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极地地区(A卷·知识通关练)(解析版)_第1页
第10章 极地地区(A卷·知识通关练)(解析版)_第2页
第10章 极地地区(A卷·知识通关练)(解析版)_第3页
第10章 极地地区(A卷·知识通关练)(解析版)_第4页
第10章 极地地区(A卷·知识通关练)(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

第十章极地地区(A卷·知识通关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2022年10月26日和31日,中国第39次南极考察队分两批出发执行南极科学考察任务,预计2023年

4月上旬返回国内。第39次南极考察将围绕南大洋重点海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等重大科学问题,

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根据图文信息,在南极地区考察,不可能遇到的危险是()

A.在冰原上咆哮的暴风雪会使人晕眩迷途B.饥饿的白熊疯狂觅食会袭击科考队员

C.酷寒的天气,会导致考察队员冻伤D.冰隙纵横交错造成考察队员岀行障碍

【答案】B

【详解】南极气候酷寒,多狂风,干燥,南极科考可能遇到的危险有,在冰原上咆哮的暴风雪会使人晕眩

迷途;酷寒的天气,会导致考察队员冻伤;冰隙纵横交错造成考察队员出行障碍。故ACD可能;白熊一般

指北极熊,是北极的代表动物,南极没有白熊,故B不可能,本题要求选择不可能的选项,故选B。

2.中国南极地区科考站工作人员借助LED灯给植物照明,让科考工作者在南极地区也能吃上新鲜的蔬菜

瓜果。在南极地区建设温室大棚需要克服的困难有()

①大风②暴雨③严寒④湿热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

【详解】南极大的自然环境为酷寒、烈风,纬度高,气温低,终年受高压控制,没有暴雨和湿热。故选B。

3.下列科学考察站位于北极地区的是()

A.长城站B.中山站C.昆仑站D.黄河站

【答案】D

【详解】位于北极地区的我国科学考察站是黄河站;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是位于南极地区的科学科考

第1页共13页.

站。故选D。

4.南极洲的代表动物是()

A.磷虾B.企鹅C.海豹D.鲸

【答案】B

【详解】有“南极主人”之称的代表动物是企鹅,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故选B。

5.我国科考船去南极地区考查的时间在12—2月,此时南半球处于()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答案】B

【详解】3、4、5月是北半球的春季,6、7、8月是北半球的夏季,9、10、11月是北半球的秋季,12、1、

2月是北半球的冬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我国对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为12月-次年2月份,此时

是南半球的夏季.故选B。

6.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

A.冰岛B.格陵兰岛C.苏门答腊岛D.马达加斯加岛

【答案】B

【详解】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位于北美洲的格陵兰岛,面积约217万平方千米,主权属于欧洲的丹麦,

故选B。

7.北极地区典型的代表性动物是()

A.北极熊B.磷虾C.企鹅D.海象

【答案】A

【详解】北极地区典型的代表性动物是北极熊,A正确;南极洲及其附近海洋中特有的动物资源有企鹅和

磷虾,排除BC;海象主要生活在北极或近北极的温带海域,排除D;故选A。

8.相对于南极地区来说,北极地区()

A.气温更高B.平均海拔更高C.风力更大D.降水量更少

【答案】A

【详解】南极比北极更寒冷,北极地区相对南极气温更高,A正确;南极以高原为主,北极地区主要为北

冰洋,北极地区平均海拔更低,B错误;南极地区与北极地区均为酷寒、干燥、烈风的特征,风力和降水量

都很少,差别不大,CD错误。故选A。

读下图,回答9-11小题。

第2页共13页.

9.我国四个科学考察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发生的是()

A.昆仑站B.长城站C.中山站D.泰山站

10.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代表动物是北极熊

B.淡水资源贫乏

C.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南极科考的最佳时间

D.酷寒、狂风、降水丰富是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

11.图中四个科考站建站时间的先后顺序是()

①昆仑站②泰山站③中山站④长城站

A.②③①④B.③④①②C.①②③④D.④③①②

【答案】9.B10.C11.D

【解析】9.南极圈是南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的界线,界线以南的区域有极昼极夜现象,以北则没有。据图

可知,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北,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故选B。

10.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企鹅,故A错误;南极地区储存了人类可用淡水的72%,是淡水资源最丰富的

地区,故B错误;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是南极科考的最佳时间,故C正确;酷寒、干

