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沪科新版九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18/15/wKhkGWecG7uAU3_EAAFRfW4s6R4631.jpg)
![2025年沪科新版九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18/15/wKhkGWecG7uAU3_EAAFRfW4s6R46312.jpg)
![2025年沪科新版九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18/15/wKhkGWecG7uAU3_EAAFRfW4s6R46313.jpg)
![2025年沪科新版九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18/15/wKhkGWecG7uAU3_EAAFRfW4s6R46314.jpg)
![2025年沪科新版九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18/15/wKhkGWecG7uAU3_EAAFRfW4s6R463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科新版九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根据林奈的物种命名法则,以下选项中属于同一个属的一组生物是()A.Cucurbitamoschata(南瓜)和Brassicapekinensis(大白菜)B.Rosarugosa(玫瑰)和Cucurbitamoschata(南瓜)C.Solanumtuberosum(马铃薯)和Solanummelongena(茄)D.Solanummelongena(茄)和Lycopersicunesculentum(番茄)2、生物繁育后代的方式多种多样,下列哪种方式繁育的后代会出现可遗传的变异()A.桃树嫁接B.月季扦插C.克隆绵羊D.玉米播种3、下列选项中属于生物的是()A.美丽的珊瑚B.生长的钟乳石C.活动的机器人D.冠状病毒4、如图曲线,能正确表示血液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变化的是()A.B.C.D.5、鱼,牛奶,豆类主要含有()A.糖类B.蛋白质C.脂肪D.维生素6、洋葱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A.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B.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C.细胞膜叶绿体液泡D.细胞壁叶绿体液泡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7、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对于生物,大家并不陌生,同学们周围看得见的花草树木、鱼虫鸟畜都是生物;一些微小的细菌、病毒,尽管你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时刻与你相伴,它们也都是生物,生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现象与生物学无关的是()A.校园的花草点缀着我们的生活B.铁皮生锈C.新的教学大楼拔地而起D.杂交水稻解决了粮食的短缺8、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主要原因是()A.由于其他动物入侵B.地形的变化C.身体结构的变化D.气候的变化9、下列关于基因、染色体和DNA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每一种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特定C.生物体内染色体的数目比性状的数目多很多D.生物体内染色体和基因数目一样多10、蛙的离体心脏在生理盐水中能持续搏动几小时,其原因是()A.蛙是水陆两栖的动物,所以心脏能在水中跳动B.心肌有自动节律收缩的特性C.生理盐水为心肌提供了适宜的为环境D.心肌受生理盐水刺激,产生兴奋11、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人体表少毛与猿体表多毛B.同一株上的水稻种子,种在不同的土壤中,结成不同大小的谷粒C.豌豆的圆粒与皱粒D.人的正常色觉与红绿色盲12、引起发酵现象的生物是()A.动物B.微生物C.细菌D.真菌13、关于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体外受精的动物一定是卵生,体内受精的动物一定是胎生B.变态发育指动物的幼体和成体相比,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出现了显著的变化C.两栖动物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有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之分D.昆虫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有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之分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4、请填出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部位________条件光有光无光均可原料________产物________能量转变________15、如图中是我们学过的五种动物;请回答有关问题:
(1)A是一种农业害虫,它的体表有外骨骼,用____呼吸;
(2)B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运动器官是____.
(3)上述类群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____(填字母);属于恒温动物的有____(填字母)图中没有涉及到脊椎动物的类群名称是____.
(4)D是一种珍稀动物,其身体呈____型,其气体交换的场所是____.
(5)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要保持蚯蚓体表的湿润,其原因是有利于蚯蚓____.
(6)E的牙齿有____之分,与其食性相适应,E与D相比,在生殖发方面的特点是胎生相对于其他生殖方式的优势在于提高后代的____.16、花谢之后,雌蕊中的整个____发育为种子;整个____发育为果实.17、细菌在形态上可分为____、____和____三种类型,细菌和真菌相比较,在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真菌____.18、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绿色植物通过____,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____的过程.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的____平衡.19、实验:观察蚯蚓(如图)
(1)1端是____;2端是____;理由是____.
(2)用手摸蚯蚓的表面感到有____和____存在.前者有利于____,后者有利于____.
(3)在试验过程中,随时用蘸水的棉球轻擦蚯蚓的身体,其目的是保持蚯蚓的体表湿润,维持其正常的____.20、材料分析:从甲型H1N1流感病毒到H7N9新型禽流感病毒;目前都已经确认为禽源性病毒,对人有很强的致病性,普通人对这些新型流感病毒基本没有免疫力,感染后患者多为重症,致死率极高.目前甲型H1N1流感病疫苗已经用于临床,而H7N9新型禽流感疫苗还处于研发阶段.截止到2014年5月,我省已报告H7N9新型禽流感病例14例,为了应对新的疫情,今年越来越多的地方逐步关闭了当地的活禽市场.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在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携带有两种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属于____.
