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苏教新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2B/0D/wKhkGWefHrGADCZzAAFtCGY_Xbk099.jpg)
![2025年苏教新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2B/0D/wKhkGWefHrGADCZzAAFtCGY_Xbk0992.jpg)
![2025年苏教新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2B/0D/wKhkGWefHrGADCZzAAFtCGY_Xbk0993.jpg)
![2025年苏教新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2B/0D/wKhkGWefHrGADCZzAAFtCGY_Xbk0994.jpg)
![2025年苏教新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2B/0D/wKhkGWefHrGADCZzAAFtCGY_Xbk09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苏教新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641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和1978年以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共同之处是()
①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③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④实行土地私有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题文】现在的英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英国国王是国家主权的象征,但没有实际的权力,与英国这种制度类似的国家是()A.德国B.法国C.日本D.美国3、秦始皇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中,有利于政令在全国顺利推行和文化交流发展的措施是A.统一货币B.统一度量衡C.统一文字D.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4、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朝代建立的情况,搭配正确的是()A.秦朝221年嬴政B.唐朝618年李世民C.北宋960年赵匡胤D.元朝1271年铁木真5、战役进行的两百天里,德军损失了有150多万,有生力量遭到极大消耗,该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这场战役是()A.凡尔登战役B.诺曼底登陆战役C.斯大林格勒战役D.政克柏林战役6、美国内战与美国独立战争的相同点是()。A.维护了国家的统一B.赢得了国家的独立C.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D.废除了黑人奴隶制7、明长城的东西起点是()A.临洮和陇西B.鸭绿江和嘉峪关C.余杭和涿郡D.临清和东平8、设计表格;归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以下表格设计中;错误的一项是()
。重大事件标志性意义(或作用)A.五四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七七事变全国性的抗战拉开序幕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A.五四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七七事变全国性的抗战拉开序幕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9、世界步入近代以来,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思想家和科学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连线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A.牛顿——力学三定律B.达尔文——进化论C.伏尔泰——启蒙思想D.爱因斯坦——杠杆定律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0、杰出人物往往能推动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请写出以下历史人物:(1)公元前5世纪使雅典达到全盛时期的执政者是____(2)7世纪中期在日本颁布改新诏书的是____(3)完成人类历史上的首次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____(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担任“护国主”的是____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近代中日关系简表。
。时间事件或史实结果及对中国的影响①____-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签订②《____》,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1900-1901年日本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后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9年巴黎和会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非法权益移交给日本激起中国人民无比愤慨,成为③____的导火索1922年签订④《____》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1931-1945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完全胜利,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根据岳麓书社初中历史教材整理。
材料三“在历史和领土这两个原则问题土;没有妥协的余地.”王毅强调,如果日本某些人要执意为当年的侵略历史翻案,国际社会以及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人士也都绝不会容忍和姑息.王毅指出,只有认真清算过去,不再出尔反尔,才能走出僵局,开辟未来.只有真正坚持和平道路,不再说一套做一套,才能获得邻国和世界的信任,希望日本的领导人能够懂得这些基本的道理,能够尊重人类良知扣国际公理的底线.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外交部长王毅答记考问。
材料四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人民日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唐招提寺是谁设计和建造的?日本遣唐使回国后推动了哪次重大社会变革?
(2)完成材料二表格中的空格处内容.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古代和近代中日关系的阶段特征.
(4)根据材料三指出影响当今中日关系的核心问题.材料四中我国立法确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有何意义?12、吴国的开创者是____,发祥地是____。13、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____;494年,北魏孝文帝将都城迁到____。14、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个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约距今5000-3000年间;黄河中下游出现了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华夏族,民族融合不断在进行,经秦汉四百年的发展,华夏族成为统一的民族,中国也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戴逸《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1)中国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在哪一历史时期?____
材料二:如图。
材料三:元朝的统一给各族人民相互交往和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当时;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维吾尔、蒙、汉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摘自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课本(2)元朝时;今西藏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版图,当时设置了哪一机构进行管理?
(3)民族融合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分析材料二和材料三;归纳促成这种趋势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材料四:在清朝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诸多民族。清朝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4)清朝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规定喇嘛教活佛转世人选的是哪一措施?
