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统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5/04/wKhkGWegRD-AJd2uAAFvq7_DhnY490.jpg)
![2025年统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5/04/wKhkGWegRD-AJd2uAAFvq7_DhnY4902.jpg)
![2025年统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5/04/wKhkGWegRD-AJd2uAAFvq7_DhnY4903.jpg)
![2025年统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5/04/wKhkGWegRD-AJd2uAAFvq7_DhnY4904.jpg)
![2025年统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5/04/wKhkGWegRD-AJd2uAAFvq7_DhnY49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统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2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NaNO3BaCl2Na2SO4B.Na2SO4HClKNO3C.CuSO4NaClNaNO3D.Na2CO3NaOHNa2SO42、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A.该微粒的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B.该图表示的微粒是一种离子C.该微粒属于金属元素D.该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3、下列物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和名称不相符合的是()A.生石灰(CaO)B.天然气(CH4)C.氧化铁(Fe3O4)D.大理石(CaCO3)4、用燃烧的方法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又不混入其他气体,最好选择下列物质中的()A.木炭B.红磷C.铁丝D.硫5、下列化合物能由酸和对应金属直接反应得到的是()A.FeCl3B.CuSO4C.MgCl2D.Fe2(SO4)36、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rm{(}rm{)}A.蜡烛熔化B.铁钉生锈C.水结成冰D.桂花飘香7、下列关于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纯铁为银白色金属B.纯铁有良好的延展性C.铁丝在氧气中可以燃烧D.铁跟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8、下列方案合理的是()A.测一木块长度时,为减小误差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B.检验碳酸根离子:将要检验的物质与稀盐酸混合,观察是否产生气泡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将锌粒与细流散混合,比较混合前后溶液的质量D.鉴别H2、CH4、CO三种气体: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观察现象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9、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____.10、写出下列符号的意义:
2O表示____
H表示____
2H表示____
2H2O表示____.11、书写化学方程式错误的类型包括:rm{A.}生成物化学式书写错误;rm{B.}未配平;rm{C.}遗漏反应条件;rm{D.}遗漏“rm{隆眉}”或“rm{隆媒}”.
判断下列化学方程式属于上述的哪类错误rm{(}填字母序号rm{)}.
。序号化学方程式字母序号rm{垄脵}rm{P+O_{2}dfrac{underline{;{碌茫脠录};}}{;}P_{2}O_{5}}______rm{垄脷}rm{CuCl_{2}+2NaOH篓T2NaCl+Cu(OH)_{2}}______rm{垄脹}rm{H_{2}O_{2}dfrac{underline{;MnO_{2};}}{;}H_{2}隆眉+O_{2}隆眉}______12、下面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图中粒子共能表示____种元素.A所能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周期.
(2)D所表示的元素原子核外有____个电子层,原子核外有____个电子.
(3)图中表示的阳离子是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表示的阴离子是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13、为了保护三峡库区的水环境,某市已禁止销售含磷洗涤剂,大量含磷洗涤废水排入江河可能造成的危害有(填序号)____.
①水生植物疯长,②水中缺氧,③水质变坏,④鱼类死亡.14、只用Ca;C、O、Cl、H五种元素的一种或几种;按要求填空:
(1)各写出一个化学式:
①氧化物____②酸____③碱____④盐____;
(2)各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
①分解反应____;
②复分解反应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5、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请判断下列各说法的正误,并在后面的空格上打“√”或“×”
①干冰可以做制冷剂,是因为干冰升华时会吸热____;
②洗涤剂常用来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有乳化功能____;
③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所以在铁制栏杆的表面常涂“银粉漆”(含铝粉),可防止铁生锈____;
④喷洒的香水能散发出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的运动____.16、某些在空气中不易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可以燃烧.____.17、铁生锈是化学变化,因此铁和铁锈不是同一种物质.____.18、判断正误(用√或×表示):玻璃钢是一种金属.____.19、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21%,如果探究实验中氧气的含量小于21%,不一定是实验装置不科学或操作存在失误.____.20、判断下列元素符号的正误:
CU____;ZN____;AG____;cl____;hg____.21、老师在课堂上演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____.22、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____.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3题,共30分)2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rm{.}请认真观察如表rm{(}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rm{)}并回答有关问题:
rm{(1)}请将上表中三处划短线的内容补充完整.
rm{(2)}请从上表中查出关于碳元素的一条信息:______.
rm{(3)}第rm{8}号元素位于第______周期,第______族,属于______rm{(}选填“金属”或“非金属”rm{)}元素.
rm{(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rm{(}纵行rm{)}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rm{.}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__rm{(}填标号rm{)}.
