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冀教新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卷45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B.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C.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真谛.D.我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注重写身边的的真人真事,切忌不要胡编乱造.2、阅读《日历》回答问题,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有误的是()A.历史不是一种空间吗?人的一生不是一个漫长而又巨大的空间吗?一个个明天,不就像是一间间空屋子吗?(设问)B.可是当我把这一叠用过的日子扯下来,往往不忍丢掉,而把它们塞在书架的缝隙或夹在画册中间,就像从地上拾起的落叶。它们是我生命的落叶!(比喻)C.为什么我喜欢日历?因为日历具有生命感。(设问)D.为此,你每扯去一页用过的日历时,是不是觉得有点像扯掉一个生命的页码?(设问)3、找出下列字形有误的一项()A.尘埃B.至密C.繁盛D.熔化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历代的国画创作者更是不惜笔墨描绘草长莺飞的美妙春景。B.寒冬腊月,屋外一片衰草连天,大兴西瓜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却是绿意融融。C.在风雪载途的历史记忆里,只有建筑始终用最直白的语言诉说着城市文明的源远流长。D.每年暑假,有关部门都会加大对游泳池卫生的监管力度,变化一年比一年大,周而复始。5、结合语境;将下列语句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乡村,没有树的村庄是不可想象的,而一个没有鸟的村庄,那将是多么的寂寞!其实,人是乡村的主人,①______,②_______.说透了,一个村庄的组成,就是人、树、鸟的完美和谐。A.①鸟是村庄的风景②而树是点缀风景的亮色B.①树是村庄的风景②而鸟是点缀风景的亮色C.①树是村庄的风景②而人和鸟是点缀风景的亮色D.①人和鸟是村庄的风景②而树是点缀风景的亮色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6、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尼摩船长____,他的同伴在后面距离好几步跟随着我们。康塞尔和我,彼此紧挨着,好像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金属外壳交谈似的。我不再感到我的衣服、我的鞋底、我的空气箱的沉重了,也不觉得这厚厚的圆球的分量,我的脑袋在圆球中间摇来晃去,像杏仁在它的核中滚动一般。所有这些物体,在水中失去了一部分重量,即它们排开的水的重量,因此我进一步了解了________发现的这条物理学原理。我不再是一块呆立不动的物体,差不多可以说能够运动自如了。这段文字出自名著________(填作品名),作者是法国作家________(填人名)。“走在前面”属于________短语,文中画曲线句子中的“在圆球中间”充当的句子成分是________。文中横线上应填写的一位物理学家是:________7、音汉互写。
(1)心无旁wù______(2)海市shèn______楼。
(3)迸______溅(4)伫______立。8、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它的本字和意义。
①才美不外见____通____含义:____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____通____含义:________通____含义:____
③其真无马邪____通____含义:____9、《钱塘江的夜潮》作者____,中国民俗学之父、民间文艺学家、诗人、散文家、教育家。他提出了民俗学结构体系的学说,并于90年代提出了"建立中国民俗学派"等新学说,其代表作有《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上下)、《新的驿程》、《民间文艺学及其历史》、《钟敬文民俗学论集》等。他被国内外学者誉为"中国民俗学之父"在国际上享有极高声誉。10、《父母的心》的作者是____,他是____人,当代____家,他的主要作品有____________等,1968年获____文学奖。11、这首诗____与____巧妙结合,将塞外雪景写得千姿百态,气象壮阔,衬托了____之情。12、理解课文《记承天寺夜游》,默写。
①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____。
②《记承天寺夜游》中的____一句,描绘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13、综合性学习。
4月23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读书日”。为此;英才学校开展了“书香满校园”活动。请完成下面的问题。
(1)请仿照示例;为班级设计两个切实可行的活动内容。
示例:建立班级图书馆。
(一)(二)(2)“腹有诗书气自华”。写一句你喜欢的读书的名言。
(3)假如你开个书店,请你自己取一个有创意的书店名(不超过5个字)。____。
14、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语段所透露出来的信息。据《英国医学杂志》网站报道,英格兰南部伯恩茅斯糖尿病和内分泌中心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含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会使人发胖。为遏制全球日益严重的儿童肥胖问题,应严格限制他们的泡沫饮料饮用量。专家们鼓励儿童选择稀释过的果汁或者纯水为饮品,同时呼吁学校应采取措施避免儿童饮用泡沫饮料,各路明星也应停止为泡沫饮料做广告。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在全球5岁以下的儿童中,估计有1760万名超重。(不超过16个字)。评卷人得分三、文言文阅读(共7题,共14分)15、阅读《宋史•杨时传》,完成后面问题。(14分)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①,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②。于熙、元之际,河、洛③之士翕然④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⑤,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⑥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一尺矣。德望日重,四方之士不远千里从之游,号曰龟山先生。【注释】①属(zhǔ)文:写文章。②绝学:宏伟独到的学术。③河、洛:黄河与洛水,也指这两条河之间的地区。④翕(xī)然:统一或协调的样子。⑤寝门:内门。⑥游酢:字定夫,建州建阳人。程门四大弟子之一。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①河、洛之士翕然师之()②时盖年四十()③颐既觉()④侍立不去()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以师礼见颢于颍昌A.策之不以其道(《马说》)B.遂以名楼(《黄鹤楼》)C.一儿以日初远(《两小儿辩日》)D.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⑴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颖昌,相得甚欢。⑵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活板》)4.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2分)【链接】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送东阳马生序》)选文与链接材料都写到了“雪”,试分别回答写“雪”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6分)王羲之尝诣门生家,见棐几①滑净,因书之,真草②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③见一老姥④,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________。”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⑥,皆此类也。(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注释]①棐(fěi)几:用榧木做的几案。棐,通“榧”,木名。②真草:楷书、草书。③蕺(jí)山:山名,在今浙江绍兴。④老姥(mǔ):老年妇女。⑤王右军:指王羲之。⑥重:看重,推崇。1.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含义。(2分)(1)王羲之尝____门生家____(2)因书________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3.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羲之的书法“为世所重”?请简要概括。(2分)17、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螵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