材料五:2015年9月8日上午;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众约2万人欢聚拉萨布达拉宫广场,热烈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贺匾上题词“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做出正确选择;选出正确答案的序号。
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和睦大家庭”的民族关系图片展,展览内容按20世纪的不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在60年代板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____
A.西藏和平解放65周年庆典B.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封面。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
材料六:台湾诗人余光中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6)诗歌体现了华夏儿女怎样的情怀?为实现他们的心愿,党和政府的基本方针是什么?15、根据提示信息列出相关内容。
(1)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秦始皇让蒙恬负责,修筑了闻名中外的____。
(2)____(人物)时开始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3)公元前119年,在漠北战役中取得胜利的汉朝将领是卫青、____。
(4)“如何一曲琵琶好,鸣无声五十年”,曾幸的是宫女____汉匈的和平相处作出了贡献。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6、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一2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____。(判断对错)17、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俄国。____(判断对错)18、西欧封建时期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是基督教会。____。(判断对错)19、战国时期,韩、赵、齐三家分晋国,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的局而。____(判断对错)20、明成祖时,设立特务机构东厂,对不合己意的大臣,在殿堂上任意杖责。____。(判断对错)21、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10世纪西欧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12世纪欧洲大学兴起。______(判断对错)22、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的“势力范围”中,福建是英国的“势力范围”.____(判断对错)23、春秋时期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其他(共5题,共20分)24、【题文】(9分)阅读下列反映国际格局演变的相关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巴黎和会“三巨头”华盛顿会议。
材料二:“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凯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四、拿破仑或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
――1945年4月16日杜鲁门总统的谈话。
材料三:“世界新秩序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如日本;欧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这样,再过几年还有中国,以及前苏联中的某些国家。”――1993年亨利·基辛格的谈话。
请回答:
(1)通过材料一中两次会议的召开;形成了怎样的国际关系格局?(2分)
(2)材料二中拿破仑被称为“伟大的领袖”;请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2分)杜鲁门的这段谈话表明了美国有何企图?(2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1分)请简述中国在当前世界格局中所处的地位。(2分)25、【题文】请仔细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计6分。
⑴写出以上图片中图B;图C各自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名称以及共同作用。(3分)
⑵简要叙述图A中为解放农奴采取的措施。(任写一点即可)(1分)
⑶图B中日本使团访问欧美国家的目的是什么?(1分)
⑷图C中审阅的文件在当时有什么影响?(1分)26、【题文】近代以来;重视法制建设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潮流,以下几段文字选自近代几部法令,阅读后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材料二:人们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自由;平等、安全、反抗压迫是天赋的权利;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材料三:“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且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四:宪法规定:这个国家是一个联邦国家;实行总统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
材料五:这部法令是法国的;第一编是人法,第二编是物法,第三编是关于取得所有权的各种方法。这部法令是资产阶级的第一部民法典,它对后来很多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产生了很大影响。很多国家在制定本国的民法典时是以这部法典为蓝本或是作参考。
请回答:
⑴材料一这个法令使该国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实行这一体制的国家在今天的世界上仍有很多;请你再举出一个例子。(2分)
⑵材料二文献出自哪国法令?为什么说它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2分)
⑶材料三中“这些殖民地”指什么?(1分)
⑷材料四“宪法”是指什么?材料五谁统治法国时期制定的?(2分)
⑸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以上五则法令有何共同之处?(1分)27、【题文】近代以来;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不断传播,使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近代最早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潮流是什么?(2分)首先在哪一国家兴起?(2分〕
(2)17一18世纪欧洲出现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2分)在这一运动影响下,18世纪后半期发生了哪两次资产阶级革命?(4分)28、【题文】阅读下列相关图片;回答问题:
(1)图1中“引领时代”的历史人物是谁?(1分)他“引领时代”的发明是什么?(1分)
(2)图2中“汽车之父”赞誉的是哪位历史人物?他在交通工具动力方面的发明是什么?(2分)
(3)图3中“网络长椅”反映了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2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A【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解答】建国初期期的土地改革和1978年以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是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但是建国初期期的土地改革确立的是农民个体土地所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排除④;①②③都是两者的共同之处.
故选A.2、C【分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的理解程度。法国与美国是民主共和国制,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它的国家元首是皇帝,能世袭而且有实权。只有日本跟英国一样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国王统而不治,没有实际的权力。因此选C。【解析】【答案】C3、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结合教材可知,战国时期,各国的文字差别很大,影响各地文化的交流。秦灭六国后,秦始皇统一了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废除原来六国的文字。后来,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统一文字,有利于政令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因此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解析】【答案】C4、C【分析】【分析】掌握中国古代朝代建立的情况.【解析】【解答】A.秦朝221年嬴政;不正确,秦朝建立时间是公元前221年.
