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4/16/wKhkGWebhWqAKXKhAAEem6H5QT0409.jpg)
![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4/16/wKhkGWebhWqAKXKhAAEem6H5QT04092.jpg)
![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4/16/wKhkGWebhWqAKXKhAAEem6H5QT04093.jpg)
![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4/16/wKhkGWebhWqAKXKhAAEem6H5QT04094.jpg)
![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4/16/wKhkGWebhWqAKXKhAAEem6H5QT040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54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小华用刻度尺测量铁块的长度(
如图所示)
方法正确的是(
)
A.B.C.D.2、某同学进入泳池前以为池水很浅,踩下去后却有一种“踏空”的感觉,即水的实际深度要比看上去的深一些,其原因是(
)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路可逆3、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物质是晶体B.该物质的熔点约为47隆忙
C.BC
过程温度不变,说明该物质没有吸热D.该物质在CD
段处于液态4、(2006年大连市)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时,灯泡L1、L2都不亮。用一段导线的两端接触a、b两点时,两灯都不亮;接触b;c两点时;两灯都不亮;接触c、d两点时,两灯都亮。则()
A.灯L1断路B.灯L2断路C.灯L2短路D.开关S断路5、如图所示;一个装水的密封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若将杯子倒过来,则(
)
A.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小B.水对杯底的压力不变C.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变大D.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变小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6、多媒体教室中的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成的,其优点在于:一是利用银幕发生_________反射,使教室里各座位上的同学都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____颜色的光。验钞机是利用__________使钞票上面的荧光物质发光的,以此来辨别钞票的真伪。7、如图,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
听诊器运用了声音______(
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
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______(
填“音调”或“响度”)
.8、如图所示,轻弹簧一端固定,在保证撤去拉力后,弹簧可以恢复原来形状的前提下,小明用手拉弹簧的自由端,弹簧伸长。当他用更大的力拉弹簧时,弹簧伸长更多。请根据此情景,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据报道,某地曾经发生过天空中下“鱼”的奇观,实际上这是龙卷风的杰作.
当龙卷风经过湖面时,其气旋中心速度很____,压强很____;将湖中的水和鱼一起“吸”向空中,水和鱼随龙卷风运动到别处落下,形成奇观.
10、制作冰糖葫芦时,先将洗净的山楂穿在竹签上,然后将一定量的白糖放入锅中加热,待白糖____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
为糖浆后,将山楂蘸上糖浆,等山楂上的糖浆_________(
选填“吸收”或“放出”)
热量变成固态。1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1
闭合,S2
断开时,电压表示数3V
当S1
断开,S2
闭合时,电压表示数4.5V
则灯泡L1
和L2
两端的电压分别是______V
和______V.
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2、形“影”不离中的“影”属于光的折射现象.______(判断对错)13、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______(判断对错)14、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
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______(
判断对错)
15、提出“只要给我一个支点,就能使地球移动”的名言的物理学家是阿基米德.______(
判断对错)
16、穿浅色的衣物时对太阳光的反射较多,因此穿着感觉比较凉爽.______(
判断对错)
17、穿浅色的衣物时对太阳光的反射较多,因此穿着感觉比较凉爽.______(
判断对错)
评卷人得分四、解答题(共4题,共36分)18、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灯L的电阻不随温度变化.当开关S1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为U1,电流表的示数为I1;当两个开关都断开时,电压表V2的示数为U2,电阻功率P1=2W;当只闭合S1时,灯泡L正常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I3.已知U1:U2=5:4,I1:I3=2:3.求:灯L的额定功率PL.
19、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可测量未知电阻Rx
的阻值;其中R
为已知电阻.
(1)
请将电压表连入电路;使电路完整.
(2)
当开关S1S2
闭合时;电压表示数U1=6V
当开关S1
闭合、S2
断开时,电压表示数U2=4V.
