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粤教沪科版选修3地理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粤教沪科版选修3地理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粤教沪科版选修3地理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粤教沪科版选修3地理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粤教沪科版选修3地理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教沪科版选修3地理上册月考试卷54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这首歌形象地说明,一个人要成为旅游者,应具备的条件有。

①一定的经济基础②必要的闲暇时间③一定的文化素养④旅游动机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2、十一黄金周,北京某中学的小白想约本班几个同学一起外出旅游。小黑和小灰提出去昆明,小红希望去曲阜,小黄想去海南,小兰想去武夷山。但他们每人只有一千元的旅行预算.你认为他们最适宜选择的旅游景点是A.昆明B.曲阜C.海南D.武夷山3、在旅游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意外事故,对此我们要采取一些应急措施。如果出现食物中毒现象,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是()A.利用身体自身的免疫力,任其自然B.多喝些饮料或盐水C.多吃食物,降低毒性D.尽量少运动,降低血液循环4、“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反映了此类景观欣赏时()

①宜动态欣赏②把握好观赏时机③体会“人在画中游”的佳境④抓住景观特点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有关经济距离的叙述,正确的是()A.经济距离即为旅游者从出发地到旅游地的空间距离B.经济距离随着居住地到旅游地之间空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加C.经济距离越大,对游客的吸引力越大D.经济距离增大,能提高旅游者的出游能力6、世界领先的商业战略咨询机构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近日在一份最新研究报告中指出:2013年中国旅游市场占全球的比重将达到8%;成为全球第二大旅游市场;到2020年,中国旅游市场占全球的比重将提升至14%,出境旅游人次将接近美国水平,前往日本和韩国的国际游客中将有25%以上来自中国,而从中国到欧洲的游客人数将翻两番,在北美来自中国的游客数量将位居第三。出境游的迅速发展,对我国旅游者的重要意义有()

①丰富和积累文化知识②扩大就业机会③扩大交流④促进经济发展A.①②③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④7、下列将发展国际旅游作为外汇创收主要来源的发展中国家是A.西班牙B.瑞士C.奥地利D.泰国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8、旅游规划是通过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来合理发展旅游业,以满足旅游者食、住、行、游、购、娱等多种需求。9、中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_____的旅游目的地国和第_____大客源输出国。10、【旅游地理】文化旅游是以文化资源为体验对象的旅游活动。近年来;随着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及与旅游名城西安联系的加强,延安已成为重要的热点旅游地。图是陕北文化旅游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陕北发展文化旅游有利的资源条件有________。

(2)在陕北文化旅游资源中,延安最具特色的是_______。近几年来,延安迅速成为热点旅游地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

(3)今后延安在开发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有____。11、【旅游地理】文化旅游是以文化资源为体验对象的旅游活动。近年来;随着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及与旅游名城西安联系的加强,延安已成为重要的热点旅游地。图是陕北文化旅游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陕北发展文化旅游有利的资源条件有________。

(2)在陕北文化旅游资源中,延安最具特色的是_______。近几年来,延安迅速成为热点旅游地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

(3)今后延安在开发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有____。12、旅游规划是通过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来合理发展旅游业,以满足旅游者食、住、行、游、购、娱等多种需求。13、旅游业的发展对区域社会和文化也会带来消极影响;如导致区域经济_______以及导致。

消费品和地产价格______。评卷人得分三、综合题(共9题,共18分)14、河南安阳西高穴曹操墓和江西南昌刘贺墓都是近年来的重大考古发现。

海昏侯墓将规划建设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列举该遗址公园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影响。15、【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进入寒冬,我国北方不少地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美景,吸引了大量游客,带火了多地的冰雪旅游市场。冰雪旅游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难题,例如,很多景区冰雪旅游“淡季旺季,泾渭分明”,旺季“门庭若市”,淡季“门口罗雀”;旅游项目基本上逃不脱“踩踩雪,玩玩冰,泡泡澡,吃吃菜”等套路,离不开冰雕、滑雪场、冰灯、温泉等几大件;甚至只有几千人的接待能力,却在短时间内涌来数万游客,加大了安全、环保压力。在当前我国冰雪旅游业正从以观光型为主向休闲度假型转变背景下,如何实现冰雪景区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待解决的问题。

