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近义词辨析-【中职专用】备战2025年山东春季高考语文题型专练 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3D/01/wKhkGWeN-_qAe06UAAHUFm64T9E912.jpg)
![专题02近义词辨析-【中职专用】备战2025年山东春季高考语文题型专练 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3D/01/wKhkGWeN-_qAe06UAAHUFm64T9E9122.jpg)
![专题02近义词辨析-【中职专用】备战2025年山东春季高考语文题型专练 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3D/01/wKhkGWeN-_qAe06UAAHUFm64T9E9123.jpg)
![专题02近义词辨析-【中职专用】备战2025年山东春季高考语文题型专练 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3D/01/wKhkGWeN-_qAe06UAAHUFm64T9E9124.jpg)
![专题02近义词辨析-【中职专用】备战2025年山东春季高考语文题型专练 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3D/01/wKhkGWeN-_qAe06UAAHUFm64T9E91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2近义词辨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30小题)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随着社会的发展,_______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②分别二十多年后,同学们再相聚时,我已经很难_______出小学时的同桌了。③这里出产的绿茶久负盛名,要仔细_______才能领略到它的妙处。A.终身辨认品尝 B.终身辨别品评 C.终生辨别品尝 D.终生辨认品评【解答】(1)“终身”和“终生”终身:一生:一辈子;终生:毕生;终身。这两个词意思基本相同,“终生”多就事业讲,“终身”多就切身的事来说。语境中“教育”是跟自己切身相关的事,不是事业,所以选用“终身。(2)“辨认”和“辨别”辨认:分析辨别并做出判断,以便找出或认定某一对象;辨别:对不同的事物在认识上加以区别。根据语境应是“我已经认不出小学时的同桌”,也就是无法做出判断,所以选用“辨认”。(3)“品尝”和“品评”品尝:细致地辨别滋味;品评:评价;评论。这里的语境是“这里出产的绿茶久负盛名”,它的味道需品尝才知道,选用“品尝”。故选:A。2.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是()①没有浑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高的诗歌作品的。②舒婷把这个深厚的感情在她的诗歌里,希望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③鉴赏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他方面的特点,认真诗的意象。A.品位灌注揣摩 B.品位贯注揣测 C.品味灌注揣摩 D.品味贯注揣测【解答】A.品位:品质;质量;档次。品味:品尝;体味。第一个空:此句想表达高质量的诗歌作品离不开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故“品位”更为恰当。灌注:浇灌;流入。贯注:集中注意力于。第二个空:此句想表达舒婷把深厚的感情融入到诗歌中去,故“灌注”更为恰当。揣摩:悉心探求。揣测:根据不足的证据推测。第三个空:此句想表达鉴赏诗歌时要体会诗的章法,悉心探求诗的意象,故“揣摩”更为恰当。BCD.错误。故选A。3.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的结晶。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A.特立独行耳提面命顿悟 B.特立独行耳濡目染领悟 C.身体力行耳提面命领悟 D.身体力行耳濡目染顿悟【解答】特立独行:指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一般用来修饰人的品格。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句中修饰的是“结晶”,选用“身体力行”;耳提面命:不但当面教导他,而且提着耳朵叮嘱他。