己知R=10娄赂
则电源电压U=
______VRx=
______娄赂.
(3)
实验中若由于某个元件出现故障(
短路或断路)
导致电压表的示数U1=U2=6V
则该元件及故障可能是______.20、下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图中的黑点表示难以被生物分解和排出的某些有毒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增加的成分是分解者和____________部分。(2)写出图中所示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池塘被有毒物质污染,从图中看出大鱼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说明有毒物质会沿着________不断积累。(4)图中大鱼小鱼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者。(5)图中有机物的来源是_________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21、图甲是建造大桥时所用的起吊装置示意图;使用电动机和滑轮组(
图中未画出)
将实心长方体A
从江底竖直方向匀速吊起,图乙是钢缆绳对A
的拉力F1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A
完全离开水面后,电动机对绳的拉力F
大小为6.25隆脕103N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已知A
的重力为2隆脕104N(
不计钢缆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及绳重,不考虑风浪;水流等因素的影响)
求:
(1)
长方体A
未露出水面时受到的浮力;
(2)
滑轮组中动滑轮的总的重力是多少;
(3)
当A
浸没在水中上升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1题,共10分)22、(2013•抚顺)如图,川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特种,它的幼崽脸呈蓝色,是因为幼崽的脸只能反射____颜色的光;川金丝猴的猴群内部分工极其详细,负责警戒的猴子可用叫声报警,这是利用声音传递____;为了掌握猴群动向,科学家在金丝猴身上安装追踪器,它能通过发出____向卫星传送信息,方便人们对川金丝猴进行保护和监测.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3题,共6分)23、如图1
所示为一种新型电器鈭�
无叶空气净化暖风器;兼具风扇;制暖和空气净化的功能,其铭牌如表所示,如图2
甲所示,电器的底部为进气口,空气进入时要经过滤网净化,然后被马达送入环形通道(
内有加热元件)
环形通道一端开有细缝,空气从细缝高速吹出,如图2
乙所示,高速吹出的气流,能带动周围和后方的空气,使形成风的空气体积比进气体积增加十几倍.
。空气净化暖风器铭牌最大功率制暖2000W
凉风/
净化40W送风距离4.7m最强进气气流可达33L/s(
升/
秒)最强出风气流可达434L/s(
升/
秒)(1)
请解释这种电器形成风的空气体积比进气体积增加很多的原因.
(2)
如果要将一个“10m隆脕7m隆脕3m
”的房间的温度从15隆忙
提升到20隆忙
请回答:
垄脵
请估算该电器至少需要工作多长时间?(
已知空气的密度约为1.22kg/m3
比热容约为1.0隆脕103J/kg?隆忙)
垄脷
反思你的估算和实际情况有何差异;解释为什么会有差异?
(3)
如果要净化该房间内的空气;请回答:
垄脵
该电器过滤一遍与房间相同体积的空气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垄脷
反思你计算出的时间和实际情况下将空气过滤干净需要的时间有何差异,解释为什么会有差异?24、小明同学观看了7月22号的日全食后;为了进一步理解日全食的形成及人们利用科技知识所作出的准确预报,他决定探究一下光源;物体与影子的关系.
(1)实验探究一:首先探究光源;物体、影子在一条直线上这种情况.图1为小明同学探究前的设计图.
(a)请你在图中画出人在A;B、c三处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用粗线画出来).
(b)根据所画出的影子及自已的亲身感受总结出至少两个规律.
规律l:____?
规律2:____?
(2)实验探究二:探究光源不动;物体移动,且物体与光源不在一条直线上的情况.如图2所示.请你根据本次探究实验,提出两个与物理知识有关的不同问题.
问题l:____?
问题2:____?
25、小明在一次郊游时拾到一块疑似玉石的小物件,小明想知道“玉石”的质量,于是带回学校,用天平进行测量.
当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
该天平的感量为______g
如果将该“玉石”通过宇航员带到月球上,它的质量为______g.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D【分析】解:A
图中刻度尺有一定的厚度;这样放置刻度不能紧贴物体,读数时会不准确,所以A
错.
