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4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4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4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4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上册月考试卷10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读某天气系统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降水易发生在锋前B.锋面过境后气温降低C.锋面过境后气压升高D.锋面过境后天气转晴2、下图为亚洲东部和南部某月气压与风向的示意图;M地季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B.受地形的影响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沿海水流动的影响3、在下列四幅图中,经纬度位置相同的两点是()

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4、藏南谷地处于板块交界处,但火山活动较少,其原因可能是()A.此处地壳活动不活跃B.此处断层较少,地质构造稳定C.此处地壳厚度大,岩浆不易喷出地表D.此处为消亡边界,不会出现火山活动5、日本东京比同纬度的中国北京气温年较差要小,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B.海陆位置C.人类活动影响D.地形6、日本渔业资源丰富,附近渔场的名称是()A.北海渔场B.纽芬兰渔场C.北海道渔场D.秘鲁渔场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7、读南美洲附近海洋表面盐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ABCD四海区盐度由高到低的排序是________。

(2)C海区较B海区盐度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3)D海区较A海区盐度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4)E海区盐度与北半球同纬度海区的盐度相比偏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5)安第斯山脉是纵贯南美洲西部的高大山脉,南段山脉以东为草原和荒漠,南段山脉以西为森林,产生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8、读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天气系统图(单位:百帕);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两处中____为高气压中心,按天气系统的气流状况划分属于____。图中乙处中心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状况为____(填“上升”或“下沉”),出现____天气。

(2)甲、乙两气压中心控制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

(3)图中①②两条锋线中,冷锋是____。

(4)图中A、B两城市气温较高的是____,此时B城市刮____风。9、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地和丁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_和____;

(2)丙处地貌的名称是____,形成该地貌的地质作用是____。

(3)图中①②③④构成的水循环属于____循环,我国的南水北调主要影响____(填数字)环节。10、读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天气系统图(单位:百帕);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两处中____为高气压中心,按天气系统的气流状况划分属于____。图中乙处中心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状况为____(填“上升”或“下沉”),出现____天气。

(2)甲、乙两气压中心控制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

(3)图中①②两条锋线中,冷锋是____。

(4)图中A、B两城市气温较高的是____,此时B城市刮____风。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7年8月8日,在四川九寨沟发生7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材料二我国部分及周边地区某日某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单位:hpa)。

(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____(地球内部圈层)。

(2)甲山脉是由板块碰撞后隆起形成,属于____(褶皱或断块)山脉,周边岩浆活动频繁,因此____(能源)丰富。

(3)图中①地以____天气为主,未来几天③地可能出现阴天、____、____;雨雪等天气现象。

(4)与②相比,④的风力更____,理由是____。12、读某月份海平面及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问题。

海洋与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维持人类自下而上环境的因素之一,海气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极大的影响着地球的气候变化和海水的运动。

(1)图中甲、乙两处存在两个气压中心,其中代表低气压的是___处,其名称是___。造成甲、乙两处气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

(2)①、②两处中,风力较大的是___处,其判断依据是___。

(3)该图表示的是___(“1”或“7”)月海平面及地面等压线分布图。该季节上海盛行___风;此时,孟买盛行风向与上海不同的原因是___(具体说明孟买盛行风向形成的原因)。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3、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成因。(_____)A.正确B.错误14、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_____)A.正确B.错误15、不同的气候类型一定对应不同的自然带。(_____)A.正确B.错误16、中南半岛夏季风的主要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_____)A.正确B.错误17、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所形成的________。(判断对错)A.正确B.错误18、北半球冬季,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高压切断。(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综合题(共4题,共28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我国青海的茶卡盐湖有一处“天空之镜”,被《国家旅游地理杂志》评为“一生必去的55个地方之一”。茶卡盐湖,是世界上最大盐储存量的内陆湖,海拔3100米,面积105万平方千米。在风平浪静的晴天里,茶卡盐湖宛如一面明镜将蔚蓝的天空完美地倒映出来形成蓝白交织、如童话般的优美风景。下图示意茶卡盐湖的“天空之镜”景观。

分析茶卡盐湖“天空之镜”的形成原因,并提出该地在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2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讨赖河(下图)发源于祁连山区讨赖南山东段,属黑河一级支流。流域内地势高峻,气候阴湿寒冷,年降水量在300~450mm之间,年蒸发量在200~250mm之间,年均气温在-5~-3℃之间,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烈,山区河流每年10月至翌年4月为结冰期。流域内积雪厚度和分布受地形、气温、降水、太阳辐射等因素影响较大。