后用以形容对人教诲恳切,要求严格。耳濡目染:经常听到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注意后文语境“说教”,那就不是“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选用“耳提面命”;顿悟:猛然醒悟。领悟:领会;理解。句中是指对古人的心得有所理解,选用“领悟”。故选:C。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那天夜晚,他抱着吉他即兴演唱了几支歌,脸上是的表情,像孩子那样快乐,像农夫那样淳朴。我一次感受到,好的男子汉本质上都是农夫,朴实,宁静,沉湎于自己的园地,那是音乐、绘画书籍。A.迷醉不止不管还是 B.陶醉不只不管还是 C.迷醉不只如果或者 D.陶醉不止如果或者【解答】(1)“迷醉”和“陶醉”迷醉:陶醉;陶醉:表示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一般来讲,“迷”醉的程度要比“陶醉”来的深。(2)“不止”和“不只”不止:表示超出一定数量或范围,与数量有关;不只:不但。后文有数量词“一次”,故选用“不止”,排除B、C。(3)“不管”和“如果”不管: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结果都不会改变,后面常有副词“都、总、也”等跟它呼应。有时还和“还是”连用。如果:表示假设,后面一般跟“就”。(4)“还是”和“或者”还是:表示选择;或者:表示选择。根据前面的关联词,后两处应该选用“不管…还是…”排除C、D故选:A。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2015年10月9日,南京大屠杀档案申遗成功。对此,日本政府无理取闹,不仅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_______、横加指责,更是威胁要停交会费。②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_______、顽强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③近日,深圳交警对一名于半年时间内23次违法占用应急车道的女司机开出6.9万元、记138分的天价罚单。交管部门查处滞后,是交通违法者_______的原因之一。A.指手画脚口口相传为非作歹 B.指手画脚薪火相传肆无忌惮 C.指鹿为马口口相传肆无忌惮 D.指鹿为马薪火相传为非作歹【解答】①指手画脚: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也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指鹿为马:比喻颠倒是非。根据语境,此处应为“指手画脚”。②薪火相传:前一根柴刚烧完,后一根柴已经烧着,火永远不熄,比喻师生传授,学问一代代地继承下去。口口相传:不著文字,口头相传。根据语境,此处应为“薪火相传”。③肆无忌惮:任意妄为,没有一点儿顾忌。为非作歹:做各种坏事。根据语境,此处应为“肆无忌惮”。故选:B。6.依次填入下文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②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萧索的来的()A.稀稀落落严厉感慨 B.疏疏朗朗严厉感触 C.疏疏落落严厉感触 D.疏疏落落严肃感叹【解答】①稀稀落落:稀疏冷落的样子。疏疏落落:稀疏零落,非常零碎,侧重于少。此处侧重于尖细且长的秋草要少,故此处应填入“疏疏落落”最恰当。②严厉:严肃而厉害。严肃:令人敬畏。第一空并不用来形容人或者态度,故此处应填入“严厉”最恰当。感触:接触外界事物而引起的思想情绪。感叹:用一种呼声或类似呼声的词语、句子来表达深沉的思想或强烈的感情的一种修辞格。第二空用于表示秋天引起的思想情绪,故此处应填入“感触”最恰当。故选:C。7.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七八月间,正当草原茂盛,阳光静好,青草,鹰雕从云层下低飞,草丛间被我们的脚步惊扰起来的蚱蜢和草虫,在身前身后得好远。旷野无人,只有的风声。这里,应该就是人间天堂了……A.繁荣掠过起跳轻柔 B.繁茂经过弹跳轻快 C.繁荣经过起跳轻快 D.繁茂掠过弹跳轻柔【解答】第一空,繁荣:指自己的事业蓬勃发展。或者指草木茂盛,也指经济或事业蓬勃发展,一件事物发展到顶盛的时期。繁茂:(草木)繁密茂盛,茂盛的,茁壮的。句中用来形容青草,选用“繁茂”恰当;第二空,掠过:扫过,擦过,从上面飞过。经过:从某处过,经历的过程,通过。根据“鹰雕从云层下低飞”的提示,是用来写鹰雕的飞行的,故选“掠过”恰当;第三空,起跳:跳水、跳高、跳远等的开始跳。弹跳:人体或物体向上弹起。