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03.220.01
CCSR80
备案号:86347-2022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1898—2021
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运营服务评价规范
Evaluationspecificationforcitymultimodalpassenger
transportationhuboperationservice
2021-12-28发布2022-04-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1/T1898—2021
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运营服务评价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基本要求、集散换乘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安全保障能力的评价
指标和计算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城市综合客运枢纽的运营服务的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5700照明测量方法
GB/T51402城市客运交通枢纽设计标准
JGJ/T177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城市综合客运枢纽citymultimodalpassengertransportationhub
将两种及以上城市公共交通方式或对外运输方式的客流转换场所在同一空间(或区域)内集中布设,
实现设施设备、运输组织、公共信息等有效衔接的客运基础设施。
3.2
集散换乘能力distributingandtransferringcapability
城市市综合客运枢纽为满足乘客在各交通方式之间转运衔接而提供的运力协同的能力。
3.3
公共服务能力publicservicecapability
城市综合客运枢纽为满足乘客出行需求而提供的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的能力。
3.4
安全保障能力securitycapability
城市综合客运枢纽为保障系统内乘客正常出行活动而提供的安全环境和良好秩序的能力。
1
DB11/T1898—2021
4基本要求
4.1枢纽分类
城市综合客运枢纽按照主导交通方式可分为航空枢纽、铁路枢纽、公路客运枢纽以及公共交通枢
纽。
4.2评价指标体系
4.2.1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运营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由3项一级指标和10项二级指标组成。
4.2.2一级指标包括集散换乘能力指标、公共服务能力指标和安全保障能力3项指标。
4.2.3二级指标包括运能匹配度、公共交通平均换乘距离、公共交通接驳客流分担比例、公共交通服
务时间、室内环境满意度、夜间接驳候车时间、乘客有效投诉率、流线冲突点数量、换乘空间最大客
流密度和事故数10项指标。
4.2.4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计算类型
运能匹配度Y1,1计算型指标
集散换乘能力Y1公共交通平均换乘距离Y1,2计算型指标
公共交通接驳客流分担比例Y1,3计算型指标
公共交通服务时间Y2,1混合评分型指标
室内环境满意度Y2,2混合评分型指标
公共服务能力Y2
夜间接驳候车时间Y2,3混合评分型指标
乘客有效投诉率Y2,4计算型指标
流线冲突点数量Y3,1计算型指标
换乘空间最大客流密度
安全保障能力Y3Y3,2计算型指标
事故数Y3,3直接评分型指标
注1:计算型指标指采取数学方法将计算值转化为评分值的指标;
注2:混合评分型指标指综合多个评价内容的评分获得评分值的指标;
注3:直接评分型指标指计算结果直接为评分值的指标。
4.3评价方法
4.3.1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评价总评分值为集散换乘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安全保障能力3项一级指标
的评分值线性加权求和。计算方法见公式(1)。
T=Y1↔a1+Y23↔↔a23+Ya....................................................................(1)
式中:
T——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运营服务评价总评分值;
Y1——集散换乘能力指标评分值;
a1——集散换乘能力指标权重;
Y2——公共服务能力指标评分值;
