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新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新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新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新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新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鸟类的下列繁殖行为,全部属于求偶行为的一组是()A.鸟类的筑巢和雄鸟在雌鸟面前载歌载舞B.母鸡领着一群小鸡寻找食物,当遇到老鹰时将小鸡藏在自己的翅膀下C.雄鸟与雌鸟轮换着在巢内孵化或雌鸟孵化雄鸟寻找食物D.雄孔雀展示美丽的尾羽和雄鸽围着雌鸽跳跃转动2、下列食品在制作过程中没有应用到发酵技术的是()。A.面包B.酸奶C.米酒D.豆浆3、在分类单位中,马与犀牛同目不同科,与羊同纲不同目,与驴同科不同属,与斑马同属不同种,四种动物中与马亲缘关系最远的是()A.犀牛B.驴C.羊D.斑马4、被誉为“微生物学之父”的是A.列文虎克B.达尔文C.巴斯德D.袁隆平5、下列完全用肺呼吸的一组动物是()

A.蚯蚓和蝗虫。

B.鲫鱼和袋鼠。

C.青蛙和金丝猴。

D.袋鼠和骆驼。

6、骨髓分布于()

A.骨髓腔中。

B.骨密质的空隙中。

C.骨髓腔和骨密质的空隙中。

D.骨髓腔和骨松质的空隙中。

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7、关于细菌和真菌的描述错误的是()

A.二者都是单细胞生物。

B.都有成形的细胞核。

C.细胞里一般没有叶绿体。

D.多数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8、下列关于植物双受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双受精是指两个精子分别与两个卵细胞同时受精,形成两个受精卵B.双受精是指两个精子分别与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核相融合的现象C.双受精是指两个精子同时与一个卵细胞相融合,形成一个受精卵D.双受精现象不是所有植物都具有的,而是绿色开花植物所特有的9、下列对青蛙生殖发育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雌雄同体B.体内受精,体外发育C.雌雄异体D.体外受精,水中发育10、蘑菇的营养方式是()A.自养B.腐生C.寄生D.异养11、下列各项不属于遗传现象的是()

A.月季花的种子种下去;长出的幼苗始终是月季。

B.狗的后代始终是狗。

C.父母亲会讲英语;女儿也会讲英语。

D.黑色的母兔生出白色小兔子。

12、下列食物的制作过程中用到了细菌或真菌的包括(多选)()

A.酱油。

B.面包。

C.腊肉。

E.醋。

E.醋。

13、【题文】科学家将鱼的抗冻蛋白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番茄的基因组中,使番茄的耐寒能力得到提高.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A.这个事实说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B.这个事实说明基因大多集中在染色体上C.运用的生物技术是发酵技术D.运用的生物技术是转基因技术14、【题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吃完饭不要激烈活动,否则饭粒会掉到阑尾(盲肠)B.食物需经过喉吞下去C.边吃饭边大声谈笑有利活跃气氛D.体育锻炼前应做准备活动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5、在食物链中,相邻的生物之间是____和____的关系。16、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有以下特征: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____,成员之间有明确的____,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随时交流信息,动物的语言、____和____等都可以传递信息的作用.17、在动物的进化过程中,从扁形动物开始,身体呈______;从_______动物开始,有口有肛门。18、人类应用____原理培育出新品种,如我国培育出的杂交水稻等.19、概念:植物用____、____、____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营养繁殖.20、人体的骨骼分成____和____两大部分,椎骨组成成为躯干的中轴,相邻的椎骨之间有____可以减缓运动对____的震荡.21、【题文】近亲结婚,可能使子女的遗传病患病率大提高。()22、馒头的蒸制和泡菜的制作使用的微生物分别是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4题,共24分)23、一个动作只需要由一块骨骼肌就能独立完成。()24、花生可食用部分主要是子叶。()25、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关系.______.(判断对错)26、人类社会应该高速发展,但不能以耕地减少为代价.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3题,共15分)27、孟德尔在种植豌豆的过程中发现了生物的遗传规律,被后人誉为“遗传学之父”。除了茎的高矮,豌豆的黄粒和绿粒也是一对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控制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用Y、y表示。如图为三组豌豆的杂交方式及产生后代的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

(1)根据________组的遗传过程可以判断,________为显性性状,由位于染色体上的________控制。(2)乙组中产生绿粒后代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产生绿粒后代的概率为________。(3)若将绿粒豌豆的花粉授到基因组成为Yy的植株柱头上,则该植株上所结的豌豆粒颜色为________。28、如图是探究不同的外界条件对种子萌发影响的对照实验.请分析实验结果并回答:

(1)本实验共有______组对照实验.

