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课程教案_第1页
税法课程教案_第2页
税法课程教案_第3页
税法课程教案_第4页
税法课程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税法教案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时:60学分:3考核方式:考试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高职高专经管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法对国民经济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宏观调控作用和稳定保障作用。依法治税,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税收工作的基础和灵魂,也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悉和掌握税法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具体包括:税法基本原理、增值税法、消费税法、关税法、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资源类税法、财产和行为类税法、税收征收管理法。全面的认识和理解这些理论知识及政策法规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运用和实施情况,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作出理性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以我国最新发布的税收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为依据,不仅注重全面、系统地介绍我国税收法律制度改革的最新成果,而且更加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第一章税法基本原理教学要求熟悉税法的概念、特点、效力、作用以及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掌握税法基本原则和适用原则两个层次;了解税法的分类,即按照税法内容的不同,将税法分为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税收实体法主要内容包括纳税义务人、课税对象、税率、减税免税等;税收程序法主要内容包括税收确定程序、税收征收程序、税收检查程序和税务争议的解决程序。掌握税收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点、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以及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教学重点税法的概念、特点、效力、作用以及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税收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点、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以及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教学难点理解税收法律主义、税收公平正义、税收合作信赖主义、实质课税原则、法律优位原则、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新法优于旧法原则、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等原则。课时安排本章安排4课时。其中,理论讲授3.5课时,模拟实训0.5课时。教学大纲税法概述一、税法的概念税收的内涵税收是税法所确定的具体内容,税法则为税收的法律表现。通常,人们对于税收基本内涵的认识有所不同,但是,就税收的概念而言,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达成共识:第一,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重要工具之一,其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第二,国家征税依据的是其政治权力,它有别于按要素进行的分配;第三,征税的基本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第四,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形式特征。税法的内涵税法是指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税收与税法的关系税法是税收的存在形式,税收之所以必须采用法的形式,是由税收和法的本质与特性决定的。二、税法的特点(1)从立法过程来看,税法属于制定法。(2)从法律性来看,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3)从内容看,税法具有综合性。三、税法的效力空间效力税法的空间效力指税法在特定地域内发生的效力。(1)在全国范围内有效。(2)在地方范围内有效。时间效力税法的时间效力是指税法核实开始生效、核实终止效力和有无溯及力的问题。对人的效力税法对人的效力,国际上通行的原则有三个。四、税法的作用税法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重要保证税法是正确处理税收分配关系的法律依据税法是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税法是监督管理的有力武器税法是维护国家权益的重要手段五、税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税法与民法税法与刑法税法原则税法基本原则实质课税原则实质课税原则是指应根据纳税人的真实负担能力决定纳税人的税负,不能仅考核其表面上是否符合课税要件。税收合作信赖主义税收合作信赖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汲取了民法“诚实信用”原则的合理思想,认为税收征纳双方的关系就其主流来看是相互信赖、相互合作的,而不是对抗性的。税法适用原则法律优位原则法律优位原则也称行政立法不得抵触法律原则,其基本含义为: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立法的效力。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是绝大多数国家所遵循的法律程序技术原则。其基本含义为:一部新法实施后,对新法实施之前人们的行为不得适用新法,而只能沿用旧法。新法优于旧法原则新法优于旧法原则也称后法优于先法原则,其含义为:新法、旧法对同一事项有不同规定时,新法的效力优于旧法。其作用在于避免因法律修订带来新法、旧法对同一事项有不同的规定而给法律适用带来的混乱,为法律的更新与完善提供法律适用上的保障。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的含义为:对同一事项两部法律分别订有一般和特别规定时,特别规定的效力高于一般规定的效力。当对某些税收问题需要作出特殊规定,但是又不便于普遍修订税法时,即可以通过特别法的形式予以规范。凡是特别法中作出规定的,即排斥普通法的适用。不过这种排斥仅就特别法中的具体规定而言,并不是说随着特别法的出现,原有的居于普通法地位的税法即告废止。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体税法不具备溯及力;二是程序性税法在特定条件下具备一定的溯及力。即对于一项新税法公布实施之前发生的纳税义务在新税法公布实施之后进入税款征收程序的,原则上新税法具有约束力。程序优于实体原则程序优于实体原则是关于税收争讼法的原则,其基本含义为:在诉讼发生时税收程序法优于税收实体法适用。即纳税人通过税务行政复议或税务行政诉讼寻求法律保护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必须事先履行税务行政执法机关认定的纳税义务,而不管这项纳税义务实际上是否完全发生。否则,税务行政复议机关或司法机关对纳税人的申诉不予受理。税法的分类税收实体法税收实体法是规定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实体权利、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纳税义务人纳税义务人简称纳税人,是税法中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也称“纳税主体”。纳税义务人一般分为自然人和法人两种。1.负税人2.代扣代义务人3.代收代缴义务人4.代征代缴义务人课税对象课税对象又称征税对象,是税法中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国家据以征税的依据。课税对象是构成税收实体法诸要素中的基础性要素。1.计税依据计税依据是指税法中规定的据以计算各种应征税款的依据或标准。2.税源税源是指税款的最终来源或者说税收负担的最终归宿。3.税目税目是课税对象的具体化,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代表征税的广度。税率税率是应纳税额与课税对象之间的比例,是计算税额的尺度,代表课税的深度,关系着国家的收入多少和纳税人的负担程度,因而它是体现税收政策的中心环节。1.比例税率比例税率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或同一税目比例征税,不论税额大小统一规定一个比例,税额与课税对象成正比例关系。2.累进税率累进税率是指同一课税对象随数量的增大,征收比例也随之增高的税率。3.定额税率定额税率又称固定税额,这种税率是根据课税对象计量单位直接规定固定的征税数额。减税、免税减税、免税是对某些纳税人或课税对象的鼓励或照顾措施。减税是从应征税款中减征部分税款,免税是免征全部税款。(1)税基式减免。(2)税率式减免。(3)税额式减免。纳税环节纳税环节是指税法上规定的课税对象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纳税环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纳税环节指全部课税对象在再生产中的分布情况。狭义的纳税环节是指应税商品在流转过程中应纳税的环节,具体指每一种税的纳税环节,是商品课税中的特殊概念。纳税期限纳税期限是纳税人向国家缴纳税款的法定期限。国家开征的每一种税都有纳税期限的规定。合理确定和严格执行纳税期限,对于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性和及时性有重要作用。不同性质的税种以及不同情况的纳税人,其纳税期限也不相同。税收程序法税收程序法是税收实体法的对称,指以国家税收活动中所发生的程序关系为调整对象的税法,是规定国家征税权行使程序和纳税人纳税义务履行程序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税务登记税务登记是整个征收管理的首要环节,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开业、变更、歇业以及生产经营范围实行法定登记的一项管理制度,其内容包括开业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停复业登记、税务登记证验审和更换、非正常户处理等。