①任意东西______
②从流飘荡______
③天山共色______
④争高直指______
(2)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______
A、一百许里/杂然相许
B、猿则百叫无绝/天下独绝
C、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见余;大喜曰。
D、在昼犹昏/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3)翻译下列句子。
①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文章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字总领全篇,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
B;通过写景;作者表达出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厌恶的情感。
C;本文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鲜明、强烈。
D;该文与《答谢中书书》;可谓一去一往,一唱一和,都是书札中的精品,亦是写景文的佳作,共同表达出与知音共赏美景,传情达意的高雅志趣。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文章在总写中,用“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______的情态。在分写“异水”时,用“______”一句夸张地表现了江水极深、极清的特点。在分写“奇山”时,通过泉响、鸟鸣、蝉转、猿叫,反衬了山的______的特点。之后,通过“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的抒情短论,表现了作者______的思想。最后,文章别具匠心地描绘了山中的又一奇景,突出了树多的特点,与前文______一句相照应。18、【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①,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十许丈,其石采色形容②,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③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④,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⑤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於千古矣。”【注释】①纡曲:即曲折。②形容:状态;样子。③书记:书本记载。④戒:劝告。⑤跻:临:(1)解释下面加下划线词的意思略无____处绝壁____十许丈(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19、[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节选自《桃花源记》)
[乙]房玄龄①奏:“阅②府库甲兵;远胜隋世。”上③曰:“甲兵武备,诚不可缺;然炀帝④甲兵岂不足邪!卒亡天下。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⑤安,此乃朕之甲兵也。”(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房玄龄:唐太宗时任宰相。②阅:查看。③上:指唐太宗。④炀帝:指隋炀帝。⑤乂(yì):安定。(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
(1)便____还家()(2)率妻子邑人来此____()
(3)____不可缺()(4)____亡天下()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3)甲乙两文都传达着怎样的愿望?如何实现这一愿望呢?选一个角度具体说说你从古文学习中获得的启示。20、阅读《桃花源记(节选)》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_____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______③便要还家______④咸来问讯_____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文中写到“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请说说村中人为何“皆叹惋”?
(4)写出文中体现“村中人”热情好客的句子。
①______②______
(5)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哪些特点?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社会?2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9分)。放鹤亭记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①。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②其所如③,或立于陂田④,或翔于云表;暮则傃⑤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日:“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日:“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日:‘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欣然而笑日:“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注释】①扉:门。②纵:任凭。③如:到、往。④陂(bēi)田:水田。⑤傃(sù):沿着。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3分)(1)明年________(2)晦明(3)名________2.翻译文言句子。(4分)(1)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古代文人墨客们在仕途失意后大都消极避世、寄情山水,但仍怀济世安民、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欧阳修被贬滁州“醉能同其乐”,范仲淹降职邓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此文是诗人谪贬徐州时所作,全文在说隐居的好,但还是流露了作者积极出世的人生态度。那么,你认为文中哪个句子说明了这一点?请找出相关语句来。(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四、综合题(共4题,共20分)22、用现代汉语翻泽下面的句子。(1)、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2)、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3)、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4)、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23、阅读理解。
就义诗。
杨超①
满天风雪满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
留得子胥豪气在;三年归报楚王仇!
