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苏人新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17/3E/wKhkGWecGwWANmH2AAHsMQdE3qY326.jpg)
![2025年苏人新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17/3E/wKhkGWecGwWANmH2AAHsMQdE3qY3262.jpg)
![2025年苏人新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17/3E/wKhkGWecGwWANmH2AAHsMQdE3qY3263.jpg)
![2025年苏人新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17/3E/wKhkGWecGwWANmH2AAHsMQdE3qY3264.jpg)
![2025年苏人新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17/3E/wKhkGWecGwWANmH2AAHsMQdE3qY32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苏人新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44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以往的“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重大事件发生在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八大2、西方文官制下,高级文官不仅是主管大臣的重要助手,而且还握有某些“控制部门大臣的权力”,他们可以通过沉默不语让大臣犯错误。所以高级文官敢于在政策上提出并坚持自己的意见而不必担心被大臣解雇。这是因为()A.文官系统的相对独立性B.文官是从不更换的幕后主管C.法律赋予文官的制约权D.文官违背了政治中立的原则3、著名史学家范文澜说:“周公杀武庚,灭东方十七国,才实行大封建。”《逸周书·世俘解》载:“自武王以后,周共灭九十九国,降服六百五十二国。”据此可知,分封制A.巩固和扩大了周王朝的统治B.保障了西周贵族特权的延续C.实现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理D.促使“家天下”局面逐渐形成4、官员贪赃枉法为人民所不耻,明清两朝考核制度中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的考核形式是A.考察B.初考C.通考D.考满5、光绪五年(1879),直隶突降暴雨,义赈人士严作霖经元善等人携款前来直隶赈灾。光绪三十三年(1907),永定河水灾发生,直隶总督袁世凯也传谕天津商会劝募赈款,散放急赈,“以补官款之不及”。光绪末年,义赈甚至成为官赈的仿照对象,与官赈形成体制内的合作。据此推知,晚清()A.政府丧失地方治理主导地位B.直隶地区社会矛盾持续激化C.自然灾害频繁加剧财政危机D.传统社会救济体系加速转型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研究隋唐以前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机制的沿袭与变革情况:。朝代。
特点。
地方。
沿革情况。
秦。
传承开创。
郡县制。
秦朝建立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汉。
汉承秦制。
西汉初年:
(1)_________(制度名称);
东汉:州;郡、县。
汉初(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来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基础上,汉武帝颁布(3)“_____”,_______。
东汉时“州”由监察区变为行政区;成为郡以上的一级政区。
隋。
承前启后。
州;县。
隋废郡;由州直辖县。
唐。
发展完善。
道;州、县。
州的行政权力萎缩;
监察区“道”(4)________________。
7、中国古代的国家政治治理。
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其中治理国家的政治制度体系是共中的一个重耍组成部分。(1)完成下列提纲。(将字母分别填入相应空格中)
A.削弱地方权力与加强中央集权的地方官制。
B.选择标准的演变与不断制度化的趋势。
C.君主专制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D.由官员兼任到设立专门机构的演变趋势。
E;“家国一体”政治特点的先秦政治制度。
(2)若就提纲中的“二”展开论述;可选择下列哪三则材料?(选字母)
8、(一)官员的选拔。制度时期内容世官制西周至。
春秋官位世袭的制度,____世代垄断高官荐举功劳制春秋。
战国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____授予官职“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秦朝向官吏学习____而为官察举制汉代含义察举指先____而后____形成汉武帝时期形成汉武帝时期内容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分____(岁举)和____(无固定时间)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内容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分____(岁举)和____(无固定时间)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评价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评价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此外,积____为官和____等也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此外,积____为官和____等也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九品中正制魏晋。
