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基础教学课件:黑白摄影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14/09/wKhkGWeIhlmAHxpcAADv5cG3XT8039.jpg)
![摄影基础教学课件:黑白摄影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14/09/wKhkGWeIhlmAHxpcAADv5cG3XT80392.jpg)
![摄影基础教学课件:黑白摄影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14/09/wKhkGWeIhlmAHxpcAADv5cG3XT80393.jpg)
![摄影基础教学课件:黑白摄影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14/09/wKhkGWeIhlmAHxpcAADv5cG3XT80394.jpg)
![摄影基础教学课件:黑白摄影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14/09/wKhkGWeIhlmAHxpcAADv5cG3XT803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黑白摄影
黑白摄影的魅力
黑白摄影将五彩斑斓的现实世界抽象成简朴、素雅的黑、白和灰三种色调,与纷繁的彩色摄影相比,它更加简洁、凝练,也更容易具有纯粹的意味。黑白摄影是一种高度提炼的影像语言,它剥离了事物色彩浮华的表面,而表达出事物的本质和内涵,塑造了影像与现实之间的抽象之美和距离之美。黑白摄影在拉开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同时,也赋予摄影者无限的创作空间。黑白摄影中,摄影者“眼睛所见”往往并非“照片所现”,在“眼睛所见”和“照片所现”之间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变数。黑白照片表面上看似简单,但是想要拍出好作品来也没那么容易。记得著名的美国黑白摄影大师“亚当斯”曾经说过:从充满色彩的世界中,如何透过选择和选取来将其转换为黑白照片才是最重要的。同时,他也告诉后人:仔细观察景物的反差,并从中体会彩色与黑白的关系,才是学习黑白摄影的正确方向。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学习黑白摄影所需把握的要点。第一节黑白感光材料一、黑白胶片的种类
因黑白胶片的品种,型号和规格众多,所以无统一的分类方法.黑白胶片有按尺寸规格分类的,如120、135、127,620等,有按感色性能分类的,如全色片、正色片(亦称分色片)、色盲片、红外线片、x线片等,有按感光度分类的,如高速片(快片)、中速片,低速片(慢片):有按形态分类的,如硬片(干版)与软片,散页片与卷装片等,有按用途分类的,如专业摄影用片和一般摄影用片,专业摄影用片又可分为新闻片,电影片、电视片、工业片、医用片、般空片、传真片、缩微片、复制片、印刷片等。在按尺寸规格分类的胶片中,最常用的是120和135两种。120胶卷的长度一般为81~82.5厘米,宽度为6.1~6.5厘米。它可以拍摄6x9厘米的底片画面8张,6x6厘米的底片画面12张,4.5x6厘米的底片画面16张。
135胶卷亦称35毫米胶卷(指胶片宽度而言),也有人称电影胶卷。它的长度一般为163~170厘米,宽度为3.5匣米。这种胶卷的两边有规则排列的片孔(亦称齿孔),一般可拍摄2.4x3.6厘米的底片画面36张。
二,黑白胶片的结构
摄影用的黑白胶片,由保护层、感光乳剂层、结合层,片基和防光晕层构成。120~135胶卷在结构上基本上是一样的(图一)。保护层:是涂在感光乳剂层上面的一层透明胶质,起着保护乳剂层的作用。