根据“惊扰起来的蚱蜢和草虫,在身前身后”的提示,句中是用来形容“蚱蜢和草虫”的动作,选“弹跳”恰当;第四空,轻快:轻松愉快,不费劲。轻柔:轻而柔和。根据“风声”的提示,这里是用来形容风声的,选“轻柔”恰当。故选:D。8.下面是《荷花淀》中四个青年妇女的对话,对她们的性格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②“我有句要紧话,得和他说。”③“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④“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去再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A.精明细心胆大爽朗谨慎小心忸怩温顺 B.精明细心忸怩温顺谨慎小心胆大爽朗 C.胆大爽朗精明细心谨慎小心忸怩温顺 D.谨慎小心忸怩温顺胆大爽朗精明细心【解答】①“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了一件衣裳”,这句话说得委婉含蓄,“听说”二字告诉别人不是自己存心主动打听丈夫行踪的;而且又声明“不拖尾巴”,这是她怕同伴说她拖尾巴;拐弯抹角,最后才声明,不是我故意“想去”送衣裳,而是他临走时“忘下了”的。这就似乎非送不可,由此可见人物的性格特点是非常精明的。②“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话虽一句,但非常要紧,那就非去不可。毫不掩饰,不绕弯子,可以说是袖筒里藏棒槌——直来直去。她明明白白地告诉别人,自己就是要去见丈夫。显然这个妇女思想较为简单,性格较为直爽,感情较为外露。③“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这说明“淀里的斗争形势变了”,似乎与思念丈夫无关,其实她的心还是在丈夫身上。形势越紧,丈夫就越没时间回来,因此就更该前去探望。从说话的内容和语气可以看出,这是水生妻的话。从她那不慌不忙的话语中,说明她是个言行谨慎、处事稳重、行为老练的妇女。④“我本来不想去”,接着说明这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不可的,最后还拉着长腔说“——有什么看头啊”,既不想去,又无看头,可是却积极在这里聚会商量怎么前去探夫,这不是自相矛盾的话吗?这正表现出她那用假话掩真情,遮遮掩掩、羞羞答答的个性特点。这些方面的描写,文字虽不多,但作者却能够深入细致地把握和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能够用极少的语言表达出极丰富的情感。据此分析可知,A选项符合要求。故选:A。9.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了过高雅而奢华的生活,因此她不断地感觉到痛苦。住宅的、墙壁的、家具的、衣料的,都使她苦恼。A.寒伧黯淡破旧粗陋 B.寒伧黯淡陈旧粗朴 C.寒酸黑暗陈旧粗陋 D.寒酸黑暗破旧粗朴【解答】寒伧:丑陋,难看。寒酸:形容穷苦读书人的不大方的姿态。修饰“住宅”,应用“寒伧”。黯淡:(光色)昏暗。黑暗:没有光。修饰“墙壁”,应选“黯淡”。陈旧:旧的,过时的。破旧:破烂而陈旧。修饰“家具”,为了突出“她”生活的“痛苦”,应选程度更重的“破旧”。粗朴:粗糙朴素。粗陋:粗糙简陋。修饰“衣料”,为了突出“她”生活的“痛苦”,应选程度更重的“粗陋”。故选A。10.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错误常常是正确的。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③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④为此目的,就要同志们的眼光向着这种实际事物的调查和研究。A.引导先导指导向导 B.先导指导向导引导 C.指导引导向导先导 D.向导先导指导引导【解答】向导:引路;引路的人。引导:带领,启发。指导:指示教导;指点引导。先导:引领,指导。第①句,该句是说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引领者,故选用“先导”。第②句根据“引出正确的结论”可知,该句是说“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具有“指导”意义。第③句,该句是说用规律作为行动的“领跑人”,故选用“向导”。第④句,根据“向着这种实际事物的调查和研究”,该句强调过程,故选用“引导”。故选:B。11.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有少数党员和少数党的同情者曾经进行了这一工作,不曾有组织地进行过。是近百年的和古代的中国史,在许多党员的心目中漆黑一团。A.虽然却不论仍 B.