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制度_第1页
2024年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制度_第2页
2024年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制度_第3页
2024年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制度_第4页
2024年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制度1

为规范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鉴定与诊断、职业病人管理,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

制定本制度。

第一职责

(一)职业卫生管理机构

1、负责职业健康监护的管理,组织员工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应急的职业健康

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及其管理档案,并按规定妥善保存。

2、负责职业病人的诊断与职业病鉴定工作的组织协调。

3、负责制定职业健康检查年度计划和经费预算。

4、负责职业病危害作业工种和人数的核定、职业健康监护计划的制定。

5、根据职业健康监护结果,确定员工的作业工种。

6、发现职业病病人或疑似职业病病人时,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

门报告;确诊为职业病的,还应当向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

(二)人事主管部门

配合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开展员工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第二上岗前体检的管理

(一)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对象为:拟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新录用人员、转岗到职业病

危害作业岗位人员和拟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临时工。

(二)不得安徘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健康检查不合格的,发现有职业禁忌症的员工从

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

第三职业禁忌证的管理

(一)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员工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

(二)不得安邦浮期、哺乳期的女职工M事接触噪声和有机溶剂的作业;

(三)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

第四在岗期间体检的管理

(一)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的对象为:

1、直接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员工;

2、虽不是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但由于作业场所未隔开,防护设施未到位,导致与直接接

触员工同样的或几乎同样的接触的员工。

(二)职业健康检查周期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规、标准的规定。

(三)及时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建议如实告知员工。

(四)对健康损害可能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员工,应当妥善安置;

(五)对需要复查和医学观察的'员工,应当按照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要求的时间安排其复查和医

学观察。

第五离岗时管理

(一)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杳的对象为:准备退休、调离或脱离原从事的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员工。

(二)对未进行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的员工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三)劳动者离开公司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本公司如实、无偿提供,

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四)准备调离或脱离原从事的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岗位时,如最后一次在岗期间的健康检查

是在离岗前的90日内,可视为离岗时检查。

(五)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离岗后仍有可能产生慢性迟发性健康损害的员工,要安排离岗

后的医学随访。

第六应急体检的管理

生产过程中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可能导致劳动者急性健康损害时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

责及时组织进行应急健康检查。

第七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的管理

(一)公司承担员工职业健康检查、医学观察、医学随访的费用。

(二)员工接受职业健康检查视同正常出勤。

第八职业健康检查的准备

必须委托取得资质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承担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并妇实提供以下资料:

1、基本情况;

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和接触人数、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的浓度或强度资料;

3、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及原辅材料、产品名称等情况;

4、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及其他有关资料。

第九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管理

(一)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的基本内容包括

1、职业危害申报材料;

2、公司对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出具的的委托书;

3、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检测结果、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

4、、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计划;

5、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的"评价报告书";

6、对职业病(疑似)患者、健康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救治诊疗资料;

7、对职业病患者和职业禁忌证者处理和安置的记录;

8、在职业健康监护中提供从业人员体检结果告知的相关证明材料、需要提供的其他资料和

五、对体检中发现有职业禁忌证或有从事与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员工应调离原作业岗位,

并妥善安置;发现健康损害或需要复查的,应如实告知员工本人,并按照体检机构要求的时间,

进行复查或医学观察。

六、对疑似职业病病人应当按规定向所在地安监和卫生部门报告,并按照体检机构的要求安

抖溟进行职业病诊断或者医学观察。

七、在设备生产、检修过程中如出现职业危害因素严重超标,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

病危害的劳动者,职业健康管理部门应当及时组织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

八、职业健康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和企业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并按

规定妥善保存,接受安监部门的监督检查。

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劳动者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2、相应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3、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报告及处理情况;

4、职业病诊疗等劳动者健康资料。

企业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

1、企业申报检测、组织员工体检、委托医疗机构服务等活动的委托书;

2、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报告和评价报告;

3、职业病诊断报告;

4、对职业危害患者、患有职业禁忌证者和已出现职业相关健康损害从业人员的处理和安置

记录。

5、企业在职业健康监护中提供其他资料和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记录a里的相关资料。

九、对员工要求杳阅、复印其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企业应予以提供。员工离开企业

时,可索取本人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企业应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十、企业不得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未成年工

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学阊女员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证的劳动者从事所禁忌的作业。

十一、职业健康检查、复查、医学观察、职业病诊疗费用由企业按有关法规规定执行。

十二、建立职业危害事故后参加应急救援人员的职业健康体检制度。

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制度3

1、法律法®!:

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

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

法律法规及公司、厂部和分厂相关管理文件规定,认真履行作业人员的权利与义务。

2、劳动防护:

