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安全教育》(统编版)课件 第二章 人身安全_第1页
《大学生安全教育》(统编版)课件 第二章 人身安全_第2页
《大学生安全教育》(统编版)课件 第二章 人身安全_第3页
《大学生安全教育》(统编版)课件 第二章 人身安全_第4页
《大学生安全教育》(统编版)课件 第二章 人身安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人身安全《大学生安全教育》CONTENTS目录一远离打架斗殴二预防抢劫三预防绑架四预防性侵害五谨防拥挤踩踏六防溺水PARTONE远离打架斗殴第一部分1.安全常识01(1)打架斗殴打架斗殴是指双方或多方因为相互矛盾或纠纷发展到极点,而施行的以对他人身体造成伤害为目的的一种暴力行为。不管这种行为起因为何,什么目的,都是一种不理智不文明的行为,破坏了校园和社会秩序。02(2)危害打架斗殴轻者造成被侵害者流血、皮外伤,重者造成骨折,内部组织和器官的损害,如脑震荡、内脏出血等,严重的甚至会致残和致死。此外,还会使人精神上受到刺激,造成一定的心理阴影。对肇事人来说,必须为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民事甚至刑事法律责任。2.危险识别01(1)提高修养,健全人格。大学生要有宽容大度的精神,不为一些小事斤斤计较;不图一时发泄而不计后果;不恶语伤人,强词夺理,以免矛盾激化。02(2)要意识到后果的严重性打架斗殴者遭到学校处分或者在其档案上留下记录,不利于各种评比甚至毕业和求职就业;在同学间也会造成不良的舆论影响,给人际关系带来负面影响,对个人发展不利。03(3)加强沟通,善于化解郁结。懂得合理解决问题的渠道,主动消除隔阂,及时进行调解和疏导防止矛盾的激化。3.预防技巧4.应对策略(1)遇到有人挑衅,不冲动,不跟其争吵,保持理智,尽快离开现场。(2)如果被施暴,保护头部或腹部等重要部位,尽量躲开对方的袭击,大声呼救。(3)如果遇到群体斗殴,应立刻告诉老师或拨打“110”报警电话,让人出面制止。(4)向调查打架事件的学校负责人说明情况,如是现场目击证人要勇于出来提供线索和证据。不理会他人的挑衅

遇到他人打架主动劝解PARTTWO预防抢劫第二部分1.安全常识(1)抢劫指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看护人或者持有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迫使其立即交出财物或者立即将财物抢走的行为。犯罪动机:社会上一些无业游民或者法律意识淡薄的人,迫于经济压力或者出于物质享受的需要,不通过劳动获取合法报酬,反而认为抢劫来钱快。这些人专门埋伏在阴暗人少的地方伺机抢劫。此外,还有骑电动车抢路人包、首饰或其他财物的“飞车党”。1.安全常识(2)危害严重危害大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且容易转化为凶杀、伤害、强奸等恶性案件。大学校园实行开放式管理,学生可随意出人校园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如专业实践、娱乐活动和社会兼职等,造成晚归或独自出行,给不法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社会闲散人员可随意进出校园,为其潜伏在校园内伺机作案提供了可能。2.危险识别3.预防技巧01030204(4)如无法避免而晚归或晚出,要保持警惕。例如晚上回校或回宿舍时,观察周围暗处是否有人尾随,如出现可疑情况要加快速度逃离。(2)尽量不要到行人稀少,阴暗、偏僻的地方,如单独在偏远、阴暗的林间小道、山路上行走。(1)尽量避免深夜滞留在外或晚归。女生夜间外出最好结伴而行,避免单独夜行。(3)不外露或向他人炫耀随身携带的贵重物品,单独外出不带过多的现金。4.应对策略(1)保持镇定,冷静分析所处环境,对比双方力量,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对策。