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教版选择性必修1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乙醛酸(OHC—COOH)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高硅铸铁为惰性电极材料,用恒电势电解NaBr溶液间接氧化乙二醛(OHC—CHO)制备乙醛酸,反应方程式为OHC-CHO+Br2+H2O→OHC-COOH+2HBr;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极b为负极,高硅铸铁不损耗B.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Br--2e-=Br2C.左室电解质溶液中n(Br-)保持不变D.电解过程中,右室溶液pH升高2、三氧化二镍()可用于制造高能电池,其电解法制备过程如下:用NaOH调节溶液的pH至7.5,加入适量的硫酸钠后进行电解。电解过程中产生的在弱碱性条件下生成把二价镍氧化为三价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铁作阳极材料B.电解过程中阳极附近溶液的pH升高C.阴极电极反应式为D.1mol二价镍全部转化为三价镍时,外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3、我国科学家为提高多环芳香化合物的合成产率;提出了一种广泛适用的模块化方法,过程如图(每一步反应都无法彻底进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Ⅳa位置的C—H键被活化B.2a的引入提高了过程B的反应限度C.Pd0Ln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该合成路线的原子利用率为100%4、下列事实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向饱和的胆矾溶液中加入一些无水硫酸铜粉末,很快有较多量的蓝色晶体形成B.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C.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D.工业上生产氨气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氮气以提高氢气的利用率5、时,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的盐酸与的溶液混合后:B.0.1mol/L的NaHS溶液中:C.100mL1.0mol/L的溶液和100mL2.0mol/L的HNO3溶液混合后(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D.0.1mol/L的HCN溶液和0.1mol/L的NaCN溶液等体积混合后6、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①NH4Cl②(NH4)2Fe(SO4)2③(NH4)2SO4④CH3COONH4⑤NH4Al(SO4)2中,c()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②③①⑤④B.②③⑤①④C.⑤④①③②D.②③①④⑤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298K时,反应2Mg(s)+CO2(g)=C(s)+2MgO(s)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B.表示硫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S(s)+O2(g)=SO3(g)ΔH=-315kJ/molC.在硫酸钡悬浊液中加入足量饱和Na2CO3溶液处理,向所得沉淀中加入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Ksp(BaSO4)>Ksp(BaCO3)D.常温下,pH均为5的盐酸与氯化铵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8、下列对化学反应预测不正确的是。
。选项。
化学方程式。
已知条件。
预测。
A
W(s)+G(g)=2Q(g)
任何温度都自发进行。
ΔH<0
B
4M(s)+N(g)+2W(l)=4Q(s)
常温下自发进行。
ΔH>0
B
3C(s)+CaO(s)=CaC2(s)+CO(g)
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
ΔH>0
D
2NO(g)+O2(g)=2NO2(g)
常温下能够自发进行。
ΔH<0
A.AB.BC.CD.D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9、磷酸铁锂电池应用广泛。该锂电池将锂嵌入碳材料,含Li+导电固体为电解质,电池反应为:LixC6+Li(1-x)FePO4LiFePO4+6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Li(1-x)FePO4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充电过程中,Li+由阴极区移向阳极区C.充电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反应为:LiFePO4–xe-→xLi++Li(1-x)FePO4D.放电时,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移向正极,再经电解质移向负极10、由羟基丁酸(液态)生成丁内酯(液态)的反应如下:HOCH2CH2CH2COOH+H2O,在溶液中羟基丁酸的初始浓度为随着反应的进行,测得丁内酯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所示(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50801001201600.0500.0710.0810.0900.1040.132
A.在内,以丁内酯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B.在时,羟基丁酸的转化率约为C.在生成的丁内酯与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为加快羟基丁酸的反应速率,可以加入适当升温或加压11、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t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反应时间/minn(SO2)/moln(O2)/mol00.100.060t10.012t20.016