办理税务登记是纳税人的法定义务。账簿、凭证账簿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连续、系统地记录各种经济业务的账册或簿籍,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及其他各种辅助账簿。凭证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用来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并据以登记账簿的书面证明。纳税申报纳税申报是指纳税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法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纳税人报送的其他纳税资料的活动;扣缴义务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税务机关依法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向税务机关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扣缴义务人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的活动。税款征收税款征收是指税务机关依据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标准和范围,将纳税人依法应该向国家缴纳的税款,及时足额地征收入库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税款征收的内容包括:征收方式的确定、核定应纳税额、税款入库、减免税管理、欠税的追缴等。税款征收是税收征管的目的,在整个税收征管中处于核心环节和关键地位,是税收征管的出发点和归宿。税收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1.税收保全措施的条件2.税收保全措施的内容3.强制执行措施的条件4.强制执行措施的内容税款征收中的相关制度税款征收中的相关制度主要包括:应纳税额核定制度、纳税调整制度、代扣代缴税款制度、欠税管理制度、滞纳金征收制度、延期纳税制度、报验征收制度、税款的退还和追征制度、减免税管理制度、税收凭证管理制度等。税收法律关系税收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点税收法律关系的概念税收法律关系是税法所确认和调整的,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税收分配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税收法律关系是法律关系的一种具体形式,因此具有法律关系的一般特征。税收法律关系的特点1.主体的一方只能是国家2.体现国家单方面的意志3.权利义务关系具有不对等性4.具有财产所有权或支配权单向转移的性质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税收法律关系的主题,即征税主体,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中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双方当事人,一方为税务机关,另一方为纳税人。征税主体税务机关是指参加税收法律关系,享有国家税收征管权力和履行国家税收征管职能,依法对纳税主体进行税收征收管理的当事人。国家是真正的征税主体。1.税务机关的职权2.税务机关的职责纳税主体1.纳税人的权利2.纳税人的义务其他税务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在税收法律关系中,除税务机关和纳税人两个主要的法律关系主体之外,还有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以及银行、工商等,税法中也相应规定了他们的权利与义务。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消灭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是指在税收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形成权利义务关系。由于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应以引起纳税义务成立的法律事实为基础和标志。而纳税义务产生的标志应当是纳税主体进行的应当课税的行为,如销售货物、取得应税收入等,不应当是征税主体或其他主体的行为。国家颁布新税法、出现新的纳税主体都可能引发新的纳税行为出现,但其本身并不直接产生纳税义务,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只能以纳税主体应税行为的出现为标志。税收法律关系的变更税收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由于某一法律事实的发生,使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和客体发生变化。税收法律关系的消灭税收法律关系的消灭是指这一法律关系的终止,即其主体间权利义务关系的终止。我国现行税法体系我国现行税法体系就实体法而言,按其性质和作用大致分为流转税法、所得税法、资源税法、财产税法、行为税法等。主要概念税收税法税法的效力空间效力时间效力对人的效力实质课税原则税收合作信赖主义法律优位原则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新法优于旧法原则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程序优于实体原则纳税义务人课税对象税率减税、免税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征税主体纳税主体模拟实训1.熟悉税法的原则;2.掌握税收法律关系。第二章增值税法教学要求熟悉增值税的概念及类型、产生与发展、性质及其原理;掌握征税范围与纳税义务人的一般规定和特殊规定以及纳税人的分类;熟悉增值税税率,主要包括基本税率、低税率、零税率、其他规定及征收率;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包括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和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的计算;熟悉我国出口货物退(免)税政策以及出口货物退税额的计算;掌握增值税纳税时间、纳税期限、纳税地点;了解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和管理。教学重点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增值税纳税人的分类、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出口货物退税的计算。教学难点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掌握我国出口货物增值税的退(免)税政策以及出口货物退税额的计算。课时安排本章安排12课时。其中,理论讲授10课时,模拟实训2课时。教学大纲第一节增值税法概述一、增值税的概念及类型(一)增值税的概念在我国现阶段,增值税是指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进口货物以及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的增值额和进口货物金额为计税依据而课征的一种流转税。(二)增值税的类型1.生产型增值税2.收入型增值税3.消费型增值税二、增值税的产生与发展增值税是一种层次较高的税种,因此,其产生较晚。它的出现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法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增值税的国家,与其他国家相比,其增值税制度也最为健全。法国实行增值税的成功,带动了增值税的推广应用。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原欧洲经济共同体成员国普遍采用了增值税;进入8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相继实行增值税。到目前为止,增值税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间接税种,有30多个国家或地区采用,并在一些国家取得了主体税种的地位。三、增值税的性质及其原理(一)增值税的性质增值税以增值额为课税对象,以销售额或营业额为计税依据,同时实行税款抵扣的计税方式,这一计税方式决定了增值税是属于流转税性质的税种。作为流转税,增值税同对特定消费品征收的消费税有着很多共同点:(1)都是以全部流转额为计税销售额。(2)税负都具有转嫁性。(3)按产品或行业实行比例税率,而不能采取累进税率。(二)增值税的计税原理增值税的计税原理是通过增值税的计税方法体现出来的。增值税的计税方法是以每一生产环节上发生的货物或劳务的销售额为计税依据,然后按规定税率计算出货物或劳务的整体税负,同时通过税款抵扣方式将外购项目在以前环节已纳的税款予以扣除,从而完全避免了重复征税。四、增值税的作用(一)有利于保证财政收入及时、稳定地增长(二)有利于促进专业化协作生产的发展和生产经营结构的合理化(三)有利于“奖出限入”,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五、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经国务院批准,自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即“营改增”)试点,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等全部营业税纳税人,纳入试点范围,由缴纳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第二节征税范围与纳税义务人一、增值税的征税范围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以及“营改增”的有关规定,有关增值税的征税范围有以下几类。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进口货物销售服务销售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视同销售行为特殊经营行为和产品的税务处理二、纳税义务人凡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进口货物以及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均为增值税的纳税人。