B;图中刻度尺方向与被测物体方向不一致;(
倾斜了)
所以错误.
C;图中刻度尺有一定的厚度;这样放置刻度不能紧贴物体,读数时会不准确;起始点没从零刻线开始.
所以错误;
D;图中刻度尺放置方向与被测长度一致;且刻度紧贴物体,所以正确;
故选D.
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方法:
垄脵
估计被测物体的长度;
垄脷
根据估计结果选择恰当的刻度尺;
垄脹
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零刻线是否磨损;
垄脺
放置刻度尺要将刻度尺与被测长度紧贴;
垄脻
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准确读出已知刻度后,在最小刻度后再加上一位估计值。
垄脼
记录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两部分组成.
用刻度尺测长度时要求刻度尺沿着被测的长度,并使刻度尺带刻度的一面尽量与物体紧贴,这样的方法才是正确的.【解析】D
2、C【分析】解:河底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河底变浅了,所以水的实际深度要比看上去的深一些,踩下去后会有一种“踏空”的感觉.
故选:C
.
光从水中斜射到水面上时;会发生折射现象,折射光线将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本题考是光的折射现象的具体运用,记住判断光由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产生的现象是折射.【解析】C
3、C【分析】【分析】(1)(1)从图象中辨别晶体与非晶体主要看这种物质是否有一定的熔点,即有一段时间这种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升高,而此时就是这种物质熔化的过程;
(2)(2)图中从第5min5min开始熔化,到第15min15min结束,这段时间物体处于熔化过程中,熔化过程中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熔化完后物质处于固态。读物质熔化的图象时,关键是要从曲线变化中判断物质是否有一定的熔点,从而确定是否属于晶体,再明确不同时间段时物质所处的状态。【解答】(1)
由图象可知;此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大约47隆忙
不变,则该物质为晶体,并且熔点为47隆忙
故A;B正确;
(2)
由图象可知,AB
过程吸热升温,BC
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C错误;(3)CD(3)CD段该物质全部熔化完毕,处于液态,故D正确。
故选C。【解析】C
4、D【分析】【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只有当电路是通路时,电路中有电流灯泡才会发光,否则是出现断路或短路状态.【解答】A、用导线的两端接触a、b两点时,两灯都不亮,说明问题不在ab处,所以灯泡L1没有问题;不符合题意;
B、用导线接触b、C两点时,两灯都不亮,说明bc段也没有问题,灯泡L2没有问题;不符合题意;
C、如果是灯L2短路,则闭合开关后灯L1应该会亮;所以不符合题意;
D;由以上分析可知;问题只能在ac处,且当用导线接触c、d两点时,两灯都亮,所以开关S肯定是断路了,符合题意;
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家庭电路故障的检修,要学会巧妙利用导线分析电路故障.5、C【分析】解:AC
瓶子倒过来以后;水的深度变大,根据公式P=娄脩gh
可知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故A错误,C正确;
B;据甲图可知;容器中装水部分是圆柱体,即此时水对瓶底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而乙图倒置后,有一部分水压到了侧壁上,所以此时水对瓶底的压力小于水的重力,故倒置后水对杯底的压力变小,故B错误;
D、瓶子和水对桌面的压力不变,但底面积变小,根据公式p=FS
可知瓶子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故D错误;
故选C.
(1)
杯子倒过来以后;杯子的底面积变大,水的体积不变,所以水的深度变小,根据公式P=娄脩gh
可知水对杯底的压强的变化;倒置后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变小,但受力面积变大,若利用F=ps
则不好判断压力的变化情况,对于这种上下口不一样大的容器,可以通过比较对容器底的压力与液体重的大小关系,得出倒置前后对容器底的产生的压力大小关系.
(2)
杯子和水的重力不变,对桌面的压力不变,但底面积变大,根据公式p=FS
可求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变化.