(2)有反抗能力时,应看准时机发动进攻,制服作案人或使作案人丧失继续作案的能力。(3)无法反抗时,要保持镇定,尝试与作案人交流,使作案人放松警惕,看准时机向有人、有灯光的区域或宿舍区奔跑。(4)尽量纠缠。可借助有利地形,利用身边的砖头、木棒等与作案人僵持,等待援助者,并给作案人造成心理上的压力。(5)不贪恋财物。若无法反抗或与对方纠缠,将钱物扔向一边,反向逃跑。(6)大声呼救,或故意与作案人高声说话,以引起他人注意。(7)及时报案。若作案人得逞,应在其离去后立即报案。准确描述作案人特征,以便有关部门及时组织力量布控,抓获作案人。PARTThree预防绑架第三部分1.安全常识(1)绑架绑架亦称绑票,是使用暴力,胁迫或麻醉等方法劫持人质,然后向其亲属或相关机关提出金钱等个人好处或为达到政治目的而进行的勒索行为。绑架的目:一是经济利益或政治利益;二是心理性的,即罪犯希望自己成为被关注的目标。想赎人拿钱来1.安全常识(2)特征和危害绑架具有很强的预谋性。一般实施前对侵害对象有一个跟踪和了解的过程,对侵害对象的生活规律、学习环境进行了解,然后实施绑架。绑架具有很强的危害性。歹徒在提出的要求不能得到满足或罪行败露时,往往会采取杀害人质的极端做法。2.危险识别3.预防技巧(1)不轻信陌生人,不随意上陌生人的车。(2)不轻信一些招聘广告或者网友要求见面的花言巧语。(3)不刻意显露自己家庭富有。(4)不随意透露自己或家人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出行计划及行踪。(5)留意与自已家庭有矛盾或有过节的人最近是否有异常情况,不主动挑起事端,淡化矛盾。(6)在常用通信工具上设置紧急呼救号码、紧急情况下与家人沟通的密语或隐语。4.应对策略(1)如果被绑架劫持,尽量保持冷静,多进食、饮水,保存体力。(2)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和绑匪特征。牢牢记住绑匪的体貌特征、年龄、口音,尽量观察地址、行车路线等相关情况。(3)如果绑匪要求你打电话给家人或朋友,尽量争取和亲人通话的时间,并将信息巧妙透露给亲人。(4)在稳妥,谨慎的前提下,积极寻找逃生和自救的办法。(5)逃跑成功获得自由后,为防止再度被伤害,应立即与警方取得联系。遭遇绑架,要留意途经路线标志物PARTFour预防性侵害第四部分劳动合同抵押担保劳动合同抵押担保【案例】:陕西蓝田一小学女生在校遭遇4名男生性侵女学生一定要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不要轻易相信他人,不要轻易与他人去偏僻处,以免自己身体遭受伤害,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安全提示1.安全常识(1)性侵害性侵害是指违反他人意愿,在性方面对他人造成的严重身体和精神伤害,包括强奸、猥亵、性骚扰等。1.安全常识(2)类别①强奸。指侵害者违背被害人的意愿,使用暴力的非法手段,强制与被害人进行性交的一种犯罪行为。A.暴力型侵害。采取暴力手段,或携带凶器进行威胁,对被害人实施强奸等性侵害行为。B.胁迫型侵害。侵害者利用自己的权势、地位、职务等对被害人加以利诱,使其在有求于自己的情况下,给对方以某种许诺,迫使其不能反抗而就范。或者利用被害人的过错和隐私进行威胁、恐吓,对其实行精神控制,强迫被害人与其发生性行为。C.社交型侵害。这类行为也被称作“约会强奸”“熟人强奸”等。侵害者往往事前早有计划,创造机会把正常社交引向性犯罪。侵害者一般与被害人相识,是被害人的同学、长辈、邻居或新结交的朋友。利用被害人对其信赖、缺少防备等心理,将其骗到僻静的地方或者将其灌醉后强迫与其发生性关系。1.安全常识续上表②猥亵。指以刺激或满足性欲为目的,用性交以外的方法实施的淫秽行为。主要有强制猥亵罪(采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实施)、准强制猥亵罪(特指以非强制手段对儿童实施),乘机猥亵罪(乘被害人生病,醉酒、熟睡、心神恍惚时实施)、公然猥亵罪(在公开场合实施,如夫妇当众性交)、利用权势猥亵罪(利用职权﹑监护权等实施)。