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陕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陕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陕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陕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陕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陕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76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百家姓》是我国流传最广、影响至深的一种启蒙读本,据考证,该书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赵是一个朝代国君的姓,理应为首,请问是哪个朝代?()A.明代B.元代C.唐代D.宋代2、下列关于“碰撞中的交融”的表现,错误的是()A.辽统治者注意革除北宋赋役繁杂的弊端B.辽和西夏的统治者奖励垦荒C.高起高坐椅凳是中原汉人的旧习D.西夏冶铁掌握了先进的坚式风箱鼓风技术3、丝绸之路是中外联系的纽带,沟通中西的桥梁,被称为“文化运河”以下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中国的铸铁技术传到西方B.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C.中国的丝绸转运欧洲D.西域的葡萄传入中原4、2016年12月20日,蒙古国外长蒙赫奥尔吉勒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蒙古正在为蒙中关系重回正轨,恢复有关对话作出积极努力。蒙古坚定支持一个中国政策,一贯认为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开始于()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5、战国时期是我国()A.奴隶社会的开始时期B.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C.统一的封建国家时期D.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6、战国历史的特点;一是“乱”,主要表现为战争;二是“变”,突出体现在()

A.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B.各国的变法特别是秦国的商鞅变法。

C.农业产量的提高D.人口的大量增加7、探究“开元盛世”和“贞观之治”出现的共同原因,正确的是()A.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B.都重视任用人才C.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D.统治者都注意调整或改革政策8、下列各项能反映唐朝中外交流的有。

A.文成公主入藏B.玄奘西游C.鉴真东渡D.遣唐使9、如图是中西方近代化进程示意图;请将①②处补充完整()

A.新航路的开辟B.工业革命C.五四运动D.新文化运动10、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主要是对下面哪个人物的尊敬()A.黄帝B.炎帝C.蚩尤D.大禹11、元、明、清三个朝代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主要表现为()A.实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B.加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C.结束分裂局面实线大一统D.由少数民主建立的政权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2、______和______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13、唐朝________画技高超被后世称为“________”;两宋时期的大画家________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14、党的好干部是______。15、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国家来源于法家思想。______(判断对错)16、唐朝在中央实行______,提高了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17、。原始居民发源河流住房种植代表原因河姆渡原始居民__________________地理条件不同半坡原始居民__________________18、唐朝印刷的《______》,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______印刷品。19、西周的政治制度是______,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______,并服从______。20、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时期出现了有作为的开国之君和臭名昭著的暴君。(1)约公元前2070年,______________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王朝。(2)夏朝的最后一个王____________________在位时,无休止地征发百姓。(3)约公元前1600年,_____________________建立商朝,都城建立在亳。(4)商朝最后一个王______________尽情享乐,施用炮烙之刑,镇压人民。(5)公元前1046年,______联合各地势力,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商朝灭亡,周朝建立。(6)公元前841年,___________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西周开始走向衰落。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3题,共27分)21、(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西周时期青铜器的种类非常丰富,大量用于祭祀。22、杜甫“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世。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聚丰实。”一诗,描述的盛世景象出现在唐太宗统治时期。[].

23、唐太宗在位时期,励精图治,整顿吏治,发展经济,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五、材料题(共1题,共10分)24、七年级的历史兴趣小组将围绕“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这一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图1、图2中所示的历史人物分别是谁?他们的活动反映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什么特点?

(2)图3反映的是明朝发生的哪一历史事件?事件目的是什么?

(3)明清两朝的对外交往逐渐减少,最后导致清朝时期实行什么政策?带来什么不良的影响?

(4)通过探究“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对今天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评卷人得分六、辨析题(共1题,共10分)25、2017年是现行公历,是阳历的一种。中国古代的历法又称天干地支纪年法,包括制定二十四节气的内容。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D【分析】《百家姓》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赵是一个朝代国君的姓,理应为首。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

故选:D。

本题考查北宋的建立。

掌握北宋建立的相关知识。【解析】D2、C【分析】中原汉人一向的习惯是席地而坐;或是跪坐,或是盘腿坐,并无坐椅子;凳子的习惯.胡床自北而南广为流行,促使高足家具的兴起,终于改变了汉人席地而坐的习惯.故关于“碰撞中的交融”的表现,错误的是高起高坐椅凳是中原汉人的旧习.

故选C.

本题考查宋代的重要史实;知道中原汉人一向的习惯是席地而坐.

本题考查宋代的重要史实,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解析】C3、B【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汉朝时,从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再到西亚、欧洲,这就是丝绸之路,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不在这条路线上。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点。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拓了“丝绸之路”,沟通了中西交通,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

本题的做题要求是找出不能说明题文的选项,注意审好题。【解析】B4、C【分析】元朝时;中央设宣政院管理西藏,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域。

故选:C。

本题以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为依托;考查宣政院的建立.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解析】C5、B【分析】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因各诸侯国连年相互争战而得名,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故选B.

本题考查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

本题考查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解析】B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6、AB【分析】本题考查战国时期“变”的体现。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与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他们转化为封建地主。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统治,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故AB符合题意,CD排除。故选AB。【解析】AB7、ABD【分析】本题考查唐朝的盛世。唐太宗统治时期,唐朝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在他们统治时期,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他们都重视任用人才,统治者都注意改革政策,从而使得唐朝出现了两个盛世的局面。故选ABD。【解析】ABD8、BCD【分析】略【解析】BCD9、BD【分析】读图可知;中国的近代化历程是从经济开始的,然后是政治(制度),最后是思想: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技,辛亥革命学习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思想文化,经历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而西方是从思想开始的,刚好与中国相反: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故选项BD符合题意.