(2)普通人注射甲型H1N1流感病疫苗,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讲是为了保护____.从免疫角度来说,注射的疫苗相当于接种____,导致体内产生____,这种免疫属于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3)从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方法看各地关闭活禽市场所采取的措施是____.21、____是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____到____,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2题,共10分)22、单子叶植物的叶片都为平行脉,花瓣为3或3的倍数____(判断对错)23、西瓜的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液中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连线题(共2题,共18分)24、将显微镜各部件的名称与作用用线连接起来。①载物台a.转动时可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②反光镜b.转动时可小幅升降镜筒③粗准焦螺旋c.转动时可大幅升降镜筒④细准焦螺旋d.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25、将下列生活现象与其相关的生物学概念或原理用线连接起来①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a.保护色②变色龙随环境改变体色b.分解者③真菌、细菌分解动植物遗体c.消费者④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制造有机物d.生产者评卷人得分六、其他(共1题,共4分)26、一切微生物可以无细胞壁,但绝不能没有细胞膜.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C【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种命名法则.解答时可以从双名法的概念和命名原则方面来切入.【解析】【解答】解:双名法是指物种的正式名称必须由两个拉丁词构成,属名在前,种名在后,后面还常常附有定名人的姓名和定名年代等信息.第一个词:首字母大写,表示属类,第二个词:首字母小写,表示种类;第三个词:命名人姓名的首字母大写,如L表示由林奈命名.南瓜的属名是Cucurbi而大白菜的属名是Brassi,因此不同属;玫瑰的属名是Rosar,而南瓜的属名是Cucurbi,因此不同属;马铃薯的属名是Solanum,茄的属名是Solanum,因此属于同一个属;茄的属名是Solanum,而番茄的属名是Lycoper;因此不同属.
故选C.2、D【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出现可遗传的变异的生殖方式,解答时可以从嫁接、扦插、克隆、种子繁殖的特点方面来切入.【解析】【解答】解:生物生殖方式有两种;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其中有性生殖是有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植物靠种子来繁殖等;玉米播种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来自不同的细胞,遗传物质容易发生了改变,会出现可遗传的变异.而无性生殖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而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如植物的嫁接;扦插、克隆等.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因此没有变异.
故选:D.3、D【分析】【分析】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非生物不具有生物的特征.解答时结合题意从生物的特征切入.【解析】【解答】解: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题干中的A;B、C都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D冠状病毒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
故选:D.4、A【分析】【分析】在体循环中,血液流经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与组织细胞发生物质交换,将运输的氧和营养物质供给细胞利用,同时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在物质交换过程中,血液由含氧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为含氧量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在肺循环中,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与肺泡内的气体发生交换,肺泡内的氧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经过肺部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为含氧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解析】【解答】解:当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氧便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中,这样,血液流经肺后,氧的含量就增多了,二氧化碳的含量减少了.
当血液流经组织处毛细血管时;由于组织细胞里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因此血液里的氧气就扩散到细胞里,细胞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中;这样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后氧气的含量就减少了,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了.可见A正确.
故选:A5、B【分析】【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鱼、肉、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主要存在于植物种子和块茎以及某些植物(如甘蔗和甜菜)中,脂肪指动物油脂.【解析】【解答】解:A;植物种子和块茎以及某些植物(如甘蔗和甜菜)中含有糖类;A错误;
B;鱼、肉、牛奶;豆类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B正确;
C;动物油脂才称为脂肪;C错误;
D;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各种维生素;D错误.
故选:B.6、B【分析】【分析】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细胞类型相同点不同点植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
细胞核、线粒体.有:细胞壁;叶绿体;
液泡.动物细胞无:细胞壁;叶绿体;
液泡.无:细胞壁;叶绿体;
液泡.【解析】【解答】解:洋葱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故选:B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7、BC【分析】【分析】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析】【解答】解:校园的花草;杂交水稻具有的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铁皮、大楼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
故选:BC.8、BD【分析】【分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森林大量消失,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上肢慢慢解放出来,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解析】【解答】解:通过分析可知;森林古猿生活在丛林中,是由于地形和气候发生变化,森林大量消失导致一部分古猿从树栖到陆地上生活,从而进化成人类的.
故选:BD.9、AB【分析】【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解析】【解答】解:A;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A正确;
B;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目保持一定,即每一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B正确.
C;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C错误.
D;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D错误.
