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01/18/wKhkGWekYCmASn7cAAMSXSPjnuU273.jpg)
![专题06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01/18/wKhkGWekYCmASn7cAAMSXSPjnuU2732.jpg)
![专题06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01/18/wKhkGWekYCmASn7cAAMSXSPjnuU2733.jpg)
![专题06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01/18/wKhkGWekYCmASn7cAAMSXSPjnuU2734.jpg)
![专题06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01/18/wKhkGWekYCmASn7cAAMSXSPjnuU27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6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洛阳,来自日本、哈萨克斯坦、萨尔瓦多等国的青年齐聚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参观“一粒米的漕运之旅”,在美食大师身边学习制作牡丹燕菜、老洛阳烫面角等洛阳传统小吃,体验当地美食文化,穿越十三朝古都,领略数千年的繁华。这是“Z世代的2023:以丝路之名”活动中的一个场景。这样的活动可以使这些国家的青年()①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②感受中华文化的底蕴③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④体会中华文化优于其他文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站立在960多万平方千米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养分,拥有14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新时代自信中国人要()①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发展有信心②拒绝外来文化,避免思想文化碰撞和价值观念冲突③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④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2023年9月,“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有利于()①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物质支持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③传承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④推动中华所有文化创新性发展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4.2023年,“科目三舞蹈”爆红寒冬,火到国外;“哈尔滨冰雪旅游”给冰冷的北方引来人山人海;春晚热曲“舞乐新疆”,美轮美奂,惊艳全网;土味的“村BA”篮球赛、“村超”足球赛带动了当地的特色旅游,带火了乡村特色文化。对此,你的正确看法有()①有利于推动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赞美②广大群众的主动参与和实践,为文化体育活动注入新的活力③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强文化自信④展现了文化的魅力和多彩,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智力支持和物质保障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5.2024年甲辰龙年春晚以“龙行龘龘是欣欣家国”为主题,一个不太常见的汉字——“龘”成了热议的焦点。根据《康熙字典》的记载,“龘”出自第一部楷书字典《玉篇》,音同“沓(dá)”。“龙行龘(dá)龘(dá)”就是形容龙腾飞的样子,昂扬而热烈。这可以体现()①中华文化有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②“龘”字彰显出中华文明的灵动之美和雅正之气,坚定了我们的文化自信③该春晚主题来源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娱乐上,更需要深入思考其内涵和价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为这一新闻事件撰写“微点评”,下列文案可以采用的是()①春节获得联合国官方认可,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②中国传统节日走向世界,将极大地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③这一决议是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交流的生动实践④春节成为世界节日表明中华文化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7.从2004年9月匈牙利匈中双语学校成立,到2022年中文已正式纳入沙特国民教育体系,世界人民以中文为桥梁,更好地了解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在这一趋势中,我们肩负的文化使命有()①在文明交流中展现文化自信②吸收外来,铸就文化新辉煌③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④熔铸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8.2023年6月10日,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系列活动在广安乐活城景区启动。本次活动通过举办非遗展演、非遗展播、非遗展览等系列活动,展示广安的非遗保护成果,推进非遗融入群众日常生活。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有利于()①学习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②中国人民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③让中华文化得到世界普遍认同,消除文化差异④人们更好地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有一种浪漫,叫“中国人给航天器取名”:空间站叫“天宫”、导航卫星叫“北斗”、科学卫星叫“悟空”、月球探测器叫“嫦娥”、火星探测器叫“天问”……每一个响亮的名字背后,都是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一个个寓意深刻的名字()①预示着中华文化终将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②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③蕴含着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④彰显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特点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开学第一课》精选三个国家重大文化工程—国家版本馆、《儒藏》《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着眼于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的大范畴,贯通历史、现在和未来,引导青少年更好地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这()①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表明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③表明要坚定文化自信必须要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④启示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延续文化血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艺作品展于2023年11月17日在郑州开幕。