(2)实验中能萌发的种子是______(填标号).

(3)______和______是其中的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

(4)要想让④号种子萌发;必须给它提供______.

29、张军;王明和李玉是生物兴趣小组的成员;他们一起去鱼市买了几条金鱼,放在鱼缸中,观察金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请结合所学知识帮助他们回答下面问题.

(1)金鱼的外形有利于克服在水中运动的______.

(2)金鱼体表被有______;有保护作用.金鱼的运动方式是______,它的运动器官是______.

(3)在观察金鱼时;王明注意到金鱼的口在水中有节奏的张开;闭合,鳃盖也一张一合的,这是怎么回事呢?李玉和张军经过研究,得出的结论是:鱼不停地用口吞水,再从鳃孔排水,说明金鱼在用______进行呼吸.

(4)三位同学都很喜欢金鱼;每天都记着给金鱼喂食鱼虫.但是一段时间后,小金鱼竟一条条地死去了.他们很伤心,却找不出原因.你能给他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吗?(至少两条)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D【分析】解: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包括雌雄两性动物的识别;占有繁殖的空间、求偶、交配、孵卵、及对子代的哺育等。对种族的延续有重要意义。有些动物的繁殖行为还能使后代得到亲体的良好照顾;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A;鸟类的筑巢属于繁殖行为;但不属于求偶行为,雄鸟在雌鸟面前载歌载舞属于求偶行为,不符合题意。

B;母鸡领着一群小鸡寻找食物属于捕食行为;当遇到老鹰时将小鸡藏在自己的翅膀下,属于防御行为,不符合题意。

C;雄鸟与雌鸟轮换着在巢内孵化或雌鸟孵化雄鸟寻找食物属于育雏行为;不符合题意。

D;雄孔雀展示美丽的尾羽和雄鸽围着雌鸽跳跃转动都属于求偶行为;符合题意。

故选:D。

动物所进行的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从行为所具有的适应性意义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迁徙行为、社会行为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鸟类的繁殖行为的特点.【解析】D2、D【分析】。

试题分析:发酵技术是指以动植物产品为原料,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可以生产出人们喜爱的风味食品和饮料。制作面包需要加入酵母菌进行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遇热膨胀,面包出现大量的孔隙变得松软;酸奶需要加入乳酸菌,在适宜的温度和无氧条件下可以使牛奶中的营养物质产生乳酸;制作米酒需要加入曲霉、毛霉、酵母菌等制成的酒药,在适宜的温度下,米饭在酒药的作用下,经过发酵作用被酿成米酒;而豆浆是直接用黄豆加水制成,不需要加入微生物发酵。因此,面包、酸奶、米酒均要加入相应的微生物进行发酵,故D选项符合题意。【解析】D3、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生物的分类。明确所属的分类等级越小动物的亲缘关系越近,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是解答的关键。【解答】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所属的等级越小;动物的亲缘关系越近,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四种动物中与马亲缘关系最远的是羊,因为与羊同纲,纲在科、属、种中,单位最大,因此与马的关系最远。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解析】C4、C【分析】试题分析: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为人们观察细胞等微小结构提供了工具;达尔文主要研究成果是生物进化理论;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巴斯德主要是研究微生物,有“微生物之父”之称。故选项C符合题意。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几位科学研究的主要成果,培养学生向科学家学习探索科学的求真精神。【解析】【答案】C5、D【分析】

大部分陆生动物一般都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如昆虫的气管;兔的肺等;

A;蚯蚓用湿润的体壁呼吸;蝗虫用气管呼吸,故不符合题意;

B;鲫鱼用鳃呼吸;袋鼠用肺呼吸,故不符合题意;

C;青蛙用肺和湿润的皮肤呼吸;金丝猴用肺呼吸,故不符合题意;

D;袋鼠和骆驼都用肺呼吸;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D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是动物的呼吸器官;动物的呼吸器官与环境相适应,据此分析解答.

