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苏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苏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苏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苏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苏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苏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167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央视热播《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我国最早种植粟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他们拍摄要求的外景地点A.红山遗址B.良渚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2、刘欣同学在百度搜索引擎里输入“公元前209年”、“大泽乡”等字眼,那么出现的网面中涉及到的人物最有可能是()A.陈胜、吴广B.商鞅、秦孝公C.刘邦、项羽D.李斯、蒙恬3、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主要表现在()

①采用新的技术制造石器②模样保留了猿的特点。

③懂得人工取火④按血缘关系组成固定的集体。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①③④4、“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这是古时的《三字经》对夏朝的描述。那么,“夏传子,家天下”表明夏朝创制的制度是()A.奴隶制B.分封制C.禅让制D.世袭制5、.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没有统一过我国黄河流域的朝代是()A.魏B.前秦C.东晋D.北魏6、电影《农奴》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藏族奴隶娃子强巴从过去被迫装哑巴到解放军的帮助下开口说话的不平凡人生经历.电影《农奴》主要歌颂了()A.抗日战争的胜利B.“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D.西藏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7、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行政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其反映的朝代是()

A.秦朝B.明朝C.唐朝D.元朝8、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这说明A.太湖流域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粮仓B.洞庭湖流域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粮仓C.黄河流域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粮仓D.珠江流域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粮仓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9、半坡人普遍使用打制石器。______(判断对错)10、我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首领是通过世袭制产生的。

错误:______更正:______。11、【题文】唐朝时;泉州书生李明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顺便买了一本活字印刷的《金刚经》准备送给信佛教的妈妈。

错误:____

理由:____

____12、【题文】《》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一部长篇神话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13、曹丕死后,大臣____逐渐控制了魏国大权。三国中国力最弱的____最先被魏国灭亡。14、1141年;南宋与金签订的合约,史称“澶渊之盟”。

错误:______订正: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5、战国七雄指的是齐、楚、秦、燕、晋、魏、韩七国。______(判断对错)16、齐国既属“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之一。______(判断对错)17、(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将判断结果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每题1分)我国南北方的饮食习惯不同早在六七千年前就形成了。()18、唐朝长安城布局市坊分立,到了宋朝时打破了市坊分立的界限。()19、北魏郦道元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内容完整的农书。()20、文成公主下嫁给尺带珠丹,加强民族交流。______(判断对错)21、人们常称北京一带为燕蓟之地、山东为齐鲁大地、山西为三晋之地主要源于世袭制。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辨析题(共1题,共4分)22、如图是泉州风景胜地老君岩;图片中人物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老子。

评卷人得分五、识图题(共3题,共18分)23、识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⑴图一是商朝晚期的青铜礼器,用于祭祀。它的名称是什么?

⑵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出现于哪个朝代?有何象征意义?

⑶图二所示文字是中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它的名称是什么?它表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哪一朝代?

⑷请举出两例图二所示文字的造字方法。

⑸综合上述图片和问题,你能从中得到哪些认识?2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百分之八十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请回答:(1)材料一说明了宋朝商业贸易的繁荣,图中的交子最早出现于哪个地区?宋朝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促进海外贸易的发展?

(2)材料二说明了古代我国经济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最终完成于什么时候?

(3)从技术、劳动力、政府因素分析我国经济重心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25、综合题某校七年级2班的同学开展有关“隋朝大运河”的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图说历史】图1图2。

(1)图1和图2有着怎样的必然联系?【角色扮演】(2)假如家住余杭的你,唐朝贞观年间要沿着大运河乘船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根据上图你必须先后经过隋朝大运河的哪几段运河?【论从史出】(3)古人评隋朝大运河:“天下转漕仰此一渠”它说明隋朝大运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方法探究】对“隋炀帝大运河”这一历史事件的评价,王一和李四产生了分歧。。

(4)客观全面评价历史事件应遵循哪些标准(至少写出两个标准)。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3题,共27分)26、从隋唐的繁荣与开放,到宋元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这一历史时期,在许许多多的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阅读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制度篇】材料一: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唐•周匡物《及第谣》材料二: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中书省统山东西,河北之地,谓之腹里

