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华师大新版九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13/1D/wKhkGWefH9WAC0OGAAIJl51kR5s793.jpg)
![2025年华师大新版九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13/1D/wKhkGWefH9WAC0OGAAIJl51kR5s7932.jpg)
![2025年华师大新版九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13/1D/wKhkGWefH9WAC0OGAAIJl51kR5s7933.jpg)
![2025年华师大新版九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13/1D/wKhkGWefH9WAC0OGAAIJl51kR5s7934.jpg)
![2025年华师大新版九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13/1D/wKhkGWefH9WAC0OGAAIJl51kR5s79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华师大新版九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用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分别滴人同一物质的溶液中,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A.滴入石蕊试液变红色,滴入酚酞试液不变色B.滴入石蕊试液不变色,滴入酚酞试液不变色C.滴入石蕊试液变蓝色,滴人酚酞试液变红色D.滴入石蕊试液变红色,滴人酚酞试液变红色2、合理膳食要求:食物多样、谷类为主。谷类中含量最多的营养物质是()A.糖类B.蛋白质C.维生素D.脂肪3、H7N9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现有临床试验数据证明,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对新发的H7N9禽流感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下列有关帕拉米韦(C15H28N4O4)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物质属于有机化合物B.该物质由51个原子构成C.该物质中氢、氧元素质量之比为7:16D.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4、电动车已成为短途交通的常用工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水平道路上减速行驶时,电动车的动能减小、机械能不变B.行驶过程中,驾驶员相对电动车是运动的C.轮胎上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D.电动车紧急刹车时驾驶员的上部向后仰5、两台完全相同的电动小车;在水平路面上由同一地点同时向东作直线运动,他们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作出的下列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两车运动的速度大小相等B.通过30m的路程,乙车所用的时间比甲车的长C.第6s时,甲车的动能比乙车的动能大D.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向西运动的6、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2HCl+CuO═CuCl2+H2OB.2NaOH+CO2═Na2CO3+H2OC.2HCl+Ca(OH)2═CaCl2+2H2OD.CaCO3+2HCl═CaCl2+H2O+CO2↑7、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时,视野中数量最多的细胞是()A.血浆B.红细胞C.白细胞D.血小板8、下面是阳阳同学学习了《生物进化的原因》一节后,依据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进行的有关叙述,其中错误的是()A.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其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B.狼和鹿能迅速奔跑是两者长期互相选择的结果C.恐龙的灭绝是因为不能适应生存环境骤变的结果D.在暗洞中生活的盲鼠因长期不用眼睛而逐渐失去视觉9、草木灰是一种农家肥,其主要成分是K2CO3,它属于()A.钾肥B.磷肥C.氮肥D.复合肥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0、宇宙起源的证据——星系运动的特点(哈勃发现):____;____;____。11、(2015•丽水)2015年在苏州举行的第53届世乒赛中首次使用了“40+”新球;新球与“40”旧球如图甲所示。
小科想比较两种球的弹性大小;做了如下实验:将两球从相同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比较两球落到同一桌面上弹起的高度得出弹性大小,发现很难比较两球弹起的高度,继续观察,两球在桌面上反复弹跳,发现新球停止弹跳时,旧球还在弹跳,如图乙所示,多次实验结果相同,说明旧球的弹性比新球好。
(1)乒乓球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逐渐____;
(2)该实验体现了转换的思想,将比较球的弹性分别转换为比较弹起的高度和____。12、A;B、C、D、E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B为单质且B是可供动植物呼吸的气体;D是一种盐,E是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俗名是____,D是____.
(2)在一定条件下,A既可以转化成C,也可以与C发生化学反应.写出A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3)写出C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13、2014年8月19日;安徽淮南某煤矿发生井下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瓦斯是煤矿矿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它已成为煤矿事故的“头号杀手”.
(1)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为了防止煤矿的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下列做法可行的是____(填序号;下同).