燥、烈风是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故D错误。故选C。

11.长城站建成于1985年2月20日,中山站建立于1989年2月26日,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胜利

建成,泰山站于2014年2月8日正式建成开站,故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中,由早到晚的顺序是长城站、中

山站、昆仑站、泰山站,④③①②正确,故选D。

【点睛】南极地区泛指南极圈以南的地区,属于高纬度,气候严寒。酷寒、烈风、干燥是南极地区自然环

境的真实写照。这里年平均气温达-30°C,被称为世界的“寒极”;年平均降水量小于50毫米,被称为"白色荒

漠";这里还是世界上风速最大、风力最强劲的地区。

12.下图漫画反映北极熊面临的生存困境是()

第3页共13页.

A.北半球陆地面积缩小B.当地人口密度加大

C.世界的能源消耗增加D.冰层融化速度加快

【答案】D

【详解】由图信息可知,漫画显示北极熊面临的生存困境是冰层融化速度加快,生存空间缩小,故D正确;

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故A错误;北极地区,气候严寒,人口稀疏,故B错误;漫画中看不出世界的能源消

耗是否增加,故C错误。依据题意,故选D。

13.近年来,北极地区的“白色”的面积逐渐缩小,“蓝色”的面积不断扩大,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周边陆地注入的河水量增多B.全球气候变暖

C.获得太阳辐射的热量减少D.地热能资源丰富

【答案】B

【详解】由于全球气候日益变暖,使得两极地区冰川川消融速度加快,从而出现了北极地区的“白色”面积在

逐渐减少,“蓝色面积却不断扩大的现象,故B对,ACD错,故选B。

北极地区地处高纬,虽然气候环境恶劣,但在其范围内却生存着大量的野生动物。据此完成14-15小题。

14.北极地区的范围是指()

A.北冰洋所在地区B.北极圈以北地区

C.亚欧北部地区D.北美北部地区

15.我们在北极地区会看到的动物是()

A.熊猫B.企鹅C.大象D.北极熊

【答案】14.B15.D

【解析】14.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故B

正确,ACD错误,故选B。

15.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熊,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企鹅;故D正确,B错误;熊猫是中国的国宝,

故A错误;大象一般生活在热带森林、丛林、草原地带。广泛分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和南亚及东南亚

第4页共13页.

以至中国南部边境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主产于印度、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故C错误。依据题意,

故选D。

【点睛】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南极地

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16.环绕北极地区的大洲不包括()

A.北美洲B.欧洲C.亚洲D.大洋洲

【答案】D

【详解】北极地区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北,包括北冰洋大部分以及周围的一些陆地,这些陆地分别属于三个

大洲,分别是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

17.南极大陆的主要气候特征不包括()

A.烈风B.干燥C.多雨D.酷寒

【答案】C

【详解】南极地区主要受纬度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冰原气候,气候特征是酷寒、狂风、干燥。气候特征中

不包括多雨。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18.被称为世界的“寒极”和“白色荒漠”的是()

A.北极地区B.南极地区C.东南亚D.非洲

【答案】B

【详解】被称为世界的‘“寒极”和“白色荒漠”的是南极地区,因为南极地区大部分被冰雪所覆盖,但降水稀

少,年降水量不足50mm,比撒哈拉沙漠还要干燥,从而被称为“白色荒漠”;南极地区年均气温达-30°C,

被称为世界的“寒极”,B正确,北极地区、东南亚、非洲都没有“寒极”和“白色荒漠”的称号,ACD错误。

故选B。

19.由于全球升温,导致两极地区冰川融化,特别是北极地区,北极熊经常被困浮冰,觅食困难。下列做

法不能缓解这一问题的是()

A.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

B.多燃用煤炭、石油,少使用木柴当燃料

C.保护植被,增加林地面积

D.使用节能电器

【答案】B

【详解】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减少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温室气体的

排放,有利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故A正确;多使用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会加剧

全球气候变暖,故B错误;保护植被,增加林地面积,增强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有利于缓解全球气候变

暖,故C正确;使用节能电器,减少用电量,减少火力发电等温室气体排放量,有利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

故D正确,根据题干要求应选择不能的选项,故符合题意的选项应为B。

20.世界上唯一无人定居的大洲是()

第5页共13页.

