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古诗三首》 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_第1页
17《古诗三首》 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_第2页
17《古诗三首》 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_第3页
17《古诗三首》 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_第4页
17《古诗三首》 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古诗三首》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课题:科目:班级:课时:计划3课时教师:单位:一、设计意图一、设计意图

本节课《古诗三首》的说课稿旨在通过深入解读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中的古诗,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和互动,使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能够领略到古人的情感表达和审美情趣,同时锻炼学生的朗读、背诵和鉴赏能力,为今后的文言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思维发展能力和文化素养。通过学习《古诗三首》,学生将提升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培养语言感知力和审美情趣。同时,在解读诗意和作者情感的过程中,发展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此外,通过了解古诗背后的文化背景,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升文化自信。三、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语言能力快速发展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在知识方面,学生已掌握一定的汉字词汇和基本的语法结构,能够阅读和理解简单的文章,但对古诗文的接触相对较少,对古诗的韵律和意境理解不够深入。

在能力方面,学生的朗读、背诵能力已有一定基础,但鉴赏和分析古诗的能力尚待提高。他们在理解古诗时,可能更多地关注字面意思,而忽略诗意和深层情感。

在素质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合作和探究精神,但独立思考能力有待加强。他们的行为习惯处于培养阶段,学习自觉性尚需提高。

在行为习惯上,学生可能存在课堂纪律有待加强、作业完成质量不一等问题,这可能会影响他们对课程学习的专注度和效果。

因此,在教授《古诗三首》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深入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情感,同时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四、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配备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以便于学生随时查阅和标注。

2.辅助材料:收集与《古诗三首》相关的图片、背景资料和诗人简介,制作成PPT或视频,以增强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兴趣。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投影仪等基本教学工具,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求,合理安排座位,预留足够空间进行课堂活动,如分组讨论。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学习《古诗三首》,这是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重要课文。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凝聚了古人的智慧,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美丽的古诗。

二、自主学习

1.请同学们翻开教材,自由朗读《古诗三首》,注意把握诗句的节奏和韵律。

2.在朗读过程中,请思考以下问题:

-这三首诗分别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三、课堂讲解

1.第一首诗《山行》

-请同学们一起朗读《山行》,感受诗中的意境。

-请一位同学来描述一下诗中的景象,其他同学补充。

-教师引导: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山景,诗人通过描绘枫林、夕阳等元素,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重点词语解释: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第二首诗《夜泊牛渚怀古》

-请同学们一起朗读《夜泊牛渚怀古》,感受诗中的情感。

-请一位同学来描述一下诗中的景象,其他同学补充。

-教师引导: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泊船牛渚的景象,诗人通过描绘月光、沙滩等元素,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中重点词语解释: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3.第三首诗《登鹳雀楼》

-请同学们一起朗读《登鹳雀楼》,感受诗中的意境。

-请一位同学来描述一下诗中的景象,其他同学补充。

-教师引导:这首诗描绘了登鹳雀楼所见的壮阔景象,诗人通过描绘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等元素,表达了对国家、民族的关切和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诗中重点词语解释: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四、课文主旨内容探究

1.请同学们回顾这三首诗,思考它们共同的主题是什么?

-教师引导:这三首诗都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国家民族的关切。

2.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分享一下自己对这三首诗的理解和感悟。

3.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课后作业

1.请同学们课后熟读这三首诗,并背诵其中一首。

2.结合所学,写一篇关于这三首诗的感悟或心得。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古诗三首》,通过这三首诗,我们领略了美丽的自然风光,感悟了人生的哲理,也表达了对国家民族的关切。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深入阅读古诗,感受古诗的魅力,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七、课后反思

1.请同学们课后反思本节课的学习效果,思考以下问题:

-你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否感兴趣?

-你认为自己在本节课中有哪些收获?

-你认为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2.教师根据同学们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六、知识点梳理《古诗三首》是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中的一篇重要课文,包括了三首古诗《山行》、《夜泊牛渚怀古》和《登鹳雀楼》。以下是本节课的知识点梳理:

1.《山行》

-作者:唐代诗人杜牧

-主题:描绘了秋日山间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重点词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韵律:七言绝句,押韵格式为AABA。

2.《夜泊牛渚怀古》

-作者:唐代诗人王之涣

-主题:通过对牛渚夜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重点词语: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韵律:五言绝句,押韵格式为ABAB。

3.《登鹳雀楼》

-作者:唐代诗人王之涣

-主题:通过对鹳雀楼上所见的壮阔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的关切和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重点词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韵律:七言绝句,押韵格式为AABA。

《山行》

-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描述了诗人攀登寒山的情景,山势险峻,石径斜长。

-第二句“白云深处有人家”:描绘了山间的宁静,即使在深山中也隐约有人家。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表达了诗人因喜爱枫林晚景而停车的情感。

-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通过对比,强调了霜后枫叶的美丽胜过春天的花朵。

《夜泊牛渚怀古》

-第一句“牛渚西江夜”:点明了诗人夜晚泊船的地点,牛渚位于西江边。

-第二句“客行青溪路”:描述了诗人在旅途中经过青溪的道路。

-第三句“江上往来人”:描绘了江上繁忙的船只和行人。

-第四句“但爱鲈鱼美”:表达了诗人对当地美食的喜爱,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登鹳雀楼》

-第一句“白日依山尽”:描述了夕阳西下的景象,阳光依着山峦即将消失。

-第二句“黄河入海流”:描绘了黄河奔腾不息,最终汇入大海的壮阔场景。

-第三句“欲穷千里目”:表达了诗人想要远眺千里之外的愿望。

-第四句“更上一层楼”:鼓励人们不断攀登,寻求更高层次的视野和境界。

-正确朗读并背诵这三首古诗。

-理解每首诗的基本内容,感受诗人的情感。

-掌握古诗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分析古诗的韵律和结构特点。

-感受古诗所蕴含的哲理和美学价值。七、教学反思与改进在完成了《古诗三首》的教学之后,我觉得有必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以便更好地评估教学效果,并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他们对古诗的朗读和背诵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但在深入理解诗意和情感方面还有一定的难度。我发现,有些学生在朗读时能够很好地把握诗句的节奏,但对于诗句背后的情感和意境理解不够深刻。这提示我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去体验和感悟古诗的情感。

关于改进措施,我计划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调整:

1.增加互动讨论环节。在讲解每首诗时,我会更多地提问,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能帮助他们在讨论中深入理解诗意。

2.利用多媒体资源。我会准备一些与古诗内容相关的图片和视频,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想象和感受古诗中的场景和情感。

3.创设情境体验。我会尝试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体验古诗的情感,从而提高他们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4.加强课后辅导。对于课堂上没有完全理解的学生,我会安排课后一对一的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此外,我也注意到在课堂管理方面还有一些不足。例如,有些学生在讨论时可能会脱离主题,导致课堂纪律松散。为了改善这一点,我计划在课堂上设置明确的讨论规则,并适时地给予引导和反馈。

在教学方法上,我觉得可以尝试更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比如,引入古诗的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诗人创作时的社会环境和个人心境,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诗句的含义。八、板书设计①古诗标题及作者

-《山行》杜牧

-《夜泊牛渚怀古》王之涣

-《登鹳雀楼》王之涣

②重点诗句

-《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夜泊牛渚怀古》: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③重点词语及解释

-《山行》: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

-《夜泊牛渚怀古》:牛渚、西江、客行、青溪、往来人、鲈鱼。

-《登鹳雀楼》: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