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科版七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新科版七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新科版七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新科版七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新科版七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新科版七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7题,共14分)1、能够说明地球大小的是()A.地球是个球体B.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C.地球卫星照片D.自转周期为1天2、读图。

关于比例尺与表示的范围与详略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A.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B.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内容越详细C.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D.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的范围、详略无关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说话和唱歌时的发声是靠自己声带的振动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太空中没有空气,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行走时,无法直接对话D.人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是因为蜜蜂飞行时翅膀在振动,而蝴蝶的翅膀不振动4、向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瓶里水位的高低,这是因为()A.随着水位上升,音调逐渐变高B.随着水位上升,音调逐渐变低C.灌水过程中,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大D.灌水过程中,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小5、几年前;青藏铁路全线贯通.铁路要通过“千年冻土”区,“冻土”区路基在温度过高时会变得松软不牢固。为解决“冻土”难题,保证路基的稳定性,采取了下列措施(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在路基的坡面上铺设一层遮阳板,减小太阳的辐射加热,可防止“冻土”液化B.路基两旁插有很多管形“热棒”,装在热棒下端的液态氨在温度升高时会汽化,从路基内部吸热,使路基温度降低C.“热棒”中氨气上升到上部会液化,液化会吸热D.铁轨铺在路枕上,可以增大火车对路基的压强6、如图所示是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质A是晶体,物质B是非晶体B.物质B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上升C.物质A熔化时温度不变,不需要吸热D.15min时,物质A是固液共存状态7、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把盛有水的纸盒(纸的燃烧温度需要高于100摄氏度)放在火焰上烧,做“纸锅烧水”实验,则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纸锅里的水未加热前,水是不会发生汽化现象的B.纸锅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气”实际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C.水烧开时温度达到水的沸点且水需要继续吸热,导致温度不会高于100摄氏度。D.纸锅里的水加热到沸腾后温度将保持不变,若撤去酒精灯火焰则水将不会沸腾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8、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内部可分为____、____、____三层。

我们发现,地球内部的结构与____很相似。

(2)岩石圈是由____和____共同组成的。9、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____(判断对错)10、人体胚胎植入子宫内膜后,在胚胎与子宫壁接触的部位形成____,通过____和____,胚胎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各种____和____,并将代谢产生的____和废物排入母体血液。11、盲人“阅读”盲文主要依靠皮肤的____感受器。12、纵观历史,物理学许多重要的发现,有力地推动了____的发展,物理学对人类社会的进步,真可谓功勋卓著.13、单细胞生物仅由一个细胞构成,却能独立完成____、____、____等各种生命活动。大多数单细胞生物生活在____或____的环境中,有些寄生在其他生物体上。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4、一块完整的骨骼肌属于组织。()15、用钢笔画细胞结构简图时,要注意用粗线表示图中较暗的地方。16、所有植物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17、制作临时装片时,实验材料越大越有利于观察细胞。18、取口腔上皮细胞的准确部位应是侧壁上。19、在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最初阶段(指幼叶变绿前),幼苗干重有可能大于种子干重。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1题,共6分)20、图片18、物体A放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受到80牛的竖直向下的重力G、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N=60牛、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40牛的作用。请在图中画出这三个力的示意图。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4题,共16分)21、A′O′是AO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如图,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22、如图1所示;一束光线AO经平面镜反射后,照射到楔形玻璃砖表面,再穿过楔形玻璃砖.请画出光路图(注意标出法线)

23、如图所示;一个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弹簧上并压缩弹簧向下做减速运动,忽略空气阻力,画出小球所受的重力G和弹力f.

24、如图所示.在放大的测力计表盘中画出此时指针位置.

评卷人得分六、解答题(共3题,共21分)25、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坦克;开炮后经过0.5s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再经过2s听到爆炸的声音,求:

(1)大炮距坦克多远?

(2)炮弹的飞行速度多大?(声音每秒传播340米)26、为了探究声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铃声明显减小。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在吊起的大钟上固定一枝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你认为,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其他虽然不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27、1912年,“泰坦尼克号”首次出航即触冰山沉没,这件事震惊了世界.探测航道上的冰山,请你说一说用声学方法探测冰山的道理。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题,共14分)1、B【分析】【分析】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本题考查地球的大小,理解解答即可.