A.rm{C}和rm{Ne}rm{B.Be}和rm{Mg}rm{C.Al}和rm{Si}
rm{(5)}请计算:rm{SO_{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24、(1)请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②人体缺____元素有可能导致骨骼疏松、畸形,易得佝偻病;③稀硫酸能导电是因为稀硫酸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____、____离子.
(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铁制品在空气中易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____(写化学式).
②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以采取的灭火方法是____.
③天然气是家用燃料之一,请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
④石灰水暴露于空气中易变质,写出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25、生产和生活中经常发生化学反应;合理利用化学反应可以造福人类.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____;
(2)氢气在氧气中燃烧____;
(3)稀盐酸能除取铁制品表面的铁锈____.评卷人得分五、科普阅读题(共2题,共16分)26、(1)下列微粒模型示意图可能代表水分子的是____(选填字母序号).
A、B、C、D、
(2)利用(1)的结论;通过观察下图,试回答。
①框内代表的物质是____;②框内NaCl质量分数为____;
③请描述框内离子与分子结合时的特点____.27、(2005•徐州)小强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如图所示);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后,他观察到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
(1)下面是小强对这种现象解释的部分内容,请你帮他把其余的解释内容续写完整:浓硫酸具有吸水性,____.
(2)若实验前后温度不变,则实验后的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饱和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评卷人得分六、实验题(共2题,共14分)28、(2012•安庆一模)在煤矿的坑道里,若通风不好,遇有明火就会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写出瓦斯气体(主要成分为甲烷)发生爆炸的化学方程式____.
[提出问题]甲烷在空气中的含量占多少时;遇有明火一定会发生爆炸?
[查阅资料]甲烷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含甲烷5%~15%.
[设计实验]取一个塑料瓶(容积575mL);一支电子点火枪、胶塞;组装装置如图所示.
根据爆炸极限;取用30~70mL不同体积甲烷8份,每份都重复实验3次,实验结果如下:(注“√”表示发生爆鸣,“×”表示未发生爆鸣)
。甲烷的体积(mL)4045505560657070占总体积的百分数(%)7.07.88.710.411.312.212.2实验。
次数1×√×√√√××2××√×√√×××3×××√√×√××(1)每份都重复实验3次,目的是____.
(2)分析上表,甲烷为____mL,占总体积的百分数为____%时;一定发生爆炸.
(3)甲烷占总体积的百分数在____范围内可能会出现爆鸣现象.
(4)由实验分析可知当空气中含甲烷5%~15%,点燃时是否一定会发生爆炸?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
(5)分析上述实验中未发生爆炸的原因____(写出一条).29、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间的质量比是____.若将9g水完全电解可生成氧气____g.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B【分析】【分析】pH为2的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知,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水、气体、沉淀,则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本题还要注意能得到无色溶液,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解析】【解答】解:pH为2的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
A、BaCl2和Na2SO4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B;三者之间不反应;能在酸性溶液中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
C、三者之间不反应,且能在酸性溶液中共存,但CuSO4溶于水呈蓝色;故选项错误.
D、Na2CO3中的碳酸根离子和和H+在溶液中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NaOH中的氢氧根离子能与氢离子结合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B.2、B【分析】【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解析】【解答】解:A;由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圆圈内的数字是12,该元素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2,为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圆圈内的数字是12,为镁元素,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3、C【分析】【分析】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析】【解答】解:A.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aO,其俗称或主要成分与化学式相符合.
