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冀教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冀教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冀教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冀教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冀教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冀教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下册月考试卷146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下列关于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不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B.人在恐惧情况下,心跳、呼吸加速,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C.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分泌激素来调节生理过程D.某些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2、T细胞极易被HIV攻击,与其表面特殊蛋白CCR5有关,某医疗团队将一名CCR5基因异常的捐献者的骨髓,移植给同时患有白血病和艾滋病的病人,在治愈白血病的同时,也清除了体内的HIV。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细胞被HIV攻击后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进而产生抗体B.捐献者T细胞表面因无正常CCR5蛋白而具有抗HIV感染的能力C.HIV不侵染B细胞的原因是B细胞内无编码CCR5的基因D.艾滋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减退而体液免疫功能不受影响3、人体内的细胞毒性T细胞(Tc)依赖于细胞膜表面所具有的糖蛋白CD8的识别,能直接攻击和杀伤其他细胞;人体内的辅助性T细胞(Th)分泌的细胞因子能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分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Tc和Th均是在免疫器官中发生、生长和成熟的B.Tc清除癌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视功能C.Tc和Th中编码CD8的基因均正常表达,发挥免疫功能D.Th参与了人体的特异性免疫4、下图中甲为红细胞;A;B、C参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A.C的pH相对稳定与内环境中的某些离子有关B.血浆蛋白含量减少会导致B中液体的量增多C.图中A代表组织液,可为甲提供氧气和养料D.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要通过内环境5、如图是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图解,甲、乙表示器官,a、b表示相应激素;①②表示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分别是肝脏、胰岛B.激素a能够促进过程①,抑制过程②C.激素b是唯一能够升高血糖的激素D.激素b的作用结果反过来会影响激素b的分泌6、离子载体是一些能促进离子跨膜运输的物质。某些离子载体可作为抗生素,如缬氨霉素,其作用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离子载体对物质运输具有选择性B.图中K+的运输方式为胞吐,需要消耗能量C.缬氨霉素属于脂溶性物质,可在磷脂双分子层之间移动D.缬氨霉素可通过提高靶细胞膜通透性,使靶细胞渗透失衡而死亡7、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A.神经调节B.神经-体液调节C.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8、青鲜素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用于防止大蒜贮藏期间的发芽。研究发现其结构与尿嘧啶非常相似,进入植物体内可替代尿嘧啶的位置,进而引起代谢异常。下列有关青鲜素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人类的健康,应该全面禁止青鲜素的生产和使用B.青鲜素可强烈阻断DNA的复制和转录,进而导致细胞代谢异常C.青鲜素和生长素对植物的芽具有相同的生理作用效果D.可用一系列浓度梯度的青鲜素溶液,探究青鲜素溶液防止大蒜发芽的最适浓度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9、下列有关我国农业生产措施或作为生理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用尿液反复浸过的黄泥封裹树枝,促进树枝生根,其原理是生长素促进枝条生根B.玉米即将成熟时,若经过干热后又遇大雨,种子易在穗上发芽。其原因是高温降解玉米产生的脱落酸,解除了种子休眠,种子吸水萌发C..将成熟木瓜与未成熟柿子一起放置,促进柿子成熟。其原理是乙烯促进果实发育D.植物的生命活动受到多种植物激素的调节,例如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其作用原理是促进植物细胞的伸长10、重症肌无力(MG)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病理切片上大多可见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复合物沉积等。治疗MG的一线药物新斯的明属于胆碱酯酶(催化分解乙酰胆碱)抑制剂,它通过提高MG病变部位乙酰胆碱浓度而改善神经兴奋效应。该药口服吸收差,多通过注射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从免疫学角度分析,MG是免疫系统防卫功能异于正常所导致的B.MG患者肌肉功能出现障碍,肌肉细胞细胞膜上无乙酰胆碱受体C.从免疫学角度分析,MG患者体内产生了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D.新斯的明脂溶性弱,使用后可使乙酰胆碱结合到受体上概率增大11、如图是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下列正确的是()

