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教科新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教科新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教科新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教科新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教科新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教科新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5题,共10分)1、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甲表示反应前的状态,乙表示反应后的状态.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C.乙比甲原子总数减少D.甲、乙分子总数不变2、下列有关热学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没有间隙B.燃料燃烧越充分,其热值越大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D.比热容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有关3、淀粉、脂肪、蛋白质在人体消化道内被起始消化的部位分别是()A.口腔、小肠、胃B.胃、小肠、口腔C.口腔、胃、小肠D.小肠、口腔、胃4、根据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啄木鸟的长舌是啄食树洞中的昆虫时,经常伸长的结果B.雄孔雀漂亮的长尾是由其意愿决定的C.狼和鹿都很敏捷善跑是长期进化中相互选择的结果D.洞穴中的盲鱼是定向变异的产物5、对某无色溶液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滴入紫色石蕊溶液,颜色变红,则该溶液显酸性B.滴入酚酞溶液,溶液保持无色,则该溶液显酸性C.加入Mg粉,有气泡产生,则该溶液显酸性D.加入CaCO3固体,有气泡产生,则该溶液显酸性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6、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____和____能够通过一定的____而保持相对稳定。7、酶对生理活动中的化学变化具有催化作用,如唾液淀粉酶能催化淀粉转化为麦芽糖。但酶的催化效率受温度、酸碱度和激活剂等因素的影响。资料显示:Ⅰ、凡是能提高酶活性的物质都称为激活剂。Ⅱ、钠离子(Na+)对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无影响。

为了探究氯离子(Cl-)是否为唾液淀粉酶的一种激活剂;小科利用蒸馏水;0.5%淀粉溶液、稀释的唾液、0.5%氯化钠溶液、碘液等材料进行实验。请你完成相应的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实验操作设计要求(1)步骤一:取2支洁净的试管标为A、B,在各试管中分别加入0.5%淀粉溶液2毫升和1滴碘液;向A试管加入1毫升蒸馏水和1毫升唾液;向B试管加入____。设置对照实验(2)步骤二:____。控制实验条件(3)步骤三:观察颜色变化。若观察到____则说明氯离子是唾液淀粉酶的一种激活剂。获取实验证据8、金属及合金是重要的工业及建筑材料;某些金属元素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元素.

(1)下表示A、B、C三种金属的部分物理性质.。性质。

金属导电性(100为标准)密度(g/cm3)熔点(℃)硬度(10为标准)A998.9210833B612.706602.9C177.8615355①三种金属中最不适宜作导线的是____(填字母),高压输电线不用金属A而选用金属B,主要原因是____.

②C的合金通常可以做菜刀、锤子等,其合金的硬度____5(填“>”;“<”或“=”).

(2)老火靓汤强身健体;猪骨汤是其中之一.

煲制猪骨汤的主要原料:猪骨;鸡脚、甜玉米、胡萝卜、鸡骨草等.

③猪骨汤包含的营养素中除了蛋白质、油脂、水、无机盐外,还有____等.

④猪骨汤中因为含有较丰富的离子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所以老年人引用可以预防____.9、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日常生活中,可用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

(2)水能变成水蒸气,这属于水的____性质(选填“物理”或“化学”);

(3)电解水实验产生的两种气体中,能燃烧的是____.10、在物理实验中,经常要进行多次测量,其目的有两个:①为了减小误差;②是为了寻找规律.在“测量小灯泡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的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选填“①”或“②”);在“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导体的电阻”的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选填“①”或“②”).11、甲肝患者治愈后一般不会再患甲肝,主要原因是体内留存有抵抗甲肝病毒的特殊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叫____,这种免疫属于____免疫.12、温室栽培是园艺作物的一种栽培方法.用保暖、加温、透光等设备和相应的技术措施,保护喜温植物御寒、御冬或促使生长和提前开花结果等.利用温室栽培蔬菜,要获得高产,需调控温室内的温度.最佳方案应是白天温度维持在25℃左右,晚上适当降低温度,并且在利用温室种植时,可向温室内施放适量的CO2,请分析以上做法的科学意义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3、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评卷人得分四、其他(共2题,共10分)14、如图;O为支点,请画出路灯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