2.1进入厂房必须在安全通道内通行,上下楼梯应手扶栏杆防止滑跌。

2.2进入厂房必须将劳防用品穿戴整齐,安全帽帽扣扣紧,阻燃服扣好扣子,浇注作业时裤

管放在皮靴外面。

2.3在烧氧、测温、取样、判渣、添加覆盖剂、钢包事故旋转等情况下,必须戴上面罩,防

止身体被飞溅钢水灼伤、烫伤。

2.4在检查预热设备或预热中设备时,必须带有效的检测器,以防烫伤。

2.5使用氧气、氯气、天然气、压缩空气等危险化学品时,必须按《危险化学品作业卡》

要求使用危险化学品。

2.5各岗位员工必须贯彻执行沂源亿盛化工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生产无关人员

禁止进入作业区域。

2.6本岗位安全规程对作业中辨识的危险源进行过程危害控制,以达到控制危害因素,保障

员工作业过程中的安全、健康。员二必须认真、主动接受安全教育。按时、按期参加各类安全活

动、接受安全培训教育。在其它部门相类似岗位发生事故后,本作业区必须立即进行本岗位的'

对照,是否还存在未辨识的危险源,并进行危险源辩识、评价与控制。

2.7作业时必须戴防尘口罩、耳塞。经公司职业健康管理部门确认不适合本岗位的职业禁忌

症人员应调离本岗位作业。

2.8遵守用电安全管理规定,检查有效期、合格使用证并必须接好接地线。

3、行为规范:

3.1禁止在操作盘面上和电气控制箱内放置茶杯及各类杂物。

3.2保持作业现场环境整洁,工器具箱内工器具分类摆放整齐,不得存放与工作无关的各类

书籍、报刊杂志,

3.3操作盘面、电气箱柜严禁坐、压。

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制度4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的监督管理,强化生产经营单位职

业危害防治的主体责任,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障从业人员生命安全和健康,根据《职

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职业健康监督检查职责调整的规

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除煤矿企业以外的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以下简称生产经营单位)作业场所的职业

危害防治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其实施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法律、法

规、规章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

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是职业危害防治的责任主体。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第五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全国生产经营单位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的监督管理工

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立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作业场所职

业健康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为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提供技术服务的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应当依照法律、法

规、规章和执业准则,为生产经营单位提供技术服务。

第七条任1可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举报生产经营单位违反本规定的行

为和职业危害事故。

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

第八条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健康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

职的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

第九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

营活动相适应的职业健康知识和管理能力,并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职业健康培训I。

第十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健康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健

康培训,普及职业健康知识,督促从业人员遵守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和操作嫄。

第十一条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下列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和操作规程:

(一)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二)职业危害告知制度;

(三)职业危害申报制度;

(四)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五)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六)从业人员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七)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

(八)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

(九)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十)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危害防治制度。

第十二条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的作业场所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生产布局合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

(二)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

(三)有与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相适应的有效防护设施;

(四)职业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五)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其他规定。

第十三条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如实将本单位的职业危害

因素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并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十四条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

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委田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

健康技术服务机构进行预评价。职业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报送建设项目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部门备案。

第十五条产生职业危害的建设项目应当在初步设计阶段编制职业危害防治专篇。职业危害防

治专篇应当报送建设项目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六条建设项目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

和使用(以下简称"三同时")。职业危害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

第十七条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健康

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其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依法经验

收合格,取得职业危害防护设施验L攵批复文件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

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职业危害防护设施验收批复文件应当报送建设项目所在地安全

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危害防

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对产生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

应当载明产生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

第十九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

并督促、教育、指导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正确佩戴、使用,不得发放钱物替代发放职业危害防

护用品。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职业危害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确保防护用品有效。不得

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已经失效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

第二十条生产经营单位对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应当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和保养,定期检测

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杰。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职业危害防护设施。

第二十一条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有专人负责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日常监

测,保证监测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监测的结果应当及时向从业人员公布。

第二十二条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技术服务机构,每年

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定期检测、雨介结果

应当存入本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档案向从业人员公布,并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第二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在日常的职业危害监测或者定期检测、评价过程中,发现作业场所

职业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应当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和治理,

确保其符合职业健康环境和条件的要求。

第二十四条向生产经营单磷供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设备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并在设

备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B月。警示说明应当载明设备性能、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

安全操作和维护注意事项、职业危害防护措施等内容。

第二十五条向生产经营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化学品等材料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

说明书应当载明产品特性、主要成份、存在的有害因素、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安全使用注意事

项、职业危害防护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产品包装应当有醒目的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贮