(一)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是指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在规定标准以下,并且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的增值税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标准如下: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者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下(即小于或等于50万元)。以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是指纳税人的年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占年应税销售额的比重在50%以上。(2)对上述规定以外的纳税人,主要指从事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下的(即小于或等于80万元)。(3)“营改增”试点企业,年应税销售额大于500万元的。(4)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其他个人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非企业性单位、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一般视同小规模纳税人纳税。(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一般纳税人是指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企业和企业性单位。第三节税率与征收率一、税率(一)基本税率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除低税率适用范围和销售个别旧固定资产、旧货使用征收率外,税率为13%。(二)低税率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下列货物,按9%的低税率计征增值税:(1)粮食、食用植物油、鲜奶。(2)自来水、暖气、冷气、热水、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沼气、居民用煤炭制品。(3)图书、报纸、杂志。(4)饲料、化肥、农药、农机、农膜。(5)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货物:初级农产品、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二甲醚、密集型烤房设备、国内印刷企业承印的经新闻主管部门批准印刷且采用国际标准书号编序的境外图书、动物骨粒。(三)“营改增’试点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四)增值税零税率纳税人出口货物,税率为零。跨境销售部分服务、无形资产,适用增值税零税率。二、征收率(一)征收率3%(二)征收率5%第四节应纳税额的计算一、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计算销项税额=销售额×适用税率(一)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销售额的确认(二)各项服务销售额的确认(三)无形资产销售额的确认(四)不动产销售额的确认(五)视同销售行为销项税额的计算二、增值税进项税额的计算(一)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含义(二)准予抵扣进项税额的确认(三)进项税额的抵扣办法(四)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三、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的计算四、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一)一般计税方法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二)简易计税方法应纳增值税=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征收率(三)销售自己使用过的物品、固定资产或销售旧货的税务处理(四)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的计算五、起征点个人发生应税行为的销售额未到达起征点的,免征增值税;达到起征点的,全额计算缴纳增值税。增值税起征点不适用于登记为一般纳税人的个体工商户。六、税收优惠《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的免税项目第五节出口货物退(免)税为鼓励货物出口,世界各国采用以不含税价格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政策。一、我国的出口货物退(免)税基本政策(1)出口免税并退税。出口免税是指对货物在出口销售环节不征增值税、消费税,这是把货物出口环节与出口前的销售环节都同样视为一个征税环节;出口退税是指对货物在出口前实际承担的税收负担,按规定的退税率计算后予以退还。(2)出口免税不退税。出口免税与上述含义相同。出口不退税是指适用这个政策的出口货物因在前一道生产、销售环节或进口环节是免税的,因此,出口时该货物的价格中本身就不含税,也无须退税。(3)出口不免税也不退税。出口不免税是指对国家限制或禁止出口的某些货物的出口环节视同内销环节,照常征税;出口不退税是指对这些货物出口不退还出口前其所负担的税款。二、出口货物退(免)税的适用范围1.下列企业出口的货物,除另有规定外,给予免税并退税(1)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自产货物。(2)有出口经营权的外贸企业收购后直接出口或委托其他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货物。(3)下列特定出口的货物:2.(1)属于生产企业的小规模纳税人自营出口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自产货物。(2)外贸企业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并持普通发票的货物出口,免税但不予退税。但对下列出口货物考虑其占出口比重较大及其生产、采购的特殊因素,特准退税:抽纱、工艺品、香料油、山货、草柳竹藤制品、渔网渔具、松香、五倍子、生漆、鬃尾、山羊板皮、纸制品。(3)外贸企业直接购进国家规定的免税货物(包括免税农产品)出口的,免税但不予退税。3.下列出口货物,免税但不予退税(1)来料加工复出口的货物,即原材料进口免税,加工自制的货物出口不退税。(2)避孕药品和用具、古旧图书,内销免税,出口也免税。(3)出口卷烟:有出口卷烟权的企业出口国家出口卷烟计划内的卷烟,在生产环节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出口环节不办理退税。其他非计划内出口的卷烟照章征收增值税和消费税,出口一律不退税。(4)军品以及军队系统企业出口军需工厂生产或军需部门调拨的货物免税。4.(1)出口的原油。(2)援外出口货物。(3)国家禁止出口的货物,包括天然牛黄、麝香、铜及铜基合金、白金等。三、出口货物的退税率企业产品出口后,税务部门应按照出口商品的进项税额为企业办理退税,由于税收减免及其国家经济政策等原因,商品的进项税额往往不等于实际负担的税额。四、出口货物退税的计算(一)“免、抵、退”的计算办法1.当期应纳税额的计算2.免抵退税额的计算3.当期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的计算(二)“先征后退”的计算办法第六节申报与缴纳一、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一)基本规定《增值税暂行条例》明确规定了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有三种情况。(二)具体规定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按销售结算方式的不同,具体划分。二、纳税期限(一)增值税纳税期限的规定增值税的纳税期限分别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1个月或者1个季度。纳税人的具体纳税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分别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纳税的,可以按次纳税。(二)增值税报缴税款期限的规定(1)纳税人以一个月或者1个季度为一期纳税的,自期满之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以1日、3日、5日、10日或者15日为一期纳税的,自期满之日起5日内预缴税款,于次月1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并结清上月应纳税款。(2)纳税人进口货物,应当自海关填发税款缴纳证的次日起15日内缴纳税款。(3)纳税人出口适用税率为零的货物,可以按月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该项出口货物的退税。三、纳税地点(一)固定业户的纳税地点(1)固定业户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总机构和分支机构不在同一县(市)的,应当分别向各自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经国家税务总局或其授权的税务机关批准,也可由总机构汇总向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2)固定业户到外县(市)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并向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未持有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核发的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到外县(市)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应当向销售地或者劳务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未向销售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的,由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补征税款。(二)非固定业户的纳税地点非固定业户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应当向销售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非固定业户到外县(市)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未向销售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的,由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补征税款。