本题考查液体压强和压强的大小变化,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要知道在水平面上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解析】C
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6、漫各种紫外线。
【分析】【分析】(1)
光滑的表面会发生镜面发射;粗糙的表面会发生漫反射;根据白色等反射所有的色光,黑色吸收所有的色光来解答此题;
(2)
紫外线可以激发荧光物质发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以下三点:(1)
白色反射所有的色光;黑色吸收所有的色光;(2)
光滑的表面会发生镜面反射,粗糙的表面会发生漫反射;(3)
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是一道好题。
【解答】(1)
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成是让银幕发生漫反射;使得在每一个方向的同学都能看到银幕上的像;
(2)
银幕用白色的布做成是让银幕反射各种颜色的光;使人能看到多彩的像;
(3)
紫外线可以激发钞票上荧光物质发光;来辨别钞票的真伪。
故答案为:漫;各种;紫外线。【解析】漫各种紫外线。
7、传递信息;响度【分析】解: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是因为声音能传递信息,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橡胶管减少了声音的分散,提高了响度;
故答案为:传递信息;响度.
声音的响度和物体的振幅有关;还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远,响度越小;平时可以利用减少声音分散的方法来提高响度,如喊话时把手做成喇叭状放在嘴边.
本题考查了声音传递信息的原理,提高响度的方法,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
要求平时学习时,要多联系生活、多解释,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传递信息;响度8、力的作用效果(弹簧的伸长)与力(拉力)的大小是否有关?【分析】【分析】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本题考查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根据弹簧的长度变化可以想到伸长量与拉力的关系。【解答】根据小明用手拉弹簧的自由端,弹簧伸长,当他用更大的力拉弹簧时,弹簧伸长更多,可提出问题: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大小是否有关?也可以从力的作用效果思考。故答案为:力的作用效果(
弹簧的伸长)
与力(
拉力)
的大小是否有关?【解析】力的作用效果((弹簧的伸长))与力((拉力))的大小是否有关?9、大小【分析】【分析】龙卷风是空气急速流动形成的;空气流动速度越大,压强越小。
本题考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解答】龙卷风能“吸”起物体的主要原因是龙卷风内部的气体流速大;压强小;当龙卷风经过湖面时,其气旋中心速度很大,压强很小,将湖中的水和鱼一起“吸”向空中,水和鱼随龙卷风运动到别处落下,形成奇观。
故答案为:大小【解析】大小10、熔化放出【分析】【分析】(1)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吸热;
(2)
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凝固放热。
本题考查了冰糖葫芦制作过程中的物态变化,注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解答】(1)
白糖放入锅中加热;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
(2)
山楂上的糖浆由液态变成固态;发生凝固现象,凝固放热。
故答案为:熔化;放出。【解析】熔化放出11、略
【分析】解:当开关S1
闭合;S2
断开时;如图甲:
电压表并联在了L1
的两端;故L1
的电压为3V
当S1
断开;S2
闭合时;如图乙:
电压表并联在了电源的两端;故电源电压为4.5V
则L2
两端的电压U2=U鈭�U1=4.5V鈭�3V=1.5V
.
故答案为:31.5
.
判断出开关不同状态时;电压表是并联在了哪个电灯的两端后,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分析计算.
本题考查了电压表的使用和串联电路的电压的特点: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解析】31.5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2、×【分析】解:形“影”不离中的“影”是由于身体遮住光线后;在地面形成了自己的影子,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
故答案为:×.
“影”的形成有三种不同的情况:
(1)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在不透明物体的后面光照不到的黑暗区域形成物体的“影子”;
(2)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影”;如平面镜成像;湖光倒影等;
(3)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影”;如凸透镜成像所成的“影”,如毕业合“影”.
本题考查光的折射现象、光的反射现象以及光沿直线传播现象,会根据其原理的不同,对光现象进行分类.【解析】×13、√【分析】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是不会有力的作用的;“一个巴掌拍不响”说明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为:√.
根据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知;出现力必然出现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本题考查了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在施力时,同时也是受力物体.【解析】√14、√【分析】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是不会有力的作用的;“一个巴掌拍不响”说明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为:隆脤
.