6、D【分析】

人体内的骨髓有两种;一种是红骨髓,另一种是黄骨髓.幼年时人的骨髓腔里是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腔里的红骨髓转变成了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但当人体大量失血时,骨髓腔里的黄骨髓还可以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的功能.在人的骨松质里有红骨髓,终生具有造血功能.可见骨髓位于骨髓腔和骨松质中.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解析】【答案】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骨髓的分布的知识;据此解答.

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7、AB【分析】

细菌都是单细胞个体;一个细菌就是一个细胞.真菌中既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如酵母菌是单细胞个体,蘑菇是多细胞个体,整体包括:菌盖;菌褶、菌柄、菌丝等.所以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个体是错误的.

细菌是单细胞的;细菌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细菌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的集中区,而真菌除了具有细胞的结构之外,与细菌相比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大多数细菌和真菌细胞里一般没有叶绿体,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粪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这些物质又被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促进了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因此说法错误的是选项A、B.

故选:A;B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细菌和真菌的结构以及营养方式的区别.

8、BD【分析】解:当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后;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花粉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到达子房胚珠珠孔后,前端破裂释放出两个精子,其中一个精子与珠孔附近的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中央极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这个过程称为双受精.双受精现象是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特有的受精方式.

故选B;D

此题考查了双受精的概念.双受精是绿色开花植物所特有的.

双受精现象是绿色开花植物(被子植物)所特有的受精方式,一定要记清楚.【解析】BD9、CD【分析】略【解析】CD10、BD【分析】解:蘑菇属于真菌;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蘑菇菌的体内没有叶绿体,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为异养,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中的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其生活方式属于腐生.

故选:B;D

营养方式包括自养和异养等;腐生和寄生是生活方式,进行比较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蘑菇的营养方式,注意和生活方式相互区分.【解析】BD11、CD【分析】

选项中“月季花的种子种下去;长出的幼苗始终是月季”;“狗的后代始终是狗”、“都说明了生物的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是生物的遗传现象;而“黑色的母免生出白色小兔仔”是亲代与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属于变异现象,因此不属于遗传现象;父母亲会讲英语,女儿也会讲英语,是人的语言习惯,不是生物的性状,因此不属于遗传.

故选C;D

【解析】【答案】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12、ABDE【分析】

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制酱要用到曲霉,制味精要用到棒状杆菌,利用青霉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腊肉是用盐渗出肉中的水分,抑制肉中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利于肉的保鲜,与微生物的发酵无关.可见ABDE符合题意.

故选:ABDE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是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制造中的应用;据此作答.

13、AD【分析】【解析】A由于将鱼的抗冻蛋白基因导入到番茄的基因组中;从而使番茄的耐寒能力得到提高.由此说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B基因在细胞里大多有规律地集中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但是通过此实例不能说明这一点.

C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将鱼的抗冻蛋白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番茄的基因组中,使番茄的耐寒能力得到提高,这种技术不是发酵技术.

D科学家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中;培育出的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使得这种转入基因的生物发生了能遗传的编译,这一技术被称为转基因技术.因此科学家将鱼的抗冻蛋白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番茄的基因组中,使番茄的耐寒能力得到提高,所利用的生物技术是转基因技术.

故正确的说法有AD.【解析】【答案】AD14、AD【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A;在吃饭后剧烈运动;容易使肠胃中的饭粒掉到阑尾中,出现肚子疼、阑尾炎等症状。

B;喉是呼吸系统的器官;食物不能经喉吞咽下去。

C;当我们吞咽时;一方面软颚会向后延伸,阻止食物进入气管;另一方面喉的上升,令会厌软骨像门一样,将气管喉覆盖,令食物进入食道.由此可知,在吞咽那一刻,我们呼吸是暂停的.吞咽完毕,软颚、喉会厌软骨迅速恢复原位,于是呼吸可照常进行.所以当吃饭时说笑,若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下,会使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

D;体育锻炼前应做准备活动可以使得肌肉放松;不至于出现痉挛现象。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呼吸道的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等器官.【解析】【答案】AD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5、捕食被食(或吃、被吃)【分析】【解答】食物链是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的吃与被吃的关系;即捕食关系,中间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方向指向吃的一方。