(三)进口货物增值税纳税地点进口货物,应当由进口人或其代理人向报关地海关申报纳税。四、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办法(一)基本规定1.纳税主体凡增值税一般纳税均按本办法进行纳税申报。2.纳税申报资料(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表略五、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申报表略第七节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和管理一、专用发票领购使用及开具范围(一)专用发票领购使用范围增值税专用发票(简称专用发票)只限于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领购使用,增值税的小规模纳税人和非增值税纳税人不得领购使用。一般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领购使用专用发票:(1)会计核算不健全,即不能按会计制度和税务机关的要求准确核算增值税的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应纳税额者。(2)有《税收征管法》规定的违法行为,拒不接受税务机关处理的。(3)有以下行为之一,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而仍未改正者。(二)专用发票开具范围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应向购买方开具专用发票。商业企业一般纳税人零售的烟、酒、食品、服装、鞋帽(不包括劳保专用部分)、化妆品等消费品不得开具专用发票。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以下简称小规模纳税人)需要开具专用发票的,可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代开。销售免税货物不得开具专用发票,法律、法规及国家税务总局另有规定的除外。二、专用发票开具要求及开具时限(一)专用发票开具要求增值税专用发票必须按下列要求开具:(1)项目齐全,与实际交易相符;(2)字迹清楚,不得压线、错格;(3)发票联和抵扣联加盖财务专用章或发票专用章;(4)按照增值税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开具。开具的专用发票有不符合上述要求者,购买方有权拒收。(二)专用发票开具时限三、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管理的规定(一)不得作为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凭证的专用发票(1)无法认证。(2)纳税人识别号认证不符。(3)专用发票代码、号码认证不符。(二)暂不得作为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凭证的专用发票(1)重复认证。(2)密文有误。(3)认证不符。(4)列为失控专用发票。四、防伪税控系统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略主要概念增值税的概念增值税的征税范围纳税义务人增值税税率基本税率低税率零税率增值税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出口免税并退税出口免税不退税出口不免税也不退税免、抵、退先征后退防伪税控系统增值税专用发票模拟实训1.增值税纳税申报;2.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案例及答案滨海市某电器专卖店(一般纳税人)2019年6月发生下列购销业务:(1)销售空调机300台,每台零售价格5000元,商场派人负责安装,每台收取安装费200元;(2)采取有奖销售方式销售电冰箱100台,每台零售价格2800元;奖品为电子石英手表,市场零售价格200元,共计送出50只电子石英手表;(3)收取客户购买20台空调机的预付款40000元,每台3000元(含增值税),按60000元金额开具普通发票,因供货商的原因本期未能向客户交货;(4)将本专卖店自用2年的固定资产(账面原价130000元,已提折旧30000元),以140000元的价格售出;(5)购进空调机200台,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420000元,已通过认证,货款已支付;另支付运输费20000元,运输企业开具的货票上注明运费15000元,建设基金1000元,装卸费2000元,保险费2000元;(6)购进电冰箱150台,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300000元,已通过认证,因资金周转困难只支付厂商70%的货款,余款在下月初支付;因质量问题,退回从某冰箱厂上期购进电冰箱20台,每台出厂单价价税合计2260元,并取得厂家开具的红字发票和税务机关的证明单。要求:计算该商场2019年6月各项业务所涉及的税额,并计算应纳的增值税额。答案:(1)销售300台空调销项税额=(5000+200)÷1.13×300×13%≈179469.03元(2)有奖销售方式销售电冰箱销项税额=(2800÷1.13×100+200÷1.13×50)×17%≈256637.17元(3)销售20台空调机销项税额=60000÷1.13×13%≈6902.65元(4)销售旧固定资产应纳增值税=140000÷(1+6%)×6%×50%≈3962.26元(5)购进空调进项税额=420000×13%+(15000+1000)×9%=56040元(6)购进冰箱进项税额=300000×13%=39000元退货应该扣减增值税进项税额=20×2260÷1.13×13%=5200元(7)当期销项税额合计=179469.03+256637.17+6902.65=443008.85元当期实际抵扣进项税额合计=56040+39000-5200=89840元该商场本月应纳增值税=443008.85-89840+3962.26=357131.11元第三章消费税法教学要求掌握消费税法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等内容;熟悉我国消费税的征收有从价定率、从量定额、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混合计算三类计算方法;熟悉应纳消费税税额的计算,包括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应纳消费税税额的计算、进口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等;掌握消费税税收优惠、纳税地点、纳税申报等征纳管理的相关内容。教学重点消费税征税范围、税目、税率、计税依据以及应纳税额的计算,其中,重点学习外购应税消费品已纳税款的扣除、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应纳消费税税额的计算、进口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教学难点消费税征收的从价定率、从量定额、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混合计算。课时安排本章安排4课时。其中,理论讲授3.5课时,模拟实训0.5课时。教学大纲消费税法概述消费税法是指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消费税征收与缴纳之间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一、消费税的特点(一)征收范围具有选择性消费税一般是选择部分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征收。(二)征收环节具有单一性消费税的最终负担者是消费者,通常是在消费品生产、流通或消费的某一环节一次征收,而不是在消费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每个环节实行多环节多次征收。(三)征收方法具有选择性消费税既可以实行从量定额的征收方法,也可以实行从价定率的征收方法,具体征收方法的选择主要基于课税对象计量单位及价格差异方面的考虑。(四)税率税额具有差别性消费税的税率税额具有差别性,可以根据消费品的价格水平以及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等情况,对不同消费品制定不同的税率、税额。消费税是对特殊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征收的,差别税率、税额能够体现消费税的特殊调节作用。(五)税负具有转嫁性消费税无论在哪个环节征收,消费品中所含的消费税最终都由消费者来承担。二、消费税的计税方法(一)从价定率征收在从价定率征收情况下,根据不同的应税消费品确定不同的比例税率,以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为基数乘以比例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二)从量定额征收在从量定额征收情况下,根据不同的应税消费品确定不同的单位税额,以应税消费品的数量为基数乘以单位税额计算应纳税额。(三)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复合征收在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复合征收情况下,基本与前两种征收方法相同,只不过是对同一应税消费品同时采用两种计税方法计算税额,以两种方法计算的应纳税额之和为该应税消费品的应纳税额。三、消费税的作用(一)调节消费结构(二)限制消费规模,引导消费方向(三)及时、足额地保证财政收入(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分配不均第二节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一、纳税义务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消费税暂行条例》规定的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国务院确定的销售《消费税暂行条例》规定的消费品的其他单位和个人,为消费税纳税义务人,应当依照《消费税暂行条例》缴纳消费税。二、征税范围(一)生产应税消费品(二)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三)进口应税消费品(四)零售应税消费品第三节税目与税率一、税目烟酒化妆品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鞭炮、焰火小汽车摩托车成品油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游艇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电池涂料二、税率略第四节应纳税额的计算一、计税依据销售数量的确定销售数量是指纳税人生产、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数量。