展览共设四个展厅,分别以厚重河南文化行、现代河南发展行、大美河南风光行、幸福河南生活行作为主题。厚重河南文化行,从河南丰富的文化景观、文化遗存、历史文物和文化典籍中传承文明基因、汲取创作灵感,以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等宝贵精神财富为创作源泉,全景式展现兼容并蓄、革故鼎新、生生不息的中原文化。此活动旨在()A.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B.学习借鉴其他文明,促进自身文明发展C.赓续文化基因,厚植文化自信 D.巧借媒体之力,全面展现河南形象12.杭州亚运会体现着独特的中国气派。开幕式上,国风少年以地为画、踏墨而舞,“一抹丹青”将时光拉回千年前;地屏上,在水光潋滟的江南画境中,全景立体影像构筑的拱宸桥跃然于大运河之上……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表现出历久弥新生命力③我们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④我们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2023年9月30日是第十个烈士纪念日。某市中小学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近百名学生参加了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多所学校举办主题演讲、诗歌朗诵、寻访红色足迹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利于()①继承革命文化,赓续红色基因②传承创新精神,构筑中国价值③坚定文化自信,弘扬民族精神④吸收外来文化,发展中华文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2023年9月26日至28日,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曲阜举办。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雪克来提•扎克尔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要高度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主动维护人类文明的进步性,切实促进人类文明的包容性,大力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这启示我们,在新时代要()①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扩大文化的影响力③全面传承中国传统文化④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同而不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5.带有汉泥封印的毛笔手写通知书、寄托着“山海情”的普洱茶砖,可存千年的“复活”开化纸、手工绣制的精美彝绣卡套……2023年仲夏时节,各大高校的录取通知书纷纷“上新”,“花式”秀文化、话传承。这一独特的“中国式浪漫”()①体现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②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③是我国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④能够激发中国人内心的文化自信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16.“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2023年暑期,一部号称“史上最长国产动画”的电影《长安三万里》点燃了一股“唐诗热”。近年来,国产优秀动画电影题材不断推陈出新,主题涵盖历史文化、古典神话、民间传说等。国产动画电影的出圈()①说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要原汁原味、坚守传统②彰显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③充分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④表明人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是文化自信的体现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17.2023年10月19日,我国首次在南海1500米深海发现明代沉船遗址,提取出水瓷器等近580件(套),实证中国先民开发、利用、往来南海的历史事实。此次南海考古发现()①展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证明了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③实证了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底蕴深厚④能够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8.盘点2023国风浪漫时刻:成都大运会开幕式,青春主场遇上国风蜀韵;高校迎新生,录取通知书遇上国家级“非遗”;越剧《新龙门客栈》火了,悠长戏腔遇上国风青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更多年轻人心里,有利于()①加强国民的人文素质教育和审美能力的培养②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民文化自信③养护精神,充盈个人的精神世界④我们追求更丰富精彩的物质生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9.2023年3月5日,是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全国各地开展学雷锋送温暖、学雷锋剪纸绘画、学雷锋志愿服务等活动,用实际行动擦亮“雷锋精神”名片,激发雷锋精神的新时代生命力。此举意在()①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市民的道德品质③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复制雷锋的全部事迹④感悟雷锋精神强大感召力,汲取向上向善的力量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0.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度,传承着伟大的文明。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大漠孤烟、江南细雨,总让人思接千载、心驰神往;黄河九曲、长江奔流,总让人心潮澎湃、豪情满怀。