A.南极洲B.北美洲C.亚洲D.非洲

【答案】A

【详解】南极洲至今无人定居的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恶劣,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该大洲以冰原

气候为主,不适宜人类居住,A正确,排除BCD。故选A。

21.泰山站主楼建筑架空离地的设计,主要考虑因素是()

A.防积雪融水进入B.防寒保暖

C.防大风积雪掩埋D.防御动物侵袭

【答案】C

【详解】南极洲风力强劲,地面多积雪,经常有风雪天气,类似与沙漠上的沙丘移动,所以泰山站主楼建

筑架空离地是避免被风雪掩埋。故C正确;南极地区气候酷寒,冰雪不会融化,故A错误;建筑架空离地,

上下透风,不利于防寒保暖,故B错误;南极代表动物是企鹅,不会袭击人类,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

选C。

如下图,在某科考营地的当地时间12月25日17:30左右,科考队员正进行露天足球赛时,有两位“不

速之客”毫不畏惧地冲入了比赛场地。据图完成22-23小题。

22.依图示信息可知,该科考营地应位于()

A.格陵兰岛B.青藏高原C.南极大陆D.冰岛

23.在12月下旬该地有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为()

A.狂风暴雨B.极夜C.沙尘暴D.太阳终日不落

【答案】22.C23.D

第6页共13页.

【解析】22.企鹅通常被当作是南极的象征,两位“不速之客”企鹅亳不畏惧地冲入了某科考营地露天足球比

赛场地,可以说明该科考营地应位于南极大陆上,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3.分析图中信息可知,该地冰雪覆盖,有企鹅,应是南极洲,南北半球季节相反,12月25日,北半球是

冬季,而南半球是夏季,此时南极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终日不落,故B错误,D正确;南极地区冰雪覆盖,

气候干旱,不可能出现狂风暴雨和沙尘暴,故AC错误。依据题意,故选D。

24.下面是四位同学描写南极地区的语句,其中最准确的是()

A.黄沙遍地,狂风骤起,骆驼跋涉B.深山老林,狂风呼啸,阴森恐怖

C.冰天雪地,冰山漂移,企鹅漫步D.绿树成荫,鸟儿欢叫,鲜花遍地

【答案】C

【详解】南极地区气候酷寒、狂风、干燥,冰川广布,代表动物是企鹅,因此“冰天雪地,冰山漂移,企鹅

漫步”最恰当,根据题意排除ABD,故选C。

25.在南极地区科学考察中,为保护极地环境,建议()

A.焚烧废弃物品B.运回生活垃圾C.掩埋老旧设备D.捕捉喂养企鹅

【答案】B

【详解】南极大陆是唯一无人定居的大陆,有独特的自然环境,保护南极大陆自然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责

任,A项焚烧废弃物品、C项掩埋老旧设备、D项捕捉喂养企鹅都是对极地自然环境的破坏,所以排除A、

C、D三项,为保护极地环境,应该运回生活垃圾,减少对极地环境的影响。选B。

二、解答题(50分)

26.读“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科学考察站中,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站。

(2)从南极点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___(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3)当科考队员到达南极洲时,迎接他们的“南极小主人”(代表性动物)是___。

(4)当我们遂宁市的中、小学放暑假时,南极地区会出现___现象(极昼或极夜)。

(5)近年来,北极地区的“白色”面积在逐渐减少,“蓝色”面积却不断扩大,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海啸B.气候变暖C.板块的运动D.注入的海水增多

第7页共13页.

(6)爱护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南极洲,下列哪一项做法是正确的___。

A.为了保护科考人员的安全,对所遇到的海豹应予以猎杀

B.大规模开发南极矿产资源

C.把丢弃的垃圾埋在雪地里

D.作为科研基地和平利用

(7)中山站在南极点的___方向。

(8)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是___站。

【答案】长城站顺时针企鹅极夜BD正北黄河

【解析】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夏季出现极昼时,太阳总在地平线上,但太阳高度小,阳光娇弱无

力,根本无法驱散冰原上的寒气。冬季出现极夜时,长夜漫漫,暴风雪在冰原上不停地咆哮。无论南极洲

还是北冰洋,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地球_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

【详解】(1)读南极地区图可知,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科学考察站中,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北,不会出

现极昼极夜现象。

(2)地球自传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南极点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顺时针方向,北极地区地球自转方向

是顺时针。

(3)当科考队员到达南极洲时,迎接他们的“南极小主人”是企鹅,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

(4)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当遂宁市的中、小学放暑假时,北半球是夏季,此时南极地区是冬季,南极地