A.反应在0~t1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SO3)=mol/(L·min)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10molSO3和0.010molO2,达到平衡时,n(SO2)=0.012mol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SO2)=0.0070mol·L-1,则反应的ΔH>0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012molSO2、0.010molO2和0.088molSO3,则反应达到平衡前:v(逆)>v(正)12、知:CH4(g)+2H2S(g)⇌CS2(g)+4H2(g)。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1molCH4和0.2molH2S;测得平衡时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ΔH<0B.X点CH4的转化率为20%C.X点与Y点容器内压强比为51∶55D.维持Z点温度,向容器中再充入CH4、H2S、CS2、H2各0.1mol时v(正)<v(逆)13、根据下列图示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图甲表示1mLpH=2某一元酸溶液加水稀释时,pH随溶液总体积的变化曲线,说明该酸是强酸B.图乙表示恒容密闭容器中其他条件相同时改变温度,反应CO2(g)+3H2(g)CH3OH(g)+H2O(g)中n(CH3OH)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说明反应平衡常数KⅠ>KⅡC.图丙表示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lgc(H+)、-lgc(OH-)变化曲线,说明T1<T2D.图丁表示1molH2和0.5molO2反应生成1molH2O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说明H2的燃烧热是241.8kJ·mol-114、25℃时,向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的溶液,溶液的随加入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点时,B.Y点时,C.的水解平衡常数D.水的电离程度: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5、在恒温2L密闭容器中通入气体X并发生反应:2X(g)Y(g)ΔH<0;X的物质的量n(x)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图中两曲线分别代表有无催化剂的情形)
(1)下列措施不能提高反应速率的是____。
A升高温度B加入适量XC增大压强D及时分离出Y
(2)反应从开始到a点的平均反应速率可表示为v(Y)=_____,X的转化率为____;
(3)____线表示使用催化剂的情形(填“实”或“虚”);
(4)图中c点对应的速率关系是(正)____(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反应进行到a点时放出的热量_______反应进行到b点时放出的热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6、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O4(g)⇌2NO2(g)ΔH>0;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该温度下,若温度升高,K值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平衡后容器内气体颜色____。
(2)a、b、c、d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是_____点。曲ac表示N2O4浓度的变化情况,从起点开始首次达到平衡时,以N2O4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其转化率为_______。
(3)25min时,加入了_____(填加入物质的化学式);使平衡发生了移动。
(4)d点对应NO2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8mol·L-1。
(5)a点,V正______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7、(1)25℃时,浓度均为0.10mol•L﹣1的氨水和NH4Cl溶液。
①NH4Cl溶液显________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若加入少量的氨水,使溶液中c(NH4+)=c(Cl-),则溶液的pH________7(填“>”;“<”或“=”).
②氨水显碱性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向氨水中加入NH4Cl固体,氨水的电离程度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溶液的pH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下列事实中,能说明NH3·H2O弱碱的有________
①0.1mol·L-1NH3·H2O溶液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
②0.1mol·L-1NH4Cl溶液呈酸性。
③0.1mol·L-1NH3·H2O溶液的导电能力比0.1mol·L-1NaOH溶液弱。
④等体积的0.1mol·L-1NH3·HO溶液与0.1mol·L-1HCl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A.①②③B.②③C.②④D.③④18、目前汽车上使用的铅蓄电池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铅蓄电池的负极是___________,铅蓄电池的正极是___________。
(2)铅蓄电池的总反应式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则负极发生_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由___________生成___________;正极发生_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由___________生成___________。
(3)电解质溶液是H2SO4,那么在铅蓄电池中H+向___________(填“正”或“负”)极移动,向___________(填“正”或“负”)极移动。19、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装置的名称:A池为________,B池为________。