【注释】①杨超(1904——1927):江西德安人。1925年在北京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由党派回江西担任中共江西省委委员,后赴德安担任中共县委书记。1927年4月蒋介石背叛革命,杨超同志曾经转往南昌、武昌、河南等地工作;10月,党任命他为特派员再回江西,不幸在九江被特务逮捕。1927年12月27日在南昌市德胜门外下沙窝牺牲。(1)、第一句的环境描写有什么特点?起到了什么效果?(2)、第二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4、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回答下题。
新华网重庆11月1日电(记者姚刚)经过近4天的实地测试,由重庆邮电大学自主设计并制造的机器人“行者一号”仅消耗0.8度电,实现了54小时持续行走,34万步134.03公里的行走,超过美国Cornell大学的机器人Ranger创下的0.5度电持续行走30小时65公里的世界纪录。这一纪录得到了英国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官方认证。
2014年11月;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李清都带领自己的团队开始研制“行者一号”步行机器人硬件平台,2015年1月研制出第一台样机。随着不断的改进,“行者一号”步行越来越稳定,距离越来越长。
“这次打破持续行走里程吉尼斯世界纪录,标志着行走机器人向实际应用迈出了巨大的一步。”李清都说,现在很多机器人只是处在展示阶段,如果把我们这个技术用在现在这些机器人上,就有可能提高他们的运输效率、续航时间,甚至包括在可靠性上能有所改进。(1)、给上述新闻加一个标题。(2)、机器人可以在许多方面替代人类的工作,请大胆设想一下未来机器人代替人类工作的一个场景。25、题目:我终于战胜了每位同学自身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弱点,如胆怯、自卑、懒惰、粗心、、、、、、请结合你的实际选择一个方面,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600字;(2)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评卷人得分五、多选题(共4题,共16分)26、下列语句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A.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想着脚步声。B.这一问题的答案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C.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D.十几个少年也大悟,立刻蹿掇起来。27、宴词①王之涣长堤春水绿悠悠,畎②入漳河一道流。莫听声声催去棹③,桃溪浅处不胜④舟。【注释】①宴词:宴会上所作。②畎(quǎn):田间小沟。③催去棹(zhào):催促船儿离开。棹,长的船桨。④胜:承受。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这首写于宴席上的五绝所展示的,正是一幅色调清丽明快的水彩画,然而,它的主题却是“离愁”。B.春天万象复苏,生机盎然,可是诗人看到的却是碧澄的河水“悠悠”地流去了。诗人从首句起就试着撩拨读者联想的心弦,一个“绿”字点明“春水”特色。C.次句“畎入漳河一道流”,诗人扩大视野,寓情于景,以景抒情,仍以春景唤起人们联想。E.三、四句,尽管添愁助恨的棹声紧紧催促,还是不要去理睬它吧!要不然越来越多的离愁别恨一齐载到船上,船儿就会渐渐过“重”,就怕这桃花溪太浅,载不动这满船的离愁啊!诗人以“莫听”这样劝慰的口吻,将许多难以言传的情感蕴含于内,情致委婉动人。E.三、四句,尽管添愁助恨的棹声紧紧催促,还是不要去理睬它吧!要不然越来越多的离愁别恨一齐载到船上,船儿就会渐渐过“重”,就怕这桃花溪太浅,载不动这满船的离愁啊!诗人以“莫听”这样劝慰的口吻,将许多难以言传的情感蕴含于内,情致委婉动人。28、阅读《日历》回答问题,作者喜欢日历的原因有哪些()A.日历让作者感受到明天的希望B.日历让作者思考如何珍惜时间C.日历让作者感知到生命的意义。(意思对即可)D.日历让人记住昨天29、____一条高低曲折的长廊,中间用同样一条高低曲折的花墙隔起来,就形成了内外两道长廊,这便是复廊。____沧浪亭整个园子,就环抱在这个长长的优美的复廊里。____复廊的外廊,紧贴园外的碧水河塘。你从外廊走,仿佛你并不在园里,而是在园外青葱翠色的田郊野外漫步。____但是,转过脸,你从花墙向里面看,却隐隐地看到____,另有一番风味。____如果从内廊走,你可以尽情欣赏园内那些亭台、假山、芭蕉掩映的小榭,飞檐凌空的厅屋等建筑艺术。____但转过脸,从花墙透窗外,园外的风光却又飞快地进入你的眼帘。____。
