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声现象》章节测试卷附答案_第1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声现象》章节测试卷附答案_第2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声现象》章节测试卷附答案_第3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声现象》章节测试卷附答案_第4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声现象》章节测试卷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声现象》章节测试卷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选项对图中情景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中听到的声音越大音调越高B.乙图中的两列声波的音色不同C.丙图中消音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丁图中的海豚只能接收到超声波2.我校小学合唱队在加紧排练,争取在今年自贡高新区的合唱比赛中勇夺第一,再创佳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尽情高唱”时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是因为声带振动的频率高B.动听悦耳的歌声在空气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到我们的耳中C.我们能听出伴奏中长笛和钢琴的声音,是因为二者音调不同D.观众听到声音的响度只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3.狗、猫能听到人不能听到的声音,原因是()A.狗、猫的耳朵比人更灵敏B.狗、猫的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小C.狗、猫的听觉范围与人的听觉范围不同D.狗、猫的耳廓能转动4.下列四个句子:①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②他引吭高歌;③她是唱高音的;④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指响度的是()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5.“教室外狂风暴雨,雷声大作”,这里的“雷声大作”指的是声音特征中的()A.响度 B.音调C.音色 D.反射6.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B.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传人人耳的响声更大些C.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音调D.听诊器能缩短听者距发声体间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7.“达人秀”中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A.音色音调 B.音色响度C.音调响度 D.音色音调响度8.如图所示,5月11日,绥德县2024年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在绥德县高级中学开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主席台两侧音响播放的嘹亮旋律是超声波B.同学们入场时呼喊的口号声是通过空气振动产生的C.将音响声音调大,喇叭纸盆的振幅将变大D.街道上的路人也能听到校内举办运动会的声音,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二、填空题9.用卡片和钢尺在梳齿上划过,划的快和划的慢相比,卡片发出声音的(“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原因是卡片振动的不同。10.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说明可以传声。音叉把小球弹开同时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选填“还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11.小郡所在的班级举办了小型音乐会,同学们制作了不同的乐器进行演奏,如图甲,向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同一水瓶琴时力度越大听到的声音越大。吹图乙的哨子时,向上推活塞,发出声音的音调变。12.超声波测量海水深度是利用了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来工作的,用超声波测位仪向海底竖直发射声波,经6s后收到回波。若海水中声音的平均速度为1500m/s,则海水深m。13.如果你在卧室里睡觉时,家人仍在客厅看电视,电视的声音打扰了你的休息,请你提出两种减小噪声干扰的具体方法.(1)(2)14.如图是用一个纸盒、两支笔和四根宽窄不同的橡皮筋制作的“橡皮筋吉他”.拨动a、b、c、d四根橡皮筋,的音调最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橡皮筋,橡皮筋发声的不同.三、实验探究题15.在物理实验活动中,创新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日常学习中使用的钢尺进行了探究活动。(1)实验时,如图甲所示用手掌将钢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短,拨动钢尺,使钢尺每次振动的大致相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说明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有关。此实验运用的方法是法。(2)小华还发现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太长时,可以明显看到钢尺在振动,但却听不到声音,此时钢尺(选填“有”或“没有”)发声,属于(选填“次声波”或“超声波”)。(3)当声音的音调或响度改变时,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也会改变,如图乙是不同发声体A和B在相同时间内振动发声的波形图,其中发声体发声的音调低,发声体的响度大。16.如图所示的是探究声现象的三个实验情景,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如果加大力度敲击音叉,发现乒乓球被弹得越远,听到的声音的响度也越大,这个现象说明;(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若把甲、乙两个实验移到月球上去做,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的图是(选填“甲”或“乙”);(3)如图丙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第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填“高”或“低”),这说明音调与有关。四、计算题17.某种昆虫靠翅膀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5秒内做了1500次振动,频率是多少?人类能听到吗?18.在学校秋季运动会上小聪成为了一名一百米终点计时员,但由于他是听到枪响后才开始计时,测出小明同学的成绩为11.46秒,请你通过计算求出:

(1)发令后,经过多少时间小聪才听到枪响?(保留两位小数)

