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粤教沪科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0B/28/wKhkGWebhkiADaB2AAI4t-Vc5Ng412.jpg)
![2025年粤教沪科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0B/28/wKhkGWebhkiADaB2AAI4t-Vc5Ng4122.jpg)
![2025年粤教沪科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0B/28/wKhkGWebhkiADaB2AAI4t-Vc5Ng4123.jpg)
![2025年粤教沪科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0B/28/wKhkGWebhkiADaB2AAI4t-Vc5Ng4124.jpg)
![2025年粤教沪科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0B/28/wKhkGWebhkiADaB2AAI4t-Vc5Ng41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教沪科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1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随着低温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使温度逐渐降低,并最终达到绝对零度B.若把氢气和氧气看做理想气体,则质量和温度均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内能相等C.分子间的距离r存在某一值r0,当r大于r0时,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当r小于r0时分子间斥力小于引力D.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液面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所以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2、太阳表面温度高达6000℃,内部不断进行核聚变反应,并且以辐射方式向宇宙空间发射出巨大的能量.据估计,每三天太阳向地球辐射的能量,就相当于地球所有矿物燃料能量的总和.太阳能通过四个渠道被人类利用(转化和储存),这四个渠道是:①被植物、微生物吸收;②使大气和水升腾循环;③被海洋吸收;④被直接利用.你认为水力发电属于利用太阳能的哪个渠道?().A.被直接利用B.被植物、微生物吸收C.被海洋吸收D.使大气、水升腾循环3、两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的合力F与分子间距离r力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曲线与r轴交点的横坐标为相距很远的两分子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相互接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时,分子力合力为零②时;分子势能为零。
③阶段,分子动能增大,势能减小④阶段;斥力增大,引力减小。
⑤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在整个过程中变小。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⑤4、传统的航母动力来源是燃油蒸汽轮机,燃油限制了航母的载重量、续航里程和战斗力。2021年,我国研发的全球首个小型核反应堆“玲珑一号”问世,为我国建造核动力航母奠定了基础,“玲珑一号”的核燃料为浓缩钟,体积小,功率大,的一种核反应方程为生成的还会发生β衰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铀发生的这种核反应又叫热核反应,需要很高的温度B.中子源单位时间内发射的中子数对反应堆功率有影响C.发生β衰变的过程需要吸收能量D.发生β衰变的速度可以通过调节压强和温度来控制5、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开会表彰对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以下4个核反应方程中属研究原子弹的基本核反应的是()A.B.C.D.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6、若以V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ρ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密度,M表示水的摩尔质量,M0表示一个水分子的质量,V0表示一个水分子的体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NA=B.V0=C.M0=D.ρ=7、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雨后的天空中悬浮着很多的小水滴B.海绵吸水C.在一杯开水中放几粒盐,整杯水很快就会变成D.