻力,方向竖直向下,由此画出阻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分析】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从支点向动力作用线和阻力作用线引垂线段,线段的长度即为动力臂和阻力臂.20、【分析】【解答】解:
过支点O分别作动力作用线和阻力作用线的垂线段(即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如图所示:
.
【分析】力臂是指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已知支点、动力和阻力的方向,过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即可.21、C-cB-aA-b【分析】【解答】1、红细胞:成熟的红细胞呈双面微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沟渠清淤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滑雪场教练员培训与青少年滑雪普及推广合同
- 2025年度教育管理信息平台数据迁移与集成合同
- 监理工作中施工单位的资金管理
- 农村垃圾地合同范本
- 190万投资理财合同范本
- 共同办厂合同范本
- 医师兼职合同范本
- 2025年金属真空镀膜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北京保安劳务合同范例
- GB 4793-2024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 广电双向网改造技术建议书
- 项目人员管理方案
- 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
- 2024年电工(高级技师)考前必刷必练题库500题(含真题、必会题)
- 《证券投资学》全套教学课件
- 2024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名著阅读
- 公司组织架构与管理体系制度
- 2024-2030年中国涂碳箔行业现状调查与投资策略分析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派对用品行业供需规模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 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大数据引擎平台建设需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