根据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知;出现力必然出现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本题考查了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在施力时,同时也是受力物体.【解析】隆脤
15、√【分析】解:古希腊物理学家;哲学家阿基米德最早发现了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还发明了用于排水或灌溉的螺旋式水车.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是古希腊阿基米德的名言.
故答案为:隆脤
.
根据对常见物理学家及其成就;名言的掌握作答.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物理学史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阿基米德的主要贡献与名言.【解析】隆脤
16、√【分析】解:白颜色的物体能够反射所有颜色的光;因此白颜色的物体对太阳光的吸收本领最弱,故穿浅色的衣物时对太阳光的反射较多,因此穿着感觉比较凉爽.
故答案为:隆脤
.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本题考查了物体的颜色,属于光学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解析】隆脤
17、√【分析】解:白颜色的物体能够反射所有颜色的光;因此白颜色的物体对太阳光的吸收本领最弱,故穿浅色的衣物时对太阳光的反射较多,因此穿着感觉比较凉爽.
故答案为:隆脤
.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本题考查了物体的颜色,属于光学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解析】隆脤
四、解答题(共4题,共36分)18、略
【分析】
(1)当开关S1断开、S2闭合时,电路变成R1、R2的串联电路;
有:U=U1①;
②;
(2)当两个开关都断开时,电路变成灯L、R1、R2的串联电路;
有:
R1的功率P1=2W④;
(3)当只闭合S1时,造成R1、R2的短路;灯泡L正常发光;
有:⑤;
又∵⑥,∴得:⑦;
又由⑧得:⑨;
由⑦⑨得:RL=R2=2R1⑩;
∴
∴
∴W.
答:灯L的额定功率是25w.
【解析】【答案】当开关S1断开、S2闭合时,电路变成R1、R2的串联电路,电压表V1测量的是电源电压U1=U;电流表的示数由欧姆定律计算;
当两个开关都断开时,电路变成灯L、R1、R2的串联电路,电压表V2测量的是灯L和R2两端的电压U2,电阻R1的功率P1=2W;
当只闭合S1时,造成R1、R2的短路,灯泡L正常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I3.由欧姆定律列式计算.
19、6;20;R短路或Rx断路【分析】解:(1)
由电路图可知;可以用电压表先测出电源电压,然后再测出电阻两端电压;
然后再根据串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求出待测电阻阻值;电压表与待测电阻并联,实物电路图如图所示:
(2)
由电路图可知;当开关S1S2
闭合时,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压表示数U1=6V
则电源电压U=U1=6V
当开关S1
闭合;S2
断开时;电压表测待测电阻两端电压,电压表示数U2=4V
此时电路电流:
I=URR=U1鈭�U2R=6V鈭�4V10娄赂=0.2A
由I=UR
可知,待测电阻阻值:Rx=U2I=4V0.2A=20娄赂
.
(3)
电压表的示数U1=U2=6V
说明两种情况下,电压表都测电源电压,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零,则电阻R
发生短路或Rx
断路.
故答案为:(1)
实物电路图如图所示;(2)620(3)R
短路或Rx
断路.
(1)
根据电路确定实验原理;然后连接实物电路图.
(2)
根据实验电路应用串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分析答题.
(3)
根据电路故障现象分析电路故障原因.