南北朝背景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地方选人权推行220年,魏王曹丕推行此制推行220年,魏王曹丕推行此制内容在各州、郡设置____、____,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____的士人,由吏部授官内容在各州、郡设置____、____,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____的士人,由吏部授官评价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____。但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评价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____。但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9、民族交融往往通过战争;和亲、改革与管理、经济交往等方式实现。按照这种分类;与下列事件对应,填写在答题纸上(填写序号和文字)。
①征伐匈奴②设河西四郡③孝文帝改革。
④文成公主进藏⑤建立榷场⑥设宣政院。
。民族交融的方式事件战争
和亲
改革与管理
经济交往
10、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秦汉时期田赋秦朝“收泰半之赋”;汉高祖实行十五税一的税率,汉景帝改为三十税一人头税秦朝的主要有口赋。汉朝的分口赋、算赋。汉朝还征收________税秦朝的主要有口赋。汉朝的分口赋、算赋。汉朝还征收________税徭役秦汉徭役有更卒、正卒、戍卒三种秦汉徭役有更卒、正卒、戍卒三种隋唐时期隋朝主要向民众征收租调役唐朝实行________制,租、调之外的役,用“庸”代替唐朝实行________制,租、调之外的役,用“庸”代替780年,唐朝政府改行________,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780年,唐朝政府改行________,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宋朝征收两税,但________繁杂多变,往往超过正税数倍宋朝除了征收代役金外,还经常再派发各种徭役宋朝除了征收代役金外,还经常再派发各种徭役王安石推行________王安石推行________元朝基本上沿袭唐朝的租庸调与两税法,分别施行于北方和南方。元朝在税粮外又有“科差”明朝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称“________”明朝后期,张居正在全国推行________明朝后期,张居正在全国推行________清朝康熙帝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实行“________”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1、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租庸调制。A.正确B.错误12、开创郡县制度和行省制度的朝代是秦朝与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化,是中国省制的开端。A.正确B.错误13、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如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中国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并发挥了主导作用。A.正确B.错误14、从租调制到租庸调制,保证了农民有充分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国家赋税收入。A.正确B.错误15、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最高统治集团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A.正确B.错误16、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分别是开创雅典民主政治先河、雅典民主政治确立和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的标志。A.正确B.错误17、地理环境并非雅典民主制度形成的决定性因素。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24分)18、“刑弃灰(一般认为是草木灰)于道”常被认为是秦律荷暴的典型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下是关于奉律“刑弃灰道”在不同时期的记载。
。时期。
内容。
出处。
西汉。
刑弃灰于道者。
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
东汉。
弃灰于道者黥。
班固《汉书.五行志》
宋。
弃灰于道则诛。
《宋文选》卷二十李邦直文。
备注:(黥(qing)刑;在脸上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
材料二出土资料表明秦律的设立主要是为解决现实问题;有非常强的针对性。秦律虽严密,但并非不合理,因此就不能再用残暴来形容秦律,对于已经被符号化的“刑弃灰于道”也要重新考察。
——摘编自朱金才《“刑弃灰于道”新论一秦朝灭亡原因再考察》材料三。
。马性畏灰;更畏新出之灰,马驹遇之辄死。
张燧《千百年眼》
田家之灰是一项肥壅(肥料);商鞅刑及弃灰,秦之农事所以。
张履祥:《补农书》卷下。
“鬼入人宫以灰渍之;则不来矣。
《睡虎地秦简·日书》
(1)据材料一指出关于秦律“刑弃灰于道”在不同时期的记载有什么共性与不同。
