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科版七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浙科版七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浙科版七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浙科版七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浙科版七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科版七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44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1、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小明采用俯视读数法,读出液体的体积为30毫升,则此液体的真实体积将比30毫升()A.大B.小C.一样D.都有可能2、下列各组气体都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A.O2、H2B.H2、CO2C.O2、CO2D.H2、O2、CO23、下列实例中,能增大摩擦的是()A.行李箱下安装轮子B.自行车的车轴处加润滑油C.轮胎表面凹凸不平的花纹D.气垫船行驶时船体与水面脱离4、“以卵击石”导致卵破,此情境中的施力物体是()A.人B.手C.石D.卵5、丝瓜花有雌雄之分,雌花中没有()A.柱头B.花柱C.子房D.花药6、下列四幅地形图,图幅大小相同,其中表示内容最简略的是()A.世界地形图B.中国地形图C.山东地形图D.临沂地形图7、衢州是椪柑之乡;桔子是我们常见的一种被子植物,它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为()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B.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C.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D.细胞、系统、组织、器官、植物体8、石墨烯是目前世上至今发现的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针对这一发现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你认为最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A.石墨烯的硬度与石墨烯的厚度、面积有什么关系?B.如何提取石墨烯这种物质?C.石墨烯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D.石墨烯为什么很薄?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9、地球的形状____。表面积____,平均半径____,赤道周长____。10、2014年11月,溧阳某钢铁厂液氧塔发生泄漏.消防队员赶赴现场,发现泄漏点周围雪花飘飘.雪花的形成是____(物态变化名)过程,需____(吸/放)热.此时在现场快速奔跑是非常危险的,衣物的剧烈摩擦会导致火灾,原因是____.消防队员用湿棉布捂在泄漏口,借助水的____(物态变化名)止住泄漏。11、如图所示是一辆不慎驶入水中汽车的车门,随着水位升高,车门上A处受到水的压强将____.若车门在水下部分的面积为0.8m2,受到水的平均压强为5×103Pa,g=10N/kg,此时车门所受水的压力为____N,相当于____kg水压在车门上;因此,建议汽车不慎驶入水中时,应立即设法从车内逃离,避免生命危险.

12、当我们看一个物体时,来自该物体的光线经过角膜、____和玻璃体,最后到达____。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____、____的____像。13、环境中影响生物的____的因素叫生态因素。它分为两类,一类是____、____、____、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14、如图,用两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图甲铅笔的长度是____cm,图乙中铅笔的长度是____cm。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5、人体有八大系统,这些系统独立工作,互不相干。()16、草履虫在适宜的环境中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生殖。(判断对错)17、用钢笔画细胞结构简图时,要注意用粗线表示图中较暗的地方。18、要想观察血液中的红细胞,可以将实验材料制成切片进行观察。19、制作临时装片时,实验材料越大越有利于观察细胞。20、取口腔上皮细胞前要先漱口,因为漱口后口腔上皮细胞易脱落。21、能够运动的物体就一定是生物。22、植物细胞都含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叶绿体、细胞核等结构。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1题,共4分)23、图片18、物体A放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受到80牛的竖直向下的重力G、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N=60牛、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40牛的作用。请在图中画出这三个力的示意图。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2题,共4分)24、如图乙所示;小球静止在水中.请画出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25、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物体A受力的示意图.

评卷人得分六、解答题(共3题,共27分)26、如图所示;一光线经过某光学器具后出射光线如图所示,试确定该光学器具,用三种方法作图说明。

27、贝贝在海边看航船;他先看到船桅,后见到船身.这个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28、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请解释造成“看不见”和“又看见了”的原因.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1、B【分析】【分析】在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接近刻度后要改用胶头滴管,读数时不能仰视或俯视,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解答】俯视液体,看到的读数偏大,但量取的实际体积正好偏小,所以小于30mL.2、C【分析】【解答】根据氢气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不能用向上排气法;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都大于空气的密度,可用此法来判断.故选C.