感光乳剂层:感光乳剂层的主要成份是用相明胶和卤化银。一般是将溴化银(AgBr)、氯化银(Agci)或碘化银(Agi)的晶体颗粒,调入照相明胶中,尔后均匀地涂布在片基上,形成感光乳剂层。它不仅起着感光的作用,而且乳剂层中卤化银颗粒的形状及其大小、分布情况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照相性能。在乳剂层中,除了明胶和卤化银晶体之外,还往往含有一些微量的化学补加剂。这些化学药品在乳剂中虽然含量很少,但却能对胶片的照相性能和物理化学性能产生极大的影响。
乳剂层的厚度随胶片品种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一般在5—25微米范围内。片基,是乳剂层的支持体,用以加强胶片的物理机械强度。目前广泛使用的是三醋酸纤维素片基,简称醋酸片基,它没有易燃的缺点,又被称为安全片基。
结合层:是涂在片基正面的一层明胶或树酯底层,它的作用是增强乳剂层对片基的附着力,防止后期加工冲洗时发生脱膜现象。
防光晕层:是在片基背面的一层能防止光晕现象(图二)和防止静电及防止卷曲的涂层。黑白片多采用绿色或蓝紫色涂层,这些颜色在后期加工冲洗中均会自行褪去。
有的135黑白胶卷的片基染成灰色,有一定的密度要求,能起到防止光晕的作用,显影后亦不会退色,俗称“灰片基”。它的背面涂有假漆层(见图一),起防止静电和卷曲的作用。
黑白感光材料的性能黑白照相感光材料的性能,除了前面谈到的感色性外,尚有以下几项主要性能。
一、感光度
感光度是感光材料对光照的敏感程度。一般说来,感光度高的胶片,宽容度大,能在光线较弱的条件下拍摄,但银粒较粗,解像力较低,反差较小,同时灰雾度也较高,因此不要滥用高感光度的材料。
以前各国没有统一的片速标准。中国的暂行标准GB(国家标准)与德国的工业标准DIN是相仿的,每增加3个数字,如18增至21,感光度就增加一倍,这是对数的计算方法。前苏联的国家标准高斯特(ГOCT)、美国的ASA制都是数字增加一倍、感光度增加一倍,如ASA100比ASA50快一倍,是算术的计算方法。
1980年开始实行国际标准感光度,它以ASA制和DIN制为基础,符号是ISO,写法是ISO100/21。,前面是算术(ASA)值,后面是对数(DIN)值。
感光材料的感光度在灯光下和日光下有所不同。日光中有较多的紫、蓝色光,感光乳剂对紫、蓝色光敏感;灯光则偏红、橙色,感光乳剂反应稍弱,感光度约为日光的80%。
二、密度
密度是指感光材料曝光后,经过显影、定影,银盐被还原或生成染料的沉积量,也就是指影像变黑的程度。
密度的大小与曝光的多少及显影时间的长短有很大关系。曝光愈多,显影时间逾长,还原的金属银愈多,密度也就愈大。
密度愈大,阻挡光线的能力也愈大。在光学上,用不透明度或阻光率作为计量密度的基础,密度就是阻光率的对数。
阻光率=
投射光通量/透射光通量
假如投射光为100,通过负片后的透射光为0.1,其阻光率为100/0.1=1000,1000的对数是3,它的密度就是3。
正常底片的密度范围一般在0.3~2.5之间。相纸的密度约在0~1.8之间。
各种感光材料所能还原的银粒都有其最大限度,这个限度称为最大光学密度,应在2以上,过低就会出现画面明暗层次不足、缺乏立体感等弊病。过期胶片的主要问题在于感光性能衰退,最大光学密度偏低。三、灰雾度
灰雾度即灰雾的密度。在显影过程中,少数未感光的银盐颗粒由于性能不稳定也会被还原,还原后的银粒所形成的密度就是灰雾度。灰雾度如不超过0.2~0.4,对拍摄和印放质量不会有影响,灰雾度过大时,就会影响照片的反差、层次,甚至清晰度。灰雾的产生与乳剂、贮藏条件及显影有关。感光度高的快片灰雾较大;胶片过期或贮藏温度过高,灰雾较大;显影药液碱性较强,液温过高,显影时间过长,抑制剂(溴化钾)太少或失效,暗室安全灯太亮或距灯太近,以及拍摄后长期不冲洗,都会导致灰雾度的增加。
四、颗粒性
放大照片会出现颗粒,主要原因是银盐经过冲洗集结成银粒团或颗粒本身分布不均匀。银盐在人眼中产生的这种颗粒状或不均匀性的感觉,叫做颗粒性。