虽则但是不论还是 C.尽管然而虽然还是 D.如果但是尽管仍【解答】第一句关联词:虽则,虽然。虽:连词,把意思推开一层,表示“即使”或是“纵然”的意思,后面多用“可是”“但是”相应。第二句关联词:“近百年的和古代的中国史”是选择关系,所以用“不论”,与之呼应的关联词是“还是”。故选:B。12.下面句中横线上,所填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过去,叫作“发扬国光”。A.运拿挂 B.运揣走 C.送捧挂 D.送拿走【解答】运:运行;运转;转动;强调的是主动去取。送:把东西从甲地运到乙地。强调的是被动接受。拿:用手握住或抓取。捧:用手能捧的东西,表示态度恭敬。挂:借助绳索、钩子、钉子等使物体附着于高处或连到另一物体上,强调是主动性。走:行,往来行动。第一处强调的是“被动的接受”,用“送”更好。第二处强调的是“还有几位“大师”们恭敬拿来”,用“捧”更好。第三处强调的是几位“大师”挂过去,又宣扬自己的行为,故用“挂”更好。故选:C。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谈起抗震救灾,温总理很深。他动情地说:“这次抗震救灾,更加深了我对人民的爱。”②在破解开发型资源城市转型难题的过程中,该市原有资源,以钒钛资源开发为重点,努力打造世界级的产业集群。③作者科尔曼年轻气盛,观点鲜明,但常常论据不足或论证不周,显得犀利有余,老练不够。A.感受依托未免 B.感触依附未免 C.感触依托不免 D.感受依附不免【解答】(1)“感受”与“感触”感受:接触外界事物得到的影响;体会。感触:跟外界事物接触而引起思想情绪;感触侧重思想情绪。依据后文“动情地说”确定选用“感触”。(2)“依附”与“依托”依附:附着,依赖依靠。依托:依靠。依托侧重有所凭借,借托。这里选用“依托”较好。(3)“未免”和“不免”未免:同一些词语搭配,表示前面所说的情况不合适,或对前面所说的情况不以为然,含有委婉批评的意味。不免:副词。表示由于前面所说的原因而不能避免某种消极的结果,“科尔曼年轻气盛”正是“老练不够”的原因。此处是对科尔曼作客观评价,没有批评的语气。故选用“不免”。故选:C。14.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如今80后的的确是压力很大的一代人,他们面临的是多重的压力,上要双方的老人,下要孩子。这时候夫妻双方之间就必须要互相,才能克服生活中的重重困难。A.赡养扶养抚养 B.赡养抚养扶养 C.扶养抚养赡养 D.抚养赡养扶养【解答】“赡养”是指晚辈人对前辈人,如子女对父母,或者孙子女对祖父母提供物质上和生活上的帮助;“抚养”是家庭中长辈对晚辈,如父母对子女,祖父母对孙子女的抚育和教养;“扶养”是指平辈人之间,如夫妻在物质上和生活上的相互帮助。故选:B。1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家庭的使他从小对美就有敏锐的感悟,乡村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线条使他陶醉不已。(2)那个时候的中国,社会动荡,经济秩序极为混乱,物价,人民苦不堪言。(3)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全体职工都总经理罗阳献身国防事业的崇高精神打动。A.熏陶青云直上为…而 B.熏染青云直上为…而 C.熏陶扶摇直上为…所 D.熏染扶摇直上为…所【解答】第一空:“熏陶”和“熏染”都有因长期接触而逐渐产生影响的意思,但“熏陶”多指好的影响,是褒义词,“熏染”多指不好的影响,是贬义词;第二空:“青云直上”比喻官职升得很快很高,这个意思和句意不合;“扶摇直上”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迅速往上升,可以用来描述物价;第三空:“为…所”表被动,“为…而”是“为了…因而(就)”的意思。第三句说的是意思压缩一下是“职工被打动”的意思。故选:C。1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天地境界又可以叫做哲学境界,因为只有通过哲学,获得对宇宙的某些________,才能达到天地境界。但是道德境界,也是哲学的产物。道德行为,并不单纯是________道德规律的行为;有道德的人也不单纯是养成某些道德________的人。他行动和生活,都必须觉解其中的道德原理,哲学的任务正是________他这种觉解。A.理解遵守习惯给以 B.了解遵循习惯给予 C.了解遵守习性给以 D.理解遵循习性给予【解答】了解:1.明白;理解。2.调查;弄清楚。理解:1.从道理上了解。2.见解。第一个空,此处的意思是通过哲学对宇宙知道得清楚,故“了解”最为恰当。遵循:遵照。遵守:依照规定行动而不违背的意思。第二个空,此处的意思是道德行为并不单纯是遵照道德规律的行为,故“遵循”最为恰当。习惯:经过不断实践而逐渐适应:在一定条件下完成某项活动的需要或自动化的行为模式。