销售额的确定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为纳税人销售应税消费品想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是不包含增值税税额但包含消费税税额的销售额。计税依据的特殊规定(1)卷烟从价定率计税办法的计税依据为调拨价格或核定价格。(2)纳税人通过自设非独立核算门市部销售的自产应税消费品,(3)纳税人用于换取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投资入股和抵偿债务等方面的应税消费品,(4)白酒生产企业向商业销售单位收取的“品牌使用费”是随着应税白酒的销售而向购货方收取的,属于应税白酒销售价款的组成部分,因此,不论企业采取何种方式或以何种名义收取价款,均应并入白酒的销售额中缴纳消费税。(5)纳税人生产销售应税消费品,如果不是单一经营某一税率的产品,而是经营多种不同税率的产品,这就是兼营行为。二、应纳税额的计算从量定额计算方法应纳税额=应税消费品的销售数量×单位税额从价定率计算方法应纳税额=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适用税率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混合计算方法应纳税额=应税销售数量×定额税率+应税销售额×比例税率外购应税消费品已纳税款的扣除由于某些应税消费品是用外购已缴纳消费税的应税消费品连续生产出来的,在对这些连续生产出来的应税消费品计算征税时,税法规定应按当期生产领用数量计算准予扣除外购的应税消费品已纳的消费税税款。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应纳消费税税额的计算1.用于连续生产的应税消费品为了避免重复征税,纳税人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不纳税。2.用于其他方面的应税消费品纳税人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除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外,凡用于其他方面的,于移送使用时纳税。3.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组成计税价格及税额的计算纳税人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不纳税;凡用于其他方面的,应当按照纳税人生产的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计算纳税。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应纳消费税税额的计算1.材料成本2.加工费(七)兼营不同税率应税消费品的税务处理纳税人生产销售应税消费品,如果不是单一经营某一税率的产品,而是经营多种不同税率的产品,这就是兼营行为。纳税人兼营不同税率的应税消费品,应当分别核算不同税率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销售数量。未分别核算销售额、销售数量或者将不同税率的应税消费品组成成套消费品销售的,从高适用税率。(八)进口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1.实行从价定率办法应纳税额的计算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2.实行从量定额办法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税消费品数量×消费税单位税额3.实行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混合征收办法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消费税税率+应税消费品数量×消费税单位税额4.进口卷烟应纳消费税的计算第五节征纳管理一、税收优惠税额减征的规定减征税额=按法定税率计算的消费税税额×30%应征税额=按法定税率计算的消费税税额-减征税额出口应税消费品退(免)税1.出口退税率的规定2.出口应税消费品退(免)税政策3.出口应税消费品退税额的计算4.出口应税消费品办理退(免)税后的管理二、消费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1)纳税人销售应税消费品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2)纳税人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其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为移送使用的当天。(3)纳税人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其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提货的当天。(4)纳税人进口的应税消费品,其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为报关进口的当天。三、消费税纳税期限按照《消费税暂行条例》的规定,消费税的纳税期限分别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1个月或者1个季度。纳税人的具体纳税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分别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纳税的,可以按次纳税。四、消费税的纳税地点略五、消费税纳税申报(一)烟类应税消费品消费税纳税申报表(二)酒及酒精消费税纳税申报表(三)成品油消费税纳税申报表(四)小汽车消费税纳税申报表(五)其他应税消费品消费税纳税申报表主要概念1.消费税2.从量定额计算方法3.从价定率计算方法4.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混合计算方法5.出口应税消费品退(免)税模拟实训1.能够熟练运用营业税法规定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涉税问题;2.消费税纳税申报。案例及答案南海市一卷烟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9年6月有关经营情况如下:(1)期初库存外购已税烟丝300万元,本期外购已税烟丝取得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2000万元,增值税260万元,支付本期外购烟丝运输费用50万元,取得经税务机关认定的运输公司开具的运输发票;(2)生产领用库存烟丝2200万元,分别生产卷烟2500标准箱(每标准条200支,调拨价格均大于70元)、雪茄烟500箱;(3)经专卖局批准,销售卷烟给各商场1200箱,取得不含税销售收入3800万元,由于货款收回及时给了各商场2%的折扣;销售给各卷烟专卖店800箱,取得不含税销售收入2400万元,支付销货运输费用120万元并取得了经税务机关认定的运输公司开具的普通发票;(4)取得专卖店购买卷烟延期付款的补贴收入22.60万元,已向对方开具了普通发票;(5)销售雪茄烟300箱给各专卖店,取得不含税销售收入600万元,以雪茄烟40箱换回小轿车2辆、大货车1辆;零售雪茄烟15箱取得含税销售收入35.03万元;取得雪茄烟过期的包装物押金收入7.91万元;(6)月末盘存发现库存烟丝短缺32.73万元(其中含运费成本2.73万元),经认定短缺的烟丝属于管理不善造成的短缺。(注:卷烟消费税比例税率56%、雪茄烟消费税比例税率36%、烟丝消费税比例税率30%,相关票据已通过主管税务机关认证。)要求:(1)计算6月份销售卷烟与取得延期付款补贴收入的销项税额;(2)计算6月份销售雪茄烟与押金收入的销项税额;(3)计算6月份非正常损失烟丝应转出的进项税额;(4)计算6月份应抵扣的进项税额;(5)计算6月份应缴纳的增值税;(6)计算6月份与销售卷烟相关的消费税;(7)计算6月份与销售雪茄烟相关的消费税;(8)计算6月份应缴纳的消费税。答案:(1)6月份销售卷烟与取得延期付款补贴收入的销项税额=3800×13%+2400×13%+22.60÷(1+13%)×13%=808.6万元(2)6月份销售雪茄烟与押金收入的销项税额=600×13%+600÷300×40×13%+35.03÷(1+13%)×13%+7.91÷(1+13%)×13%=93.34万元(3)6月份非正常损失烟丝应转出的进项税额=(32.73-2.73)×13%+2.73÷(1-9%)×9%=4.17万元(4)6月份应抵扣的进项税额=260+50×9%+120×9%-4.17=271.13万元(5)6月份应缴纳的增值税=808.6+93.34-271.13=630.81万元(6)6月份与销售卷烟相关的消费税=3600×56%+1200×0.015+2400×56%+800×0.015+22.60÷(1+13%)×56%=3401.2万元(7)6月份与销售雪茄烟相关的消费税=600×36%+600÷300×40×36%+35.03÷(1+13%)×36%+7.91÷(1+13%)×36%=258.48万元(8)生产领用库存烟丝可以扣除的消费税=2200×30%×[(3600+2400)÷(3600+2400+600+80+30)]=590.16万元6月份应缴纳的消费税=3401.2+258.48-590.16=3069.52万元第四章关税法教学要求掌握关税的含义、特点和分类,以及关税税法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法定税率等内容;掌握关税完税价格的确定,主要有一般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特殊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进出口货物完税价格中的运输及相关费用、保险费的计算、以及完税价格的审定;熟悉应纳税额的计算,包括从价税、从量税、复合税、滑准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了解关税征纳管理的相关规定。教学重点关税完税价格的确定,主要包括一般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特殊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进出口货物完税价格中的运输及相关费用、保险费的计算、以及完税价格的审定。教学难点应纳税额的计算,主要包括从价税、从量税、复合税、滑准税应纳税额的计算。课时安排本章安排4课时。其中,理论讲授3.5课时,模拟实训0.5课时。教学大纲第一节关税法概述一、关税的含义关税是调整关税征纳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对进出关境的货物和物品征收的一种税,该税属于流转税的范畴。二、关税的特点(1)关税是以进出关境的各种有形货物和物品的流转额作为征税对象。(2)关税具有较强的涉外性,是执行对外政策的工具。(3)关税的征收管理由海关负责,是由有别于国内税收征收机关的专门机关进行的。三、关税的分类(一)以通过关境的货物和物品的流向为标准以通过关境的货物和物品的流向为标准,关税可分为进口关税(简称进口税),出口关税(简称出口税)和过境关税。