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大数据的供应链风险预警模型构建与实施计划TOC\o"1-2"\h\u29042第一章绪论 3171281.1研究背景与意义 3154641.2国内外研究现状 33041.3研究内容与方法 428203第二章供应链风险概述 4183562.1供应链风险的定义与分类 487942.1.1供应链风险的定义 4170472.1.2供应链风险的分类 4244552.2供应链风险的特点与影响 595212.2.1供应链风险的特点 5323672.2.2供应链风险的影响 5135562.3供应链风险管理的挑战与机遇 5183962.3.1供应链风险管理的挑战 5133582.3.2供应链风险管理的机遇 626314第三章大数据技术在供应链风险预警中的应用 6297423.1大数据技术概述 6308553.1.1大数据的定义与特点 6208323.1.2大数据技术的构成 648263.2大数据技术在供应链风险预警中的作用 6126203.2.1数据采集与整合 762753.2.2风险识别与评估 765693.2.3预警信号与推送 7139623.2.4预测与优化 7288913.3大数据技术在供应链风险管理中的挑战 7310343.3.1数据质量问题 7152573.3.2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776083.3.3技术成熟度与人才短缺 721923.3.4法规与政策制约 711674第四章供应链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 75664.1预警模型构建原则与流程 771454.1.1预警模型构建原则 882394.1.2预警模型构建流程 859964.2基于大数据的预警模型框架 8319924.3预警模型的评估与优化 99275第五章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9147635.1数据来源与采集方法 9242895.1.1数据来源 9269045.1.2数据采集方法 975795.2数据预处理流程 1011675.3数据质量保障措施 102158第六章特征工程与数据挖掘 10163956.1特征工程方法与应用 10182316.1.1特征工程概述 101566.1.2特征工程方法 1073866.1.3特征工程在供应链风险预警中的应用 1139136.2数据挖掘技术在供应链风险预警中的应用 11166946.2.1数据挖掘概述 11132366.2.2数据挖掘技术在供应链风险预警中的应用 1160386.3模型训练与验证 12320826.3.1模型训练 1234956.3.2模型验证 1230455第七章供应链风险预警模型实施计划 1239167.1实施步骤与策略 1281797.1.1项目启动与规划 1279797.1.2数据收集与处理 12196427.1.3模型构建与优化 1319897.1.4预警策略制定 13161697.2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1311217.2.1系统架构设计 13173457.2.2功能模块设计 1394647.2.3系统开发与测试 13322567.3预警系统的部署与维护 13114777.3.1系统部署 1388897.3.2系统维护 14269587.3.3系统监控与反馈 1420093第八章模型评估与优化 1479598.1模型评估指标与方法 14276568.1.1评估指标 14193068.1.2评估方法 1449448.2模型优化策略 1580408.2.1参数优化 15199558.2.2特征选择与处理 1539158.2.3模型融合 15215148.3模型功能提升途径 15236558.3.1数据增强 15114448.3.2模型集成 15307408.3.3模型迁移 15142908.3.4持续迭代与更新 1520205第九章案例分析与应用 1548129.1案例选取与分析方法 15181909.1.1案例选取 1562339.1.2分析方法 15207899.2模型应用效果评估 16316429.2.1预测准确性评估 16112479.2.2应用效果评估 16166569.3应用过程中的问题与改进 16126089.3.1问题分析 16113099.3.2改进措施 172653第十章总结与展望 171192810.1研究成果总结 171701510.2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17367110.3供应链风险预警模型的发展趋势 18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与意义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供应链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供应链在为企业带来巨大价值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风险。自然灾害、政治风险、市场波动等因素导致供应链中断事件频发,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构建基于大数据的供应链风险预警模型,提前识别和防范潜在风险,对于保障企业供应链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供应链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和关注的焦点。但是目前我国在供应链风险预警方面的研究尚不成熟,企业对供应链风险的识别和应对能力较弱。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大数据的供应链风险预警模型构建与实施,以期为我国企业提供有效的供应链风险防控策略。