良渚、二里头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宝,国家版本馆的文脉赓续……国家主席习近平的2024年新年贺词这段话,让我们感受到()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自信的中国人对文化有底气③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凸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④弘扬革命传统,赓续红色血脉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材料分析题:21.这个冬天,哈尔滨旅游火了,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涌进这座城市赏冰赏雪。元旦期间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创造约60亿经济价值。让我们一起解码哈尔滨旅游热背后的故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哈尔滨文旅局工作人员先后到各大景区与现场游客亲切交流,征询意见建议;市交通部门印制“地铁摆渡票”,乘客可免费往返冰雪大世界到太阳岛区间;统一安装新的出租车计价器,从快从严从重处罚宰客现象;路边的药房开通全国异地医保……材料二元旦期间,哈尔滨各景区、街区创新打造新业态新场景。索菲亚教堂、兆麟公园、中央大街等历史景区推出“印象索菲亚•冰版画新年”、第50届冰灯艺术游园会、“点亮百年老街”创意灯饰节、千年非遗民俗“打铁花”等多项活动,让游客感受一个传统与创新激情碰撞的哈尔滨。材料三黑龙江省文旅厅党组书记何晶曾说,哈尔滨爆火,并不是偶然。他们已经做了一年的准备。从2023年年初开始运用所有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多维度宣传黑龙江,还邀请文旅的头部博主对冰雪旅游进行宣传。在旅游热度不断上升的过程中,政府不断调整策略,加强对企业的合理引导,努力打造一个最具烟火气的冰城。(1)材料一体现了哈尔滨政府遵循怎样的宗旨?(2)结合材料二,从“坚持文化自信”的角度,分析哈尔滨旅游越来越火热的原因。(3)“上半年有‘滋’有味,下半年‘滨’至如归”。哈尔滨火热旅游业背后,给其他地区政府实施高质量发展哪些有益的启示?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23年9月23日,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在浙江杭州揭开神秘面纱,满满的东方文化元素“刷屏”现场。材料一在运动员入场仪式上,展示国家姓名的花窗背景镶嵌着梅、兰、竹、菊图案、以君子之风迎八方来客,为“同住亚细亚”的广阔胸怀添上生动注脚。在迎宾表演《水润秋辉》中,演员们所击之鼓以良渚玉琮为原型,传递来自远古的呼唤,以良渚之光交映秋分之辉。在短片《相约杭州》中,“良渚少女”,与现代少年还跨越时空同频共振,展现出“爱达未来”的古今相融瞬间。《国风雅韵》以诗句“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作为结尾,在AR技术加持下,寄托着古今美好心愿的灯笼随着吟诵的诗句升腾而起,与“和为贵”理念共同融汇为点点星河。材料二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以“潮起亚细亚”为主题,共分为《国风雅韵》、《钱塘潮涌》、《携手同行》三个篇章,将杭州五千多年文明史,千年宋韵文化与数字之城的特色融合展现。以“水”要素贯穿全程,展现新时代中国与亚洲、与世界的文化交融。讲好中国故事,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日益提高。面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号召,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1)结合亚运会开幕式,从“守望精神家园”角度,谈谈你对中华文化特点和价值的理解。(2)请阐述杭州亚运开幕式上讲述中国故事对我们延续文化血脉、坚定文化自信有什么启示?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博物馆(院)工作,强调“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学校组织学生走进博物馆观展、研学,开启一场“博悟之旅”。1号展厅推出“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阶段性成果展”,展示1750件(套)历代绘画佳作高清打样稿,再现中国古代绘画2000余年的发展历程。2号展厅推出“人格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展”,陈列中国共产党人饱含深情的手稿、书信等珍贵文献及实物170余件,用故事化的方式讲述党史。3号展厅推出“逐梦寰宇问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成就展”,展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等模型和航天服、火箭发动机等实物,展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1)同学们在观展后纷纷感叹:“这次参观让我们增强了文化自信!”结合材料,请你分析大家发出这个感叹的理由。(2)如果你是博物馆的“小小讲解员”,你将如何讲好中华文化故事?24.以下材料摘自习近平总书记2024年新年贺词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的很显底气。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度,传承着地上大漠孤烟、江南细雨,总让人思接千载、心驰神往;黄河九曲、长江奔流,总让人心潮澎湃、豪情满怀;良渚、二里头的文明曙光,殷虚甲骨文的文字传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宝,国家版本馆的文脉赓续……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1)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显底气。有人说,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坚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你是否同意上述说法,说说你的理由。经过七十多年的建设发展,云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些成就让云南人更加自信。企业代表说:“雪兰牛奶三次蝉联云南省绿色食品10强企业,坚定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决心,继续做大做强企业品牌,为推动云南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作出贡献。”杨丽萍,被称为国内原生态舞蹈的领军者,在她看来云南少数民族众多,文化特色鲜明,尤其是原生态的民族民俗文化颇具代表性。多年来她将一部部反映中国传统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作品推向了世界舞台。耿家盛,云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公司高级技师,他通过反复琢磨,自主设计、磨制出一种“高硬度合金堆焊机加工刀片”,让拉丝机成为昆重公司的拳头产品,行销海内外。25.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二四年新年贺词中讲到: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坚实。疫情防控平稳转段,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有力量。经过久久为功的磨砺,中国的创新动力、发展活力勃发奔涌。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见神采。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精彩纷呈,体育健儿勇创佳绩;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显底气。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度,传承着伟大的文明……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1)请你举例说明“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坚实”。(至少2例)(2)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自信的中国人对文化有底气。对此,请你谈谈我国坚守文化自信的意义。(至少2点)