A.进矿井前先做灯火实验B.工人必须戴安全帽才能进入矿井。
C.矿井内要加强通风D.安装瓦斯探头传感器监测瓦斯浓度。
(3)矿井下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后,专家提出了注入液氮灭火的方案.液氮可用于矿井灭火的原因是____、____(写出两条).
(4)救援过程中,打通“生命之孔”及时向被困人员输送含有下列成分的营养液,该营养液中的主要供能物质是____.
A.水B.葡萄糖C.维生素D.氯化钠.14、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有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实现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____冲程.发动机运行前必须加润滑油,是为了____.某品牌汽车100km耗油7kg,这些汽油完全燃烧要放出____J的热量.(汽油的热值q=4.6×107J/kg)15、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____;
1981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又人工合成了组成生命的另一种重要物质——____。16、传染病是由____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17、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支在支架上,OA=20cm,G1为边长是5cm的正方体,G2重为20N。当OC=10cm时,绳子的拉力为____N,此时G1对地面的压强为2×104Pa。现用一水平拉力,使G2以____c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经过12.5s后,可使G1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0。
18、如图所示,平面镜MN竖直放置,镜前有一个发光物体S,现将平面镜绕M点从MN转到MN′位置过程中,物体S在平面镜中的像S′的轨迹为____(选填“直线”或“曲线”);S′离M点的距离____(选填“越来越近”;“越来越远”或“保持不变”)。
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9、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评卷人得分四、其他(共4题,共8分)20、如图所示;要以最省力的方式拉动汽车,请画出滑轮组的绕绳方式.
21、如图所示,用轻质杆将一电灯吊起,O点是支点.请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和阻力F2的示意图.
22、如图所示;用沿斜面向上2N的拉力,把重为5N的物体匀速拉到高处,请画出拉力的示意图和物体重力对支点O的力臂。
23、在西昌到成都的T8866次列车上;一乘务员需要把如图所示的手推车前轮推上一个小台阶,请画出他施加在把手E处的最小力F和其力臂L.
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3题,共30分)24、(2015•舟山)某小组在科学社团课上了解到氨水是由氨气溶于水并与水发生反应形成的.氨水中除NH3、H2O外;还有氨气和水发生反应的生成物,其中的生成物使氨水呈碱性。小组同学想用所学的知识对“氨气和水反应的生成物使氨水呈碱性”进行验证。
【查阅资料】
①氨气有毒;不易燃烧,极易溶于水;
②氨气可通过易挥发的浓氨水滴加到氧化钙中快速得到;
③红色石蕊试纸遇碱性溶液会变蓝色。
【实验方案】
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分别检测H2O、NH3和氨水使干燥红色石蕊试纸的变色情况。
【实验步骤】
①连接实验装置;检查气密性后添加药品;
②挤压C装置中的胶头滴管,C中试纸不变色,证明了____;
③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浓氨水滴加到氧化钙上,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C装置中的石蕊试纸均变蓝。
小组成员分析B装置中试纸变蓝的原因可能是由于____对实验造成干扰。
他们改进装置并重新实验;观察到B中试纸不变色,C中变蓝。
【实验结论】氨气和水反应的生成物使氨水呈碱性。
【反思评价】小组同学反思实验过程,认为本实验还需要对氨气进行尾气处理.你的处理方法是____。
25、频繁开关电视机,显像管里的灯丝很容易烧断.请问开和关电视时什么时候灯丝更容易断?说明理由.26、毛细血管有哪些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的特点?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D【分析】【分析】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滴入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溶液显酸性,酸性溶液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故说法正确;
B;滴入石蕊试液不变色;说明溶液为中性,中性溶液也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故说法正确;
C;滴入石蕊试液变蓝色;说明溶液为碱性,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故说法正确;
D;滴入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溶液显酸性,酸性溶液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故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2、A【分析】【分析】食物中含有七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粗纤维、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解答】A;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食糖、谷类、豆类和根茎类等食物含有糖类最多;故A正确;
B;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主要从瘦肉、鱼、奶、蛋、豆类等食物中获得;故B错误;
C;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维生素主要从水果和蔬菜中获得.故C错误;
D;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脂肪主要从猪油、奶油、蛋黄、花生油、芝麻、豆类和硬果类中获得;故D错误。
故答案为:A3、B【分析】【解答】A.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根据帕拉米韦的化学式C15H28N4O4可知它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属于有机化合物,故正确;
B.帕拉米韦是由帕拉米韦分子构成的;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1个帕拉米韦分子中含有15个碳原子;28个氢原子、4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故错误;
C.帕拉米韦中H;O元素质量比为(1×28):(16×4)=7:16;故正确;
D.帕拉米韦中C;H、N、O元素质量比为(12×15):(1×28):(14×4):(16×4)=45:7:14:16;由此可知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正确.