(2)锌极为__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铜极为__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墨棒C1为__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墨棒C2附近发生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某温度时,ⅥA元素单质与H2反应生成气态H2X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H2(g)+O2(g)=H2O(g)ΔH=-242kJ•mol-1
②H2(g)+S(g)=H2S(g)ΔH=-20kJ•mol-1
③H2(g)+Se(g)⇌H2Se(g)ΔH=+81kJ•mol-1
请回答:
(1)上述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
(2)2gH2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
(3)请写出O2与H2S反应生成S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根据下图写出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加入催化剂该反应的反应热H是否发生了改变___________(填“是”或“否”)。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4题,共8分)21、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与ΔH成正比。____A.正确B.错误22、1mol硫酸与1molBa(OH)2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_____23、常温下,pH=11的CH3COONa溶液与pH=3的CH3COOH溶液,水的电离程度相同。(_______)A.正确B.错误24、如果c(H+)≠c(OH-),则溶液一定呈一定的酸碱性。(_______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五、计算题(共3题,共24分)25、在一定温度下,将2molA和2molB两种气体相混合于体积为2L的某密闭容器中(容积不变),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ΔH<0,2min末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变),生成了0.8molD,并测得C的浓度为0.4mol·L-1;请填写下列空白:
(1)x的值等于__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升高温度时K值将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A物质的转化率为_______。
(4)若维持温度不变,在原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再充入4molC和4molD,欲使达到新的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与原平衡相同,则至少应再充入B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达到新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为n(A)=_______mol26、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已知可逆反应:M(g)+N(g)P(g)+Q(g),△H>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某温度下,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1mol·L-1,c(N)=2.4mol·L-1;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60%,此时N的转化率为___;
(2)若反应温度升高,M的转化率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4mol·L-1,c(N)=amol·L-1;达到平衡后,c(P)=2mol·L-1,a=___;
(4)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为:c(M)=c(N)=1mol•L-1,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___。27、CO2在Cu-ZnO催化下;同时发生如下反应I,II,是解决温室效应和能源短缺的重要手段。
Ⅰ、CO2(g)+3H2(g)⇌CH3OH(g)+H2O(g)∆H1<0
Ⅱ、CO2(g)+H2(g)⇌CO(g)+H2O(g)∆H2>0
保持温度T时,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2及H2;起始及达平衡时,容器内各气体物质的量及总压强如表:
。
CO2
H2
CH3OH(g)
CO
H2O(g)
总压强/kPa
起始/mol
0.5
0.9
0
0
0
P0
平衡/mol
n
0.3
p
若反应I、II均达平衡时,p0=1.4p,则表中n=_______;反应I的平衡常数Kp=_______(kPa)-2。(用含p的式子表示)评卷人得分六、实验题(共3题,共27分)28、5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5mol·L-1NaOH溶液在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
(2)实验中改用6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Ba(OH)2·8H2O与NH4Cl混合搅拌。
b.高温煅烧石灰石。
c.铝与盐酸反应。
(4)已知N2(g)+2O2(g)=2NO2(g)△H=+67.7kJ·mol-1,N2H4(g)+O2(g)=N2(g)+2H2O(g)△H=-534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写出肼与NO2完全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29、氧帆(IV)碱式碳酸铵晶体难溶于水,其化学式为(NH4)5[(VO)6(CO3)4(OH)9]•10H2O,是制备热敏材料VO2的原料。实验室以VOCl2和NH4HCO3为原料制各氧帆(IV)碱式碳酸铵晶体的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4价钒的化合物易被氧化。
(1)装置D中盛放VOCl2溶液的仪器名称是__;实验室可用浓盐酸与V2O5混合制备VOCl2溶液同时生成一种浅黄绿色的气体,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
