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五四新版选修4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人教五四新版选修4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人教五四新版选修4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人教五四新版选修4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人教五四新版选修4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五四新版选修4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詹天佑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被誉为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其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之称,下列有关詹天佑表达不正确的是A.采用具有中西结合特点的气压沉箱法建造滦河桥墩B.修京张铁路时,采用直井施工法解决八达岭隧道施工困难C.辛亥革命后,开始设计并修建川汉、粤汉、川粤汉等铁路D.主持了俄国远东铁路,包括中国境内中东铁路的监管技术工作2、1988年;我国发行了一套《中国现代科学家》纪念邮票(共4枚),如图为其中之一。李四光入选的理由在于。

①他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建者和奠基人。

②他推动了中国石油和其他矿产资源的开采。

③他选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

④他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3、《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提到:法国大革命就是摧毁若干世纪以来绝对统治欧洲大部分人民的;通常被称为封建制的那些政治制度;代之以更一致、更简单、以人人地位平等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其中拿破仑作出的贡献有。

①编纂《民法典》;重建国家法律秩序。

②精简编制;建立高效军事体制。

③颁布“大陆封锁令”;改善法英关系。

④前期对外战争,捍卫革命成果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斯坦格鲁认为:掌握证据的一般概念后,他(亚里士多德)界定了研究万物所得到的证据与有关这些事物的真实结论之间的关系。这样一来,他就给世人指明了科学的方向。单单这一项功劳就令人印象深刻,为他赢得了重要的历史地位。这项“功劳”是提出A.物质受形式的支配B.哲学的研究对象C.三段论的工具科学D.中庸之道的人生境界5、亚里士多德说:“一个人过度好胜就成了鲁莽,过度恐惧而畏缩不前就变成了怯懦。”这反映了他的A.法治思想B.“中道”思想C.乌托邦思想D.唯心主义的理念论评卷人得分二、判断题(共3题,共6分)6、二次革命、护国战争和护法战争都是由孙中山直接领导的。A.正确B.错误7、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是二十世纪初期推动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的主要代表。A.正确B.错误8、“无产阶级革命可以首先在一个落后国家取得胜利”是马克思的观点。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三、材料分析题(共6题,共12分)9、(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甲午战后;张謇1926年)与陈炽1900年)在总结经验和思考国家出路时,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农业发展观。张赛认为“凡有国家者,立国之本不在兵也,立国之本不在商也,在乎工与农,农为尤要”,农工商为一个整体。鉴于中国地城广大,自然条件各异,他提倡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并着手兴办较为完备的农业教育体系,以便在作物品种的引进、改良、农业病虫害的防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张赛弃官回乡后大力倡导大农业生产方式,将公司制引入农业生产领域,集中土地、人力、财力、科技等资源,重点发展规模化农业生产。陈炽认为“经制国用,举出于农,农政之所关,又在各务中为至重”,农、工、矿、商之间缺一不可,农业多元化经营是富民强国的主要途径之一。他在调查后,发现中国农业技术落后在于农学之不兴,所以有必要择国外农学之精要,开阔农民眼界,用西方机器改良农业。在此进程中,“小民可与乐成,难与图始,非官为经理,绝不能相与有成”。他强调英国大农制和法国小农制各有优点,“中国于此,诚宜兼收并采,择善而从”。总之,两人关于农业发展既有共识,又各有所长。

——摘编自羌建《张謇与陈炽农业观之比较研究》(1)根据材料;概括张謇与陈炽农业观的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賽与陈炽农业观的形成背景,并对他们的农业观进行简要评价。10、材料晁错力主振兴汉室经济;汉文帝前元十二年(前168年),晁错上了一篇《论贵粟疏》,疏中他细致地分析了农民与商人之间的矛盾,导致农民流亡;粮食匮乏的严重状况,提出重农抑商、入栗于官等主张,被文帝接受。晁错接着又给文帝上了一疏,劝文帝务农桑,薄赋敛,广蓄积,号令有时。晁错对匈奴的态度比较强硬,开始主张武力平定,此议不为文帝所接受,之后他仍主张积极备战,提出移民实边的策略。对晁错提出的移民实边、寓兵于农的政策,文帝立即付诸实施。晁错的削藩主张是对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思想的继承,晁错不仅有削藩的言论,而且参与了削藩的行动。在晁错的策划下,景帝“削吴会稽、豫章郡”。吴楚等七国既反,汉景帝接受袁盎献策“今计独斩错”,为平定叛乱,诛杀了晁错。吴楚七国叛乱平息后,诸侯王的力量就大大地削弱了。班固曾评价晁错说:“为国远虑,而不见身害。错虽不终,世哀其忠。”