B.唐朝618年李世民;不正确,唐朝建立者是李渊.
C.北宋960年赵匡胤;正确.
D.元朝1271年铁木真;不正确,元朝建立者是忽必烈.
故选C.5、C【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有关内容.【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对争夺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的而进行的战役;时间自1942年6月28日至1943年2月2日为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故选C.6、C【分析】【解析】试题分析:美国内战与美国独立战争的相同点是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独立战争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它们均不是两者的相同点,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比较美国内战与美国独立战争【解析】【答案】C7、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长城的相关内容.【解析】【解答】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明朝进一步完善秦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
故选B.8、D【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事件的搭配.【解析】【解答】根据已学知识可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是通过三大战役.ABC搭配正确.
故选D.9、D【分析】【分析】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定律;达尔文提出进化论,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故答案是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近代的科技和思想成就。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0、略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日本的大化改新、新航路的开辟和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史实。(1)此题考查了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结合教材可知,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雅典达到全盛时期。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并成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2)此题考查了日本的大化改新。由题干中”7世纪中期在日本“,可知反映的是大化改新。公元6、7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改革势在必行。7世纪中期,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成功,新上台执政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史称”大化改新“。(3)此题考查了新航路的开辟。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历史知识答题的能力。1519—1522年,奉西班牙国王之命,麦哲伦率领的船队,从欧洲出发,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次环球航行。(4)此题考查了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结合教材可知,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英国成立了共和国。共和国时期,克伦威尔掌握了政权,担任”护国主“,实行有利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政策。【解析】(1)伯利克里;(2)孝德天皇;(3)麦哲伦;(4)克伦威尔;11、略
【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唐朝时中日交流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唐朝文化对日本影响.
(2)考查近代中日关系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参与八国联军侵华、巴黎和会和《九国公约》.
(3)考查古代和近代中日关系的阶段特征.
(4)要求学生铭记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历史,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解析】【解答】(1)唐朝时中日交流频繁;唐朝高僧玄奘六次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唐招提寺是玄奘主持设计和建造的.
(2)考查近代中日关系的史实.1894年至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签订了对德《凡尔赛和约》,其中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转让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引发了中国的五四爱国运动.
(3)中日两国关系源远流长;总结中日两国的关系,古代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交往,共同缔造东方文明;近代中日分道扬镳,从友好走向战争.
(4)要求学生铭记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历史;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
故答案为:
(1)鉴真;大化改新;
(2)①1894;②《马关条约》;③五四运动;④《九国公约》;
(3)古代: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交往;共同缔造东方文明;近代:中日分道扬镳,从友好走向战争.
(4)历史和领土问题;缅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烈和所有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出贡献的人们,铭记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历史,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彰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12、泰伯无锡梅里【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吴国的建立.【解析】【解答】无锡历史悠久;是一座具有三千两百多年历史的古城,公元前十一世纪末,周太王的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从陕西西歧来到江南,定居梅里(现无锡锡山区梅村),号称勾吴.他带领当地居民兴修水利,农耕蚕桑,促进了中原文化与江南文化的融合,开创了吴文化.
故答案为:
泰伯、无锡梅里.13、殷洛阳【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盘庚迁殷和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解析】【解答】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因此商朝又称殷朝;494年,北魏孝文帝将都城迁到洛阳,有利于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
故答案为:
殷;洛阳.14、秦汉时期D【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秦朝建立的相关内容.
(2)本题考查的是元时对西藏加强管理的相关知识.
(3)本题考查古代促成民族融合的基本因素.
(4)本题主要考查了清朝对西藏的管辖.
(5)本题考查西藏完成民主改革的知识点.
(6)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国两制”的内容.【解析】【解答】(1)根据教材知识;公元前221年,秦朝的建立,中国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元朝时;元政府设立宣政院,管理西藏事务,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
(3)据材料二可知;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汉族的文化影响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的文化也影响着汉族,总的趋势是民族平等与民族融合.促成融合的因素有很多,如各族间的长期交往;统治阶级的改革(孝文帝改革)、实行“和亲”政策(文成公主)、少数民族的内迁(五胡内迁).
(4)金瓶掣签是藏族认定藏传佛教最高等的大活佛转世灵童的方式;是清王朝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正式设立的制度.主要是为了加强对西藏的治理.