颗粒性的计算公式是:G=100/M。G代表颗粒性,M代表最小放大倍数,100为常数。将被测底片按不同的放大倍数放制成一系列照片,在一定照明条件的明视距离(25~30cm)观察,以能看到颗粒的放大倍数最小的这一张来计算,如放大5倍就能看到颗粒,则G=100/5=20,由此可知,G与M成反比。最小放大倍数愈大,颗粒性就愈小,这是根据人眼的主观感受来评价感光片银盐颗粒分布的不均匀性和颗粒性的。颗粒性与颗粒度不同,颗粒度是利用银影的透光率或反光率来计量密度的不均匀性,它是排除了主观视觉因素的一种客观的评价方法。测定其均方根颗粒度(又称RMS颗粒度)计算复杂,须用测微密度计扫描测量。五、解像力
解像力又叫鉴别率或分析力,指感光材料分辨细部的本领。将测试的标板拍摄后按指定的伽玛值冲洗,然后在60~70倍显微镜下观察,找出测试标板上线条刚刚能分辨出的那一组,把标板上该组的每毫米线条数乘以拍摄后缩小的倍数,即可计算出该材料的解像力值。如标板缩小至1/20拍在胶片上,能分辨清的那一组是每毫米含4条线,4×20=80,其解像力为80线/mm。
影响解像力的因素有以下一些:
(1)摄影镜头的成像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解像力。
解像力不同干清晰度。清晰度是指影像上每个细部边缘清晰的程度,又称锐度。边缘截然分明的影像清晰度高。(2)乳剂颗粒细、涂布层薄、防光晕层效果好则解像力高,反之则低;(3)物体反差大,易于分辨,解像力高,反之则低;
(4)曝光适当,解像力高,曝光不足或过度都会降低解像力;
(5)显影配方、时间、温度等对解像力都有影响。用微粒配方,显影时间和温度正常,则解像力高,用非微粒配方,显影温度过高或显影时间过长,都会使解像力降低;
六、宽容度
又称展度或伸缩性,是指感光材料按比例表达景物亮度间距的能力,也是它在曝光上的宽容幅度,多用特性曲线的直线部分两端相应的曝光量对数差来表示。
影响宽容度的因素一是乳剂,二是显影伽玛值,慢片颗粒细而均匀,反差大,宽容度就小;快片颗粒大小不均匀,反差较小,宽容度就大。同一乳剂,当显影伽玛值升高时,宽容度便变小,所以显影底片时的伽玛值一般都低于1
宽容度大的感光材料,容纳景物的亮度范围大,正确曝光的安全系数也大。宽容度小的感光材料,容纳景物的亮度范围小,正确曝光的安全系数也小。黑白负片的宽容度大,彩色负片的宽容度小于黑白负片,彩色反转片的宽容度较小。较好的黑白胶片的宽容度有的可达到1:128。直射阳光下,没有前景的风景亮度范围为1:10~1:30,因此,曝光稍有误差,它也能较正确地记录下来。七、反差与反差系数
反差指最大密度与最小密度的差值。景物的亮度差,底片的密度差,照片的影调差,统称反差。
影响反差的因素很多,反差与景物的亮度范围,镜头及结像性能,感光片的感光度,相纸反差的大小,冲洗的条件(包括药性、温度、时间、搅动)等都有关系。黑白摄影成像质量的关键就是控制反差。
底片或照片的反差控制一般以是否符合被摄景物的反差(亮度反差)为标准。系数又叫伽玛值,是指影像反差与景物反差的比值。它的计算公式为
反差系数=影像反差/景物反差
由此可知,反差系数为1,说明影像反差和景物反差一样;大于1则影像反差大于景物反差;小于1则影像反差小于景物反差。为了求得较大的宽容度,底片的伽玛值一般均小于1。电影底片的伽玛值要求在0.65,拍摄人像的伽玛值多在0.8左右。
反差——指感光材料上最大密度和最小密度的差别,包括了特性曲线的趾部和肩部,也就是包括感光不足和感光过度两部分。
反差系数——指特性曲线直线部分的斜率(即正确曝光部分),指影像反差和景物反差的比值。八、特性曲线
测量不同曝光量造成的密度变化,并将测定结果显示在坐标图上就形成了一条曲线,此线表示出感光材料的感光特性,故称为特性曲线。
感光片通过光楔曝光后,经过显影、定影,就得到一条具有不同密度等级的试验片,再用密度计测出那些不同等级的密度值,按这个测定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绘制一条感光曲线。
曲线分为三段:AB段是感光不足的趾部,BC段是感光正常的直线部分,CD段是曝光过度的肩部。A处密度是灰雾密度,D处密度是最大光学密度,E处密度反而下降。根据这条曲线上初感点及曝光不足部分的高低、长短,可以计算出感光度来。直线部分在横坐标上的投影反映出宽容度,以曝光量的对数差来表示。反差系数等于BC的斜率,即伽玛=tanX。夹角为45。时等干1。当影像反差和景物反差一样时,BO等于CO;如CO>BO,影像反差比景物反差大;CO<BO时,景物反差大于影像反差。
