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跟踪训练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跟踪训练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跟踪训练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跟踪训练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跟踪训练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9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跟踪训练一、选择题1.新年联欢会,一位同学手持一面小鼓,置于点燃的蜡烛旁边,鼓面面对烛火,敲响小鼓,四周同学看到烛火随着鼓声舞动.对这一现象说明不正确的是()。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烛火舞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鼓面振动产生的是超声波;D.四周同学听到的鼓声是由空气传来的2.教室的走廊安装了声控开关,当有人经过该开关旁边时,脚步声、说话声、拍手声均可将声控开关启动灯亮。关于声控开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控开关通过辨别音色启动;B.声控开关的启动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C.启动声控开关的说话声、拍手声是由振动产生的;D.声控开关的启动说明空气可以传声3.关于声的学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话之间的导线传递的是声信号;B.在教室四周植树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也能够辨别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依据音色;D.声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C.敲鼓时越用力,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D.美丽好听的交响乐有时也会成为噪声5.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为340m/s;B.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肯定能听到声音;C.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白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D.真空也能传声6.7.8.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马路旁安装“声障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肯定是340m/s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C.老师讲课时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D.声不能在液体、固体中传播二、填空题10.小军在马路边的街景照片,连续拍了两张,如图甲、乙所示,以卡车为参照物,轿车向运动的,自行车向运动(均填“左”或“右”);小军听到汽车的鸣笛声是依靠传播的,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m/s。通常状况下,声音在固体中比在液体中传播得

,声音在水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

,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m/s。在

中则不传声。回声传到人耳比原声晚

s以上,人耳才能将回声和原声区分开。

13.双耳效应是指人们依靠听觉能够确定发声体方位。回声定位主要因素是声音传到两只耳朵和的差异。人假如将双眼蒙上,靠听觉也能大致确定发声体的方位就是因为。15.据5月29日《扬子晚报》报道,江苏省拟推出和谐配乐版广场舞。广场舞的音乐声是由音箱中的纸盆产生,经传播到人耳。音乐声过大会形成噪声,有关人士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关掉音箱,改用蓝牙耳麦接受信号。关掉音箱是在处限制噪声。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跟踪训练解析(人教版)一、选择题1.新年联欢会,一位同学手持一面小鼓,置于点燃的蜡烛旁边,鼓面面对烛火,敲响小鼓,四周同学看到烛火随着鼓声舞动.对这一现象说明不正确的是()。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烛火舞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鼓面振动产生的是超声波;D.四周同学听到的鼓声是由空气传来的【解析】在新年联欢会现场看到的现象,不正确的是:鼓面振动产生的是超声波。因为超声波我们是听不见的。其他三种说明都是本单元常常遇到的问题。本题答案是C。【答案】C。【考点】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产生、声音的特性。2.教室的走廊安装了声控开关,当有人经过该开关旁边时,脚步声、说话声、拍手声均可将声控开关启动灯亮。关于声控开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控开关通过辨别音色启动;B.声控开关的启动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C.启动声控开关的说话声、拍手声是由振动产生的;D.声控开关的启动说明空气可以传声【解析】声控开关是靠声音传播给接收装置,此装置把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来启动电路,点亮电灯的。声控开关不行能通过辨别音色启动,否则就会出现只有一个人能启动电灯的现象,它是通过声音响度启动电灯的,故A错;声控开关的启动正说明白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故B正确;启动开关的声音都是由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声控开关的启动也说明空气可以传播声音,故D正确。此题答案是A。【答案】A。【考点】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产生、声音的特性。3.关于声的学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话之间的导线传递的是声信号;B.在教室四周植树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也能够辨别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依据音色;D.声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解析】电话之间的导线传递的是电信号,不是声信号,故A错;在教室四周植树可以阻断噪声的传播,不是在声源出减弱噪声,故B错;辨别不同乐器靠的是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故C正确;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为声音的传播须要介质真空中没有介质存在,故D错。正确答案是C。【答案】C。【考点】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性、噪声。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C.敲鼓时越用力,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D.美丽好听的交响乐有时也会成为噪声【解析】超声波属于声波的一种,它的传播同样须要介质,故A错。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但物体振动不肯定就能听到声音,因为声音传到我们耳朵,还须要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如在真空腔里振动的物体,我们无法听见其声音,故B错。用力敲鼓,会使鼓面振动幅度增大,鼓的声音(响度)增大,而其音调不会受敲鼓力气大小的影响,故C错。从广义上讲,凡是影响人们正常活动,让人感到烦躁,影响人们健康的声音都叫噪声;当美丽好听的交响乐影响到人们的活动时,也就成了噪音;故D正确。【答案】D。【考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噪声。5.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为340m/s;B.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肯定能听到声音;C.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白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D.真空也能传声【解析】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为340m/s;此说法错误。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在液体中传播速度比空气中要大,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更大。B.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肯定能听到声音;此说法错误。人要能听到声音,不仅须要物体振动发声,还须要有传播声音的介质。没有介质,物体振动也不会听到声音。C.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白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此说法正确。超声波能够传递信息,也能够传递能量;利用超声波清洗眼睛就是超声波传递能量的例子。D.真空也能传声;此说法错误。声音的传播须要介质,真空中没有介质存在,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答案】C。【考点】声音的传播、声音的利用。6.【解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是通过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到接收者;辨别物体声音是靠音色,不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都不同;音调和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解答:A.客船上的人依据音色来推断是是钟发出声音的,故A得说法错误、B的说法正确;A符合题意。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的说法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D.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是正确的,故D得说法不符合题意。【答案】A。【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7.【解析】声音的传播须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传播速度在气体中最小,液体中传播速度稍大,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大;噪声的限制可以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接收处三个方面;噪声是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的声音,噪声不肯定是杂乱无规则的。解答:A.声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都比液体中的声速大是正确的;故A符合题意。B.声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等介质中传播,声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是错误的;因为声音不能再真空中传播。C.中考、高考期间要求学校四周噪声大的单位停工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是错误的;单位停工是在声源处限制噪声的产生,不是减弱噪声。D.声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环保角度的噪声肯定是由物体无规则振动产生是错误的;只要影响到人们正常活动的声音都是噪声,不肯定非是物体无规则振动产生的。【答案】A。【考点】声音的产生于传播、噪声及其限制。8.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马路旁安装“声障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肯定是340m/s【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因此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A正确。减弱噪音方法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马路旁安装“声障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B错。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错。声音在15℃的空气传播速度为340m/s,D错。【答案】A。【考点】声的产生与传播、噪声限制。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C.老师讲课时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D.声不能在液体、固体中传播【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故A正确。B、声音频率在20Hz到20000Hz我们才能听到声音,故B不正确。C、人发出声音是靠声带振动产生的,故C不正确。D、声音能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不正确。【答案】A。【考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二、填空题10.小军在马路边的街景照片,连续拍了两张,如图甲、乙所示,以卡车为参照物,轿车向运动的,自行车向运动(均填“左”或“右”);小军听到汽车的鸣笛声是依靠传播的,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m/s。【解析】此题涉及到运动学内容不做说明,只给出答案。小军听到鸣笛声是靠空气传播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为340m/s。【答案】左、右;空气、340m/s。【考点】声音的传播。通常状况下,声音在固体中比在液体中传播得