“园内树影婆娑,古亭傲立,绿竹红花,随风摇曳”“这复廊真有说不尽的奇妙处”各运用的表达方式是[]A.叙述B.描写C.议论D.抒情评卷人得分六、写作题(共1题,共6分)30、掌声,生活中一个美丽而动听的名词。它可以表达肯定和赞美,也可以表达尊重和鼓励。你在舞台上精彩的表演感染了我,我把掌声送给你!你在平凡岗位上的辛勤耕耘打动了我,我把掌声送给你!你在逆境中拼搏的精神震撼了我,我把掌声送给你!你可以是个人或集体,可以是非凡人士或普通人物,还可以是身边的亲人或朋友请以“我把掌声送给你”为题目写一篇作文,可以讲述你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实感受;也可以阐明你的思想观点。要求:(1)自定角度作文;(2)除诗歌外,文体自选;(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4)不少于600字。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B【分析】本题考查病句修改能力。A句在“提高”前加“能否”一词,以跟前面照应;C句成分残缺,没有主语;D句“切忌”和“不要”构成肯定,所以要去掉其中的任一个,才符合句子的意思。【解析】B2、D【分析】【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修辞手法的种类很多;内容博杂。但中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修辞手法共有八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做题时对要求掌握的修辞,要熟记其定义,要理解其要点。知道了这些,回答这道题就不难了。
【解答】
D是反问句。故D理解有误。
ABC理解正确。
故选D。
【解析】D3、B【分析】本题考查错别字的辨析能力。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字词意思辨析判断。【解析】ACD项,正确;B项,有误,“至密”的“至”应为“致”。故选:B。4、D【分析】A.正确。
B.正确。
C.正确。
D.“周而复始”指绕完一圈又从头开始。用于形容不断循环的规律。一般作谓语。此处用来形容“变化”不妥。
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成语的使用是考查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一个重要题型。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要做好该类题,平时的积累是离不开的。在出题时尤其是词义正确,而感情色彩不合乎题意的更应该注意。【解析】D5、B【分析】读填空处的前后句;从“一个村庄的组成,就是人;树、鸟的完美和谐.”一句辨析,填空处的“事物顺序”为人、树、鸟.这样可确定为B项.
故选:B
此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解答此题要结合具体语境;具体文意辨析作答.
解答此题,要结合文意辨析.【解析】B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6、略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知识、短语类型和句子成分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应注重积累。对于课本推荐的名著,要识记其相关的作者作品介绍,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主要的故事情节等都要烂熟于心。还要能识记、区分常见的短语类型,并能正确划分句子的成分。本段文字出自《海底两万里》,作者是法国的凡尔纳,“走在前面”是后补短语,“在圆球中间”是句子的状语。【解析】《海底两万里》凡尔纳后补状语阿基米德。
7、略
【分析】(1)“心无旁wù”应为“心无旁骛”;
(2)“海市shèn楼”应为“海市蜃楼”;
(3)“迸溅”的“迸”应读“bèng”;
(4)“伫立”的“伫”应读“zhù”.
答案:(1)骛(2)蜃(3)bèng(4)zhù
本题考查重点词的读音和书写;解答时要根据所写填写完成.