15、将维生素主要与生理作用;其对应的缺乏症用直线连接起来。

A.促进伤口愈合____①维生素A

B.促进骨骼发育____②维生素B

C.脚气病____③维生素C

D.夜盲症____④维生素D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2题,共6分)16、如图所示;请在图中无线电广播的发射过程图的空格中填入恰当的器材和元件名称.

17、一只电热水壶的铭牌上标着“220V1100W”的字样,它正常工作时,电流是多少?如果每天使用1h,一个月用电多少千瓦时?(按30天计算)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题,共10分)1、B【分析】【分析】观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等;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

【解答】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

A;因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质量、总数都不变;甲的质量等于乙的质量,故A错误.

B;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B正确;

C;观察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总数没有发生变化,故C错误;

D;观察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甲中有6个分子,反应后乙中有5个分子,因此分子数减少,故D错误.

故选:B.2、C【分析】【解答】解:A;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很大的斥力;而不是因为分子间没有间隙,故A错误;

B;热值是一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出来的热量;是燃料的一种特性,与燃料燃烧是否充分无关,故B错误;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等,故C正确;

D;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据此判断;

(2)热值是一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出来的热量;与燃料燃烧是否充分无关;

(3)物体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等;

(4)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其吸放热情况无关.3、A【分析】【解答】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必须经过消化才能吸收.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蛋白质的消化从胃开始的;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先是胆汁(不包含任何消化酶)将脂肪颗粒乳化为脂肪微粒,再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所以消化道内,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起始部位依次是口腔、小肠、胃。故选:A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4、C【分析】【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源于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解答】A;啄木鸟有长舌是因取食树缝内的昆虫;这是它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性),A错误;

B;雄孔雀漂亮的长尾不是由其意愿决定的;是雄孔雀在求偶,B错误;

C;鹿和狼各自的特征是在长期的生存斗争过程中形成的;鹿跑的不快、转弯不灵活便容易被狼吃掉,狼跑的不快就不易捕获食物(鹿),在长期的生存斗争和相互选择中,鹿和狼发展了自己的特征,C正确;

D;洞穴中的盲鱼是不定向变异的产物;D错误。

故答案为:C5、B【分析】【分析】利用石蕊遇酸性溶液变红;酚酞遇酸性及中性溶液不变色,酸性溶液一般与活泼金属反应会放出氢气,与碳酸盐溶液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的知识解决.

【解答】解:A;石蕊遇酸性性溶液会变红;所以该溶液呈酸性,故此选项说法正确.

B;酚酞遇酸性溶液及中性溶液;溶液均保持无色,所以滴入酚酞溶液,溶液保持无色不能说明溶液一定显酸性,故此选项说法不正确.

C;加入Mg粉生成了气体;由于活泼的金属与酸性溶液反应能生成氢气,所以能证明溶液呈酸性,故此选项说法正确.

D、加入CaCO3生成了气体二氧化碳;能证明溶液呈酸性,碳酸根离子遇氢离子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能证明溶液呈酸性,故此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6、结构功能调节作用【分析】【分析】生态系统中生物个体的数量在不断地变化;生物个体也会从一个种群迁出或迁入。物质和能量不断地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内部,又从生物群落内部回到无机环境中去,因此,生态系统总是在变化发展的。

【解答】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结构和功能能够通过一定的调节作用而保持相对稳定。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稳定性就越高。相反,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生物种类越少,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弱,生态系统稳定性就越低。