我国目前的关税只包括进口税和出口税(二)以课征关税的目的为标准以课征关税的目的为标准,关税可以分为财政关税和保护关税。(三)以关税的计征方式为标准以关税的计征方式为标准,关税可以分为从价关税、从量关税、复合关税、选择关税、滑准税、配额关税。(四)以不同国家货物或货物输入情况差别征税为标准以不同国家货物或货物输入情况差别征税为标准,关税可以分为加重关税和优惠关税。第二节纳税义务人与征税对象一、纳税义务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的规定,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出口货物的发货人、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是关税的纳税义务人。二、征税对象关税的征税对象是准许进出关境的货物和物品。第三节税率一、进口税率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前,我国进口税则设有两栏税率,即普通税率和优惠税率。对产自与我国未订有关税互惠条款的贸易条约或协定的国家的进口货物,适用普通税率。对产自与我国订有关税互惠条款的贸易条约或协定的国家的进口货物,适用优惠税率。进口货物适用哪种税率,决定于进口货物的原产地。在我国加入WTO之后,为履行我国在加入WTO关税减让谈判中承诺的有关义务,享有WTO成员应有的权利,自2002年1月1日起,我国进口税则设有最惠国税率、协定税率、特惠税率、普通税率、关税配额税率等税率。对进口货物在一定期限内可以实行暂定税率。二、出口税率出口税率在我国出口税则为一栏税率,没有普通税率与优惠税率之分,按不同商品实行差别比例税率。国家仅对少数资源性产品及易于竞相杀价、盲目进口、需要规范出口秩序的半制成品征收出口关税。三、税率的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规定,进出口货物,应当依照税则规定的归类原则归入合适的税号,并按照适用的税率征税四、原产地规定略第四节完税价格根据《海关法》规定,进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由海关以该货物的成交价格为基础审查确定。成交价格不能确定时,完税价格由海关依法估定。一、一般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一)以成交价格为基础的完税价格1.对进口货物成交价格的要求2.对实付或应付价格的调整规定3.对买卖双方之间有特殊关系的规定(二)进口货物海关估价方法1.相同或类似货物成交价格方法2.倒扣价格法3.计算价格法4.其他合理办法二、特殊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一)加工贸易进口料件及其制成品(二)保税区、出口加工区货物(三)运往境外修理的货物(四)运往境外加工的货物(五)暂时进境货物(六)租赁方式进口价格(七)留购的进口货样等(八)予以补税的减免税货物(九)以其他方式进口的货物三、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一)以成交价格为基础的完税价格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由海关以该货物向境外销售的成交价格为基础审查确定,并应包括货物运至我国境内输出地点装载前的运输及其相关费用、保险费,但其中包括的出口关税税额,应当扣除。(二)出口货物海关估价方法略四、进出口货物完税价格中的运输及相关费用、保险费的计算(一)以一般陆运、空运、海运方式进口的货物(二)其他方式进口的货物(三)出口货物五、完税价格的审定略第五节应纳税额的计算一、从价关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税进(出)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税率二、从量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税进(出)口货物数量×单位货物税额三、复合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税进(出)口货物数量×单位货物税额+应税进(出)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税率四、滑准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税进(出)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滑准税税率第六节征纳管理一、关税减免关税减免是对某些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给予鼓励和照顾的一种特殊调节手段,影响到国家的外贸政策和国家的经济权益,带有很强的政策性。(一)法定减免税法定减免税是税法中明确列出的减税或免税。符合税法规定可予减免税的进出口货物,纳税义务人无须提出申请,海关可按规定直接予以减免税。海关对法定减免税货物一般不进行后续管理。(二)特定减免税特定减免税是指在法定减免税之外由国务院颁布或批准的具有特定目的的减免税。(三)临时减免税临时减免税是由海关在法律授权范围内,对因某些天灾人祸等不可抗拒的非经营因素引起进出口纳税人困难的情况而提供的减免税照顾。税额减免超过一定水平,须会同财政部办理,金额特大的,还要报国务院审批。二、关税的征收管理(一)关税的缴纳略(二)关税的强制执行1.征收关税滞纳金关税滞纳金金额=滞纳关税税额×滞纳金征收比率×滞纳天数2.强制征收如纳税义务人自海关填发缴款书之日起3个月仍未缴纳税款,经海关关长批准,海关可以采取强制扣缴、变价抵缴等强制措施。(三)关税的退还根据《海关法》规定,海关多征的税款,海关发现后应当立即退还。(四)关税补征和追征补征和追征是海关在关税纳税义务人按海关核定的税额缴纳关税后,发现实际征收税额少于应当征收的税额(称为短征关税)时,责令纳税义务人补缴所差税款的一种行政行为。根据《海关法》规定,进出境货物和物品放行后,海关发现少征或者漏征税款,应当自缴纳税款或者货物、物品放行之日起1年内,向纳税义务人补征;因纳税义务人违反规定而造成的少征或者漏征的税款,自纳税义务人应缴纳税款之日起3年以内可以追征,并从缴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少征或者漏征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五)关税纳税争议纳税争议一般为进出境货物和物品的纳税义务人对海关在原产地认定、税则归类、税率或汇率适用、完税价格确定、关税减征、免征、追征、补征和退还等征税行为是否合法或适当,是否侵害了纳税义务人的合法权益,而对海关征收关税的行为表示异议。主要概念关税的含义进口税率出口税率原产地规定完税价格保税区、出口加工区运往境外修理的货物运往境外加工的货物暂时进境货物租赁方式进口价格留购的进口货样等从价税应纳税额从量税应纳税额复合税应纳税额滑准税应纳税额模拟实训1.能够熟练运用关税法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涉税问题;2.能够熟练进行关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案例及答案环球商贸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并具有进出口经营权。2009年6月发生相关经营业务如下:(注:进口关税税率均为20%,小轿车消费税税率为8%)(1)从国外进口小轿车1辆,支付买价40万元、相关费用3万元,支付到达我国海关前的运输费用4万元、保险费用2万元;(2)将生产中使用的价值50万元设备运往国外修理,出境时已向海关报明,支付给境外的修理费5万元、料件费10万元,并在海关规定的期限内收回了设备;(3)从国外进口卷烟80000条(每条200支),支付买价200万元,支付到达我国海关前的运输费用12万元、保险费用8万元。要求:(1)计算进口小轿车、修理设备和进口卷烟应缴纳的关税;(2)计算小轿车在进口环节应缴纳的消费税;(3)计算卷烟在进口环节应缴纳的消费税;(4)计算小轿车、修理设备和卷烟在进口环节应缴纳的增值税。答案:(1)进口关税的计算:①进口小轿车应纳关税=(40+3+4+2)×20%=9.8万元②修理设备应纳关税=(5+10)×20%=3万元③进口卷烟应纳关税=(200+12+8)×20%=44万元进口小轿车、修理设备和进口卷烟应缴纳的关税合计=56.8万元(2)进口小轿车消费税=(40+3+4+2+9.8)÷(1-8%)×8%=58.8÷(1-8%)×8%=5.1万元(3)进口卷烟消费税的计算:①定额消费税=80000×0.6=48000元=4.8万元②每标准条确定消费税适用比例税率的价格=[(200+12+8+44+4.8)÷(1-36%)]÷80000=[268.8÷(1-36%)]÷80000=420÷80000=0.00525万元=52.5元计算结果每标准条卷烟价格小于70元,所以从价消费税适用36%的税率。进口卷烟应纳消费税=从价税+从量税=420×36%+4.8=151.2+4.8=156万元(4)增值税的计算:①进口小轿车应纳增值税=(40+3+4+2+9.8)÷(1-8%)×13%=58.8÷(1-8%)×13%≈8.31万元②修理设备应纳增值税=(5+10+3)×13%=2.34万元③进口卷烟应纳增值税=384×13%=49.92万元小轿车、修理设备和卷烟在进口环节应缴纳的增值税合计=60.57万元第五章企业所得税法教学要求掌握企业所得税法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纳税人、纳税义务、征税对象、法定税率等内容;掌握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主要是企业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企业各项扣除的范围和标准、亏损结转等;掌握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包括一般企业计算应纳税额以及境外所得已缴所得税抵免限额的计算等内容;熟悉企业所得税的源泉扣缴;了解特别纳税调整,包括企业的关联交易、预约定价、提供资料的法律规定、核定征收、成本分摊协议、防止资本弱化、补征税款和加收利息;掌握企业所得税的征纳管理。教学重点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的计算。教学难点企业的关联交易、预约定价、提供资料的法律规定、核定征收、成本分摊协议、防止资本弱化、补征税款和加收利息等规定。课时安排本章安排12课时。其中,理论讲授10课时,模拟实训2课时。教学大纲第一节企业所得税法概述一、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制定背景略二、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主要内容企业所得税法实现了五个方面的同意,并规定了两个方面的过渡政策。三、企业所得税的作用1.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活动,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2.调节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3.为国家建设筹集财政资金第二节纳税义务人与征税对象一、纳税义务人及纳税义务(一)纳税义务人《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下统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依照本法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本法。”