(2)小明同学的实际成绩.(设当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每秒).参考答案解析1.【答案】B2.【答案】B3.【答案】C【解析】【解答】因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听力范围有限,动物与人的听觉范围不同,动物能听到的人不一定能够听到;故选C.【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动物的听力范围与人不同.4.【答案】B【解析】【解答】①歌曲调子太高,是指发出声音的频率高;②引吭高歌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③“高音”是指声音的音调高;④高声喧哗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所以“高”字指响度的是②④;故选B.5.【答案】A【解析】【解答】解:“教室外狂风暴雨,雷声大作”,这里的“雷声大作”是指声音很大,所以指的是声音特征中的响度.故选A.【分析】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响度表示声音的大小,音色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6.【答案】B【解析】【解答】医生如果不用听诊器,无法清楚地听到病人胸腔内的声音,是因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分散了,响度变小了,听诊器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提高传入人耳的响亮程度,并不能改变振幅和频率,也没有缩短听者距发声体间的距离,故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AC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是从发声体向四面八方传播的,越到远处越分散,听到的声音越小,听诊器是让病人胸腔内的声音由橡胶管中传入人耳,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提高传入人耳的响亮程度。7.【答案】C【解析】【解答】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取决于频率;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取决于振幅;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不同乐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所以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的音色一定是不同的,具有的音调和响度是可能的故答案为:C.

【分析】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品质,包含响度、音调和音色,响度描述声音的强弱,音调描述声音的高低,音色描述声音的特色。8.【答案】C9.【答案】音调;频率【解析】【解答】用卡片和钢尺在梳齿上划过,划的快和划的慢相比,卡片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原因是卡片振动的频率不同。

【分析】声音的高低叫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大小有关。10.【答案】空气;能量;不能11.【答案】响度;高12.【答案】4500【解析】【解答】根据回声的特点可知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的时间为3s,海水中声音的平均速度为1500m/s,根据v=st可计算海水深度s=vt=1500m/s×3s=4500m。

综上第1空、4500;13.【答案】把电视机的音量调小;把卧室的门关紧【解析】【解答】解:为了减小噪声对人休息的干扰,可以把电视的声音调小,这是从声源处减弱噪音;也可以关紧卧室门,这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答案为:(1)把电视机的音量调小;(2)把卧室的门关紧.【分析】防治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①在声源处;②在传播过程中;③在人耳处.14.【答案】a;响度【解析】【解答】解:拨动越细的橡皮筋振动越快,其频率越高,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高;用较大的力拨动橡皮筋时橡皮筋振动的幅度大,其声音就大,用较小的力拨动橡皮筋时橡皮筋振动的幅度小,其声音就小,即声音的响度不同。

故答案为:a;响度。【分析】音调:声音的高低(高音、低音),由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弦乐器的的音调高低与弦的粗细(弦越细时弦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松紧(弦越紧时弦振动越快,音调越高)、长度有关(弦越短时弦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响度:人主观上感觉声音的大小(俗称音量),由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15.【答案】(1)幅度;慢;振动频率;控制变量(2)有;次声波(3)B;A【解析】【解答】(1)图甲中,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短,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幅度相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声音的音调越低,可知,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保持振幅相同,改变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运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2)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太长时,钢尺在振动,能发声,有声产生,但声音的频率太低,属于次声波,人不能听到声音;(3)图乙中,B的振动频率较小,发声的音调低;A的振动幅度较大,声音的响度大。【分析】(1)改变发声体的长度,振动的频率不同,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实验时保持振幅相同,利用了转换法;

(2)发声体的频率低于20Hz,是次声波,人不能听到;

(3)发声体的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发声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1)[1][2][3]实验时,如图甲所示用手掌将钢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短,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使钢尺每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钢尺越难,则钢尺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说明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此实验运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2)[1][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小华还发现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太长时,可以明显看到钢尺在振动,但却听不到声音,此时钢尺有发声,但发出声音的频率太低,属于次声波。(3)[1][2]由图乙得,B振动频率较小,发声体发声的音调低;A的振动幅度较大,发声体的响度大。16.【答案】(1)发声体在振动;振幅越大,响度越大(2)空气能传声;不能;乙(3)一;高;频率【解析】【解答】(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发声体在振动。如果加大力度敲击音叉,发现乒乓球被弹得越远,听到的声音的响度也越大,这个现象说明振幅越大,响度越大。(2)由图知道,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空气可以传声并且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若把乙实验移到月球上去做,不能看到乙图中泡沫塑料球被弹起。(3)音叉振动,发出声音。将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伸出桌边短时,振动物体的体积小,振动快,频率高,音调高;伸出桌边长时,振动物体的体积大,振动慢,频率低,音调低,实验结论:音调与频率有关。

【分析】(1)发声体在振动;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空气可以传声并且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真空不能传声;

(3)振动物体的体积小,振动快,频率高,音调高;音调与频率有关。17.【答案】解:昆虫的翅膀在5秒内做了1500次振动,频率是:f=1500次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