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沪教版必修2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沪教版必修2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沪教版必修2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沪教版必修2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沪教版必修2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教版必修2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2020年暑假小明随团队到墨西哥研学旅行;主要研究城市和文化,在研学中发现当地居民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经常带"大草帽",这种大草帽最突出的特征是帽檐特别宽,用水草;麦秸、竹篾或棕绳等物编织而成。下图为墨西哥地图及大草帽图。墨西哥城市的分布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西部、气候B.东部、土壤C.北部、河流D.南部、地形2、一个国家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A.人口政策B.医疗卫生条件C.婚姻生育观念D.生产力发展水平3、北京市设定了人口“天花板”,计划2020年的人口总量控制在2300万以内。其主要考虑因素是()A.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导致人口快速增长B.限制城市外来人口,鼓励农民工回乡务农C.控制常住人口可以解决城市交通与环境问题D.北京的自然与社会资源有限,维持合理人口容量4、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的问题是A.蒸发量大B.多虫害C.地温低D.太阳辐射强5、下图为四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个年龄段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重。图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国家是()

A.①B.②C.③D.④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6、城市发展与腹地特征的关系。

(1)城市的发展往往受腹地________的影响。

(2)城市的________因腹地条件而异。7、传统的环境观是____的观点,主要的愿望是____,人类实现了愿望,但却导致了____。8、某学校开展了“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及远景规划”的课题研究。下图为该校学生绘制的城市土地利用示意图。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协助他们完成研究报告。

“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及远景规划”研究报告:

(1)“辨身份”。甲、乙、丙表示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____、____;商业区。

(2)“做参谋”。王同学的父母打算在①、②两地在建楼盘中选购住宅,①、②地中地价较低的是____,购物方便的是____。

(3)“当代表”。该市准备在③地规划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传统工业园,在④地规划以微电子企业为主的高新技术园。作为学生代表,请判断其中选址不合理的是____(③或④);并说明理由。

(4)“谋发展”。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该市将不断向北发展,限制其向南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打造“文化厚重、生态宜居”的新城区,该市应采取的对策有____。9、缩短不同区域间的____距离,影响区域经济活动对其他区域的辐射作用。10、我国海洋国情。

(1)海域辽阔,海岸线____;大陆架宽广,岛屿众多。

(2)自北向南纵跨温带、亚热带、热带,____特征显著;热带气旋影响大。

(3)海洋资源十分丰富。

(4)海洋灾害种类多。

(5)拥有多种海洋生态系统类型。

(6)海洋环境状况不容乐观。11、地理环境的自净能力指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能力。1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公平性原则:包括____之间;代际、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

(2)持续性原则:人类的____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内。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4月22日,170多个国家领导人齐聚纽约联合国总部,共同签署了气候变化问题《巴黎协定》,承诺将全球气温升高幅度控制在2℃的范围之内。材料二左图为“2016年世界人口最多的10个国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右图为“1750年~2011年的全球人为CO2排放量及其在大气、陆地和海洋中的拆分示意图”。

(1)左图中,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是____,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最多的国家是____。

(2)由右图可知,大气中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____。

(3)为了实现“将全球气温升高幅度控制在2℃的范围之内”的目标;请提出合理建议。

____;____;____。14、读某地区规划示意图;该地北部是山区,南部是平原濒临大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d城市坐落在_______(地貌名称)上。修建b村镇到d城的公路,较合理的方案是_______(填“bd”或“bced”)。原因是_______。

(2)山区的交通运输方式以_______为主,计划修建a村到b村镇的交通线路,在①、②两个线路方案,较为合理的是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选择填空)。。A.线路①距离短,修建公路工程量小B.线路①路途短,经济效益高C.线路②沿谷地修建,难度小,成本较低D.线路②工程量大,成本高(3)a与b两地相比,更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5、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科技___。A.正确B.错误16、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经济越发达,环境人口容量越大。(_____)A.正确B.错误17、如果水资源分布均衡,则各地不会出现水资源紧张问题。(_____)A.正确B.错误18、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可持续发展____A.正确B.错误19、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综合题(共1题,共6分)20、(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野生黑枸杞是酒泉荒漠戈壁区主要的建群植物之一,被称为“软黄金”。由于营养价值较高,价格疯狂飙升,致使盗挖现象猖獗。简述大规模盗挖野生黑枸杞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D【分析】【分析】

【详解】

读图可知;墨西哥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南部高原上,地处热带,全年高温,高原区气候较凉爽,适合人类的居住;高原地区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太阳辐射强,当地人戴宽檐大草帽防晒,所以影响当地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D正确,ABC错。故选D。

【点睛】

影响城市分布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河流、资源)和社会经济因素(交通、政治、科技、宗教、旅游等)。2、D【分析】【分析】

主要考查了人口的增长。

【详解】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进而影响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影响人口增长的快慢,故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

世界人口的历史轨迹:1、人类社会初期:特点:十分缓慢原因: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们抵御灾害、疾病的能力很差.2、产业革命后:特点:速度加快。原因:生产力发展和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增加,生活条件改善和医疗卫生技术进步导致人口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长3、“二战”后:特点:迅速增长。原因:科技进步、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国际大环境根稳定等。3、D【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合理人口容量。

