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科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新科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新科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新科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新科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新科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951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马克思说,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第一次使自然科学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资本不创造科学,但是它为了生产过程的需要,利用科学,占有科学”。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科技推动生产、资本的发展B.科学产生于资本主义时代C.资本原始积累依赖于科学D.资产阶级较重视科学研究2、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中国梦时指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国家为实现“病有所医”而采取的社会保障制度是()A.养老保险B.失业保险C.劳动保险D.医疗保险3、在不同的地区与历史时期,运河开凿的经济价值、军事作用和政治意义不尽相同,有着鲜明的地域与时代特色。下列对运河开凿价值的分析,正确的有A.灵渠————沟通了中国的南方与北方,维护了国家统一B.米迪运河————极大缩短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行距离C.巴拿马运河————开辟了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新通道D.苏伊士运河————大大缩短西欧和南亚、东亚间的航行距离4、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墓葬中出土有4根金针、5根银针,总共“九针”,与《黄帝内经》中所讲“九针”致。同时,汉代《居延简牍》中出现了“针刺疗法”的记载;甘肃居延《肩水金关汉简》也记载了“灸法”的使用。这些史料可以用来佐证()A.汉代针灸的临床应用B.中医强调系统辨证施治的观念C.统治者重视针灸医学D.针灸成为治疗疾病的主要方式5、1935年,英国政府组建田园城市审核评估委员会,提出开发“卫星新城”的政策建议;1940年,英国政府一专门委员会出台报告指出,应疏散伦敦中心区的工业和人口;1943年编制的《伦敦郡规划》,从交通、住房及市郊化等方面为伦敦的重建提出了解决方案。这些政策建议,意在()A.应对日益严重的战争危机B.解决工业时代的大城市病C.扩大基建规模以刺激内需D.改变自由放任政策的积弊6、在工业化时期,尤其是工厂制兴起后,作坊中的帮工与学徒绝大多数进入工厂,成为工厂工人;而作坊中的师傅,有的苦苦支撑着家庭作坊,有的沦为工厂工人,另有极少数资金及实力雄厚者演变为早期的工厂主。这说明工厂制()A.促进了城市人口的迁移B.导致了社会矛盾的加剧C.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化D.推动了工业技术的传承7、英国人麦考利1830年说:“如今我们国家比1790年还穷吗?我们坚决相信,尽管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变得越来越富。有时候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但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的。”从生产组织形式创新角度看,使英国“变得越来越富”的原因是()A.瓦特改良蒸汽机B.手工工场的建立C.机器大生产出现D.工厂制度的建立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1题,共2分)8、农业革命的最重要意义是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演变为食物___________者。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9、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15分)10、【运河与时代发展】材料一英国运河时代(1761~1835年)与传统意义上的工业革命基本合拍绝非偶然。英国史学家道格拉斯•费歇认为,在英国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是棉花、煤、铁及运输”英国近代第一条运河是1757年开通的连接圣海伦斯煤矿与默西河的桑基运河。随之布里奇沃特运河于1761年7月通航,它同1830年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通车一样,成为英国运输史上的重大转折点。该运河通航后运费大减,丰厚利润的“示范效应”刺激起投资高潮,一大批运河法案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英国近代运河体系的最后一笔由19世纪90年代曼彻斯特轮渡运河的疏通完成,但此时英国运河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早已成为历史,新的竞争者铁路取代运河往昔的显赫地位,成为英国内陆运输的主宰。——摘编自邵会莲《英国工业革命中运河运输业发展的经验教训》材料二19世纪,欧洲国家在大力修建铁路的同时,还大规模开凿运河。鹿特开的新河道和阿姆斯特丹的北海运河使荷兰成为通向德国内地的重要转运站;德国人开凿了基尔运河;在不列颠,曼彻斯特运河的开凿使远洋船只可以深入到北方工业区的心脏。其中最负盛名的则属苏伊士运河,它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界之处,是世界上最长的无船闸运河。苏伊士运河建成后,大大缩短了从亚洲各港口到欧洲去的航程,大致可缩短8000~10000千米以上。它沟通了红海与地中海,使大西洋经地中海和苏伊士运河与印度洋和太平洋连接起来。是一条具有重要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的国际航运水道。——据《简明世界通史》下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运河时代”到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伊士运河的发展状态,并简述其原因。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日本工业化始于明治维新;工业化的发展带动了城市化的进程,但直到1940年,城市化水平仍落后于当时的欧美工业化国家。二战后,日本经济飞速增长,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到1970年,日本的城市化率达72.11%。这一时期,日本开始建设覆盖全国的新干线和密集的高速公路网络,提出建设"日本列岛一日到达的经济圈"。同时期,日本共引进技术21863项,累计花费金额43156亿美元。当然,飞速发展的城市化,使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1955—1972年的17年间,地价上涨了1715倍,工业垃圾以及生活垃圾更是聚集于城市不同的角落。