(2)归纳材料二的观点。结合材料三为材料二的观点寻找依据。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影响历史解释的因素有哪些?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到18世纪末,英国官吏任用仍主要采用恩赐制、政党分肥制。19世纪初,有关中国科举制度的著作在英国大量出现。1853年底英国政府颁布的《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中建议:确立考试任用制度,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取文官。这些建议遭到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直到1870年格拉斯顿内阁颁布新的政令,确认了报告中的基本原则,并做了较具体的规定,英国文官制度最终确立。——摘编自倪越《西方文官制度》材料二1913年1月北洋政府公布了《文官考试法草案》和《典试委员会编制法案》,由此确立了民国时期的文官考试制度。1916年6月北洋政府成立文官高等典试委员会,举行第一次文官高等考试。规定年满25岁的中国男子,在国立大学或高等专门学校、教育部指定的国外大学或高等专门学校学习3年以上,具有毕业文凭者才能参加考试。考试分4次进行,3次笔试,1次口试。同时规定:凡中等以上学校毕业,或具有相当资格者,可免甄录试(考试前的一种非正式考试)。初试合格者,送官署学习两年后可直接参加下次大试。大试和口试及格,依《文官任用法》任用。因袁世凯暴毙,政局混乱,此次考试录取194人中许多人未被任用。1919年10-11月举办了第二次文官高等考试,录取行政官员480名和外交官领事官10名。——摘编自韦庆远、柏桦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英国官员录用的新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确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洋政府文官考试制度的特点和对后世政治制度发展的重要作用。20、世界货币体系材料一查理大帝时期,镑、先令和便士扩散到西欧大多数国家,也包括英格兰。1360年,法国开始铸造法郎硬币。18世纪初,英格兰和苏格兰合并后,英镑正式投入使用。北美独立战争期间,发行被称为大陆币的纸币,1792年,美国国会颁布法案,正式规定用“元”作为美国的货币单位,美元出现。1795年,法郎作为唯一的标准货币在法国流通。查理大帝时期,镑、先令和便士扩散到西欧大多数国家,也包括英格兰。1360年,法国开始铸造法郎硬币。18世纪初,英格兰和苏格兰合并后,英镑正式投入使用。北美独立战争期间,发行被称为大陆币的纸币,1792年,美国国会颁布法案,正式规定用“元”作为美国的货币单位,美元出现。1795年,法郎作为唯一的标准货币在法国流通。借助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50年代英国在世界工业生产和世界贸易中傲视列强,伦敦也逐渐成为全球生产中心和世界贸易中心。伴随着19世纪最后20年国际金本位制的确立,英国积累了大量黄金储备,英镑成为国际贸易最主要的结算货币和支付手段,伦敦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在一战前得以确立,成为全球第一大国际金融中心。材料二借助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50年代英国在世界工业生产和世界贸易中傲视列强,伦敦也逐渐成为全球生产中心和世界贸易中心。伴随着19世纪最后20年国际金本位制的确立,英国积累了大量黄金储备,英镑成为国际贸易最主要的结算货币和支付手段,伦敦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在一战前得以确立,成为全球第一大国际金融中心。
(1)依据材料一;指出西方国家货币演进的特点。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评析世界货币体系的变化。(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评卷人得分五、论述题(共2题,共8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作为最基层的政府,古代县衙几乎就是“一人政府”,“皇权不下县”使得基层正式官员始终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数量级。自先秦到近代,中国乡村社会秩序和社会管理的基本构成要素有三:宗族、乡里和乡绅。宗族是由父系血缘关系而结成的组织,乡里是基于地缘关系而形成的组织,乡绅是指有官职或功名的地方士绅。这三者形成了古代不同时期的乡村社会秩序。乡贤是乡绅中的良绅,他们根植、立足于乡土社会,以其士大夫的文化精神,影响、作用于乡土社会。作为一个特殊的阶层,他们具有沟通地方政府与社会的权利和便利,对于地方政府的政策,亦可以代表民众向州县官进言。同时,他们又经常是宗族长,维持着乡间社会的礼仪和秩序。这样一个阶层,在乡村社会实践着儒家“进亦忧,退亦忧”的理念,维系着乡村社会的秩序。——摘编自林辉煌《“皇权不下县”治理方式的历史两面性》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近现代西方政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城邦伦理向法权制度转变的过程。古希腊罗马时代和欧洲启蒙时期政治文明的萌芽与催生,带有明显的伦理色彩,进入近现代,西方政治文明的发展走向伦理与制度的结合,从伦理价值向法权制度发生了根本转变。西方近现代在社会政治形态中所确立的法律观念,在政治文明中具有绝对的核心地位。在此基础上,在近现代法权制度的框架下,西方资本主义创造了丰富的现代政治文明,奠定了一系列政治文明的基本原理。——摘编自戴木才、余小江《西方政治文明的历史发展》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政治文明的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1题,共9分)23、新中国成立后;在外交领域取得重大成就,请回答:
(1)面对两大阵营尖锐对立的形势;新中国采取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中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方针是什么?