并且,“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的,应当汇总计算并缴纳企业所得税。”(二)纳税义务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二、征税对象略第三节税率一、企业所得税法定税率二、企业所得税照顾性税率三、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税率四、预提所得税税率(一)汇出境外利润的预提税(二)对股息、红利和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征收预提税第四节应纳税所得额一、基本原则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二、收入(一)收入的内容收入总额包括: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其他收入。(二)收入的确认时间略(三)不征税收入的具体确认考虑到我国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组织形式多样,除企业外,有的以非政府形式(如事业单位)存在,有的以公益慈善组织形式存在,还有的以社会团体形式存在,等等。这些组织中有些主要承担行政性或公共事务职能,不从事或很少从事营利性活动,收入来源主要靠财政拨款、行政事业性收费等,纳入预算管理,对这些收入征税没有实际意义。因此,《企业所得税法》引入“不征税收入”概念,并规定收入总额中的下列收入为不征税收入: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四)免税收入的具体确认略三、扣除(一)税前扣除应遵循的原则企业申报的扣除项目和金额要真实、合法。(1)权责发生制原则。(2)配比原则。(3)相关性原则。(4)合理性原则(5)确定性原则。(二)扣除的内容(1)成本。(2)费用。(3)税金。(4)损失。(三)部分准予扣除的项目及标准1.工资、薪金支出2.职工福利费、职工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3.业务招待费4.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5.公益性捐赠6.借款费用7.汇兑损失8.固定资产租赁费用9.总机构管理费用10.专项资金11.财产保险费用12.劳动保护支出13.有关资产的费用14.资产损失(四)不得扣除项目(1)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2)企业所得税税款。(3)税收滞纳金。(4)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5)超标的捐赠支出。(6)赞助支出。(7)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各种非广告性质支出。(8)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不符合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风险准备等准备金支出)。(9)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以及非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利息。(10)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四、资产的税务处理(一)资产税务处理的一般规定企业的各项资产包括固定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投资资产、存货等,以历史成本作为计税基础。(二)固定资产的税务处理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1.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2.固定资产的折旧(三)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税务处理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农产品、提供劳务或者出租等而持有的生物资产,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1.生产性生物资产的计税基础2.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折旧(四)无形资产的税务处理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1.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2.无形资产的摊销(五)长期待摊费用的税务处理1.长期待摊费用的范围2.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六)投资资产的税务处理投资资产是指企业对外进行权益性投资和债权性投资形成的资产。1.投资资产的计税基础2.投资资产的扣除(七)存货的税务处理存货是指企业持有以备出售的产品或者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产品或者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1.存货的计税基础2.存货的扣除(八)转让资产的税务处理企业转让资产,该项资产的净值,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净值是指有关资产的计税基础减除已经按照规定扣除的折旧、折耗、摊销、准备金等后的余额。五、亏损的结转企业在汇总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其境外营业机构的亏损不得抵减境内营业机构的盈利。六、预提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按照下列方法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和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全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转让财产所得,以收入全额减除财产净值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其他所得,参照前两项规定的方法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七、清算所得的税务处理企业在年度中间终止经营活动的,应当自实际经营终止之日起60日内,向税务机关办理当期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企业应当在办理注销登记前,就其清算所得向税务机关申报并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清算所得,是指企业的全部资产可变现价值或者交易价格减除资产净值、清算费用以及相关税费等后的余额。第五节应纳税额的计算一、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二、境外所得已纳税额的抵免(一)境外所得已纳税额抵免的方法(二)境外所得已纳税额抵免的范围(三)境外所得已纳税额抵免限额的计算第六节征纳管理一、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主要是指国家对重点扶持和鼓励发展的产业和项目,给予企业所得税优惠。(一)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1.农林牧渔项目减税或免税规定2.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减税或免税规定3.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减税或免税规定4.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减税或免税规定5.关于非居民企业的预提所得税的税收优惠(二)民族自治区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三)企业所得税的加计扣除政策(四)创业投资的税收优惠(五)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规定(六)综合利用资源的税收优惠(七)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专用设备投资的税收优惠(八)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二、企业所得税的源泉扣缴三、特别纳税调整(一)关联方交易1.关联方的界定2.关联方转让定价的纳税调查3.成本分摊协议4.预约定价安排5.提供资料的法律规定(二)受控外国企业反避税规则1.明确了构成受控外国企业的控制关系2.明确实际税负偏低的判定标准3.明确中国居民的含义(三)资本弱化条款略(四)一般反避税条款《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实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而减少其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五)特别纳税调整的加收利息我国在企业所得税法中借鉴了国际通行做法,增加对反避税调整补税加收利息的条款,明确规定,税务机关按照特别纳税调整的规定对纳税人作出纳税调整,需要补征税款的,除补征税款外,应当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加收利息,以此加大企业避税成本,打击各种避税行为,维护国家税收权益。四、征收管理(一)纳税地点1.居民企业的纳税地点2.非居民企业的纳税地点3.关于合并纳税的有关规定(二)纳税期限1.纳税年度企业所得税按纳税年度计算,纳税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2.预缴方法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分月或者份季预缴,由税务机关具体核定。3.纳税申报的有关规定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三)货币计量企业依照企业所得税法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以人民币计算。所得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计算的,应当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并缴纳税款。