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牛津上海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牛津上海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牛津上海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牛津上海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牛津上海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牛津上海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25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7题,共14分)1、能说明木炭跟氧气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A.燃烧匙内还有黑色固体剩余B.发出明亮的白光C.生成了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集气瓶变热2、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l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丙中M表示b的溶解度曲线B.图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大于bC.图乙中a、b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3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3、2014年第16号台风“凤凰”21日10时在台湾恒春半岛南部登陆。此时,在我国的卫星云图上,台湾上空呈现出的颜色是()A.绿色B.白色C.蓝色D.黄色4、如图表示向日葵在24小时内的水分吸收和蒸腾作用速率(毫克/小时);据图推断下列正确的是()

A.在暗处,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B.在暗处,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C.在光下,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D.在光下,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5、如图;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把一条大约10m长电线的两端连在一个灵敏电流表的两个接线柱上,形成闭合回路。两个同学迅速摇动这条电线,可以发电使电流表发生偏转。你认为这两个同学朝哪个方向站立时,发电的可能性比较大?()

A.朝东西方向站立B.朝南略偏东方向站立C.朝南北方向站立D.朝北略偏东方向站立6、小明整理出了空气成分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其中错误的是()A.氧气支持燃烧,常作宇宙航行中的重要燃料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C.二氧化碳可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灯泡的填充气体7、把体积为2×10-3m3、重为12N的物块放入水中,当它静止时所处的状态及受到的浮力大小分别为(g取10N/kg)()A.漂浮,F浮=20NB.漂浮,F浮=12NC.沉底,F浮=20ND.沉底,F浮=12N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8、把具有相同____(即质子数)的同一类____总称为元素。目前人类已知的元素有____多种。其中有些是人造元素。9、用久了的电风扇扇叶上布满灰尘,主要是扇叶旋转与空气发生____而带电,带电体具有____的性质。10、根据下列示意图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1)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____(填“得”或“失”)1个电子;

(2)氯元素属于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上述过程中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

1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写出下列微粒的化学符号:

①氟原子____;②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③氮气分子____;④碳酸根离子____.

(2)用下列字母序号填空:

a.盐酸b.干冰c.氧气d.生石灰。

①____用于人工降雨;②____用作干燥剂;③____用于金属表面除锈;④____能供给生物呼吸.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锌与稀盐酸____;②镁条在氧气中燃烧____;

③硫酸铵与氢氧化钠混合加热____;④用氯酸钾制取氧气____.12、已知某测电笔内部电阻为5×105欧,人体电阻为4000欧。如图所示照明电路中,合闭开关S,电灯L发光,此时人拿测电笔测试A点时,通过他的电流是____毫安,测笔电的氖管____(填“发”或“不发”)光;如此时将零线保险盒盖拔掉,人拿测电笔测试A点时,通过他的电流是____毫安,测电笔的氖管____光。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3、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14、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15、把萌发的种子放在保温瓶中几小时后,保温瓶中的温度较原来降低了16、柳树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柳树从水中吸收氧气,把氧气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17、蔬菜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增加产量。18、为了充分利用阳光,每块土地种植的农作物越多越好。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3题,共30分)19、图中足球重4.25N,试画出这个足球受到的力的图示(不考虑空气阻力)。20、如图所示为小黄家客厅的实物电路图。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三孔插座和带有开关的电灯分别正确地接入电路中。21、如图所示,请用笔画代替导线,将图中元件接入家庭电路中,要求:

①同时闭合声控开关和光控开关电灯才能亮;

②三孔插座单独接入。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3题,共15分)22、某雷达装置发射的电磁波信号的波长为6×103m。问该信号的传播速度是多少?频率是多少?23、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磁铁;在不同的磁极上吸引两只铁钉,如图所示.如果将两磁铁靠近,直至两个磁极相接触,会有什么现象发生?设法做一下这个实验,并分析产生有关现象的原因.