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对生字词进行积累,做到多练习.【解析】骛;蜃;bèng;zhù8、见现显露(或表现)材才才能食饲喂邪耶吗,表疑问【分析】【分析】比较各句中字词的本义与语境义;找到意义的不同,根据形;音的相似或相同点来判断,如“见”本义为看见,而在句中应该是“显现”的意思,两字读间相近,故“见”是“现”的通假字。
【点评】古文中的通假字,指或形或音相同相近的字通用,所以判断通假字可从“形”或“音”两方面来辨析判断,课文注释中注明的通假字学习时要加强记忆。9、钟敬文【分析】【分析】背诵默写一定的文学常识。
【点评】主要考查对文学常识等考点的掌握。10、川端康成日本小说《伊豆的舞女》《雪国》《千羽鹤》诺贝尔【分析】【分析】根据知识积累直接填答即可;注意不要填写错误,作品名要用书名号。
【点评】文学常识判断的知识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11、咏雪送别惜别【分析】【分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诗中两大内容,一是写景,二是写事,两者由“情”相系。根据题中“塞外雪景写得千姿百态,气象壮阔”即可了解写了什么景,根据最后一句即可了解表达了什么“情”,概括填答。
【点评】填空题要根据题目的陈述内容来考虑填答。本题前两空如果填“写景”“叙事”也是可以的的,但最好答出具体的内容,所以填“咏雪”“送别”是最好的。12、月色入户,无与为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分析】【分析】填写名句漏填和错填均不得分;学生填写时应重点突破“藻”“荇”等这些重点字词的书写。
【点评】古诗文名句填写一般有三种样式:直接填写考查了突破书写障碍字的能力,理解填写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类别积累更考查了学生积累的灵活性和选择性。13、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性学习能力。(1)此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式的能力。解题的一般步骤是:1.审题:(1)审主旨内容;(2)审用词和句式结构;(3)审修辞手法。2.组句:根据句式一致的原则,运用恰当的词语把宣传的主题表达出来。3.验证:和原句式、修辞是否一致,是否符合主题。围绕“母亲节”这样一个主题,仿照句式,可以写:举办读书报告会,举行朗诵比赛等。(2)本题考查学生知识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解答这类问题时,要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和题目要求来写。本题要求写出你喜欢的一则读书名言,这句名言要体现出:“读书”这一主题,所以可写程端礼的名言“劳于读书,逸于作文”。(3)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名称的能力。解答这类问题时,要结合材料主题并结合自己的审美观点。可以给书店起名为:阳光书店。【解析】(1)举办读书报告会,举行朗诵比赛等。(2)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程端礼(3)阳光书店14、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压缩句子要能抓住文段的中心意思;如本段就是谈儿童饮食的问题;然后要抓抓住文段的观点,如本段作者的观点就是泡沫饮料是有危害的。将二者结合便可得出答案。
【解析】“儿童远离泡沫饮料可预防肥胖”或“儿童饮泡沫饮料过多会发胖”三、文言文阅读(共7题,共14分)15、略
【分析】1.1】试题分析:文言实虚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虚词要能辨出一词多义;实词,要识记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用法。如,虚词“以”的用法;实词“师”的意动用法。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学生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并能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思含义来划分句子节奏。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比如句子的“主—谓宾”有时还要注意一些特殊的用法。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3.3】试题分析:要想理解文中的句子,就要留心句中的关键性词语,弄明白句中有关词语的指代义,把握句子间的关系,看是否有活用现象,明确使用的文言句式等。所谓“翻译句子:就是能将文言句子译成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白话文,做到文从字顺,规范简明,通顺畅达。此处注意“相”“具”等重点词的理解。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4.4】试题分析:这里学生应理解环境描写对文章中心表达的作用。选文写“雪”突出了侍立时间之长,天气之冷,从而充分表现了杨时对老师的尊敬和求学的虚心真诚。《送东阳马生序》中写雪则表现了求学的艰难和求学的决心。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解析】【答案】1.(1)(4分)①以为师,师从,拜某人为师②大概,大约③已经,以后④离开(2)(2分)B2.(2分)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3.(4分)(1)杨时当时被调动官职,但他没有前去赴任,而是到洛阳以师礼拜见程颢,相处非常愉悦。(2)这一块板印刷刚刚印完,那第二板已经准备好了。4.(2分)选文写“时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一尺矣”,突出了侍立时间之长,天气之冷,从而充分表现了杨时对老师的尊敬和求学的虚心真诚。(1分)链接材料:表现了求学的艰难和求学的决心。(1分)16、略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理解词语意思的时候,除了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有时还要注意一些词语的特殊用法。2.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除了要注意“但、书、以”等重点词语,有时还要补充出省略的成份,同时还要注意整个句子的流畅性。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门生惊懊者累日”“人竞买之”来概括即可。【解析】【答案】1.(1)到(4)代词,代几案2.(你)只要说这是王右军书写的,用(它)(可以)卖一百钱。3.王羲之写在棐几上的字被门生之父误刮去之后,“门生惊懊者累日”;在老姥卖的扇子上题字后,“姥如其言”,因此“人竞买之”。17、略
【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①句意为:随意的向东或向西漂流.任意:任凭;听凭;
②句意为:随着江流漂荡.从流:随着(跟随)水流;
③句意为: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共色:同样的颜色;
④句意为: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争高:争着向高处;
(2)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意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A;前句意:一百多里;许:多;左右;/后句意:大家纷纷表示同意;许:同意.
B;前句意: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绝:停;/后句意:天下独一无二.绝:仅有.
C;前句意: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见:看见;/后句意:看见我,高兴地说.见:看见.
D;前句意: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犹:像;/后句意:神龟即使长寿,也有死的时候;犹:也.
故选C.