——摘译自班固《汉书·袁盎晁错传》等(1)根据材料;慨括晁错的治国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晁错治国思想主张的积极影响。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牛顿的坟墓上;立着一块用白色和灰色的大理石装饰的纪念碑。纪念碑上是一幅牛顿斜躺着休息的画像;一幅天象图,上面标示着1680年彗星划过天空的轨迹;一个小天使一边摆弄棱镜,一边给太阳和月亮称重。碑铭用拉丁文写成,记录着牛顿“思维的近乎神圣的力量”和“他自己特有的数学法则”,并宣称:“整个人类都为曾经拥有这样一个伟大的生命而欣喜。”

——摘编自(美)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材料二18世纪30年代开始;将牛顿理论哲学化;人文主义化的主要人物之一是伏尔泰。他的《牛顿哲学原理》一书是把牛顿思想通俗化的一种尝试。通过说故事的形式来阐发牛顿思想、描绘牛顿所遵循的科学方法与科学原则。例如那个家喻户晓的说明牛顿万有引力理论产生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的故事,便是出自伏尔泰的手笔。

——摘编自张钢《科学文化与法国启蒙运动》(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的主要成就,概括牛顿“思维力量”的特点与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伏尔泰宣传牛顿思想的方式,并简评这种宣传方式。12、【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1924年,31岁风华正茂的梁漱溟辞去北大的教职,到山东曹州办学;后又到山东邹平,推动乡村建设运动,创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建立乡村建设实验区与县政建设实验区,设立村学、乡学,实施广义的教育工程,如推行农业改良、建立乡建金融、整顿风俗等。他认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轨迹,精神发展之路,首先要“走出乡村”,这样才能“与西洋文明接气”,并产生改造与建设乡村的要求;然后,又要“回到乡村”,“建设新社会”,同时也找到自我生命的归宿。他说中国文化的根,就有形的来说,就是“乡村”;就无形的来说,就是“中国人讲的老道理”,即一曰“伦理本位”,二曰“教化,礼俗,自力”,三曰“人生向上之义”,四曰“崇尚贤者”。于是就有了这样的选择:以乡村为根,以老道理为根,另开创出一个新文化。“开出新道路,救活老民族”,这便是“乡村建设”。1924年,31岁风华正茂的梁漱溟辞去北大的教职,到山东曹州办学;后又到山东邹平,推动乡村建设运动,创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建立乡村建设实验区与县政建设实验区,设立村学、乡学,实施广义的教育工程,如推行农业改良、建立乡建金融、整顿风俗等。他认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轨迹,精神发展之路,首先要“走出乡村”,这样才能“与西洋文明接气”,并产生改造与建设乡村的要求;然后,又要“回到乡村”,“建设新社会”,同时也找到自我生命的归宿。他说中国文化的根,就有形的来说,就是“乡村”;就无形的来说,就是“中国人讲的老道理”,即一曰“伦理本位”,二曰“教化,礼俗,自力”,三曰“人生向上之义”,四曰“崇尚贤者”。于是就有了这样的选择:以乡村为根,以老道理为根,另开创出一个新文化。“开出新道路,救活老民族”,这便是“乡村建设”。——据钱理群《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提出的背景。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周学熙(1866—1947年),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在北洋官方的支持下,1903年周学熙赴日本考察实业回国后创办北洋工艺总局。总局下设考工厂、工艺学堂等实体,又创设劝业铁工厂和国货售品所等官营工商企业,初步奠定了北洋官营实业体系。庚子战乱后,开平煤矿被英国商人霸占,周学熙向袁世凯提出“以滦制开”的策略获得支持。1907年成立滦州煤矿有限公司,正式投产后在京津市场的销量不断上升。同时,周学熙与英方就两矿合并事宜多次谈判交涉,英商一度同意以“赎款”270万英镑为条件将开平交还中方。