(2)制备步骤如下:
①连接仪器:顺序是e→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加入药品,连接好装置,先关闭K2,打开K1,当观察到___(填实验现象)时,关闭K1,打开K2;进行实验;
④分离粗产品,具体的操作方法是__(填操作名称);洗涤粗产品。
(3)测定粗产品中钒的含量。实验步骤如下:称量xg产品于锥形瓶中,用20mL蒸馏水与30mL稀硫酸溶解后,加入0.02mol/LKMnO4溶液至稍过量,充分反应后继续滴加1%的NaNO2溶液至稍过量,再用尿素除去过量NaNO2,后用ymol/L(NH4)2Fe(SO4)2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zmL。(已知:VO+Fe2++2H+=VO2++Fe3++H2O)
①NaNO2溶液的作用是__,滴定时可选用的指示剂是__。
②粗产品中钒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___%。
③若(NH4)2Fe(SO4)2标准溶液部分变质,会使测定结果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30、水的总硬度是指水中Ca2+、Mg2+的总浓度。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总硬度(以等物质的量的碳酸钙在单位体积内的质量计)不得超过450mg·L-1.某课外小组采用EDTA(简写为H2Y2-)滴定法测定自来水的总硬度,自来水水样中主要含有Ca2+、Mg2+、H2CO3等杂质微粒。测定过程如下:
①配制EDTA溶液,并用Ca2+标准溶液标定EDTA溶液,标定后的EDTA标准溶液浓度为0.00380mol·L-1。
②自来水水样的采集并进行酸化;煮沸、冷却处理。
③自来水总硬度的测定。准确移取50.00mL自来水样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5mLpH为10的NH3-NH4Cl缓冲溶液和4滴铬黑T(简写为HIn2-)指示剂;立即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变为纯蓝色,平行测定三次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13.90mL,数据处理。
已知滴定前和滴定时发生反应的方程式和部分离子的颜色可表示为:
滴定前:HIn2-+Mg2+=MgIn-+H+
(蓝色)(紫红色)
滴定时:(先)H2Y2-+Ca2+=CaY2-+2H+
(无色)(无色)
(后)H2Y2-+Mg2+=MgY2-+2H+
(无色)(无色)
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EDTA溶液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试剂瓶和_______。
(2)自来水水样采集时,应打开自来水龙头,先放水几分钟,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使积留在水管中的杂质及陈旧水排出。自来水水样要酸化、煮沸,目的是除去自来水水样中的_______,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避免_______。
(3)请写出滴定终点发生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
(4)由于铬黑T与Ca2+结合较弱,所呈颜色不深,当水样中的Mg2+含量较低时,用铬黑T指示剂往往终点变色不敏锐。这时,可在加铬黑T前在被滴定液中加入适量MgY2-溶液,请说明加入适量MgY2-溶液不影响滴定结果的原因_______。
(5)实验过程中,若装EDTA标准溶液的滴定管在起始读数时平视,滴定终点时仰视,将导致测量的总硬度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6)该水样的总硬度为_______mg·L-1(保留4位有效数字)。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分析】
该装置为电解NaBr溶液得到溴单质,间接氧化乙醛(OHC—CHO)制备乙醛酸,根据反应方程式为OHC-CHO+Br2+H2O→OHC-COOH+2HBr可知,OHC-CHO中C元素化合价升高,在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则左池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Br--2e-=Br2,右池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2e-=2OH-+H2↑,则a电极为正极,b电极为负极;据此分析解答问题。
【详解】
A.根据上述分析,左池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Br--2e-===Br2,右池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2e-=2OH-+H2↑,则a电极为正极,b电极为负极;又高硅铸铁为惰性电极材料,则高硅铸铁不损耗,A选项正确;
B.依据上述分析,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Br--2e-=Br2;B选项正确;
C.从总反应可以看出;阳极上生成溴单质,溴单质又氧化乙二醛生成溴离子,溴离子浓度保持不变,C选项正确;
D.石墨电极为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O+2e-=2OH-+H2↑,每生成2molOH-时,2molH+由左室向右室迁移,理论上Na2SO4溶液的浓度保持不变;pH不变,D选项错误;
答案选D。2、D【分析】【详解】
A.电解过程中产生的说明阳极生成若用铁作阳极材料,则Fe优先于放电;故A错误。
B.与碱反应;因此阳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故B错误;
C.阳极电极反应式为故C错误;
D.1mol二价镍全部转化为三价镍时;根据电路中电子转移得到外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3、D【分析】【分析】
【详解】
A.物质Ⅳ中a位置的H原子在过程D中脱去;选项A正确;
B.2a的引入;降低了物质Ⅲ的浓度,使过程B正向移动,同理,过程B正向移动会快速消耗物质Ⅱ,降低了过程A的浓度商,使过程A正向移动,所以引入2a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了过程A;B的转化率(即反应限度),选项B正确;
C.改变了反应历程;显然是全过程的催化剂,选项C正确;
D.从反应全过程看,Br没有进入产品3aa;原子利用率不是100%,选项D错误。
答案选D。4、B【分析】【详解】