a2——公共服务能力指标权重;
Y3——安全保障能力指标评分值;
2
DB11/T1898—2021
a3——安全保障能力指标权重。
、 和 宜分别取0.3、0.3、0.4,也可根据评价目的以及城市综合客运枢纽类型和特点综合确
定,总和为1。
4.3.2各二级指标的总评分值均为100分,各项一级指标评分值为所属二级指标评分值的算数平均值,
一级指标评分值计算方法见公式(2)。
n
åYij,
Y=j=1.................................................................................(2)
in
式中:
Yi——第i项一级指标评分值;
Yij,——第i项一级指标中第j项二级指标评分值;
n——剔除不参评的二级指标后第i项一级指标中包含的二级指标数量。
注:如因城市综合客运枢纽类型和等级等因素无法达到某项二级指标要求,经评价专家认可,该项二级指标可不
参评,对应一级指标评分值计算过程中应剔除该项指标后再进行计算。
4.3.3针对不同类型二级指标,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a)针对计算型指标,应先计算二级指标的计算值,再依据计算值对照附录中相应评分表采用插值
法求得评分值。对于计算值与评分值呈正相关的指标,采用公式(3)计算其评分值;对于计算值与评分
值呈负相关的指标,采用公式(4)计算其评分值。
δij,max
Yi,j=Mi,j−maxmin↔−()ZXi,,jij............................................................(3)
ZZi,,j−ij
δij,min
Yi,j=Mi,j−maxmin↔−()XZi,,jij............................................................(4)
ZZi,,j−ij
式中:
Mij,——第i项一级指标中第j项二级指标计算值所处阈值区间内的最高评分值;
δij,——第i项一级指标中第j项二级指标计算值所处阈值区间对应的评分值区间长度;
max
Zij,——第i项一级指标中第j项二级指标计算值所处阈值区间内最高评分值对应的计算值;
min
Zij,——第i项一级指标中第j项二级指标计算值所处阈值区间内最低评分值对应的计算值;
Xij,——第i项一级指标中第j项二级指标计算值。
b)针对直接评分型指标,应依据指标计算方法直接计算出相应评分值。
c)针对混合评分型指标,应先对照附录中相应评分表采用插值法计算该二级指标中包含的各评价
内容的评分值,随后依据二级指标计算方法将各评价内容评分值进行综合得到该二级指标最终评分值。
4.3.4根据评价总评分值,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运营管理水平划分为四个等级:
a)总评分值在85分以上(含85分)的评价等级为优秀(A级);
b)总评分值在70分以上(含70分),85分以下的评价等级为良好(B级);
c)总评分值在60分以上(含60分),70分以下的评价等级为合格(C级);
d)总评分值在60分以下的评价等级为不合格(D级)。
5集散换乘能力指标计算
5.1运能匹配度
3
DB11/T1898—2021
反映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客流高峰小时主导交通方式需疏散的乘客数量与各交通接驳方式疏散能力
的匹配程度。以高峰小时主导交通方式在各交通接驳设施上疏散客流量与该交通接驳设施运输能力的
比值的加权平均值表示。应将指标计算值X1,1与附表A.1对应,利用4.3.3插值法计算指标评分值Y1,1。
指标计算值计算方法见公式(5)。
N
Ef↔i
åP
X=i=1i.............................................................................(5)
1,1N
式中:
X1,1——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运能匹配度计算值;
E——城市综合客运枢纽主导交通方式高峰小时疏散客流量,单位为人次每小时(人次/h);
fi——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内乘客选择第 种交通接驳方式的比例;
Pi——第 种交通接驳方式的运输能力,单位为人次每小时(人次/h);
N——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内交通接驳方式的种类。
注1:航空枢纽、铁路枢纽、公路客运枢纽中交通接驳方式包括城市轨道交通、公共汽电车、巴士、出租汽车、
自备汽车。
注2:公共交通枢纽中交通接驳方式包括公共汽电车、出租汽车、自备汽车、城市公共自行车。
5.2公共交通平均换乘距离
反映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内乘客换乘的方便程度,以城市综合客运枢纽主导交通方式与各公共交通
接驳方式间换乘流线的平均距离表示。应将指标计算值X1,2与附表A.2对应,利用4.3.3插值法计算指