1.2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外学者对供应链风险预警进行了广泛研究。在国外,研究者主要关注供应链风险的识别、评估和预警方法。如:Fiksel(2002)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供应链风险评估模型;Sheffi和RiceJr(2005)提出了供应链风险预警的动态模型;Tian和Zhang(2015)构建了一个基于数据挖掘的供应链风险预警模型。在国内,研究者对供应链风险预警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李志刚(2012)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供应链风险预警方法;张晓辉(2014)构建了一个基于灰色关联度的供应链风险预警模型;李晓杰(2017)探讨了大数据技术在供应链风险预警中的应用。尽管国内外研究者对供应链风险预警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基于大数据的供应链风险预警模型构建与实施尚不成熟,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1.3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研究主要围绕基于大数据的供应链风险预警模型构建与实施展开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供应链风险的类型、来源及特点,梳理现有供应链风险预警方法及优缺点。(2)基于大数据技术,构建适用于不同类型企业的供应链风险预警模型,并探讨模型的关键参数设置。(3)通过实证分析,验证所构建的供应链风险预警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4)结合企业实际需求,设计基于大数据的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的实施计划,包括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及预警策略制定等方面。本研究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文献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等。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总结现有供应链风险预警方法的优缺点,为构建基于大数据的供应链风险预警模型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实证分析,验证所构建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合企业实际需求,设计实施计划,为我国企业提供有效的供应链风险防控策略。第二章供应链风险概述2.1供应链风险的定义与分类2.1.1供应链风险的定义供应链风险是指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内部管理失误或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协同不足等原因,导致供应链运作受到威胁,从而影响企业整体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的可能性。2.1.2供应链风险的分类供应链风险可以根据不同的维度进行分类,以下为几种常见的分类方式:(1)按照风险来源分类:可以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外部风险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技术风险、自然环境风险等。内部风险包括:操作风险、管理风险、战略风险、财务风险等。(2)按照风险性质分类:可以分为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静态风险是指在供应链运作过程中,由于固定因素导致的损失可能性。动态风险是指在供应链运作过程中,由于变动因素导致的损失可能性。(3)按照风险影响范围分类:可以分为局部风险和整体风险。局部风险是指影响供应链某一环节或某一企业的风险。整体风险是指影响整个供应链的风险。2.2供应链风险的特点与影响2.2.1供应链风险的特点(1)复杂性:供应链风险涉及多个环节和主体,风险因素繁多,相互影响,难以预测。(2)隐蔽性:供应链风险往往在一定时期内不易被发觉,具有较强的隐蔽性。(3)传递性:供应链风险具有传递性,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可能会对整个供应链产生连锁反应。(4)不确定性:供应链风险具有不确定性,难以准确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2.2.2供应链风险的影响(1)降低供应链运作效率:供应链风险可能导致供应链各环节运作不畅,影响整体运营效率。(2)增加运营成本:为应对供应链风险,企业需要投入更多资源进行风险管理,从而增加运营成本。(3)影响企业盈利能力:供应链风险可能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下降,甚至出现亏损。(4)损害企业声誉:供应链风险可能导致产品质量、交付周期等方面出现问题,损害企业声誉。2.3供应链风险管理的挑战与机遇2.3.1供应链风险管理的挑战(1)风险识别与评估:供应链风险涉及多个环节,风险识别和评估难度较大。(2)风险管理策略制定: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3)风险应对与控制:在风险发生后,如何有效应对和控制风险,减少损失。