A.在饱和的胆矾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硫酸铜溶解的速率等于析出速率,加入一些无水硫酸铜粉末时,平衡向析出方向移动,则很快有较多量的蓝色晶体形成,所以可以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A不符合题意;
B.钢铁是碳铁合金;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电化学腐蚀而生锈,与平衡移动无关,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符合题意;
C.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利用饱和食盐水中氯离子浓度使平衡逆向进行,Cl2+H2O⇌H++Cl−+HClO;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不符合题意;
D.工业上生产氨气的反应为可逆反应:3H2+N22NH3;过程中使用过量的氮气,使平衡向生成氨气的方向移动,可以提高氢气的利用率,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5、B【分析】【详解】
A.pH=2的盐酸中c(H+)和pH=12的Ba(OH)2溶液中c(OH-)相等;二者的体积未知,无法确定溶液酸碱性,如果二者等体积混合,则混合溶液pH=7,故A错误;
B.0.lmol/LNaHS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H+)+c(Na+)=2c(S2-)+c(HS-)+c(OH-),物料守恒:c(Na+)=c(S2-)+c(HS-)+c(H2S),得到故B正确;
C.100mL1.0mol•L-1Fe(NO3)2溶液和100mL2.0mol•L-1HNO3溶液混合后;如果不发生反应,则混合后溶液中硝酸根离子浓度为2mol/L,由于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亚铁离子,导致反应后溶液中硝酸根离子小于2mol/L,故C错误;
D,0.1mol/L的HCN溶液与0.1mol/L的NaCN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的pH>7,溶液呈碱性,说明CN-水解程度大于HCN电离程度,c(OH-)>c(H+),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故D错误。
故答案选:B。6、B【分析】【详解】
设各种盐的物质的量浓度都为1mol/L,则①NH4Cl、④CH3COONH4、⑤NH4Al(SO4)2电离产生的c()都为1mol/L,②(NH4)2Fe(SO4)2、③(NH4)2SO4电离产生的c()都为2mol/L。②中Fe2+的水解对水解有抑制作用,所以c()关系是②>③;①、④、⑤中,CH3COO-的水解对水解有促进作用,Al3+水解对水解有抑制作用,所以c()关系是⑤>①>④。综合以上分析,c()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②>③>⑤>①>④;故选B。7、A【分析】【分析】
【详解】
A.该反应298K时,反应2Mg(s)+CO2(g)===C(s)+2MgO(s)能自发进行,说明所以ΔH<0;故A正确;
B.S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表示硫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应该是气态二氧化硫,故B错误;
C.在硫酸钡悬浊液中加入足量饱和Na2CO3溶液,向所得沉淀中加入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BaSO4转化为BaCO3,这是由于饱和Na2CO3溶液中CO-浓度很大,使Q(BaCO3)>K(BaCO3),促使碳酸钡析出、导致钡离子浓度下降,Q(BaSO4)4),而促使BaSO4溶解,所以不能据此判断Ksp(BaSO4)、Ksp(BaCO3)的大小;故C错误;
D.盐酸抑制水电离;氯化铵促进水电离;pH均为5的盐酸与氯化铵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不相同,故D错误;
答案选A。8、B【分析】【分析】
【详解】
A.W(s)+G(g)═2Q(g)反应为气体的化学计量数增大的反应;△S>0,△H<0,反应能够自发进行,A正确;
B.4M(s)+N(g)+2W(l)═4Q(s)为气体的化学计量数减小的反应;△S<0,当△H>0时,△H-T△S>0,一定不能自发进行,B错误;
C.3C(s)+CaO(s)=CaC2(s)+CO(g)的∆S>0;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则表明反应吸热,即说明该反应的ΔH>0,C正确;
D.常温下,2NO(g)+O2(g)===2NO2(g)的∆S<0;能够自发进行,则表明反应放热,即该反应的ΔH<0,D正确;
故答案为:B。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9、AC【分析】【分析】
【详解】
A.放电时是原电池,LixC6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Li(1-x)FePO4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故A正确;
B.充电过程,阳离子移向阴极,体系中的Li+由阳极区移向阴极区;故B错误;
C.充电时,LiFePO4与电源正极相连做阳极,电极反应为:LiFePO4–xe-→xLi++Li(1-x)FePO4;故C正确;
D.放电时;为原电池,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移向正极,电子不经过电解质溶液,故D错误;
故答案为AC。10、AB【分析】【详解】
A.在内,以丁内酯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故A正确;
B.前160min丁内酯的浓度变化为0.104则羟基丁酸的变化浓度也为0.104转化率为×100%≈57.8%;故B正确;
C.伴随反应的进行,生成的丁内酯与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之比始终是1:1;则不能根据两者的物质的量之比始终不变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
D.反应体系中的物质都为液态;不能加压加快反应速率,故D错误;
故答案为AB。11、BD【分析】【详解】
A.在0~t1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SO3)==mol/(L·min);故A错误;
B.t2时,参加反应的n(O2)=(0.060-0.016)mol=0.044mol,则参加反应的n(SO2)=2n(O2)=0.088mol,所以还剩余n(SO2)=(0.10-0.088)mol=0.012mol,所以t1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其它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10molSO3和0.010molO2与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10mol二氧化硫和0.060mol氧气相同,所以达到平衡状态时n(SO2)=0.012mol;故B正确;