故选:A、B10、BC【分析】【分析】此题探究的是蛙的离体心脏的实验,分析解答.【解析】【解答】解:离体蛙心灌流实验是一个对操作手法要求很高的实验;心脏的正常节律性活动必须在适宜的理化环境中才能维持;一旦这个环境被干扰,心脏活动就会受到影响,①心脏具有自动产生节律性收缩的特性,该实验充分说明心肌具有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等生理特性,离体心脏的静脉窦还能自律的产生兴奋传导到心房和心室,引起心脏节律性兴奋和收缩.②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的各种理化因素是保持相对稳定的,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器官维持正常生存和活动的必要条件;一旦内环境的平衡发生改变,超过自身调节的程度,机体功能就会发生改变和紊乱.③改变灌流液的理化特性时,心脏的节律舒缩亦随之改变,说明内环境理化因素的相对稳定是维持心脏正常节律性活动的必要条件.因此,通过实验可知,蛙的离体心脏在生理盐水能持续搏动几小时,其原因是心脏有自动节律收缩的特性和生理盐水为心肌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故选:BC.11、CD【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相对性状.解答时可以从相对性状的概念方面来切入.【解析】【解答】解: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A;人体表少毛与猿体表多毛;人和猿,是两个物种,人体表少毛与猿体表多毛,不是相对性状.如人体表少毛与人体表多毛,或猿体表少毛与猿体表多毛都是相对性状.故不符合题意;
B;同一株上的水稻种子;种在不同的土壤中,结成不同大小的谷粒,体现了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属于变异,故不符合题意;
C;豌豆的圆粒与皱粒;是豌豆粒的形状不同,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故符合题意;
D;人的正常色觉与红绿色盲;是人眼对色彩的分辨能力不同,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故符合题意.
故选C、D.12、CD【分析】【分析】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据此答题.【解析】【解答】解:由分析可知;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如酵母菌属于真菌,制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制味精要用到棒状杆菌,乳酸菌、醋酸杆菌、棒状杆菌都属于细菌.即,微生物中的部分细菌、真菌等能引起发酵现象,并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意义.但并不是所有的微生物都能引起发酵现象,如微生物中的病毒就不能进行发酵.动物也不能进行发酵.
故选:CD13、BD【分析】【分析】(1)变态发育指动物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所出现的一系列显著变化.幼体与成体差别很大,而且改变的形态又是集中在短时间内完成,这种胚后发育叫变态发育.变态发育特指两栖类和昆虫.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特指昆虫.
(2)卵生动物包括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等,胎生动物只有哺乳类;体外受精的动物有鱼类、两栖类等,体内受精的动物有昆虫、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解析】【解答】解:A;体外受精的动物一定是卵生如鱼类、两栖类;而体内受精的动物不一定是胎生如昆虫、爬行类、鸟类都是体内受精、卵生,错误;
B;变态发育指动物的幼体和成体相比;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出现了显著的变化,正确;
C;两栖动物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但是没有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之分,错误;
D;昆虫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有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之分,正确.
故选:B、D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4、叶绿体所有的活细胞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储存能量释放能量【分析】【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吸入光合作用释放的氧;而呼吸作用是细胞利用氧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把储存的有机物里面的能量释放出来,据此可以解答本题.【解析】【解答】解: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
1;部位:光合作用进行的部分必须有叶绿体的细胞;因为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基础,形象地比喻为制造有机物的“机器”.呼吸作用所有的活细胞都要进行,细胞活着就要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而生命活动需要能量支持才能正常完成,而这个能量是由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得来的,没有呼吸作用,细胞就不能正常生活,就会死亡.
2;条件:光合作需要有光;因为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光能在这里起到了动力作用.呼吸作用与光无关,无论白天黑夜细胞只要正常活着就需要能量,就得靠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3;原料:根据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概念可知光合作用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有机物和氧。
4;产物:根据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概念可知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氧;呼吸作用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5;能量转变:通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实质可知:光合作用是制造有机物;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起来;呼吸作用是分解有机物,把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利用,少部分以热的形式散失.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联系:
这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看似矛盾;一个合成物质储存能量,一个分解物质释放能量;但它是却谁也离不开谁:光合作用原料的吸收和产物的运输的能量由呼吸作用提供,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正是光合作用所制造的.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正是为呼吸作用所释放的.故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故答案为: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部位叶绿体所有的活细胞条件光有光无光均可原料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产物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转变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15、气管鳍AD、E爬行动物流线肺呼吸门齿、臼齿成活率【分析】【分析】(1)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如蝗虫.
(2)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其主要作用是感知水流测定方向,为鱼的感觉器官.
(3)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4)鸟类的主要特征是:有喙无齿;身体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长骨中空,心脏四腔,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
(5)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
(6)图中A蝗虫,属于昆虫类,B鱼类,C青蛙,属于两栖类动物,D鸟类,E家兔,属于哺乳动物.【解析】【解答】解:(1)A蝗虫是一种农业害虫;它的体表有外骨骼.可以起保护和支持作用,并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气门位于蝗虫的胸腹部,从中胸到腹部第8节,每一个体节腹部的两侧都有一对气门,共有10对,每个气门都向内连通着气管.在蝗虫体内有粗细不等的纵横相连的气管,气管一再分支,最后由微细的分支与各细胞发生联系,进行气体交换.因此,蝗虫的呼吸是靠气管.
