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华东师大版必修1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华东师大版必修1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华东师大版必修1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华东师大版必修1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华东师大版必修1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华东师大版必修1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下图中纵坐标表示植物某种气体吸收量或释放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注:不考虑横坐标和纵坐标单位的具体表示形式,单位的表示方法相同。)A.若F点以后进一步提高光照强度,光合作用强度会一直不变B.若A代表02吸收量,D点时,叶肉细胞既不吸收02也不释放02C.C点时,叶肉细胞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D.若A代表C02释放量,适当提高大气中的C02浓度,E点可能向右下移动2、下图为细胞膜部分结构与功能的示意图。依据此图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上的钠—钾泵同时具有运输和催化的功能B.K+通过K+通道的外流最终导致细胞内外K+浓度相等C.膜两侧K+、Na+浓度差依靠钠—钾泵和脂双层共同维持D.细胞内K+外流和细胞外Na+内流的过程不消耗ATP3、以下关于流动镶嵌模型的理解,正确的是()A.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组成B.磷脂双分子层的疏水端朝向外侧,亲水端朝向内侧C.构成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D.蛋白质分子均匀镶嵌于磷脂双分子层中4、豌豆的种子有圆粒和皱粒。圆粒种子含淀粉多,成熟时能有效地保留水分。而皱粒种子含蔗糖多,在成熟时由于失水而皱缩。上述圆粒种子保留的水分和皱粒种子失去的水分()A.前者主要是结合水,后者是自由水B.两者主要都是结合水C.前者主要是自由水,后者是结合水D.两者主要都是自由水5、蛋白质分子能被肽酶降解,至于哪一肽键被断裂则决定于肽酶的类型。肽酶P能断裂带有侧链R4的氨基酸和相邻氨基酸的氨基之间的肽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图所示肽链由四种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B.在肽酶P的作用下,经过脱水缩合可以形成两条肽链C.肽酶P可以催化数字3处的化学键断裂D.在发菜的叶绿体中可能会发生数字1、3处化学键的形成6、图为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吸收部分物质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三种转运蛋白的合成场所和功能均不相同B.成熟红细胞和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C.成熟红细胞吸收Fe2+的速率直接取决于红细胞内氧气的含量D.若抑制水通道蛋白活性,成熟红细胞在蒸馏水中破裂的时间会延长7、研究发现,在一定条件下,H2O2可破坏细胞线粒体膜,释放启动细胞凋亡的细胞色素C(含104个氨基酸),引起细胞内一系列与凋亡相关的蛋白质和酶的活化,从而导致细胞凋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色素C的合成场所为核糖体B.细胞凋亡发生在个体发育的整个生命过程中C.细胞凋亡过程中H2O2可使线粒体膜的通透性增强D.与细胞色素C合成有关的mRNA上至少含有315个密码子8、实验表明,维生素D可优先通过细胞膜扩散到细胞内部,这主要与细胞的哪项结构或功能有关()A.膜表面的糖蛋白B.膜内含有的相应载体多C.膜的选择透过性D.膜的支架磷脂双分子层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9、下列与生命系统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构成最大的生命系统B.樟树不具有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的系统层次C.一个草履虫既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细胞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D.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但其生命活动可以离开最基本的生命系统10、黑藻叶肉细胞和小鼠肌肉细胞中都有的细胞器是A.线粒体B.叶绿体C.液泡D.溶酶体11、图1是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过程的简图,其中a、b、c、d表示细胞器。图2是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细胞内相关膜结构面积的变化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图1中用到的方法是同位素标记法B.3H-亮氨酸与其他氨基酸分子发生脱水缩合的场所是aC.c的作用主要是为其他细胞器的代谢活动提供能量D.图2中的X、Y、Z分别与图1中的b、d、细胞膜对应12、溶酶体的形成有两条途径,过程如图所示。高尔基体中的部分蛋白质在E酶的作用下形成M6P标志。M6P受体主要存在于高尔基体上,也存在于一些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上,M6P标志会被M6P受体识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高尔基体上的M6P受体有助于将溶酶体酶分选出来B.蛋白M具有识别M6P并形成囊泡的功能C.若E酶受损,则衰老细胞器会在细胞内积累D.细胞膜上的M6P受体可回收分泌到细胞外的溶酶体酶13、下图是人体内葡萄糖转化成脂肪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糖类可以转化为脂肪,脂肪不能转化为糖类B.若物质X能与脂肪酸结合生成脂肪,则X代表甘油C.葡萄糖和脂肪的元素组成不同D.长期高糖膳食的人,图示过程会加强而积累较多脂肪14、葡萄酒酿制期间,酵母细胞内由ADP转化为ATP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无氧条件下不能进行B.只能在线粒体中进行C.不需要能量的输入D.需要酶的催化15、ATP酶复合体存在于生物膜上,其主要功能是将生物膜一侧的H+搬运到另一侧;并催化ATP的形成。如图表示ATP酶复合体的结构和主要功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叶绿体中含有的ATP酶复合体分布在类囊体薄膜和基质中B.ATP酶复合体具有的功能说明膜蛋白具有运输和催化作用C.图中H+从B侧运输到A侧的跨膜运输需要细胞代谢提供能量D.ATP酶复合体在线粒体中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6、水在细胞中以______种形式存在,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作____________。17、氨基酸是细胞___的基本组成成分,具有参与细胞结构、催化、_____等重要功能。18、ATP是________________的英文名称缩写。ATP分子的结构可以简写成_____________,其中A代表___,P代表___________,〜代表一种__________。由于末端的磷酸基团具有较高的________,当ATP在酶的作用下水解时,脱离下来的末端磷酸基团________与其他分子结合,从而使后者发生变化。19、哺乳动物的血液中如果______的含量太低,会出现肌肉抽搐等症状。20、细胞坏死:在种种________因素影响下,由细胞______________受损或中断而导致的细胞损伤和死亡。21、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_______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22、下图表示细胞膜探索历程的重要实验;请写出各字母对应的内容:

A.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德国化学家毕希纳发现不含酵母细胞的__________与活酵母是一样的,都能引起发酵,他将引起发酵的物质称为_____________。24、叶绿体的形态:扁平的_________或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3题,共27分)25、ATP是细胞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A.正确B.错误26、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A.正确B.错误27、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唯一来源()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五、实验题(共2题,共10分)28、科学家利用细胞结构完全被破坏后的HeLa细胞匀浆为实验对象;研究了细胞色素C(线粒体中与有氧呼吸有关的一种蛋白质)和dATP(三磷酸脱氧腺苷)与细胞凋亡的关系,结果如下图所示:

(1)dATP与ATP在化学组成上的差异是dATP特有_____________(填成分)。

(2)根据图,可判断_______________的存在能促进细胞凋亡,且当其它条件合适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增加;促细胞凋亡的效果增加。

(3)已知细胞色素C的功能是参与[H]和氧气的结合,可判断细胞色素C分布于_________________。

(4)由于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也称为_____________。当HIV病毒侵入机体的淋巴细胞后,会导致淋巴细胞大量死亡。淋巴细胞大量死亡是否属于细胞凋亡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研究者将乳腺细胞M诱导成为乳腺癌细胞(记为Mc);研究其细胞癌变前后的代谢水平变化。

(1)M诱变为Mc后,细胞表面_________增加了;所以可用抗原-抗体杂交的方法来鉴定细胞是否癌变。

(2)实验一:研究者测定了M及Mc的葡萄糖摄取量,结果如图1。由图可知,Mc相对M来说葡萄糖的摄取量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实验二:研究者将一种作用于线粒体的呼吸酶抑制剂加入到M和Mc细胞的培养液中,与_________________细胞相比,计算获得图2所示数据。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探究癌细胞发生这一代谢变化的原因,研究者测定了M和Mc中某种葡萄糖转运蛋白mRNA的量,结果见图3,这说明癌细胞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提高葡萄糖摄取量。评卷人得分六、非选择题(共4题,共16分)30、下图表示白细胞吞噬并消灭细菌的过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白细胞能吞噬细菌;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的结构特性有关。