——《元史·地理志》(1)材料一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此制度在哪位皇帝时正式确立的?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判断,“这种制度”是指什么?【经济篇】材料三: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材料四:宋朝铸造的铜钱超出唐朝时的十倍以上,但仍不敷应用。在缺铜的情况下,宋真宗年间在四川率先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2)请依据材料三中图一、二、三,依次写出唐朝时发明的两种农业生产工具的名称和代表唐朝时高超陶瓷生产水平的陶瓷种类。材料四中“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叫什么?材料三中图四和材料四共同说明了什么?【科技篇】材料五: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3)材料五反映的是宋代的哪一项发明?隋唐到宋元时期,应用在军事上和航海上的重大科技成就分别是什么?【文化篇】材料六:图五:杜甫像图六:苏轼像图七:关汉卿像(4)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六,从图五到图六再到图七,反映唐朝到元朝,中国文学不断推陈出新,文学主流形式不断变换,文学艺术在通俗化和平民化的道路上不断繁荣发展。从唐朝到宋朝再到元朝,中国文学的主流形式分别是什么?【民族篇】材料七: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唐朝时期,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关系密切。宋元时期,民族冲突异常尖锐,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之间战争不断,但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5)唐太宗时,将文成公主嫁给了哪个少数民族的首领?列举北宋或南宋与少数民族的议和史实一例(任举一例即可)。元朝时哪个民族的形成体现了当时的民族大融合?【外交篇】材料八:唐朝的繁盛吸引了当时世界各国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强大的国力、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全面的开放和广泛的交流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宋代海路交通发达。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6)为学习佛经,历经挫折去天竺取经的是谁?宋政府为加强海外贸易管理,在主要港口设立了什么机构?元朝时既是陆路交通的中心,也是国际性大都市的是哪个城市?【反思篇】材料九: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7)综合上述材料,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隋唐到宋元的辉煌历史给了我们怎样的启发?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匈奴人失去河西,损失重大,唱到:“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再息(意为生长繁盛),失我焉支(胭脂)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不能打扮得漂亮了)!”材料二:史书记载,昭君和亲后,边关的城门很晚才关闭,处处都是放牧和贸易的牛马,好几代人再听不到报警的狗叫声,老百姓再也没有战争之苦。(1)上述材料反映了汉与匈奴的哪两种关系?(4分)(2)材料中的两种历史现象是如何出现的?(4分)(3)你如何评价材料中的两种历史现象?(4分)28、(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材料二: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出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视教育,在中央办太学,在地方兴办国学。————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2分)(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史实?(2分)这一史实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3)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但其目的相同,他们的目的是什么?(2分)(4)儒家学派的哪些思想观点对我们当代中学生仍然具有指导意义?请举例说明。(4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本题考查半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根据题干中的“粟”可判断最符合他们拍摄要求的外景地点是半坡遗址。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附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住半地穴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粟。故选D。

【解析】D2、A【分析】【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秦末农民起义的认识;题目中的关键词句是“公元前209年”;“大泽乡”公元前二零九年阳城(河南省登封县东南)的地方官派了两名军官押送九百名民工到渔阳(北京市密云县西南)去防守。他们每天都急着赶路,怕误了日期。因为秦朝的法令很严酷,误了期限,就要被杀头。为避免被杀头,在大泽乡陈胜吴广于是揭竿而起,反抗秦朝的统治。B项是商鞅变法的历史事件,C项是秦末农民起义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权利进行了四年之争,D项一个是秦朝的丞相,一个是秦朝的将军,此本题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要把选项中的历史人物和所学知识结合起来,然后得出答案。3、D【分析】北京人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山顶洞人仍使用打制石器,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生活的集体是氏族.因此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主要表现为:采用新的技术制造石器,懂得人工取火,按血缘关系组成固定的集体.

故选D.

本题以山顶洞人和北京人为依托;考查的是山顶洞人和北京人的知识.