标评分值Y1,2。指标计算值计算方法见公式(6)。
m
åDi
X=i=1...............................................................................(6)
1,2m
式中:
X1,2——城市综合客运枢纽与公共交通的平均换乘距离计算值,单位为米(m);
Di——第i条换乘流线的实际走行距离,单位为米(m);
m——主导交通方式与公共交通方式间换乘流线的数量,单位为条。
注1:公共交通方式指公共汽电车交通、城市轨道交通两种;
注2:换乘距离应从主导交通方式的出口闸机起,至公共汽电车交通站台、城市轨道交通入口闸机止的乘客走行距
离。
5.3公共交通接驳客流分担比例
反映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公共交通接驳客流分担量的合理程度。以城市综合客运枢纽统计期公共交
通方式全日接驳乘客数与该城市综合客运枢纽主导交通方式到达量的比值表示。应将指标计算值X1,3
与附表A.3对应,利用4.3.3插值法计算指标评分值Y1,3。指标计算值计算方法见公式(7)。
Q
X=..................................................................................(7)
1,3R
式中:
X1,3——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公共交通接驳客流分担比例计算值;
Q——统计期内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到达乘客中乘坐公共交通离开的乘客数,单位为人次;
R——统计期内城市综合客运枢纽主导交通方式到达的乘客总数,单位为人次。
6公共服务能力指标计算
4
DB11/T1898—2021
6.1公共交通服务时间
反映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公共交通服务时间的合理程度和服务水平。以公共汽电车交通和城市轨道
交通服务时间评分值的平均值来表示。计算过程中应先对照附表A.4使用4.3.3插值法计算公共汽电车
交通及城市轨道交通服务时间评分值,再根据公式(8)计算该指标评分值Y2,1。
II+
Y=12................................................................................(8)
2,12
式中:
Y2,1——公共交通服务时间指标评分值;
I1——城市综合客运枢纽中公共汽电车交通服务时间对应的评分值;
I2——城市综合客运枢纽中城市轨道交通服务时间对应的评分值。
6.2室内环境满意度
反映城市综合客运枢纽的公共区域(包括连接通道、连接区、换乘厅)的环境情况,以照明条件、
夏季/冬季温度、相对湿度、最小新风量四项指标评分值的平均值来表示。计算过程中应先对照表A.5
使用4.4.4插值法计算照明条件、夏季/冬季温度、相对湿度、最小新风量的评分值,再根据公式(9)
计算该指标评分值Y2,2。
5
åUi
Y=i=1................................................................................(9)
22,5
式中:
Y2,2——室内环境满意度指标评分值;
Ui——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内公共区域的照明条件、夏季/冬季温度、相对湿度、最小新风量各自对
应的评分值。
注:照明条件的测量宜按照GB/T5700描述的方法进行;最小新风量的测量宜按照JGJ/T177描述的方法进行;
温度、相对湿度宜取一日平均值。
6.3夜间接驳候车时间
反映乘客夜间到达城市综合客运枢纽所感受到的交通接驳方便程度,包括夜间时段公共汽电车发
车频率和出租汽车候车时间两部分。计算过程中应先对照附表A.6使用4.3.3插值法计算公共汽电车
夜间发车频率和出租汽车候车时间评分值,再根据公式(10)计算该指标最终评分值Y2,3。
Y2,3=TT1↔λλ1+↔22........................................................................(10)
式中:
Y2,3——夜间接驳候车时间指标评分值;
T1——公共汽电车交通夜间发车频率对应的评分值;
λ1——公共汽电车交通夜间发车频率权重,即公共汽电车交通接驳的乘客人次占公共汽电车交通
及出租汽车接驳乘客总人次比例;
T2——出租汽车夜间候车时间对应的评分值;
λ2——出租汽车夜间候车时间权重,即出租汽车接驳的乘客人次占公共汽电车交通及出租汽车接
驳乘客总人次比值。
注:夜间接驳时间为23:00至次日5:00。
6.4乘客有效投诉率
衡量乘客对城市综合客运枢纽乘客服务、设施设备及安全服务等方面的满意程度,以城市综合客
运枢纽一个月运营周期内乘客有效投诉次数与城市综合客运枢纽主要交通方式乘客到发量之比来表示。
5
DB11/T1898—2021
应将指标计算值X2,4与附表A.7对应,利用4.3.3插值法计算指标评分值Y2,4。指标计算值计算方法