(5)20世纪60年代初期;西藏地区胜利完成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主,进入社会主义阶段.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拉萨举行.9日,大会举行闭幕式,西藏自治区正式宣告成立.
(6)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诗.诗中主要体现了中华儿女对祖国统一的渴望之情;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故答案为:
(1)秦汉时期.
(2)宣政院.
(3)少数民族内迁;和亲或民族密切交往;统治者的改革;国家统一.
(4)“金瓶掣签”制度.
(5)D.
(6)渴望统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5、万里长城汉武帝霍去病王昭君【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汉时期与匈奴的关系.【解析】【解答】(1)秦始皇对北方匈奴采取积极防御的策略.命大将蒙恬大举反击匈奴;还让蒙恬负责,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用来抵御匈奴.这就是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
(2)汉武帝时组织强大的骑兵;开始对匈奴实行大规模反击,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3)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又派大将卫青和霍去病出击匈奴,在漠北大败匈奴,使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
(4)“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称颂的是昭君出塞.公元前1世纪中期,汉元帝把宫女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使汉匈边境安定了较长一段时间.王昭君和呼韩邪单于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故答案为:
(1)万里长城.
(2)汉武帝.
(3)霍去病.
(4)王昭君.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6、×【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远古北京人.【解析】【解答】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的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但不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故答案为:
×.17、√【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俄国.其中割占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中俄《瑷珲条约》是沙俄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解析】【解答】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趁火打劫,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俄国是中国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故答案为:√.18、√【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基督教会.【解析】【解答】在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基督教会的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经济上教皇和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拥有占据西欧的三分之一土地.在政治上,神权高于一切,可以和世俗王权分庭抗礼.在思想文化领域,形成一元垄断,可谓是处于一种万流归宗的地位,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故答案为:
√.19、√【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战国七雄.【解析】【解答】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由此形成的战国七雄指的是齐、楚、秦、燕、赵、魏、韩.
故答案为:
√.20、×【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解析】【解答】明太祖时;设立廷杖制度,对不合己意的大臣,在殿堂上任意杖责.明代的廷杖始于明太祖鞭死开国元勋永嘉侯朱亮祖.朱亮祖父子作威作福,多为不法,罪有应得,但朱元璋却开了廷杖大臣的先例.
故答案为:
×.21、√【分析】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自那时起,欧洲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10世纪西欧开始出现作为手工业和商业的中心的城市,意大利;法国、英国、德意志等都有许多著名的城市。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10世纪西欧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12世纪欧洲大学兴起,这个表述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欧洲庄园;城市的兴起和大学的兴起。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欧洲庄园、城市的兴起和大学兴起的相关史实。【解析】√22、×【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解析】【解答】据所学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福建是日本的势力范围,英国的势力范围在长江流域.
故答案为:
×.23、√【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春秋五霸.【解析】【解答】春秋时期;齐国盛产鱼盐,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故答案为:√.四、其他(共5题,共20分)24、略
【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国际格局的演变。材料一中两次会议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材料二中拿破仑被称为“伟大的领袖”的原因: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了《法典》,树立了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杜鲁门的这段谈话表明了美国称霸世界的企图。材料三说明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中国在当前世界格局中所处的地位:处于“一超多强中”的“一强”。【解析】【答案】(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分)
(2)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了《法典》(任一点2分);称霸世界(2分)
(3)多极化趋势(1分);“一超多强中”的“一强”(2分)25、略
【分析】【解析】(1)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N-Nitroso-clonidine-生命科学试剂-MCE-2307
- IRF1-IN-1-生命科学试剂-MCE-6527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场馆消毒防疫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电动助力车租赁与充电桩安装合同
- 2025年度房屋买卖合同变更及产权过户补充协议
- 2025年度理发店入股与客户满意度提升合作协议
- 施工现场施工防塌陷制度
- 施工单位关于施工设备的工作联系函
- 绿色校园教学楼电气节能与环保方案
- 食堂的应急预案
- GB/T 44143-2024科技人才评价规范
- 对医院领导的批评意见怎么写更合适范文(6篇)
- 账期协议书账期合同书
- 2024年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整
- 天津市河东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工程防渗漏培训课件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4年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牛津3000核心词汇表注释加音标1-4 完整版
- 高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策略与实践研究课件
- 金属表面处理中的冷喷涂技术
-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