本题以山顶洞人和北京人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山顶洞人和北京人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解析】【答案】D4、D【分析】公元前约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也标志着漫长的原始社会至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任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夏传子,家天下”表明夏朝创制的制度是世袭制.

故选D.

本题考查世袭制的确立.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运用夏商周更替的相关历史史实.【解析】【答案】D5、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官渡之战后,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220年,曹丕称帝,国号魏;376年,前秦灭前凉统一北方;436年,北魏统一北方。故选C。【解析】【答案】C6、D【分析】根据材料信息;“新中国成立后藏族”可以否定ABC项,D正好体现出西藏的解放和改革的影响.

此题考查学生对西藏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识记.

《农奴》一部反映西藏农奴生活的经典影片.反映了西藏农奴的血泪史,展示了野蛮残酷的农奴制与农奴要求彻底解放的尖锐矛盾.【解析】D7、C【分析】本题考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唐太宗认真吸取隋朝灭亡的经验教训,贞观年间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的革新措施,唐朝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三省中,中书省替皇帝起草诏书,门下省负责审核,最后,交由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下设六部,分管具体政务。三省六部制既分工合作,集思广益,提高效率与相互牵制,加强了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本题图片显示的就是三省六部制。故选C。【解析】C8、A【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宋朝时经济重心南移的认识。根据课本知识,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加上自然条件的变化,江南地区经济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为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当时最重要的粮仓;水稻在宋代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江南的丘陵地区新辟了许多茶园。由此可知,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太湖流域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粮仓,故选A。【解析】A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9、略

【分析】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半坡人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不是打制石器。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半坡原始居民.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解析】×10、世袭制禅让制【分析】在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尧在年老时推举舜为继承人,舜年老后采用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他们之间采用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可见“禅让制”的实质是公共推举,首领让贤选出首领.

故答案为:

错误:世袭制;更正:禅让制.

本题主要考查了禅让制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人类文明曙光的相关知识.【解析】世袭制禅让制11、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的《金刚经》的相关内容。唐朝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毕昇发明的;所以唐朝还没有活字印刷术。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雕版印刷;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活字印刷【解析】【答案】错误:活字印刷的《金刚经》

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毕昇发明的,唐朝的《金刚经》是雕版印刷品。12、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小说的相关内容。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中期吴承恩的《西游记》,清朝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解析】【答案】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13、司马懿蜀汉【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三国时期魏灭蜀的史实;学生应掌握好基础知识。

【点评】考查学生记忆能力。14、略

【分析】1141年岳飞被害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史称绍兴和议,宋金对峙局面形成.辽与北宋达成澶渊之盟.

故答案为:

错误:“澶渊之盟”;订正:“绍兴和议”.

本题考查了金与南宋的议和.岳飞是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他从金军收复了建康,后又在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收复许多失地.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不断壮大,害怕威胁到自己的统治,以所谓的“谋反”罪杀害了岳飞.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绍兴和议的时间.【解析】澶渊之盟;绍兴和议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5、×【分析】战国七雄指的是齐楚秦燕赵魏韩;巧记其具体方位的口诀为东南西北到中央。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战国七雄;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战国七雄,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解析】×16、√【分析】春秋五霸分别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战国七雄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齐国、楚国和秦国。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知道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齐国;楚国和秦国。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区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解析】√17、√【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我国南北方的饮食习惯不同早在六七千年前就形成了,这是正确的,因为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前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距今约五六千年前的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的粮食作物是粟,这说明了我国南北方的饮食习惯不同早在六七千年前就形成了。故本题正确。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的农耕生活【解析】【答案】√18、√【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唐宋时期城市商业的发展。唐代长安城布局整齐,有严格的“坊”“市”界限。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到宋代,市墙、坊墙均被拆毁,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市分散在城中,面街设市,形成街市。宋代,原先禁止设市的城郭乡村,也被允许置市贸易了。市的启闭也不再由官方统一规定时间,出现了夜市、晓市、鱼市等。综上所述,故选T。【解析】T19、×【分析】本题考查《齐民要术》。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他写了《齐民要术》一书,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累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要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还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提出多种经营商品生产的宝贵思想。这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本题是错误的。故选F。【解析】F20、×【分析】唐朝和吐蕃的关系密切;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不是文成公主。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唐朝的民族关系;知道金城公主入吐蕃后,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唐蕃和同为一家。