BC段直线部分是感光片密度随曝光量成比例增长的部分,是能正确记录被摄体亮度范围的部分。AB趾部和CD肩部的密度增长和曝光量不成比例。假如被摄景物亮度范围不大,曝光稍多稍少都在直线范围内,密度虽不同,反差系数却是相同的,放出的照片就没有差异,亮部和暗部都能如实反映。如景物亮度范围和直线段(BC段)在横坐标上的投影相等,要求曝光必须十分准确。如景物亮度范围超过直线段(BC段)在横坐标上的投影,就只能要求景物的主要部分影调正常。总之,景物亮度范围愈小,宽容度相对愈大;曝光误差容许范围相对增大。
★胶卷主要性能的内在规律
无论黑白胶卷还是彩色胶卷,它们的感光度高低会带来其他照相性能一系列的规律性变化:
感光度高——反差性小——宽容度大——颗粒度大——解像力小——灰雾度大——保存性差;
感光度低——反差性大——宽容度小——颗粒度小——解像力大——灰雾度小——保存性好。
对彩色胶卷来说,感光度低的比感光度高的在色彩再现上更饱和、更鲜艳。胶卷的使用常识
一、
注意胶卷的保存条件
胶卷的保存要求可简要地归纳为四个字:防热,防潮。高温会加速乳剂性能的衰退,潮湿在许多情况下比高温对胶卷的危害更大。
一般情况下,黑白胶卷只需在20℃左右、彩色胶卷只需在10℃左右密封保存即可(胶卷的原包装一般都是密封的)。对需要长时间保存的胶卷,宜存入冰箱冷藏或冷冻。冷冻比冷藏更能延长胶卷的有效期。放入冰箱时,最好把胶卷装入塑料袋,以提高防潮保险性。当从冰箱中取出胶卷后,要注意不能立即拆封使用。因为胶卷在潮湿的空气中启封时,湿气会凝结在胶卷表面,产生破坏作用。故应让胶卷温度回升到室温后再启封使用。二、注意及时启封和冲洗在拍摄前,不要过早启封胶卷,否则,胶卷易受高温和潮气的损害。即使把胶卷装入相机,也能防潮。
在拍摄后,胶卷应尽快冲洗,否则,胶卷上的潜影会衰退,导致密度下降和色彩不平衡。如遇到拍摄后无法立即冲洗的情况,应注意把胶卷置于阴凉干燥处,并把胶卷放入密封的胶卷塑料盒或塑料袋中,谨防受潮。三、注意胶卷的装卸方法胶卷的装卸方法因相机种类不同而有所不同,故应注意你使用的相机的说明书。作为一些共性的问题有:
(1)避免在直射阳光或其他强烈光线下装片否则易使胶卷产生漏光灰雾。
(2)装片时应十分注意检查相机的收片轴是否勾牢胶卷片头,以免关上相机后盖后导致空拍。
(3)倒片要缓慢均匀。倒片速度太快或用力不匀,易使胶卷产生静电而导致胶卷上出现“树枝状花纹”,尤其是在干燥的气候下,更应注意。
(4)135胶卷在倒片时不要把片头也倒进暗盒,否则在开头的几幅画面上易产生黑条而使画面报废。这是由于135暗盒的片缝进光所致。
影调
黑白感光材料记录的是黑、白、灰影像,表现影调对比是黑白摄影的重要特征。影调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被摄体表面的不同亮度在黑白感光材料上所形成的阶调层次——黑、白、灰以及处于这三个主要等级之间的过渡层次。二是指整个画面的调子。黑白照片讲究影调,—幅作品若影调难看,就谈不上艺术性。依照调子的不同,摄影作品主要分为三个类型,即高调、低调、中间调。高调:在黑白摄影作品中,高调的作品是以白到浅灰的影调层次占了画面的绝大部分,加上少量的深黑影调。高调作品给人以明朗、纯洁、轻快的感觉,但随着主题内容和环境变化,也会产生惨淡、空虚、悲哀的感觉。低调低调作品以深灰至黑的影调层次占了画面的绝大部分,少量的白色起着影调反差作用。低调作品形成凝重、庄严和刚毅的感觉,但在另一种环境下,它又会给人以黑暗、阴森、恐惧之感。