存场所应当设置危险物品标识。

第二十六条任何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设备或者

材料。

第二十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危害防护条件的

单位和个人。不具备职业危害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

第二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危害和保护从业人员健康的新技术、

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逐步替代产生职业危害的技术、工艺、材料、设备。

第二十九条生产经营单位对采用的技术、工艺、材料、设备,应当知悉其可能产生的职业危

害,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对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技术、工艺、材料、设备故意隐瞒其危害而

采用的,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其所造成的职业危害后果承担责任。

第三十条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

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

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保险,缴纳保险费。

从业人员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

知的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照前款规定向从业人员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

并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相关条款。

生产经营单位违反本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从业人员有权拒绝作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

因从业人员拒绝作业而解除或者终止与从业人员所订立的劳动合同。

第三十一条对接触职业危害的从业人员,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上询前、

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生产

经营单位承担。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杳的从业人员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不得

安排有职业禁忌的从业人员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职业相关

的健康损害的从业人员,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从

业人员,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第三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为从业人员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

存。

从业人员离开生产经营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

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第三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

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第三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发生职业危害事故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

关部门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或者消除职业危害因素,防止事故扩大。对遭受职业危害的

从业人员,及时组织救治,并承担所需费用。

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从业人员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职业危害事故。

第三十五条作业场所使用有毒物品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部门申请办理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

第三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

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第三章监督管理

第三十七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执行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

规章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下列情况进行监督检杳:

(一)职业健康管理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情况;

(二)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和规程的建立、落实及公布情况;

(三)主要负责人、职业健康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教育培训情况;

(四)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申报情况;

(五)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检测及结果公布情况;

(六)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设置、维护、保养情况,以及个体防护用品的发放、管理及从业人

员佩戴使用情况;

(七)职业危害因素及危害后果告知情况;

(八)职业危害事故报告情况;

(九)依法应当监督检查的其他情况。

第三十八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危害的监督检查制度加强行政执法人

员职业健康知识的培训,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

第三十九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三同时"的备案管理

制度,加强职业危害相关资料的档案管理。

第四十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从事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实行登

记备案管理制度。依法取得相应资质的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登

记备案。

从事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检测、评价等工作的中介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地开展

检测、评价工作,并对其检测、评价的结果负责。

第四十一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督检查发现存在

违法违规行为的,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

第四十二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应当出示有效的

执法证件。

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忠于职守,秉公执法,严格遵守执法规范;对涉及被检杳单位的技术秘密

和业务秘密的,应当为其保密。

第四十三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进入被检查单位及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危害检测,了解有关情况,调查取证;

(二)查阅、复制被检查单位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文件、资料,采集有关样品;

(三)对有根据认为不符合职业危害防治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设施、设备、器材予以杳封

或者扣押,并应当在15日内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第四十四条发生职业危害事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报告事故

和组织事故的调查处理。

第四章罚则

第四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2

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照规定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健康管理机构,或者未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健康管理

人员的;

(二)未按照规定建立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和操作规程的;

(三)未按照规定公布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

(四)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职业健康管理人员未按照规定接受职业健康培训的;

(五)生产经营单位未按照规定组织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培训的;

(六)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检测和评价结果未按照规定存档、报告和公布的。

第四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2万元

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照规定及时、如实申报职业危害因素的;

(二)未按照规定设有专人负责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日常监测,或者监测系统不能正常监测

的;

(三)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时,未告知从业人员职业危害真实情况的;

(四)未按照规定组织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或者未将检查结

果如实告知从业人员的。

第四十七条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5

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

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一)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超过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

(二)未提供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从业人员使用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或者提供的职业危害防

护设施和从业人员使用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

(三)未按照规定对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从业人员职业危害防护用品进行维护、检修、检测,

并保持正常运行、使用状态的;

(四)未按照规定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的;

(五)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经治理仍然达不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

(六)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未采取有效措施,或者未按照规定及时报告的;

(七)未按照规定在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醒目位置公布操作规程、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

示说明的;

(八)拒绝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的。

第四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处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

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

权限责令关闭:

(一)隐瞒技术、工艺、材料所产生的职业危害而采用的;

(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的;

(三)将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转移给没有职业危害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或者没有职业危害

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接受产生职业危害作业的;

(四)擅自拆除、停止使用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

(五)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杳的从业人员、有职业禁忌的从业人员、未成年工或者孕期、哺乳

期女职工从事接触产生职业危害作业或者禁忌作业的。

第四十九条生产经营单位违反有关职业危害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

规定,已经对从业人员生命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

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并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条建设项目职业危害预评价报告、职业危害防治专篇、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和

职业危害防护设施验收批复文件未按照本规定要求备案的,给予警告、并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一条向生产经营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未按照规定提供中文说