A.激素分子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种类多、含量高B.与调节方式乙相比,甲的作用时间短暂、反应迅速C.图中的信息分子均需与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D.信息分子D含量的相对稳定与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有关12、植物生长调节剂6-苄基氨基嘌呤(6-BA)可以延缓细胞衰老,广泛应用于果蔬采后保鲜。下表是以番茄为材料实验的处理及结果:。组别CK123456-BA浓度(mg/L)0510?4080结果(“+”表示保鲜程度)+++++++++++++++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第3组处理浓度应为20mg/LB.保鲜效果5组比CK组差,原因是超过最适浓度后促进作用减弱C.6-BA应该属于生长素类激素D.为探究6-BA的最适保鲜浓度,应在2组和3组之间设置多个浓度出度13、某实验小组获得了一株棉花突变体,为了测定该突变体茎生长素极性运输能力是否发生变化,用野生型和该突变型棉花以及适宜浓度的14C-IAA溶液进行相应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组和对照组均需在氧气浓度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进行B.实验组和对照组均用等量且适量的14C-IAA溶液处理茎基端C.实验结果说明突变型棉花合成生长素的能力比野生型棉花弱D.实验结果说明突变型棉花生长素极性运输能力比野生型棉花强14、如图是某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将两个微电流计分别放在B;D两处。电刺激甲,B、D两处均有电位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反射弧中,丙是效应器B.若电刺激丙,D处有电位变化、B处没有电位变化C.若电刺激A,检测到B处有电位变化、甲有反应,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D.若电刺激C,检测到B处没有电位变化,D处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15、很多植物的开花与昼夜长短有关;即光周期现象。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在一段黑暗时期中不同的闪光对于某种植物开花的影响(白光—W,红光—R,远红光—FR)。他们也研究了在白光期间进行暗处理的影响,下图展示了不同的实验处理之后的结果(除了第4组)。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光周期现象与光敏色素有关,光敏色素吸收光能后具有活性B.根据5、6、7、8四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远红光可以消除红光的作用C.如果在实验3中黑暗里用一个远红光照射来代替白光照射,植物将会开花D.如果实验4开花,可以推测暗期时长对于该植物开花更重要16、如图是高等动物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在寒冷的环境中,激素③的分泌减少B.切除垂体后,①的分泌会增加,③的分泌会立即停止C.切除甲状腺后,①和②的分泌会增加,但不能促进新陈代谢D.给动物注射③,通过反馈调节使①和②的分泌增加17、麻疹疫苗打过一次之后会获得终身免疫,而大多数疫苗需要多次接种或隔几年接种一次。研究发现,在B细胞活化后增殖的区域有很多滤泡树突状细胞,这些滤泡树突状细胞不具备抗原呈递能力,但可将抗原浓缩、滞留在细胞表面并维持数周到数年。有人认为,这些滤泡树突状细胞表面持续存在的抗原可能为经过这些区域的记忆B细胞提供了存活的信号。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B细胞活化与病原体和辅助性T细胞均有关B.树突状细胞均具有吞噬、加工抗原以及呈递抗原的功能C.麻疹疫苗能使机体获得终身免疫可能与滤泡树突状细胞有关D.二次免疫产生抗体快,其产生抗体的量与初次免疫大致相同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8、概念:_______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_______作用的化学物质。19、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腺体种类结构特点分泌物种类及去路实例内分泌腺_________激素,进入_______甲状腺、垂体、肾上腺等外分泌腺有导管汗液、泪液和消化液,通过导管排出体外或____________汗腺、泪腺、唾液腺、胃腺、肠腺20、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和应用。

(1).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由来及优点:植物激素在_________合成,但因为含量________,且提取困难,很难在实践中应用。由___________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_________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则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

(2).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从分子结构来看,主要有两大类:一类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与植物激素类似,如__________;另一类分子结构与植物激素_________;但具有与植物激素类似的生理效应,如α-萘乙酸(NAA);矮壮素等。

(3).应用事例。

①生产啤酒时,赤霉素可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能产生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会使水果长势加快、个头变大,________水果成熟、但口感较差,______长时间储存。