【分析】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食物链的概念。16、组织分工气味动作【分析】【解答】解: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有的还形成等级.如白蚁的群体有蚁后;雄蚁、工蚁,蚁后负责产卵、雄蚁负责与蚁后交配、工蚁负责喂养蚁后、建筑蚁穴、采集食物、清理蚁穴、搬运蚁后产的卵,甚至移动蚁后等,需要彼此配合、密切合作才能维持群体的正常生存;黑猩猩群体内有严格的等级次序,有首领,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他成员必须服从首领.动物通讯是动物间的信息交流,常表现为一个动物借助自身行为或身体标志作用于其他动物(同种或异种)的感觉器官从而改变后者的行为.同种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

【分析】社会行为是指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中不同成员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如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如草原上的雄性头羊总是优先占领配偶.17、两侧对称线形动物【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解答】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有口无肛门;线形动物:身体细长,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因此,在动物的进化过程中,从扁形动物开始,身体呈两侧对称;从线形动物动物开始,有口有肛门。【解析】两侧对称线形动物18、略

【分析】

杂交育种是利用了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使基因重组,产生稳定的;可以遗传的、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是利用了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的基因组合培育出的新品种,培育出人工杂交稻来.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育种的遗传学原理.解答时可以从育种实例中的原理方面来切入.

19、略

【分析】

有性生殖指的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

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人工营养繁殖的方法主要有:嫁接、扦插、压条等.

故答案为:根;茎;叶。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营养繁殖.解答时可以从营养生殖的概念;方式方面来切入.

20、略

【分析】

人体的骨骼分成中轴骨(如颅骨;椎骨、肋骨、胸骨)和附肢骨[肢骨(肱骨和股骨)和带骨(锁骨、髋骨)]两大部分;椎骨组成成为躯干的中轴,相邻的椎骨之间有椎间盘,椎间盘既坚韧,又富弹性,承受压力时被压缩,去除压力后又复原,具有“弹性垫”样缓冲作用,并允许脊柱作各个方向的运动,可以减缓运动对脑的震荡.

故答案为:中轴骨;附肢骨;椎间盘;脑.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骨骼的分类和躯干骨的连接以及椎间盘作用.

21、略

【分析】【解析】近亲结婚的后代患有遗传病的几率要比随机婚配的后代大得多。这是因为近亲之间具有共同的祖先,近亲男女之间具有的相同基因比较多,带有相同致病基因的可能性也比较大,这些致病的基因往往通过生殖传递给子女。【解析】【答案】√22、酵母菌、乳酸菌【分析】【解答】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

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

故答案为:酵母菌;乳酸菌。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应用十分广泛,如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作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四、判断题(共4题,共24分)23、×【分析】试题分析:骨骼肌一般靠两端的肌腱连接在相邻的骨上,骨骼肌收缩时只能牵拉骨,不能使骨复位;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两组,一组肌肉收缩时,另一组舒张。因此,最简单的动作也至少需要两块骨骼肌协作完成。考点:骨、关节、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与运动的产生【解析】【答案】×24、A【分析】【解答】花生种子包括种皮和胚两部分;种皮是一种保护组织,含营养物质较少,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胚芽、胚轴和胚根内营养物质较少,所以花生可食用部分主要是子叶,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种子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辨别事物主次的能力。25、√【分析】解: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生物由于捕食关系而形成链条;若这个链条上的某成分的变化,往往会引起其他成分发生相应的变化,甚至引起整个生态系统的变化.因此生态系统中的各成分间是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关系.

故答案为:√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的一种现象.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不是不变;而是相对稳定.

此题是一道基础题,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生物存在着复杂的食物关系,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解析】√26、A【分析】【解答】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唯一的家园;我们要爱护它,人类社会应该高速发展,但不能以耕地减少为了代价,是为了保护生物圈。

故答案为:√

【分析】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唯一的家园,我们要爱护它.五、解答题(共3题,共15分)27、(1)乙黄粒显性

(2)变异25%(或1/4)

(3)黄粒【分析】【分析】此题考查了变异、基因与性状遗传的有关知识。明确变异的概念、基因的显隐性与性状遗传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解答】(1)图中乙组亲代都是黄粒;后代出现了绿粒,表明黄粒是显性性状,绿粒是隐性性状,因此根据乙组的遗传过程可以判断,黄粒为显性性状,由位于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2)生物学上,把亲子代之间及子代个体之间的的差异称为变异。乙组中产生绿粒后代的现象称为变异。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乙组中,亲代遗传给后代绿粒(yy)的基因一定是y,因此亲代黄粒的基因组成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