本题考查唐朝的民族关系,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解析】×21、×【分析】西周分封制中;燕国地处今天的北京市等地区;齐国和鲁国地处今天的山东省等地区;晋国地处今天的山西省等地区;战国初期,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了晋国,分别建立了韩国、赵国和魏国,历史上称之为三家分晋。因此人们常称北京一带为燕蓟之地,山东为齐鲁大地,山西为三晋之地。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解析】×四、辨析题(共1题,共4分)22、错误:图片中人物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老子。

理由(1)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理由(2)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分析】【分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故答案为:错误:图片中人物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老子。

理由(1)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理由(2)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孔子和老子成就的知识点。五、识图题(共3题,共18分)23、略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四羊方尊的识记能力及识图能力。图一是商朝青铜器的重要代表——四羊方尊。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属炭河里遗址;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故答案为:四羊方尊。(2)本题考查青铜器的相关知识。夏、商、周是我国的青铜时代,我国的青铜器礼器最早出现在夏朝。青铜礼器是奴隶主贵族用于祭祀、宴飨、朝聘、征伐及丧葬等礼仪活动的用器,用以代表使用者的身份等级和权力,是立国传家的宝器,它的数量和类型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故答案为:夏朝;青铜礼器是王公贵族身份地位和国家权力的象征,它的数量和类型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3)本题考查甲骨文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图能力。图二是甲骨文,甲骨文是商朝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故答案为:甲骨文;商代。(4)本题考查甲骨文的造字方法。甲骨文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从殷墟出土的大量刻有卜辞的甲骨,这些字都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从甲骨已被识别的约1500个单字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示、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很多字都是汉字的雏形;这些都是说明了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故答案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5)本题考查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青铜器和甲骨文反映了商周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智慧和血汗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解析】(1)四羊方尊。(2)夏朝;青铜礼器是王公贵族身份地位和国家权力的象征,它的数量和类型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3)甲骨文;商代。(4)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5)青铜器和甲骨文反映了商周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智慧和血汗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24、略

【分析】(1)本题考查宋代商业的繁荣。北宋前期,为了便于商品交易,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政府给外国商人优惠待遇,大力发展造船业。这些措施都促进了宋代海外贸易的发展。(2)本题考查宋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材料二说明了古代我国经济重心发生了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的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3)本题考查经济重心南移。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并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条件比较优越;江南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南北方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共同开发了江南;另外,南宋政府偏安东南,并兴修水利,实行有力的政策,使得宋代经济重心南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安定的环境,这样,才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还需要有先进技术的传入和应用,这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因等。【解析】(1)四川地区;宋朝采取奖励通商的政策,给外国商人优惠待遇;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大力发展造船业等(任一点即可)。(2)经济重心南移;南宋。(3)原因:北方战乱,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也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南宋政府偏安东南,并兴修水利,实行有力的政策。启示:安定的环境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先进技术的传入和应用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因等。25、略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隋朝的繁荣富庶与大运河的开凿之间关系的认识。图一中反映了隋朝的繁荣富庶,图二反映了隋朝大运河的开凿的史实,隋的富庶为隋朝大运河的开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大运河的开凿对中国的统一、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所以从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大运河的开凿无疑对隋朝当时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所以说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隋的富庶为隋朝大运河的开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隋朝大运河的开凿为隋朝的经济发展(富庶)创造了条件。(2)本题考查学生对隋朝大运河相关知识的掌握。根据图片可知,从余杭到长安经过隋朝大运河的江南河、邗沟、通济渠三段。(3)本题考查学生对隋朝大运河功能的认识。隋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南到余杭。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城市发展,江都、余杭、涿郡等迅速繁荣;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中央集权稳定。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不但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一。根据材料中“天下转漕仰此一渠”,可知隋朝大运的主要功能是沟通南北交通。(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评价历史事件要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以及社会背景;要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价,用唯物辨证法看待这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促进历史前进;是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否符合广大劳动人民的愿望。【解析】(1)隋的富庶为隋朝大运河的开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或隋朝大运河的开凿为隋朝的经济发展(富庶)创造了条件)(2)先后经过江南河、邗沟、通济渠三段。(3)运输(或沟通南北交通)(4)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促进历史前进;②是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是否符合广大劳动人民的愿望。六、综合题(共3题,共27分)26、略