C.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如果平衡时c(SO2)=0.0070mol•L-1==0.006mol/L;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C错误;
D.由B项数据,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10mol二氧化硫和0.060mol时,平衡时n(SO2)=0.012mol,n(O2)=0.016mol,n(SO3)=0.088mol,该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012molSO2、0.010molO2和0.088molSO3,与上述平衡时数据比较,相当于在原平衡上减少了O2,平衡逆向移动,故反应达到平衡前:v(逆)>v(正);故D正确。
答案选BD。12、AC【分析】【分析】
【详解】
A.由图可知,温度越高,生成物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所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则△H>0;故A错误;
B.X点CH4的物质的量与氢气相等;则。
所以有0.1-x=4x,解得x=0.02,则X点CH4的转化率为故B正确;
C.同温同体积;物质的量与压强成正比,而X点与Y点的温度不同,则无法计算容器内压强比,故C错误;
D.Z点CH4的物质的量与CS2相等,则所以有0.1-x=x,解得x=0.05,设体积为V,得出平衡常数向容器中再充入CH4、H2S、CS2、H2各0.1mol时,所以平衡移动逆方向移动,v(正)<v(逆);故D正确;
答案选AC。13、BC【分析】【详解】
A.图甲表示1mLpH=2某一元酸溶液加水稀释时;pH随溶液总体积的变化曲线,当体积为100mL时,溶液体积增大100倍,pH<4,说明存在电离平衡,则该酸是弱酸,故A错误;
B.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曲线Ⅱ反应速率快,温度较高,升高温度,平衡时n(CH3OH)较小,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KⅠ>KⅡ;故B正确;
C.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c(H+)、c(OH-)增大,-lgc(H+)、-lgc(OH-)减小,图丙表示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lgc(H+)、-lgc(OH-)变化曲线,说明T1<T2;故C正确;
D.在温度为25℃;压力为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为燃烧热,图中表示的是生成气态水,不是稳定氧化物,故D错误;
答案选BC;14、CD【分析】【详解】
A.X点时;是亚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钠,由质子守恒得。
即故A不选;
B.Y点时,电荷守恒得将代入得因为pH=7.19,所以所以故B不选;
C.的水解平衡常数在Y点,代入得故C选;
D.水的电离程度与氢离子浓度或者氢氧根浓度有关,当只有亚硫酸时,水的电离程度最小,随着氢氧根的加入,到X点,相当于亚硫酸氢钠,其电离大于水解,抑制水的电离,只不过抑制程度减少,Y点接近水的正常电离,到Z点生成亚硫酸钠,促进水的电离,电离程度最大,则水的电离程度:故D选;
故选:CD。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5、略
【分析】【分析】
(1)依据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效果作答;
(2)依据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求解v(X),再结合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作答;根据转化率的定义求解;
(3)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结合图像分析;
(4)c点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5)a点反应向正向进行;b点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详解】
(1)对于反应2X(g)Y(g)来说;
A.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A项错误;
B.加入适量X;增大了X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B项错误;
C.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加快,C项错误;
D.及时分离出Y;减小Y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减慢,D项正确;
答案选D;
(2)反应从开始到a点,X的物质的量减少0.4mol-0.3mol=0.1mol,则0.01mol·(L·min)-1,根据反应的计量数可以看出,v(Y)=v(X)=0.005mol·(L·min)-1;X的转化率为×100%=25%;
(3)催化剂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缩短反应的时间,从图中可以看出虚线表示使用催化剂的情形;
(4)c点反应达到限度,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即(正)等于(逆);
(5)a点时,反应向正向进行,直到达到平衡状态,而b点反应刚好达到平衡状态,又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反应进行到a点时放出的热量小于反应进行到b点时放出的热量,故答案为小于。【解析】①.D②.0.005mol·(L·min)-1③.25%④.虚⑤.等于⑥.小于16、略
【分析】【详解】
(1)N2O4(g)⇌2NO2(g)ΔH>0正反应吸热;若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K值将增大,平衡后容器内气体颜色加深;
(2)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浓度保持不变,a、b、c、d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是b、d点。曲ac表示N2O4浓度的变化情况,从起点开始首次达到平衡时,N2O4的浓度变化为(0.6-0.4)mol/L=0.2mol/L,以N2O4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2mol/(L·min),其转化率为33.3%;
