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新课标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人教新课标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人教新课标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人教新课标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人教新课标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新课标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32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如图所示;已平衡的天平左右两端放着两个分别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敞口烧杯,过一段时间后,天平将会出现的现象是()

A.左端下沉B.右端下沉C.仍然平衡D.无法判断2、某学生取一瓶稀硫酸,等体积分装在甲、乙两烧杯中,再称取质量相等的镁带和锌粒,把镁带放入甲烧杯中,锌粒放入乙烧杯中。待反应结束后,发现甲烧杯中镁带有剩余,乙烧杯中锌粒己全部反应,根据实验现象推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甲烧杯中产生氢气多B.乙烧杯中产生的氢气多C.甲乙两烧杯中产生的氢气一样多D.甲烧杯中产生的氢气多或甲乙两烧杯中产生的氢气-样多3、(2015•舟山)规范的操作是确保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所示的操作正确的是()A.B.C.D.4、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验满氧气。

​B.稀释浓硫酸。

​C.读取液体体积。

​D.过滤。

​5、生物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其根本原因是()。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或生活遗迹B.地壳岩石形成有一定顺序C.化石是生物的祖先D.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的顺序6、测得常见果汁的近似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柿子pH=8.5B.菠萝pH=5.1C.苹果pH=4.1D.杨梅pH=2.57、(2016•温州)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灯泡L1、L2都发光.现将一根导线接在该电路中的某两个接线柱上;会导致两灯同时熄灭的是()

A.a和bB.c和dC.e和fD.g和h8、尿的形成过程中,既能随血浆过滤成原尿,又能全部被重吸收回到血液的物质是()A.血细胞B.大分子蛋白质C.水和无机盐D.葡萄糖9、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A.电解水得到H2和O2,可知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B.生活中用过滤的方法可以得到纯净水C.净水的方法有沉降、过滤、吸附、蒸馏D.水循环中的降水是指降雨或降雪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0、用一热水器将质量为1kg的水从20℃加热到30℃,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J。

[c水=4.2×103J/(kg•℃)]11、在做“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两个透明的容器中密闭了等量的空气.U型管中液面变化反映了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此实验是为了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____的关系;将此装置接到电源两端,通电一段时间后,电流在____容器中产生的热量较多,在电路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再接入原电路,还可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____的关系.该实验中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和____.

12、标有“36V7.2W”和“12V1.2W”字样的甲、乙两灯,将它们串联后接在电源上,其中一盏灯泡能正常发光,则正常发光的灯泡是____(选填“甲灯”或“乙灯”),另一盏灯的实际功率是____.(灯丝电阻不变)13、如图所示是太阳能路灯,灯杆顶端是太阳能电池板,它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向灯杆下方的蓄电池充电,供夜晚路灯照明.蓄电池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____能.若在一定时间内,太阳光辐射到该太阳能电池板的能量为2.1×107J,这些能量经转化后,可供功率为35W的路灯正常工作50h,则该太阳能路灯的能量转化效率是____.

14、能够分泌胆汁的器官是____,它是人体____的腺体,胆汁对____有乳化作用.15、A与B有如下的反应:A+B→C+D。若C为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在A溶液中加入铁粉能产生氢气,则A是____。若A,B两溶液恰好反应完全,则反应后溶液的pH____7(填“<”、“>”或“=”);写出A,B两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16、如图的粒子模型可以解释物态变化中的____现象。

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7、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评卷人得分四、其他(共2题,共6分)18、如图所示,用轻质杆将一电灯吊起,O点是支点.请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和阻力F2的示意图.

19、杠杆OA可绕O点转动;受力情况如图所示.请作出力F的力臂L.

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3题,共18分)20、(2015•杭州)小明同学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如图所示).然后从漏斗尖嘴处向上用力吸气,并将手指移开,看到的现象是____,原因是____;小王看到小明的实验后说,朝漏斗尖嘴处向下持续用力吹气也能达到类似的实验效果,原因是____

21、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如图甲所示是光纤传输的原理图;画出光信号从一端传播到另一端的路径图.

