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粤教沪科版选修6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粤教沪科版选修6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粤教沪科版选修6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粤教沪科版选修6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粤教沪科版选修6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教沪科版选修6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下图为我国2020年各电网区域划分及超高压跨区域调配流向预测图。据图和所学知识判断;到2020年()

A.西北地区以太阳能发电为主,调出最多B.南方地区经济较为落后,电能调入少C.华东和华北是我国最大的电力消费区D.华中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电能调出多2、关于ISO14000系列标准的不正确说法是()A.该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B.该标准可以规范各企业、团体等所有组织的环境行为C.该标准没有污染物排放绝对量的设置D.该标准的实施具有强制性3、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最大的水利工程;为了保证其顺利实施,山东省沿线工程的一些县区,环保部门依法强制关停了一些企业单位的自备井,保证地下水的储量。环保部门的管理手段,主要运用了()

①行政手段②法律手段③经济手段④宣传教育手段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近几十年来;水资源不足已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甚至危及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生存。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根据自然条件与用水需求等因素判断,下列四组国家中,水资源都非常紧缺的一组是()A.埃及、新加坡B.巴西、阿根廷C.英国、以色列D.美国、墨西哥5、2019年暑假;山东省潍坊市中学对学附近一村落的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制作了一个统计表(下表),该村落的土地利用类型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土地类型。

林地。

牧草地。

耕地。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水域。

交通用地。

未利用土地。

比例(%)

18.2

14.1

35.4

9.5

4.3

6.8

11.7

A.林地B.牧草地C.耕地D.未利用土地6、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开始减缓,而同期粮食需求却持续增长。回答下题。为扭转这种趋势,应采取的根本措施有()

①保持和增加耕地数量,改善耕地质量②提高农产品价格③控制人口增长④大量开垦荒地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7、中蒙俄经济走廊是全球资源最富集的区域之一。如图示意中蒙俄经济走廊范围及走廊范围内三国各类土地利用面积比。甲、乙、丙、丁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为()

A.林地、草地、耕地、裸地B.林地、裸地、草地、耕地C.草地、林地、裸地、耕地D.草地、耕地、林地、裸地8、人类环境的主体是()A.大气B.生物C.城市D.人类9、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企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说明()A.人类需求的无限性B.只顾短期经济利益C.只顾局部利益忽视整体利益D.只顾个人利益不顾大众利益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2题,共4分)10、我国在环境保护领域,不仅有履行________和进行________的责任和义务,而且在解决我国严重的环境问题方面也有________的必要性。11、我国在环境保护领域,不仅有履行________和进行________的责任和义务,而且在解决我国严重的环境问题方面也有________的必要性。评卷人得分三、综合题(共5题,共10分)12、图为洱海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洱海流域面积约2565平方千米,2017年居住人口86万。该地农业生产涵盖种植、养殖和水产捕捞等,工业生产包括食品加工等,旅游业发展迅速。(1)说明洱海流域特征对水体污染的影响。

居民老何从小在洱海边长大,他的就业与生活经历见证了洱海环境的变化。起初,他以打渔为生。1996年,洱海蓝藻暴发,当地渔政部门取缔了机动渔船,老何改行从事水产养殖。2003年,蓝藻再次暴发,按照退田、退塘等要求,老何再次改行,开起了客栈。近几年,他响应保护洱海生态环境的号召,拆掉了被划入“红线”范围内的客房。(2)概述老何经历的三次改变所对应的洱海污染治理成效。

2018年,在洱海湖滨地带实施生态修复与湿地工程,建设“洱海生态廊道”,其中12千米供游客参观体验,当地村民受聘负责生态廊道的管理和维护。(3)阐述洱海生态廊道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13、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坦桑尼亚略图。图2为图1中乙地降水量统计图。

材料二:坦桑尼亚矿产资源丰富,境内大部分地区为高原,东部沿海地区有狭窄平原。自然保护区众多,约占国土面积的1/3。该国经济欠发达,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近年来,坦桑尼亚实施经济改革,东部沿海地区吸引了大量外资,经济获得了较快发展。(1)甲地处于内流区;简述该内流区形成的自然条件。

(2)该国东部地区河流不宜发展航运,说明其自然原因。

(3)与开发水电相比,有人认为该国更宜利用天然气发电,请说明理由。1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尽管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但也不可避免的对农田土壤产生了较大程度的压实现象,常规的耕地土壤由泥土颗粒、有机质、水、空气四大部分组成,正常蓬松度的耕地土壤中水分和空气所占的空间比例约为50%左右,但由于农业机械的往复作业,土壤被压实后形成了排列更为紧密的土壤颗粒,不仅影响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也带来土壤水分、空气不足的恶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1)请分析农机作业对耕地土壤压实带来的危害。