(2)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外交政策不断走向成熟,其成熟的标志是什么?哪次会议表明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国际重要会议?
(3)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打开建国以来的外交僵局,说出70年代前期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三项重大外交成就。
(4)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什么政策?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C【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C正确,排除ABD。2、B【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不必担心被大臣解雇”可知文官是从不更换的幕后主管,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文官系统的相对独立性,故A项错误;文官对大臣没有制约权力,C项错误;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3、A【分析】【详解】
根据“自武王以后,周共灭九十九国,降服六百十二国”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巩固和扩大了西周的统治,故选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西周贵族特权,排除B;分封制对地方实行间接管理,排除C;夏朝建立,形成“家天下”局面,排除D。4、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两朝考核制度中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的考核形式是考察,考察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A项正确;初考、通考及考满均与题干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5、D【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从义赈人士携款赈灾,到地方高官传谕商会劝募赈款,再到义赈甚至成为官娠的仿照对象,与官娠形成体制内的合作,晚清传统社会救济体系加速转型,D项正确;仅从清末赈灾一事不能体现政府丧失地方治理主导地位,排除A项;“社会矛盾持续激化”从材料看不出来,排除B项;材料侧重表明晚清传统社会救济体系的转型,并非自然灾害与财政危机的内在关联,排除C项。故选D项。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6、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在地方推行的制度是郡国并行制;推行郡国并行制,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最终引发了七国之乱;后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强化了中央集权;唐朝时期州的行政权力萎缩,监察区“道”逐渐演变为行政区,权力扩大。【解析】郡国并行制推行郡国并行制,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推恩令”中央集权得到加强逐渐演变为行政区,权力扩大。7、略
【分析】【详解】
(1)一;贵族政治指的是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夏商周的制度都具有“家国一体”特点,所以1)应填E;二、根据材料中的皇权加强、地方管理由中央垂直管理等可知,这里强调的是中央集权,所以二出应填C;且2)处应填A;三、标题是选官制度的演变,而中国的选官制度的标准经历了从血缘到德才、门第和才学的演变,且不断制度化,所以1)处应填B;四、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在封建社会初期往往由官员兼任,随着历史发展,后来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监察,所以1)处应填D。
(2)根据材料可知,“秦代行政图“,反映的是秦代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有关,故B项正确;“清掣签金瓶”反映的是清朝利用民族政策加强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有关,故C项正确;都护府是汉、唐时期中原王朝为监护边境各族而设置的军事机构,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故E项正确;“清民间匾额”反映的是科举制的发展,与君主专制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无关,故A项错误;西周著作反映的是西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历史,当时还未产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故D项错误。【解析】(1)一;1):E;二、C;2):A;三、1):B;四、1):D
(2)B、C、E8、略
【分析】【详解】
①结合所学可知;西周至春秋实行官位世袭的制度,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②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为荐举功劳制,即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
③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实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官员选拔制度,即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
④⑤结合所学可知;汉代实行察举制,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
⑥⑦结合所学可知;察举制分常科(岁举)和特科(无固定时间)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
⑧⑨结合所学可知;积功劳为官和征辟等也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