故选B.
【分析】A.根据有机化合物的概念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大小比较的计算方法来分析.4、C【分析】【解答】解:A;在水平道路上减速行驶时;由于质量不变,所以电动车的动能减小,电动车的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变小,故A叙述错误;
B;电动车行驶过程中;以电动车为参照物,驾驶员相对于电动车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故驾驶员相当于电动车是静止的,故B错误;
C;轮胎上刻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正确;
D;正在驾驶电动车的驾驶员;紧急刹车时,人的下半身随着车运动停止,而人的上身由于惯性会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向前仰,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A;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位置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机械能等于动能与势能的和;
B;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C;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增大摩擦力从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考虑;
D、正在驾驶电动车的驾驶员,紧急刹车时,人的下半身随着车运动停止,而人的上身由于惯性会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向前仰.5、D【分析】【解答】解:A;根据s﹣t图象可知相同的时间内甲乙通过的路程不同;则甲乙的速度不同,故A错误;
B;根据图象可知;通过30m的路程,甲车所用的时间比乙车的长,故B错误;
C;根据图象可知;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而甲乙是完全相同的电动小车,根据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可知:甲车的动能比乙车的动能小,故C错误;
D;因为甲乙都向东运动;而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因此以乙为参照物,甲向西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由s﹣t图象读出甲乙通过的路程与时间;由速度公式可以求出甲乙的速度;
(2)由s﹣t图象读出甲乙通过30m的路程所用的时间先根据速度的变形公式分别求出甲乙10s内通过的距离;然后进一步求出甲乙相隔的距离;
(3)质量越大速度越大时动能就越大;
(4)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一定是相对参照物而言,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会不一样.6、C【分析】【解答】A、2HCl+CuO═CuCl2+H2O的反应中氧化铜是氧化物;盐酸是酸,反应物不符合要求,故A错误;
B、2NaOH+CO2═Na2CO3+H2O的反应中二氧化碳是氧化物;反应物不符合要求,故B错误;
C、2HCl+Ca(OH)2═CaCl2+2H2O;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C正确;
D;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钙是盐,反应物不符合要求,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判断中和反应时一要看反应物是否是酸和碱,二是看生成物是否是盐和水,二者缺一不可.7、B【分析】【解答】。名称数量红细胞男(4.0-5.5)×1012/L女(3.5-5.0)×1012/L女(3.5-5.0)×1012/L血红蛋白男120-150g/L女105-135g/L女105-135g/L白细胞(4-10)×109/L血小板(100-400)×109/L有表中的数据可知;红细胞含量最多,故选B
【分析】本题属于识记题,同样各细胞的数量也普通混淆,需要大家熟练记忆。8、D【分析】解答:解:A;达尔文的进化论;其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A正确;
B、鹿和狼各自的特征是在长期的生存斗争过程中形成的;鹿跑的不快;转弯不灵活便容易被狼吃掉,狼跑的不快就不易捕获食物(鹿),在长期的生存斗争和相互选择中,鹿和狼发展了自己的特征,B正确;
C;恐龙由于缺乏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在自然选择中被淘汰,导致恐龙的灭绝.因此恐龙的灭绝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
D;盲鼠因长期不用眼睛而逐渐失去视觉;这是它对环境的一种适应,D错误.