B.天然气(CH4);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化学式和名称相符合;
C.氧化铁不是Fe3O4,化学式不对;化学式和名称不相符合,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2O3;故错误;
D.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3;化学式和名称相符合;
故选C.4、B【分析】【分析】将空气中氧气除去,又不混入其他气体,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1)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2)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3)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解析】【解答】解: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或者一氧化碳气体甚至是两者的混合气体;虽除去氧气,但又混入其他气体,故选项错误.
B;红磷本身是固体;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物五氧化二磷是固体,可以用于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又不混入其他气体,故选项正确.
C;铁丝不能再空气中燃烧;不能用于除去空气中的氧气,故选项错误.
D;硫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虽除去氧气,但又混入其他气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B.5、C【分析】【分析】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解析】【解答】解:A;铁与盐酸反应生成的亚铁盐;不是氯化铁,故A错误;
B;铜在氢后;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故B错误;
C;镁在氢前;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故C正确;
D、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的亚铁盐,不是Fe2(SO4)3;故D错误.
故选C.6、B【分析】解:rm{A}蜡烛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铁钉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水结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桂花飘香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解析】rm{B}7、D【分析】【分析】根据铁是一种有银白色光泽的金属,纯铁较软,有良好的延展性,是电和热的导体,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进行分析.【解析】【解答】解:A;纯铁是银白色的金属;故A正确;
B;纯铁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故B正确;
C;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故C正确;
D;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故D错误.
故选:D.8、A【分析】【分析】平均值更接近真实值;
稀盐酸能和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能和某些金属反应生成氢气;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氢气、甲烷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一氧化碳燃烧产生蓝色火焰.【解析】【解答】解:A;测一木块长度时;为减小误差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该选项设计合理;
B;物质与稀盐酸混合;产生气泡时,产生的气泡可能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氢气,物质可能是碳酸盐,也可能是某种金属,该选项设计不合理;
C;将锌粒与细流沙混合时;不能发生化学反应,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即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该选项设计不合理;
D;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接近集气瓶口时,产生蓝色火焰的气体是一氧化碳,产生淡蓝色火焰的是氢气和甲烷,无法区分氢气和甲烷,该选项设计不合理.
故选:A.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9、略
【分析】【分析】根据元素的定义和特征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进行分析.【解析】【解答】解: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同类原子的总称;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即核电荷数不同.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和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发生物理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发生改变,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发生改变.
故答案为:质子数(核电荷数不同);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发生改变.10、2个氧原子氢元素、一个氢原子2个氢原子2个水分子【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析】【解答】解: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表示几个这样的原子;故2O表示2个氧原子;
H可表示氢元素;一个氢原子;
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表示几个这样的原子;故2H表示2个氢原子;
化学式前面加上数字表示几个这样的分子,故2H2O表示2个水分子;
故答案为:2个氧原子;氢元素、一个氢原子;2个氢原子;2个水分子;11、略
【分析】解:rm{垄脵}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
rm{垄脷}该化学方程式“rm{隆眉}”或“rm{隆媒}”使用不当,氢氧化铜后面没有“rm{隆媒}”.
rm{垄脹}该化学方程式生成物错误;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故答案为:rm{垄脵B}rm{垄脷D}rm{垄脹A}
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rm{隆眉}和rm{隆媒}的标注是否正确.
本题考查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掌握与应用,题目较易.【解析】rm{B}rm{D}rm{A}12、略
【分析】【分析】明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以及原子和离子之间的转化,原子和离子相互转化时,发生变化的是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核内质子数是不变的,因此同种元素形成的粒子,质子数是相同的.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在离子中,有阳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据此可以作出判断,并会用符号来表示粒子.【解析】【解答】解:(1)同种元素形成的粒子;质子数相同,根据核内质子数分别为17;12、18、11四种,可判断共可表示四种元素.A元素的原子有三个电子层故是第三周期元素。
(2)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D所表示的元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11;
(3)阳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有镁离子,用符号表示为Mg2+,阴离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有17号元素形成的氯离子,用符号表示为:Cl-.