见公式(11)。
X2,4=τ1++ττ23.........................................................................(11)
式中:
X2.4,——城市综合客运枢纽乘客有效投诉率计算值,单位为次/百万人次;
τ1——城市综合客运枢纽每百万人次乘客服务类有效投诉率,单位为次/百万人次;
τ2——城市综合客运枢纽每百万人次设施设备类有效投诉率,单位为次/百万人次;
τ3——城市综合客运枢纽每百万人次安全服务类有效投诉率,单位为次/百万人次。
注:乘客有效投诉指通过服务热线、网站、媒体、来信等方式投诉,且乘客留下联系方式,经过调查属实的涉及
该城市综合客运枢纽的投诉。
7安全保障能力指标计算
7.1流线冲突点数量
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内乘客走行流线间交叉点的数量总和,反映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内部的交通组织
水平。应将指标计算值X3,1与附表A.8对应,利用4.3.3插值法计算指标评分值Y3,1。指标计算值计算方
法见公式(12)。
γ
X31,=åαi..............................................................................(12)
i=1
式中:
X3,1——城市综合客运枢纽中流线冲突点数量计算值,单位为个;
γ——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内部总流线数量,单位为条;
αi——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内第i条乘客走行流线上冲突点数量,单位为个。
注:若某冲突点在多条流线上存在,则该冲突点只统计1次。
7.2换乘空间最大客流密度
客流高峰时段,城市综合客运枢纽换乘空间内所有设施(包括楼扶梯、换乘通道及两者的连接区
域)的最大客流密度值。应将指标计算值X3,2与附表A.9对应,利用4.3.3插值法计算指标评分值
Y3,2。指标计算值计算方法见公式(13)。
XX3,2=max()3,2i.......................................................................(13)
式中:
2
X3,2——城市综合客运枢纽换乘空间最大客流密度计算值,单位为人次每平米(人次/m);
2
X3,2i——城市综合客运枢纽换乘空间内第i类设施的最大客流密度,单位为人次每平米(人次/m)。
7.3事故数
反映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运营安全综合水平,以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评价期内发生各类各级事故数量
的加权平均值表示。由公式(17)直接计算评分值Y3,4。
(14)
Y3,3=100-ëûéù100↔(s1+s2+s3+ss45)+↔50......................................................
式中:
Y3,3——事故数指标评分值;
6
DB11/T1898—2021
s1——一年内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次数总和,单位为次;
s2——一年内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发生重大事故的次数总和,单位为次;
s3——一年内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发生较大事故的次数总和,单位为次;
s4——一年内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发生一般事故(有人员伤亡)的次数总和,单位为次;
s5——一年内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发生一般事故(仅有财产损失)的次数总和,单位为次。
注1:若计算结果Y3,3<0,则该指标按0分计。
注2:若该指标为0分,则安全保障能力一级指标得分为Y3为0分。
注3:指标中事故等级应按《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判断。
7
DB11/T1898—2021
附录A
(规范性)
评价指标评分表
表A.1给出了运能匹配度评分表。
运能匹配度评分表
评分规则
指标及分值
指标数值对应评分
[0.8,0.95)(0.65,0.8](80,100]
[0.95,1.1)(0.5,0.65](60,80]
运能匹配度[1.1,1.25)(0.35,0.5](40,60]
[1.25,1.4)(0.2,0.35](20,40]
[1.4,1.55][0.05,0.2][0,20]
表A.2给出了公共交通平均换乘距离评分表。
公共交通平均换乘距离评分表
评分规则
指标及分值指标数值/m