习性:基本解释为长期在某种自然条件或者社会环境下所养成的特性。第三个空,此处的意思是有道德的人也是经过不断实践而适应的人,故“习惯”最为恰当。给予:使别人得到;给。给以:给予,多用于抽象事物。第四个空,此处的意思是哲学的任务是给他这种觉解,故“给予”最为恰当。故选:B。1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由钱学森等专家学者负责________的人造卫星发展规划草案,提出了分三步走的设想。(2)就在两年前,他还到四川雅砻江谷地________,一天内登上500米高的山岭,又降到1000米深的峡谷。(3)杨利伟﹣﹣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正静候着一个举国________的时刻。A.制订考察贯注 B.制定考察关注 C.制定考查贯注 D.制订考查关注【解答】(1)“制订”指创制拟定;“制定”指定出(法律、规程、政策等),此处对象是“发展规划草案”,属于“规程政策”,用“制定”恰当;(2)“考察”是“实地观察调查”之意,此处“到四川雅砻江谷地”,显然是实地考察,用在此处恰当;“考查”是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行为、活动)。(3)“贯注”指(精神、精力)集中;“关注”指关心重视,此处指人们都很关心重视这一时刻,故选“关注”。故选:B。18.填入下面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为恰当的一项是()①她过/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②在雨的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③她默默走近/走近,又投出/一般的眼光。A.走序曲太息 B.走哀曲幽怨 C.飘序曲幽怨 D.飘哀曲太息【解答】ABC.错误。D.根据原文,①句“梦一般”给人的感觉是缥缈的,所以填写“飘”。序曲:指歌剧、舞剧等开幕前演奏的短曲,亦称“开场音乐”。哀曲:悲伤缅怀之曲。②句是悲伤彷徨的意境,用“哀曲”。幽怨:隐藏在内心的怨恨。太息:叹气,指情志抑郁。这里是抒发孤独彷徨、惆怅、对未来渺茫的情感,用“太息”。故选D。19.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白天_____少人走,夜晚就更加寂寞。②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_____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③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_____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④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_____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A.也受用落泻 B.很享受映泄 C.也享用留泻 D.很受用映泄【解答】A.“也”表示强调,重点强调“白天”“夜晚”这时间词;用“很”表程度,突出“少”,表意重点不同,选用“也”符合情境。B.“受用”和“享受”的侧重点不同。“受用”突出“接受”,“享用”突出“享受”,从原文情境看作者心情并不是“陶醉”状态,还有淡淡哀愁,所以用“受用”。C.“落”和“留”的区别,“落”强调自上而下,空间立体感较强,“留”则没有这种立体感,比较平淡。D.“泻”与“泄”,都是水从上而下,但“泻”的水流量较“泄”要小很多,用来描写月光如流水,“泻”字更合适。故选A。20.下列句子中在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湿,_______了山林、村落,_______了大自然的色调。山区的红土和绿竹,本来并不很_______,雨后,红土成了棕红色,草绿色的竹林也偏暗绿了,它们都_______了深暗色的成分,_______于含灰的中间调里;或者说它们都_______着墨色了。A.烘托修改协和掺杂包含含混 B.渲染改变协调渗进统一含蕴 C.衬托改动和谐渗透联合暗含 D.勾勒改换融合渗入交融浸润【解答】第二空根据“雨后,红土成了棕红色,草绿色的竹林也偏暗绿了”可知“大自然的色调”是被“改变”。第三空是形容“红土和绿竹”,“协调”是表示不同个体之间的一致和统一,此处合适。第四空从“都”“深暗色的成分”可以推断,红土和竹林应当是被渗进了深暗色的成分,故本空填“渗进”。第五空“于含灰的中间调里”,应当是红土和竹林都联成整体,融进了含灰色的中间调,故本空填“统一”。第六空,根据“都”“着墨色了”可知,都包含了墨色,应当选“含蕴”。然后根据排除法可知道第一空填“渲染”。