专题06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测试题(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1.在洛阳,来自日本、哈萨克斯坦、萨尔瓦多等国的青年齐聚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参观“一粒米的漕运之旅”,在美食大师身边学习制作牡丹燕菜、老洛阳烫面角等洛阳传统小吃,体验当地美食文化,穿越十三朝古都,领略数千年的繁华。这是“Z世代的2023:以丝路之名”活动中的一个场景。这样的活动可以使这些国家的青年()①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②感受中华文化的底蕴③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④体会中华文化优于其他文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分析题干联系教材内容可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来自日本、哈萨克斯坦、萨尔瓦多等国的青年参观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体验当地美食文化,穿越十三朝古都,领略数千年的繁华,这能够使他们领略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中华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故②③符合题意;文化自信是指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题干中的活动重在让他国青年领略中华文化,这与坚定文化自信无关,故①不符合题意;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中华文化优于其他文化”的说法不合理,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2.“站立在960多万平方千米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养分,拥有14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新时代自信中国人要()①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发展有信心②拒绝外来文化,避免思想文化碰撞和价值观念冲突③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④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做自信的中国人。依据教材知识,新时代做自信的中国人要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发展有信心,面对思想文化碰撞和价值观念冲突要培育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故①③④符合题意;做自信的中国人并不拒绝外来优秀文化,拒绝外来文化说法太绝对,面对思想文化碰撞和价值观念冲突要培育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不是避免,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3.2023年9月,“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有利于()①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物质支持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③传承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④推动中华所有文化创新性发展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弘扬中华文化。题干中,“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故②③说法正确;申遗属于弘扬中华文化,不是物质支持,故①说法错误;“所有文化”说法太绝对,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4.2023年,“科目三舞蹈”爆红寒冬,火到国外;“哈尔滨冰雪旅游”给冰冷的北方引来人山人海;春晚热曲“舞乐新疆”,美轮美奂,惊艳全网;土味的“村BA”篮球赛、“村超”足球赛带动了当地的特色旅游,带火了乡村特色文化。对此,你的正确看法有()①有利于推动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赞美②广大群众的主动参与和实践,为文化体育活动注入新的活力③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强文化自信④展现了文化的魅力和多彩,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智力支持和物质保障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化自信。题干中的各地特色带动了当地的特色旅游,带火了乡村特色文化。这体现了广大群众的主动参与和实践,为文化体育活动注入新的活力。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强文化自信,故②③符合题意;题干未涉及有利于推动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赞美,故①不符合题意;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智力支持和精神保障,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5.2024年甲辰龙年春晚以“龙行龘龘是欣欣家国”为主题,一个不太常见的汉字——“龘”成了热议的焦点。根据《康熙字典》的记载,“龘”出自第一部楷书字典《玉篇》,音同“沓(dá)”。“龙行龘(dá)龘(dá)”就是形容龙腾飞的样子,昂扬而热烈。这可以体现()①中华文化有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②“龘”字彰显出中华文明的灵动之美和雅正之气,坚定了我们的文化自信③该春晚主题来源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娱乐上,更需要深入思考其内涵和价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析题文,题文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独特的魅力,“龘”字彰显出中华文明的灵动之美和雅正之气,坚定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启示我们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娱乐和消遣上,更需要深入思考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故②④符合题意;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说法太绝对,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之一,故①说法错误;该主题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6.