(3)25min时,NO2的浓度突然增大,所以是加入了NO2;使平衡发生了移动;
(4)根据等效平衡原理,开始容器中相当于加入NO2的浓度1.4mol/L,达到平衡时,NO2的物质的量浓度0.6mol/L,25min时,容器中相当于加入NO2的浓度1.8mol/L,若为等效平衡NO2的浓度为0.77mol/L,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d点对应NO2的物质的量浓度小于0.8mol·L-1;
(5)a点后NO2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说明反应正向进行,V正大于V逆。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平衡转化率,明确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是解题关键,注意理解化学平衡的建立,培养学生图象分析、判断能力,掌握等效平衡理论的应用。【解析】增大加深bd0.02mol/(L·min)33.3%NO2小于大于17、略
【分析】【详解】
(1)①NH4Cl为强酸弱碱盐,铵根离子水解:NH4++H2ONH3·H2O+H+,则溶液显酸性;加入少量的氨水,使溶液中c(NH4+)=c(Cl-),由于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H4+)+c(H+)=c(Cl-)+c(OH-),则溶液显中性,pH=7;故答案为:酸;NH4++H2ONH3·H2O+H+;7;
②氨水为弱碱,存在电离平衡,NH3·H2ONH4++OH-,向氨水中加入NH4Cl固体,NH4+增多,氨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电离程度减小,c(OH-)减小,溶液的pH将减小;故答案为:NH3·H2ONH4++OH-;减小;减小;
(2)①碱或碱性溶液都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不能说明NH3·H2O弱碱;①错误;
②NH4Cl为强酸弱碱盐,铵根离子水解:NH4++H2ONH3·H2O+H+,则溶液显酸性,能说明NH3·H2O弱碱;②正确。
③浓度相等,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NH3·H2O溶液的导电能力比NaOH溶液弱;说明氨水部分电离,为弱碱,③正确;
④体积相等、浓度相等,物质的量相等,无论是强碱还是弱碱都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不能说明NH3·H2O弱碱,④错误;选B,故答案为:B。【解析】酸NH4++H2ONH3·H2O+H+7NH3·H2ONH4++OH-减小减小B18、略
【分析】【分析】
从铅蓄电池的总反应式Pb+PbO2+2H2SO4=2PbSO4+2H2O可以看出,Pb失电子,则Pb作负极;PbO2得电子生成PbSO4,则PbO2作正极。
【详解】
(1)由总反应式可以看出,铅蓄电池的负极是Pb,铅蓄电池的正极是PbO2。答案为:Pb;PbO2;
(2)铅蓄电池的总反应式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则负极Pb生成PbSO4,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由Pb生成PbSO4;正极PbO2生成PbSO4,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由PbO2生成PbSO4。答案为:氧化;Pb;PbSO4;还原;PbO2;PbSO4;
(3)铅蓄电池属于原电池,在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电解质溶液是H2SO4,那么在铅蓄电池中H+向正极移动,向负极移动。答案为:正;负。【解析】PbPbO2氧化PbPbSO4还原PbO2PbSO4正负19、略
【分析】【分析】
该装置中A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为原电池,B为电解池,锌易失电子作负极,铜作正极,B中连接铜的电极为阳极,连接锌的电极为负极,电解池中阳极上氯离子放电,阴极上氢离子放电;A中锌电极上失电子生成锌离子进入溶液,铜电极上铜离子得电子生成铜单质,所以其电池反应式为Zn+Cu2+=Cu+Zn2+;
【详解】
(1)A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所以为原电池,B有外接电源,属于电解池;
(2)该装置中A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为原电池,B为电解池,锌易失电子作负极,电极反应为:Zn-2e-=Zn2+;铜作正极,溶液中铜离子得到电子生成铜,电极反应为:Cu2++2e-=Cu;B中连接铜的电极为阳极,连接锌的电极为负极,电解池中阳极上氯离子放电,电极反应为:2Cl--2e-=Cl2↑;阴极上氢离子放电,电极反应为2H++2e-=H2↑,电极上有气体生成,溶液中水的电离平衡正向进行,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负极附近的溶液遇到酚酞变红色。【解析】①.原电池②.电解池③.负④.Zn-2e-=Zn2+⑤.正⑥.Cu2++2e-=Cu⑦.阳⑧.2Cl--2e-=Cl2↑⑨.有无色气体产生,附近溶液出现红色2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放热反应中ΔH<0,吸热反应中ΔH>0;上述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①②,属于吸热反应的是③;
(2)2gH2的物质的量为1mol,根据反应①H2(g)+O2(g)=H2O(g)ΔH=-242kJ•mol-1可知,1molH2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242kJ,则2gH2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为242kJ;
(3)已知:①H2(g)+O2(g)=H2O(g)ΔH=-242kJ•mol-1
②H2(g)+S(g)=H2S(g)ΔH=-20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①-②)×2可得O2与H2S反应生成S的热化学方程式O2(g)+2H2S(g)=2H2O(g)+2S(g)ΔH=-444kJ•mol-1;
(4)根据图示,反应物为N2和O2,生成物为NO,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ΔH=+182.6kJ/mol,则该热化学方程式为N2(g)+O2(g)=2NO(g)ΔH=+182.6kJ/mol;