,声音在水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

,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m/s。在

中则不传声。回声传到人耳比原声晚

s以上,人耳才能将回声和原声区分开。【解析】(1)声音在空气的速度为340m/s;(2)声音的传播须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最慢;(3)进入人耳的声音具有肯定的时间间隔才能辨别出来。解答:一般状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大小关系是: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最慢;15℃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真空不能传声。人耳能辨别出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为0.1s。【答案】快、快、340、真空、0.1。【考点】声音的传播。【解析】乙同学在足够长的钢管另一端敲打一下,声音会在钢管和空气中同时传播,因为声音在固体中最快,在气体中最慢,所以会听到二次敲击声,第一次听到的是通过钢管传来的,其次次是通过空气传来的。【答案】两。【考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3.双耳效应是指人们依靠听觉能够确定发声体方位。回声定位主要因素是声音传到两只耳朵和的差异。人假如将双眼蒙上,靠听觉也能大致确定发声体的方位就是因为。【解析】人有两只耳朵,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间也不相同,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声音的强弱也会发生改变,我们的双耳就能依据这些不同来确定声音发出的方位。解: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和强弱以及其他特征也不同,这些差异就是我们用耳朵推断声源方位的重要基础,也就是双耳效应.正是由于双耳效应,人们可以精确地推断声音传来的方位。【答案】时刻、强弱、双耳效应。【考点】声音的传播与接收。【解析】声速已知为340m/s,当测得声音从发出到反射回来的时间间隔,就能计算出反射面到声源之间的距离;依据速度公式v=

就可求出人离墙至少的距离。解答:时间间隔为t==0.05s,由公式v=

得s=vt=340m/s×0.05s=17m。故答案为17m。【答案】17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