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为这一新闻事件撰写“微点评”,下列文案可以采用的是()①春节获得联合国官方认可,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②中国传统节日走向世界,将极大地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③这一决议是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交流的生动实践④春节成为世界节日表明中华文化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文化的影响、文化交流、文化多样性。第78届联合国大会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说明春节得到了联合国官方的认可,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中国传统节日走向世界,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这一决定也体现了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了文化交流的生动实践,故①②③符合题意;文化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7.从2004年9月匈牙利匈中双语学校成立,到2022年中文已正式纳入沙特国民教育体系,世界人民以中文为桥梁,更好地了解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在这一趋势中,我们肩负的文化使命有()①在文明交流中展现文化自信②吸收外来,铸就文化新辉煌③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④熔铸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认识坚定文化自信。依据题文描述,世界人民以中文为桥梁,更好地了解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们要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文明交流中展现文化自信,①②说法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是我们肩负的文化使命,③④说法与题不符;故本题选A。8.2023年6月10日,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系列活动在广安乐活城景区启动。本次活动通过举办非遗展演、非遗展播、非遗展览等系列活动,展示广安的非遗保护成果,推进非遗融入群众日常生活。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有利于()①学习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②中国人民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③让中华文化得到世界普遍认同,消除文化差异④人们更好地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化自信。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系列活动在广安乐活城景区启动,推进非遗融入群众日常生活,有利于学习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有利于中国人民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让人们更好地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故①②④说法正确;“得到世界普遍认同,消除文化差异”,说法太绝对,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9.有一种浪漫,叫“中国人给航天器取名”:空间站叫“天宫”、导航卫星叫“北斗”、科学卫星叫“悟空”、月球探测器叫“嫦娥”、火星探测器叫“天问”……每一个响亮的名字背后,都是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一个个寓意深刻的名字()①预示着中华文化终将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②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③蕴含着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④彰显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特点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华文化的认识。“每一个响亮的名字背后,都是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蕴含着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彰显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特点,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故②③④说法正确;文化不分优劣,“最优秀”的说法错误,故①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10.《开学第一课》精选三个国家重大文化工程--国家版本馆、《儒藏》《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着眼于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的大范畴,贯通历史、现在和未来,引导青少年更好地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这()①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表明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③表明要坚定文化自信必须要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④启示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延续文化血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坚定文化自信。材料通过《开学第一课》精选的三个国家重大文化工程,说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表明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启示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延续文化血脉,故①②④说法正确;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1.“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艺作品展于2023年11月17日在郑州开幕。展览共设四个展厅,分别以厚重河南文化行、现代河南发展行、大美河南风光行、幸福河南生活行作为主题。厚重河南文化行,从河南丰富的文化景观、文化遗存、历史文物和文化典籍中传承文明基因、汲取创作灵感,以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等宝贵精神财富为创作源泉,全景式展现兼容并蓄、革故鼎新、生生不息的中原文化。