(5)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和反应历程,不改变反应的焓变。【解析】①②③242kJO2(g)+2H2S(g)=2H2O(g)+2S(g)ΔH=-444kJ•mol-1N2(g)+O2(g)=2NO(g)ΔH=+182.6kJ/mol否四、判断题(共4题,共8分)21、A【分析】【分析】
【详解】
ΔH表示按方程式计量数比例和物质状态进行化学反应生成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则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与ΔH成正比,正确。22、×【分析】【分析】
【详解】
硫酸与Ba(OH)2完全反应除了生成水还生成了沉淀,故错误。【解析】错23、B【分析】【详解】
酸抑制水的电离,能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错误。24、A【分析】【分析】
【详解】
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c(H+)、c(OH-)的相对大小,如果c(H+)<c(OH-),溶液呈碱性,如果c(H+)=c(OH-),溶液呈中性,如果c(H+)>c(OH-),溶液呈酸性,如果c(H+)≠c(OH-),则溶液一定呈一定的酸碱性,故答案为:正确。五、计算题(共3题,共24分)25、略
【分析】【详解】
(1)C的浓度为0.4mol·L-1;因为容器体积是2L因此C为0.8mol,与D产量相同,故反应中的计量数相同,x是2。
(2)列式求算:
由平衡常数计算公式因为该反应ΔH<0;是放热反应,故升高温度反应逆向进行,K值减小。
(3)A物质的转化率=
(4)与原平衡等效,则A与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将4molC和4molD完全转化为A和B,得到6molA和2molB,加上原来的物质的量之后,A为8mol,B为4mol,要使A、B的物质的量相等,还需要加入4molB,达到新平衡后,A的物质的量分数与原来相同,为20%,新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为16mol×20%=3.2mol。【解析】2减小60%43.22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根据M的转化率为60%,则△c(M)=60%×1mol•L-1=0.6mol•L-1,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c(N)=△c(M)=0.6mol•L-1,故此时N的转化率×100%=25%;
(2)已知可逆反应:M(g)+N(g)P(g)+Q(g),△H>0;正反应吸热,若反应温度升高,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M的转化率增大;
(3)根据(1)中数据列三段式:
根据本题数据列三段式:
两次平衡过程温度不变,则平衡常数不变,则K=解得a=6;
(4)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为:c(M)=c(N)=1mol•L-1;达到平衡后,设M的浓度变化量为a,列三段式:
平衡过程温度不变,则平衡常数不变,则K=解得a≈0.41mol/L,则M的转化率=×100%=41%。【解析】①.25%②.增大③.6④.41%27、略
【分析】【分析】
对于竞争反应;本题同样采取原子守恒法。
【详解】
设平衡时CO2为xmol,H2为ymol;CO为zmol,根据:
C守恒:x+n+z=0.5;H守恒:2y+4n+0.3×2=0.9×2,O守恒:2x+n+0.3+z=0.5×2;
等温等容条件下,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力量之比,则
解得:x=0.2;y=0.2,z=0.1,n=0.2;
平衡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0.2mol+0.2mol+0.2mol+0.3mol+0.1mol=1.0mol
平衡后各物质分压:CO2(g):(0.2/1)P=0.2P;H2(g):(0.2/1)P=0.2P;CH3OH(g):(0.2/1)P=0.2P;H2O(g):(0.3/1)P=0.3P,
Kp==故答案为:0.2;【解析】0.2六、实验题(共3题,共27分)28、略
【分析】【分析】
本实验为中和热的测定实验;通过稀强酸和稀强碱反应放出的热量计算酸碱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在实验过程中为减小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碱液需稍过量,据此分析。
【详解】
(1)反应热的测定装置中需要烧瓶;温度计、碎泡沫塑料、硬纸板、环形玻璃搅拌棒;根据图示,反应缺少的一件玻璃用品是环形玻璃搅拌棒,故答案为:环形玻璃搅拌棒;
(2)实验过程中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需将碱过量,以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对碱液浓度的影响,当酸液过量而碱液不变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对测定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反应放出的热量减少,但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办公场地租赁合同标准版3篇
- 2025年度美发店教育培训股份入股合同
- 课题申报参考:明代八景图画史料的搜集研究
- 课题申报参考:面向资源受限场景的语音情绪状态学习研究
- 课题申报参考:面向复杂网络环境的AIGC内容标识机制研究
- 2025年度个人网络虚拟商品购买合同示范文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美容美发行业美容仪器研发与销售合同2篇
- 2025年度个人私有房屋购买合同(精装修房屋智能安防系统版)4篇
- 二零二五版美容院养生项目开发与推广合同4篇
- 2025年度个人与公司间商业借款合同标准版4篇
- 诊所负责人免责合同范本
- 2024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 印度与阿拉伯的数学
- 会阴切开伤口裂开的护理查房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择题100题(含答案)
- 实验报告·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材分析主讲
- 电气设备建筑安装施工图集
-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课件 第10章-地下建筑抗震设计
- 公司法务部工作细则(草案)
- 第18课《文言文二则 铁杵成针》(学习任务单)- 四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