把一块煤贴在白墙上,几年后铲下煤后发现墙中有煤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的所有物理性质沿各个方向是不同的B.把温度降到接近布朗运动依然可以发生C.两分子间距离变化时,可能存在分子势能相等的两个位置E.未来科技进步了,人类就可以将散失在空气中的内能全部重新收集起来加以利用E.未来科技进步了,人类就可以将散失在空气中的内能全部重新收集起来加以利用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B.无论是无机物质的分子,还是有机物质的分子,其分子大小的数量级都是10-10mC.本节中所说的“分子”,包含了单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等多种意义D.分子的质量是很小的,其数量级为10-19kg10、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内部的物质微粒是有规则地排列的,而非晶体内部物质微粒排列是不规则的B.晶体内部的物质微粒是静止的,而非晶体内部的物质微粒是不停地运动着的C.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并不是绝对的D.在物质内部的各个平面上,微粒数相等的是晶体,微粒数不等的是非晶体11、关于图中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宇航员在天宫二号上展示的水珠成球形是因为不受地球的作用力B.图乙中屏蔽线使用金属网状编织层包裹着导线是为了减少信号衰减C.图丙中剪断细绳OA瞬间,两小球的速度和加速度都相同D.图丁中人用手接触起电机的金属球时头发竖起来,人体电势与金属球相同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彩超是利用超声波反射波相对发射波的频率变化测量血液流速,利用了波的干涉B.海市蜃楼是一种因为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C.牛顿环是两个玻璃表面间的空气膜引起薄膜干涉形成的,亮暗相间的环状条纹距离相等D.狭缝越窄,屏上中央亮条就越宽,表明更窄的狭缝可以更准确地测得粒子的位置,但粒子的动量的不确定却更大了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3、密闭在气缸中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一系列变化变为状态D。其密度随压强变化的规律及各种相关数据如图所示。则气体在A状态时分子平均动能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状态时分子平均动能;B状态气体分子单位时间撞击单位面积的分子数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C状态气体分子单位时间撞击单位面积的分子数;C→D的过程,气体______(填“吸热”或“放热”)。14、尽管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热运动,但是大量分子的速率分布却具有一定的规律。一定质量的氧气,在温度分别为和时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简称为分子数占比)分布图如图所示。温度为时,分子数占比大于15%的速率位于________区间和________区间之间,对比两个温度对应的分子数占比分布图,可以知道_________(填“>”或者“<”)
15、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1)W的正负:外界对系统做功时,W取_______值;系统对外界做功时,W取_______值.(均选填“正”或“负”)
(2)Q的正负:外界对系统传递的热量Q取_______值;系统向外界传递的热量Q取_______值.(均选填“正”或“负”)16、一研究小组为测试深水环境对某品牌防水手机的影响,将该手机放入盛有浅水的密封容器(容积一定),通过压缩机充气来增大容器内气体压强,从而模拟一定深度的水下环境。已知一个标准大气压p0相当于10m高的水柱产生的压强,开始时密封容器内气体压强为一个标准大气压p0,气体质量为m0,若将容器内气体压强增加到4p0,则可以模拟___________米深的水下环境;若所有气体均为同种理想气体,且不考虑气体的溶解及温度的变化,则压缩机应该充入的气体质量为___________。17、如图R为一含有的放射源,它能放出三种射线变为为一张厚报纸;MN为一光屏,虚线框内存在着匀强磁场在屏上只有O、P两个亮点则打在P点的是______射线;衰变为要经过多次衰变和衰变,其中要经过的衰变次数为______.
18、戴维孙-革末的电子散射实验与汤姆孙的电子衍射实验证实了___________的正确性。19、某老师做“观察玻璃片和云母片上石蜡熔化区域形状”的演示实验。把熔化了的石蜡薄薄地涂在薄玻璃片和单层云母片上如图甲所示;再将烙铁通电烧热,他应该用烙铁头分别接触玻璃片和云母片的______(选填“上表面”;“下表面”或“侧面”)。正确实验之后,乙图应为______(选填“玻璃片”或“云母片”)的融化区域形状。
20、物体是由大量______组成的。21、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研究光电效应现象。当用某单色光照射光电管的阴极K时,会发生光电效应现象。闭合开关S,在阳极A和阴极K之间加上反向电压,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逐渐增大电压,直至电流计中电流恰为零,此时电压表的电压值U称为反向遏止电压,根据反向遏止电压可以计算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m。现分别用频率为的单色光照射阴极,测量的反向遏止电压分别为U1与U2,设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则用频率为的单色光照射阴极时光电子的最大初速度为________,用上述符号表示普朗克常量为_______。