【分析】(1)本题考查隋朝和元朝创立的制度。材料一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隋朝创立的科举制。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隋炀帝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判断,“这种制度”是指行省制度。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2)本题考查唐宋时期经济的发展。材料三中图一、二是唐朝时发明的两种农业生产工具的分别是曲辕犁和筒车;图片三是唐朝时期的唐三彩。材料四中“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叫交子;北宋前期,为了便于商品交易,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材料三中图四《清明上河图》和材料四共同说明了宋代商业贸易的繁荣。(3)本题考查宋元时期的科技发明。北宋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将黏土做成陶活字,用来排版印刷。材料五反映的是宋代的活字印刷术。隋唐到宋元时期,应用在军事上和航海上的重大科技成就分别是火药和指南针。(4)本题考查我国的文学形式。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才华横溢的诗人层出不穷。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唐朝时已出现,最初在民间流行。词是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其中三位杰出的词人是苏轼、辛弃疾和李清照。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5)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唐太宗时,将文成公主嫁给了吐蕃(或藏族)民族的首领松赞干布。北宋宋真宗时期,辽军大举进攻北宋,宋真宗来到澶州城亲自作战,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岳飞被害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元朝时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汉族人民开发边疆,边疆各族迁入内地,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契丹、女真等族与汉族的融合,逐渐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6)本题考查对外交往。贞观时,玄奘西游天竺取经,他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宋代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元朝时既是陆路交通的中心,也是国际性大都市是北京。(7)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根据本题的材料内容可知,我们要善于创新,包括政治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我们要维护民族团结,发展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经济的发展;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对外交流;我们要积极对外开放,加强与外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兼容并蓄,积极吸收外来文明成果等等。【解析】(1)科举制;隋炀帝;行省制度。(2)曲辕犁;筒车;唐三彩。交子;宋代商业贸易(或商业或商贸)的繁荣。(3)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4)唐诗、宋词、元曲(5)吐蕃(或藏族);澶渊之盟,宋夏议和,宋金议和(或绍兴和议)(答对一点即可);回族。(6)玄奘;市舶司;北京。(7)要善于创新,包括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要维护民族团结,发展和谐的民族关系;要坚持改革开放;要积极对外开放,加强与外国的经济文化交流,等等。27、略

【分析】试题分析:(1)本问主要考查的是汉与匈奴的和战知识点。材料一提供了关键信息“匈奴人失去河西,损失重大”,材料二“昭君和亲”、“老百姓再也没有战争之苦”,结合课本所学分析,西汉武帝时期,开始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西汉元帝时昭君出塞,嫁给呼韩邪单于,使边境安定了较长的一段时间。故答案为:材料一反映的是“战”的关系;材料二反映的是“和”的关系。(2)本问主要考查的是汉与匈奴的和战知识点。结合课本所学分析,西汉初年,由于国力弱,不得不进行和亲,西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组织强大的骑兵部队,指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匈奴被赶到大漠以北,故唱此曲。西汉元帝时呼韩邪单于请求和亲,材料二是指王昭君出塞嫁给呼韩邪单于,边境的匈奴人民过上了多年安定生活。(3)本问主要考查的是对汉与匈奴和战历史现象的评价。评价一个历史现象,必须要全面评价,从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去评价,结合史实去分析,史论结合,符合题意即可。为都有积极作用,汉武帝反击匈奴的胜利使北部边部得到了安定;昭君出塞,汉、匈和亲,为两大民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