但最终在1911年11月,开平、滦州达成的《合办条件协议十款》中规定,股权平分,利润由开平得六成,滦州得四成,管理权由英方把持。周学熙感慨:“成立滦州,实为收开,然成合局,终违吾愿。”周学熙(1866—1947年),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在北洋官方的支持下,1903年周学熙赴日本考察实业回国后创办北洋工艺总局。总局下设考工厂、工艺学堂等实体,又创设劝业铁工厂和国货售品所等官营工商企业,初步奠定了北洋官营实业体系。庚子战乱后,开平煤矿被英国商人霸占,周学熙向袁世凯提出“以滦制开”的策略获得支持。1907年成立滦州煤矿有限公司,正式投产后在京津市场的销量不断上升。同时,周学熙与英方就两矿合并事宜多次谈判交涉,英商一度同意以“赎款”270万英镑为条件将开平交还中方。但最终在1911年11月,开平、滦州达成的《合办条件协议十款》中规定,股权平分,利润由开平得六成,滦州得四成,管理权由英方把持。周学熙感慨:“成立滦州,实为收开,然成合局,终违吾愿。”——摘编自朱英著《中国近代史十五讲》(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周学熙能“初步奠定了北洋官营实业体系”的有利条件。(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周学熙感慨的“成立滦州,实为收开,然成合局,终违吾愿”的看法。14、【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陈嘉庚是辛亥革命元老、同盟会成员。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他一直对国民政府“抱有厚望”。1938年,来自南洋各埠的164名代表成立以陈嘉庚为主席“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陈嘉庚在大会上历数了日本侵华种种罪行,并呼吁大家支援祖国抗战。国民政府还成立了“战时公债劝募委员会”,为尽国民天职,陈嘉庚主动承担劝募公债2000万元,并首先认购10万元。国民参政会召开期间,他致电“在敌寇未退出我国土以前,公务人员任何人谈和平条件者,当以汉奸国贼论”的提案,之后还大胆地指责国民党对汪精卫投降活动的纵容态度。毛泽东题词赞誉陈嘉庚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1946年11月,陈嘉庚在新加坡集资创办的《南侨日报》,及时向广大侨众报道了国内战局和国际形势,民主运动的曲折发展,解放区的光明和国统区的黑暗,并预见国民党必败、共产党必胜。1949年陈嘉庚决定接受毛泽东的邀请,回归北平,共商建国大计。——摘编自《陈嘉庚对创立新中国的重要贡献》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嘉庚被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战胜利后陈嘉庚的历史贡献和陈嘉庚精神的实质。评卷人得分四、论述题(共4题,共28分)15、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人物。

简介。

李四光。

(1889~1971)

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1949年前;李四光侧重地质基础学科的研究。1949年后,在继续重视基础研究的同时,根据国家需要集中精力,积极开拓应用研究领域。李四光在仔细分析了中国地质条件后,深信在中国辽阔的领域内,天然石油资源的蕴藏量应当是丰富的,他为中国寻找石油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时传祥。

(1915~1975)

时传祥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旧中国;时传祥受尽了压迫与欺凌。新中国成立后,他继续从事城市清洁工作。他以“搞好环境卫生,美化人民首都”为己任,肩背粪桶,走家串户,利用公休日为居民;机关和学校义务清理粪便,整修厕所。他的“工作无贵贱,行业无尊卑;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李顺达。

(1915~1983)

1943年;李顺达组织6户贫困农民成立了农业劳动互助组—李顺达互助组,积极生产,支援前线。1951年春,李顺达向全国各地互助组发出了开展爱国丰产竞赛活动的倡议,得到了各地农民的响应。后来李顺达带领村民成立合作社。到1955年,合作社的总收入比互助组时期增加了25.1%,人均收入超过社外农民收入的23.3%。