(3)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句中的重点词有;负:凭依;势:地势;竞:争着;上:向上;轩邈:向高处和远处.句子翻译为:(那些山)凭依(高峻的)地势竞相向上;(好像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延伸.
②句中的重点词有:经纶:筹划;治理;世务:政务;窥:看;反:通“返”.句子翻译为:(那些)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优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D项;《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山水小品,是吴均写给好友朱元思的信中的一个片段.《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两者并非一去一往,一唱一和,而是写给不同的对象.两篇文章都写出了作者陶醉于大自然的闲适随意的心情,不过《与朱元思书》还表达了鄙弃名利的思想感情.选项表述不正确.
故选D.
(5)本题考查文本内容与作者情感;主旨的理解.本题是一道填空是;根据题干中的要求分析理解,填写恰当的内容即可.
文章用“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从容出游,怡然自得的情态;分写“异水”时,用“千丈见底”一句夸张地表现了江水极深;极清的特点.在分写“奇山”时,通过泉响、鸟鸣、蝉转、猿叫,反衬了山的幽静的特点.之后,通过“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的抒情短论,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最后,文章别具匠心地描绘了山中的又一奇景,突出了树多的特点,与前文的皆生寒树一句相照应.
答案:
(1)①任凭;听凭;②随着(跟随)水流;③同样的颜色;④争着向高处。
(2)C
(3)①(那些山)凭依(高峻的)地势竞相向上;(好像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延伸(“轩邈”-“高处,远处”(1分);句意1分)②(那些)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优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经纶”-“治理”(1分);句意1分)
(4)D
(5)从容出游;怡然自得(或:舒畅自如,游兴极浓等)千丈见底幽静(或:寂静;静等)鄙弃名利(或:淡泊功名、淡泊人生等)皆生寒树。
译文:
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的向东或向西漂流.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的.
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密而绿的树,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悦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文中古今异义字:
①许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左右.例句: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今义:或许;应允,赞许等.
②经纶古义:筹划;治理.例句:经纶世务者.
今义:整理过的蚕丝;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
③戾古义:至.例句:鸢飞戾天者.
今义:罪恶.
④穷:古义:穷尽.例句:蝉则千转不穷.
今义:贫穷.
⑤奔:古义:本文指飞奔的马.例句:猛浪若奔.
今义:奔跑。
⑥窥:古义:看;观察,侦探.例句:窥谷忘反.
今义: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解析】任凭,听凭;随着水流;同样的颜色;争着向高处;C;D;从容出游,怡然自得;千丈见底;幽静;鄙弃名利;皆生寒树18、略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要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不仅要靠平时的积累,还要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学习时一要熟读强记,二要用心关注古文中词语在用法上的变化,比如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注意本题中“阙”通“缺”,中断的意思。
此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翻译。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语境,做到句不离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要完整,注意句子中省略内容,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注意“践跻”、“既”的正确翻译。【解析】【小题1】阙:通“缺”,中断。或:有的。【小题2】等到我来实地登临这地方,一到那里,感到特别欣喜,才相信耳闻不如亲眼所见。19、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积累。实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动词的使动用法、通假字等,尽量做到翻译准确、恰当。本题注意“要”“绝境”“卒”的解释。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句子翻译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翻译时必须注意重点字词:“乃”“无论”“公”“甲兵”等,特别注意省略句翻译时一定要将成分补充完整。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解答这类题要在对全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对问题做出正确回答,答题要有自己个性化的观点。通读全文,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可回答为:我觉得为官者亲历亲为、廉政爱民可以使百姓安居乐业。
【解析】【小题1】(1)同“邀”,邀请
(2)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3)确实。
(4)终于【小题2】(1)竟然不知道有个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2)如果你们尽心竭力,使老百姓安定,这是我的武器装备(或盔甲兵器)。【小题3】示例:我觉得为官者亲历亲为、廉政爱民可以使百姓安居乐业。
20、略
【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和竹子一类的东西.属,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可以互相听到鸡叫和狗叫的声音.交通,交错相通.
就邀请他回到家里.要;通邀,邀请.
都来打听消息.咸;都.
(2)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翻译句子的语气句式必须与原句保持一致.
注意“乃”指竟然;“无论”指更不用说.故翻译为:(村中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至于)魏;晋两朝就更不用说了.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的理解分析.文中渔人进入桃源后;“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通过文中以上语句,可以看出,桃源人先祖为躲避战乱来到此地,对外面朝代更替一无所知,所以当渔人告知他们外界情形时“皆叹惋””,另外,学生分析桃花源人叹惋的原因时,还要与文中桃花源内幸福和谐的生活相结合,这种生活是外界所没有的.即:叹惋桃花源外面的世界变化之大,叹惋外面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叹惋外面的人们一直过着痛苦生活.