(1)分析讨赖河流量的年内变化特点。

(2)分析讨赖河流域地形对积雪分布的影响。21、读图;回答:

(1)写出A点的地理坐标____。从E到A的距离约为____千米。

(2)A→E各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有____,位于热带的有____,位于低纬度的有____

(3)A→E各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____。

(4)图中A点在B点的____方向。若一个人站在南极,他的前后左右都是____。2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正常年份,在赤道及其以南的太平洋低纬度海区,受洋流的影响,西太平洋水温较高,东太平洋水温较低,因此西太平洋盛行上升气流,升到高空后向东流去,到达低温的东太平洋后下沉,然后在海面上以东风形式(东南信风)返回西太平洋。这样,便构成了一个大洋尺度的热力环流圈,气象学上称作“沃克环流”。

材料二Nio3.4地区是影响全球气候的重点水域,它位于热带太平洋的中东部。下图为根据2002年4月后监测该地区的水温变化,做出的预报模型。

(1)描述2020年6月以来Nio3.4地区水温的变化;并判断发生了厄尔尼诺现象还是拉尼娜现象。

(2)从热力环流的角度,分析该现象发生时常给我国带来“寒冬”的原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A【分析】【详解】

读图可知,该锋面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运动,暖气团被迫沿锋面向上爬升,并且在爬升过程中水汽凝结形成降水,由此判断该锋面表示冷锋,降水发生在冷锋的锋后,A错误;冷锋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BCD正确。题目要求选择不正确的选项,故选A。2、C【分析】【分析】

【详解】

M地位于东亚;东亚季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的,C正确;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为南亚夏季风的成因,地形和海水流动属于气候形成的非地带性因素,ABD错,故选C。

【点睛】3、D【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图中箭头表示的地球自转方向判断;图中①所在的图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极点俯视图,根据经纬度变化规律推断,①点的坐标为(30°N,45°W);图示②所在的图为以南极点为中心的极点俯视图,故可以推断②点的坐标为(30°S,135°W);图中③和④所在的图为侧视经纬网图,利用经纬度分布规律可以推断③;④两点的地理坐标分布为(30°S,90°W)、(30°N,45°W),综上分析,①和④的经纬度位置相同,D选项符合题意,排除A、B、C选项。故选D。

【点睛】4、C【分析】【分析】

【详解】

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较为活跃;地质构造不稳定,AB错;该地火山活动较少,最可能的原因是该区域整体处于青藏高原,地壳厚度大,岩浆不宜喷出地表,所以火山活动少,C正确;一般而言,板块消亡边界附近容易出现火山活动,D错。故选C。

【点睛】5、B【分析】【分析】

【详解】

日本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东京距海近,受海洋影响明显,形成海洋性气候特征,夏季升温慢,冬季降温慢,年温差小。同纬度的北京,距海远,受陆地性质影响明显,夏季升温快,冬季降温快,再加上离冬季风源地近,冬季温度更低,年温差大,海陆位置是造成它们年较差差异的主要因素,B正确。纬度相同,不是影响因素,A错误。人类活动影响不大,C错误。地形差异不大,D错误。故选B。6、C【分析】【分析】

【详解】

北海渔场位于欧洲西部大西洋东岸;A错误。纽芬兰渔场位于北美东部,大西洋西岸,B错误。北海道渔场位于日本北海道附近,C正确。秘鲁渔场位于南美洲西部,太平洋东岸,秘鲁附近海域,D错误。故选C。

【点睛】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7、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南美洲附近海洋表面盐度分布示意图为主要资料设置试题;涉及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

(1)根据图中海水等盐度线可判断B>A>C>34‰,而D<34‰;所以四海区盐度由高到低排序为BACD。

(2)C海区和B海区位于同一纬度;且附近都无河流注入,可排除纬度和河流因素。C地有秘鲁寒流经过,海区温度低于B地,蒸发弱,盐度低。

(3)D海区和A海区位于同一纬度;同样可排除纬度因素的影响。但D海区位于近岸处,有陆地河流注入,盐度被稀释,所以D海区盐度低于A海区。

(4)E海区盐度较北半球同纬度海区的盐度高。因为E地纬度接近南纬60°;北半球同纬度地区陆地广阔,有较多河川径流入海,稀释海水。

(5)安第斯山脉南段受到盛行西风影响;南段山脉以西地区为迎风坡,降水多;南段山脉以东地区为背风坡,降水少。

【点睛】【解析】BACDC点附近有寒流经过,C处水温更低,蒸发弱,盐度低D位于近岸处,有陆地河流注入,稀释盐度高北半球60°附近陆地广阔,有较多河川径流入海,对海水有稀释作用山脉西侧为迎风坡降水多,东侧是背风坡降水少8、略