(4)风险沟通与协作:供应链风险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和主体,需要加强沟通与协作。2.3.2供应链风险管理的机遇(1)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有效管理供应链风险,提高企业整体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2)优化供应链结构:通过识别和应对风险,优化供应链结构,提高供应链抗风险能力。(3)促进企业创新:供应链风险管理促使企业不断摸索新技术、新理念,推动企业创新发展。(4)提升企业社会责任:通过关注供应链风险,企业可以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提升企业形象。第三章大数据技术在供应链风险预警中的应用3.1大数据技术概述3.1.1大数据的定义与特点大数据是指在规模巨大、类型多样的数据集合中,运用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进行有效挖掘、分析与利用的信息资源。大数据具有四个主要特点,即大量(Volume)、多样(Variety)、快速(Velocity)和价值(Value)。这些特点使得大数据技术在供应链风险预警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3.1.2大数据技术的构成大数据技术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五个方面。数据采集涉及多种数据源的整合,如物联网、社交媒体、企业内部系统等;数据存储涉及分布式文件系统、云计算等;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数据整合、数据转换等;数据分析包括统计分析、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数据可视化则旨在将分析结果以直观、易懂的形式呈现。3.2大数据技术在供应链风险预警中的作用3.2.1数据采集与整合大数据技术能够帮助企业全面采集供应链中的各类数据,如供应商信息、物流数据、市场需求等,并通过数据整合,形成完整的风险预警数据体系。3.2.2风险识别与评估通过对大量历史数据的挖掘与分析,大数据技术能够识别供应链中的潜在风险,并对其进行量化评估,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3.2.3预警信号与推送大数据技术能够实时监测供应链运行状态,一旦发觉异常,立即预警信号,并通过多种渠道推送给相关人员,提高风险应对效率。3.2.4预测与优化基于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大数据技术能够对供应链风险进行预测,为企业制定应对策略提供支持。同时通过不断优化数据模型,提高预警准确率。3.3大数据技术在供应链风险管理中的挑战3.3.1数据质量问题大数据技术在供应链风险预警中的应用,首先面临数据质量问题。数据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预警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需要对数据进行严格的清洗、整合和验证,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用性。3.3.2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大数据技术涉及大量敏感数据,如企业商业秘密、客户隐私等。在应用过程中,如何保证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成为一项重要挑战。3.3.3技术成熟度与人才短缺虽然大数据技术发展迅速,但在供应链风险预警领域,相关技术尚不成熟,且专业人才短缺。这给大数据技术在供应链风险预警中的应用带来了较大挑战。3.3.4法规与政策制约大数据技术在供应链风险预警中的应用,还需要面临法规与政策的制约。如何在遵守相关法规和政策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成为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第四章供应链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4.1预警模型构建原则与流程4.1.1预警模型构建原则在构建供应链风险预警模型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系统性原则:预警模型应全面考虑供应链各环节的风险因素,形成系统的预警体系。(2)动态性原则:预警模型应能实时反映供应链风险的变化,为决策者提供及时的信息支持。(3)可操作性原则:预警模型应易于实施,方便决策者根据预警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4)准确性原则:预警模型应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性,以降低误报和漏报的风险。4.1.2预警模型构建流程预警模型的构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数据收集:收集与供应链风险相关的各类数据,包括历史数据、实时数据等。(2)数据预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去重、缺失值处理等,以保证数据质量。(3)特征工程:提取与供应链风险相关的特征,为模型训练提供输入。