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0T 1246-2022 机插水稻稀泥育秧技术规程_第1页
DB50T 1246-2022 机插水稻稀泥育秧技术规程_第2页
DB50T 1246-2022 机插水稻稀泥育秧技术规程_第3页
DB50T 1246-2022 机插水稻稀泥育秧技术规程_第4页
DB50T 1246-2022 机插水稻稀泥育秧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CCSB05DB50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50/T1246—2022前言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秧田培肥和作厢 14.1秧田选择 14.2秧田整地与培肥 14.3开沟作厢 15播种与管理 15.1规范摆盘 15.2秧盘装泥和施药 35.3匀播稻种 35.4起拱盖膜 35.5秧田管理 3DB50/T1246—2022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员:李经勇、姚雄、张巫军、唐永群、段秀建、刘强明。1DB50/T1246—2022机插水稻稀泥育秧技术规程本文件规定了机插水稻稀泥育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秧田培肥和作厢、播种与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水稻机插秧秧苗培育。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NY/T1635水稻工厂化(标准化)育秧设备试验方法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秧田培肥和作厢4.1秧田选择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土壤肥沃、土层较厚、交通便利的冬水田作秧田。4.2秧田整地与培肥播种前5d~7d,结合除杂草翻耕秧田,每666.7m2施用氮(N)2.25kg~3.00kg,磷(P2O5)2.25kg~3.00kg,钾(K2O)2.25kg~3.00kg作底肥,并将秧田土壤耕细、耙平。4.3开沟作厢播种前2d~3d,应按厢宽1.5m、沟深0.08m~0.10m、厢与厢间距0.8m~1.0m开沟作厢,厢面平整。25播种与管理5.1规范摆盘厢面中线·图1秧盘摆放示意图DB50/T1246—20225.2秧盘装泥和施药秧盘装泥前应先除去厢间中的杂草、石块等杂物,再将厢间的稀泥装盘,装泥量不能少于秧盘容量80%~90%,撒施水稻机插育苗壮秧剂后,用秧板刮平盘中的稀泥。5.3匀播稻种播种量宜为每盘80g~100g,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规定。播种时可采用播种器或手工播种,播种前根据品种千粒重,调整播种量,播种均匀度应≥95%,均匀度测定方法见NY/T1635规定。5.4起拱盖膜厢面间隔1m插竹块作拱,竹块入泥处与秧盘保持0.05m~0.10m的距离,拱高保持一致,拱上覆盖地膜,四周用稀泥压紧封严。5.5秧田管理播种至揭膜期,仅在厢沟灌浅水,保持厢面湿润。秧苗2.5叶龄时,于晴日先揭秧厢两端的膜炼苗2d~3d,再全部揭膜。揭膜后,通过厢沟灌水,保持厢面2.0cm~3cm水层。秧苗3.5叶龄~4.5叶龄移栽,移栽前5d~7d,每666.7m2秧床施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