16、19世纪,中、英两个女人的沧桑时代,截然相反的治国之路。慈禧太后与维多利亚女王,一位是东方帝国的太后,一位是“日不落帝国”的女王,这两位当时世界上最有权势的女人,却在踏进十九世纪的门槛时遭逢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维多利亚女王AlexandrinaVictoria(1819年5月24日—1901年1月22日)。1836年,年仅18岁的维多利亚继位,在位64年,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她从丈夫那里学到“阴谋、收买、强权、先下手为强、武力侵占”等谋略。1857年,一场设计巧妙的阴谋使英国获得了苏伊士运河的控股权;第二年,在大英帝国沿海殖民地的版图中又增加了印度——帝国王冠上的一颗明珠形成了“日不落帝国”。维多利亚在位期间,英国在经济、科学、文学、艺术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史称“维多利亚时代”。材料二:慈禧太后EmpressDowagerCixi(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17岁被选秀入宫,27岁垂帘听政,执政48年。三度垂帘听政、两决皇储、乾纲独断、享尽人间荣华富贵的“老佛爷”。慈禧太后重用李鸿章等汉臣开办洋务运动,庚子后“新政”废科举、倡新式教育,禁止妇女缠足等。慈禧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大变动的格局,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等,治理国家的难度要远超历代的帝王。慈禧皇太后的选择,一直是以妇人之短见议和与接受耻辱,多次恶化了近代中国的前途。

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两个女人时代的看法。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马克思曾预期,随着诸殖民地实现工业化和变得繁荣昌盛,西方的制造业中心将会因此衰落,并造成工人失业。这反过来最终会迫使受苦的西方工人起来反抗,并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因此,马克思断定:革命将首先在西方爆发。实际上,他在致其好友恩格斯的一封信(1858年10月8日)中,就表达了这种担心:当欧洲变成社会主义时,繁荣的殖民地仍然维持着资本主义,因而会进攻和“扼杀”新生的西方社会主义社会。一个多世纪以后的今天,我们看到,所发生的情况与马克思所担心的情况完全相反。革命的爆发不是在西方,而是在前殖民地,即现在所称的第三世界。这样,历史就把马克思的结论颠倒了过来。为什么会这样呢?马克思曾预期,随着诸殖民地实现工业化和变得繁荣昌盛,西方的制造业中心将会因此衰落,并造成工人失业。这反过来最终会迫使受苦的西方工人起来反抗,并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因此,马克思断定:革命将首先在西方爆发。实际上,他在致其好友恩格斯的一封信(1858年10月8日)中,就表达了这种担心:当欧洲变成社会主义时,繁荣的殖民地仍然维持着资本主义,因而会进攻和“扼杀”新生的西方社会主义社会。一个多世纪以后的今天,我们看到,所发生的情况与马克思所担心的情况完全相反。革命的爆发不是在西方,而是在前殖民地,即现在所称的第三世界。这样,历史就把马克思的结论颠倒了过来。为什么会这样呢?

请分析“历史就把马克思的结论颠倒了过来”的原因,就其中一个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予以具体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完成表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撰《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的部分。序号人物备注2牛顿(1642〜1727)历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4孔子(前551〜前479)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6蔡伦(?〜121)中国造纸术的重大改进者。8世纪传入阿拉伯,12世纪传入欧洲。9哥伦布(1451—1506)发现美洲新大陆。10爱因斯坦(1879〜1955)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11马克思(1818〜1883)和恩格斯一起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学说。18秦始皇(前259〜前210)开创了中国政治和文化统一的格式。20毛泽东(1893〜1976)领导共产党夺取政权并在以后的27年中,对这个大国进行相当规模的改造。23马丁路德(1483〜1546)发动了宗教改革运动。24哥白尼(1473〜1543)发表《天体运行论》,推翻地心说,建立日心说。25瓦特(1736〜1819)蒸汽机的重大改进者。27乔治华盛顿(1732〜1799)领导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担任美国首届总统。38爱迪生(1847〜1931)有数量巨大的一千多种发明。73卢梭(1712〜1778)提出“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学说。

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力量是多元的。从上表中任选三位或三位以上杰出人物,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5题,共25分)19、(历史——选修5: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聚集),可资中国之润。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

——[清]施琅《靖海纪事》材料二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况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若归天朝,使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

——《明清史料丁编》材料三兹地方初定;蠲(免除)三年徭税差役。分兵驻守,至数年后,闽粤之人倍至,荒林田畴复垦。樵苏采捕,载运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听民便。各宜乐业,人民安生。

——[清]施琅《靖海纪事》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20、“我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谋福利的职业。这样我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这是17岁的马克思在他的中学毕业试卷上写下的话。谈谈你读后的感想。21、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和追求的目标。“社会稳定”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等是“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回答下列问题:

(1)春秋时期;孔子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在当时有何进步意义?