(4)模型选择与训练: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预警模型,使用历史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5)模型评估:评估模型的功能,包括预警准确性、误报率、漏报率等指标。(6)模型优化:根据评估结果对模型进行调整,以提高预警效果。4.2基于大数据的预警模型框架基于大数据的供应链风险预警模型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数据源:包括供应链各环节的业务数据、外部数据等。(2)数据处理与分析层: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特征提取、关联分析等。(3)预警模型层:根据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构建预警模型。(4)预警结果展示层:将预警结果以可视化形式展示给决策者。(5)决策支持层:根据预警结果,为决策者提供针对性的应对措施。4.3预警模型的评估与优化预警模型的评估与优化是模型构建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预警准确性评估:评估模型在预测供应链风险方面的准确性,可通过比较实际风险发生情况与预警结果进行衡量。(2)误报率与漏报率评估:评估模型在预警过程中误报和漏报的情况,以衡量模型的可靠性。(3)预警时效性评估:评估模型在实时预警方面的功能,保证预警结果能够及时反映供应链风险的变化。(4)预警模型优化:根据评估结果,对模型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预警效果。优化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参数调整、模型结构调整、引入新特征等。(5)预警模型迭代:在预警模型优化过程中,不断迭代更新模型,以适应供应链风险的变化。第五章数据采集与预处理5.1数据来源与采集方法5.1.1数据来源在构建基于大数据的供应链风险预警模型过程中,数据的来源。本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获取数据:(1)企业内部数据:包括企业自身的销售数据、采购数据、库存数据、财务数据等,这些数据主要来源于企业的ERP系统、财务系统等。(2)外部公开数据:主要包括国家统计局、行业协会、电商平台等公开渠道发布的行业数据、市场数据、政策法规等。(3)第三方数据:通过与专业数据服务公司合作,获取与供应链风险相关的数据,如物流数据、供应商评价数据等。5.1.2数据采集方法针对不同来源的数据,本研究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采集:(1)企业内部数据:通过与企业合作,直接从其ERP系统、财务系统等数据库中导出所需数据。(2)外部公开数据:通过网络爬虫技术,定期从相关网站抓取公开数据。(3)第三方数据:与专业数据服务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获取所需数据。5.2数据预处理流程数据预处理是构建供应链风险预警模型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数据清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去重、缺失值处理、异常值处理等操作,保证数据的准确性。(2)数据整合:将不同来源、格式和结构的数据进行整合,形成统一的数据格式。(3)数据规范化:对数据进行归一化、标准化等处理,消除数据量纲和量级的影响。(4)特征工程:从原始数据中提取与供应链风险相关的特征,为后续建模提供基础。5.3数据质量保障措施为保证数据质量,本研究采取以下措施:(1)数据源筛选:选择权威、可靠的数据源,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2)数据审核: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逐条审核,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3)数据校验:通过数据校验技术,检测数据中的错误和异常,及时发觉并纠正。(4)数据更新:定期更新数据,保证数据的时效性。(5)数据备份: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备份,防止数据丢失。第六章特征工程与数据挖掘6.1特征工程方法与应用6.1.1特征工程概述特征工程是数据预处理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从原始数据中提取出对目标变量有较强预测能力的特征。在供应链风险预警模型构建过程中,特征工程对于提高模型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节将对特征工程的基本概念、方法及其在供应链风险预警中的应用进行阐述。6.1.2特征工程方法(1)特征选择特征选择是特征工程的核心内容,其目的是从原始特征集合中筛选出具有较强预测能力的特征子集。常用的特征选择方法有:过滤式特征选择、包裹式特征选择和嵌入式特征选择。(2)特征提取特征提取是将原始特征空间映射到新的特征空间,降低特征维度,提高模型泛化能力。常用的特征提取方法有: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LDA)和自动编码器(AE)等。(3)特征变换特征变换是对原始特征进行非线性变换,增强特征的表达能力。常用的特征变换方法有:对数变换、指数变换和标准化等。6.1.3特征工程在供应链风险预警中的应用在供应链风险预警模型中,特征工程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筛选有效特征:通过特征选择方法,从大量的原始特征中筛选出对供应链风险预测具有较强贡献的特征,降低模型复杂度,提高预测功能。