故答案为:结构;功能;调节作用7、1毫升唾液和1毫升0.5%氯化钠溶液将2支试管放入37°C水中,恒温水浴B试管里蓝色先褪去【分析】【分析】在探究某个条件对实验的影响时;要设计对照试验,同时注意控制变量;根据实验现象推断实验的结果,据此解答。

【解答】要证明氯离子为唾液淀粉酶的一种激活剂;则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并且注意控制变量,故B是试管中加入1mL蒸馏水和1mL唾液;1mL0.5%的氯化钠溶液,该实验探究的是唾液淀粉酶的生理活性,故应该使温度与人体的正常温度接近,故需要将两只试管同时放入37℃的热水中加热,观察到B试管中蓝色先褪去,说明氯离子是唾液淀粉酶的一种激活剂。

故答案为:(1)1毫升唾液和1毫升0.5%氯化钠溶液;

(2)将2支试管放入37°C水中;恒温水浴;

(3)B试管里蓝色先褪去.8、C金属B的密度小>维生素Ca2+骨质疏松【分析】【解答】(1)①金属C的导电性最差;最不适宜作导线;高压输电线不用金属A而选用金属B,主要原因是金属B的密度小;

②金属制成合金后;硬度会增大,故其合金的硬度>5;

(2)③甜玉米;胡萝卜中含有维生素;

④猪骨汤中因为含有较丰富的钙离子;老年人引用可以预防骨质疏松.

故答案为:(1)C;①金属B的密度小;②>;(2)③维生素;④Ca2+;骨质疏松.

【分析】(1)根据金属及合金的物理性质分析解答;

(2)甜玉米、胡萝卜中含有维生素;猪骨汤中因为含有较丰富的钙离子,老年人引用可以预防骨质疏松.9、肥皂水物理氢气【分析】【解答】解:(1)加肥皂水后生成泡沫较多的是软水;生成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所以肥皂水能够区分软水和硬水;

(2)水能变成水蒸气;状态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3)电解水实验产生的两种气体中;正极是氧气,具有助燃性,负极是氢气,能够燃烧.

答案:(1)肥皂水;(2)物理;(3)氢气.

【分析】(1)根据肥皂水能够区分软水和硬水解答;

(2)根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解答;

(3)根据电解水实验的显现和结论解答.10、②①【分析】【解答】解:①测量电功率的实验是为了研究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因此多次测量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

②“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测量的是定值电阻的阻值,测量值是个定值,多次测量可以比较测量值减小误差.

故答案为:②;①.

【分析】测量性实验为了减小误差或者寻找规律进行多次测量;如果物理量是个恒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如果不是测量具体的物理量,而是寻找规律也采取多次测量,寻找普遍性.11、抗体特异性(或“后天性”)【分析】【解答】:甲肝患者治愈后一般不会再患甲肝;主要原因是体内留存有抵抗甲肝病毒的特殊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叫抗体,抗体具有专一性,该抗体只对甲肝病毒有免疫作用,因此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抗体;特异性(或“后天性”)

【分析】(1)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2)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3)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4)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12、夜晚降低温度可以使呼吸作用减弱,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从而增加有机物的积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原料越多合成的有机物就越多,所以向温室内定期释放二氧化碳能增产【分析】【分析】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影响植物呼吸作用的因素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温度等,据此答题.

【解答】解:在一定范围内,低温可以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植物体内有机物的消耗;因此菜农在种植温室大棚蔬菜时白天适当增强光照可使光合作用增强,夜间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以减弱植物的呼吸作用,降低有机物的消耗,从而增加了有机物的积累,提高了蔬菜的产量.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原料越多合成的有机物就越多,所以向温室内定期释放二氧化碳能增产.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3、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因此呼吸作用的实质都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四、其他(共2题,共10分)14、过灯的重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出重力G;过支点O向重力的作用线画垂线就是重力的力臂L,如图所示:

【分析】【解答】解:过灯的重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出重力G;过支点O向重力的作用线画垂线就是重力的力臂L,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