(2)图中“小泡”是一种细胞器;该细胞器的名称是_________,其内部含有水解酶,这些水解酶先在[]_________合成,再经内质网加工后运输到[]_______进一步加工,最后由小泡运到吞噬泡内,将细菌分解。上述过程需要的能量主要由[]_________提供。

(3)与植物叶肉细胞相比,白细胞中缺少的细胞器有_________和_________。31、人体细胞内的溶酶体是一种含有多种水解酶的细胞器;其内部的pH为5左右。如图表示细胞内溶酶体的部分功能。

请回答问题:

(1)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合成后;经内质网加工,再转至__________中进行再加工和分类,最后以囊泡形式转运到溶酶体中。

(2)图中表示当_________(结构乙)衰老时;会由_________(结构甲)包裹后与溶酶体结合,进而被分解。此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分解后的产物如氨基酸等可以通过溶酶体膜上的____________转运进入细胞质基质供细胞代谢使用,其余废物则排出细胞外。

(3)由图还可推断出溶酶体具有的另一功能是___________。

(4)研究表明;少量的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泄露到细胞质基质中不会引起细胞损伤。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5)溶酶体与细胞的自噬现象有关。当细胞缺乏营养时;细胞内的一些膜结构会包裹一些蛋白质等物质,形成自噬体,溶酶体中的酶可将自噬体内的物质降解,从而被细胞所利用。

为探究B蛋白在自噬体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所示,依据实验结果推测B蛋白的作用是____________。32、下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Ⅴ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

(1)图中的X是__________;植物细胞中的Ⅰ主要指的是__________。

(2)请写出两分子P(用其结构通式表示)脱水缩合形成产物的过程__________;Ⅳ的结构具有多样性,其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

(3)图中A代表的元素是(用元素符号填写)_______;Ⅱ的中文名称叫____,生物体的Ⅱ;Ⅲ可以通过_________进行染色。V经苏丹Ⅲ染色后呈_________色。

(4)大分子物质Ⅰ~Ⅴ中,具有物种特异性的是_____________。33、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又是新陈代谢的场所。据图回答:

(1)A;B细胞的最主要区别是看其有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4个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______;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2)D细胞相对于A细胞;在结构上最显著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C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分析】

【详解】

图中E点表示光饱和点,故F点以后提高光照强度,光合作用将不再增加,但是当光照太强时会引起气孔关闭,导致光合作用减弱,A错误;若A代表O2吸收量,D点表示光补偿点,即此时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相等,植物只有叶肉细胞等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而植物的所有细胞都可以进行呼吸作用,因此D点叶肉细胞吸收的氧气少于释放的氧气,B错误;C点时,光照强度为0,此时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因此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C错误;若A代表CO2释放量,提高大气中的CO2浓度,光饱和点(E点)增大,向右下移动,D正确。2、B【分析】细胞膜上的钠—钾泵可以运输K+、Na+,同时可以起到催化作用,如ATP的水解,A正确。K+通过K+通道的外流,依然是细胞内液K+浓度高于细胞外液,B错误。细胞内高K+、低Na+环境依靠钠-钾泵,即载体维持,C正确。细胞内K+外流和细胞外Na+内流均不消耗ATP,属于协助扩散,D正确。3、C【分析】【分析】

1、流动镶嵌模型:

(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是可以流动的;

(2)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也是可以流动的;

(3)在细胞膜的外表;少数糖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除糖蛋白外,细胞膜表面还有糖类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

【详解】

A、罗伯特森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后提出了“暗-亮-暗”的三层静态结构,不是流动镶嵌模型的内容,A错误;

B、磷脂双分子层的疏水端朝向内侧,亲水端朝向外侧,B错误;