③延长马铃薯、大蒜、洋葱储藏期的____可能有副作用。

(4).应用及负面影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提高作物______、改善产品______都有很好的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延长或______种子、芽及______的休眠,调节花的________比例,促进或阻止开花,诱导或控制果实_______,控制植物高度、形状等。还以减轻_____________。但也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带来不利影响。21、各级中枢的功能: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_______和_______。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_______调控。脑分为大脑,主要功能是_______;小脑,主要功能是______,脑干,主要功能是_______,其中下丘脑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22、课本原文知识填空:

(1)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________对水的吸引力。

(2)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细胞)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________状态变为________状态的过程。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________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反馈调节。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________具有重要意义。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2分)23、外界环境变化稳定时,机体就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只要内环境保持稳态,人体一定健康。(_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五、非选择题(共2题,共16分)24、人在进行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后;手掌或脚掌上可能会磨出水泡。下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水泡内的液体是_____;一般是由_____中的水分大量渗出而形成的。

(2)一般情况下;①与②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含量不同。

(3)内环境是由图中的____(填标号)组成的。其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是_______(用标号和箭头表示)。

(4)若③为皮肤的真皮细胞,箭头处的氧气浓度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①处,而CO2的浓度相反。25、图甲是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据图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乙图是甲图中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2)缩手反射属于___________(条件、非条件)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___________的控制。

(3)图丙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___________.若刺激图丙中b点,图中除b点外___________(字母)点可产生兴奋。

(4)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___________,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变化.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4题,共20分)26、研究者以草莓作为实验材料,探讨了pH影响草莓成熟的机制。草莓果实发育期分为7个时期,见下表。在不同发育阶段分别取发育一致的果实12个,液氮速冻并低温冰箱保存备用。发育阶段小绿(SG)大绿(LG)浅绿(DG)纯白(Wt)始红(IR)片红(PR)全红(FR)花后时间7天14天19天23天25天27天30天果实颜色绿色绿色浅绿白色红白相间,开始出现红色红白相间,出现大面积红色深红

(1)草莓不同发育时期果肉pH值的测定结果见下图。

该实验结果表明果实的成熟与pH存在密切的关系,判断依据是:_________。

(2)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分析,研究者用0.5%醋酸喷施处理草莓植株上的大绿果,每隔1天喷1次。该实验中的对照组处理为:_________。处理16天后,实验结果为_________,草莓果实成熟_________(填“提前”或“延迟”)4天;说明低pH可抑制草莓的成熟。

(3)研究者进一步检测了对照组和实验组果肉中各种激素的含量,实验结果见下表。ng/g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ZR)脱落酸(ABA)赤霉素(GA3)对照组205215实验组506865

由此进行的分析和得出的结论包括_________。A.醋酸处理后,激素含量及增长率最高的为ABA,其次是IAAB.醋酸处理能显著促进部分激素的积累,尤其ABA和IAAC.IAA浓度的变化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低pH通过增加ABA的含量进而抑制果实的成熟(4)发育中的草莓果实IAA主要在种子中合成。根据本研究结果推测:随着果实的成熟,IAA的量逐渐_________。请结合本实验的数据解释醋酸处理导致实验组果肉变化的原因_________。27、下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图:

(1)图中A代表_______,C代表_______。D、E系统的名称:D______;E_______。

(2)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不会引起内环境pH明显下降,原因是图中___(填字母)液内存在着_________物质。

(3)当人蛋白质摄入不足时会出现局部组织水肿现象,请从渗透压变化角度解释出现水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爆发后;传播非常迅速,很多国家都采取了相应的防范和治疗措施,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如果某人不幸被新冠病毒入侵感染,一般情况下,新冠状病毒首先要突破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这种免疫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被新冠病毒感染后,_________细胞可以与这些细胞密切接触,使它们裂解死亡,释放出病毒。T细胞可以分泌淋巴因子,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康复的新冠肺炎感染者短时间内一般不会再次被感染患病,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现已确定新冠状病毒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请你提出保护自己防止感染的两条措施: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29、近年来;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这与饮食状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有很大关系。糖尿病有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两种类型。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人口服葡萄糖后0.5~1h血糖达到高峰,与吃馒头相比,该峰值的产生要快得多,原因是_________。从图中可以看出,饭后胰岛素增多,胰岛素有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_________的作用;所以,正常人的血糖一般在2h左右恢复正常。

(2)1型糖尿病的产生可能是由于胰岛B细胞含有与某病毒相似的_________,若人体感染该病毒,自身免疫系统在消灭病毒时可破坏胰岛B细胞,引起1型糖尿病,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该种糖尿病属于_________病,该类型患者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定期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控制血糖.