(2)降维处理:通过特征提取方法,对高维特征进行降维处理,降低模型计算负担,提高模型泛化能力。(3)增强特征表达能力:通过特征变换方法,对原始特征进行非线性变换,增强特征的表达能力,提高模型预测精度。6.2数据挖掘技术在供应链风险预警中的应用6.2.1数据挖掘概述数据挖掘是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信息的过程,它涉及统计学、机器学习、数据库等多个领域。在供应链风险预警中,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挖掘潜在的供应链风险因素,为预警模型的构建提供有力支持。6.2.2数据挖掘技术在供应链风险预警中的应用(1)关联规则挖掘关联规则挖掘是一种寻找数据集中各项之间潜在关系的方法。在供应链风险预警中,关联规则挖掘可以找出导致风险发生的潜在因素,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2)聚类分析聚类分析是将数据集划分为若干个类别,使得同类别中的数据对象尽可能相似,不同类别中的数据对象尽可能不同。在供应链风险预警中,聚类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具有相似风险特征的供应链环节,为风险预警提供依据。(3)分类算法分类算法是基于已有数据集,通过学习得到一个分类模型,对新的数据对象进行分类。在供应链风险预警中,分类算法可以用于预测供应链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为决策者提供参考。6.3模型训练与验证6.3.1模型训练在完成特征工程和数据挖掘后,我们需要对选定的模型进行训练。训练过程中,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使用训练集对模型进行训练,调整模型参数,使模型在训练集上达到较高的预测精度。6.3.2模型验证模型验证是评估模型泛化能力的重要环节。在验证过程中,使用验证集对训练好的模型进行评估,通过计算模型在验证集上的预测精度、召回率、F1值等指标,评估模型的功能。为了保证模型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可以采用交叉验证等方法对模型进行验证。还可以通过与其他模型进行比较,选择最优的模型进行供应链风险预警。第七章供应链风险预警模型实施计划7.1实施步骤与策略7.1.1项目启动与规划(1)明确项目目标:构建基于大数据的供应链风险预警模型,提高企业对供应链风险的识别与应对能力。(2)组建项目团队:包括项目经理、数据分析师、开发人员、测试人员等。(3)项目时间规划:根据项目需求,制定合理的时间表,保证项目按期完成。7.1.2数据收集与处理(1)数据来源:企业内部数据、外部公开数据、第三方数据等。(2)数据清洗:去除无效、重复、错误的数据。(3)数据整合:将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整合,形成统一的数据集。7.1.3模型构建与优化(1)选择合适的预警模型:根据企业需求,选择适用于供应链风险预警的模型。(2)模型训练与验证:利用收集到的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和验证,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3)模型优化:根据实际应用效果,对模型进行迭代优化。7.1.4预警策略制定(1)风险等级划分:根据风险程度,将供应链风险分为不同等级。(2)预警阈值设置: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设定预警阈值。(3)预警策略制定:根据预警阈值和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预警策略。7.2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开发7.2.1系统架构设计(1)前端设计:界面友好,易于操作。(2)后端设计:采用高效、稳定的技术架构,保证系统运行流畅。(3)数据库设计:存储大量数据,支持数据查询和分析。7.2.2功能模块设计(1)数据采集模块:自动收集企业内部和外部数据。(2)数据处理模块: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和预处理。(3)模型训练模块:根据数据集,对预警模型进行训练和优化。(4)预警模块:根据预警策略,对供应链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5)报告模块:风险报告,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7.2.3系统开发与测试(1)采用敏捷开发方法,分阶段完成系统开发。(2)进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保证系统质量。(3)根据测试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7.3预警系统的部署与维护7.3.1系统部署(1)搭建服务器:选择合适的服务器,保证系统稳定运行。(2)网络配置:保证系统与外部网络连接正常。(3)权限设置:为不同角色分配相应权限,保证数据安全。7.3.2系统维护(1)定期检查系统运行状况,保证系统稳定可靠。(2)根据业务需求,对系统进行升级和优化。(3)及时修复系统故障,降低系统故障率。(4)对系统用户进行培训,提高用户操作熟练度。7.3.3系统监控与反馈(1)实时监控预警系统运行状况,发觉异常及时处理。(2)收集用户反馈,了解系统使用情况,不断优化系统功能。