此活动旨在()A.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B.学习借鉴其他文明,促进自身文明发展C.赓续文化基因,厚植文化自信 D.巧借媒体之力,全面展现河南形象【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民族精神、学习借鉴其他文明、巧借媒体之力等都不是此次活动的主旨,故ABD不符合题意;依据教材知识,河南省举办文化展,全景式展现兼容并蓄、革故鼎新、生生不息的中原文化,是为了赓续文化基因,厚植文化自信,故C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2.杭州亚运会体现着独特的中国气派。开幕式上,国风少年以地为画、踏墨而舞,“一抹丹青”将时光拉回千年前;地屏上,在水光潋滟的江南画境中,全景立体影像构筑的拱宸桥跃然于大运河之上……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表现出历久弥新生命力③我们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④我们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原因、坚定文化自信的要求。“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独特的中国气派”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历久弥新生命力,我们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故②③④说法正确;“最优秀的文化”说法过于绝对,中华文化是世界上优秀的文化之一,故①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13.2023年9月30日是第十个烈士纪念日。某市中小学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近百名学生参加了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多所学校举办主题演讲、诗歌朗诵、寻访红色足迹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利于()①继承革命文化,赓续红色基因②传承创新精神,构筑中国价值③坚定文化自信,弘扬民族精神④吸收外来文化,发展中华文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依据教材知识,题文中某市中小学开展多种形式烈士纪念活动,有利于继承革命文化,赓续红色基因;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弘扬民族精神,故①③符合题意;创新精神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②不符合题意;我们要吸收外来先进文化,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4.2023年9月26日至28日,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曲阜举办。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雪克来提•扎克尔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要高度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主动维护人类文明的进步性,切实促进人类文明的包容性,大力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这启示我们,在新时代要()①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扩大文化的影响力③全面传承中国传统文化④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同而不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化自信、文明交流互鉴。题干中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这启示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扩大文化的影响力;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同而不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故①②④符合题意;我们要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5.带有汉泥封印的毛笔手写通知书、寄托着“山海情”的普洱茶砖,可存千年的“复活”开化纸、手工绣制的精美彝绣卡套……2023年仲夏时节,各大高校的录取通知书纷纷“上新”,“花式”秀文化、话传承。这一独特的“中国式浪漫”()①体现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②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③是我国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④能够激发中国人内心的文化自信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依据教材知识,题文中普洱砖茶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以这一独特的“中国式浪漫”体现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能够激发中国人内心的文化自信,故①④说法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故②不符合题意;文化自信是我国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故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6.“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2023年暑期,一部号称“史上最长国产动画”的电影《长安三万里》点燃了一股“唐诗热”。近年来,国产优秀动画电影题材不断推陈出新,主题涵盖历史文化、古典神话、民间传说等。国产动画电影的出圈()①说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要原汁原味、坚守传统②彰显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③充分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④表明人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是文化自信的体现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故①说法错误;依据教材知识,国产动画电影的出圈,彰显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充分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表明人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是文化自信的体现,故②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7.2023年10月19日,我国首次在南海1500米深海发现明代沉船遗址,提取出水瓷器等近580件(套),实证中国先民开发、利用、往来南海的历史事实。