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2题,共16分)22、根据气体分子动理论,气体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下列表格中的数据是研究氧气分子速率分布规律而列出的。按速率大小划分的区间(m/s)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0℃100℃100℃100以下1.40.7100~2008.15.4200~30017.011.9300~40021.417.4400~50020.418.6500~60015.116.7600~7009.212.9700~8004.57.9800~9002.04.6900以上0.93.9
试作出题中的分子运动速率分布图像。23、用连线连结起左边列出的科学家和右边列出的他所测定的物理量或证实过的物理事实。
A、布朗a;热功当量。
B、卡文迪许b;电磁波的存在。
C、焦耳c;万有引力恒量。
D、赫兹d;分子不断作热运动。
E、法拉第e;原子的有核结构。
F、牛顿f、电子电量评卷人得分五、实验题(共3题,共12分)24、关于“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
(1)“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的科学依据是________;
A.将油膜看成是单层油酸分子铺成的。
B.不考虑各油酸分子间的间隙。
C.考虑了各油酸分子间的间隙。
D.将油酸分子看成球形。
(2)将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的油酸酒精溶液;测得的油酸酒精溶液有50滴,现取一滴该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测得所形成的油膜的面积是由此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_____m。(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25、有同学在做“用研究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实验时,缓慢推动活塞,在使注射器内空气体积逐渐小的过程中,多次从注射器的刻度上读出体积值并输入计算机,同时由压强传感器将对应体积的压强值通过数据采集器传送给计算机。实验完成后,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如图所示的p-V图线(其中实线是实验所得图线;虚线为一根参考双曲线)。
①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求缓慢推动活塞?_________
②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该图线与玻意耳定律不够吻合,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
③由于此图无法说明p与V的确切关系,所以改画图象,画出的图象应当是()
A.B.C.D.26、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开始,经历三个过程回到原状态,其图像如图。过程中气体内能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和三个状态中,________状态分子的平均动能最小,状态单位时间内容器壁单位面积受到气体分子撞击的次数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状态单位时间内容器壁单位面积受到气体分子撞击的次数。
评卷人得分六、解答题(共4题,共28分)27、如图所示;两端封闭的试管竖直放置,中间一段24cm的水银柱将气体分成相等的两段,温度均为27℃,气柱长均为22cm,其中上端气柱的压强为76cmHg;现将试管水平放置,求:
①水银柱如何移动(向A还是向B移动)?移动了多远?
②保持试管水平,将试管温度均匀升高100℃,那么水银柱如何移动?试管内气体的压强分别多大?28、如图所示,横截面积分别为S和的两个导热气缸接在一起竖直放置,气缸内分别有活塞A、B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两光滑活塞质量分别为m、由轻质硬杆连接,当缸内气体温度为外界大气压强为时处于平衡状态,此时两活塞到气缸连接处的距离均为l,两气缸足够长,重力加速度为g。求:
(1)轻杆的弹力的大小;
(2)缓慢改变气体温度;要使两活塞均不滑到两气缸连接处,缸内气体的温度变化范围。
29、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深入地揭示了光的粒子性的一面。前者表明光子具有能量,后者表明光子除了具有能量之外还具有动量。我们知道光子的能量动量其中为光的频率,h为普朗克常量,λ为光的波长。由于光子具有动量,当光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会对物体表面产生持续均匀的压力,这种压力会对物体表面产生压强,这就是“光压”,用I表示。一台发光功率为P0的激光器发出一束频率为的激光,光束的横截面积为S。当该激光束垂直照射到某物体表面时;假设光全部被吸收(即光子的末动量变为0)。求:
(1)该激光器在单位时间内发出的光子数N;
(2)该激光作用在物体表面时产生的光压I。30、太阳中心的“核反应区”不断地发生着轻核聚变反应,这是太阳辐射出能量的源泉。已知太阳向外辐射能量的总功率为P1,太阳中心到火星中心的距离为L,火星的半径为r,且r远远小于L。火星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在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失;以及其他天体和宇宙空间的辐射均可忽略不计。
(1)太阳中心的典型轻核聚变反应是4个质子()聚变成1个氦原子核()同时产生2个正电子();写出该聚变反应方程。
(2)求在时间t内,火星接收来自太阳辐射的总能量E火。
(3)自然界中的物体会不断地向外辐射电磁波,同时也会吸收由其他物体辐射来的电磁波,当辐射和吸收平衡时,物体的温度保持不变。如果某物体能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体就称为黑体。已知单位时间内从黑体表面单位面积辐射的电磁波的能量I与黑体表面热力学温度T的4次方成正比,即I=σT4,其中σ为已知常量。
①若将火星看成表面温度相同的黑体,求辐射和吸收达到平衡时,其表面平均温度T火的表达式;
②太阳辐射电磁波的能量来源于如图甲所示的太阳中心的“核反应区”。“核反应区”产生的电磁波在向太阳表面传播的过程中;会不断被太阳的其他部分吸收,然后再辐射出频率更低的电磁波。为了研究“核反应区”的温度,某同学建立如下简化模型:如图乙所示,将“核反应区”到太阳表面的区域视为由很多个“薄球壳层”组成,第1“薄球壳层”的外表面为太阳表面;各“薄球壳层”的内;外表面都同时分别向相邻内“薄球壳层”和外“薄球壳层”均匀辐射功率相等的电磁波(第1“薄球壳层”的外表面向太空辐射电磁波,最内侧的“薄球壳层”的内表面向“核反应区”辐射电磁波),如图丙所示;“核反应区”产生的电磁波的能量依次穿过各“薄球壳层”到达太阳的表面,每个“薄球壳层”都视为黑体,且辐射和吸收电磁波的能量已达到平衡,所以各“薄球壳层”的温度均匀且恒定。
已知“核反应区”的半径与太阳半径之比约为R:R0=1:4,太阳的表面温度约为T0=6×103K,所构想的薄球壳层数N=1.0×1012。据此模型,估算“核反应区”的温度T的值;并指出该模型的主要缺点。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D【分析】A;由热力学第三定律可知;绝对零度不可达到,故A项错误;
B;若把氢气和氧气看做理想气体;则质量和温度均相同的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的摩尔数不相同,分子数不相等,所以内能不相等,故B错误;
C;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引力大于斥力,故C项错误.
D;液体内部分子距离等于平衡距离;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所以表现为引力,所以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故D项正确.
故选D.2、D【分析】【详解】
水力发电属于利用太阳能的渠道为:使大气;水升腾循环。
A.被直接利用与分析不符;故A错误。
B.被植物;微生物吸收与分析不符;故B错误。
C.被海洋吸收与分析不符;故C错误。
D.使大气、水升腾循环与分析相符,故D正确。3、A【分析】【分析】
【详解】
由图像知时;分子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所以分子力合力为零,①正确;
由于分子势能的零势能面是人为确定的,故时;分子势能不一定为零,②错误;
为分子间的平衡距离,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相互靠近时F做正功;分子动能增加,势能减小,③正确;
阶段斥力和引力都随r的减小而增大;只是斥力增加的更快,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④错误;
由于没有外力做功;故分子动能和势能之和在整个过程中不变,⑤错误。
故选A。4、B【分析】【详解】
A.铀发生的这种核反应又叫裂变反应;不需要很高的温度,A错误;
B.核素是主要的核燃料,则单位时间消耗核素核子的数目越大;反应堆放出的能量越大,故中子源单位时间内发射的中子数越多,反应堆的功率越大,B正确;
C.发生β衰变的过程放出能量;C错误;
D.衰变的快慢是由核内部自身的因素决定的;与外界因素无关,D错误。
故选B。5、C【分析】【详解】
A.方程
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方程;故A错误;
B.方程
是衰变方程;故B错误;
C.方程
是研究原子弹的基本核反应方程;故C正确;
D.方程
是氢弹的核反应方程;属于典型的核聚变方程,故D错误。
故选C。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6、A:C【分析】【分析】
【详解】
A.水蒸气的摩尔质量ρV除以水蒸气分子的质量M0等于阿伏加德罗常数;A正确;
B.但由于水蒸气分子间距远大于分子直径;则。
V0<<B错误;
C.水分子的质量M0等于摩尔质量M除以阿伏加德罗常数NA;即。
M0=C正确;
D.由于摩尔体积V远大于NAV0;则。
ρ=<D错误;
故选AC。7、C:D【分析】【分析】
【详解】
A.扩散现象是指两种不同物质的分子互相渗透到对方中去的现象;它是由分子运动引起的。天空中的小水滴不是分子,小水滴是由大量水分子组成的,这里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并非分子运动所致,A错误;