(3)研究表明,胰岛素的靶细胞主要通过细胞膜上的GLUT4来摄取葡萄糖,胰岛素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调控GLUT4的储存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大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的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称为胰岛素抵抗。请结合上述研究,从两个不同角度解释胰岛素抵抗出现的原因:_________。

(4)研究发现;胰岛A细胞的分泌物也能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请利用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验证该结论,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及用具:低糖培养液;正常糖培养液,胰岛A细胞,胰岛B细胞,过滤装置,胰岛素定量检测仪器等.

①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A【分析】【分析】

神经调节作用途径是反射弧;反应速度迅速,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作用时间短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比较长。

【详解】

A;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一般来说,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枢神经系统的控制,A错误;

B;人在紧张情况下;大脑皮层就会兴奋,并通过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促进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能促进心跳、呼吸加速,血压升高,这一过程属神经-体液调节,B正确;

C;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来调节生理过程;如下丘脑能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正确;

D;某些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甲状腺激素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D正确。

故选A。2、B【分析】【分析】

分析题干信息可知:T细胞极易被HIV攻击;与其表面特殊蛋白CCR5有关,CCR5基因异常捐献者的T细胞表面没有正常的CCR5,故不会遭到HIV攻击,则可以发挥正常的免疫功能,也清除了体内的HIV。

【详解】

A;效应T细胞不能产生抗体;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A错误;

B;捐献者体内的CCR5基因异常;表达出的蛋白质结构异常,捐献者T细胞表面因无正常CCR5蛋白,故不会遭到HIV攻击,而具有抗HIV感染的能力,B正确;

C;B细胞与T细胞都含有CCR5基因;HIV不侵染B细胞的原因是B细胞内编码CCR5的基因不能表达,故其表面不含有特殊蛋白CCR5,因此HIV不侵染B细胞,C错误;

D;HV主要侵染T细胞;T细胞可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故感染HIV的患者大部分体液免疫和全部的细胞免疫功能丧失,D错误。

故选B。3、C【分析】【分析】

1;免疫细胞中包括淋巴细胞、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造血干细胞分化成淋巴细胞;根据淋巴细胞生成的场所,淋巴细胞又可以分为B淋巴细胞(骨髓)和T淋巴细胞(胸腺)。

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

【详解】

A;据题意可知;细胞毒性T细胞(Tc)和辅助性T细胞(Th)均属于免疫细胞,均是在免疫器官中发生、生长和成熟的,A正确;

B;Tc清除癌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视功能,B正确;

C;糖蛋白CD8位于Tc细胞膜表面;而Th细胞膜表面没有CD8,因此Tc中编码CD8的基因正常表达并发挥免疫功能,Th中有编码CD8的基因但没有表达,C错误;

D;人体内辅助性T细胞(Th)分泌的细胞因子能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分化;说明Th参与了人体的特异性免疫,D正确。

故选C。4、C【分析】【分析】

根据题图分析;甲为红细胞,A是甲生存的直接环境,所以A为血浆,B为组织液,C为淋巴。

【详解】

A.B、C参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中的HCO3-等某些离子;能够维持pH的稳定,A正确;

B;血浆蛋白含量减少会导致A血浆渗透压降低;血浆中水分大量进入B(组织液)中,导致B中液体的量增多,B正确;

C;图中A为甲红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为血浆,C错误;

D;人体大多数细胞都直接生活在内环境中;内环境是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D正确。

故选C。5、D【分析】【分析】

据图分析,器官甲能产生a、b两种激素,其中a激素能降低血糖,代表胰岛素,b激素能升高血糖;代表胰高血糖素,则器官甲代表胰岛,器官乙是肝脏,能合成和分解糖原。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

【详解】

A;由分析可知;甲为胰岛;乙为肝脏,A错误;

B;激素a(胰岛素)能促进葡萄糖合成肝糖原和葡萄糖在细胞内的氧化分解;即能够促进过程①和过程②,B错误;

