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安徽省安庆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安徽省安庆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安徽省安庆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安徽省安庆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素质调研八年级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人们在研究历史时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对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角度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有新的结论。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是()A.英国史学家/文明冲突,中国史学家/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B.英国史学家/侵略战争,中国史学家/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C.英国史学家/商业战争,中国史学家/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D.英国史学家/商业战争,中国史学家/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2.武汉的汉口里是浓缩了百年前大汉口历史文化风貌的仿古街区,是老汉口的缩影。19世纪四五十年代,在中国出现了外资商行,1864年约150家,19世纪末增至552家,分布于25个通商口岸,尤以上海、广州、天津和汉口为多。外资商行迅速增多主要是由于()A.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B.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C.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D.洋务运动的客观推动3.有观点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之初,正是资本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时候,封建势力与列强勾结就变成了比较顽强的敌人,单纯的农民遇到这样的敌人就会失败。该观点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A.失败的根源是内外夹击 B.肩负着双重的历史使命C.把反侵略作为斗争的侧重点 D.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4.有人说,洋务运动“一手欲取新器,一手仍握旧物”。其中“取新器”和“握旧物”中的“新器”与“旧物”分别指的是()A.新式武器和旧式武器 B.洋务派和守旧的官员C.新式武器和旧的制度 D.新的制度和旧的制度5.甲午战败,《马关条约》的签订表明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方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主要体现在()A.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B.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6.有学者认为,戊戌新政不只是继承了洋务新政的遗产,更多的是对洋务新政的超越。以下属于“超越”的表现是()A.学习先进科技 B.开办近代教育 C.增强海军实力 D.涉及制度改革7.下图是20世纪著名漫画家何剑士的漫画《小磨香油》。漫画将清政府比作石磨,将人民比作芝麻,同时一个清朝官员正在把芝麻往石磨里倒,另外两个官员正在用力推动石磨,而榨出的香油流进了写有“外国”字样的木斗里。该漫画反映了()A.清朝顽固派拒绝接受西方新技术 B.清朝统治者榨取人民的血汗C.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中国香油榨制技术源远流长8.1904年,北京城一茶馆有4位当地居民在聊天。张三说:“我看见谭嗣同赴法场。”李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五说:“我读过《民报》。”赵六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这4人中有几人在说谎()A.1人 B.2人 C.3人 D.4人9.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洪仁玕著有《资政新篇》,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孙中山则主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三者的共同之处是都()A.学习西方近代先进科技 B.主张通过革命推翻清朝统治C.致力于探索国家的出路 D.主张走欧美资本主义的道路10.梁启超说,若再有人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孙中山号召全国人民“戮此民贼,以拯吾民”。据此可知,他们共同()A.推进国民大革命运动 B.主张抗击八国联军侵华C.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D.号召推翻清朝君主专制11.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如此推理,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A.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洋务运动 B.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C.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政治革命 D.政治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12.五四运动后,许多革命的青年知识分子开始身体力行,到田间去,到工厂去……,学习工人的语言;从事工人的劳动,力求与工人打成一片。这可以佐证五四运动()A.具有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 B.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C.是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D.突破了革命知识分子的狭小范围13.据统计,1922年-1923年,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次高潮,全国发生大小罢工达100余次,参加人数达到30万以上。这一现象的出现()A.标志着无产阶级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当时的中心工作C.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阶级基础 D.为北伐战争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14.鲁迅先生深刻地指出:“中国现代社会的情况,只是实地的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这里的“一炮”指的是()A.辛亥革命 B.武昌起义 C.北伐战争 D.五四运动5.某旅行社将组织“红色记忆”考察团,分赴四个地方考察。其中前往西北方向考察的主题应为()A.开天辟地、党的诞生 B.生死攸关、历史转折C.三军会师、长征胜利 D.开国大典、欢庆胜利6.1964年10月2日晚上,在首都人民大会堂首次隆重上演由三千多人演出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其中第二场的主题是“星火燎原”。下列评论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舞蹈《秋收起义》见证了中共由城市到农村革命中心的转移过程B.歌曲《星星之火》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成熟并成为党的指导思想C.舞蹈《井冈山会师》的发生地是中国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D.歌舞《打土豪分田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革命的力量源泉17.日军军机电报第一号:“(1931年9月18日)晚上10点钟,暴戾的中国军队在北大营西侧,破坏南满铁路袭击守备队,双方正冲突中……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因素引起的。”该电报()A.掩盖了日本蓄谋已久的目的和手段 B.为研究事变爆发的原因提供了充分可信的史料C.信息完全捏造,不符合真实的历史 D.反映了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偶然性18.叶剑英元帅重游西安时曾写下“西安捉蒋翻危局,内战吟成抗日诗。楼屋依然人半逝,小窗风雪立多时。”其中“翻危局”标志着()A.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D.避免内战、和平建国方针的确定19.下图是创作于1937年2月的漫画《现在,我们一致对外吧》。对于该画作,下列解读中最准确是()A.蕴含对西安谈判的期待 B.体现对日寇侵华的谴责C.表达对团结抗战的支持 D.抒发对消极抗战的不满20.日军在进攻武汉的过程中,遭到中国守军的顽强抵抗。中国军队先后炸沉日军舰船23艘,击落日军飞机62架。