24、用一个两端开口的细长玻璃管;罩住一支燃烧的蜡烛,一段时间后蜡烛火焰逐渐变小.如图所示,将一张大小合适的硬纸板插入玻璃管中,只在底部留有空隙,就会有空气不断流向蜡烛周围,蜡烛就能持续燃烧.请分析说明空气能流向蜡烛周围的原因.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题,共14分)1、C【分析】【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有:发光;发热、颜色的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木炭跟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燃烧匙内还有黑色固体剩余,只说明木炭有剩余;发出明亮的白光只是现象,不是基本特征;生成了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指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的依据;集气瓶变热只是现象,不是基本特征。

【解答】A;木炭跟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燃烧匙内还有黑色固体剩余,只说明木炭有剩余;故选项错误;

B;发出明亮的白光只是现象;不是基本特征,故选项错误;

C;生成了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指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故选项正确;

D;集气瓶变热只是现象;不是基本特征,故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2、C【分析】【解答】A;据图可以看出;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故M表示的是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错误;

B、图甲中,a中溶解的固体质量小于b中溶解的固体质量,故a的质量分数小于b;错误;

C、图乙中,ab全部溶解;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正确;

D、30℃时,a、b的溶解度相等;若是饱和溶液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根据溶液中是否含有固体确定溶液是否饱和,根据溶解度曲线结合物质的溶解随温度的变化确定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此解答.3、B【分析】【解答】台风是气流旋转上升;容易成云致雨,因此云量较多。在卫星云图上,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故选B。

【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台风以及卫星云图上云区的表示。要求学生两方面都要掌握,而且还要懂得知识的运用,有点难度。4、D【分析】【解答】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把由根吸收来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如图;向日葵在24小时内的水分吸收和蒸腾作用速率分了三个部分:黑暗;光照、黑暗,分析图形可知,在黑暗处,吸收水分的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的速率,在光下,大体是中间部分是蒸腾作用的速率大于吸收水分的速率,而两边部分是吸收水分的速率大于蒸腾作用的速率.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①图中两曲线表示一天内光照和黑暗环境下吸水速率和蒸腾作用速率的变化过程;c点是某植物的蒸腾速率和吸水速率曲线重合点,且正好处于a时刻.即c点表示a时刻蒸腾速率等于吸水速率;

②图中a﹣﹣b时间段内;蒸腾速率和吸水速率都是逐渐升高,但在某一时刻蒸腾速率总是大于吸水速率;

③图中黑暗时间内;无论那一时刻,吸水速率的曲线总是位于蒸腾速率的曲线之上,即黑暗时吸水速率总是高于蒸腾速率;

④而有光照时,a﹣﹣b时间段内蒸腾速率大于吸水速率,b时刻以后吸水速率则大于蒸腾速率;

⑤黑暗时吸水速率总是大于蒸腾速率.据此解答.5、A【分析】【分析】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一是闭合回路中的一部分导体;二是必须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因此要使产生的感应电流变大;就要使导体切割更多的磁感线,结合地磁场的方向即可确定这两个同学的站立方向。

【解答】由于地球的周围存在磁场;且磁感线的方向是从地理的南极指向地理的北极,所以当两个同学朝东西方向站立,并迅速摇动电线时,导线就会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则电路中就产生了感应电流,人;同时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

故答案为:A6、A【分析】【分析】根据空气的组成及其性质进行分析;氧气具有助燃性,氮气化学性质稳定,能作保护气,二氧化碳能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稀有气体性质稳定,能作保护气.本题考查了空气中主要气体的性质及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解答】解:

A;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故A错误;

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能作保护气,故B正确;

C;二氧化碳能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故C正确;

D;稀有气体性质稳定;能作保护气,可用作灯泡的填充气体,故D正确.

故选A.7、B【分析】【分析】把这个物体放入水中后;只有先分析物体最后静止在什么位置;是沉在水底还是悬浮在水中或是漂浮在水面,才能正确求出物体它受到的浮力。本题考查物体沉浮状态的判断以及浮力大小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最终由物体所受重力及完全浸没时的浮力大小关系所决定。

【解答】解: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当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2×10-3m3=20N>12N;

根据浮沉条件可知:物体会上浮;最后漂浮在水面上;

根据漂浮的条件知:受到的浮力F浮′=G=12N。

故答案为:B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8、核电荷数原子110【分析】【分析】本小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元素概念的掌握。科学上把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为元素。

【解答】科学上科学上把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为元素。目前人类已经发现的元素有110多种;这些元素可以分成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故答案为:核电荷数原子1109、摩擦吸引轻小物体【分析】【解答】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用久了的电风扇扇叶上布满灰尘,主要是扇叶旋转与空气发生摩擦而带电,带电的扇叶会吸引灰尘。

【分析】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10、失非金属NaCl【分析】【解答】解:(1)钠元素是11号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一个电子;

(2)氯元素是17号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7个,大于4个,属于非金属元素,或者直接观察元素名称﹣﹣﹣氯,无金字旁;

(3)由(1)可知;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化合价为+1价,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化合价是﹣1价,这两种元素可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Cl;

故答案为:(1)失;(2)非金属;(3)NaCl.