明书或者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5万元以上20万元

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二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其行政执法人员未按照规定报告职业危害事故的,依照

有关规定给予处理;构成92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三条本规定所规定的对作业场所职业健康违法行为的处罚,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

管理部门决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对行政处罚决定机关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五章附则

第五十四条本规定下列用语的含义:

作业场所,是指从业人员进行职业活动的所有地点,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场所。

职业危害,是指从业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粉尘、毒物等有害因素而对身体健康

所造成的各种损害。

职业禁忌,是指从业人员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危害因素的,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

于遭受职业危害损伤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

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第五十五条本规定未规定的职业危害防治的其他有关事项,依照《职业病防治法》和其他有

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五十六条本规定自20xx年9月1日起施行。

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制度5

1、总则

1.1为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保障职工身体健康,结

合XX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1.2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和集团公司全资、控股子公司及其续延分支机构。

1.3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等法律;去规以及《XX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2、本办法中的名词定义

2.1职业病: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并符合国家《职业病

目录》中公布的疾病。

2.2职业危害因素:指因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

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危害因素。

2.3职业禁忌: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

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

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睑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2.4职业健康检查:指对从事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的劳动者所进行的医学检查。职业健康

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健康检查。

3、职责分工

3.1职业卫生(健康)管理部门

3.1.1是集团公司职业卫生工作主管部门,负责贯彻执行国家、地方政府有关职业病防治的

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公司有关要求。

3.1.2制订集团公司职业卫生工作方针、规划和管理制度。

3.1.3编制集团公司年度职业卫生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3.1.4负责集团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部署、协调、监督、推进和考核等工作。

3.1.5协助行政部门调查处理职业危害事故。

3.2人力资源部门

负责监督、协调子公司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岗位信息和员工信息的维护。

3.3工会

对集团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实施民主监督,并对集团公司与职工之间就职业病防治等有关问

题进行协调。

3.4各单位

3.4.1是职业病防治责任单位,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危害负责。负责贯彻落实集团公司有关

职业卫生工作的各项要求;建立、健全本单位职业病防治的管理制度及相关的操作规程。并对本

公司所属各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实行检查和考核。

3.4.2负责本单位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落实职业病麻设施及相关职业病防

治工作费用预算确保建设项目符合国家《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将有关规定要求,

并上报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对其进行审核、评价和验收。

3.43负责向供货商索取职业危害有关的化学材料产品中文安全技术说明书。

3.4.4按照国家、地方政府和集团公司有关规定,负责接害岗位认定工作,定期对工作场所

进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负责开展职业危害因素治理,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确保

职业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并建立本单位职业卫生档案。

3.4.5负责对从事接触职业危雀作业的员工(简称接害员工,含协力员工),组织上岗前、

在岗期间、离岗时和离岗后医学随访及应急健康检杳,并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3.4.6负责接害员工的危害告知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并督促其做好相应防护,为其提供足

量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

3.4.7组织并开展对本单位的负责人和接害员工的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3.4.8负责安排职业病诊断、治疗和报告。按照健康检查结果,对疑似职业病的员工进行复

查、随访和诊疗;对职业禁忌的员工应调离原岗位。

3.4.9对用于预防和治理职业危害、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健康监护和职业卫生培训

等费用,应在生产成本中据实列出。

3.4.10制订急性职业危害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发生急性职业危害事故时,协助

集团公司和安监部门进行事故的现场调查和处理工作。

3.5接害员工

351学习和遵守集团公司有关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本岗位操作规程;自觉接受培训,掌握

与岗位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

3.5.2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体防护用品;

3.5.3自觉参加职业健康检杳和复直;在职业病诊断、鉴定需要时,应向有关部门如实提供

相关的资料。

4、职业卫生管理业务流程(流程图略)。

5、职业卫生管理要求

5.1一般要求

5.1.1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单位应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为本单位职业卫生工作主管

部门,并至少配备1-2名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5.1.2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单位应制订年度职业卫生工作计划,报集团公司安全保卫监督部

备案,并按年度计划开展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5.2职业病前期预防

521对本单位可能涉及职业危害因素建设项目,负责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

并向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提交:在可行性论证阶段职业危害预评价报告;竣工验收阶段的职业危害

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职业危害项目申报资料。

5.2.2作业场所的生产布局、卫生设施及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防护设施等应符合

国家相关职业卫生要求;使用高毒物品作业项目单位,应符合有关规定并应当设置警示标识与报

警设施、现场急救用品、冲淋设备,配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避险区。

5.2.3而导将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不具备职业病防护

条件的单位不得承接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

5.3作业过程的职业病预防

5.3.1对本单位生产工艺流程、作业环境和劳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辨识、

汇总,并进行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岗位认定。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不得安