历时4个多月的会战终于在1938年10月结束。有人认为,这场会战结束后,中国军队在战略层面取得了胜利。这一观点的依据是()A.日军侵占华北计划被粉碎 B.日本企图速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C.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 D.国共两党开始实行第二次合作21.如图是题为《日本的泥脚》的漫画。导致画中情形的重要因素有()①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 ②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③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 ④共产党敌后战场有力牵制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2.一位英国记者在《泰晤士报》中写道:“这是1941年12月份以来同盟军唯一的决定性胜利”,还有人评价“这场战争的意义丝毫不逊色于台儿庄战争的意义,其指挥官薛岳将军更是因为这场战争得到了日本人的尊重,也得到了国民党派人士的尊重”。材料中的“战争”是指()A.台儿庄战役 B.淞沪会战 C.豫湘桂战役 D.第三次长沙会战23.陈毅在1948年的某次会议上指出:“去年我们这一反攻,带决定性的胜利就是把蒋介石的战略方针破坏了,把战争的包袱放到‘蒋委员长’头上。”材料中的“反攻”指的是()A.百团大战 B.孟良崮战役 C.跃进大别山 D.平津战役24.到1945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这次“飞跃”()A.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B.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C.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 D.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方向25.张老师在讲授《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时,按发展阶段设计了四个标题:“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无可奈何花落去”。其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是指民族工业的()A.产生 B.初步发展 C.黄金时代 D.衰落二、辨析改错(8分)26.百年近代史既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打"√";错误打"×".并加以改正。(8分)()(1)1875年清政府任命曾国藩为钦差大臣,率领新式训练的清军,收复新疆。()(2)1895年威海卫战役中,邓世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3)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4)1945年8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号召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大反攻,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27题26分,28题14分,共30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康有为大事记摘要: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发动公车上书;8月组织强学会、创办《万国公报》。1896年写成《孔子改制考》,宣传变法思想。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列强划分势力范围,第五次上书光绪帝,呼吁变法救国。1898年第六次上书光绪帝,成立保国会,参与百日维新,变法失败,逃亡海外。材料二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极大地震撼了国人。广大青年学生壮怀激昂、奔走呼号;工人阶级首次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大中城市商人罢市;一些官员对学生的同情与声援;社会知识精英和大量知识分子,许多地区农民、广大女学生积极参加。……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酲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摘编自李东明《五四运动与民族意识觉醒》材料三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空前觉醒起来,全中国人民不分党派、阶级、民族、宗教、职业、性别、年龄自觉投身到抗日救国的洪流中去。中国共产党把被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摘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1895-1898年期间中国面临的危局及康有为挽救危局的努力。(4分)(2)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中华民族意识觉醒”群体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族意识觉醒对近代中国的推动作用。(4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抗战时期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空前觉醒”的主要表现;简析近代中国人民民族意识逐步觉醒的原因。(8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图1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图2敌后抗日根据地示意图(1937-1940)(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1和图2中中共中央所在地的名称。(2分)(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图1到图2中国革命发生的变化以及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作用。(6分)(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图1与图2之间的联系。(6分)四、活动与探究(12分)29.音乐创作来源于生活,从独特视角反映社会风貌和时代特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材料—: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工农学兵,大联合,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国民革命歌》材料二: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力国民革命,齐奋斗,工农学兵,大联合,打倒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流浪!流浪!……——《松花江上》(1)材料一、二两首歌曲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时代背景?(4分)材料三:图一图二(2)分别指出材料三中图一和图二两组音乐作品的名称及其所体现的时代精神。(4分)材料四:这次听到的几个歌曲是《大路歌》《开路先锋歌》《毕业歌》和新歌剧《扬子江风暴》中的歌曲。这些歌曲我们现在都能听到,它给予我们的感觉和一些流行歌曲不大相同。这里没有“靡靡之音”,有的仅是雄劲和壮。……194年的中国音乐界虽不曾有过丰美的收获,但它的光明的前途却已是预示了的。新音乐的新芽将不断的生长,而流行俗曲已不可避免的快要走到陌路上去了。高级的音乐已在逐渐引起社会人士的注意。民众化的音乐,已经逐渐的为广人民众所接受所欢迎。——聂耳:《一年来之中国音乐》(3)新音乐运动通常是指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翼音乐运动,以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音乐运动。结合四则材料概括“新音乐”有怎样的特点?(2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音乐作品跟时代变迁之间的关系。(2分)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素质调研八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345678910111213DCBCDDCBCCADB141516171819202122232425CCBABCBDDCDC二、改错题26.(1)×,将“曾国藩”改为“左宗棠”。(2)×,将“邓世昌”改为“丁汝昌”。(3)√(4)×将《论持久战》改为《对日寇的最后一战》三、材料解析题27.【答案】(1)危局:列强瓜分中国或甲午战争的失败《马关条约》的签订,民族危机的加剧;努力:发动公车上书、组织学会、创办报刊、上书光绪皇帝请求变法等。(两点即可)(4分)(2)变化:由单一的知识分子群体发展为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2分)作用:民族意识觉醒是推动中国近代化探索和民族解放运动的精神动力。(或民族意识觉醒是汇聚中华民族的力量之源,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2分)(3)主要表现:中国各民族、各党派、社会各界各阶层爱国力量积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