【详解】

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地区;水资源短缺。设定人口“天花板”的主要原因是水资源短缺,通过设定人口“天花板”维持合理人口容量,D正确。

【点睛】

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以记忆为主,难度较小。4、C【分析】试题强调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说明地温低,解决的问题是地温低,C正确。5、D【分析】【详解】

老龄化问题最严重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占总人口比例最大。据图可知,四个国家中,④国65岁及以上人占总人口的比例最大,为20%,说明该国的老龄化问题最严重,所以本题选D。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1)经济特征。

(2)辐射功能7、略

【分析】【分析】

本题主要是传统环境观和新的环境观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属于识记内容,难度较小。

【详解】

传统环境观是人地对立的观点;表现为人类征服自然的愿望。但是当人类通过不断改造自然环境,将导致自然资源不断枯竭,同时会对自然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

【点睛】

两种环境观的对比 

(1)传统环境观:人地对立的观点;表现为人类征服自然的愿望。

(2)新的环境观:是“天人合一”或“人地归一”的环境观;认为人类是自然的儿子而不是主人,人类只有保持同自然界(环境)的平衡和协调才能生存和发展。

传统环境观和新的环境观的差异。

【解析】人地对立征服自然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8、略

【分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空间结构。结合城市各功能区布局原则判断;甲分布在城市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河流下游带,应是工业区;乙主要分布在城市盛行风向的上风向,河流上游带,靠近风景好的地区,应是住宅区。影响住宅区地价的因素主要是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交通便捷度及环境状况等;①区靠近工业区,环境相对较差,地价较低;②在城市中心,近商业区,地价高,且出门购物方便。重化工业有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应在城市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河流下游带;微电子企业要求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地带,应在城市盛行风向的上风向,河流上游带,靠近风景区环境好。结合城市地形分析,城市北部地形平坦开阔,南部多山,限制其向南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地形。打造“文化厚重、生态宜居”的新城区,要从生态宜居和文化两方面提出。

【详解】

(1)图示甲分布在城市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河流下游带,应是工业区;乙主要分布在城市盛行风向的上风向,河流上游带,靠近风景好的地区,应是住宅区;丙分布在城市中心,交通便利,是商业区。

(2)影响住宅区地价的因素主要是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交通便捷度及环境状况等;①区靠近工业区;环境相对较差,地价较低;②在城市中心,近商业区,地价高,且出门购物方便。

(3)重化工业有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而③地在城市盛行风向的上风向,河流一游带;

在该处建重化工业为主的传统工业园;会加重城市的环境污染,不合理;微电子企业要求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地带,④在城市盛行风向的上风向,河流上游带,靠近风景区环境好,在④地规划以微电子企业为主的高新技术园合理。

(4)由图示可以看出;城市北部地形平坦开阔,南部多山,限制其向南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为打造“文化厚重、生态宜居”的新城区,要从生态宜民和文化两方面提出,该市打造生态宜居应合理规划各类用地,减少城市病的发生;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布局并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打造文化厚重应注重保护文物古迹、弘扬传统文化等。【解析】(1)工业区住宅区。

(2)①②

(3)③位于主导风向上风向;对城区造成大气污染位于城区河流上游,污染城区水源。

(4)地形合理规划各类用地;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布局并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保护文物古迹、弘扬传统文化等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时空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漫长季风11、略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环境自净能力的定义;重点考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

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而环境对这些废弃物有一定的消纳;同化能力,当人类排放废弃物的数量和速度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产生环境污染等问题。

【点睛】【解析】消纳同化1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1)同代人。

(2)经济活动13、略

【分析】(1)根据左图;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美国;氧化碳排放总量最多的国家是中国。

(2)根据右图图例并结合图示可知;大气中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

(3)“将全球气温升高幅度控制在2℃的范围之内”即要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由于温室气体主要来自化石燃料,所以减排要靠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植树造林;加强国际合作等。【解析】(1)美国中国(2)化石燃料燃烧(3)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植树造林;加强国际合作14、略

【分析】【分析】

该题主要考查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路的影响。

【详解】

(1)d城市位于河流入海口处,地貌是三角洲;村镇到城市间的公路增大客流量尽可能多经过村镇,故“bced”方案较为合理。

(2)山区地形起伏大,修建公路成本最低,交通运输方式以公路为主。a村到b村镇的交通线路②沿谷地修建;难度小,成本较低,较为合理。

(3)b地位于河流交汇处,有公路经过,交通便利;同时b地位于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更可能发展成为城市。【解析】三角洲bced连接村镇较多,运输效益好公路②Cbb地位于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且有便利的交通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5、√【分析】【详解】

决定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知识和技术,所以本题的描述是正确的。16、√【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经济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科技、经济、地区开放程度以及文化生活消费水平等。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经济越发达,环境人口容量越大。本题说法正确。17、×【分析】【详解】

水资源紧张主要原因是水资源分布不均、人口、工农业需水量大,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凸出,从而因此水资源紧张。水资源分布均衡不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