C、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均能够升高血糖,因此激素b(胰高血糖素)不是唯一能够升高血糖的激素;C错误;

D、血糖平衡调节中存在反馈调节,激素b(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当血糖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反过来会抑制激素b(胰高血糖素)的分泌;D正确。

故选D。6、B【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K+从细胞内侧由缬氨霉素包裹运到细胞外侧。

【详解】

A、从图中可知,离子载体只运输K+,不能运输Na+和Cl-;说明离子载体对物质运输具有选择性,A正确;

B、图中K+的运输是顺浓度梯度的;属于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B错误;

C;缬氨霉素属于脂溶性物质;磷脂分子的尾部疏水,亲脂性,故缬氨霉素可在磷脂双分子层之间移动,C正确;

D、细胞内渗透压主要是K+维持的,根据图中信息,缬氨霉素可通过提高靶细胞膜通透性,使靶细胞的K+外流;最终导致靶细胞渗透失衡而死亡,D正确。

故选B。7、D【分析】【分析】

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后来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详解】

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机制;D正确。

故选D。8、D【分析】【分析】

1;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的最适浓度;实验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几项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只有溶液的浓度不同),等量原则(控制无关变量,即除溶液的浓度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重复原则(每一浓度处理3~5个实验对象),对照原则(相互对照、空白对照),科学性原则等等。并且一般需要进行预实验,先设计一组浓度梯度较大的实验进行探索,在此基础上设计细致的实验。

2;在蔬菜水果上残留的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会损害人体健康。我国的法规禁止销售、使用未经国家或省级有关部门批准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详解】

A;我国禁止使用一些危害较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但是青鲜素对人类健康危害较小,需要控制其生产和使用,不需要全面禁止,A错误;

B;青鲜素结构与尿嘧啶相似;可影响转录,进而导致细胞代谢异常,但是不影响DNA复制,B错误;

C;青鲜素防止大蒜贮藏期间的发芽;而生长素对植物的芽的生长具有两重性,二者作用不同,C错误;

D;探究青鲜素溶液防止大蒜发芽的最适浓度;需要设置一系列浓度梯度的青鲜素溶液进行实验,通过对比确定最适浓度范围,D正确。

故选D。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9、A:B:D【分析】【分析】

1;因为天然的生长素在植物体内有一个代谢过程;合成与分解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当用天然的生长素处理植物时,体内生长素的量超过正常水平,过多的生长素会被其体内的酶分解掉而不易长时间发挥作用,但植物体内没有分解生长素类似物(即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的酶,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后,能够长时间地发挥作用。

2;新采摘的香蕉只有七成熟便于运输;而我们吃的香蕉通过释放乙烯促进果实成熟。

3;植物激素处理后;植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详解】

A.人尿中含有植物的生长素;用人尿反复浸过的黄泥封住枝条,可促进生根,利用了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的原理,这和植物激素有关,A正确;

B.持续高温降雨;玉米种子中的脱落酸被降解,种子内脱落酸含量降低,抑制发芽的作用减弱,导致种子在穗上发芽,B正确;

C.将成熟木瓜放在未成熟的柿子里会促进柿子的成熟;原因是成熟的木瓜释放出乙烯,催熟了未成熟的柿子.其原理是乙烯促进果实成熟,C错误;

D.植物的生命活动受到生长素;乙烯、脱落酸等多种植物激素的调节;例如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其作用原理是促进植物细胞的伸长,D正确;

故选ABD。10、A:C:D【分析】【分析】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是一种肌肉无力和易疲劳为特征的神经肌肉接头疾病,是细胞免疫依赖;抗体介导、补体参与的,以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及相关蛋白为靶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详解】

A;重症肌无力属于自身免疫疾病;这是免疫系统防卫功能异于正常所导致的,A正确;

B;MG患者肌肉功能出现障碍;是因为乙酰胆碱受体和抗体的结合,肌肉细胞细胞膜上含有乙酰胆碱受体,B错误;

C;重症肌无力(MG)全身骨骼肌无力的原因是MG患者产生了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它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阻碍了乙酰胆碱发挥作用,是兴奋无法传递到肌肉细胞,肌肉细胞因而处于松弛状态,C正确;