(2)古代东西方的先哲孔子和柏拉图对理想社会的标准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孔子和柏拉图所提出的理想社会的标准。22、(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杨度(1874~1931年),早年师从大儒王闿运学习“帝王之学”(辅佐“非常之人”,成“帝”成“王”,建非常之功勋)。甲午战争后,杨度的思想逐渐趋于维新,两度留学日本,逐渐确立了君主立宪思想,1907年回国,开设宪法讲座,为王公大臣讲授法律常识,参与制定了《钦定宪法大纲》。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当选民国大总统,1915年,杨度呈送《君宪救国论》,提出“中国如不废共和,立君主,则强国无望,富国无望,终归于亡国而已故以专制之权,行立宪之业”,深得袁世凯赞许,与严复等在北京发起筹安会,推动帝制。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杨度君主立宪的政治理想破灭,心灰意冷,一心向佛。晚年逐渐倾向革命,先是追随孙中山,为广州革命政府提供秘密情报,后积极营救李大钊,并于1929年秋,在白色恐怖最严重时期成为中共特别党员,除了提供情报,还以卖字画等方式筹集资金,捐助革命事业。杨度(1874~1931年),早年师从大儒王闿运学习“帝王之学”(辅佐“非常之人”,成“帝”成“王”,建非常之功勋)。甲午战争后,杨度的思想逐渐趋于维新,两度留学日本,逐渐确立了君主立宪思想,1907年回国,开设宪法讲座,为王公大臣讲授法律常识,参与制定了《钦定宪法大纲》。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当选民国大总统,1915年,杨度呈送《君宪救国论》,提出“中国如不废共和,立君主,则强国无望,富国无望,终归于亡国而已故以专制之权,行立宪之业”,深得袁世凯赞许,与严复等在北京发起筹安会,推动帝制。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杨度君主立宪的政治理想破灭,心灰意冷,一心向佛。晚年逐渐倾向革命,先是追随孙中山,为广州革命政府提供秘密情报,后积极营救李大钊,并于1929年秋,在白色恐怖最严重时期成为中共特别党员,除了提供情报,还以卖字画等方式筹集资金,捐助革命事业。——摘编自黄昊《杨度研究述评》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杨度富有传奇彩色的主要人生经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杨度一生的主要政治活动。23、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和追求的目标。“社会稳定”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等是“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回答下列问题:

(1)春秋时期;孔子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在当时有何进步意义?

(2)古代东西方的先哲孔子和柏拉图对理想社会的标准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孔子和柏拉图所提出的理想社会的标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C【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川汉铁路是1909年开工设计的,而非辛亥革命后,选项C表述符合题意;詹天佑采用具有中西结合特点的气压沉箱法建造滦河桥墩,修京张铁路时,采用直井施工法解决八达岭隧道施工困难,主持了俄国远东铁路,包括中国境内中东铁路的监管技术工作,选项A、B、D不符合题意。2、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四光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推动了中国石油和其它矿产的开采,因此①②正确,A选项符合题意;中国选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是袁隆平,③错误;钱学森被称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④错误,BCD选项排除。3、B【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大陆封锁政策是拿破仑对英斗争中,企图从经济上拖垮英国,从政治上孤立英国,以达到争夺欧洲大陆商业霸权和美洲大陆殖民地霸权而采取的一个政策。并不是改善与英法的关系,故③错误。而①②④都与他有关,故B项正确,排除ACD。4、C【分析】【详解】

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被称为工具科学的逻辑学,即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构成的简单演绎逻辑三段论,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为他赢得了重要的历史地位,故答案为C项;从材料中的“界定了研究万物所得到的证据与有关这些事物的真实结论之间的关系”等信息来看,这项“功劳”不是指亚里士多德提出物质受形式的支配、哲学的研究对象和中庸之道的人生境界,排除A、B、D项。5、B【分析】【详解】

“过度好胜就成了鲁莽;过度恐惧变成了怯懦”反映了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故选B;A与材料无关,排除;CD是柏拉图的思想,排除.