22、如图所示的汽车起重机是装在普通汽车底盘上的一种起重机;这种起重机的优点是机动性好,转移迅速.滑轮组是其主要结构之一,试联系实际提出一条增大该起重机机械效率的有效方法.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开瓶口会出现白雾;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脱水性、腐蚀性和强的氧化性,本题考查了浓硫酸的吸水性。

【解答】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过一段时间后会变轻;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过一段时间质量会增加。

故答案为:B2、D【分析】【分析】根据锌;镁与稀硫酸的反应可知;甲烧杯中镁带有剩余,说明稀硫酸已用完,在此反应中产生了足够多的氢气,乙烧杯中锌粒已全部反应,说明在此反应中有两种情况可能存在:①稀硫酸已用完,产生了足够的氢气,那么甲乙两烧杯中产生的氢气一样多;②稀硫酸没有全部反应,因此,就没有产生足够的氢气,在此实验中甲烧杯中产生的氢气多等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因为甲烧杯中镁带有剩余;说明稀硫酸已用完,在此反应中产生了足够多的氢气;

乙烧杯中锌粒已全部反应;说明在此反应中有两种情况可能存在:

①稀硫酸已用完;产生了足够的氢气,那么甲乙两烧杯中产生的氢气一样多;

②稀硫酸没有全部反应;因此,就没有产生足够的氢气,在此实验中甲烧杯中产生的氢气多。

我们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推断;要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种现象,全面分析。

故答案为:D3、A【分析】【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叶片脱色加热的方法分析;

C;根据振荡试管的操作分析;

D;根据用量筒测液的读数方法分析。

【解答】A;用止水夹夹住胶皮管;通过长颈漏斗加入水,在长颈漏斗中形成一段水柱,若高度不变,则装置不漏气,否则则装置漏气,故选项正确;

B;叶片脱色时是通过水给酒精加热;不是直接加热,故选项错误;

C;振荡试管时是利用手腕进行甩动;不是上下移动,故选项错误;

D;测液体体积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平齐,故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4、B【分析】【解答】A;将带余烬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氧气是否已经收满.因为氧气具有助燃的性质;若带余烬的木条放入集气瓶内则是用来验证是否是氧气.图中操作错误;

B;在稀释浓硫酸时;如果将水倒进浓硫酸,则水的密度较小,浮在浓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这是非常危险的.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图中操作正确;

C;读取液体体积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平行;不可俯视或仰视,会使度数不准确,图中操作错误;

D;过滤时;待过滤的混合物不应“直接”倒入漏斗中,应用玻璃棒引流;让其静静地的过滤,漏斗不能插入滤液中,因此图中操作错误;

故选B.

【分析】A;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处;检验氧气是否集满;

B;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且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

C;读取液体体积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平行;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待过滤的混合物由玻璃棒引流,缓缓的倒入.5、D【分析】【解答】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这说明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所以化石记录显示,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的越多,但是也有简单的、低等的、水生生物,选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化石的形成和分布规律。6、D【分析】【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解:柿子pH=8.5;pH大于7,显碱性;

菠萝;苹果、杨梅等物质的pH小于7;显酸性,其中杨梅的pH最小,酸性最强.

故选D.7、D【分析】【分析】用电器中有电流通过时;用电器能够工作;将用电器两端用导线直接连接,会造成用电器短路,用电器不能工作.本题考查对用电器短路现象的判断和分析,用电器短路会造成部分电路短路,被短路的用电器不能工作,其它用电器可以工作(在允许的最大电压范围内).结合图中连接不同接线柱时电路的变化进行分析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解答】解:

A、导线连接a、b两接线柱,灯泡L2被短路,只有灯泡L1工作.故A不符合题意;

B、导线连接c、d两接线柱,灯泡L1被短路,只有灯泡L2工作;故B不符合题意;

C;导线连接e、f两接线柱;相当于闭合开关,两灯都能发光,故C不符合题意;

D;导线连接g、h两接线柱;电源短路,两灯都不能发光(即两灯同时熄灭),故D符合题意.

故选D.8、D【分析】【分析】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尿的形成过程。尿的形成经过了两个过程;这两个过程完成后的产物是不一样的。熟记被肾小球过滤的物质和被肾小管重吸收的物质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解答】解: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故答案为:D9、C【分析】【分析】A;通过水电解的实验可以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B;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根据净水的原理分析解答:静置可以使不溶于水的物质沉淀下来;过滤可以把不溶于水的物质除去,吸附沉淀可以是不溶性的小颗粒杂质沉降,蒸馏可以得到几乎纯净的水,活性炭吸附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D;根据水循环中的降水是指降雨、降雹或降雪.