【解答】解:地球是一个庞大的球体;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能够说明地球的大小.

故选:B.2、D【分析】【分析】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本题考查比例尺大小与内容和范围的关系,理解解答即可.

【解答】解:在图幅大小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反之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故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3、D【分析】【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靠介质;没有介质声音不能传播;

(3)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且即使是同一种介质,在不同温度的情况下,其声音的传播速度也是不同的。

【解答】A、B、C三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D项的说法错误。蜜蜂飞行时翅膀大约每秒振动300~400次,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6次,而人的耳朵能感觉到的声音是每秒振动20~20000次的范围,因此人凭听觉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是凶为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的振动次数不在人的听力范围内。本题答案是D。4、A【分析】【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保温瓶里发出的声音是上方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解答】音调是由振动频率决定的;水越多,瓶内的空气柱越短,频率越高;因此根据音调的高度就可以判断水位的高低。

故答案为:A5、B【分析】【分析】“冻土”区路基在火车驶过时;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路基的温度升高,“冻土”中的固态水熔化使路基变软.要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就要让路基的温度不升高,要将克服摩擦做功产生的内能转移出去。此题是物态变化的一个灵活应用题,考查了我们分析物理现象的能力。

【解答】A;路基变软是因为“冻土”熔化而形成的;

B;装在热棒下端的液态氨在路基温度升高时会汽化;从路基内部吸热,使路基温度降低,冻土就不会熔化;

C;液化要放热;

D;铁轨铺在路枕上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

故答案为:B6、C【分析】【分析】明确图象中横纵坐标所表示的内容;可以看出物质的温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且有一段时间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再高,说明这是晶体熔化的图象,进而可以判断出对应的熔点温度。分析物质熔化图象时,既要看温度随时间的整体变化趋势,更要学会观察关键的温度点和时间点,这样才能做出全面的分析。

【解答】解:A;分析图象可知;A图象中呈水平的一段所对应的温度45℃,就是物质的熔点,这是晶体熔化时的图象,因此物质A是晶体,物质B是非晶体,故A正确;

B;因物质B是非晶体;所以物质B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上升,故B正确;

C;物质A熔化时尽管温度不变;但需要吸热,故C错误;

D;15min时;物质A处于熔化过程,是固液共存状态,故D正确。

故答案为:C7、A【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不同的物态变化现象及发生条件和特点;属于热现象基本规律的应用,难度不大.①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发生;②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③物体要燃烧的条件是达到着火点;④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吸收热量.

【解答】

A、纸锅里的水未加热前,虽然不能沸腾,但会蒸发,所以水会发生汽化现象.此选项错误;

B、纸锅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气”,实际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此选项正确;

C、纸锅中盛着水,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最高温度是100℃,纸锅受水的影响,不会超过100℃,没有达到纸的着火点,所以纸锅不会燃烧.此选项正确;

D、纸锅里的水加热到沸腾后温度将保持不变,若撤去酒精灯火焰,则水将停止沸腾.此选项正确.

故选A.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8、地壳;地幔地核煮熟的鸡蛋地壳上地幔的顶部【分析】【分析】主要考查学生对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的内部圈层等考点的理解。

【解答】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内部按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由外向内,)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古登堡界面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线,

地幔又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一般被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地核又分为外核和内核,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9、对【分析】【分析】八大行星按距日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

【解答】解: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

故选:对.10、胎盘胎盘脐带养料氧二氧化碳【分析】【分析】人类新个体的产生要经历雌雄生殖细胞的结合;通过胚胎发育成新个体,这一过程是由生殖系统完成的。

【解答】人体胚胎植入子宫内膜后;在胚胎与子宫壁接触的部位形成胎盘,发育到胚胎初期,受精卵还没有结构与母体相连,故营养是都由卵细胞内的卵黄提供的。当受精卵发育成胎儿后,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氧和营养物质;胎儿每时每刻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的。

故答案为:胎盘胎盘脐带养料氧二氧化碳11、触觉【分析】【分析】皮肤的真皮内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能够使皮肤接受冷;热、痛、触等刺激。