中间调中间调作品以灰调为主,处于高调和低调之间,反差小,层次丰富,影像以白至浅灰、深灰至黑的影调层次构成。中间调画面可分为两类:一类强调反差,画面上以黑白为主,去掉灰色的表现,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印象;另一类注重灰色的表现,黑、白、灰各影调层次都能很好地反映,给人的印象是层次丰富,质感细腻。中间调作品是摄影中最常见的一种影调画面。黑白作品欣赏在高品质的黑白摄影中,以下几方面是必须予以重视的。⒈选择优质器材。优质器材对黑白影像品质的影响不言而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谁都懂得,但重要的是在优质器材不菲的价格面前是否仍会坚持你的选择原则⒉选择合适的胶片。胶片是影像的载体,它本身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影像的品质。从胶片感光度方面说,由于胶片的感光度与胶片的反差性、宽容度、颗粒度、解析力、灰雾度以及保存性等性能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低感光度的胶片在颗粒度、解析力和灰雾度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因此,应尽可能选用感光度低的胶片。至于胶片的品牌,是选择柯达、依尔福、富士,还是爱克发或柯尼卡,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拍摄者可根据个人的喜好和拍摄题材的特性来做决定。
⒊创造性地用光。光在摄影上有两个基本功用:一是使胶片感光;二是使被摄对象产生不同的形态、色彩和质感效果。在黑白摄影中,光线更是一种能量,一种动力。你必须很好地了解它,才能控制照片的形态、质感、影调和意境。创造性地用光,会使平凡的题材产生不平凡的效果!
⒋完美的影调表现。影调之于黑白摄影,犹如音调之于音乐。影调具有强烈的情感表现力,黑白摄影作品的明亮或低沉、粗犷或细腻、轻快或压抑,往往就是画面的影调效果所致。在影调控制中,学会想象是最为重要的。黑白摄影中,任何色彩都被抽象成黑、白和灰三种色调,在抽象过程中,如果不发挥你的想象,那影调的控制和表现也就无从谈起。当然,对影调的表现,还必须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如光线的选择、有意的曝光过度或不足,以及运用滤光镜等都可起到调节影调的作用。
⒌善用滤光镜。由于黑白摄影滤光镜对不同的色光起着不同的吸收和通过作用,因此,它可有效地改善影像的反差和影调,也能更好地表现出被摄物体的层次。对滤光镜的选用,首先应做到选用优质滤光镜。因为,滤光镜同镜头一样,直接关系到成像质量。劣质滤光镜同优质镜头的配用,简直是对昂贵的优质镜头的浪费!其次,不要过多地重叠使用滤光镜。多枚滤光镜的重叠,会使通过滤光镜的光线产生漫反射,而影响影像的清晰度和反差。
⒍正确曝光。谈起黑白摄影的曝光,大家自然会想到美国著名风光摄影大师安塞尔·亚当斯所创建的“区域曝光”理论。的确,“区域曝光”理论几十年来一直被黑白摄影迷奉为黑白摄影的精髓,但它过于复杂、艰涩的描述和操作也常常使人望而却步。实际上,要做到正确的曝光,无非是要对拍摄对象作出合理的影调想象,并根据各类测光表的测光原理,对测光数值进行合理的修正。
⒎良好的清晰度和颗粒度。清晰度和颗粒度是黑白画面素质最基本的要素,它直接影响着画面的细节和质感表现。要提高照片的清晰度,应从镜头和胶片的选择、对焦的精度、曝光时照相机的稳定,以及运用大景深等几方面着手。至于照片颗粒度,则要注意胶片和相纸类型、曝光和显影等方面的选择和控制。
⒏严谨的暗房冲洗控制。不管拍摄时采取如何精心的控制,若没有严谨的后期冲洗仍是无法获取一个高品质影像的;并且从事黑白摄影的乐趣之一就在于能在暗房中体验对黑白影像的控制。先辈们甚至说:“不进暗房,还谈什么摄影?”在黑白影像冲洗、制作过程中,我们得认真选择与胶片特性相适宜的药液和相纸,严格控制温度、搅动频率和反差,以及采用遮挡技巧来改善影像的局部影调和层次,甚至,可以通过一些特技制作(如套放、叠放等)来描绘出无法在一张原始底片上所能描绘的心象,正如美国摄影家杰里·尤斯曼所说:“尽管暗房可以切断我和外面世界的联系,但是在暗房里,我可以静下心来,进行内心的对话,把我在外面拍摄到的影像和我内心的思绪结合起来。”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技术控制对黑白摄影来说很重要,但它并不是黑白摄影的全部目的。如果没有观察、想象和情感的因素在里面,黑白摄影就不能称其为黑白摄影。黑白摄影是感受、想象和控制的综合体,其中,技术控制仅仅是为你开启奇迹之门的一把钥匙。