【解答】解:

A、电解水得到H2和O2;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错误;

B;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故过滤不能除去离子,故错误;

C;净水的方法有沉降、过滤、吸附、蒸馏;故正确;

D;水循环中的降水是指降雨、降雹或降雪;故错误.

故选:C.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0、4.2×104J【分析】【解答】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4.2×103J/(kg·℃)×1kg×(30℃-20℃)=4.2×104J

【分析】本题较为基础,但审题时注意“加热到”等关键条件。本题考查的是热量的计算。11、电阻B电流大小转换法【分析】【解答】解:

(1)由图示实验可知;两阻值不同的电阻丝串联,通过电阻丝的电流与通电时间相等而电阻阻值不同,此装置是为了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2)在电路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改变滑片位置可以改变电路电流,可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

(3)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大小;电阻大小、通电时间有关;要研究热量与某个因素的关系时,需要控制其它因素,只改变这一个因素,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通过U形管中液面高度变化显示;采用的是转换法.

故答案为:电阻;B;电流大小;转换法.

【分析】(1)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大小;电阻大小、通电时间有关;在通电时间和电流不变时,是探究电流产生热量跟电阻关系;

(2)探究电流产生热量跟电流关系时;控制通电时间和电阻不变,因此需要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电流;

(3)对于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采取转换法的思想,探究多因素问题时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12、乙灯1.8W【分析】【解答】I甲===0.2A,I乙===0.1A,所以正常发光的灯是乙灯,因为R甲===180Ω,所以P甲=R甲=(0.1A)2×180Ω=1.8W.

【分析】本题考查实际功率的应用,应先求出两灯的额定电流,再结合串联电路特点,得出第一个结论,再根据电功率公式即可求出第二个结论.13、化学30%【分析】【解答】解:(1)蓄电池充电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2)使用太阳能路灯的有用能量:

W电=Pt=35W×50×3600s=6.3×106J;

太阳光辐射到该太阳能电池板的能量(总能量)

W总=2.1×107J;

该太阳能路灯的能量转化效率:

η=×100%

=×100%

=30%.

故答案为:化学;30%.

【分析】(1)蓄电池的充电过程;消耗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蓄电池内;用电过程是把蓄电池内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知道路灯的电功率和用电时间,利用P=求路灯消耗的电能,这是有用能量;太阳光辐射到该太阳能电池板的能量为总能量,利用效率公式求该太阳能路灯的能量转化效率.14、肝脏最大脂肪【分析】【解答】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里面不含消化酶,只能对脂肪起乳化作用,将比较大脂肪颗粒乳化成比较小的脂肪微粒,利于脂肪的消化。

故答案为:肝脏;最大;脂肪.

【分析】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消化腺的作用。15、稀盐酸=HCl+NaOH═NaCl+H2O【分析】【分析】本题属于推断题;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若C为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那么C是氯化钠,在A溶液中加入铁粉能产生氢气,说明A是稀盐酸,又因为A与B有如下的反应:A+B→C+D,因此B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如果恰好反应完全,则反应后溶液的pH等于7;若A的固体是一种干燥剂,C是蓝色沉淀,那么A是氢氧化钠,C是氢氧化铜,因为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能做干燥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配平即可。本考点属于物质的推断。本题是文字叙述型推断题,是通过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通过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物质的组成.此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实验题中。

【解答】解:若C为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那么C是氯化钠,在A溶液中加入铁粉能产生氢气,说明A是稀盐酸,又因为A与B有如下的反应:A+B→C+D,因此B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如果恰好反应完全,则反应后溶液的pH等于7。

故答案为:稀盐酸,=,HCl+NaOH═NaCl+H2O16、蒸发【分析】【分析】物质从液态转化为气态的相变过程成为蒸发。

【解答】看图可知,水分子间距离变大,烧杯中液态的水变为水蒸气散到空气中去,这个过程是蒸发。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7、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因此呼吸作用的实质都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四、其他(共2题,共6分)18、从支点作动力F1作用线的垂线段;线段的长度即为动力臂;电灯对杠杆的拉力是阻力,方向竖直向下,由此画出阻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分析】【解答】从支点作动力F1作用线的垂线段;线段的长度即为动力臂;电灯对杠杆的拉力是阻力,方向竖直向下,由此画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