——摘编自孙波等《日本城市化的演进及启示》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实现了工业现代化。日本在实现工业现代化的过程中,不仅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而且中央及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业及农村基本建设的投资力度。日本投资的方式及渠道众多,除政府拨款之外,还有来自民众与企业的广泛参与。当然,民间的参与是全方面的,很多农村城镇的建设从总体规划设计到具体的操作落实,都充分体现了全民参与的原则。日本的小城镇中看不到高层建筑,但是日式传统住宅中现代化的水平很高,展示日本传统的古迹十分常见,这也使其农村城市化被称为现代化的"传统村庄"。

——摘编自刘志仁《日本推进农村城市化的经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本农村城市化的特点及其成因。12、城乡关系的和谐发展;有利于推动城市化进程,有利于经济快速;健康、和谐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之初;是一个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落后的农业大国。1952年中国工业净产值占工业净产值的比重仅为25.3%,工业劳动者占社会劳动者的比重只有6%。经过短暂的战后经济恢复阶段以后,中国进入了大规模的工业建设时期。国家为推进工业化,在农村和城市进行了一场规模浩大;持久深远的社会变革,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这种围绕工业化建立的体制将城市和农村分割为两个部门。在城乡分割体制下,农民没有自由择业权,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沉淀在土地上,人地矛盾加剧,逐渐形成城乡关系扭曲的二元结构。

——摘编自韩俊《中国城乡关系演变60年:回顾与展望》材料二近代西方工业化社会的形成;有力的改变了西方社会中传统的社会状况和生活结构,使有史以来的以农业为主要职业和以农民为主体的社会结构,出现一个大的转变。农村人口大量的向城市迁徙,祖祖辈辈从事于农业生产的农民,迅速的转向各种工商业工作,新兴的工业城市不断涌现。工业革命推动了近代城市化进程的到来,因此,城市化是近代工业化社会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

——摘编自郝宏桂《城市化与近代西方的社会变迁》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城市化的原因及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新中国初期和近代西方城乡关系的变迁对我国未来城乡关系发展的启示。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2题,共20分)13、算一算,1911、1924年的铁路总长(1924年全国铁路总长1。2万千米,其中大部分为外国人修建)分别占今天全国铁路总长的百分之几分析导致这种数据变化的原因。14、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20世纪30年代;为了应对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基本做法是什么?其特点是什么?

(2)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滯胀”现象,各国纷纷采取怎样的经济对策?

(3)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领导人邓小平采取了哪些措施使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A【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资本不创造科学,但是它为了生产过程的需要,利用科学,占有科学”可以看出,科技的不断发展,推动了生产、资本的发展,A项正确;科学产生于资本主义之时代之前,排除B;资本原始积累依靠的是对外殖民扩张,排除C;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2、D【分析】【分析】

【详解】

改革开放以后,为了适应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发展稳定的需要,我国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精心编织起社会安全网。国家为实现“病有所医”而采取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医疗保险制度,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3、D【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伊士运河(又译苏彝士运河)1869年修筑通航,是一条海平面的水道,在埃及贯通苏伊士地峡,连接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的航线。大大缩短西欧和南亚、东亚间的航行距离,D项正确;灵渠的凿通,沟通了湘江、漓江,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为秦王朝统一岭南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大批粮草经水路运往岭南,有了充足的物资供应,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米迪运河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是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比斯开湾间内陆水路系统的主要连接线,排除B项;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洲国家巴拿马,横穿巴拿马地峡,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是重要的航运要道,排除C项。故选D项。4、A【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墓葬中出土有4根金针、5根银针,总共‘九针’,与《黄帝内经》中所讲‘九针’致。同时,汉代《居延简牍》中出现了‘针刺疗法’的记载;甘肃居延《肩水金关汉简》也记载了‘灸法’的使用”可知,西汉刘胜墓中的“九针”与《黄帝内经》中记载一致和《居延简牍》《肩水金关汉简》中记载的针灸的使用,这都说明针灸在汉代临床上得到了应用,A项正确;中医强调系统辨证施治的观念,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统治者重视针灸医学,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统治者的重视,排除C项;针灸成为治疗疾病的主要方式,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5、B【分析】【详解】

从开发“卫星新城”、疏散中心区的工业和人口、市郊化发展等信息,可知这些政策建议针对的是伴随工业化、城市化而出现的“城市病”:产业聚集带来人口拥挤、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B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此时没有战争危机,排除A项;C项并非材料主旨,排除C项;D项是提出建议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城市人口、环境等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6、C【分析】【详解】

题干信息告诉我们工厂制兴起后,作坊中的帮工、学徒绝大多数进入工厂,师傅中有的也沦为工厂工人,成为早期的工厂主极少,由此说明社会结构的变化,C项正确;题干讲的是作坊中的帮工、学徒与师傅的流向问题,与城市人口的迁移无关,排除A项;题干信息不足以说明导致了社会矛盾的加剧,排除B项;工业技术的传承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7、D【分析】【详解】

从材料“英国人麦考利1830年说:‘如今我们国家比1790年还穷吗?’”“生产组织形式创新”可得出,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工厂制度建立,D项正确;蒸汽机的改良属于生产力角度,不属于生产组织形式,排除A项;手工工场是工业革命前的生产组织形式,排除B项;机器大生产不属于生产组织形式而是生产力,排除C项。故选D项。二、填空题(共1题,共2分)8、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农业革命的最重要意义是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演变为食物生产者。故填空生产。【解析】生产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9、B【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取得民族独立,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速度加快。因此,本题说法错误,一战改为二战。四、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15分)10、略