故选:D.
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源于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自然选择学说与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被恩格斯誉为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9、A【分析】【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些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
【解答】解: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K2CO3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故选A.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0、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星系离我们越远,它的退行速度越快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分析】【分析】科学家通过观察发现星系运动的特点:1.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2.星系离我们越远;它的退行速度越快;3.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
【解答】星系运动的特点:1.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2.星系离我们越远;它的退行速度越快;3.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
故答案为: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
星系离我们越远;它的退行速度越快;
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11、减小反弹次数【分析】【分析】(1)重力势能是由于物体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影响因素是质量和高度;
(2)由题通过球落到下后弹起的高度比较弹性大小;或者球落下后反弹次数比较弹性大小。
【解答】
(1)乒乓球下落过程中高度减小;所以重力势能逐渐减小;
(2)由题;两种球的弹性大小比较方法一:将两球从相同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比较两球落到同一桌面上弹起的高度得出弹性大小;
两种球的弹性大小比较方法二:将两球从相同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比较两球落到同一桌面上反弹次数比较弹性大小。这里用到的研究方法有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故答案为:(1)减小;(2)反弹次数12、熟石灰碳酸钠C+CO22COCO2+Ca(OH)2=CaCO3↓+H2O【分析】【解答】(1)A;B、C、D、E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E是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所以E是氢氧化钙,A、B为单质且B是可供动植物呼吸的气体,所以B是氧气,A会与氧气反应,所以A是碳、金属,A、氧气都会转化成C,所以A是碳,C是二氧化碳,D是一种盐,D和二氧化碳会相互转化,所以D是碳酸钠,碳酸钠、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钙反应,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E是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D是碳酸钠;
(2)A和C的反应是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CO22CO;
(3)C与E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故答案为:(1)熟石灰;碳酸钠;
(2)C+CO22CO;
(3)CO2+Ca(OH)2=CaCO3↓+H2O.
【分析】根据A、B、C、D、E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E是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所以E是氢氧化钙,A、B为单质且B是可供动植物呼吸的气体,所以B是氧气,A会与氧气反应,所以A是碳、金属,A、氧气都会转化成C,所以A是碳,C是二氧化碳,D是一种盐,D和二氧化碳会相互转化,所以D是碳酸钠,碳酸钠、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钙反应,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13、CH4+2O2CO2+2H2OCD氮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液氮气化使温度降低B【分析】【解答】解:(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2)A;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如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或静电或电火花都可能发生爆炸判断;
B;工人必须戴安全帽才能进入矿井;与发生瓦斯爆炸无关;
C;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如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或静电或电火花都可能发生爆炸,通风可降温,使气体不易达到着火点,严禁烟火,也可防止可燃性气体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所以正确.
D;安装瓦斯探头传感器监测瓦斯浓度;有利于防止瓦斯爆炸.
(3)氮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液氮气化使温度降低或氮气能隔绝氧气等;
(4)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糖类主要从食糖、谷类、豆类和根茎类等食物中获得.被困人员不能进食,无法从食物中获得糖类,向被困人员输送营养液主要就是给其输送葡萄糖,目的就是为人体提供能量.
答案:
(1)CH4+2O2CO2+2H2O;(2)CD;(3)氮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液氮气化使温度降低;(4)B.
【分析】(1)根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2)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如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或静电或电火花都可能发生爆炸判断;
(3)根据氮气的性质分析解答;
(4)根据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解答.14、做功减小摩擦3.22×108【分析】【解答】(1)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实现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是做功冲程,发动机运行前必须加润滑油,是为了减小摩擦;(2)7kg汽油完全燃烧要放出的热量:Q=qm=4.6×107J/kg×7kg=3.22×108J.故答案为:做功;减小摩擦;3.22×108.