说明我国北方冰雪旅游面临的难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花垣县十八洞村因“亚洲第一奇洞”——十八溶洞而得名,紧邻两条国道,距高速公路出口5公里。十八洞村苗族原生态文化保存完好,有众多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良好。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到十八洞村考察,首次提出“精准扶贫”。2014年,十八洞村充分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大力发展特色休闲旅游等产业,现已成为全国脱贫致窝的典范。下图示意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地理位置和范围。

(1)分析特色休闲旅游业此前未成为十八洞村支柱产业的主要原因。

(2)简析十八洞村发展休闲旅游的社会效益。17、【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17年3月12日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中国”景区已正式向游客开放。该项目选址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景区实行免门票政策,只收取每人50元的景区摆渡车票和天文体验馆门票。为减少人流密集对望远镜的干扰,景区每天限量接待游客2000人,距望远镜5公里范围的核心区为“静默区”,屏蔽所有通讯信号。

评价该景区旅游业发展的条件。18、(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露营旅游以其亦行亦居、方便自如的形式,集合户外、度假、观光、娱乐等多项功能,成为当下旅游市场的刚需和新的增长点。河西走廊是历史、民族和自然景观的带状集中区域,旅游资源丰富多元、特色鲜明,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且多大空间、大尺度的地景景观,视觉冲击力强,是发展房车自驾游的天然廊道。《甘肃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把甘肃建设成为世界级丝路旅游目的地、中国户外体验大本营、西部自驾旅游黄金线。简述河西走廊发展房车自驾游的有利条件,并说出游客在露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自然环境困难。19、【地理一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近年来,体验式观光农业在我国如丽后春笋般涌现。在一片繁荣的背后,人们逐渐发现各处的观光农业形式雷同,内容单调,且多经营粗放,缺乏乡土性,缺乏吸引力。

结合材料,从旅游资源质量方面对观光农业存在的问题加以评析,并提出解决施。20、[旅游地理]

近年来,我国许多传统古村落被开发成旅游观光地。一些古村落的村民仍留在村内,如广西柳州市三江县丹洲镇丹洲村的丹洲古镇,始建于明朝万历十九年。古镇是融江河上一座椭圆型的岛屿(江心洲),现居住人口约1058人,至今无桥连通两岸。据说,当地政府曾有意向建桥,但遭到居民一致反对,声称“一旦有桥,再无丹洲”。这么傲娇又朴实的丹洲,它是全国唯一的一个水上古镇,一个来了再不想走的世外桃源。宁静依旧的丹洲,不知潜入多少迤逦梦境。(1)推测丹洲古镇居民反对修桥的原因。

(2)分析居民生活在古镇中对促进当地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作用。21、(地理——旅游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远在商周以前,西安境内的秦岭山脉山间已出现沟通南北的古代道路,周秦汉唐千余年间,秦岭驿道作为首都长安联结南方诸省的战略通道,在古代政治、军事、经济诸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遗留蕴涵丰富的历史积淀。今西安辖区内的秦岭古栈道上,仍有大量文物古迹遗存至今。对秦岭古栈道旅游项目的开发,西安市主张不搞大动作,风格定位于古拙朴实、引人遐思,让游客观赏悬崖绝壁上二千多年前留下的栈孔、桥柱、路面。一是在沿途设置标识牌,内容或提醒游客注意观赏从车窗可见的栈孔、栈桥遗迹,或告知游客在此下车前行若干米有何遗迹观览点。二是在适当地点复原数米栈道,供游客停车观览,使其对古代栈道有感性认识。三是编撰一份规范的导游词,告诉游客这一古道的历史始末,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典故。

试分析西安市对于古栈道旅游项目开发的可借鉴意义。22、(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19年12月18日,敦煌铁路全线开通运营,通过它青藏铁路与兰新铁路有了“交集”,这还是一条黄金旅游线,它将许多闻名遐迩的景观和隐藏的秘境连成一线。其中既有敦煌莫高窟、锁阳城、玉门关、汉长城等历史文化遗址,又有以雅丹地貌、透明梦柯冰川、苏干湖、翡翠湖、柴达木沙漠为代表的自然风光,堪称大漠丝路的极致之旅。

请设计沿敦煌铁路线旅游的可行性游玩方案,并指出沿线游玩有哪些注意事项。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A【分析】歌词中“我想去桂林”说明要有旅游动机,“有时间”表明要有必要的闲暇时间,“有钱”表明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A正确。2、B【分析】【分析】