此次南海考古发现()①展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证明了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③实证了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底蕴深厚④能够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分析题文,我国在南海深海发现明代沉船遗址,提取出水瓷器等近580件,实证了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能够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故①③④符合题意;中华文化是世界上优秀的文化之一,故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8.盘点2023国风浪漫时刻:成都大运会开幕式,青春主场遇上国风蜀韵;高校迎新生,录取通知书遇上国家级“非遗”;越剧《新龙门客栈》火了,悠长戏腔遇上国风青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更多年轻人心里,有利于()①加强国民的人文素质教育和审美能力的培养②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民文化自信③养护精神,充盈个人的精神世界④我们追求更丰富精彩的物质生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养护精神的意义。守护生命,要养护精神。题干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更多年轻人心里,有利于加强国民的人文素质教育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民文化自信;养护精神,充盈个人的精神世界,故①②③符合题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利于我们追求更丰富精彩的物质生活,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19.2023年3月5日,是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全国各地开展学雷锋送温暖、学雷锋剪纸绘画、学雷锋志愿服务等活动,用实际行动擦亮“雷锋精神”名片,激发雷锋精神的新时代生命力。此举意在()①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市民的道德品质③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复制雷锋的全部事迹④感悟雷锋精神强大感召力,汲取向上向善的力量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全国各地纷纷开展学雷锋送温暖、学雷锋剪纸绘画、学雷锋志愿服务等活动,此举意在昂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市民的道德品质,感悟雷锋精神的强大感召力,汲取向上向善的力量,说明了我们要学习雷锋精神,关爱他人生命,服务社会,在平凡中创造伟大,故①②④说法正确;学雷锋要学习雷锋精神,落实在实际行动中,并不是复制雷锋的全部事迹,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20.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度,传承着伟大的文明。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大漠孤烟、江南细雨,总让人思接千载、心驰神往;黄河九曲、长江奔流,总让人心潮澎湃、豪情满怀。良渚、二里头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宝,国家版本馆的文脉赓续……国家主席习近平的2024年新年贺词这段话,让我们感受到()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自信的中国人对文化有底气③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凸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④弘扬革命传统,赓续红色血脉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文化自信。题干中大漠孤烟、江南细雨,黄河九曲、长江奔流;文明曙光,文字传承,文化瑰宝,国家版本馆的文脉赓续,这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自信的中国人对文化有底气;故①②符合题意;题干是文化建设,不是生态文明建设,故③不符合题意;强调的是措施,与题意不符,故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二、材料分析题:21.这个冬天,哈尔滨旅游火了,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涌进这座城市赏冰赏雪。元旦期间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创造约60亿经济价值。让我们一起解码哈尔滨旅游热背后的故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哈尔滨文旅局工作人员先后到各大景区与现场游客亲切交流,征询意见建议;市交通部门印制“地铁摆渡票”,乘客可免费往返冰雪大世界到太阳岛区间;统一安装新的出租车计价器,从快从严从重处罚宰客现象;路边的药房开通全国异地医保……材料二元旦期间,哈尔滨各景区、街区创新打造新业态新场景。索菲亚教堂、兆麟公园、中央大街等历史景区推出“印象索菲亚•冰版画新年”、第50届冰灯艺术游园会、“点亮百年老街”创意灯饰节、千年非遗民俗“打铁花”等多项活动,让游客感受一个传统与创新激情碰撞的哈尔滨。材料三黑龙江省文旅厅党组书记何晶曾说,哈尔滨爆火,并不是偶然。他们已经做了一年的准备。从2023年年初开始运用所有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多维度宣传黑龙江,还邀请文旅的头部博主对冰雪旅游进行宣传。在旅游热度不断上升的过程中,政府不断调整策略,加强对企业的合理引导,努力打造一个最具烟火气的冰城。(1)材料一体现了哈尔滨政府遵循怎样的宗旨?(2)结合材料二,从“坚持文化自信”的角度,分析哈尔滨旅游越来越火热的原因。(3)“上半年有‘滋’有味,下半年‘滨’至如归”。哈尔滨火热旅游业背后,给其他地区政府实施高质量发展哪些有益的启示?【答案】(1)为人民服务(2)通过举办传统的冰灯节、千年非遗民俗“打铁花”等活动,说明坚定文化自信需要我们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不忘本来。通过创艺灯饰节等活动,说明坚定文化自信需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面向未来,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3)要立足于当地特色,精心谋划;树立服务型政府思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力为人民服务: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诚信经营;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加大宣传。【解析】(1)本题的设问主体为政府,需要运用建设法治政府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哈尔滨市政府部门采取各种措施方便游客→可联系为人民服务。(2)本题的设问主体为政府,需要运用坚持文化自信的有关知识,从原因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举办传统的冰灯节、千年非遗民俗“打铁花”等活动→可联系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不忘本来。