故选:B。21.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受人欺侮而进行_______的做法是愚蠢的。②网上和出版物中的_______和混淆层出不穷。③油盐柴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_______的物品。A.抱负滥用必须 B.报复乱用必须 C.抱负乱用必需 D.报复滥用必需【解答】第一空①抱负:远大的志向。②报复:打击批评自己或损害自己利益的人。此处指回击欺侮自己的人,用“报复”。第二空①滥用:胡乱地或过度地使用。②乱用:胡乱使用。此处修饰出版物,用“滥用”。第三空①必须: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必要。②必需:一定要有;不可少。此处说柴米油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用“必需”。故选D。2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钱到船板上时,管渡船的必为一一起,依然到那人手心里去,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个!”A.掷捡塞俨然 B.掷拾送突然 C.掷拾塞俨然 D.掷捡塞蓦然【解答】ABD.错误。C.掷:抛、投;捡:拾取;拾:捡取,收拾,整理;俨然:严肃庄重的样子;突然:表示发生得很急促、忽然、猝然;蓦然:突然,猛然。管渡船的把钱拾起来,“拾”是捡取、整理的意思,用来形容这个动作更合适,因为钱是被人掷出来的,所以这里应该用“塞”回去更恰当,最后是形容一个人的神情,所以要用“俨然”。故选C。23.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会鸟是把鸟笼挂在一处,_____可让鸟互相学叫,_____互相比赛。A.又……又…… B.不仅……而且…… C.既……也…… D.非但……还……【解答】A.“又……又……”表示几种情况或性质同时存在,但题干中“可让鸟互相学叫”与“互相比赛”之间并非单纯并存的关系,而是有一定的递进或并列但非完全的“同时性”,故A项不恰当。B.“不仅……而且……”表示递进关系,即后者在前者基础上更进一步。但题干中两个分句“可让鸟互相学叫”与“互相比赛”之间并没有明显的递进关系,故B项不恰当。C.“既……也……”表示并列关系,两者属于同一层级,没有主次之分。题干中“可让鸟互相学叫”与“互相比赛”正是两种并列的活动,故C项恰当。D.“非但……还……”也表示递进关系,但通常用于否定形式后再进一步强调,题干中并无否定含义,故D项不恰当。故选:C。24.下列各句横线上缺少关联词,请选出最准确的一项是()①这些胡同两边a_______是“宅门”,到现在房屋b_______挺整齐。②c_______有剃头挑子的“唤头”、磨剪子磨刀的“惊闺”,算命的盲人吹的短笛的声音。③我们d_______说北京的市民文化,e_______是指的胡同文化。A.a通常b也许c然而d大都e就 B.a通常b都还c偶尔d通常e也 C.a大都b都还c偶尔d通常e就 D.a大都b也许c然而d大都e也【解答】大都:大多。都还:全部保持。偶尔:表示情况并非经常出现。通常:一般。就:表肯定。①句,第一个空“通常”指一般的情况,“大都”指具体情况中的大多数;第二个空,“也许”表示假设,“都还”则是描述实际情况。本句为具体描写胡同的状况,故“大都”和“都还”更为恰当。②句,“然而”用在句子开头表示转折,“偶尔”指间或,有时候,表示情况不是经常出现。本句并未有转折的意思,故“偶尔”更为恰当。③句,第一个空,一般来说的北京的市民文化;第二个空,就是(肯定)指的胡同文化,故“通常”和“就”更为恰当。故选:C。2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我国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保障公民政治_______的主要形式。②_______能力差,遇事爱冲动,是你最让人担心的问题。③咱们认真_______一下这件事该怎么办。A.权利自制合计 B.权利自治核计 C.权力自制合计 D.权力自治核计【解答】①权利:法律用语。指公民依法应享有的权力和利益。与义务相对。1.权位,势力。今指职责范围内的领导和支配力量。2.政治上的强制力量。由语境可知,这里用“权利”。②自制:克制自己。自治:民族、团体、地区等除了受所隶属的国家、政府或上级单位领导外,对自己的内部事务行使一定的自决权。由语境知,这里用“自制”。③合计:指合在一起计算;总计。盘算;考虑。核计:核算。由语境可知,这里用“合计”。故选:A。26.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_______宝藏。②在这次为汶川大地震举行的各种赈灾活动中,人们点燃一支支贮满真情的蜡烛,_______受灾的人们渡过难关,走出灾难。