【分析】A、选项中的氢气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不能用向上排气法;B、选项中的氢气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不能用向上排气法;C、选项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都大于空气的密度,可用此法;D、选项中的氢气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不能用向上排气法.3、C【分析】【解答】解:A;在行李箱上安装滚轮是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的;故A错误;

B;自行车的车轴处加润滑油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B错误;

C;轮胎上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C正确;

D;气垫船行驶时;使接触面彼此分离来减小摩擦,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增大摩擦的办法有:①增大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变滚动为滑动;

(2)减小摩擦的办法有:①减小压力,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变滑动为滚动,④使接触面彼此分离;据此分析.4、C【分析】【解答】解:“以卵击石”;卵对石头施加力的作用,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石头对卵施加反作用力,两个力大小相同,卵承受力的能力差,石头承受力的能力强,所以卵碎了石头没什么变化.此情境中石头是施力物体;

故选C.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5、D【分析】【解答】选D。雄花是只有雄蕊的花;由花丝;花药组成.,雌花是只有雌蕊的花,由子房、花柱、柱头组成,雌花没有花药。

【分析】根据雄蕊和雌蕊的有无,花可以分为两性花和单性花.一朵花种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叫两性花,雌花是只有雌蕊的花.花朵中只有雄蕊而无雌蕊,不能发育为果实.6、A【分析】【分析】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本题考查比例尺大小与内容的关系,理解解答即可.

【解答】解: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题干中的四幅图中世界地形图的范围最大,其比例尺最小.

故选:A.7、C【分析】【分析】此题是对植物体结构层次的一个总结;从左到右的顺序在选项中分别是指小到大的结构。植物体生长发育也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进而形成植物体。

【解答】细胞是植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经过细胞的分裂;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组织.而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所以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故答案为:C8、A【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根据所给石墨烯是一种神奇的物质;提出问题.在依据情景提出问题时,首先要找出情景所提出的问题是什么,然后要找出问题与生活中的应用之间的关系,提出较有价值的探究问题.

【解答】解:

“石墨烯是一种神奇的物质;是人类至今发现的厚度最薄;强度最高的材料”.石墨烯很薄,硬度很大,决定了它的作用很特殊,因此人们研究“石墨烯的硬度与石墨烯的厚度、面积有什么关系”,很用价值,所以A正确;

因石墨烯材料已经研究并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还知道石墨烯是人类发现的厚度最薄;强度最高的材料因此问题“如何提取石墨烯这种物质?”“石墨烯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的探究意义不大;所以选项B、C没有探究价值.

我们虽知道石墨烯是人类至今发现强度最高的材料;石墨烯本身很薄强度大,研究为什么薄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所以D没有研究价值.

故选A.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9、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5.1亿平方千米371千米4万千米【分析】【解答】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古代,人们最初主张“天圆地方”的说法,后来又根据大地和天空的特点,形成了“天如斗笠,地如覆盘”的说法。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张衡的“浑天说”认为“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16世纪,麦哲伦率船队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用事实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20世纪,人类进入太空拍摄了地球的卫星照片,证明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约21千米,可以证明: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缝制一件外衣,所需的布料应不少于5.1亿平方千米。6371千米是地球的平均半径;4万千米是赤道周长。此题主要为识记题,要紧紧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地球的形状和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大小主要涉及地球的表面积、地球的平均半径和地球的赤道周长。10、凝华放衣物之间的剧烈摩擦会使衣物带上异种电荷,异种电荷相遇会发生中和,而产生电火花,在液氧泄露现场,氧气浓度很大,很容易引起衣物燃烧凝固【分析】【解答】解:泄漏的液氧在常温下汽化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雪花”;凝华过程放出热量;

此时人在现场快速奔跑时衣物之间的剧烈摩擦的结果会使衣物带上异种电荷;带有异种电荷的衣物相遇会发生电中和,而产生电火花;在液氧泄露现场,氧气浓度很大,很容易引起衣物燃烧;

消防队员用湿棉布捂在泄漏口;泄露的液氧迅速汽化吸热使水的温度降低而结冰,堵住泄露口,止住泄漏.

故答案为:凝华;放;衣物之间的剧烈摩擦会使衣物带上异种电荷;异种电荷相遇会发生中和,而产生电火花,在液氧泄露现场,氧气浓度很大,很容易引起衣物燃烧;凝固.

【分析】(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熔化吸热;物质从液体变为固态是凝固过程,凝固放热;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过程,液化放热;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过程,汽化吸热;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过程,升华吸热;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过程,凝华放热.