C、构成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C正确;

D、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不均匀,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生物膜系统及流动镶嵌模型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形式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获取正确结论的能力。4、A【分析】【分析】

1;自由水:细胞中绝大部分以自由水形式存在的;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其主要功能:(1)细胞内的良好溶剂.(2)细胞内的生化反应需要水的参与(3)多细胞生物体的绝大部分细胞必须浸润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4)运送营养物质和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

2;结合水:细胞内的一部分与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它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

3;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所占比例增加,若细胞中结合水所占比例增大,有利于抵抗不良环境(高温、干旱、寒冷等。

4;种子在晒干过程中;主要失去的是自由水(有活性,能进行呼吸作用等),干种子在烘烤过程中,主要失去的是结合水(失去生命活性。)

【详解】

因为结合水是水在生物体和细胞内的存在状态之一;是吸附和结合在有机固体物质上的水,也就是说结合水主要是和种子中的淀粉结合在一起,因此圆粒中的水是结合水;自由水不被植物细胞内胶体颗粒或大分子所吸附,能自由移动,并起溶剂作用。皱粒种子中淀粉含量少,蔗糖含量高,也就是说自由水不能与淀粉(蛋白质)结合,它主要与蔗糖溶解在一起,因此皱粒种子失去的水分为自由水,综上可知,圆粒种子保留的水分主要是结合水,皱粒种子失去的水分主要是自由水,A正确。

故选A。5、C【分析】【分析】

1;分析图可知;图中含有4个肽键,所以有五个氨基酸,为五肽,其中1和3表示肽键。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有:原核细胞体积小;无核膜、核仁,DNA上无蛋白质,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真核细胞体积较大,有核膜、核仁,DNA与蛋白质形成染色质(染色体),细胞器的种类多,结构复杂。其中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3、氨基酸分子互相结合的方式是: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的水,这种结合方式叫做脱水缩合。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做二肽。

【详解】

A;分析图可知;该图中有五个不同的R基,所以是由五种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A错误;

B、由题意“肽酶P能断裂带有侧链R4的氨基酸和相邻氨基酸的氨基之间的肽键”可知;在肽酶P的作用下,经过水解可以形成一条肽链和一个氨基酸,B错误;

C;由题意“肽酶P能断裂带有侧链R4的氨基酸和相邻氨基酸的氨基之间的肽键”可知;肽酶P可以催化标号3处的化学键断裂,C正确;

D;发菜属于原核生物;不含叶绿体,D错误。

故选C。6、D【分析】【分析】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协助,也不需要消耗能量,自由扩散的速率与物质的浓度差呈正相关;协助扩散需要载体协助,不需要消耗能量,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属于被动运输;主动运输可以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既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也需要消耗能量。

【详解】

A;图示中三种转运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不同;但合成的场所相同,都是核糖体,A错误;

B;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协助扩散;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主动运输,B错误;

C;红细胞吸收Fe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无氧呼吸提供能量,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细胞的能量来源与氧气含量无关,C错误;

D;若抑制水通道蛋白的活性;成熟红细胞只能通过自由扩散吸收水分,吸水速率下降,其在蒸馏水中破裂的时间会延长,D正确。

故选D。7、D【分析】【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H2O2可破坏细胞线粒体膜,释放细胞色素C(含104个氨基酸)”,说明H2O2可使线粒体膜的通透性增强;同时可知细胞色素C是蛋白质;其合成场所在核糖体。

【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细胞色素C含104个氨基酸,属于蛋白质,故细胞色素C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A正确;细胞凋亡可以发生在个体发育的整个生命历程中,如胚胎时期人尾的消失,正在发育以及发育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发生凋亡的数量的数量是惊人的,B正确;根据题意“H2O2可破坏细胞线粒体膜,释放细胞色素C”,说明细胞凋亡过程中H2O2可使线粒体膜的通透性增强;C正确;细胞色素C含104个氨基酸,故与细胞色素C合成有关的mRNA上至少含有105个(包括终止密码子)个密码子,D错误。