本题考查了测未知电阻的实验,关键是知道有电压表、无电流表时可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进行设计实验.【解析】620R
短路或Rx
断路20、(1)非生物
(2)水生植物→水蚤→蜻蜓的幼虫→小鱼→大鱼
(3)食物链
(4)消费者
(5)水生植物【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相关内容。解此题的关键除了要认真读图之外,还有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积累等概念。【解答】(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判断是否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关键是看是否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缺一不可。图中表示出来的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因此若要组成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增加的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故图中所示的一条食物链是:水生植物→水蚤→蜻蜓的幼虫→小鱼→大鱼。(3)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积累;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含量越高,该池塘被有霉物质污染,从图中看出大鱼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说明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不断积累。
(4)图中大鱼小鱼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机物,属于生态系统的消费者。(5)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可见图中有机物的来源是水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解析】(1)非生物(2)水生植物→水蚤→蜻蜓的幼虫→小鱼→大鱼(3)食物链(4)消费者(5)水生植物21、略
【分析】
(1)
根据图象读出物体A
的重力和未露出水面时受到的拉力;然后根据称重法即可求出长方体A
未露出水面时受到的浮力;
(2)
已知机械效率,利用娄脟=W脫脨脫脙W脳脺=GAh(GA+G0)h=GAGA+G0
列出等式;得出动滑轮的重力;
(3)(2)
求出了动滑轮的重力,再利用娄脟隆盲=W脫脨脫脙隆盲W脳脺隆盲=Th隆盲(T+G0)h隆盲=TT+G0
计算当A
浸没在水中上升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本题考查了浮力、机械效率的计算,主要是考查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读懂图象,并能从图象中获取相关信息进行计算.【解析】解:
(1)
由图乙知;长方体A
的重力GA=2隆脕104N
它浸没在水中时钢缆绳对其拉力为T=1隆脕104N
所以;长方体A
未露出水面时受到的浮力:F赂隆=GA鈭�T=2隆脕104N鈭�1隆脕104N=1隆脕104N
(2)
设动滑轮的总重力为G0
不计钢缆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及绳重;
则A
完全离开水面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娄脟=W脫脨脫脙W脳脺=GAh(GA+G0)h=GAGA+G0=80%
即2隆脕104N2隆脕104N+G0=80%
解得动滑轮的总重力:G0=5000N
(3)
不计钢缆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及绳重;不考虑风浪;水流等因素的影响;
当A
浸没在水中上升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娄脟隆盲=W脫脨脫脙隆盲W脳脺隆盲=Th隆盲(T+G0)h隆盲=TT+G0=1隆脕104N1隆脕104N+5000N隆脰66.7%
.
答:(1)
长方体A
未露出水面时受到的浮力为1隆脕104N
(2)
滑轮组中动滑轮的总的重力是5000N
(3)
当A
浸没在水中上升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6.7%
.五、其他(共1题,共10分)22、略
【分析】【分析】(1)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3)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而且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解析】【解答】解:(1)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反射的色光决定的;所以川金丝猴幼崽脸呈蓝色,是因为反射蓝色光;
(2)猴子可用叫声报警;这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3)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而且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故答案为:蓝;信息;电磁波.六、综合题(共3题,共6分)23、解:(1)当气流从组缝以高速吹出时;气流的压强小于周围空气的压强,在压强差的作用下,周围的空气流向气流并被加速,从而随着气流一起向前运动;
另一方面;随着风扇前方的气流向前运动,风扇后方的空气向前补充进来,这样,形成风的空气体积比进气体积增加很多倍.
(2)①房间内空气的体积:V=abc=10m×7m×3m=210m3;
由ρ=得;房间内空气的质量:
m=ρV=1.22kg/m3×210m3=256.2kg;
则房间内空气吸收的热量:
Q吸=cm(t-t0)
=1.0×103J/(kg•℃)×256.2kg×(20℃-15℃)
=1.281×106J;
即电流至少做功W=Q吸=1.281×106J;
由P=得;该电器至少需要工作的时间:
t===640.5s.
②实际情况下;电器要进行更长的时间,消耗更多的电能.
由于房间不是完全绝热的;会向外界散发热量,造成热量流失;
实际上房间内还有各种物品;而这些物品的密度和比热容的乘积一般都大于空气的;
考虑这些物品温度升高需要吸收的热量;还需要消耗更多的电能转化为内能.
(3)①与房间相同的空气体积V=210m3=2.1×105dm3=2.1×105L;
进气口安装有滤网;按最强进风气流33L/s,估算至少需要时间:
t′=≈6.4×103s.