故选BD.

本题考查中国的近代化与西方近代化的不同历程;重点识记新文化运动;工业革命等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本题线索多,知识点复杂,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点必须有很好的记忆才行,提醒同学们理解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与西方近代化历程的不同.【解析】BD10、AB【分析】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于黄河流域的炎帝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至今,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故选:AB。

本题以“炎黄子孙”为依托;考查的是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的知识。

本题以“炎黄子孙”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传说中黄帝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解析】AB11、AB【分析】略【解析】AB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2、略

【分析】距今约四五千年;黄河流域的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成联盟,发展为日后的华夏族,即汉族的前身.因此黄帝和炎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故答案为:

黄帝;炎帝.

本题考查的是人文始祖的知识点.

本题以人文始祖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黄帝和炎帝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解析】黄帝;炎帝13、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唐朝和宋朝时期绘画成就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吴道子画技高超,后世称他为“画圣”。吴道子的画注重线条变化,立体感强,风格奔放,开后世写意画先河。两宋时期,随着城市的发展,表现市民生活的风俗画日益增多。大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画面上的人物、街市、村野、车船,等等,安排得错落有致,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故第一空应填吴道子,第二空应填画圣,第三空应填张择端。【解析】吴道子;画圣;张择端14、略

【分析】焦裕禄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他坚持与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他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1964年5月14日病逝于郑州,终年42岁,人民称颂他是“党的好干部”。

故答案为:焦裕禄。

本题考查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人物。识记焦裕禄的事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焦裕禄的事迹等相关知识的掌握。【解析】焦裕禄15、略

【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家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采纳战国时期法家的以法治国.

故答案为:

√.

本题以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国家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解析】√16、略

【分析】唐朝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提高了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

故答案为:

三省六部制.

本题考查唐朝的统治措施.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掌握三省六部制的内容和影响.【解析】三省六部制17、长江流域干栏式房屋水稻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粟【分析】依据所学;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陕西西安半坡村,是黄河流域农耕时代的代表,主要种植粟,为适应北方寒冷;干燥的环境,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我国长江流域农耕时代的代表,他们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为适应南方火热、潮湿的环境,他们居住在干栏式房屋里。

故答案为:

。原始居民发源河流住房种植代表原因河姆渡原始居民长江流域干栏式房屋水稻地理条件不同半坡原始居民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粟

本题以图表的形式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相关知识点。【解析】长江流域干栏式房屋水稻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粟18、略

【分析】据所学和;现收藏在英国伦敦博物馆的唐咸通九年(868)王玠为二亲敬造普施的《金刚经》,是现存最早的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

故答案为:

金刚经;雕版.

本题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金刚经》的相关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和活字印刷术区别开.【解析】金刚经;雕版19、略

【分析】西周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西周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定期朝觐周王,向周王缴纳贡品等.

故答案为:

分封制;缴纳贡品;周王的命令.

本题以西周的政治制度为依托;考查的是分封制的知识.

本题以西周的政治制度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西周分封制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解析】分封制;缴纳贡品;周王的命令20、略

【分析】(1)本题考查夏建立的史实。大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奴隶制王朝),都城在阳城。故填:禹。(2)本题考查学生对夏桀的了解。夏朝最后一位君主夏桀,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桀在位时,无休止的征发百姓,各国诸侯已经不来朝贺,夏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日趋尖锐,民不聊生,危机四伏;但夏桀不思进取,骄奢淫逸,最终导致夏朝灭亡。故填:桀。(3)本题考查商朝建立的史实。约公元前1600年,商的首领汤发动推翻夏朝的战争,大战与鸣条,汤建立了商朝。故填:汤。(4)本题考查学生对商纣王的识记能力。商朝最后一个暴君纣,荒淫无道,创制炮烙等酷刑,镇压人民。故填:纣。(5)本题考查牧野之战的史实。公元前1046年,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故填:周武王。(6)本题考查周厉王的相关知识。公元前841年,因不满周厉王的暴政,镐京的“国人”集结起来,手持棍棒、农具,围攻王宫,要杀周厉王,这就是“国人暴动”,从此西周开始走向衰落。故填:周厉王。【解析】(1)禹;(2)桀;(3)汤;(4)纣;(5)周武王;(6)周厉王。四、判断题(共3题,共27分)21、√【分析】【分析】我国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经出现青铜器;到了夏朝,青铜器种类逐渐增多,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西周青铜器种类更加丰富,大量用于祭祀。故本题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青铜文明。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灿烂的青铜文明22、×【分析】本题考查开元盛世。诗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世。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聚丰实”反映的是开元盛世的情形。唐玄宗前期年号开元,在他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本题是错误的,故选F。【解析】F23、×【分析】本题考查唐太宗统治的相关知识。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乐榨农民。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皇帝要勤于政小,善听正确意见。大臣要廉洁奉公,统治才能巩固。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那时候,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唐玄宗的统治被称为开元盛世。故题干叙述错误。故选B。

【解析】B五、材料题(共1题,共10分)24、略

【分析】(1)本题考查唐朝的对外交往;知道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题干中图1;2分别为玄奘与鉴真,联系已学知识可知,贞观元年,玄奘自长安出发去天竺游学,为古代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鉴真六次东渡,历尽艰辛,终于在天宝十三年(754年)携同弟子到达日本,为传播唐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活动反映了唐朝对外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