D;新斯的明脂溶性弱;口服效果差,新斯的明属于胆碱酯酶抑制剂,抑制胆碱酯酶活性,提高乙酰胆碱的浓度,使乙酰胆碱结合到受体上概率增大,D正确。

故选ACD。11、B:C:D【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图中信息分子A表示传入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信息分子B表示抗利尿激素,信息分子C表示促甲状腺激素,信息分子D表示甲状腺激素。

【详解】

A;激素分子是信号分子;不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种类多、含量少,A错误;

B;甲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乙调节方式为体液调节,则甲的作用时间短暂、作用范围精准、反应迅速,B正确;

C;甲、乙、丙三种调节方式中的信息分子均需与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C正确;

D;若信息分子D甲状腺激素偏高;则其会对下丘脑发挥负反馈调节作用,减少信息分子C的释放,信息分子D含量的相对稳定与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有关,D正确。

故选BCD。

【点睛】12、B:C:D【分析】【分析】

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幼嫩根尖。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防止植物衰老。

【详解】

A;根据各组6-BA的浓度;后一组是前一组的2倍,所以第3组处理浓度应为20mg/L,A正确;

B;分析表格数据可知;保鲜效果第5组比CK组差,说明是浓度过高起抑制作用,B错误;

C;6-BA可以延缓细胞衰老;是细胞分裂素类激素,C错误;

D;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第2组保鲜效果最佳,说明最适保鲜浓度,应在1组和3组之间设置多个浓度出度,D错误。

故选BCD。13、B:C:D【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野生型棉花基端生长素含量高于顶端;而突变型棉花基端生长素含量低于顶端。

【详解】

A;生长素极性运输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氧气浓度能够通过影响细胞有氧呼吸的速率,影响能量的供给从而影响主动运输的速率,避免氧气浓度对实验的影响,实验需在氧气浓度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进行,A正确;

B;生长素极性运输的方向为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需处理野生型和突变型植株茎的顶端(顶端属于形态学上端),B错误;

C;该实验探究的是生长素极性运输能力;无法确定生长素的合成能力,C错误;

D;一段时间后突变体顶端的生长素较多;而基段的生长素较少,说明向下极性运输的生长素较少,因此可以推测突变体茎的生长素极性运输能力减弱,D错误。

故选BCD。14、A:D【分析】【分析】

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详解】

A;电刺激甲;B、D两处均有电位变化,说明甲是感受器、乙是神经中枢、丙是效应器,A正确;

B;丙是效应器;若电刺激丙,D、B处均没有电位变化,B错误;

C;甲是感受器;电刺激A,兴奋会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到B、甲处,但甲处没反应,C错误;

D;电刺激C;由于兴奋在乙处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B处没有电位变化,D正确。

故选AD。15、B:C:D【分析】【分析】

吸收红光-远红光可逆转换的光受体(色素蛋白质);称之为光敏色素。光敏色素分布在植物各个器官中,黄化幼苗的光敏色素含量比绿色幼苗多20~100倍。

【详解】

A;光周期现象即很多植物的开花与昼夜长短有关;光周期与光敏色素有关,光敏色素在活性和非活性之间切换,就像一个由光和温度控制的二元开关,A错误;

B;2、5对比;说明暗期用红光照射一下不开花,根据5、6对比,说明远红光(FR)能促进开花,7组增加红光照射后又不开花,8组增加远红光照射后又开花,因此根据5、6、7、8四组实验实验结果可以判断,远红光可以消除红光的作用,B正确;

C;5、6对比;说明远红光(FR)能促进开花,如果在实验3中黑暗里用一个远红光照射来代替白光照射,植物将会开花,C正确;

D;实验1、3的黑暗时长均小于实验4,1、3均不开花;若实验4开花,可以推测暗期时长对于该植物开花更重要,D正确。

故选BCD。16、A:B:D【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①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为促甲状腺激素,③为甲状腺激素。

【详解】

A;③为甲状腺激素;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加,A错误;

B;①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切除垂体后,③的分泌不会立即停止,在垂体原来产生的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下,会促进甲状腺分泌③,B错误;

C;切除甲状腺后;①和②的分泌都会增加,但由于无甲状腺,不能再分泌③,故不能促进新陈代谢,C正确;