【详解】

十一黄金周旅游时间较短;且只有一千元,不可能坐飞机,因此旅游景点不易太远,最适宜的应为最近的曲阜,B正确;昆明;海南、武夷山距离较远不合适,ACD错误。故选B。

【点睛】3、B【分析】【分析】

【详解】

食物中毒后,利用身体自身的免疫力顺其自然,容易导致病情加重,危及健康,A错误。食物中毒要多喝些饮料或盐水,稀释毒品,减轻毒性,B正确。食物中毒后,多吃食物不会降低毒性,C错误。食物中毒后少运动,降低血液循环会导致毒性在体内积累,D错误。故选B。4、C【分析】【分析】

【详解】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反映了此类景观欣赏时宜动态欣赏,感受青山相对运动,①对。景观没有季节性,不需要把握好观赏时机,②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体会“人在画中游”的佳境,③对。不需要抓住景观特点,主要是感受;体会,④错。C对,A、B、D错。

【点睛】

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古诗的意思,古诗的意思理解透彻了就能够把握动态观赏的特点及体会“人在画中游”的佳境。5、B【分析】【详解】

经济距离是以运费、时间、便利程度(或舒适程度)来表示的两地之间的距离,因此不是单纯的空间距离,A不对;一般来说,居住地到旅游地之间的空间距离越大,则花费的时间和费用就会越高,则经济距离就会越大,B对;经济距离越大,对游客的吸引力越小,降低游客的出游能力,CD不对。6、B【分析】【分析】

【详解】

旅游业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中国游客来说;出境游的主要的意义在于丰富和积累文化知识,扩大交流,增进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理解,①③正确,B正确。出境游对我国旅游者来说,不会带来就业机会,会扩大外国的就业机会,②错误;不能促进经济发展,会促进外国的经济发展,④错误。②④错误,A、C、D错误。故选B。

【点睛】7、D【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国家的旅游业发展状况和经济发展状况;是基础性试题,较简单。

【详解】

根据材料中提示该国具备两个属性,一是发展国际旅游作为外汇创收的主要来源;二是发展中国家;西班牙、瑞士、奥地利和泰国旅游业都很发达,但只有泰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故选D。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8、略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旅游规划的概念;是基础性识记知识。

【详解】

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有两方面,一是针对资源现状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二是进行景点的建设,包括基础设施、服务配套等多种设施建设,最终目的都是要满足旅游者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多种需求。【解析】旅游资源开发景点建设9、略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对我国旅游资源的概况的了解;属于基础性知识。

【详解】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最受国际旅游者关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家。随着经济发展,外出旅游者越来越多,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四大旅游客源国。【解析】大四10、略

【分析】【分析】

考查旅游资源的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旅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旅游环境保护。

【详解】

(1)根据图例分析:图例中显示陕北地区拥有红色革命文化;民间艺术文化,地方建筑文化,历史朝代文化,宗教文化,所以旅游资源的类型多;根据图中旅游资源的分布分析:陕北旅游资源的数量多,类型丰富;密度较大、搭配协调、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2)根据图例:延安有红色革命文化;是革命老区。有铁路和高速公路经过延安,有机场,所以交通便利;根据材料叙述,距离旅游名城西安的距离近,联系紧密,受其辐射作用强。

(3)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文物古迹损毁等。【解析】①.类型多;数量多;地域组合好;游览价值高(任答三点)②.红色革命文化③.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交通快捷;受旅游名城西安的辐射作用强④.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文物古迹损毁11、略

【分析】【分析】

考查旅游资源的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旅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旅游环境保护。

【详解】

(1)根据图例分析:图例中显示陕北地区拥有红色革命文化;民间艺术文化,地方建筑文化,历史朝代文化,宗教文化,所以旅游资源的类型多;根据图中旅游资源的分布分析:陕北旅游资源的数量多,类型丰富;密度较大、搭配协调、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2)根据图例:延安有红色革命文化;是革命老区。有铁路和高速公路经过延安,有机场,所以交通便利;根据材料叙述,距离旅游名城西安的距离近,联系紧密,受其辐射作用强。

(3)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文物古迹损毁等。【解析】①.类型多;数量多;地域组合好;游览价值高(任答三点)②.红色革命文化③.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交通快捷;受旅游名城西安的辐射作用强④.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文物古迹损毁12、略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旅游规划的概念;是基础性识记知识。