(2)B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身体的尾部的摆动和各种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3)根据动物的体内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A蝗虫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B;C、D、E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A、B、C的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的,属于变温动物,D、E的体温可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使体温不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属于恒温动物.图中没有涉及到脊椎动物的类群名称是爬行动物.
(4)D鸟类的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其有一种独特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其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呼吸一次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
E哺乳类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是胎生哺乳.
(5)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
(6)E家兔的牙齿有门齿;臼齿的分化;没有犬齿,门齿长在上下颌的中央部分,形状像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长在上下颌的两侧,有宽阔的咀嚼面,适于磨碎食物.消化管长,盲肠发达,有利于消化植物纤维.E与D相比,在生殖发方面的特点是胎生,胚胎是在母体子宫内发育,不受外界营养物质条件的限制,母体用乳汁哺育后代,使后代在优越的营养条件下成长,所以成活率大大提高.因此,胎生相对于其他生殖方式的优势在于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故答案为:
(1)气管。
(2)鳍。
(3)A;D;E;爬行动物。
(4)流线;肺。
(5)呼吸。
(6)门齿、臼齿;成活率16、胚珠子房【分析】【分析】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只有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解析】【解答】解: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
从图中可知花谢之后;雌蕊中的整个胚珠发育为种子;整个子房发育为果实.
故答案为:胚珠;子房17、略
【分析】【分析】细菌可以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三种类型,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解析】【解答】解:根据细菌的不同形态;细菌可以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三种类型.
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酵母菌属于真菌,因此细菌与真菌共有的结构是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根本区别在于真菌具有成形细胞核,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
故答案为:球菌;杆菌;螺旋菌;有细胞核18、略
【分析】【分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解析】【解答】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公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淀粉)+氧气。
故答案为:叶绿体;氧气;碳-氧.19、略
【分析】【分析】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没有骨骼,蚯蚓的运动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探究蚯蚓的运动期间我们要保证蚯蚓的正常呼吸;
图中1后端、2前端.【解析】【解答】解:(1)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2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腹面颜色较浅,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在蚯蚓爬行时起固定支撑作用和辅助运动作用.口与肛门没有明显的区分.故要区分蚯蚓的2前端与1后端,要看环带的位置,环带靠近身体的前端.
(2)蚯蚓的腹面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刚毛有协助运动的作用.因此用手抚摸蚯蚓的腹面,感觉粗糙,这是因为其体壁的腹面具有许多可以帮助蚯蚓支撑身体和运动的刚毛.蚯蚓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这有利于蚯蚓进行呼吸.
(3)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在实验过程中,随时用沾水的棉球轻擦蚯蚓的身体,其目的是保持蚯蚓的体表湿润,维持其正常的呼吸.
故答案为:(1)后端;前端;因为环带靠近蚯蚓身体的前端;
(2)粗糙;运动;湿润;呼吸;
(3)呼吸.20、略
【分析】【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染的一种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解析】【解答】解:(1)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流感患者等,携带有两种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属于传染源.
(2)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计划免疫是指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注射疫苗后,从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免疫机理分析,疫苗相当于抗原,接种到人体后,会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从而对流感病毒起到免疫作用,而对其它的病原体不起作用,这种免疫属特异性免疫.
(3)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各地关闭活禽市场所采取的措施是切断传播途径.
故答案为:(1)传染源(2)易感人群抗原抗体特异性(3)切断传播途径21、化石简单复杂【分析】【分析】(1)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
(2)生物进化趋势是: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听课评课记录1(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 无锡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听评课记录
- 数字化科技收藏展示
- 五年级数学下册听评课记录《3 分数乘法(三)》北师大版
- 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同步听课评课记录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 生物进化解析
- 政府机关财务管理制度(共6篇)
- 部编版七上道德与法治听课评课记录:第4单元 第8课 探问生命 第2课时《敬畏生命》
-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2《圆心角、圆周角》听评课记录1
- 教师培训的创新方法
- 初中数学教学经验分享
- 新闻记者证600道考试题-附标准答案
- 2024年公开招聘人员报名资格审查表
- TSG ZF001-2006《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工程劳务清包合同(范本)
- 普惠金融政策与区域差异
-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记叙文阅读物象的作用(含练习题及答案)
- 老年外科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 子宫畸形的超声诊断
- 2024年1月高考适应性测试“九省联考”数学 试题(学生版+解析版)
- JT-T-1004.1-2015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员技能和素质要求第1部分:地铁轻轨和单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