【点睛】

解决本题要抓住题干中关键信息“H2O2可破坏细胞线粒体膜,释放细胞色素C(含104个氨基酸)”进行分析推断。8、D【分析】【分析】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详解】

维生素D属于脂溶性维生素,根据化学中相似相容原理和题意,维生素D优先通过细胞膜,这与细胞膜中的脂质成分有关,细胞膜中主要的脂质是磷脂,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综上分析,D正确,ABC错误。故选D。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9、B:C【分析】【分析】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

(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

【详解】

A;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只能构成群落;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A错误;

B;樟树不具有生命系统层次中的系统层次;B正确;

C;一个草履虫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细胞层次和个体层次;C正确;

D;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但是其生命活动离不开生命系统,D错误。

故选BC。

【点睛】10、A:D【分析】【分析】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中特有的细胞结构为中心体,植物细胞中特有的结构为: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详解】

A;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黑藻叶肉细胞和小鼠肌肉细胞中都有的细胞器,A符合题意;

B;叶绿体、液泡是黑藻叶肉细胞含有的细胞器;BC不符合题意;

D;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车间;黑藻叶肉细胞和小鼠肌肉细胞中都有该细胞器,D符合题意。

故选AD。11、A:B:C【分析】【分析】

图1: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而后在内质网上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将粗加工后的蛋白质运至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将成熟的蛋白质运至细胞膜从而排出细胞外,整个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A是核糖体,b是内质网;d是高尔基体,c是线粒体。

图2:分泌蛋白合成分泌过程中;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与高尔基体融合,内质网膜面积减少,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与细胞膜融合,故高尔基体膜面积不变,细胞膜膜面积增加。X是内质网,Z是高尔基体,Y是细胞膜。

【详解】

A、图1是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过程的简图,研究该生理过程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同位素标记法(或同位素示踪技术),如图中用3H标记亮氨酸追踪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A正确;

B、3H—亮氨酸与其他氨基酸分子进行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场所在核糖体中;即图中a,B正确;

C;c为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中提供能量,C正确;

D、由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可知,图1中a为核糖体、b为内质网、d为高尔基体、c为线粒体,图2中X膜面积减少即X为内质网,Y膜面积增加即Y为细胞膜,Z膜面积不变即Z为高尔基体,因此图2中X、Y、Z分别与图1中b内质网;细胞膜、d高尔基体对应;D错误。

故选AB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过程以及膜结构细胞器膜面积变化,要求考生对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过程识记并理解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2、A:C:D【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图中是溶酶体形成的两条途径;途径1是由高尔基体形成囊泡,最终形成溶酶体;途径2是将胞外的溶酶体酶经过胞吞作用形成。

【详解】

A;高尔基体上的M6P受体能和溶酶体酶结合;有助于将溶酶体酶分选出来,A正确;

B;蛋白M能识别M6P;但形成囊泡的是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B错误;

C;若E酶受损会影响M6P标志的形成;进而影响溶酶体形成,使衰老细胞器不能及时清除,导致在细胞内积累,C正确;

D;据图分析可知;M6P能在胞外和溶酶体酶结合,并结合题干信息可知M6P受体可识别M6P,因此细胞膜上的M6P受体可回收分泌到细胞外的溶酶体酶,D正确。

故选ACD。

【点睛】

本题考查溶酶体的形成途径,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解读题干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13、B:D【分析】【分析】

人体内糖的组成元素一般为C;H、O;糖是人体内主要的能源物质,其中葡萄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的组成元素是C、H、O,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相同质量的糖和脂肪相比,彻底氧化分解后,脂肪释放的能量较多。生物体内糖类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而脂肪在糖供能出现障碍时才会作为能源物质被分解,而且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

【详解】

A;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肪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但是糖类和脂肪之间的转化程度是有明显差异的,脂肪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糖类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A错误;