③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_______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只要拥有希望,一切都将过去。A.寻找祈求尽管 B.寻求乞求尽管 C.寻找乞求但是 D.寻求祈求但是【解答】①句中,“有如向地壳_______宝藏”的空白处,选择“寻求”更为恰当,因为“寻找”更多地表示寻找的动作。而“寻求”偏向于追求、寻找某种抽象的东西,如真理、答案等,与“宝藏”这一具体事物匹配。②句中,“_______受灾的人们渡过难关”的空白处,“乞求”表示苦苦哀求。“祈求”表示向神佛等祈求保佑,与句意相符。③句中,前后两个分句之间存在转折关系,所以选择“但是”作为连接词更为恰当。前一句提到花和人都会遇到不幸,而后一句则强调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即使遇到困难,只要有希望,一切都会过去。这种转折关系使得“但是”成为最合适的选项。故选:D。27.依次填入下列句子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冬天里我们一直不停地进行反攻,彼此就没________常常写信。(2)也许正因为如此,所以我的心才痛得那么________吧。(3)这些,老兄,倒没什么,我跟他________怎样总可以过下去的,________我的心震荡得厉害,得换一个活塞了。A.功夫厉害尽管/但是 B.功夫利害不论/只是 C.工夫利害尽管/但是 D.工夫厉害不论/只是【解答】(1)工夫:时间。功夫:本领,造诣。这里是说彼此就没有时间常常写信,应用“工夫”;(2)厉害:难以对付或忍受;剧烈;凶猛。利害:利益和损害。这里要修饰“心痛”,难以忍受,应用“厉害”;(3)根据语境可以选出。这里前后并不是让步转折关系,而是强调在任何条件下我跟他总可以过下去,后面引起转折,应用“不论/只是”。故选:D。2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恰当的一组是()(1)挎上小篮,跟着大姐姐,去灰灰菜。(2)二月的风就带来了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泥批量采购合同(2篇)
- 海外资产赠与合同(2篇)
- 2024年四年级英语下册 Unit 6 Whose dress is this第4课时说课稿 译林牛津版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员工待岗轮休与技能培训及晋升协议
- 2024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2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离子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 二零二五年度美容院整体资产转让合同协议范本
- 2023三年级数学上册 一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说课稿 苏教版
- 2023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6章 分式16.2 分式的运算2分式的加减第2课时 分式的混合运算说课稿 (新版)华东师大版001
- 二零二五年度退学协议书标准范本模板-@-2
- 2024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浮力与升力9.1 认识浮力说课稿(新版)粤教沪版
- 《数学归纳法在中学解题中的应用研究》9000字(论文)
- 《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大全》
- 第六章-1八纲辨证
- 《工业机器人系统维护(ABB模块)》试卷10套
- 危险性化合物的微生物降解-中国石油大学环境生物工程
- 浙江省名校新2025届高一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学习2024《关于加强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解读课件
- 2024年县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活动方案
- 足球场建设项目设计方案
- 湖北宜昌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记叙文阅读16篇(含答案)(2003-2023)
- 问题探究如何让城市不再看海(教学课件)高一地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