H浮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5.3.2编制本单位(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和健康监护档案。

5.3.3定期开展对作业现场职业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

机构对其进行检测、评价。

5.3.4根据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种类和对人体的影响途径等特点,为接害人员提供符合要

求的个人防护用品,并建立使用、维护、管理制度。

5.4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

5.4.1各单位应对职业病防护设施做好日常维护管理,建立台帐,记录其运行、使用和维护

状况;已投入使用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设备同步运行、同步维修并落实专人负责管理。

5.4.2各单位在生产设备检修完毕后,必须及时使职业病防护设施复位;原有职业病防护设

施需改进或调换时,在新的防护设施投入使用前,不得停用或拆除。

5.4.3各单位定期对工作场所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技术控制效果进行检测,并制定相应的整

改措施。

5.5健康监护

5.5.1按国家卫生部门规定,各单位组织接害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职业健康检查必须由

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从事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5.5.2对健康检菅中发现患有与职业危害有关疾患的职工,应及时安排复杳;对必须进行离

岗后医学随访或需应急健康检查的接害岗位员工,应根据卫生机构的要求组织安排。

5.5.3应及时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受检者本人;对被诊断为职业禁忌的员工,应将

其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

5.6职业病管理

5.6.1职业病的诊断和治疗,螂抢救的患者外,必须到有相应职业病诊疗资质的医疗机构

进行就诊。

5.6.2建立健全职业病患者的相关档案,职业病患者调离本单位,其职业病相关病史档案应

移交新单位。

5.7职业危害事故处置

5.7.1发生职业危害事故,应按集团公司《灾害与事故快报管理办法》及时上报,对发生急

性职业病伤害事故的应组织现场急救,必要时启动应急预案。

5.7.2发生急性中毒事故,按市安全生产监管局、市卫生局《关于受理用人单位发生急性中

毒事故事项的通知》(沪安监管监二(20xx)105号)规定处理。

5.8职业卫生教育

5.8.1职业卫生教育对象系接害单位各级责任者、管理者、接害员工.包括就业(上岗)前、

在岗定期和特殊职业卫生教育。

5.8.2就业前(上岗)教育:上岗前培训可与入厂三级安全教育结合,员工经培训后,考试

合格方可上岗;内容主要为职业卫生法规的一般常识、单位职业卫生管理细则与本岗位操作规程、

本岗位职业危害因素的预防知识等。

5.8.3在岗期教育:在岗期间培训可与班组学习相结合;主要内容为本单位(岗位)职业危

害因素种类、理化特性,源点产生原因、环境污染程度,防护设施原理及运用、符合卫生要求的

个体防护用品选用,职业病预防知识等内容。

5.8.4特殊教育:特殊(高毒、高危险)岗位和职业病人应视不同情况接受相应的岗位职业

卫生知识;岗位卫生保健与应急救援知识等内容。

6、

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规及本管理办法的行为,按集团公司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7、附则

7.1本办法由公司xx部门负责解释。

7.2本办法自实施之日起生效。

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制度6

1、编制要点

(1)明确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目的、依据。

(2)明确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的负责部门、责任人。

(3)明确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的文件、资料及有关记录。

(4)按照规定明确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妥善留档保存期限。

(5)明确从业人员离开生产经营单位时,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有关规定。

2、范例

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

为履行对接触职业危害的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监护的法定职责,规范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加强职业健康监护管理,保护员工健康,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

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企业职业健康管理部门根据企业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的类别、接触水平等情况,严格按

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规定,组织从事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从业人员有计划地到法定职

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健康检杳。员工接受职业健康检查视同正常出勤。

二、组织拟从事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的新录用人员(包括转岗到该作业岗位的人员)、拟从

事有特殊健康要求作业的员工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新进厂员工必须经职业健康检查合格后,

方可从事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作业。

三、至少每年一次对从事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的员工应组织进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健康

检查和异常人员的复查治疗。由企业职业健康管理部门和人事部门负责核实人员名单,制定体检

计划并组织实施。

四、对即将离岗的从事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的员工,人事部门报职业健康管理部门,并共

同组织其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未进行离岗体检的’,不得解除或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五、对体检中发现有职业禁忌症或有从事与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员工应调离原作业岗位,

并妥善安置;发现健康损害或需要复查的,应如实告知员工本人,并按照体检机构要求的时间,

进行复查或医学观察、治疗。

六、对疑似职业病病人应当按规定向所在地安监和卫生部门报告,并按照体检机构的要求安

升澳进行职业病诊断或者医学观察。

七、在设备生产、检修过程中如出现职业危害因素严重超标,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

危害的劳动者,职业健康管理部门应做好个体防护并及时组织进行健康检直和医学观察。

八、职业健康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和企业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并按