B;脂肪是由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发生反应形成的酯;若物质X能与脂肪酸结合生成脂肪,则X代表甘油,B正确;

C;葡萄糖和脂肪的元素组成都是C、H、O;因此组成元素相同,C错误;

D;人体内葡萄糖可以转化成脂肪;长期偏爱高糖膳食的人,图示过程会加强从而导致体内脂肪积累,D正确。

故选BD。14、A:B:C【分析】【分析】

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

(1)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从而大量增殖;

(2)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详解】

A;酵母细胞在无氧条件下能进行无氧呼吸;释放少量能量,生成少量ATP,A错误;

B;酵母细胞有氧呼吸时;ADP转化为ATP的过程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进行,而酵母细胞无氧呼吸时,ADP转化为ATP的过程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B错误;

C;酵母细胞内由ADP转化为ATP时需要有机物释放的能量;C错误;

D;ADP转化为ATP需要ATP合成酶的催化;D正确。

故选ABC。

【点睛】15、A:C:D【分析】【分析】

据题图分析可知:H+从B侧运输到A侧的跨膜运输是顺浓度梯度的,不但不需要消耗能量,而且会促使和合成储存能量。

【详解】

A;叶绿体在类囊体薄膜上合成ATP;所以ATP酶复合体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A错误;

B、由题可知,ATP酶复合体能将H+搬运到膜的另一侧;并催化ATP的形成,说明膜蛋白具有运输和催化作用,B正确;

C、图中H+从B侧运输到A侧的跨膜运输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不但不需要细胞代谢提供能量,而且使和合成储存能量;C错误;

D;酶复合体存在于生物膜上;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在生物膜上进行,而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所以酶复合体只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D错误。

故选ACD。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6、略

【分析】【分析】

水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也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细胞内的水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4.5%。

【详解】

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绝大部分的水呈游离状态,可以自由流动,叫作自由水;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作结合水。

【点睛】

本题考查细胞内的水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明确相关概念,比较基础。【解析】两结合水17、略

【分析】【详解】

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氨基酸是细胞的基本组成成分,具有参与细胞结构、催化、运输、信息传递、防御等重要功能。【解析】蛋白质运输、信息传递、防御18、略

【解析】①.腺苷三磷酸②.A—P〜P〜P③.腺苷④.磷酸基团⑤.特殊的化学键⑥.转移势能⑦.挟能量1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钙离子20、略

【解析】①.不利②.正常代谢活动21、略

【分析】【详解】

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体现了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解析】降低活化能22、略

【分析】【分析】

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1、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2、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3、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由此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4、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一亮一暗的三层结构,并大胆地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是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电镜下看到的中间的亮层是脂质分子,两边的暗层是蛋白质分子,他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

5、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的实验,以及相关的其他实验证据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6;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为流动镶嵌模型大多数人所接受。

【详解】

A: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结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B: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由此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C: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一亮一暗的三层结构,并大胆地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是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电镜下看到的中间的亮层是脂质分子,两边的暗层是蛋白质分子,他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

D: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的实验,以及相关的其他实验证据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E: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为流动镶嵌模型大多数人所接受。

【点睛】

本题考查生物膜研究的前沿信息;要求考生了解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解析】膜是由脂质组成的细胞膜中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生物膜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组成的静态统一结构模型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流动镶嵌23、略

【解析】①.提物液②.酿酶24、略

【分析】【详解】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含有的细胞器。形态: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解析】①.椭球形②.球形四、判断题(共3题,共27分)25、B【分析】【分析】

ATP是腺苷三磷酸的英文缩写;结构简式:A-P~P~P(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特殊化学键,-代表普通化学键。)ATP的分子中的特殊化学键中储存着大量的能量,所以ATP被称为高能磷酸化合物。这种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在水解时,一般是远离腺苷的特殊化学键断裂,释放出大量的能量。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详解】

ATP是为细胞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的物质,即ATP是一种物质,而不是能量;所以错误。26、B【分析】【详解】