(2)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因为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不同,所以其中必定有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子,另一个物体得到多余的电子,这样两物体摩擦后都会带上电荷.

(3)氧气具有助燃作用11、增大4×103400【分析】【解答】解:随水位升高;A处的水深h不断增加,由p=ρgh可知,A处受到水的压强将增大;

由p=可知,车门受到的压力:F=pS=5×103Pa×0.8m2=4×103N;

由G=mg可知,水的质量:m===400kg;

故答案为:增大;4×103;400.

【分析】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分析水的压强如何变化;

由压强公式的变形公式F=pS可以求出压力;

应用G=mg求出水的质量.12、晶状体视网膜凸倒立缩小实【分析】【分析】人眼的折光系统包括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睫状体前方是房水与角膜,折光系统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作用是把接触到的光线聚焦到视网膜上成象,然后就可以经过视神经传到大脑处理。

【解答】外界物体发出的光线;通过眼的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发生折光,最后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清晰的物像,这就是眼的折光功能。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答案为:晶状体;视网膜;凸;倒立;缩小;实13、生活和分布光温度水【分析】【分析】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解答】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故答案为:生活的各种;光;温度;水.14、4.7|4.70【分析】【分析】①测量能够达到的准确程度决定于测量工具的分度值.②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物理测量中有很多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秒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温度计等,任何一种工具,一定要注意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多少.刻度尺需要估读,其他的测量工具不需要估读,读出最接近的数值.【解答】解:由图知:①图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物体左侧与2.0cm对齐,右侧在6cm和7cm之间,估读为6.7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6.7cm-2.0cm=4.7cm.②图2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1mm;物体左侧与2.00刻度线对齐,右侧在6.70cm处,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6.70cm-2.00cm=4.70cm.

故答案为:4.7;4.70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5、B【分析】【解答】人体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它们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在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调节下,八大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体的结构层次,人体有八大系统,这八大系统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在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调节下,八大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16、A【分析】【解答】草履虫属于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原生动物,草履虫在适宜的环境中主要靠分裂进行繁殖。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动物,主要靠分裂进行繁殖。17、B【分析】【解答】在画生物图时;一般用3H的绘图铅笔,根据观察到的物像,轻轻画出轮廓,经过修改,再正式画好。图中比较暗的地方,要用铅笔细点表示,而不能涂阴影。较暗的地方,细点应越多。故错误。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物图画法的注意事项是否了解,生物图与其它图的画法稍有差别,应予以特别注意。18、B【分析】【解答】要想观察血液中的红细胞;因为血液呈液态,因此只能制成涂片来进行观察,而不能制成切片进行观察,故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三种常用的玻片标本――切片、涂片和装片的理解。19、B【分析】【解答】在制作临时装片时;因为要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需要让可见光穿过被观察的物体,这样才能看清物像。因此,被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而非是越大越有利于观察细胞。故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制作临时装片时的注意事项,与显微镜的知识相结合,难度较大。20、B【分析】【解答】漱口的作用是将口腔的饭粒清除;以保证所取的细胞纯度。而不是因为漱口后口腔上皮易脱落,因此这句话是错的。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实验中漱口的原因,关注于实验的细节。21、B【分析】【解答】能够运动的物体不一定就是生物。机械也是可以运动的;都算是运动的物体,但是机械不是生物,如太阳是运动的物体,但太阳不是生物。

【分析】本题考查生物的特征。22、B【分析】【解答】不是所有植物细胞都含有叶绿体。只有叶片;茎的表面等呈绿色的部分;细胞中才含有叶绿体,因此本题错误。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了解叶绿体在植物体中的分布。四、作图题(共1题,共4分)23、【分析】【分析】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在线段的末端内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箭头的末端标上力的大小。这种方法就是力的示意图。

其中:重力的大小为80牛;方向是竖直向下(试卷上应该是垂直纸的边缘向下)

支持力的大小为60牛;方向是垂直于斜面向上。

摩擦力的大小为40牛;方向是沿着斜面(与斜面平行)向上。

【解答】如下图。

五、其他(共2题,共4分)24、重力与浮力的作用点都在小球重心,过重心分别沿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并分别用G和F浮表示;即为其所受重力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