点睛:从近几年高考看,把中西方古代人文主义思想横向比较,通过新材料新情境的形式,考查学生学科能力的题目比较常见。与时政热点问题联系起来考查,也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新形式之一。二、判断题(共3题,共6分)6、B【分析】【详解】

二次革命、护国战争和护法战争并不都是由孙中山直接领导的。故题目表述错误。7、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是推动20世纪初政治变革的先驱,故题干说法正确。8、B【分析】【详解】

“无产阶级革命可以首先在一个落后国家取得胜利”是列宁的观点,故题干表述错误。三、材料分析题(共6题,共12分)9、略

【分析】(1)张謇“将公司制引入农业生产领域”表明他注重个人办公司;注重个人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陈炽认为“经制国用,举出于农,农政之所关,又在各务中为至重”表明他强调政府应在农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依据材料“张謇弃官回乡后大力倡导大农业生产方式,将公司制引入农业生产领域,集中土地;人力、财力、科技等资源,重点发展规模化农业生产”可知张謇主张建设大农场,进行规模化经营。依据材料“英国大农制和法国小农制各有优点,中国于此,诚宜兼收并采,择善而从’”可知陈炽主张规模化农业与小农业生产相结合。

(2)背景:由材料“甲午战后,张謇(1853~1926年)与陈炽(1855~1900年)在总结经验和思考国家出路时,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农业发展观”,可知二者农业观形成的背景为19世纪末的中国社会现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小农经济逐步瓦解,农业发展遭到严重破坏;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评价:二者的农业观要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作答。积极方面,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发展经济的要求与愿望,对后来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消极方面,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业现代化是不可能实现的。【解析】(1)不同:张賽注重个人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陈炽强调政府应在农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张謇主张建设大农场,进行规模化经营,陈炽主张规模化农业与小农业生产相结合。

(2)背景:甲午战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小农经济逐步瓦解,农业发展遭到严重破坏;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评价: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发展经济的要求与愿望;对后来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业现代化是不可能实现的。10、略

【分析】【详解】

(1)根据材料“晁错上了一篇《论贵粟疏》提出重农抑商劝文帝务农桑;薄赋敛,广蓄积”可知晁错提出重农抑商,减轻农民负担,不影响农时。根据材料“晁错对匈奴的态度比较强硬,开始主张武力平定,提出移民实边的策略晁错不仅有削藩的言论,而且参与了削藩的行动。”结合所学可以从晁错提出武力评定匈奴,移民实边,提出力主削藩的主张。

(2)联系上一问中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分析积极影响。根据材料中晁错提出的重农抑商思想促进了汉初社会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中对匈奴的强硬政策,实边思想可知晁错对匈奴进攻起到防御作用,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晁错力主削藩的思想为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进一步解决诸侯王问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通过晁错发展农业,抗击外敌等方面分析可知为“文景之治”奠定了重要基础。【解析】(1)思想主张:重农抑商;减轻农民负担;不影响农时;武力平定匈奴,移民实边;力主削藩。

(2)积极影响:促进了汉初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匈奴进攻起到防御作用,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巩固了西汉王朝的中央政权,为汉武帝以“推恩令”进一步解决诸侯王问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为“文景之治”奠定了重要基础。11、略

【分析】【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有光学成就(光的色散);力学成就(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数学成就(创立微积分)。特点:根据所学可得出以实验为基础(具有可检验性);以数学为表达方式;科学严谨。影响:根据“一个小天使一边摆弄棱镜;一边给太阳和月亮称重。”可从对天体运行有预见作用;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促进近代科学的发展等。

(2)形式:根据“通过说故事的形式来阐发牛顿思想、描绘牛顿所遵循的科学方法与科学原则。”得出说故事简评:根据“例如那个家喻户晓的说明牛顿万有引力理论产生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的故事,便是出自伏尔泰的手笔。”可得出“通俗易懂;故事需要考证;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解析】(1)光学成就(光的色散);力学成就(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数学成就(创立微积分)。