故本题答案为::(1)四种;(2)3;11;(3)Mg2+,Cl-.13、略
【分析】【分析】含磷洗涤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磷元素,是水生植物的营养元素.【解析】【解答】解:因磷是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则含磷洗涤废水会使植物过度生长,而造成水中缺氧,水质变坏,而使鱼类大量死亡;
故答案为:①②③④.14、略
【分析】
(1)①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如CaO;
②酸: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如HCl;
③碱: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如Ca(OH)2;
④盐: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如CaCl2;
(2)①分解反应:符合AB=A+B,如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②复分解反应:符合AB+CD=AD+CB,如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
故答为:(1)①CaO;②HCl;③Ca(OH)2;④CaCl2;
(2)①2H2O2H2↑+O2↑;②CaCO3+2HCl=CaCl2+H2O+CO2↑
【解析】【答案】(1)①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氧化钙等;
②酸: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如盐酸;硫酸、碳酸等;
③碱: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等;
④盐: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如碳酸钠;氯化钙,硝酸铵等;
(2)①分解反应:指一种化合物在特定条件下(如加热;通直流电,催化剂等)分解成二种或二种以上较简单的单质或化合物的反应;可简记为AB=A+B;如电解水;
②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可简记为AB+CD=AD+CB;如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5、√【分析】【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析】【解答】解:①干冰可以做制冷剂;是因为干冰升华时会吸热,正确;
②洗涤剂常用来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有乳化功能,正确;
③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所以在铁制栏杆的表面常涂“银粉漆”(含铝粉),可防止铁生锈正确;
④喷洒的香水能散发出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的运动正确;
故答案为:√;√;√;√.16、√【分析】【分析】此题是一种给予信息,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准确判断物质的变化,注意化学用语的准确性、科学性.【解析】【解答】解: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的浓度越大,物质燃烧的越剧烈,比如铁在空气中无法燃烧而在氧气中即可燃烧,说明物质的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故题干中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17、√【分析】【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析】【解答】解: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铁和铁锈不是同一种物质.
故答案为:√.18、×【分析】【分析】根据材料的分类及材料的组成进行分析解答;玻璃钢是玻璃纤维与合成材料复合而成的一种特殊材料.【解析】【解答】解:通常把材料分成四大类: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材料和复合材料.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单质与合金;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为无机盐;如玻璃、陶瓷等;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复合材料是把多种材料复合在一起得到的一种具有特别性能的材料.玻璃钢是玻璃纤维与合成材料复合而成的一种特殊材料,属于复合材料.故该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19、√【分析】【分析】造成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的因素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1)、装置是否漏气;(2)、药品的用量是否充足;(3)、瓶内的氧气是否耗尽;(4)、装置是否冷却到室温.【解析】【解答】解:在利用化学药品探究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时:造成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的因素:(1);装置漏气;(2)、药品的用量不足;(3)、瓶内的氧气没有耗尽;(4)、装置没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故答案为:√20、×【分析】【分析】根据元素符号的书写原则:一大二小的原则考虑.【解析】【解答】解:由于第一个字母需要大写;第二个字母需要小写,所以铜写为:Cu,锌写为:Zn,银写为:Ag,氯写为:Cl,汞写为:Hg.
故答案为:×;×;×;×;×.21、√【分析】【分析】依据可燃性气体加热或点燃时容易发生爆炸分析解答;【解析】【解答】根据CO具有可燃性;与玻璃管中的空气混合受热会发生爆炸,因此,应先通CO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然后再加热.所以在该实验中先通CO气体的作用是:排净装置中的空气(或防止CO和装置中的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
故答案为:√22、√【分析】【分析】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化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解析】【解答】解:化学科学本身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离开化学实验,化学科学就不会产生和发展.因此作为化学科学知识的化学教学,也必须以实验为基础.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
故答案为:√.四、简答题(共3题,共30分)23、略
【分析】解:rm{(1)}氮的元素符号为rm{N}rm{11}号元素是钠元素;铝的元素符号为rm{Al}故填:rm{N}钠;rm{Al}
rm{(2)}素周期表中每一小方格中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即核电荷数,符号表示元素符号,下方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因此关于碳元素的一条信息为碳的元素符号为rm{B}故答案为: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rm{12.01(}答案合理即可rm{)}
rm{(3)8}号元素是氧元素,原子核外有rm{2}个电子层,最外层有rm{6}个电子,故位于第rm{2}周期,第rm{VIA}族,属于非金属元素,故填:rm{2}rm{VIA}非金属;
rm{(4)}根据题意,同一族rm{(}纵行rm{)}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rm{Be}和rm{Mg}属于同一族rm{(}纵行rm{)}化学性质相似rm{.}故填:rm{B}
rm{(5)}二氧化硫的相对分子质量为rm{32.06+16.00隆脕2=64.06}故填:rm{64.06}.