⑩⑪⑫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即在各州;郡设置资品、大中正,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中正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⑬结合所学可知,九品中正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解析】贵族军功大小律令考察推举常科特科功劳征辟资品大中正中正中央集权9、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征伐匈奴属于战争方式;文成公主进藏属于和亲方式;设河西四郡、孝文帝改革和设宣政院属于改革与管理的方式;建立榷场属于经济交往的方式。【解析】战争:①征伐匈奴;和亲:④文成公主进藏;改革与管理:②设河西四郡③孝文帝改革⑥设宣政院;经济交往:⑤建立榷场。10、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朝的分口赋;算赋。汉朝还征收财产税。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租庸调制,租;调之外的役,用“庸”代替。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780年,唐朝政府改行两税法,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征收两税,但附加税繁杂多变,往往超过正税数倍。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推行募役法。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称“金花银”。明朝后期,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康熙帝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解析】财产租庸调两税法附加税募役法金花银一条鞭法摊丁入亩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1、B【分析】【详解】
唐朝开始实行租庸调制,故题目错误。12、B【分析】【详解】
郡县制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并非秦朝开创,故该说法错误。13、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这就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为此,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如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中国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并发挥了主导作用,所以材料说法正确。14、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租庸调制下规定输庸代役,保障了农民有充分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国家赋税收入。故题干表述正确。15、B【分析】【分析】
【详解】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主要表现为分封制和宗法制,在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拥有很大的实权,故最高统治集团并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16、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伯里克利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期。因此题干表述正确。17、A【分析】【详解】
自然环境对文明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决定性因素。雅典民主制度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比较发达,所以该说法正确。四、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24分)18、略
【分析】【详解】
(1)根据“刑弃灰于道者”“弃灰于道者黥”“弃灰于道则诛”可知;关于秦律“刑弃灰于道”在不同时期的记载的共性是把垃圾倒在街道上的人都要处以刑罚,不同点是受罚的程度;严重性不同。
(2)根据材料二“秦律虽严密;但并非不合理,因此就不能再用残暴来形容秦律,对于已经被符号化的“刑弃灰于道”也要重新考察。”可知,材料二反映的观点是秦律虽严密,但并非不合理,因此就不能再用残暴来形容秦律。根据材料三“田家之灰是一项肥壅(肥料),商鞅刑及弃灰,秦之农事所以。”可知,商鞅变法中刑及弃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体现了材料二的观点。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影响历史解释的因素有作者所处的立场、所掌握的资料、所处的时代等。【解析】(1)共性:都要受罚;不同:受罚的程度;严重性不同。
(2)观点:秦律虽严密;但并非不合理,因此就不能再用残暴来形容秦律;依据:“田家之灰是一项肥壅(肥料),商鞅刑及弃灰,秦之农事所以”,商鞅变法刑及弃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3)作者所处的立场、所掌握的资料、所处的时代等19、略
【分析】【详解】
(1)原则一问:根据材料“到18世纪末;英国官吏任用仍主要采用恩赐制;政党分肥制”“1853年底英国政府颁布的《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中建议:确立考试任用制度,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取文官”,可知从恩赐制、政党分肥制等发展为更公平公正的考试任用制度。原因一问: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与完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推动、教育的普及、启蒙思想的传播、中国科举制的借鉴等角度分析。
(2)特点一问,根据材料“北洋政府公布了《文官考试法草案》和《典试委员会编制法案》,由此确立了民国时期的文官考试制度”,可以得出以立法形式确立,法制化、制度化;根据材料“第一次文官高等考试”“考试分4次进行,3次笔试,1次口试”“或具有相当资格者,可免甄录试(考试前的一种非正式考试)”等信息,可以得出选拔方式多样;根据材料“因袁世凯暴毙,政局混乱,此次考试录取194人中许多人未被任用。1919年10-11月举办了第二次文官高等考试,录取行政官员480名和外交官领事官10名”,可以得出受政局影响;根据材料“规定年满25岁的中国男子,在国立大学或高等专门学校、教育部指定的国外大学或高等专门学校学习3年以上,具有毕业文凭者才能参加考试”等信息,可以得出考试资格的严格限制。作用一问,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以从近代文官法律制度的雏形、推动人事制度近代化的进程、对南京国民政府和当代公务员考试制度的借鉴意义角度回答。【解析】(1)原则:从恩赐制;政党分肥制等发展为更公平公正的考试任用制度。原因:代议制的建立与发展;工业革命的推动(或资本主义的发展);教育的普及提高(或公民文化政治素养的提高);启蒙思想的传播;对中国科举制的借鉴;传统选官制度存在弊端等。