【分析】【分析】

(1)

根据材料“英国史学家道格拉斯•费歇认为;在英国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是棉花;煤、铁及运输’”和所学知识可知大宗物资与商品运输的需要;根据材料“该运河通航后运费大减,丰厚利润的‘示范效应’刺激起投资高潮,一大批运河法案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可知是低廉的运价与丰厚的利润刺激;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从蒸汽机广泛应用、轮船的发明等方面作答。

(2)

关于状态:根据材料“苏伊士运河建成后;大大缩短了从亚洲各港口到欧洲去的航程,大致可缩短8000~10000千米以上。它沟通了红海与地中海,使大西洋经地中海和苏伊士运河与印度洋和太平洋连接起来。是一条具有重要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的国际航运水道。”可知,苏伊士运河的发展状态是日益繁荣。关于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工业革命;商品输出、世界市场、地理位置、运河重要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等方面分析作答。

【点睛】【解析】(1)原因:大宗物资与商品运输的需要;低廉的运价与丰厚的利润刺激;蒸汽机广泛应用;轮船的发明等。

(2)状态:日益繁荣。原因:工业革命推动欧洲经济发展;欧洲工业资产阶级积极对亚非国家进行商品输出;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国际贸易日益增长;运河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界之处;运河具有重要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据材料"日本开始建设覆盖全国的新干线和密集的高速公路网络""日本共引进技术21863项""二战后;日本经济飞速增长",可知经验为∶建设便利的交通网络;大量引进先进技术;政府政策的支持;经济工业化带动城市化。据材料"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1955—1972年的17年间,地价上涨了1715倍,工业垃圾以及生活垃圾更是聚集于城市不同的角落"可知城市化的教训∶城市人口增长过快,住房拥挤,地价;房价增长过快;城市环境问题严重;交通拥堵。

(2)据材料"除政府拨款之外,还有来自民众与企业的广泛参与""小城镇中看不到高层建筑,但是日式传统住宅中现代化的水平很高"等信息,可知特点为∶政府和民众的共同参与;注重传统与现代化相结合。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原因。【解析】(1)经验∶建设便利的交通网络;大量引进先进技术;政府政策的支持;经济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教训∶城市人口增长过快;住房拥挤,地价;房价增长过快;城市环境问题严重;交通拥堵。

(2)特点∶政府和民众的共同参与;注重传统与现代化相结合。

成因∶二战后,日本经济恢复并迅速实现了工业现代化;日本实现城市化带来一系列问题;拥有强大的资金支持;日本推行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1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关于特征;根据材料“新中国成立之初,是一个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落后的农业大国。1952年中国工业净产值占工农业净产值的比重仅为25.3%,工业劳动者占社会劳动者的比重只有6%。”可概括出“城市化水平低”;根据材料“在城乡分割体制下,农民没有自由择业权”可概括出“城镇居民与农民权利和发展机会不平等”;根据材料“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沉淀在土地上,人地矛盾加剧,逐渐形成城乡关系扭曲的二元结构。”可概括出“城乡之间要素不能自由流动”;结合对建国初期我国城乡结构的了解可以概括出“工农业产品不能平等交易;城乡消费水平(或生活水平)差距大”等特征。关于原因,根据材料“经过短暂的战后经济恢复阶段以后,中国进入了大规模的工业建设时期。国家为推进工业化在农村和城市进行了一场规模浩大;持久深远的社会变革,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可归纳出“优先发展重工业(一五计划);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根据所学知识,从历史的角度可归纳出“小农经济的长期分散性;近代以来城市化的畸形发展”、从建国初历史的了解可归纳出“统购统销政策;人民公社制度”等来。

(2)关于西方近代城市化的原因;根据材料“工业革命推动了近代城市化进程的到来”可概括出“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根据材料“农村人口大量的向城市迁徙,祖祖辈辈从事于农业生产的农民,迅速的转向各种工商业工作,新兴的工业城市不断涌现。”可概括出“农业革命(农村土地所有制及经营方式的变化)”使农村出现大量剩余人口;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归纳出“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城市管理水平改善国家政策的引导。”等;关于城市化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近,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得出“推动近代西方人口分布和职业结构的转变;推动了近代西方社会中政治结构的转变;推动了近代西方社会文化观念的转变。”的结论即可。

(3)结合东西方城市化的影响,可从政府职能,民生改善,城乡和谐发展等角度进行阐述,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特征:城市化水平低;城镇居民与农民权利和发展机会不平等;工农业产品不能平等交易;城乡之间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城乡消费水平(或生活水平)差距大。

原因:优先发展重工业(一五计划);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小农经济的长期分散性;近代以来城市化的畸形发展;统购统销政策;人民公社制度。

(2)原因:农业革命(农村土地所有制及经营方式的变化);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资本主义企业集中;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城市管理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