【解答】皮肤分为表皮和真皮。表皮分为角质层和生发层;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能阻挡化学物质的侵入,生发层中有黑色素细胞能产生黑色素,阻挡紫外线对内部组织的损伤。真皮中有大量的弹性纤维;胶原纤维,使皮肤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真皮内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能够使皮肤得到营养,还能够接受冷、热、痛、触等刺激。盲文或称点字、凸字,是专为盲人设计、靠触觉感知的文字。所以盲人用手“阅读”盲文时是依靠皮肤中的触觉感受器。

故答案为:触觉12、社会生产力【分析】【解答】物理学的每一次重大发现;都极大地推动了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加速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进程,深化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

【分析】了解物理学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13、呼吸排泄运动水域潮湿【分析】【解答】本题考查单细胞生物的特点及生活环境。根据构成生物体细胞的数目;可将生物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单细胞生物一般生活在水中或是潮湿的地方。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单细胞生物为独立的个体,能独立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以及其生活的环境条件。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4、B【分析】【解答】“一块完整的骨骼肌属于组织“这句话的重点字眼是“完整”二字;一块骨骼肌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器官。

【分析】一块骨骼肌最外面的膜属于结缔组织膜,肌腹主要是由长纺锤状的肌肉细胞构成的,属于肌肉组织,内外布满了丰富的血管和神经,血管里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神经属于神经组织,可见一块骨骼肌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器官。15、B【分析】【解答】在画生物图时;一般用3H的绘图铅笔,根据观察到的物像,轻轻画出轮廓,经过修改,再正式画好。图中比较暗的地方,要用铅笔细点表示,而不能涂阴影。较暗的地方,细点应越多。故错误。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物图画法的注意事项是否了解,生物图与其它图的画法稍有差别,应予以特别注意。16、B【分析】【解答】只有在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中;才有叶绿体的存在,比如叶肉细胞。而在非绿色部分的细胞中,是没有叶绿体的,比如根部的细胞。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植物细胞和叶绿体关系的理解,极易犯错。17、B【分析】【解答】在制作临时装片时;因为要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需要让可见光穿过被观察的物体,这样才能看清物像。因此,被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而非是越大越有利于观察细胞。故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制作临时装片时的注意事项,与显微镜的知识相结合,难度较大。18、A【分析】【解答】取口腔上皮细胞时是在自己已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刮几下。由此可知;该句话正确。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取口腔上皮的位置,较为简单。19、B【分析】【解答】在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过程中;胚根发育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植物的根不断的吸收水和无机盐,使植株叶内的水不断增多,而种子里面的有机物不断的被分解,所以使幼叶鲜重大于种子干重。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四、作图题(共1题,共6分)20、【分析】【分析】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在线段的末端内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箭头的末端标上力的大小。这种方法就是力的示意图。

其中:重力的大小为80牛;方向是竖直向下(试卷上应该是垂直纸的边缘向下)

支持力的大小为60牛;方向是垂直于斜面向上。

摩擦力的大小为40牛;方向是沿着斜面(与斜面平行)向上。

【解答】如下图。

五、其他(共4题,共16分)21、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连线与镜面垂直,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利用这一对称性用虚线连接AA′或OO′,作它们的垂直平分线,既是平面镜的位置,物体AO在右侧,平面镜的反射面就在右侧,阴影部分应画在左侧.

【分析】【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故连接AA′,作出AA′的中垂线就是平面镜所在的位置.22、①先画出法线;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

②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画出法线,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③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下图所示:

【分析】【解答】①先画出法线;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

②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画出法线,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③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下图所示:

【分析】解:①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反射光线;

②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③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23、解:忽略空气阻力;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弹簧上并压缩弹簧向下做减速运动,此时小球共受到重力和弹力两个力的作用,过小球重心分别沿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用G和F表示,且G<F,如图所示:

【分析】【解答】解:忽略空气阻力;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弹簧上并压缩弹簧向下做减速运动,此时小球共受到重力和弹力两个力的作用,过小球重心分别沿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用G和F表示,且G<F,如图所示:

【分析】画力的示意图,首先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看物体受几个力,要先分析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再按照画图的要求画出各个力.24、解:测力计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平衡;所以其示数应等于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