2.危险识别3.预防技巧(1)尽量避免单身夜行,若不得已出行,要注意安全。如晚上外出或在校内行走,最好结伴而行。行走时要选择行人较多、路灯较亮的道路,经过树林、建筑工地、废旧房屋、桥梁涵洞等处时要特别小心。可随身携带简易防袭设备,如哨子、防“狼”喷雾器等。晚上睡觉时要关好门窗。独自夜行时要警惕的场所3.预防技巧(2)关注自己所处的环境。出行时注意是否有人尾随,如发现异常,要尽快离开。(3)要有选择地参加社会活动。如家教、兼职、应酬和旅游类的活动,参加前要了解活动的基本情况,确保安全方可参加。(4)谨慎结交异性朋友。(5)不轻易接受陌生人的邀约。3.预防技巧(6)在生活上注意仪表言行得体。(7)不坐黑车,不要和陌生人拼车。(8)即使自身有过错,遭遇胁迫时,也应及时向学校报告,使不法分子无机可乘。4.应对策略如果不幸遭遇性侵害,要做到以下几点:(1)采取低姿态降低对方警戒,再寻思可用的应变脱身策略。如:表示自己正值生理期或有病在身,不方便等。(2)运用正确的防卫技巧,打击侵害者的要害部位。如太阳穴、两眉之间的印堂穴、小腹﹑眼睛、生殖器等部位。(3)抓住任何可能发出求救信息。若已经处于危险过程中,受害者应抓住任何可能的机会,向外界发出求救信息,这对于能否脱险至关重要。4.应对策略(4)实在无法逃脱时,首要的是确保生命安全。记住歹徒的特征,设法在歹徒身上留下痕迹,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5)若受到侵害,要保留身上留下的相关证物。(6)如果出现恐慌、自责等负面情绪,可接受相关的心理咨询与辅导。【遭遇性侵如何第一时间取证?】PARTFive谨防拥挤踩踏第五部分1.安全常识拥挤踩踏一般是指在某一事件或某个活动过程中,因聚集在某处的人过多,致使一部分甚至多数人因行走或站立不稳而跌倒未能及时爬起,被人踩在脚下或压在身下,短时间内无法及时控制、制止的混乱场面。(1)拥挤踩踏拥挤踩踏事故一旦发生很难控制,往往容易造成大量人员的伤亡,给事故当事人带来惊吓、恐慌等严重的心理影响。(2)危害2.危险识别3.预防技巧和应对策略(1)上下楼梯,不要拥挤、靠右行走、礼让慢行、不追逐打闹,不开容易造成伤害的玩笑。(2)在发生拥挤踩踏时,要保持情绪稳定。要发扬团队精神,听从指挥人员口令,如有可能,应及时拨打110、119或120联系外援,寻求帮助。(3)如果已经被裹挟在拥挤、惊慌的人群中,一定要切记和大多数人的前进方向保持一致。不要试图超过别人,更不能逆行。在人群中,应双手抱胸,两肘朝外,以此来保护肺部和心脏不受挤压。撤离时应用双臂抱住身体,尽量靠边行走

被推倒在地时应贴近墙壁蜷缩3.预防技巧和应对策略(4)如果自己已经被推倒在地,失去平衡,要设法靠近墙壁保护自己,应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紧扣置于颈后,可以保护大脑、心脏等人体关键部位。(5)如果已经被人挤倒而无法站起来,可以双手抱住后脑勺,双肘支地,胸部稍离地面,以此保护大脑和心脏不受损伤,而且即使双肘被磨破,也不能改变动作,这是因为在踩踏事故中丧生的人,大部分是由于脑部和心脏受损。被踩踏时应保护大脑和胸部不受伤

发生踩踏事故时自我保护的动作PARTSix防溺水第六部分请观看视频:防溺水宣传片1.安全常识(1)溺水溺水是指人淹没于水中,因大量的水或泥沙、杂物等经口鼻灌人肺内,造成呼吸道阻塞,引起窒息、缺氧,心跳、呼吸停止和昏迷的现象。1.安全常识(2)溺水的危害:溺水危害生命健康,容易引起死亡事故,增加大学生意外死亡事故。1.安全常识(1)不熟水性(2)身体状况欠佳(3)在水中打闹(4)去危险水域游泳(3)溺水事故发生原因请同学们说一说溺水的预防技巧?2.预防技巧(1)不到深水区或不知水情的水域游泳,更不要到溺水事故高发的区域游泳。2.预防技巧(2)对自己的水性要有客观认识,不会游泳者不轻易下水游泳、潜水或跳水嬉戏。2.预防技巧(3)游泳期间感觉身体出现不适,如头晕眼花、胸闷恶心,需即刻游向岸边歇息或大声寻求同伴帮助。2.预防技巧(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