举办创艺灯饰节活动→可联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面向未来,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3)本题的设问主体为政府,需要运用建设法治政府、网络改变世界、诚实守信、走向共同富裕的有关知识,从启示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运用所有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多维度宣传黑龙江→可联系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表现,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加大宣传。从快从严从重处罚宰客现象→可联系践行诚信的要求。政府不断调整策略,努力打造一个最具烟火气的冰城→可联系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23年9月23日,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在浙江杭州揭开神秘面纱,满满的东方文化元素“刷屏”现场。材料一在运动员入场仪式上,展示国家姓名的花窗背景镶嵌着梅、兰、竹、菊图案、以君子之风迎八方来客,为“同住亚细亚”的广阔胸怀添上生动注脚。在迎宾表演《水润秋辉》中,演员们所击之鼓以良渚玉琮为原型,传递来自远古的呼唤,以良渚之光交映秋分之辉。在短片《相约杭州》中,“良渚少女”,与现代少年还跨越时空同频共振,展现出“爱达未来”的古今相融瞬间。《国风雅韵》以诗句“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作为结尾,在AR技术加持下,寄托着古今美好心愿的灯笼随着吟诵的诗句升腾而起,与“和为贵”理念共同融汇为点点星河。材料二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以“潮起亚细亚”为主题,共分为《国风雅韵》、《钱塘潮涌》、《携手同行》三个篇章,将杭州五千多年文明史,千年宋韵文化与数字之城的特色融合展现。以“水”要素贯穿全程,展现新时代中国与亚洲、与世界的文化交融。讲好中国故事,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日益提高。面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号召,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1)结合亚运会开幕式,从“守望精神家园”角度,谈谈你对中华文化特点和价值的理解。(2)请阐述杭州亚运开幕式上讲述中国故事对我们延续文化血脉、坚定文化自信有什么启示?【答案】(1)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经弥新。中华文化的价值: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2)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新时代,延续文化血脉需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②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③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④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解析】(1)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中华文化的特点和价值的有关知识,从分析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展示国家姓名的花窗背景镶嵌着梅、兰、竹、菊图案、以君子之风迎八方来客;表演《水润秋辉》;短片《相约杭州》;《国风雅韵》等→中华文化的特点和价值。(2)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坚定文化自信的有关知识,从分析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将杭州五千多年文明史,千年宋韵文化与数字之城的特色融合展现→坚定文化自信。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博物馆(院)工作,强调“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学校组织学生走进博物馆观展、研学,开启一场“博悟之旅”。1号展厅推出“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阶段性成果展”,展示1750件(套)历代绘画佳作高清打样稿,再现中国古代绘画2000余年的发展历程。2号展厅推出“人格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展”,陈列中国共产党人饱含深情的手稿、书信等珍贵文献及实物170余件,用故事化的方式讲述党史。3号展厅推出“逐梦寰宇问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成就展”,展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等模型和航天服、火箭发动机等实物,展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1)同学们在观展后纷纷感叹:“这次参观让我们增强了文化自信!”结合材料,请你分析大家发出这个感叹的理由。(2)如果你是博物馆的“小小讲解员”,你将如何讲好中华文化故事?【答案】(1)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独特的精神标识;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③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上第2章第二节《气候基本特征》听课评课记录2
- 2025年度建筑工地民工劳动争议调解机制合同
- 生活中的透镜听评课记录
-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7.1《图形的相似》听评课记录
- 2025年度进口货物质量争议调解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假离婚协议中的财产分割与债务清偿合同
- 生产线平衡的艺术减少浪费提高产能
- 2025年度工业减排降水承包技术服务合同
-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5课《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听课评课记录
-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9.1 《自然特征与农业》 听课评课记录6
- 学习解读2025年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课件
- 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的质量、进度、保密等保证措施
- 县城屠宰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 25学年六年级数学寒假作业《每日一练》
- 2025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8章-第3节 圆的方程【课件】
- 人文关怀在护理工作中的体现
- 2025年1月八省联考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试-高三生物(陕西、山西、宁夏、青海卷) 含解析
- 环保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保障性住房补贴委托书范本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件
- 《公路养护安全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