(2)特点:选拔方式多样;以立法形式确立,法制化、制度化;考试资格的严格限制;受政局的影响。作用:初步建立起近代文官法律制度的雏形,推动了人事制度近代化的进程;对南京国民政府和当代公务员考试制度也有借鉴意义。20、略
【分析】【详解】
(1)根据“法国开始铸造法郎硬币”“正式规定用‘元’作为美国的货币单位”“法郎作为唯一的标准货币在法国流通”;概括得出法国;英国、美国逐步颁行通行全国的标准货币。
(2)综合材料二,可得出论题:以英镑中心的货币体系转变为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评析:根据“借助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50年代英国在世界工业生产和世界贸易中傲视列强,伦敦也逐渐成为全球生产中心和世界贸易中心。伦敦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在一战前得以确立,成为全球第一大国际金融中心。”分析得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在世界工业生产和世界贸易中傲视列强,伦敦也逐渐成为全球生产中心和世界贸易中心。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根据“美国利用两次世界大战使经济实力一次又一次地飞跃,为纽约成为世界性的金融中心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经济大危机爆发,导致金本位制崩溃。二战严重削弱了英国等欧洲国家,美国取得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地位,逐步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世界金融中心由英国伦敦转移到美国纽约。【解析】(1)法国;英国、美国逐步颁行通行全国的标准货币。
(2)以英镑中心的货币体系转变为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评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在世界工业生产和世界贸易中傲视列强,伦敦也逐渐成为全球生产中心和世界贸易中心。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经济大危机爆发,导致金本位制崩溃。二战严重削弱了英国等欧洲国家,美国取得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地位,逐步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世界金融中心由英国伦敦转移到美国纽约。五、论述题(共2题,共8分)2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是评论性的开放题,解答的关键是读懂题干材料中的观点。依据题干材料中“宗族是由父系血缘关系而结成的组织,乡里是基于地缘关系而形成的组织,乡绅是指有官职或功名的地方士绅"等信息,可以从宗族、乡里、乡绅三个角度人手进行分析,进而提取“中国古代地方宗族势力强大且与皇权相结合”“中国古代的乡绅有限自治”等论点;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述。【解析】示例一:中国古代地方宗族势力强大;皇权与族权相结合。中国社会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发展而来的社会,因此乡村治理表现出皇权与族权相结合的特点;宗族内互助性非常强,一个家族要发挥作用就必须有一些共同的财产,利用这些财产,可以资助年轻人的教育,以便他们有机会进人官僚队伍,保护他们亲属的利益;这些财产还有周济族内穷苦者和赈灾之用。由于宗族的稳定与社会秩序的安定相-致,因此,宗族势力往往得到皇权的认可,乡官里吏在催征钱粮时往往需要族长的配合,有时则表现为宗族家长直接担任乡官里吏,使行政组织与宗族组织合而为一。
示例二:中国古代的乡绅有限自治。
政府在乡村选择的管理者,主要是有德行的长者、有名望的乡绅、有财产的地主等等,这些人往往都读过书,在知识、智力和财富上占有优势;能够解释乡规民约,用道德感召力维持乡村的秩序;乡绅的身份是双重的:作为国家的代理人,他们要帮助国家做事,而作为乡村的代表,他们又需要维护村民的共同利益。2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要求是围绕“政治文明的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从本题的试题要求来看,包括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政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昆明2025年云南昆明市生态环境局所属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双人翻转座椅骨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广西2025年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至2031年中国铝合金丝编织管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精密交流脉冲焊接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玻璃卫浴产品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汽车前大灯镜片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惠州2025年广东惠州龙门县市容环境卫生事务中心招聘编外环卫工人1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平移大门驱动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合金钢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上海市2024年中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2025中国移动安徽分公司春季社会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砂光机培训课件
- 七年级英语下学期开学考试(深圳专用)-2022-2023学年七年级英语下册单元重难点易错题精练(牛津深圳版)
- 2025江苏省全日制劳动合同书范本
- 北京版(一起)英语二年级下册单词默写表
- 中建抹灰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 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和政府中长期支出事项监测平台操作手册-单位
- 放射科护理常规
- 洗刷书包(课件)三年级上册劳动
- 儒释道文化秒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