规定妥善保存,接受安监部门的监督检查。

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劳动者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2、相应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3、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报告及处理情况;

4、职业病诊疗等劳动者健康资料。

5、劳动合同告知书和教育培训考核资料

6、其它需要的资料

九、企业不得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未成年工

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女员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婴J市危害的作业

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症的劳动者从事所禁忌的作业。

十、职业健康检查、复查、医学观察、职业病诊疗费用由本企业负担。

十一、建立职业危害事故后参加应急救援人员的职业健康体检制度。

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制度7

(-)职业健康体检制度

1、建立上岗前的职业健康体检制度。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体检的员工从事接触职

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员工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C

2、建立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体检制度。将体检结果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对需要复查和医学

观察的劳动者,应当按照体检机构要求的时间,安排其复查和医学观察;对疑似职业病病人应当

向所在地安全监管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按照体检机构的要求安排其进行职业病诊断或者医学

观察。

3、建立离岗时的职业健康体检制度。对未进行离岗时职业健康体检的从业人员,指导解除

或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4、建立职业危害事故后参加应急救援人员的职业健康体检制度。

(二)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1、从业人员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2、相应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3、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及处理情况;

4、职业病诊疗等员工健康资料。

(三)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

1、职业健康监护委托书;

2、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报告和评价报告;

3、职业病报告卡;

4、对职业病患者、患有职业禁忌证者和已出现职业相关健康损害从业人员的处理和安置记

录。

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制度8

为了规范公司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加强职业卫生健康档案管理,保护劳动者健康,根据有关

法规制定本制度:

1、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制度,保证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的落实。

2、公司安环部组织对从业人员进行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3、公司任何人员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员工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发现职业禁忌或者有与

所从事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员工,应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

4、及时掌握本单位各岗位职工的实际情况,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

胎儿有关危害的作业。

5、公司安环部组织定期职业健康检查,周期为一年,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公司承

担。

6、公司安环部及时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员工,发现健康损害或者需要复查的,及

时通知本人,并做出处理意见;员工有权查阅复印其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7、未进行离岗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8、体检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后通知公司和劳动者,按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确诊为职业病的公司及时向安监部门报告。

9、公司安环部组织建立职工健康监护档案,每人一档,长期保管,不得丢失和转借;并负

责将职工健康人员体检情况进行统一汇总。

10、安环部负责将各单位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结果告知各单位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从

业人员,并将检测、评价结果存入职业健康档案,按规定上报政府主管部门,并在作业场所醒目

位置进行公告。

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制度9

1、目的

规范公司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加强职业健康监护管理,保护劳动者健康。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员工职业健康监护管理。

3、职责

公司职业健康管理机构负责组织本公司员工的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和职工的安置工作。

4、内容

4.1公司应当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杳。职工接受职业健康检

查应当视为正常出勤。职工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的健康检有。职业健

康检查由有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职业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的费用由公司承担。

职业健康检查应当填写《职业健康检查表》。

4.2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4.2.1公司组织新员工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

4.2.2新职工入厂后,为其建立个人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4.23新职工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置后,确定无职业禁忌症方可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

4.3在岗期间定期职业健康检查

4.3.1公司组织职工进行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每年一次。

4.3.2公司对每年的职业健康体检结果汇总、入档并如实告知给职工本人。

4.3.3对需要复查和医学观察的职工,应当按照体检机构要求的时间,安排其复查和医学观

察。

4.3.4发现有职业禁忌或者与所从事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职工,应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

并妥善安置。

4.4离岗时职业健康体检

4.4.1职工离岗时,公司组织进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杳。

4.4.2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职工,不得解除或终止与其签订的劳动合同。

4.5应急健康检查

公司应对遭受或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职工,及时组织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

4.6发现疑似职业病的职工,经有资质的诊疗机构确诊后,妥善安置。职业病人的诊疗费用

由公司承担。

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制度10

为了规范公司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加强职业卫生健康档案管理,保护劳动者健康,根据有关

法规制定本制度:

1、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制度,保证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的落实。

2、公司安环部组织对从业人员进行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3、公司任何人员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员工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发现职业禁忌或者有与

所从事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员工,应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

4、及时掌握本单位各岗位职工的实际情况,不得安抖浮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

胎儿有关危害的作业。

5、公司安环部组织定期职业健康检查,周期为一年,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公司承

担。

6、公司安环部及时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员工,发现健康损害或者需要复查的,及

时通知本人,并做出处理意见;员工有权查阅复印其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7、未进行离岗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8、体检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后通知公司和劳动者,按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确诊为职业病的公司及时向安监部门报告。