B.海绵吸水不是分子运动的结果;B错误;
CD.整杯水变咸是盐分子渗透到水分子之间所致;墙中有煤也是煤分子渗透的结果,CD正确。
故选CD。8、B:C:D【分析】【详解】
A.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即单晶体沿着各个方向的物理性质和化学光学性质不同,多晶体具有各向同性,故A选项错误;
B.布朗运动是热运动的反映,而热运动在时不会停止;布朗运动可以继续发生,故B选项正确;
C.由于分子之间的距离为时;分子势能最小,故存在分子势能相等的两个位置,故C选项正确;
D.热力学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跟热有关的现象遵循能量守恒定律;故D选项正确;
E.能量转化过程中;存在能量散失,不能使散失在环境中的内能全部重新收集起来加以利用,故E选项错误。
故选BCD。9、A:C【分析】【详解】
A;根据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可知;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故A正确;
B、除了一些有机物质的大分子,多数分子大小的数量级为10-10m;故B错误。
C;本节中所说的“分子”;包含了单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等多种意义,故C正确;
D、分子的质量很小,一般情况的数量级是10-26kg;故D错误。
故选AC。10、A:C【分析】【分析】
【详解】
A.晶体内部的物质微粒是有规则地排列的;呈“空间点阵”结构排列,而非晶体内部物质微粒的排列是不规则的,故A正确;
B.晶体;非晶体内部的物质微粒都是在不停地运动着;故B错误;
C.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故C正确;
D.即使晶体各个平面上的微粒数也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
故选AC。11、A:B:C【分析】【详解】
A.水珠成球形是因为水珠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在液体表面张力的的作用下使液面收缩到最小面积,仍受重力作用,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使用金属网状编织层包裹着导线是为了屏蔽外接信号的干扰;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剪断细绳瞬间;弹簧弹力不突变,A球在重力和弹力作用下产生向下的加速度,加速度不为零,B球此时加速度为零,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人与金属球接触后;成为等势体,人体电势与金属球相同,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12、B:D【分析】【详解】
A.多普勒效应中由于波源的移动而使接收到的频率变化;故彩超技术利用的是多普勒效应;则A错误;
B.海市蜃楼是一种因为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则B正确;
C.牛顿环是两个玻璃表面间的空气膜引起薄膜干涉形成的;亮暗相间的环状条纹距离不相等,离中心越远,间距越大,则C错误;
D.单缝越窄,中央亮纹越宽,是因为位置不确定量越小,动量不确定量越大的缘故,则D正确.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根据图象分析密度不变时即体积不发生变化,从A到B的过程中体积不变,压强减小,根据查理定律可知温度降低;故A状态时分子平均动能大于B状态时分子平均动能;
[2]根据图象分析可知,由B到C的过程中密度和压强成一次函数,结合p-V的关系得出此过程温度不变;压强增加,体积减小,故B状态气体分子单位时间撞击单位面积的分子数小于C状态气体分子单位时间撞击单位面积的分子数;
[3]根据图象可知由C到D的过程压强不变,体积减小,根据盖-吕萨克定律可知温度降低,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体积减小对内做功,W为正,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为负,则Q为负,故气体放热。【解析】大于小于放热1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2]如图所示。
分子数占比大于15%的速率位于200300区间和500600区间。
[3]温度为时,速率较大的分子占据的比例较大,则说明温度为时对应的分子平均动能较大,故温度较高;即。
<【解析】200300500600<15、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①.正②.负③.正④.负16、略
【分析】【详解】
[1]当容器内气体压强增加到4p0时,其模拟水的压强为3p0,由题意可知1p0相当于10m高的水柱产生的压强;所以可以模拟30m深的水下环境。
[2]因气体均为同种理想气体,且不考虑气体的溶解及温度的变化,将容器内压强由p0增加到4p0,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
则需要充入的气体质量为【解析】303m017、略
【分析】【详解】
因为粒子的贯穿本领较小,一张纸即可把它挡住,所以亮斑中不可能有射线,因为射线不带电,所以不受磁场约束,直接打在O点,所以打在P点的是射线;
衰变为质量数减小16,电荷数减小6.