D;给动物注射③甲状腺激素;通过反馈调节使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②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D错误。

故选ABD。17、A:C【分析】【分析】

体液免疫过程:①一些病原体可以和B细胞接触;为激活B细胞提供第一个信号;②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病原体,而后对抗原进行处理,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③辅助性T细胞表面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④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⑤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抗体可以随体液在全身循环并与病原体结合。抗体与病原体的结合可以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详解】

A;B细胞的活化需要病原体和B细胞接触;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A正确;

B;由题意可知;滤泡树突状细胞不具备呈递抗原的功能,B错误;

C;滤泡树突状细胞表面持续存在的抗原可能为经过这些区域的记忆B细胞提供了存活的信号;使机体获得终身免疫,C正确;

D;二次免疫过程能迅速产生抗体;且产生的抗体量远远超过初次免疫,D错误。

故选AC。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人工合成调节19、略

【分析】【详解】

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其分泌的激素通过组织液进入血液,随血液运到全身各处;外分泌腺有导管,其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体外或排到消化道(腔)。【解析】①.无导管②.血管③.消化腔20、略

【分析】【详解】

(1)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合成具有微量;高效的有机物;提取困难,很难在实践中应用;由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则具有原料广泛,容易合成,效果稳定的优点。

(2)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有两大类:一类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与植物激素类似;如吲哚乙酸;另一类分子结构与植物激素完全不同,但具有与植物激素类似的生理效应,如α-萘乙酸(NAA);矮壮素等。

(3)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生产啤酒时,赤霉素可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能产生α­淀粉酶;膨大剂会使水果长势加快;个头变大,加快水果成熟;但口感较差,不宜长时间储存。

(4)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都有很好的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延长或终止种子、芽及块茎的休眠,调节花的雌雄比例,促进或阻止开花,诱导或控制果实脱落,控制植物高度、形状等。还以减轻人工劳动。但也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带来不利影响。【解析】①.植物体内②.非常少③.人工合成④.调节作用⑤.原料广泛⑥.容易合成⑦.效果稳定⑧.吲哚丁酸⑨.完全不同⑩.α­淀粉酶⑪.膨大剂⑫.加快⑬.不宜⑭.产量⑮.品质⑯.终止⑰.块茎⑱.雌雄⑲.脱落⑳.人工劳动21、略

【解析】①.脊髓②.脑③.高级中枢④.调节机体的活动⑤.维持身体平衡⑥.维持生命⑦.调节体温、水平衡、控制生物节律22、略

【分析】【详解】

(1)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反过来,溶质微粒越少,即溶液浓度越低,对水的吸引力越弱,溶液渗透压越低。

(2)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的某些组织或细胞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神经细胞静止时是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时,产生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即产生兴奋。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这个结构的;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其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

(4)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反馈调节分为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正反馈调节的意义是系统通过正反馈调节,可以使系统趋于稳定,更好发展。负反馈调节的意义是系统通过负反馈调节,破坏了系统的稳定性,从而造成系统崩溃。因此反馈调节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解析】溶质微粒相对静止显著活跃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信息稳态四、判断题(共1题,共2分)23、B【分析】【详解】

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健康的条件,但内环境保持稳态的人也有可能患病,如遗传病、传染病等,故错误。五、非选择题(共2题,共16分)24、略

【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是人体内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②为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④为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①为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③为细胞内液。

【详解】

(1)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一般是由血浆中的水分大量渗出而形成的。

(2)一般情况下;①血浆与②组织液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较多。

(3)内环境是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是由图中的①血浆、②组织液和④淋巴组成的。血浆中的成分可以和组织液双向渗透,组织液单向渗透进入淋巴,淋巴单向渗透进入血浆,故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是

(4)由于组织细胞消耗的氧气来自血浆,而产生的二氧化碳由血浆运走,所以若③为皮肤的真皮细胞,箭头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①处,而CO2的浓度相反。

【点睛】

本题考查内环境成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解析】组织液血浆(或血液)蛋白质①②④高于25、略