对应评分
航空枢纽铁路枢纽公路客运枢纽/公共交通枢纽
≤300≤150≤100100
(300,600](150,300](100,300][60,100)
公共交通平均
(600,900](300,450](300,450][30,60)
换乘距离
(900,1200)(450,600)(450,600)(0,30)
≥1200≥600≥6000
表A.3给出了公共交通接驳客流分担比例评分表。
公共交通接驳客流分担比例评分表
评分规则
指标及分值
指标数值/%对应评分
≥60100
(45,60)(80,100)
航空枢纽
(30,45](60,80]
公共交通客流分担比例
(20,30](30,60]
[0,20][0,30]
≥80100
(65,80)(80,100)
铁路枢纽
(50,65](60,80]
公共交通客流分担比例
(35,50](30,60]
[0,35][0,30]
≥70100
(55,70)(80,100)
公路客运枢纽
(40,55](60,80]
公共交通客流分担比例
(25,40](30,60]
[0,25][0,30]
8
DB11/T1898—2021
表A.4给出了公共交通服务时间评分表。
公共交通服务时间评分表
评分规则
指标及分值指标数值/h
对应评分
公共汽电车交通服务时间城市轨道交通服务时间
[20,22][19,20][90,100]
[17,20)[17,19)[60,90)
公共交通服务时间[14,17)[14,17)[30,60)
(4,14)(4,14)(0,30)
≤4≤40
表A.5给出了室内环境满意度评分表。
室内环境满意度评分表
指标及分值室内环境满意度
照明条件通道、连接区、扶
≥200[150,200)[100,150)(50,100)≤50
(照度标准梯、换乘厅U1
值)走廊、楼梯、平台、
≥100[75,100)[50,75)(25,50)≤25
/lx流动区域U2
(18,20](20,22](22,24]≥24
冬季温度U/℃[16,18]
3[14,16)[12,14)(10,12)≤10
(28,30](30,32](32,34)≥34
夏季温度U/℃[26,28]
3[24,26)[22,24)(20,22)≤20
相对湿度U4/%≤55(55,60](60,65](65,70)≥70
最小新风量U5/[m³/(h·人)]≥14[12,14)[10,12)(8,10)≤8
对应评分100[80,100)[60,80)(0,60)0
注:各环境指标计算测量值取枢纽内各区域测量值的最小值。
表A.6给出了夜间接驳候车时间评分表。
夜间接驳候车时间评分表
评分规则
指标数值
指标及分值
公共汽电车交通/(min/出租汽车/min对应评分
车次)
≤10≤5100
(10,20](5,10][80,100)
夜间接驳候车时间(20,30](10,20][60,80)
(30,40)(20,30)(0,60)
≥40≥300
9
DB11/T1898—2021
表A.7给出了乘客有效投诉率评分表。
乘客有效投诉率评分表
评分规则
指标及分值指标数值/(次/百万人次)
对应评分
航空枢纽/铁路枢纽公路客运枢纽/公共交通枢纽
[0,1)[0,4)(80,100]
[1,3)[4,8)(60,80]
[3,5)[8,12)(40,60]
乘客有效投诉率
[5,7)[12,16)(20,40]
[7,9)[16,20)(0,20]
≥9≥200
表A.8给出了流线冲突点数量评分表。
流线冲突点数量评分表
评分规则
指标及分值
指标数值/个对应评分
流线冲突点数量[0,3)(75,1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9-2024历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9-2024历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宿迁泽达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船舶货物保护与运输安全
- 定制收纳工程项目管理
- 小班橘子课程故事
- 施工前期资料授课
- 课堂艺术芍药插画课件
- 稳固结构的探析-说课课件
- 八大作业票证的安全管理制度
- 手术基本操作培训课件
- 淘宝客服操作流程
- GB 1886.358-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磷脂
- GB/T 31117-2014船用辅锅炉安全技术要求
- GA/T 832-2014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
- 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照顾教学课件
- 新版《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讲解
- 乌灵胶囊幻灯课件
- DB44∕T 1188-2013 电动汽车充电站安全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