【分析】(1)根据原子序数熟记前20号元素名称;在化学反应中;根据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多少判定得失电子情况;

(2)据氯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特点或元素名称进行判断;

(3)据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多少判定得失电子推测化合价,书写化学式.11、FP2O5N2CO32﹣bdacZn+2HCl═ZnCl2+H2↑2Mg+O22MgO(NH4)2SO4+2NaOH═Na2SO4+2H2O+2NH3↑2KClO32KCl+3O2↑【分析】【解答】(1)①原子可用元素符号表示;氟原子的元素符号为:F;

②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如五氧化二磷分子是多原子分子,可表示为:P2O5;

③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氮气分子可表示为:N2;

④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但碳酸根离子是由多个原子组成的离子,整体带2个单元位的负电荷,表示为CO32﹣;

(2)①干冰升华吸热;所以可用于人工降雨;

②生石灰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可用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③盐酸能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所以可用于铁制品表面除锈;

④氧气可供给生物呼吸;

(3)①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Zn+2HCl═ZnCl2+H2↑;

②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

③硫酸铵与氢氧化钠混合研磨生成碳酸钠、水和氨气,化学方程式为:(NH4)2SO4+2NaOH═Na2SO4+2H2O+2NH3↑;

④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

故答案为:(1)①F;②P2O5;③N2;④CO32﹣;(2)①b②d③a④c(3)①Zn+2HCl═ZnCl2+H2↑;②2Mg+O22MgO;

③(NH4)2SO4+2NaOH═Na2SO4+2H2O+2NH3↑;④2KClO32KCl+3O2↑.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12、0|不发|0.44|发【分析】【分析】(1)闭合开关S,电灯L发光,人拿测电笔测试A点时,由于A点与零线相连,所以A点与大地之间的电压为0V,氖管不发光,据此进行解答.(2)当零线断路时,电流会经人体、测电笔流向大地,此时形成通路,电流可通过欧姆定律计算得出,氖管发光.本题考查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测电笔的使用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知道测电笔的氖管在什么情况下发光,什么情况下不发光.【解答】解:(1)闭合开关S,电灯L发光,人拿测电笔测试A点时,由于A点与零线相连,所以A点与大地之间的电压为0V,故通过人体的电流为0mA,测电笔的氖管也不会发光;(2)若此时将零线保险丝拔掉,人拿测电笔试A点时,电流会经人体、测电笔流向大地,通过他的电流是.此时有电流通过;所以测电笔的氖管发光.

故答案为:0;不发;0.44;发.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3、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植物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水果存久了,水果进行长时间的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导致重量会减轻。因此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上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呼吸作用反应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14、A【分析】【解答】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让根部能够得到更多的氧气,促进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15、B【分析】【解答】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同时一部分能量是以热的形式散失,所以瓶内的温度会升。故此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生物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生物体的线粒体中进行的。16、B【分析】【解答】土的重量只减少了很少一部分;说明植物的生活还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但量很少;只浇灌纯净的水5年后,被柳树吸收后大部分(99%)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一部分作为了光合作用的原料。而柳树苗从空气中吸收的氧气是用来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的,会使重量减轻;而柳树苗能不断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等有机物,积累在柳树的体内,是柳树增重的主要原因。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17、A【分析】【解答】在温室中种植蔬菜;要使蔬菜产量得到提高,就要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的效率,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所以,蔬菜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就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就多,因此可以增加产量。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18、B【分析】【解答】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种植农作物时;如果过稀,使阳光照到地面,造成浪费,会减产;如果过密,植物叶片互相遮挡,不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也会减产。因此种植农作物时应合理密植不是越密越好。

【分析】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一般以每亩株数(或穴数)表示。株距;行距要多少才算合理,必须根据自然条件、作物的种类、品种特性、以及耕作施肥和其他栽培技术水平而定。

故答案为:错误。四、作图题(共3题,共30分)19、【分析】【分析】足球在空中飞行;(不考虑空气阻力)只受重力作用,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规则物体的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