【详解】

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有两方面,一是针对资源现状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二是进行景点的建设,包括基础设施、服务配套等多种设施建设,最终目的都是要满足旅游者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多种需求。【解析】旅游资源开发景点建设13、略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旅游业发展的消极影响。理解旅游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消极影响;根据题目解答。

【详解】

旅游业容易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旅游地社会环境、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本身具有很大的不稳定,将会影响区域经济的稳定性;同时,大量游客涌入旅游地,会导致地方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刺激房地产价格的上升等,对社会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产生负面影响。【解析】不稳定上涨三、综合题(共9题,共18分)14、略

【分析】【详解】

从丰富旅游资源数量;种类;提高旅游地的知名度,扩大市场,改进旅游设施等角度回答即可。

【点睛】

以时事热点为背景,从综合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角度去解答问题。【解析】增加旅游资源数量,丰富旅游资源种类,扩展旅游线路,提高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扩大客源市场,增加旅游收入;促进旅游设施建设和交通条件改善。15、略

【分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旅游发展条件评价及发展措施;意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整合知识的能力,难度一般。

【详解】

北方冰雪旅游面临的难题主要从季节性;项目单一及基础设施等方面分析。相应措施主要从拓展旅游项目、提升接待水平、完善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我国北方冰雪旅游时令性强;季节性消费特征明显;旅游项目较为单一,旅游特色和体验感不强;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不完善,接待能力不足。应该因地制宜,开发其他季节旅游产品,延长旅游时间;丰富冰雪旅游内涵,形成包括运动、休闲、度假在内的完整产业链;加大旅游产品的创新设计,突出特色,提升冰雪景区旅游参与和体验;改善基础设施,提供精细服务,提升接待能力和水平。

【点睛】

旅游开发条件评价:(1)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旅游资源的质量(优质;独特,具备较高的审美或历史文化价值)、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

(2)旅游消费市场的距离:与经济发达地区之间的距离;经济距离(旅行所需的时间和费用)越长,吸引的游客越少。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3)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直接影响游客的数量;交通便捷;来往耗时较少游客多,反之就少。

(4)旅游区的接待能力:旅游活动的配套设施;关系到服务质量高低和盈利水平。

(5)旅游区环境承载量:旅游活动容纳能力——容人量,超过环境承载量会对旅游资源和背景环境产生破坏,使旅游环境恶化,如果达不到承载量,会造成资源浪费。【解析】面临难题:我国北方冰雪旅游时令性强,季节性消费特征明显;旅游项目较为单一,旅游特色和体验感不强;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不完善,接待能力不足。合理建议:因地制宜,开发其他季节旅游产品,延长旅游时间;丰富冰雪旅游内涵,形成包括运动、休闲、度假在内的完整产业链;加大旅游产品的创新设计,突出特色,提升冰雪景区旅游参与和体验;改善基础设施,提供精细服务,提升接待能力和水平。16、略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及发展旅游的社会意义等知识点。考查学生材料分析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1)

花垣县十八洞村有“亚洲第一奇洞”——十八溶洞;但周边区域溶洞地貌也较多,和周边相比,旅游景观缺乏竞争力;花垣县十八洞村位于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为特困地区,经济落后,旅游基础设施落后,地区接待能力差;地处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腹地,周边经济落后,远离主要客源地。

(2)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到十八洞村考察;首次提出“精准扶贫”。十八洞村发展休闲旅游的社会效益是旅游业带到就业,增加了就业岗位,增加了经济收入,加快脱贫致富的节奏;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了交通;宾馆设施,改善当地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利于社会稳定发展。

【点睛】【解析】(1)与周边区域相比;(十八洞村)旅游景观缺乏竞争力;为特困地区,旅游基础设施落后,地区接待能力差;地处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腹地,远离主要客源地;