区会出现极夜现象。

(5)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北极

地区的“白色”面积在逐渐减少,“蓝色”面积却不断扩大,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气候变暖,故选B。

(6)为了保护科考人员的安全,对所遇到的海豹应予以猎杀,大规模开发南极矿产资源,把丢弃的垃圾

埋在雪地里这些都会造成南极地区环境破坏,A、B、C错误。爱护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南极洲,作为科

研基地和平利用,D正确。故选D。

(7)地轴与地球表面有两个交点,叫两极.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与其对应的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站在南

极点上,任何方向都是北方。因此可知,中山站位于南极点的正北方向。

(8)2004年中国在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上建立了第一个北极科考站黄河站。

【点睛】本题考查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位置、动物名称及昼夜长短特点等,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

可。

27.读“南极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第8页共13页.

(1)图中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方向(逆时针或顺时针)。

(2)图中的海洋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3)我国两个科学考察站⑦______,⑧______,⑦附近的半岛是______。

(4)A点在B点的______方,D点在B点的______方。

(5)填出所在大洲:⑤是______,⑥是______。

(6)南极洲蕴藏的矿产资源最主要的是______和______石。

【答案】顺时针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长城站中山站南极半岛

西北东南南美洲非洲煤炭铁矿

【分析】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

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冰雪高原之

称。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图是南极地区的俯视图,因此自转方向是顺时针。

(2)读图可知,①位于南美洲的西部,是太平洋,②因此是大西洋。③是印度洋。

(3)读图可知,⑦位于极圈以外,因此是长城站,⑧是中山站。我国长城站附近的半岛是南极半岛。

(4)读图可知,A纬度位置比B纬度位置低,因此A位于B的北边,且A位于B的西边,因此A位于B

的西北方向。同理,D位于B的东南方向。

(5)读图可知,⑤是南美洲,⑥是非洲。

(6)南极洲蕴藏的矿产资源最主要的是煤矿和铁矿石。

28.2020年8月27日,位于格陵兰岛东北部的史帕特冰川断裂掉落约110平方千米的冰体,相当于我们兰

山区总面积的1/6。读北极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第9页共13页.

(1)史帕特冰川位于________洲,纬度约为________,地处北极点的________方向。该冰川崩塌时,北极

地区________(昼夜长短情况),处于________(暖/寒)季。

(2)冰川的变化是研究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框图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词语完成对冰面积变化原因

及其影响的分析。

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我国预计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

(3)结合图文资料,写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具体措施。(至少两点,2分)

【答案】(1)北美洲;80°N;正南/南;昼长夜短;暖。

(2)①二氧化碳;②变暖;③上升

(3)植树造林,增加二氧化碳吸收量;节约能源或开发利用风能等清洁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加强政

府监管,控制工厂二氧化碳排放量。

第10页共13页.

【分析】本题考查北极地区图、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影响等,结合所学知识点认真分析图形回答,整体

难度不大,重点就在于学生对于图形的阅读和全球气候变暖的理解与把握。

【详解】(1)读图可知,史帕特冰川位于北美洲的格陵兰岛,纬度约为80°N,该地位于北极点的正南方向,

北极点位于地球的最北端,因此从北极点出发任何方向都是向正南方向,8月份为北半球的夏季,此时太阳

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极地区昼长夜短,处于暖季。

(2)随着经济的发展,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地区冰川融化,为此将会导

致海平面上升,会淹没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同时生物多样性也发生改变。

(3)分析材料三的相关信息和资料可知,实现“碳中和”的具体措施是:植树造林、发展低碳经济、随手关

灯、绿色出行等。

29.读南极洲简图,回答下列各题。(9分)

(1)南极地区主要位于以南的广大区域,距南极洲最近的大洲是

(2)(2)填出中国科学考察站的名称AB

(3)从南极半岛开始,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绕南极洲航行一周,轮船先后经过的大洋依次是()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D.印度洋、太平洋、印度洋

(4)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

(5)请说出南极地区与北极地区自然环境有什么不同点:

(2分)

(6)我国“雪龙号”考察船把南极科考站的生活垃圾转运回国的原因是

(2分)

【答案】(1)南极圈(南纬66.5°)南美洲(2)A长城站B中山站

(3)A(4)企鹅;北极熊(5)南极地区更冷;风力更大更多;北极地区降水较南极多

(6)保护南极地区的环境

第11页共13页.

【详解】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

我国在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

(1)从图中可知,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