(2)为减少农机作业对土壤压实造成的不利影响,请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15、【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作为我国唯一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2015年起,三亚开始在全国率先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工作。抱坡岭是三亚市一座山体裸露、地形起伏较大的废弃石灰岩矿山,自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复”以来,抱坡岭成为首批山林修复试点之一。相关部门采用了削坡退台、设置V形槽等综合治理办法恢复山体的生态环境。下图为该山体示意图。

试从景观、地质灾害、生态破坏等方面,分析该废弃石灰岩矿山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危害,并针对该山体生态修复提出合理整改措施。16、【选修6∶环境保护】2013年发生在湖南、江西、广西的镉大米(镉超标大米)事件至今让人"谈镉色变",然而粮食除了镉污染以外,还存在铅、砷等其它重金属污染。

指出重金属入侵粮食的直接途径(载体),并提出防止粮食重金属污染的措施。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C【分析】【分析】

【详解】

西北地区以火力发电为主;A错误;南方地区经济发达,B错误;华东和华北调入电能多,是我国最大的电力消费区,C正确;华中地区水能资源丰富,D错误;故选C。

【点睛】

本题以我国2020年各电网区域划分及超高压跨区域调配流向预测图为切入点,设置道试题,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2、D【分析】【分析】

【详解】

ISO14000系列标准以市场消费行为;市场对企业(机构)环境形象认可为动力;是一个自愿性标准,不带有任何强制性,D不正确,符合题意;ISO14000系列标准突破了环境管理政府行为的单一模式,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该标准可以规范各企业、团体等所有组织的环境行为,该标准没有污染物排放绝对量的设置,ABC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ISO14000系列标准的特点:1、全员参与。2、广泛的适用性。3、灵活性。4、兼容性。5、全过程预防"预防为主"是贯穿ISO14000系列标准的主导思想。6、持续改进原则3、A【分析】【详解】

环境部门依法强制关停了一些企业单位的自备井,保证地下水的储量。环保部门的管理手段,主要运用了行政手段、法律手段,依法强制关停,①②对。材料中没有经济处罚,没有经济手段,③错。材料不能体现宣传教育活动,没有环境教育手段,④错。A对,B、C、D错。4、A【分析】考查世界水资源的分布。

埃及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水资源缺乏;新加坡为热带雨林气候,虽然降水丰富,但由于是岛国,面积狭小,可供储水的面积小,且经济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不足。故选A。5、C【分析】【分析】

【详解】

读表可知;该村落的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占比35.4%,占比最大,故选C。

【点睛】6、C【分析】【分析】

【详解】

世界粮食产量增长速度减缓主要是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占用大量耕地,以及一些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土地退化严重,粮食产量下降;另一方面是由于人口不断增长,需求不断增加,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应采取措施增加粮食总产量,另一方面要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从而控制持续增长的粮食需求量,①③正确,提高农产品价格不是长久之计,大量开垦荒地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②④错误,C项正确。故选C。

【点睛】7、B【分析】【详解】

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蒙俄经济走廊范围内俄罗斯土地利用类型占比较大的为林地,因此甲为林地,蒙古国畜牧业相对发达,草地面积占比较多,因此丙为草地,除草地外,蒙古还有大面积的裸地,因此乙为裸地,我国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丰富,内蒙古和东北三省的草地;裸地、耕地、林地差异小,图中高原山地较多,未利用土地较多,同时我国种植业较为发达,则丁为耕地,B正确,排除ACD。故选B。

【点睛】

土地利用分类的地域单元,反映土地的经济特点,表现为具有不同特点的土地利用方式。它不同于土地类型,后者是一个地域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作用的自然综合体,反映土地的自然状态特点的差异性。而土地利用类型的划定不是单纯为了认识利用现状的地域差异,更主要的是为了评定土地的生产力。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等。8、D【分析】【分析】

【详解】

环境主要包括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主体是人类,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掌握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即可。9、C【分析】【分析】

【详解】

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企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环境污染。说明发达国家对待环境问题,采取只顾自身利益的态度,只顾局部利益而忽视整体利益。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二、填空题(共2题,共4分)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纵观目前重大的环境问题;大多不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局部地区所造成的,而是多个国家共同影响的结果。有些环境问题在性质上有普遍性和共同性,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普遍存在于地球上,如全球变暖等。我国在环境保护领域,不仅有履行国际公约和进行国际合作的责任和义务,而且在解决我国严重的环境问方面也有寻求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点睛】【解析】国际公约国际合作寻求国际合作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纵观目前重大的环境问题;大多不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局部地区所造成的,而是多个国家共同影响的结果。有些环境问题在性质上有普遍性和共同性,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普遍存在于地球上,如全球变暖等。我国在环境保护领域,不仅有履行国际公约和进行国际合作的责任和义务,而且在解决我国严重的环境问方面也有寻求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点睛】【解析】国际公约国际合作寻求国际合作三、综合题(共5题,共10分)12、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洱海为背景;涉及水污染与治理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相关知识,考查综合思维能力及人地协调。