9、公司安环部组织建立职工健康监护档案,每人一档,长期保管,不得丢失和转借;并负

责将职工健康人员体检情况进行统一汇总。

10、安环部负责将各单位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结果告知各单位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从

业人员,并将检测、评价结果存入职业健康档案,按规定上报政府主管部门,并在作业场所醒目

位置进行公告。

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制度11

第一条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具体要求,依照职业病防治工作"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制

定本制度。

第二条制定本制度的目的为员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进一步加强公司的职业卫生管理促进公司经济发展、

和谐稳定。

第三条公司鼓励研制、开发、推广、应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

工艺、新材料”艮制使用或者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

第四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和职业病防治活动。

1.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各部门负责的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各职能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

责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是职业病防治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宣传、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

业卫生的方针、政策、法规和标准..并进行督察、指导;负责职业卫生的制度建设;负责编制和

实施职业病防治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负责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工作。

3.办公室负责用工制度建设,防止有职业禁忌的'员工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及时调整涉及

本岗位疑似职业病人员的岗位,妥善安置患职业病的员工及有与职业有关的健康损害的员工。

4.办公室负责联系相关医疗机构,对职工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治疗等工作。

5.生产部负责监督检杳职业卫生工作落实情况,对各单位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

纠正和制止。

6.公司配备测尘仪器、气体测定分析仪器和其它有关职业健康方面的仪器等,并按国家规定

进行校准。

7.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职工医院安排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关资质的监测人员负责日常的监测和

管理工作,确保监测正常运行,建立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档案,并妥善保存。

8.各生产单位要经常检杳职业卫生监测设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设施正常运转,做好

相关记录,必要时随时向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汇报。

9.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依据国家相关规范,定期对作业地点的噪声和振动限值、有毒有害气体

浓度、生产性粉尘、温度、湿度、风量风速、辐射度、照度和人机工效等按规范进行测定,并采

取措施确保工作环境符合国家的相关要求。

10.监测结果应建档,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对检测测定结果及时进行分析,确定其危害程度和

风险等级,制定和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治。

11.办公室负责组织职业病诊断,并将做出的诊断结论干之员工。

12.发现疑似职业病症人员,应当通知员工本人和所在单位。

13.职业病病人依法享有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职业病病人的诊疗、康复费用,伤残以及

丧失劳动能力的职业病病人的社会保障按公司有关规定执行。

14.职业病病人调离或者死亡,办公室应按相关规定移交或封存档案.

第五条本制度与国家和上级有关法律法规相抵触的,按国家和上级法律法规执行。

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制度12

为了规范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加强我矿职业健康监护管理,保护劳动者健康,根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卫生部《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制定本制度。

1、职业健康检直应当根据所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类别,按《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的'

规定确定检查项目和周期。需复查时可根据复查要求相应增加检查项目。

2、职业健康检查应当认真规范填写《职业健康检查表》。

3、体检工作结束30日内,将体检结果书面告知用人单位,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应当

说明理由,并告知用人单位。发现健康损害或者需要复查的,除及时通知用人单位外,还应及时

告知劳动者本人,并做出处理意见。

4、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应当客观、真实,体检科室和体检医师对健康检查结果承担责任。

5、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和职业病人按规定报告,并通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6、按统计年度汇总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并将汇总材料和患有职业禁忌症的劳动者名单,报

告用人单位及其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7、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制度13

为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广大职工的身体健康,全面提升公司的安全管

理水平,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经研究决定,对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作如

下规定:

一、公司成立职业卫生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工作的分工

1、XX部负责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对有毒有害岗位进行分类,建立职业危害人员的档

案。

2、xx部负责组织职业病危害氏素的安全检测工作,督促落实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整改和整治,

以及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申报工作。

3、项目办负责新、扩、改建工程的职业安全卫生"三同时"具体实施工作。

4、xx部负责建立职业卫生档案,组织有毒有害岗位人员的健康查体和职业病的医治工作。

5、各生产单位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整改和整治工作。

6、外来施工和务工人员的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工作由归口管理单位负责。

三、岗位和人员的确定

按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国家有关标准,确定公司内具有职业病危害的岗位和人员,并建立职

业危害人员的个人档案。

四、培训与教育

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人员,上岗前和在岗期间要组织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