【分析】【分析】

据图分析:图甲中,a表示效应器,b表示传出神经;c表示神经中枢,d表示突触结构,e表示传入神经,f表示感受器。图乙表示突触结构,A表示突触小体,B表示突触后膜。图丙中,①表示感受器,②表示传入神经,③表示神经中枢,④表示传出神经,⑤表示效应器。

【详解】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感受器;图乙表示突触结构,是图甲中的d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突触后膜,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2)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题干所述现象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控制。

(3)据图分析,③表示神经中枢。刺激图丙中b点,因为①是感受器,⑤是效应器,所以b点位于传入神经元上;又因为兴奋在反射弧中是单向传递的;则e;d、c都可以产生兴奋;兴奋在同一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所以a点也可以产生兴奋。

(4)神经递质有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两种;所以可以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点睛】

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反射弧的结构和突触的结构,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解析】①.感受器②.d③.细胞体膜或树突膜④.非条件⑤.高级中枢(大脑皮层)⑥.神经中枢⑦.a、c、d、e⑧.兴奋或抑制六、综合题(共4题,共20分)26、略

【分析】【分析】

探究pH影响草莓成熟的机制;实质是pH对不同激素,尤其是生长素和脱落酸含量变化的影响,脱落酸的作用是促进叶片;果实脱落,抑制生长。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有酸性条件处理,因变量是果实的颜色变化。

(1)

从图中可以看出;横坐标表示果实的发育时期,纵坐标表示不同时期的pH值,从小绿果到白果期,pH值逐渐降低,至白果期降至最低,此后,从白果到全红期逐渐升高,至成熟期达到最高,这表明果实的成熟与pH存在密切的关系。

(2)

分析实验可知;实验自变量为是否有醋酸处理,无关变量应保证相同且适宜,因此该实验中的对照组处理为:用等量清水喷施长势相同的草莓植株上的大绿果,每隔1天喷1次。醋酸呈酸性,而根据图中pH降低,不利于果实的成熟。处理16天后,实验结果为对照组果实全部成熟,颜色深红;实验组果实处于片红期,颜色红白相间。若低pH可抑制草莓的成熟,草莓果实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成熟,所以成熟延迟4天。

(3)

根据题意可知;植物果实发育过程受多种激素共同调节。

A;由表格可知;激素含量及增长率最高的为ABA(从21到86),其次是IAA(从20到50),A正确;

B;由表格可知;与对照组相比,ABA和IAA的增加的数值最大,其他激素的含量变化不大,说明醋酸处理能显著促进部分激素的积累,尤其ABA和IAA,B正确;

C;与对照组比;IAA的浓度只有比对照组高的,没有比对照组低的浓度,故无法体现两重性,C错误;

D;脱落酸的作用是促进叶片、果实脱落;抑制生长,低pH通过增加ABA的含量进而抑制果实的成熟,D正确。

故选ABD。

(4)

发育中的草莓果实IAA主要在种子中合成。随着果实的成熟;IAA的量逐渐减少,因为生长素是促进草莓生长的,草莓快要成熟需要的生长素就会逐渐降低。醋酸呈酸性,pH更小,而根据图中pH降低,不利于果实的成熟,因此醋酸处理导致实验组果肉变化的原因可能是醋酸处理后,果肉细胞中生长素浓度显著增加,抑制果实的成熟,进而促进了ABA的积累。

【点睛】

本题考查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其他植物激素种类及其分布和作用,关于实验学生一定要紧扣实验的两个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对照性原则”。【解析】(1)从小绿果到白果期;pH值逐渐降低,至白果期降至最低;此后,从白果到全红期逐渐升高,至成熟期达到最高。

(2)用等量清水喷施长势相同的草莓植株上的大绿果;每隔1天喷1次对照组果实全部成熟,颜色深红;实验组果实处于片红期,颜色红白相间延迟。

(3)ABD

(4)降低醋酸处理后,果肉细胞中生长素浓度显著增加,抑制果实的成熟,进而促进了ABA的积累。27、略

【分析】【详解】

试题分析:从题图中提取信息;明辨D;E所示的系统名称,依据体液的组成成分和相互关系的知识准确定位图中A、B、C蕴含的生物学信息,即分别为血浆、组织液、淋巴。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

(1)分析图示可知:A代表血浆;B代表组织液,C代表淋巴。D为消化系统,E为泌尿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