由于原子核经过一次衰变;电荷数减小2,质量数减小4;
经过一次衰变后电荷数增加1,质量数不变,所以要经过的衰变次数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种射线的特点,知道α、β和γ电离本领依次减弱,贯穿本领依次增强,γ射线不带电.要知道α衰变、β衰变的实质和衰变前后生成物的电荷数、质量数的变化.【解析】418、略
【分析】【详解】
[1]戴维孙-革末的电子散射实验与汤姆孙的电子衍射实验证明了电子束在某些方向上特别强,这种现象类似于X射线被单晶体衍射的情形,从而显示了电子束的波动特性,也证实了德布罗意假说(所有物质都具有波的性质,即波粒二象性)的正确性。【解析】德布罗意波(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假说)19、略
【分析】【详解】
[1]因为要观察玻璃片和云母片上石蜡熔化区域形状;所以烙铁头分别接触玻璃片和云母片的下表面。
[2]玻璃是非晶体,具有各向同性的特点,在各个方向的传热能力相同的,因此熔化的石蜡呈圆形;云母片是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在不同方向传热能力不同,所以熔化的石蜡呈椭圆形,乙图应为玻璃片的熔化区域形状。【解析】下表面玻璃片2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分子2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由动能定理可知,最大初动能等于克服电场力所做的功,即
解得
同理可得
[2]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得
联立解得【解析】四、作图题(共2题,共16分)22、略
【分析】【详解】
分子运动速率分布图像如图所示:
横坐标:表示分子的速率。
纵坐标:表示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解析】见解析23、略
【解析】五、实验题(共3题,共12分)2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1]在“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实验的基本原理是:①让油膜尽可能散开,形成单分子层;②把油酸分子看成球形;③不考虑分子之间间隙。
故选ABD。
(2)[2]先计算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油酸的体积
则分子直径为【解析】①.ABD②.25、略
【分析】【分析】
【详解】
①[1]实验过程中要缓慢推动活塞;使气体有充分的时间与外界进行热交换,保证气体做等温变化;
②[2]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该图线与玻意耳定律不够吻合,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注射器漏气,使气体的体积减小,图像向左偏移(也可能是周围环境温度降低);
③[3]由玻意耳定律可得
则等温变化时图象为直线;由于漏气或者环境温度降低使得气体的压强减小,图线向下弯曲。
故选A。【解析】使气体有充分的时间与外界进行热交换,保证气体做等温变化注射器漏气,使气体的体积减小,图像向左偏移A2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由图像知,过程中气体做等温变化;内能不变。
[2]过程中气体做等温变化,过程中气体做等容变化,压强变大,温度升高,所以可知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故可知a状态分子平均动能最小。
[3]从气体做等容变化,单位体积内分子数不变,但由于压强增大,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大,在单位时间里撞击器壁的次数就多,即单位时间内容器壁单位面积b状态受到气体分子撞击的次数大于a状态单位时间内容器壁单位面积受到气体分子撞击的次数。【解析】①.不变②.a③.小于六、解答题(共4题,共28分)27、略
【分析】【详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北省2024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珍爱我们的生命第八课生命可贵第1课时认识生命背记新人教版
-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3《图形变换的简单应用》听评课记录
- 博雅计划数学试卷
-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数》听评课记录
- 鲁教版历史六年级上册第4课《活动课 寻找历史》听课评课记录
- 无锡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听评课记录
-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3《实数的分类及性质》听评课记录2
- 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8 平面图形的旋转》听评课记录3
-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听评课记录10.1二元一次方程
- 太阳五年级听评课记录
- 浙江省名校新2025届高一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学习2024《关于加强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解读课件
- 2024年县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活动方案
- SOR-04-014-00 药品受托生产企业审计评估报告模板
- 足球场建设项目设计方案
- 儿童四宫格数独96题-(由简到难,支持打印)
- 湖北宜昌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记叙文阅读16篇(含答案)(2003-2023)
- 问题探究如何让城市不再看海(教学课件)高一地理
- 2024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模拟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说课稿
- 2024-2030年伤口护理管理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