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依然可以快速转换而达到动态平衡。

故错误。27、B【分析】略五、实验题(共2题,共10分)28、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反映实验结果的柱形图为情境;考查学生对有氧呼吸过程;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等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详解】

(1)dATP的全称为三磷酸脱氧腺苷;脱氧腺苷是由脱氧核糖与腺嘌呤结合而成;ATP的全称为三磷酸腺苷,腺苷是由核糖与腺嘌呤结合而成。可见,dATP与ATP在化学组成上的差异是dATP特有脱氧核糖。

(2)分析柱形图可知:有dATP的实验组的促凋亡效果高于无dATP的对照组;细胞色素C浓度大于零的实验组的促凋亡效果高于细胞色素C浓度等于零的对照组,说明dATP和细胞色素C的存在均能促进细胞凋亡。当其它条件合适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促细胞凋亡的效果随着细胞色素C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3)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的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其过程是[H]和氧气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可见,若细胞色素C的功能是参与[H]和氧气的结合,则可判断细胞色素C分布于线粒体内膜。

(4)由于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也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可见,HIV病毒侵入机体的淋巴细胞后而导致的淋巴细胞大量死亡,这是由于不利的因素影响导致的细胞坏死,不属于细胞凋亡。

【点睛】

本题的难点在于对(2)的解答。解答的关键是以实验目的(研究了细胞色素C和dATP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为切入点,依据柱形图呈现的信息明辨自变量(dATP的有无和细胞色素C的含量)、因变量(促细胞凋亡效果)。通过比较柱形图呈现的对照组(无dATP和细胞色素C)与实验组(有dATP和细胞色素C)的促细胞凋亡效果来分析各问题情境。【解析】脱氧核糖dATP和细胞色素C细胞色素C线粒体内膜细胞编程性死亡不是(或答“否”)它是由于种种不利因素影响导致的细胞损伤和死亡29、略

【分析】【分析】

癌细胞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特征为:(1)能无限增殖;(2)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癌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细胞间黏着性降低,易于在体内扩散转移。细胞癌变后,细胞膜表面也增加了一些癌细胞特有的蛋白成分,所以可用抗原-抗体杂交的方法来鉴定细胞是否癌变。

【详解】

(1)细胞癌变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使细胞粘着性降低,但增加了一些癌细胞特有的蛋白成分,所以可用抗原-抗体杂交的方法来鉴定细胞是否癌变;

(2)实验一图可知;Mc对葡萄糖的摄取量大约是M的1.4倍,故葡萄糖摄入量增加;

(3)据实验结果可知;与不加该抑制剂的M和Mc细胞相比,M细胞明显降低,故对该抑制剂更为敏感.由于线粒体内膜发生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故该抑制剂抑制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研究者测定了乳酸在细胞培养液中的含量,发现Mc组的乳酸含量明显升高,由于乳酸是无氧呼吸产物,故可确定细胞癌变后代谢所需能量主要来自无氧呼吸;

(4)图3结果可知;癌细胞葡萄糖载体明显增多,故是通过提高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合成量来提高葡萄糖摄取量。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和细胞呼吸,意在考查考生能从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解析】一些癌细胞特有的蛋白成分(产生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物质)增加不加该抑制剂的M和Mc细胞细胞癌变后代谢所需能量主要来自无氧呼吸提高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合成量(或促进葡萄糖转运蛋白基因的转录)六、非选择题(共4题,共16分)30、略

【分析】试题分析:图示表示白细胞吞噬并消灭细菌过程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高尔基体,B表示线粒体,C表示内质网,D表示核糖体。

(1)吞噬细菌的吞噬作用属于胞吞;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结构特点。

(2)图中“小泡”内含有消化酶;因此是溶酶体,这些水解酶先在[D]核糖体合成,再经内质网运输到[A]高尔基体加工,最后由小泡运到吞噬泡内,将细菌分解,这些过程均需[B]线粒体提供能量。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