特点:以实验为基础(具有可检验性);以数学为表达方式;科学严谨。

影响:对天体运行有预见作用;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促进近代科学的发展。

(2)形式:说故事简评:“通俗易懂;故事需要考证;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12、略

【分析】【详解】

(1)特点:根据“创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建立乡村建设实验区与县政建设实验区,设立村学;乡学,实施广义的教育工程,如推行农业改良、建立乡建金融、整顿风俗等”得出乡村建设内容是全方位的;根据“他认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轨迹,精神发展之路,首先要‘走出乡村’”得出知识分子是乡村建设的重要力量;根据“伦理本位”“教化,礼俗,自力”得出传统儒家思想为核心;根据“开出新道路,救活老民族”得出乡村建设是救亡图存的途径;根据“与西洋文明接气”得出借鉴西方文明成果。

(2)背景:根据“1924年”,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得出近代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剧,对乡村破坏较大;根据“风华正茂的梁漱溟辞去北大的教职,到山东曹州办学;后又到山东邹平,推动乡村建设运动”,联系所学近代资产阶级的救国救民的探索历程,得出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的救国方案行不通;根据“‘开出新道路,救活老民族’,这便是‘乡村建设’”得出梁漱溟对民族自救道路的反思和对乡村地位的认识。【解析】(1)特点:乡村建设内容是全方位的;知识分子是乡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传统儒家思想为核心;乡村建设是救亡图存的途径;借鉴西方文明成果。

(2)背景:近代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剧,对乡村破坏较大;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的救国方案行不通;梁漱溟对民族自救道路的反思和对乡村地位的认识。13、略

【分析】【详解】

(1)由材料“1903年”;联系所学,可知甲午战后,政治上西方;日本对中国社会影响的日益深入;经济上出现实业救国潮流;政策上清政府对民间办厂的放松。

(2)由“开平煤矿被英国商人霸占,周学熙向袁世凯提出“以滦制开”的策略获得支持”可见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由材料“成立滦州,实为收开,然成合局,终违吾愿”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实业救国是行不通的。【解析】(1)条件:西方;日本对中国社会影响的日益深入;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的实业救国潮流(或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涨);甲午战后清政府对民间办厂的放松(或官方的大力支持)。

(2)看法:周学熙的“以滦制开”是当时实业救国的重要体现,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是,庚子战乱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实,其活动不足以改变中国的命运。14、略

【分析】【详解】

(1)原因:根据材料“成立以陈嘉庚为主席‘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大胆地指责国民党对汪精卫投降活动的纵容态度”“陈嘉庚主动承担劝募公债2000万元;并首先认购10万元”等可以从经济支持角度;抗日救亡角度、促进民族统一等方面进行分析作答。

(2)历史贡献:根据材料“及时向广大侨众报道了国内战局和国际形势;民主运动的曲折发展,解放区的光明和国统区的黑暗”“回归北平,共商建国大计”等可以从舆论支持角度;支持新中国发展角度等进行说明。

实质:陈嘉庚精神的实质可以从爱国主义角度、社会责任感角度、思想发展角度、个人情感角度进行分析。【解析】(1)原因:建立抗日团体;组织和领导抗日救亡运动。输财救国,从经济上支援祖国抗战。反对投降分裂,敦促一致对外。

(2)历史贡献:从舆论上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的建立献计献策。

实质:思想与时俱进、强烈爱国主义、高度社会责任感四、论述题(共4题,共28分)15、略

【分析】【详解】

考查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以及家国情怀。根据材料“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可以得出,毛泽东的观点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即强调人民的推动作用。根据题干中列举的三位人物,李四光、时传祥、李顺达,都是经历了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都在各自的领域为国家添砖加瓦,所以我们在组织答案的时候,可以先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社会现实,再根据材料总结他们各自的贡献,最后结合毛泽东的观点升华,指出新中国以来取得的巨大成果是中华儿女共同努力的结果。【解析】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认识到了人民的力量,重视发动人民群众的力量进行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经济千疮百孔;百废待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社会主义劳动者无私奉献。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建设需要大量石油。李四光敢于挑战西方的权威,勇于创新,依靠自己的科学理论,克服困难,找到了华北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等油田。时传祥爱岗敬业,为城市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激发了人民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李顺达率先成立农业互助组,组织农民进行生产,支援前线;新中国成立后,在互助组的基础上开展合作社运动,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正是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中国才能取得巨大的成绩,说明中华儿女共同塑造了中国的辉煌。16、略