(3)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为用户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第八章模型评估与优化8.1模型评估指标与方法在完成基于大数据的供应链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后,对模型的评估是检验其实际应用价值的关键环节。以下为本模型的评估指标与方法:8.1.1评估指标(1)准确率(Accuracy):准确率是衡量模型正确预测风险事件的能力,计算公式为:准确率=(正确预测的风险事件数/总预测事件数)×100%。(2)召回率(Recall):召回率表示模型预测风险事件的能力,计算公式为:召回率=(正确预测的风险事件数/实际发生的风险事件数)×100%。(3)F1值(F1Score):F1值是准确率和召回率的调和平均值,计算公式为:F1值=2×(准确率×召回率)/(准确率召回率)。(4)ROC曲线:ROC曲线用于评估模型在不同阈值下的功能,通过绘制ROC曲线,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模型的功能变化。8.1.2评估方法(1)交叉验证:将数据集分为若干份,每次取其中一份作为测试集,其余作为训练集,重复进行多次实验,取平均值作为模型功能的评估结果。(2)混淆矩阵:混淆矩阵是一种展示模型预测结果的表格,通过混淆矩阵可以直观地了解模型的预测准确性。8.2模型优化策略针对评估结果,本节提出以下模型优化策略:8.2.1参数优化通过调整模型参数,提高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常见的参数优化方法有网格搜索、随机搜索、贝叶斯优化等。8.2.2特征选择与处理对输入特征进行筛选和处理,剔除冗余特征,降低特征维度,从而提高模型功能。8.2.3模型融合结合多个模型的预测结果,通过模型融合技术提高整体预测功能。8.3模型功能提升途径为了进一步提高模型功能,以下途径:8.3.1数据增强通过数据增强技术,扩充数据集,提高模型泛化能力。8.3.2模型集成将多个模型集成,形成一个更强的预测模型,提高预测功能。8.3.3模型迁移借鉴其他领域的成熟模型,通过迁移学习技术,提高本领域模型的功能。8.3.4持续迭代与更新实际应用场景的变化,不断迭代和更新模型,以适应新的业务需求。第九章案例分析与应用9.1案例选取与分析方法9.1.1案例选取为了验证基于大数据的供应链风险预警模型的有效性,本研究选取了一家国内知名的大型制造企业作为案例对象。该企业拥有复杂的供应链体系,涵盖了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产品销售等多个环节。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该企业曾面临过多次风险事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9.1.2分析方法本研究采用以下分析方法对案例进行深入剖析:(1)数据收集:通过访谈、问卷调查、企业内部资料等方式,收集该企业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包括供应商信息、采购合同、生产计划、销售数据等。(2)数据预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筛选和整合,为后续分析提供准确、完整的数据基础。(3)模型应用:将收集到的数据输入基于大数据的供应链风险预警模型,分析模型对企业供应链风险的预测结果。(4)对比分析:将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对比,评估模型的应用效果。9.2模型应用效果评估9.2.1预测准确性评估通过对比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发生的风险事件,本研究发觉基于大数据的供应链风险预警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性。具体表现为:(1)模型能够及时捕捉到供应链中的潜在风险,为企业管理层提供预警信息。(2)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风险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程度具有较高的契合度。9.2.2应用效果评估本研究从以下两个方面对模型应用效果进行评估:(1)预防措施:基于模型预测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路面铺装工程测量与放样服务合同
- 2025年度智慧社区物业管理服务合同规范文本3篇
- 2025年度殡葬墓地销售及售后服务协议书3篇
- 2025年度数据中心建设承包合同参考范文4篇
- 2025年度智能车位共享平台代理销售合同模板4篇
- 2024栽树合同范本:生态湿地栽树项目合同3篇
- 2025年度智能储藏室资产交易合同4篇
- 2025年度智能化仓储储藏室租赁及运营管理协议范本4篇
- 2025年度医疗设备代工制造合同4篇
- 2025年度个人车辆购置税连带担保协议4篇
- GB/T 11072-1989锑化铟多晶、单晶及切割片
- GB 15831-2006钢管脚手架扣件
- 有机化学机理题(福山)
- 医学会自律规范
- 商务沟通第二版第4章书面沟通
- 950项机电安装施工工艺标准合集(含管线套管、支吊架、风口安装)
-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11免疫分子课件
- 《动物遗传育种学》动物医学全套教学课件
- 弱电工程自检报告
- 民法案例分析教程(第五版)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学教程最全电子教案
- 7.6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问题 (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