(4)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阅读全文,了解内容,找出“村中人”热情好客的句子即可.这一题难度不大,很容易就可找出原句.
(5)本题考查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体悟作者寄予文中的情感和理想,要围绕“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们的生活,社会风尚”回答;或围绕“美丽富足;和平安宁、自由快乐、尊老爱幼、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回答也可.通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语句描绘了一个环境优美,物产富饶,和平安宁,人们安居乐业,幸福快乐的“世外桃源”.通过“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的语句描绘了一个民风淳朴的“世外桃源”.然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这种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只能是存在于作者的理想之中.这种社会理想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愿望和人民的美好意愿,表现了人民对和平美好生活的渴望,也批判了当前的社会现实.
据此分析可作答.
答案:
(1)类;交错相通;通邀;邀请;都。
(2)(村中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至于)魏;晋两朝就更不用说了.
(3)叹惋桃花源外面的世界变化之大;叹惋外面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叹惋外面的人们一直过着痛苦生活.
(4)①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5)作者在文中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那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自由安乐,彼此和睦相处.这是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陶渊明的社会及政治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意愿.“桃花源”是个虚构的理想社会,既反映了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这在当时阶级社会中只是一种不能实现的空想,又是作者隐逸、逃避现实的思想反映.
译文: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挨着的)就是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亮.(渔人)就丢下小船,从洞口进去.刚开始洞里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走,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外面的人.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
(桃源中的人)看见渔人;竟大为惊讶,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他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来款待他).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人隔绝了.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渔人为他们详细地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那些人听罢都感叹惋惜.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和饭菜来款待他.渔人住了几天,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说.
(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作了标记.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寻找先前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找到原来的路.
文言实词“足”的用法:
①脚.非利足也(《劝学》)
②值得.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③满足.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十思疏》)
④足够.当是时也,余之力尚足以入(《游褒禅山记》)【解析】类;交错相通;通邀,邀请.;都;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21、略
【分析】1.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或根据学过的文言文词语解释考虑。“明年”这个词在《岳阳楼记》中“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出现,课下有注释“第二年”,结合本文的意思,这两处的明年意义相同;“晦明”“名”这两个词在《醉翁亭记》中出现过,结合本文的语境,这两个词的解释与《醉翁亭记》中的词语解释是相同的。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这两个句子中应注意的词语有“雪”译为动词“下雪”,“一”为副词“都”。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3.试题分析:这是苏轼被贬徐州时的作品,虽然作者写了隐逸者信然自适的生活图景和不为时事所囿的自由心境,表现作者对隐居之乐的神往。作者主要着笔于“鹤”,借鹤的“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表现山人超尘脱俗之姿。但作者最后却说“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回来啊,西山不可以久留)”,这样的生活作者却认为不可久留,体现了其积极出世的人生态度,这也是苏轼一贯的人生态度。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解析】【答案】1.(1)第二年(2)昏暗和明朗(3)给命名2.(1)春天夏天相接替的日子里,荒草树木连着天边;秋天冬天下雪的晚上,千里之内完全是同样的银色世界。(意思对即可)(2)山人养了两只鹤,非常驯服而且善于飞翔。3.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四、综合题(共4题,共20分)22、略