【分析】【分析】

该题主要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图的判读;及其对当地天气的影响难度较低。

【详解】

(1)甲地气压高于周围;应为高压中心;其气流运动方向为顺时针旋转辐散,属于反气旋系统。乙处中心气压低于周围,受气压梯度力影响,水平方向周围气流流向中心,中心气流上升,水汽凝结,易成云致雨。

(2)甲地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气温日较差大;乙地受低压控制,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小。

(3)根据等压线分布;①地受来自西北方向的冷空气移动影响形成冷锋,②地受来自南侧的暖空气影响形成暖锋。

(4)A地位于暖锋锋前;受冷空气控制,气温较低;B地位于暖锋锋后,受暖空气控制,气温较高。B地受东南方向高压影响,吹东南风。

【点睛】【解析】甲反气旋上升阴雨甲①B东南9、略

【分析】【分析】

本大题以地质剖面图和景观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质构造;外力作用和水循环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素养。

(1)

乙地岩层发生明显断裂错位为断层;丁地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

(2)

根据丙地位于河流出山口和扇状结构可知其地貌为冲积扇;其形成原因为河流自上游携带的泥沙在河流出山口因地形变缓;河流流速减慢,沉积作用加强而形成,为典型的流水搬运沉积作用形成。

(3)

图中水循环①表示蒸发;②表示水汽输送,③表示陆地降水,④表示地表径流,组合在一起构成了海陆间循环;南水北调主要是将长江水调到北方地区,直接影响地表径流环节,即环节④。

【点睛】【解析】(1)断层背斜。

(2)冲积扇外力作用(流水搬运堆积)

(3)海陆间④10、略

【分析】【分析】

该题主要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图的判读;及其对当地天气的影响难度较低。

【详解】

(1)甲地气压高于周围;应为高压中心;其气流运动方向为顺时针旋转辐散,属于反气旋系统。乙处中心气压低于周围,受气压梯度力影响,水平方向周围气流流向中心,中心气流上升,水汽凝结,易成云致雨。

(2)甲地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气温日较差大;乙地受低压控制,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小。

(3)根据等压线分布;①地受来自西北方向的冷空气移动影响形成冷锋,②地受来自南侧的暖空气影响形成暖锋。

(4)A地位于暖锋锋前;受冷空气控制,气温较低;B地位于暖锋锋后,受暖空气控制,气温较高。B地受东南方向高压影响,吹东南风。

【点睛】【解析】甲反气旋上升阴雨甲①B东南11、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我国部分及周边地区某日某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及相关资料为载体;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山脉的形成,天气系统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基本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技能。

(1)

陆地地壳平均厚度为33千米;此次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所以震源位于地壳。

(2)

甲山脉为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后形成的,属于褶皱山脉,周边岩浆活到比较频繁,因此地热能丰富。

(3)

图中①地位于暧锋锋前;以阴雨天气为主,③地位于冷锋锋前,未来几天将有冷锋过境天气,带来阴天;大风、雨雪等天气。

(4)

④地比②等压线更密集;气压梯度更大,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所以风速更大。

【点睛】【解析】(1)地壳。

(2)褶皱地热能(或地热)

(3)阴雨大风降温。

(4)大(或强)④地等压线比②地更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12、略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及季风环流。高低气压的判断;直观的读图看中心气压值与周边区气压值对比即可。图示应是北半球的夏季,亚欧大陆受热快形成低气压,海洋相对冷形成高压,造成甲;乙两处气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等压线越密集,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该图陆地上形成低气压中心,海洋上形成高气压中心,应是北半球夏季。风是由高气压吹向低气压的,所以该季节上海盛行海洋吹向陆地的东南风;南亚夏季盛行东北风,北半球夏季由于太阳直射点北移,气压带和风带会随着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东北风。

【详解】

(1)图示亚欧大陆及太平洋地区;由图中等压线数值可直观看出,甲是低气压中心,甲位于亚欧大陆,乙位于太平洋,甲是印度低压。图示应是北半球的夏季,亚欧大陆受热快形成低气压,海洋相对冷形成高压,造成甲;乙两处气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2)等压线越密集;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①;②两处中,①处等压线更密集,所发风力较大。

(3)该图陆地上形成低气压中心;海洋上形成高气压中心,应是北半球夏季,表示的是7月海平面及地面等压线分布图。风是由高气压吹向低气压的,所以该季节上海盛行海洋吹向陆地的东南风;此时,孟买盛行风向盛行东北风,孟买地处亚欧大陆南部,北半球夏季由于太阳直射点北移,气压带和风带会随着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东北风。