黑白摄影的4个决定性因素
黑白胶片一直是专业摄影师的业余最爱,无论超高解析力的SpurOrthopanUR25,还是我们最熟识的HP5Plus,都拥有着远胜于数码拍摄的黑白魅力。在进行黑白拍摄时,如果能够注意以下4个要素,将大大提高你获得精彩黑白作品的几率。不仅适用于胶片,也适用于数码——但是从本质上,黑白依然是胶片天生的强项。1.认识反差(LookforContrast)
在黑白摄影中,对比强度是影响整个画面效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灰度世界,你无法依靠色彩来区分拍摄对象,对比度才是你应该寻找的构图线条。你不必在每次拍摄时都寻找强烈的对比,但是你至少应该了解,拍摄场景的对比度将对你的照片产生怎样的影响。2.斟酌用光(WaitfortheRightLight)正面打光经常能增加画面的对比度;侧光则易于展现物体的纹理(尤其在人像中刻画容貌的细节);来自单一方向的光线则能创造阴影——正确的用光能够为黑白照片添彩,失败的用光则会有可能扰乱作品的主题。3.轮廓与图案(ShapesandPatterns)
轮廓与纹理在彩色摄影中往往并不明显(色彩会分离画面的注意力),但是在黑白摄影中,轮廓与图案往往会获得突出、精炼的描绘。4.记录纹理(CaptureTexture)有一句话值得你记录在摄影手册里——试试侧光,寻找新角度下独特的纹理,以及侧光所展现的新阴影构图。
二、寻找“极具动感的天空”如果你经常觉得你的黑白照片中天空显得过于平淡,那么,下面这条小Tips也许会给你一些帮助。当你拍摄黑白风景照片时,一定要注意寻找“极具动感的天空”——抓住云层之间错落形成最具张力效果的瞬间,你往往能够暴风雨降临前找到这样的天空效果。暴雨前天空的阴沉也将大大降低天空与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中国的水资源》听课评课记录1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1《交通运输》听课评课记录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 复习听课评课记录
-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小结练习(2)》听评课记录5
-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口算练习题人教版新课标
- 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7.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听评课记录
- 财务人员保密协议书范本
- 宿迁商务楼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购房按揭贷款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电影演员主演合约中的票房分成及收益分配合同
- GB/T 29361-2012电子物证文件一致性检验规程
- GB/T 16475-1996变形铝及铝合金状态代号
- 无纸化会议系统解决方案
- 上海铁路局劳动安全“八防”考试题库(含答案)
- 《愿望的实现》教学设计
- 效率提升和品质改善方案
- 义务教育学科作业设计与管理指南
- 物业客服培训PPT幻灯片课件(PPT 61页)
- 《汽车发展史》PPT课件(PPT 75页)
- 工地试验室仪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 反诈骗防诈骗主题教育宣传图文PPT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