②实际情况将空气过滤干净需要更长是时间.
因为实际情况下;由于风导致的空气流动;房间内空气温度不均匀导致的对流、空气分子的热运动、空气中的有害分子、细颗粒物在分布上不断“扩散”;
因此;经过滤网过滤的空气,出来后并非就始终保持干净了,实际上发生的过程是:经过净化器净化,空气中有害成分的浓度在不断降低;
而不是一升的空气通过净化器;就多了一升的干净空气,少了一升污染的空气;
另一方面;这种扩散也需要一定的时间,由于空气净化器一般摆放着房间的一个固定位置,在这个位置附近的空气相对净化效果较好;
而离该位置较远的空气中的污染物扩散到净化器的位置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从整个房间看来,将整体的空气净化干净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答:(1)见解答;
(2)①该电器至少需要工作640.5s;
②见解答;
(3)①该电器过滤一遍与房间相同体积的空气至少需要6.4×103s;
②见解答.【分析】
(1)
根据流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和空气具有流动性即可分析原因;
(2)垄脵
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m=娄脩V
求出房间内空气的质量,然后根据Q脦眉=cm(t鈭�t0)
房间内空气吸收的热量即为电流至少做功,再根据P=Wt
的变形公式t=WP
求出该电器至少需要工作的时间;
垄脷
由于房间不是完全绝热的;会向外界散发热量,造成热量流失,实际上房间内还有各种物品,考虑这些物品温度升高需要吸收的热量,还需要消耗更多的电能转化为内能;
(3)垄脵
知道与房间相同的空气体积和最强进风气流;用空气体积除以最强进风气流即可得出电器过滤一遍与房间相同体积的空气至少需要的时间;
垄脷
一方面;由于风导致的空气流动;房间内空气温度不均匀导致的对流、空气分子的热运动、空气中的有害分子、细颗粒物在分布上不断“扩散”;
另一方面;这种扩散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从而导致实际情况将空气过滤干净需要更长是时间.
本题以无叶风扇为背景一道综合应用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吸热公式及电功率公式的掌握和应用,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尤其是解释理论和实际情况的差异是本题的难点所在.【解析】解:(1)
当气流从组缝以高速吹出时;气流的压强小于周围空气的压强,在压强差的作用下,周围的空气流向气流并被加速,从而随着气流一起向前运动;
另一方面;随着风扇前方的气流向前运动,风扇后方的空气向前补充进来,这样,形成风的空气体积比进气体积增加很多倍.
(2)垄脵
房间内空气的体积:V=abc=10m隆脕7m隆脕3m=210m3
由娄脩=mV
得;房间内空气的质量:
m=娄脩V=1.22kg/m3隆脕210m3=256.2kg
则房间内空气吸收的热量:
Q脦眉=cm(t鈭�t0)
=1.0隆脕103J/(kg?隆忙)隆脕256.2kg隆脕(20隆忙鈭�15隆忙)
=1.281隆脕106J
即电流至少做功W=Q脦眉=1.281隆脕106J
由P=Wt
得;该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全球初级冲击式破碎机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座次礼仪健康管理系施怡宁讲解
- 2025个人借款楼房抵押合同范本
- 2025标准材料采购合同范本
- 打灰工班组承包合同
- 生活污水处理合同书范本年
- 墙面广告租赁合同
- 提高人际沟通与协调的技巧
- 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合同
- 活动板房工程合同范本
- 《民航服务沟通技巧》教案第16课民航服务人员平行沟通的技巧
- 深圳市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系统操作手册(电子票据)
- 2023年铁岭卫生职业学院高职单招(数学)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呆死帐的发生与预防课件
- 10000中国普通人名大全
- 起重机械安装吊装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表
- 华北理工儿童口腔医学教案06儿童咬合诱导
- 中国建筑项目管理表格
- 高一3班第一次月考总结班会课件
-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教学课件汇总完整版电子教案
- 我国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119)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