(1)

本题主要结合流域形态特点及流域内生产生活活动进行分析。读图可知;图中有多条河流注入洱海,结合材料可知,流域内人口稠密,工农业生产活动频繁,产生的污染物较多,且洱海水体较封闭,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2)

结合材料可知;第一次洱海蓝藻暴发,当地渔政部门取缔了机动渔船,主要是减少机动渔船产生的汽柴油污染;第二次蓝藻暴发,政府部门退田;退塘,主要是减少水产养殖等农业活动产生的影响;第三次按照政府要求,拆掉洱海旁的客栈,主要是解决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

(3)

洱海作为重要的湿地资源;洱海生态廊道建成后,能够有效削减入湖污染负荷和改善洱海水质,构建健康湖泊生态系统,提高洱海生物多样性和洱海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洱海及其周边地区,自然风光秀丽,生态廊道的建设,有利于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加民众收入,在努力把生态廊道打造成为大理最靓丽名片的过程中,有利于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同时也为当地人民增加了更多休闲空间。

【点睛】【解析】(1)流域较封闭;河流数量多,人口密度大;居民点多,生产部门多,生产和生活污水汇入河湖,易造成污染。

(2)第一次:减少了汽柴油污染。第二次:减少了鱼塘养殖等农业生产污染。第三次:减少了旅游活动污染。

(3)生态效益:净化水质,涵养水源。经济效益:发展旅游观光业,带动相关产业。社会效益: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环保意识,增加休闲空间。13、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坦桑尼亚为背景;考查流域的自然特征及其开发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

(1)内流区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从参与的循环类型及环节角度分析。读图可知;甲为盆地地形,向心状水系;降水量较小;蒸发量大,不参与海陆循环,所以应为内流区。

(2)河流发展航运条件主要从水量季节变化;流速等方面分析。读图可知;图示东部地区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河流长度较短,降水季节变化大,水位变化大,不适宜发展航运。

(3)与开发水电相比,该国更适宜发展天然气要从市场、资源及生态保护方面分析。该国天然气资源丰富;发展天然气生产受季节影响较小;与东部沿海地区较近,接近电力消费市场;自然保护区众多,约占国土面积的1/3,天然气资源为清洁能源,有利于保护自然保护区,有利于保护河流生态环境。【解析】(1)盆地地形;降水量较小;蒸发量大。

(2)降水季节变化大;水位变化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河流长度较短。

(3)天然气资源丰富;生产受季节影响较小;接近电力消费市场;有利于保护自然保护区;有利于保护河流生态环境。14、略

【分析】【分析】

本大题以土壤污染为材料;涉及土壤压实的危害和治理措施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人地协调观和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详解】

(1)由材料“正常蓬松度的耕地土壤中水分和空气所占的空间比例约为50%左右”和“土壤被压实后形成了排列更为紧密的土壤颗粒;不仅影响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也带来土壤水分;空气不足的恶性影响”可知,农机作业对耕地土壤压实,土壤的吸水能力降低,不利于水分保持;土壤压实后空气不足,影响农作物根系生长,导致营养吸收能力降低,最终减产;土壤压实造成土壤水分和空气不足,影响土壤内生态系统,土壤养分降低。

(2)解决措施为优化土壤结构;如在耕地中添加有机肥料或作物残渣;另外也可设计农机专用路减少土壤压实。

【点睛】【解析】(1)危害:土壤的吸水能力降低;不利于水分保持;土壤压实之后阻碍农作物根系生长,导致营养吸收能力降低,最终减产;土壤压实影响土壤内生态系统,大量生物死亡,进一步降低土壤养分。

(2)措施:在耕整地中添加合理数量的作物残渣或有机肥料,优化土壤结构;设计农机专用路减少土壤压实。15、略

【分析】【详解】

危害主要从景观;地质灾害、生态破坏等方面分析。根据材料;废弃石灰岩矿山的山体岩石裸露,影响整体景观。矿山地表破碎多碎石,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山体坡度大,土层薄或多无土层覆盖,人为石漠化严重。植被少或无植被,水土流失严重。地下溶洞进一步发育,造成山地和地表坍塌。矿山缺少植被覆盖,涵养水源能力丧失,影响生物多样性。石灰岩大量溶蚀,造成地下水硬度增大,影响水质。山体存在着危岩塌方、山体倒挂等诸多安全隐患,对附近老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存在威胁。山体恢复生态的整改措施,主要是从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