【分析】【分析】文言句子;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字字落实,准确理解关键字词,翻译后疏通语句。比如方:(1)微润:微微湿润。鹄:天鹅。(2)泉而茗(míng)者,罍(léi)而歌者,红装而蹇(jiǎn)者:汲泉水煮茶喝的,端着酒杯唱歌的,穿着艳装骑驴的。茗,茶。罍,酒杯。蹇,这里指驴。泉;茗、罍、蹇都是名词作动词用。泉,用泉水煮。茗,煮茶。罍,端着酒杯。蹇,骑驴。(3)曝(pù)沙之鸟,呷(xiā)浪之鳞: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浮到水面戏水的鱼。呷,吸,这里用其引申义。鳞,代鱼。毛羽鳞鬣:毛,指虎狼兽类;羽,指鸟类;鳞,指鱼类和爬行动物;鬣,指马一类动物。合起来,泛指一切动物。(4)未始无春:未尝没有春天。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最后根据上下疏通句子。【解析】1、河提两岸生长着高大的柳树,肥沃的土地微微湿润,方言望去是一片空旷开阔的景象,我(感觉到自己)好像是从笼中飞出去的天鹅。2、汲泉煮茶喝的,端着酒杯唱歌的,身着艳妆骑驴的,也时时能见到。3、凡是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儿、浮到水面戏水的鱼都是一副悠闲自在的样子,一切动物身上都散发着喜悦的气息。4、(我这)才知道郊外未尝没有春天,知识居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罢了。23、略
【分析】【分析】(1)把“愁”比作满天的风雪,极言愁之多。“何须”是不需要怕,写出革命者就义的悲壮。(2)革命何须怕断头?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革命就不怕杀头。
【点评】(1)根据景物描写体会人物心情。一切景语皆情语。(2)反问句与肯定句意思一样,语气要强烈许多。【解析】1、悲壮寥廓。为悲壮和从容的就义作铺垫和渲染。2、反问。更强烈坚定地表达了作者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24、略
【分析】【分析】(1)阅读第一段文字,抓住关键信息“机器人‘行者一号’”“世界吉尼斯记录”,拟题标题即可。(2)根据机器人的特点,想像一个场景,说明机器人所发挥的作用。【解析】1、中国机器人打破持续行走里程吉尼斯世界纪录2、示例:一化学工厂发生熊熊大火,机器人进入火海,掐灭火源,抢救人员物资。冰天雪地边境上,机器人进行巡逻。25、略
【分析】试题分析:“战胜”的对象指负面的东西:困难、挫折、恐惧、自我等,这是一般的思路。如果想突破,可以填“自己”“对手”,用具体的事例叙述自己是如何“战胜”的,从中表现自己的“自信”“努力”。“终于”一词含有“艰难”之义,所以要把过程写曲折些,写生动些。考点: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解析】【答案】例文:我终于战胜了自己空气死气沉沉的,打开的窗子透不进来一丝风。考场上,我如坐针毡。面对最后一道政治题,我束手无策,我那近乎麻木的大脑没有一点思路。看着考卷上的“开阔地”,我心里感到一阵慌乱。周围好静呀!只能听到“沙沙沙”的答卷。我真羡慕那些同学,他们写得那样流利!监考老师背靠着椅子闭上了眼。前面一个同学把手伸向了桌内,慌张地翻着课本我这时浑身燥热,能听到心跳的声音。我敢说,哪怕只是看一眼课本,也能唤醒我的回忆,使我摆脱目前的困境。我眼睛盯着老师,手也不由自主地伸向桌内,已经摸到书了,这时,监考老师突然睁开眼睛,我赶紧缩回手,心差一点没蹦出来。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努力使自己镇静下来,集中精力从头检查起试卷来,可那道难题仍像鬼影一样缠着我的心。前几门考得不太理想,政治一向是我的强科,就指望它拿分了。这科如果考砸了,总成绩可就完了。想到这里,我又有了偷看的念头,同时在心里原谅自己:就这一次,下不为例,今后我一定好好复习。当我的手又一次触到课本时,我突然发现我的好朋友小萌正在朝我看。顿时。我浑身冒出了冷汗。我看到了他那惊愕的眼神!我忽然感到我的所作所为是多么可怕,我这是可耻的作弊行为!如果事情被揭穿,老师、同学们会怎样看我更重要的是我将失去诚实的品德。想到这里,我赶紧缩回手,闭上眼睛,努力使自己狂跳的心平静下来,然后又集中精力思考起来起风了,窗外的白杨发出轻轻的“刷刷”声,那微风就像一双柔软的手,拂去了我心头的灰尘,我顿时感到一阵轻松。我的思路渐渐清晰起来,慢慢的,这道题居然被我答出了一大半。走出考场,我如释重负。我第一次不为失去几分而感到懊丧,分数在我眼里第一次变得不那么重要。因为还有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我没有失去,我终于战胜了自己!五、多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金融帮扶框架协议书
- 律师委托代理协议包干
- 2025版个人独资企业股权置换及转让合同范本2篇
- 2025版二手房买卖退房条件协议书
- 2025-2030全球液体金合欢烯橡胶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变频用移相变压器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国防轻型战术车辆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高性能碳纤维材料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食堂炊事员聘用协议范本
- 2025年度个人自有房产租赁转租委托协议3篇
- 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第一二册语境记单词清单
- 政府机关保洁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HIV感染者合并慢性肾病的治疗指南
- 诊所抗菌药物管理制度
- 招标监督报告
- 项目立项申请书
- 干部职工文明守则和行为规范(完整版)
- 世界古代史-对接选择性必修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 格式塔心理学与文艺心理学
- (汽车制造论文)机器人在汽车制造中应用
- 食管癌护理查房2035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