【分析】【详解】

解答本题首先应该根据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提炼相应的论点,再结合相关史实对提取的论点进行论证。如根据中英两国的社会传统和社会环境论述女人当政的影响,又如根据维多利亚女王和慈禧太后执政的结果并结合时代背景对她们进行评价,联系相关史实进行论证即可。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没有标准答案,论点提取准确,论证严密,能够自圆其说即可。【解析】参考答案一:能对材料进行抽象提炼;并结合材料进行论述。

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抽象视角;如政治制度与女性执政的不同结果。论述:论述充分;论述较充分。叙述:叙述完整流畅形成结构。

答案二: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

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视角:从两个以上角度展开分析,如两位女性政治家重视现代化,两位女性政治家不同的执政效果等。

论述:论述充分;运用不够充分。叙述:叙述形成结构;叙述连贯流畅。

答案三: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维度的解释。

材料与史实:运用较多材料;运用较少材料。视角:提炼出一个视角。如注重实力扩展与注重内政控制的不同;或其他一个角度。叙述:叙述完整流畅,仅能列举。

答案四:找到一个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

其他答案: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与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17、略

【分析】【详解】

首先;根据材料列出马克思的结论。由材料可知,马克思的结论主要有两处:其一,是西方会衰落,并且首先发生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其二,殖民地会实现工业化,从而变得繁荣昌盛,进而影响西方局势。

其次;根据马克思的结论作颠倒处理得出观点。就马克思的第一个结论可颠倒为资本主义国家社会改革成果显著,西方并未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第二个结论可颠倒为殖民地即第三世界并没有实现工业化。

第三;就两种观点选择一种,结合史实进行评述分析。如谈论第一个观点时,可结合所学从政治上工人政治地位的提升;经济上福利制度的出现、社会上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等角度展开评述。

最后,进行总结升华,与观点形成呼应。【解析】例一资本主义国家社会改革成果显著。

(1)资本主义国家制度不断完善;西方的工人赢得了选举权和组织工会权。

(2)缓和社会矛盾;增加工人的工资,改善工人生活,组建福利国家;

(3)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社会安全网,人们遇到事故;疾病或失业时可以提供救助。

总结:西方的工人比较满足;他们变成了改良者,而不是革命者。

例二殖民地即第三世界并没有实现工业化。

(1)西方列强积极阻挠殖民地建立工业。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

(2)殖民地是西方的原料产地与商品倾销市场。《南京条约》《天津条约》《马关条约》

等18、略

【分析】【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本题要围绕“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力量是多元的”这一中心拟定论题,如:杰出人物能够推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可从牛顿、毛泽东和马丁•路德的历史贡献来说明杰出人物对人类历史发展起先导作用;如:科技创新推动人类历史进程,可以从蔡伦、瓦特和爱迪生的贡献为例,说明科技创新深刻影响人类社会发展;如思想创新促进人类历史进程,可以从孔子、马克思和卢梭等人为例,说明思想创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解析】示例一:杰出人物能够推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

1687年;牛顿出版了经典力学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改变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方向,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马丁•路德用人文主义宗教观挑战天主教会的权威,创立了新教,拉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推动欧洲社会思想解放。

综上所述;杰出人物对人类历史发展起先导作用。

示例二:科技创新推动人类历史进程。

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对人类文化传播和世界文明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瓦特改良了蒸汽机,推动了工业革命开展,使人类社会进人蒸汽时代。爱迪生的发明促进了电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改变了人类生活。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深刻影响人类社会发展。

示例三:思想创新促进人类历史进程。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成为中国两千多年的主流思想,对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产生深远影响。马克思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学。

说;成为国际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促进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