【分析】(1)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其中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2)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或者使接触面变得光滑,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等;(3)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用公式Q=qm计算,其中q为燃料的热值.15、结晶牛胰岛素核酸【分析】【解答】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1981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又人工合成了组成生命的另一种重要物质——核酸。
【分析】1965年,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在所长王应睐的组织领导下,与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科学家通力合作,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后,终于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出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人工牛胰岛素的合成,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1981年11月20日,中国科学工作者完成了人工全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这是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全盛具有与天然分子相同的化学结构和完整生物活性的核糖核酸。16、病原体【分析】【解答】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有细菌,真菌等等。
【分析】本题考查传染病的定义17、104【分析】【分析】由杠杆平衡条件求出G2在C点时,杠杆在A点受到的拉力,由压强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G1对地面的压力,然后对G1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求出G1的重力;由杠杆平衡条件求出G1对地面压力为零时G2到支点的距离,然后由速度公式求出G2的速度.本题难度较大;熟练应用杠杆平衡条件;压强公式的变形公式、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平衡条件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解答】解:G2在C点时;由杠杆平衡条件得:
FA×OA=G2×OC;
即:FA×20cm=20N×10cm;
解得:FA=10N;
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S=5cm×5cm=25cm2=0.0025m2;
由压强公式:可知:
物体G1对地面的压力:
F=pS=2×104Pa×0.0025m2=50N;
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F'=F=50N;
G1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1、地面的支持力F′、绳子的拉力FA作用;
物体静止,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G1=FA+F′=10N+50N=60N;
当G1对地面的压力为0时,杠杆在A点的受到的拉力:FA′=G1=60N;
设G2位于D点,由杠杆平衡条件得:FA′×OA=G2×OD;
即:60N×20cm=20N×OD;
解得:OD=60cm;
物体G2的路程:
s=OD-OC=60cm-10cm=50cm;
物体G2的速度:
故答案为:10;4.18、曲线保持不变【分析】【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是平面镜成像习题的重点内容;一定要掌握。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来解答此题。
【解答】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分别作出平面镜在MN处S的像S′和平面镜在MN′处S的像S″,然后进行分析;
由图可知;S点绕M以SM长为半径转动,所以它的像的轨迹应该是圆弧,即为曲线,由图可知,S′离轴M的距离始终不变。
故答案为:曲线;保持不变。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9、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因此呼吸作用的实质都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四、其他(共4题,共8分)20、【分析】【解答】只有一个动滑轮;要求最省力,绳子承重段数最多,绳子应先系在动滑轮的固定挂钩上,如图:
【分析】最省力应该是跨过动滑轮的绳子段数最多,应该先从动滑轮开始绕绳子。21、从支点作动力F1作用线的垂线段;线段的长度即为动力臂;电灯对杠杆的拉力是阻力,方向竖直向下,由此画出阻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分析】【解答】从支点作动力F1作用线的垂线段;线段的长度即为动力臂;电灯对杠杆的拉力是阻力,方向竖直向下,由此画出阻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分析】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从支点向动力作用线和阻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垃圾分类机器人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年中国UV反光罩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土木工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试题考核试卷
- 2025年夹宣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印刷白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机械化挑选输送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立体充填封口软性包装袋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DL-对羟基苯甘氨酸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年组合式垫仓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气动二位切断阀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GB/T 22482-2008水文情报预报规范
- 蔬菜采购项目投标书
- 肩周炎康复护理
- 2022年安徽管子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SAPPM设备管理解决方案
- Q-HN-1-0000.08.004《风力发电场电能质量监督技术标准》
- 宗教与社会课件
- 3人-机-环-管理本质安全化措施课件
- 生殖医学中心建设验收标准分析-讲座课件PPT
- 庆阳煤炭资源开发调研报告
- 桥博常见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