rm{(1)}根据原子序数;元素符号以及元素名称来分析;
rm{(2)}根据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小方格中的信息分析;
rm{(3)}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来分析;
rm{(4)}根据题意,同一族rm{(}纵行rm{)}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rm{(5)}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元素周期表中所给信息应用到实际中解题的能力和有关化学用语的书写,难度较小.【解析】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rm{12.01}rm{2}rm{VIA}非金属;rm{B}rm{64.06}24、略
【分析】【分析】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解析】【解答】解:(1)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N2
②人体缺少钙元素;会导致畸形;骨质疏松.Ca.
③稀硫酸能导电是因为稀硫酸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H+;SO42-;
(2)①铁制品在空气中易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
②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以采取的灭火方法是迅速盖上锅盖,这样既可以隔绝氧气;
③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④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填:Ca(OH)2+CO2═CaCO3↓+H2O.
故答案为:(1)①N2②Ca.③H+;SO42-;
(2)①Fe2O3②盖上锅盖,这样既可以隔绝氧气;③CH4+2O2CO2+2H2O;④Ca(OH)2+CO2═CaCO3↓+H2O.25、略
【分析】【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解析】【解答】解:(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采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两者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
(3)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为:Fe2O3+6HCl=2FeCl3+3H2O.
故答案为:(1)CaCO3+2HCl═CaCl2+H2O+CO2↑;(2)2H2+O22H2O;(3)Fe2O3+6HCl=2FeCl3+3H2O.五、科普阅读题(共2题,共16分)26、略
【分析】【分析】(1)根据水分子的构成特点: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且两个氢原子并非左右对称地结合在氧原子两侧;判断水分子的结构示意图;
(2)图中有水分子、钠离子和氯离子,且每个钠离子周围有4个水分子、每个氯离子周围有4个水分子,还余出10个水分子,即18个水分子溶解1个氯化钠分子;钠离子与水分子的氧原子相吸引,氯离子与水分子的氢原子相吸引.【解析】【解答】解:(1)根据水的化学式H2O;水分子由2个H原子和1个O原子构成,并且两个H原子与氧原子形成约105°的夹角;
故答案为:B;
(2)框图中钠离子;氯离子扩散至水分子中;说明此图为氯化钠溶液;
溶液中1个钠离子周围有4个水分子、1个氯离子周围有4个水分子,另有10个水分子,即氯化钠与水的微粒个数比为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焊接销钉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新药进院申请书
- 2024-2025年中国网络视频市场供需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 利息低合同范例
- 2025年度环保型建筑材料研发合作合同
- 专利权合同范本
- 保险债权转让合同范例
- 公寓经营餐饮合同范本
- 农民转卖房屋合同范本
- bot模式运营合同范本
- 锂硫电池介绍
- (高职)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电子课件(全套)
- DB50∕T 959-2019 营运高速公路施工管理规范
- 人教版一年级下学期数学第5单元试卷《认识人民币》试题3
- RBA培训教材系列02RBA商业道德政策培训针对员工
- 高中研究性课题-------食品添加剂
- T∕CNFAGS 3-2021 三聚氰胺单位产品消耗限额
- 弟子规全文拼音版打印版
- 变电站设备验收管理标准规范
- 锅炉房危害告知卡
- NPI流程管理分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