生知识,督促遵守职业病防治的各项规定,指导从业人员正确使用惭用品和防护设备。

五、健康检查

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上岗前要经过职业健康检查,有职业禁忌的不得从事

其所禁忌的作业;在岗期间要组织进行定期职业健康检有,发现有与从事作业相关的健康损害人

员,应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同时要妥善安置;离岗时也要按规定组织健康检查。每次的检查结

果要告知作业人员。

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与整治

按照确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公司定期组织对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粉尘、噪音、有毒有害物

质等每年检测一次(煤气随时检测)。检测数据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要彻底整改整治或采取有效的

预防措施,确保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也要不断增加投入,努力降低危害程

度。

七、危害告知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和检测结果要如实地告诉职工各有关单位、部门要采用广播、简报、

宣传栏、有毒有害物质周知栏、安全教育培训I、提供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等多种有效形式,

对职工进行宣传,使职工了解所从事的工作中的危害,掌握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

八、新、扩、改建项目安全卫生"三同时"

新、扩、改建项目要努力搞好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和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积极贯彻职业病

防护设施的“三同时"规定,做到新、扩、改建项目本质安全,从源头上杜绝职业病危害因素。

九、安全防护

具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单位,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预防控制,做好安全防护:

1、采用工程技术措施,实现本质安全,如在有毒有害场所安装通风机、通风帽、有毒有害

气体泄漏报警仪,通风厨、隔离操作室等。

2、加强防护、减少职业伤害,公司为消除或降低职业病危害因素所安装的设施、配备的个

体防护用品,必须按规定使用,不得以任何理由不按规定使用。

3、加强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在作业时处于上风侧,工作完毕讲究个人卫生,洗浴换

衣,尽可能不在通风不畅的场所作业,必要时应开启强制通风设施,在有危害的场所不得饮水进

食。

4、加强管理,规范作业行为,在作业时应认真遵守公司的职业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职

业卫生规程,各单位要严格检查,严肃查处。

十、防护用品和设施管理

供应处要按计划购进合格的安全防护器材、用具;各单位要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工作

场所设置警示标志、报警设施、冲洗设施和应急撤离通道,配置防护装置,配备必要的现场急救

用品,并对防护用品、设施进行维护、保养、检修和定期检测,保证其正常运行、使用,不得擅

自拆除或停止使用。

十一、对易发生急性职业病作业的要求

进入设备、容器作业,抽堵输送危险化学品的管道盲板作业等易发生急性职业病的作业,必

须按规定办理相关票证,落实好防护措施、救护措施和责任人,确保不发生急性职业病事故。

十二、急性职业病事故的处理

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各单位要根据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采取正确的处理措

施,迅速组织救援人员进行抢救,同时通知公司设安处和公司医护人员,必要时请求县或市医院

救护。

十三、学习贯彻职业病防治法

职业病防治法及其配套的其它法律法规为公司搞好职业病防治提出了新的要求,防治工作实

现了有法可依。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学习贯彻《职业病防治法》,按照该法规定开展防治工作,进

一步提高公司的职业病防治水平和职工的自我防护能力。

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制度14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保障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不受职业

病危害因素的影响,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保护职业病的合法权益,提高劳动生产率,根据《职业

病防治法》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规定了职业健康管理职责及作业管理,作业环境管理,职业健康管理等职责,

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职业健康管理的单位。

第三条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生产部门、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普及职

业病防治知识,增强职工职业病防治观念,提高职工自我健康保护意识。

第四条公司任何单位或个人有权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向公司领导、安全环保部门、卫生监督

部门检举、报告。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五条公司各级行政主管领导在各自工作范围和管理权限内负责本单位职业健康管理工作,

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对全公司职业健康工作进行指导、决策及监督管理。职业健康科代表公司安

委会行使职业健康监督管理职能。各级职工代表组织有权对职业健康工作进行群众监督。

第六条职业健康科作为公司职业健康检测机构,全面负责公司范围内的职业健康检测及公司

安委会布置的职业健康管理工作。

第七条人力资源部门负责职业健康监护,主要负责职业健康体检和医疗。按照《职业病防治

法》的规定,职业病诊断应当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我公

司仅以此机构出具的职业病诊断结论执行政策。

第八条涉及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部门必须指定兼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

第三章作业管理

第九条必须认真落实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简称“建设项目")职业健康设施“三同时"

管理规定。

(一)建设项目主管部门在拟定生产建设项目时,要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尽量选择无毒、无

害的'先进生产工艺。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委托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

价。

(二)职业健康设施的设计必须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防尘,防毒工作的决定》,并严格执

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及有关行业标准、规定。

(三)对职业健康有特殊要求的(如有毒、有害、有放射性)危害性较大的设计项目,必须

经职业健康科和有关部门审杳同意,符合安全卫生要求后才能实施。属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

目,同时报安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