六、纳税申报表的格式和填报方法(一)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的格式略(二)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B类)的格式略(三)企业所得税扣缴报告表的格式略(四)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分配表的格式略(五)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格式(A类)略主要概念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企业所得税照顾性税率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税率预提所得税税率汇出境外利润的预提税对股息、红利和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征收预提税境外所得已纳税额的抵免关联方交易受控外国企业反避税规则资本弱化条款一般反避税条款特别纳税调整的加收利息模拟实训1.运用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涉税问题;2.进行企业所得税应缴税款的计算以及纳税申报工作。案例及答案北海市一家居民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销售彩色电视机,假定2018年度有关经营业务如下:(1)销售取得不含税收入8600万元,与彩电配比的销售成本为5660万元;(2)转让技术所有权取得收入700万元,直接与技术所有权转让有关的成本和费用为100万元;(3)出租设备取得租金收入200万元,接受原材料捐赠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材料金额5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金6.5万元,取得国债利息收入30万元;(4)购进原材料共计3000万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进项税税额390万元;支付购料运输费用共计230万元,取得运输发票;(5)销售费用1650万元,其中广告费1400万元;(6)管理费用850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90万元;(7)财务费用80万元,其中含向非金融企业借款500万元所支付的年利息40万元(当年金融企业贷款的年利率为5.8%);(8)计入成本、费用中的实发工资540万元;发生的工会经费15万元、职工福利费82万元、职工教育经费18万;(9)营业外支出300万元,其中包括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向贫困山区的捐款150万元。(其他相关资料:①上述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不涉及转让费用;②取得的相关票据均通过主管税务机关认证。)根据上述资料,计算下列税额:(1)企业2018年应缴纳的增值税;(2)企业2018年应缴纳的营业税;(3)企业2018年应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4)企业2018年实现的会计利润;(5)广告费用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6)业务招待费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7)财务费用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8)职工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9)公益性捐赠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10)企业2018年度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11)企业2018年度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答案:(1)应缴纳的增值税=8600×13%-6.5-390-230×9%=700.8万元(2)应缴纳的营业税=200×5%=10万元(3)应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700.8+10)×(7%+3%)=71.08万元(4)会计利润=8600-5660+700-100+200+50+6.5+30-1650-850-80-300-10-71.08=865.42元(5)销售(营业)收入=8600+200=8800万元广告费用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1400-8800×15%=80万元(6)业务招待费×60%=90×60%=54万元,销售(营业)收入×0.5%=8800×0.5%=44万元业务招待费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90-44=46万元(7)财务费用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40-500×5.8%=11万元(8)工会经费扣除限额=540×2%=10.8万元,调增15-10.8=4.2万元职工福利费扣除限额=540×14%=75.6万元,调增82-75.6=6.4万元职工教育经费=540×2.5%=13.5万元,调增18-13.5=4.5万元职工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4.2+6.4+4.5=15.1万元(9)公益性捐赠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150-844.76×12%=48.63万元(10)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844.76+80+46+11+15.1+48.63-30-500=515.49万元(11)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515.49-100)×25%+100×25%×50%=116.37万元第六章个人所得税法教学要求掌握个人所得税的概念及特点、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及税率;掌握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的计算;熟悉个人所得税的申报和缴纳程序。教学重点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的计算。教学难点个人所得税的申报和缴纳程序。课时安排本章安排8课时。其中,理论讲授6课时,模拟实训2课时。教学大纲第一节个人所得税法概述个人所得税法是指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个人所得税征收与缴纳之间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一、个人所得税的概念个人所得税是以自然人取得的各类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所得税,是政府利用税收对个人收入进行调整的一种手段。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不仅包括个人还包括具有自然人性质的企业。二、个人所得税的特点(1)实行分类征收(2)累进税率与比例税率并用。(3)费用扣除额较宽。(4)采取课源制和申报制两种征纳方法第二节纳税义务人与征税对象一、纳税义务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虽无住所但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以及无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个人。包括中国公民、个体工商业户、外籍人员(包括无国籍人)和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同胞。上述纳税义务人依据住所和居住时间两个标准,区分为居民纳税义务人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分别承担不同的纳税义务。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无限纳税义务,应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和境外的应纳税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非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限纳税义务,应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向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一)居民纳税人居民纳税义务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无住所且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二、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指纳税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一)中国境内所得的确定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是指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二)应税所得项目1.工资、薪金所得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4.劳务报酬所得5.稿酬所得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8.财产租赁所得9.财产转让所得10.偶然所得11.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第三节税率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税率工资、薪金所得,适用3%~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适用税率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适用税率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三、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税率劳务报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四、稿酬所得适用税率稿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其实际税率为14%。五、其他所得适用税率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