【点睛】【解析】甲印度低压(或亚洲低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①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7东南风(或偏南风)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形成西南风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3、×【分析】【分析】

【详解】

东亚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南亚夏季风的形成与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有关,所以错误。

【点睛】14、√【分析】【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而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故正确。

【点睛】15、×【分析】【分析】

【详解】

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均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所以错误。

【点睛】16、×【分析】【分析】

【详解】

中南半岛夏季风是由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引起的;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本来位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至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西南风。故中南半岛的夏季风主要成因为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此说法错误。

【点睛】

东亚季风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海陆间热力环流的季节变化。南亚季风其形成主要是由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引起的,同时也有海陆热力差异和地形因素的影响。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赤道低气压带移至南半球,亚洲大陆冷高压强大,风由蒙古西伯利亚吹向印度,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东北风,即亚洲南部的冬季风。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赤道低压移至北半球,本来位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至印度半岛,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西南风,即为南亚的夏季风。17、×【分析】【分析】

【详解】

地球自转导致昼夜交替现象。昼夜现象则是因为地球自身不发光;不透明;导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而形成的。因此题目中的表述是错误的。

【点睛】18、×【分析】【分析】

【详解】

北半球冬季;陆地降温较快,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冷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故错误。

【点睛】四、综合题(共4题,共28分)19、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材料为背景;考查茶卡盐湖“天空之镜”的形成原因和环境保护,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地理实践力。

【详解】

据材料可知;茶卡盐湖位于青海省柴达木金地内乌县茶卡镇,面积105万平方千米,湖面辽阔;盆地四周多大山,受地形阻挡且以下沉气流为主,风力小;湖面平静;地处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能见度高,人类活动少,环境清洁无污染,水质洁净,湖面似镜子一样,能够反射映照天空景色,形成“天空之镜”。随着旅游人数逐年增加,游客严重超量,所以控制游客数量,使其不超过当地环境承载力;游客乱扔垃圾、下湖拍照,破坏盐湖卤水结晶,所以要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当地的接待能力有限,要完善基础设施,保障游客物资供应和需求;要适度开发、合理发展旅游业。

【点睛】【解析】形成原因:茶卡盐湖面积105万平方千米;湖面辽阔;受地形阻挡,湖泊风浪小,湖面涟漪少,湖面平滑如镜;茶卡盐湖远离人烟,环境清洁无污染,湖泊水质清澈;位于高原内陆,气候干旱,晴朗天气多,蓝天;白云、雪山倒影于湖上,形成“天空之镜”。

注意问题:合理发展旅游,控制游客数量,使其不超过当地环境承载力;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完善基础设施,保障游客物资供应以提升旅游体验。20、略

【分析】【分析】

本大题以讨赖河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河流水文特征、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

(1)10月至次年4月太阳直射南半球;太阳高度角小,气温低河流结冰,地下水补给,水量小;4~5月,春季气温回升,积雪消融,形成春汛;7~8月,季风从海洋带来水汽降雨量增加,夏季气温高冰川消融量增大,形成夏汛;河流流量年内变化较大。

(2)流域内地势高峻,讨赖河流域高差大,地形复杂,受地形影响,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水汽容易凝结,海拔越高降雪相对增多,积雪较多;在迎风坡水汽易凝结降水多,降雪多,积雪多,分布广;在阳坡,受太阳辐射影响,气温高,积雪融化快,积雪相对较少;坡度大的地方不易积雪,在沟谷、缓坡堆积作用强,积雪较多;海拔越高,大气越稀薄,大气保温作用越弱,气温越低,降雪期越长,积雪存在时间越长;雪线以上积雪终年可见,雪线以下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积雪存在时间随海拔升高而变长。【解析】(1)10月至次年4月河流结冰;地下水补给,水量小;4~5月,积雪消融,形成春汛;7~8月,降雨量和冰川消融量同期增大,形成夏汛;河流流量年内变化较大。

(2)讨赖河流域高差大,地形复杂,受地形影响,海拔越高降雪相对增多,积雪较多;在迎风坡降雪多,积雪多,分布广;在阳坡,受太阳辐射影响,积雪融化快,积雪相对较少;坡度大的地方不易积雪,在沟谷、缓坡积雪较多;海拔越高,降雪期越长,积雪存在时间越长;雪线以上积雪终年可见,雪线以下积雪存在时间随海拔升高而变长。21、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经纬网图为背景;主要考查经纬网的相关知识,难度一般,需要调用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中的图进行综合分析,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及材料中的图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

(1)

从图中可看出;图中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