(2)增加就业岗位,加快脱贫致富的节奏;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17、略

【分析】【分析】

考查旅游业的发展条件。

【详解】

根据旅游资源的特点、交通条件、旅游接待条件、市场条件等方面分析该景区旅游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有利:旅游景观独特,有较强的吸引力;旅游资源科学文化价值高,旅游同时能增长见识;免门票政策,旅游性价比高。不利:地处云贵高原交通通达性不高;基础设施末完善,旅游环境容量较小,限量接待游客与屏蔽通讯信号,使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受到影响。【解析】不足:地处云贵高原深处,交通不便(或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方面的表述);旅客名额与通讯工具受限制,(限制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基础设施末完善,旅游接待条件相对较差(或:旅游环境容量较小)。优势: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独特,吸引力强;旅游与科普体验相结合,既娱乐身心又能增长见识景;区实行免门票政策,旅游消费费用低,性价比高18、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材料为背景;涉及旅游开发的条件;旅游活动设计等问题,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房车自驾成为当下旅游市场的刚需和新的增长点”说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旅游意愿强,市场需求大;“河西走廊是历史;民族和自然景观的带状集中区域,旅游资源丰富多元、特色鲜明”,具有旅游资源丰富,非凡性突出的特点;具有“知名度高”的特点,对游客的吸引力强;“多大空间、大尺度的地景景观,视觉冲击力强”,说明活动空间大,视觉效果好,适合自驾游;“是发展房车自驾游的天然廊道”说明交通条件比较完善,方便自驾;“把甘肃建设成为世界级丝路旅游目的地”说明政府政策支持。

河西走廊位于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昼夜温差大;冬半年离冬季风源地近且有狭管效应,风力大,附近有三大沙漠,沙源多,沙尘天气和沙尘暴多发,地表淡水资源紧张;南北介于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间,多滑坡等地质灾害。

【点睛】

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西北部祁连山和北山之间,又叫甘肃走廊。东西长约1200千米,南北宽约100~200千米,因为位置在黄河以西,所以叫“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北介于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间,长约9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百公里,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形如走廊,称甘肃走廊。因位于黄河以西,又称河西走廊。地域上包括甘肃省的河西五市:武威(古称凉州)、张掖(甘州)、金昌、酒泉(肃州)和嘉峪关河西走廊历代均为中国东部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解析】有利条件:随着旅游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及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房车自驾游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旅游资源丰富,非凡性突出,知名度高,对游客的吸引力强;多大空间;大尺度的地景景观,适宜发展自驾游;河西走廊地区交通条件比较便利,且交通条件不断改善;政府政策的支持等。(答出三点即可)

自然环境困难:昼夜温差大;冬半年沙尘天气和沙尘暴多发;地表淡水资源紧张;地质灾害多发。(答出两点即可)19、略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旅游资源开发评价思路中旅游资源价值的相关知识点。

【详解】

从材料中描述得知;各处的观光农业形式雷同,内容单调,且多经营粗放,缺乏乡土性,缺乏吸引力。结合所学的旅游资源价值开发的评价的知识,概括来说就是:形式雷同,旅游资源的地域组合不合理;内容单调,没有体现体验式特点,旅游活动的质量不高;缺乏乡土性,旅游资源的价值不高。

针对旅游资源价值不高的问题;要进行合理的旅游规划,解决措施:地方政府要积极引导,进行综合旅游规划(形成合理的地域组合及集群);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适度建设,保留乡土气息;设计开发多样的旅游活动,增强体验感(增加少儿体验项目等)。

【点睛】

旅游资源开发评价思路中旅游资源价值的分析思路:

明确问题属于旅游资源开发的评价,再运用方法,从资源价值的质量、集群状况、地域组合等角度分析,再从材料中找出相对应的信息,最后形成书面语言,组织答案。【解析】问题评析:形式雷同;旅游资源的地域组合不合理;内容单调,没有体现体验式特点,旅游活动的质量不高;缺乏乡土性,旅游资源的价值不高。(两点即可)

解决措施:地方政府要积极引导,进行综合旅游规划(形成合理的地域组合及集群);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适度建设,保留乡土气息;设计开发多样的旅游活动,增强体验感(增加少儿体验项目等)。(3点即可,其他回答合理亦可酌情给分)20、略

【分析】【分析】

本大题以丹洲古镇为背景材料;涉及丹洲古镇居民反对修桥的原因;居民生活对促进当地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作用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

(1)由材料可知;丹洲古镇是我国唯一的水上古镇,遗留下许多古迹,一旦建桥,就失去了其独特的文化韵味,因此丹洲古镇至今无桥连通对岸有利于保护古城风貌,维护其历史文化价值。修了桥,丹洲与陆地相连,那就不是屹立江心的丹洲了,古镇居民反对修桥,可以保持旅游资源的独特性,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2)古村落旅游的核心不仅在于传统民居院落这些物化的建筑形式;更在于生活于其中的村民日常活动中所反映的传统乡村文化的内涵与魅力,这才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